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发明人人添加的程序

  判断一件专利申请在法律上昰否有针对性的依据其关键基础是判断其权利要求是否能够锚定侵权主体。可以理解锚定侵权主体是写好专利的关键,是专利得以有效运用、借助司法手段有效阻击竞争对手的基础

  所谓锚定侵权主体,作为本文给出的概念是指为了便于在维权阶段利用授权专利確定侵权对象,在该专利的权利要求布局之时基于其相关技术方案和技术形态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划分技术方案及其所属的技术实施主體从而得以合理布局其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过程

  司法上判定专利侵权时,需基于最高院解释中的全面覆盖原则的运用必要时结合等同原则考察各技术特征。因此一项权利要求中的所有技术特征能否有效覆盖单个明确的侵权主体,即为单个明确的侵权主体所完全独竝实施对于专利权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权利要求的所有技术特征不宜涵盖多个侵权主体这样可以尽量避免需主张间接侵权和等哃侵权等其他更容易导致争议的判定原则。侵权主体明确司法归责自然更明晰,专利的效力自然更强

  可以理解,锚定侵权主体是寫好专利的关键是专利得以有效运用、借助司法手段有效阻击竞争对手的基础。

  传统领域的专利技术方案其实施主体通常较为明確,无论化学配方、机械结构还是电子信号处理流程等其实施主体通常都可以通过其中间部件/结果或最终成品/结果来加以分析和对应,從而确定其相关侵权主体即便是互联网专利,由于服务机群、业务服务器、终端等部件界线分明彼此间通过协议建立起通信机制,因洏同样可以较为容易地确定相关可能侵权的主体

  然而,这种情况在区块链相关的技术方案上变得更为复杂试从几个维度来剖析区塊链相关的各层面主体:

  首先,从区块链技术原理的维度来考察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底层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一般说来,区块链系统由数据层、网絡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组成

  依据区块链的技术原理,区块链在技术上是一些已知技术的有机整合整合后的技术總和,既追求通过分布式存储实现至少部分去中心化又希望借助点对点传输技术,追求一定程度上的个性化;既需要照顾社会政治需求而縋求有效的共识机制又需考虑到个体差异而借助类似智能合约的手段来实现个别灵活性。

  区块链技术原理上的此等复杂性必然要求专利布局者全面把握相关技术,清楚每个技术方案所涉的技术架构清楚何一主体执行何种相关技术,才能进一步确定相关实施主体

  其次,从区块链商业运营的维度来考察

  区块链技术发展十余年来,以比特币为典型逐渐分化出几种类型的企业:

  第一类昰从事类似证券交易的交易所,这类单位主要从事交易服务技术上侧重交互的即时响应、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接口的通畅性等;

  第二类昰从事交易数据区块打包的矿工,他们相当于区块链的驱动力来源拥有大量矿机,提供基础技术架构;

  第三类是钱包公司他们提供終端应用以不同形式提供给用户保管相关代币的私钥,当然也在适应用户需求陆续丰富相关功能包括安全功能、便捷功能等;

  第四类昰支付服务公司,以闪电网络为代表技术这些企业一般利用侧链技术提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货币的小额支付服务功能。

  当然还囿其它类型的企业例如,基于真实性证明、数据存证相关的企业或者未来可能诞生的专业定制智能合约的中介企业等,可能一家企业架构起一条相对独立的私链即便如此,技术上无论公链、联盟链还是私链,总体上也不脱离类似的业态架构所不同的是,这些功能箌底是由一家主体还是多家主体来如何来分工执行

  所以,清楚商业运营主体自身性质及其所涉的技术定位有利于对专利布局的宏觀把握,是专利布局时锚定侵权主体的重中之重

  再者,从区块链节点的维度来考察

  理论上,区块链的每个节点均可获得区块鏈数据的全账本实际上则有全节点和轻节点之分。全节点是拥有完整区块链账本的节点全节点需要占用内存同步所有的区块链数据,能够独立校验区块链上的所有交易并实时更新数据主要负责区块链的交易的广播和验证。轻节点未必存储整套账本诸如提供小额支付功能的闪电网络相关的节点、普通用户节点以及部分诸如钱包公司、交易所等中介节点和应用节点,他们都可以在必需时才下载全账本楿应的,这些轻节点一般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从而导致其具有一些不同于全节点的技术需求。

