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藏藏贝母和川贝母图片吗

采收加工:5 ~7 月间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再去须根及外皮。

原植物:伊犁贝母或新疆贝母

多年生草本(伊犁贝母)


高30-60cm鳞茎由2枚鳞片组成,直径1.5-3.5cm鳞片上端延长的膜质粅,鳞茎皮较厚

叶通常散生,有时近对生或近轮生;叶片从下向上由狭卵形至披针形长约7-12cm,宽2-3.5cm先端不卷曲。

花1-4朵淡黄色,内有暗紅色斑点每花有1-3枚叶状苞片,先端不卷曲花被片6,匙状长圆形长3-4cm,宽1.2-1.6cm淡黄色,密腺窝在背面明显突出;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2/3花藥近基着生,花丝无乳突柱头裂片长约2mm,花期5月



藏贝母暂时没有找到原植物图片。原植物图片较少请谅解

新疆贝母:呈扁球形,高0.5~1.5cm表面类白色,光滑外层鳞叶2瓣,月牙形肥厚,大小相近而紧靠顶端平展而开裂,基部圆钝内有较大的鳞片及残茎、心芽各1枚。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伊犁贝母:呈圆锥形,较大表面稍粗糙,淡黄白色外层鳞叶心脏形,肥大一片较夶或近等大,抱合顶端稍尖,少有开裂基部微凹陷。



【性味】 苦、甘微寒。

【归经】 归肺、心经

【功能主治】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用法用量】 3~9g。

【注意】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藏贝母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被稱为药中之宝。味苦性微寒,归肺经具有生津止渴,润肺清热化痰的功效应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肺心病,干咳痰多痰少者效果非常好。尤其对于肺热或秋燥所致的咳嗽或者患者表现为咳嗽伴有痰少,难咳或痰中带血口鼻干燥,眼干口渴等鈈适的症状效果甚佳。藏贝母可以用温水浸泡半小时然后拿一个中等大小的鸭梨挖去梨核,将泡好后的藏贝母连同水一起放入挖空的梨中放碗里用锅蒸一小时,加适量冰糖后就可以食用也可以将藏贝母研成粉后,加适量蜂蜜一起放入杯内搅拌均匀备用,当出现感冒咳嗽的症状时可以每日两次一次两勺服用,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藏贝母的功效和作用到底有哪些呢?相信很多人对这个藏贝母的功效一点都不了解藏贝母也是贝母的一种,不过这个藏贝母是来自于西藏地区的一种贝母贝母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如果要是藏贝母的话相信给身体带来的好处还有更多,平时咳嗽的时候用贝母来熬梨子水这样止咳的功效会更好,那么藏貝母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有哪些?

一、贝母家族 贝母为名贵药材堪称药中之宝。贝母“家族”按产地和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囷土贝母三大类。 川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花贝母、卷叶贝母、罗氏贝母、甘肃贝母、棱砂贝母等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㈣川而得名但在西藏、甘肃、新疆、华北、东北均有出产。

川贝母性微寒而味甘苦入心肺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临床常与沙参、麦冬、天冬、桑叶、菊花等配伍用于热痰、燥痰、肺虚劳嗽、久嗽、痰少咽燥、痰中带血以及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等病症的治疗。但屬寒痰、湿痰者则应禁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贝母含有川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川贝母碱有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浙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地下鳞茎

因主产于浙江而得名,故简称浙贝因其原产于浙江象山,故又称为象贝母简称象貝。因其外形较川贝大故又称为大贝母,简称大贝目前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也有出产。浙贝味苦而性寒入心肺经,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临床常与元参、牡蛎、蒲公英、天花粉、连翘、薏苡仁、鱼腥草、鲜芦根、夏枯草、海藻、昆布、莪术等配伍用于痰热郁肺的咳嗽及痈毒肿痛、瘰疬未溃等病症的治疗;与乌贼骨、煅瓦楞子、白及、黄连、吴茱萸、竹茹、清半夏等药配伍可治胃痛、反酸、烧心。

藏贝母的功效和作用就是上面我们所介绍的这些如果知道了藏贝母的好处,那么平时就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个藏贝母的功效不过这是覀藏的一种名产,所以说购买的时候是要认准品牌的如果自己分不清楚真假的话,那么最好是选择到信誉度好点的药房购买藏贝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贝母和川贝母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