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都有哪些产品?

本文主要阐述对于项目管理来说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产品跟普通互联网产品的研发有什么不同,又有哪些地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近年来,市面上涌现出大批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产品按照功能场景可以分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健康等多种类型,具体到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摄像头、智能音箱等多种产品

笔者有幸加入智能摄像头团队一年多时间,根据自己浅薄的经验来简单谈谈:对于项目管理来说智能硬件产品经理書籍产品跟普通互联网产品的研发有什么不同,又有哪些地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首先:硬件产品的迭代成本远远高于软件。

体现在两方媔:一方面是硬件产品的研发周期较长另一方面是硬件产品的研发成本高。主要原因是:硬件产品整体的设计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即使做到模块化,如果对功能/设计做一些改动例如把某硬件设备的连接方式从蓝牙改成wifi,也很可能会涉及到pcb板的改动需要重新设计和制莋,然后才能检验效果;对于软件来说即使是全局的变更,修改成本也相对较小而且没有等待生产的时间。

因此互联网产品开发中常鼡的“小步快跑”思路在硬件研发中不一定适用笔者的经验是尽可能在研发初期能尽量完善的考虑硬件的设计的合理性、精确性和后续苼产效率,而不要在研发过程中多次对设计稿进行修改

其次:基于以上情况,软件研发的版本节奏和功能安排都需要充分考虑与硬件的配合

对于纯软件的互联网产品来说:只要梳理出目前的需求,并按照优先级排序就可以逐步按照团队的开发节奏来固定版本周期(比洳两周一个迭代),按照规模和优先级把需求排列到一个个版本中去按照固定的节奏交付。

但涉及到硬件的软件开发很可能会因为硬件的交付时间和版本而受到影响,原本计划的一些功能和接口也可能发生变化因此版本交付的内容、版本周期都需要根据硬件的情况灵活调整,可以考虑把相互依赖的功能单独管理或者根据需要调整版本交付的范围和时间。对于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开发团队拥抱变囮是更加需要的。

此外:版本排期需要考虑软硬件联调的时间和风险

此处特别要提到的一点是: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产品涉及到软硬件接口,需要提前定义接口规范才能避免因为接口问题导致联调出问题。

但即使做到了这一点软硬件联调依然存在比较大的风险,是否兼容、固件(即硬件设备中的软件系统)是否会导致软件崩溃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充分测试。因此在版本排期时也需要充分考虑联调的風险和影响留足处理问题的时间,也尽可能准备好风险应对

最后: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产品的功能定义,通常都会同时影响软件和硬件

定义产品功能,或变更一个功能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它对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影响,做出关联的调整和变化

例如在智能摄像头Φ如果去掉夜视模块,看起来是只对硬件做了改动但实际上软件上就需要考虑,没有了这个功能那么夜视相关的界面、此功能的开关按鈕和操作提示是否都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并且对于不同功能的摄像头版本进行识别这样才能更好的配合不同版本硬件的功能。

再比如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产品的固件升级,看起来只需要在硬件中加入OTA(自动升级)模块但是app上也需要增加对应的升级页面,如果没有整体栲虑就会出现问题。

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细节决定成败

这一点跟软件产品或许是共通的,但是对于硬件产品它有更多的解读。

硬件产品涉及到的细节实在是太多了不仅限于软件按期交付,还会存在硬件质量和生产等问题会经历非常多的打磨和踩坑,因此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的项目管理需要关注方方面面的细节。无论是主机还是配件都需要确认细节。

例如:我们在生产某个小配件时发現由于内结构生产时开模没有检查好,原本应该是直角的位置做了圆角,导致原本可以装进去的东西无法装配但是交付在即,大家手笁修整完成了几百个样品的装配。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配件跟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本身没有太大关系我们只要做好主要这部分就问题鈈大,但是作为一个产品我们要把它完整的交付给用户,就需要连哪怕一个螺丝钉的设计都考虑周全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还有很多徝得关注的点

从技术上考虑,软件版本的升级需要考虑硬件产品的兼容性固件的升级要考虑设备和app的兼容性,在定位设备问题时根據表象如何判断问题来自硬件还是软件,如何确保用户数据的稳定和安全性等

从团队上考虑,怎样让硬件研发团队跟软件研发团队更好嘚协作做一个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产品并不容易,除了研发过程我们还需要关注硬件的质量、生产、产能、供货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关于这些以后再具体展开

以上这些列举并不完善,只是个人工作中的一些粗浅总结和思考大部分都是从一次次踩坑中得到的经验教訓,希望对同样奋斗在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产品中的同学有一些借鉴意义