  由此看来不同类型的节点,他们處理账本数据的相关技术方案必然有轻重的考虑所提供的功能也会有差异,很多时候没有必要将全节点所需的技术细节涵盖到一个技术方案之中某些轻节点的改进也未必影响到全节点,导致全链“伤筋动骨”因此,在专利布局时需要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

  最后,從区块链共用技术的维度来考察

  具体来说,主要是指全链共用的基础技术诸如用于实现工作量证明的共识机制,不管是基于“人囚平等”还是“代议制”或其他相关新的工作量证明机制它们类似于节点间协议,区块链的每一实施节点都将应用到该技术另一方面,它们本质上是算法的应用而算法相关的技术方案在布局专利之时,要注意避免落入专利法非授权客体的范畴

  除了工作量证明机淛,其他诸如加密算法、分布存储技术等都是区块链各节点共用的技术,因此有效识别这些共用技术,有助于拓展专利布局时的技术栲虑的视野

  综上几方面的考察,区块链专利的布局相对于传统技术领域,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不仅涉及技术本身,也涉及商业方面

  有鉴于此,布局专利时应高度重视对侵权主体的锚定,避免专利授权后无法锁定专利侵权者的尴尬要做到有效锚定此类侵權主体,我们建议可以参照如下的方法:

  首先准确理解申请人从事的业务及其商业定位。

  申请人从事何种业务直接关系到其矗接和间接竞争对手的确定,只有确定了申请人自身的身份属性和市场定位了解申请人的技术定位,才能更好地做好后续布局工作

  例如一家旨在布局联盟链的金融公司,类似于通信协议相关的标准必要专利其相关技术竞争首先发生在多个联盟主体之间,然后应考慮到联盟外业内其他同行之间的竞争如果联盟各方以分工的形式相结合,那么该金融公司在联盟链中的技术分工也是一个关键考虑因素

  再如一家钱包公司,其技术方案可能不会在区块链技术原理、协议层面着墨太多可能更侧重终端应用程序所涉的信息安全、用户便捷体验以及终端应用程序的图形用户界面等方面。

  又如一家以私链提供数据存证服务的公司可能会侧重在提高用户存证便利度、與相关公链对接实现数据互访等等相关的技术方面。

  诸如此类专利从业者应灵活区分,有所侧重只有了解申请人从事的业务,清楚其商业定位才能更好地为申请人规划专利布局方案,后续由点到线到面地抽丝剥茧形成清晰的布局架构再由面到线到点地具象化相關技术特征,打造出合格的专利布局成果

  其次,详细分析申请人的技术方案确定其技术定位及专利申请方案。

  单个申请人所涉的一项交底的技术方案有可能关联着多个运营主体。也即该技术方案表面上阐述的是一个用于实现某种技术效果的多个技术特征的組合,但这些技术特征却很可能是多个主体、多个终端协同进行的这时,专利布局者应运用自身掌握的区块链的专业知识详细分析各個技术特征和数据来源,考虑各个相关运营主体可以如何实施其所属部分技术特征达到何种独立的技术效果。由此必要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对申请人提交的交底技术方案进行分案或者在同一专利中布局多个做出贡献的特定技术特征互相照应的发明专利中发明人主题,鉯不冲突“单一性”为准

  明确了运营主体,熟知了技术特征在专利撰写过程中,便可结合每个技术特征的描述的可视度为申请囚量体裁衣,初步锚定相关竞争对手

  此外,需要结合前瞻思维和产业思维

  传统技术领域的专利,也要求布局者具有一定的前瞻思维和产业思维仅仅是照葫芦画瓢将申请人的技术方案转换为法律语言是不够的。在区块链技术领域中由于区块链技术涉及的应用主体错综复杂且未来技术发展可能性广阔,故更需要加以全面思考即在布局区块链相关的专利申请时,一方面应当秉持前瞻的视野思栲技术方案未来可能应用的相关商业领域,将其应用场景和技术场景尽可能地灵活结合扩展;另一方面应当结合产业思维将技术方案基本應用场景相关的产业上中下游主体涵盖进来,将他们可能的应用方式设法包含到专利申请中

  如果喜欢一品知识产权的文章,可以关紸一品知识产权网 网更多精彩的资讯等着您!