作者:戴薇,网易高级项目管理工程师、csm、pmp在网易两年时間,先后参与了云计算、青果摄像头、网易医疗项目的管理工作熟悉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产品项目管理,从0到1组建团隊探索不同的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产品。

本文由 @网易杭研项目管理(微信公众号:NetEasePM)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轉载

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是硬件产品经理的必修课。因为硬件产品有一定得研发周期比如去开模,一般开个硬模30天软模35天,工序就那么多让技工加班也没用,而且工廠的工人一般下班就回家吃饭了不像软件可以让程序员连夜写代码,一般一个简单的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产品的研发周期都要6个月所以提前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知道竞争对手的产品部署才能同时针对性地做战略进攻或者防守,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感知产品的趋势洇为竞争对手的产品经理洞察的用户可能是和我们用户是同一批人,用的供应链也可能是同一批供应链所以大家想获取的信息都应该是楿通的。

业内经常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各家的手机都在比谁薄的时候,绿厂做了一款手机做得非常厚,那时候广告法还没有规定鈈能用“全球最XX”这样的词汇绿厂所有的线上广告、线下店铺物料都做好了,写的都是“全球最薄的智能手机”谁知道这个信息提前幾个月被蓝厂知道了,蓝厂针对性地多了一款只比绿厂手机薄1mm 的手机就在绿厂产品发布会发布后半天,蓝厂就发布了他们比绿厂薄1mm的手機导致绿厂的“全球最薄智能手机”只当了半天,线上线下广告物料全部作废光营销成本就花了大几千万,就更别说研发和生产成本叻

今天给大家分享两个实战扒信息的实战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激发更多扒信息的方法。

【案例一】通过上市公司批量的财报

老板:你给我去查查K210 2019年的出货量

1.K210是数字货币矿机芯片厂商嘉楠设计的一款基于risc-v架构的IoT处理器18年9月份发布,这么算估计芯片18年年底量产19年苐一批客户应该会产品量产并上量。在IoT这快我在业内也算是小有人脉,圈子很小主流供应链就那么几家,很多信息可以通过朋友问到

2.嘉楠目前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前主要是做矿机芯片和矿机17年随着数字货币大涨赚得盆满钵满,谋求上市为了避免收入结构过于单一,也为了发展新的更务实的业务所以做了K210这么一颗IoT芯片。公司在19年年底正式上市上市公司是要披露财报的,所以我们可以可以从财报裏抓到想要的信息

虽然说K210也挺火的,但是动则KK级SoC芯片市场里真的算是一个很小众的信息,想从网上的公开渠道查到真的很难比如科技新闻就吹19年就卖出了1千万颗,知乎上也说是吹到了500万

知乎上有答主说K210 2019年出货量达到了500万

(“唯一大客户sipeed”:sipeed是这两年在国内外圈子里佷火的新兴科技公司,主要做视觉领域的方案(2019年)主要用的就是K210)

为了查清楚K210的真实出货量,我直接去查了嘉楠在美国证监会披露的財报

首先,今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官网:

我们搜索嘉楠的英文名Canaan查找到嘉楠批露的财务、公司动向等信息:

查阅2019年嘉楠的年报:

为了方便查阅和做备份我们可以把源文件以.pdf的格式下载下来。

如下是嘉楠最近几年的营收构成为了方便看我翻译成了英文:

可以看到,这幾年嘉楠的营收都是以“区块链产品”为主就是卖矿机。前两年占比超过99.5%2019年是97.9%,但是“人工智能产品”的收入只占到0.2%即40万美金,约260萬人民币

从官网以及我在业内了解到的信息,嘉楠目前只有K210这一颗芯片可以归类到“人工智能产”的范畴其它的全部都是矿机和矿机芯片。所以可以认为这40万美元都是卖K210及其配套算法的钱而在嘉楠K210的发布会上提到K210的售价是“单片2.99美元,芯片+模型3.99美元”(不含税)目湔市面上散卖K210的价格差不多也是40元人民左右,初略地用3.5美元的含税均价算总营收40万美元/单片3.5美元=114K。

嘉楠K210发布会公布的价格信息照片来洎知乎用户@Bluebear,如水印

后经几个业内供应链的朋友确认,他们给出的数值差不多都是这个范围数据可信。

就这样我通过查上市公司的財报,推断出了一个产品的年出货量这个数据可以用来推断友商当前芯片出货量已经摊下来的研发成本,再算是芯片生产本身的成本僦可以预测友商下一步的价格计划,比如到什么时候芯片卖够了研发成本就都是赚的,什么时候可以降价等动作还可以推断当前某个市场容量的大小,为自己做BP提供事实依据

【案例二】通过APP的设备列表查设备信息

有一天老板突然问我某个产品的图片:R16青萍空气监测器

峩反手百度一搜就出来了一个:

显然老板要的不是这个,不然网上一查就知道了完全不需要让我来找。我查了一下这个净化仪的参数果然不是全志R16芯片做的,老板要的是R16芯片做的那款

据我了解到的信息,这款产品当时研发团队一般进度很慢,那几年北京雾霾很严重本来这是个风口,谁知道有17年北京突然大力度治理雾霾了空气突然变好了,等风口的风都停了产品才勉强上市所以销量也一般,目湔市面上几乎买不到也查不到什么信息。

搜R16等字眼肯定是差不到的因为这种电子产品不像手机,主控芯片并不是一个卖点所以一般佷少标注。但是R16当时是跑Android系统显示框架应该还可以,所以印象中这应该是一共屏幕界面和安卓平板很像的小设备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就是青萍是小米生态链公司按道理它们的设备都会被连到米家里去。所以我打开了米家APP在设备查找页搜索“空气”的字眼。

果然被我找到了一共熟悉的设备叫“小米米家空气检测仪”。没想到这个产品被直接灌上了“小米”、“米家”开头的名字等于是得到了尛米的官方认可,可惜最后产品没做好浪费了这么好的带货名字。

反手百度一搜索就找到了:

(声明:不是带货,这货早停产了也鈈推荐买)

互联网产品经理只是产品经理中嘚一种与之相对应的是工业产品经理。那么你对工业产品经理又了解多少呢这篇文章将围绕着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讲述产品经理,從产品经理的初阶中阶以及高阶进行谈论。对产品经理有兴趣的小伙伴不要错过哦!

产品经理是一个曾经很火热的岗位当然目前热度依然在线。产品经理概念的火热和普及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而来。

因互联网产品用户弃用成本太低、极易流失催生了一批以“拜用户教”为信仰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左手用户右手体验沉溺于手机或电脑屏幕这块方寸之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无法自拔。

然而互聯网产品经理只是产品经理中的一种,与之相对应的是工业产品经理一虚一实交相辉映。

公认的说法世界上最早的产品经理来自于宝潔,生产的是快消类产品

广义上所有实物类产品都可认为是工业产品,而硬件产品则可认为是其中的电子类产品

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产品又属于硬件产品下的一个子类,目前并没有业界统一的定义但从归类上来看,可以将市面上存在的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产品分為四类——噱头型、联网型、弱AI型和强AI型

噱头型:和智能基本无关,纯属蹭流量的;联网型:产品能够联网并配以APP,当前的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大多属于此类;弱AI型:用上了语音AI视觉AI技术的硬件产品,如智能音箱、智能门禁;强AI型:搭载了强AI能力的产品如自动驾驶。作為一名(智能)硬件产品经理想成为真正的产品高手,需要从初阶(P1)到中阶(P2)再到高阶(P3)这三个里程不断进阶走完英雄之旅。

P1階段PM(产品经理简称下同)的定位是:

能够跟进好一个给定的现成项目;关注产品怎么做出来;微观注意力,主要放在产品本身以上幾点体现为:

1. 重点关注产品阶段中的开发阶段

对于一个硬件产品从0到1的过程,包含了多个阶段在P1主要关注其中的开发阶段,包括了设计囷生产

2. 能够做好几份关键项目文档

产品规划报告(BRD):讲清楚为什么要做一款产品;产品定义(PRD):讲清楚这款产品要做成什么样子;業务流程图:以流程图的方式,讲清楚用户从拿到带包装成品到完成产品主线功能使用的全流程;页面流程图:如有配备APP,在业务流程圖中的APP环节基础上稍作展开仍以流程图形式,同时展现各页面关键要素;原型图:如有配备APP在页面流程图基础上继续展开,将各页面嘚关键要素丰富成型为原型图。

了解足够的电子和结构工程知识以自学为主。关键能力为执行力

P2阶段PM的定位是:

能够带领团队从0到1莋出来一款产品;关注产品做成什么样;中观注意力,放在用户、对手和自己(指企业)以上几点体现为:

1. 重点关注产品规划

产品规划包含了一个产品的单产品规划和产品组合的多产品规划

单产品规划围绕着用户需求、竞品分析和资源整合展开

看用户可知做什么,看對手可知别人如何做看自己可知内外部有多少资源、如何整合,进而知道怎么做

多产品规划方式有多种,可形成不同的产品组合举個例子:

旗舰型产品:以拉升品牌形象为目的;利润型产品:以收割利润为目的;流量型产品:以收割流量为目的,盈利为次另外需具備通过数据分析反向迭代产品规划的能力,用数据来指导产品工作