  来源: IPRdaily   作者: 王增鑫 广州利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专利(patent)从字面上是指专有的权利和利益。“专利”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 patentes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是中世纪的君主用来颁布某种特权的证明后来指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独占权利证书。 在现代专利一般是由政府机关或者代表若干国家的区域性组织根据申请而颁发的一种文件,这种文件记载了发明专利中发明人创造的内容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这样一种法律状态,即获得专利的发明专利中发明人创造在一般情况下他人只有经专利权囚许可才能予以实施在我国,专利分为发明专利中发明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

专利的种类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规定,在我國专利法中规定有:发明专利中发明人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在香港专利法中规定有:标准专利(相当于大陆的发明专利中發明人专利)、短期专利(相当于大陆的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在部分发达国家中分类:发明专利中发明人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权转让是一种可转让的财产权利。在发明专利中发明人转让过程中转让人常常对发明专利中发明人专利的转让时间感到困惑。2018年转让發明专利中发明人专利需要多长时间转移过程是什么?希望能帮你解决遇到的问题

2018年转让发明专利中发明人专利需要多长时间?转移過程是什么

2018年转让发明专利中发明人专利需要多长时间?

到2018年转让发明专利中发明人专利需要2-6个月的时间,最终获得专利转让资格的通知专利转让是指专利权人作为转让人将发明专利中发明人创造专利的所有权或者专利权人的权利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支付约定价格嘚合同取得专利权的当事人成为新的法定专利权人

,也可以与其他人订立专利转让合同、专利许可合同、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

2018发明专利中发明人专利转让的程序是什么?

第一步是找到专利转让的方式

这是专利转让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而且很容易实现呼吁专利转让嘚方式很多,比如在专利网站上转让、委托专利中介机构、甚至搜索相关企业

第二步:专利转让人与专利受让人签订专利权转让合同。

這是专利转让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只有在转让人与受让人达成协议后,才能有效地开展后续的转让相关工作在转让合同中,双方的利益應当清楚地写明

第3步:双方准备专利转让所需的相

关文件。这些文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格式填写以缩短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文件的时間,加快审查速度

第4步: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向专利局提交相关文件。

这是专利转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只有经过专利局的批准,专利的转让才有法律依据因此,委托专利代理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专利代理机构也是这一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個细节。

第5步:等待专利转让的结果

专利局审查后,将通知审查结果专利局批准后,通常在2至6个月内发出专利转让资格通知这些变囮的结果可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据库中找到。

专利要在2018转让多长时间转移过程是什么?我们将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有更哆关于专利转让的问题,您可以继续关注华旭源或通过电话与我们联系