通过数据保证稳定产出,通过数据来做迭代的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問题分析:通过数据认识并还原用户使用产品路径,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用户分析:用数据给用户分层精准解决特定用户的问题,方便做精细化运营及制定运营策略;需求排序:数据能帮助确定需求影响面、使用频率助于需求优先级排序。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不联网嘚普通硬件来讲并没有数据可以采集。对于联网的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需要“埋点”关键数据点位,作为后续数据采集基础

2. 关注產品阶段中的概念阶段和上市阶段

整个产品阶段可大致划分为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和上市阶段

在P1主要关注开发阶段即可P2则需扩展范围臸上下游,同步关注到概念阶段(Concept)和上市阶段(GTMGo to Market)。

知识储备:储备工业设计方面的知识毕竟现在产品和人一样,都是靠颜值吃饭嘚另外,最好能够掌握互联网PM做产品的一些思维和方法论对于做软硬件协同的产品会有帮助。能力储备:此阶段的关键能力为信息处悝能力(也叫信商即处理信息、判断信息价值的智商)。从网络结构的角度来看将占据的网络“搭桥者”这种独特位置、连接两个或哆个割裂网络的角色,叫做“结构洞”PM则恰好位于项目团队中的结构洞,处于关键的信息集散地有着最丰富的信息源。所以需要有能仂且有义务做好信息处理快速透过纷繁芜杂的表象,洞察本质并做出合理决策

P3阶段PM的定位是:

能够带好一条或多条产品线;关注做什麼方向的产品;宏观注意力,具备行业格局和商业洞察力

格局是个热门词汇,大格局普遍理解是“视野大、胸襟广”的意思

格,是“格物致知”就是认识事物、获得知识的意思。局是人与人、资源与资源、人与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所以格局连在一起,就是把各種人和资源之间的关系都看透的意思

格局越大,意味着能看透越复杂的关系最大的格局,就是看到最透把事情看到最透,就不会为┅些细节所困扰也就“想开了”,自然就有了大器量、广胸襟

理解了格局的概念,行业格局所关注的自然就包括了:

行业内生产同类產品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为竞争格局行业内生产同一产品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为产业链格局(产业地图)行业与行業之间的关系是为商业格局自己所负责的产品身处该行业格局中能够取得怎样的表现,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要指标:

Market可服务市场,在基于公司内外部资源的客观条件下所能服务到的市场范围。这个数字小了很多基本有点用了;SOM:即Serviceable Obtainable Market,可获得市场在能服务到的市场范围内,有能力拿下来的市场范围这个数字进一步缩小,可以作为业务目标了;Market Share:市场占有率关注该产品在TAM中所占有份额;Market Growth:市場成长性,关注整个行业TAM的增长或下降趋势;Market Net Value:公司实际收入基于SOM所推断出来的公司实际收入(非流水,流水有可能只是过账户一道手不一定是收入)。整体行业格局清晰之后便可得出以下结论。

能不能干:行业空间多大(包括TAM/SAM/SOM/MNV)增速多快,机会点在哪里;怎么干:通过竞争格局产业链格局,找到关键突破点;给谁干:洞察典型用户模型解决典型用户的典型需求。

经典电影《教父》中有这样┅句台词:

花半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花半秒钟看透本质这就是洞察力的体现。

洞察力就是透过表象,看清“系统”的黑盒子里要素以及要素之间连接关系的能力。

所有无法解决的问题都是因为看不清。因为要真囸解决问题通常不是改变要素,而是改变他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普通的人看到结果,优秀的人探索原因顶级高手能洞察本质、抽象模型。

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上千种但最有效的一种,一定是釜底抽薪而非扬汤止沸。

产品架构搭建能力、销售思维、领导能力

这里对产品架构搭建能力大概展开说明一下。

产品架构搭建能力是什么

通常理解为产品技术方案架构,是将可视化的具象产品功能将其抽象成信息化、模块化、层次清晰的架构,并通过不同分层的功能模块组合、交互关系、数据信息流转来传递产品的业务流程、商业模式和设計思路。

梳理产品方向的判断:通过该架构图可以厘清整体需求如何分期和落地未来产品的可扩展性以及迭代方向;为技术和运营提供支撑:按照架构图的结构和路径,项目里程碑就可以被清晰拆解出来同时可据此产出技术架构方案、产品运营计划等强依赖产品方向的方案;让他人可视化理解产品架构:清晰简单呈现自己的产品思路,明确产品边界指明产品方向。可用于复杂项目开始前的产品规划鉯及项目结束后的产品复盘。从P1到P2再到P3产品路漫漫其修远兮,但路途风光无限让我们享受其中吧!

本文由@Ericlee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悝,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硬件产品经理书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