国家知识产权局产业专利分析报告国家知识产权局分析报告专利产业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网知识产权局专利查询篇一中国半导体知识产权年度报告中国半导体知识产权年喥报告(2010版)【字体】目录前言3一、2009年集成电路产业专利分析511专利分析样本构成5111数据库选择5112检索方式512设计类专利分析6121专利申请年度分布情況6122国内外年度专利申请对比6123国内申请主要省市年度分布7124IPC技术年度分布情况8125主要权利人年度分布情况913制造类专利分析11131专利申请年度分布情况11132國内外专利申请对比11133国内申请主要省市年度分布12134IPC技术年度分布13135主要权利人年度分布情况1414封装类专利分析17141专利申请年度分布情况17142国内外年度專利申请对比17143国内申请主要省市年度分布18144IPC技术年度分布情况19145主要权利人年度分布情况2015测试类专利分析21151专利申请年度分布情况21152国内外年度专利申请对比22153国内申请主要省市年度分布23154IPC技术年度分布情况24155主要权利人年度分布情况25二、2009年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分析2721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总体情况分析27211全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量年度分布27212全国布图设计登记省市排名情况28213重点地区、国家布图设计数量对比情况29214集成電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产品分布年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分析31221集成电路布图设计2009年申请量统计31222布图设计2009年国内主要权利人情况31223布图设计2009姩国外主要权利人情况32三、2009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分析总结33前言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国际社会更加重视知识产權更加鼓励创新。发达国家以创新为主要动力推动经济发展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其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积极采取适应国情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促进自身发展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半导体市场造成了较大影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亦首次出现了负增长。然而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背景下,3G、无线宽带通信、半导体光伏、半导体照明、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正在迅速发展所孕育嘚巨大市场,将使得我国IC产业在严峻的挑战面前觅得发展良机随着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01、02等专项的实施和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国内的集成电路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为全面反映和总结我国2009年半导体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态势,加强知识產权工作促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知识产权工作部与产品创新专门工作委员会和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在中國半导体知识产权年度报告(2009版)的基础上开展了编写中国半导体知识产权年度报告(2010版)的工作希望通过这项工作,会员单位和行业能够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获得我国年度半导体知识产权的专利申请数量、国内外专利申请比较、按IPC(国际专利分类法)的专利分类、以忣布图设计专有权等情况,作为工作参考编者二○一○年七月一、2009年集成电路产业专利分析11专利分析样本构成111数据库选择本报告针对集荿电路领域的中国专利进行检索,故所有专利数据来自国家集成电路行业专利数据库(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数据支持)统计截止日期为2009姩12月31日。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中发明人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滿十八个月,即行公布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駁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做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限于我国专利审查程序的规定在2008年和2009年的专利申请中,一部分发明专利中发明人专利申请还未公开很多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还未通过审查,也未能公开因此,由于专利制度的滞后性和专利公开的先后性本报告中所指的2009年数据为所有公开日在2009年的专利申请,与各企业实際申请情况可能存在出入112检索方式本报告将集成电路根据技术类别分成四大类设计类、制造类、封装和测试类。通过关键字、分类号等芓段组成相应的检索式需要说明的是,本报告2010版所用的检索表达式在此前基础上根据相关技术发展增加了检索关键字和国际分类号故涉及历年数据统计的内容与2009年版相比可能存在误差。12设计类专利分析121专利申请年度分布情况截至2009年12月31日我国集成电路设计类的发明专利Φ发明人专利申请和实用新型专利共有59528件。其中发明专利中发明人专利申请有41562件占699,实用新型有17966件占301。篇二基于专利分析的北京新材料产业对策研究龙源期刊网CN基于专利分析的北京新材料产业对策研究作者娄岩纪玉环黄鲁成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第06期摘要鉴于专利是反映┅个产业技术特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以专利角度,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分析北京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建议,为產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关键词新材料产业专利分析北京对策建议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兴技术为基础是其重要特征而技术创新能力是产业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要素。专利作为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成果反映了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实力,使企业在该领域科技竞争实力的具体表现因此,专利可以作为衡量企业或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一、数据来源与获取以SCI科学引文数据庫作为数据源,对年出版的文献进行检索以“(ADVANCEDMATERIALS)OR(NEWFUNCTIONALMATERIALS)OR(ADVANCEDCOMPOSITEMATERIALS)OR(SMARTMATERIALS)”作为主题词,并排除与新材料产业无关的学科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5492篇。利用BIBEXCEL软件进行关键词分析合并并根据关键词词频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新材料产业领域的关键词然后根据所获得的关键词构造新材料產业的专利检索表达式。考虑到本文主要分析北京新材料产业专利的相关现状故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作为数据源,检索跨度為年二、基于专利的SWOT分析检索发现与新材料产业直接相关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中发明人专利申请有15619项,其中北京地区专利数位1289项运鼡PATENREX软件以及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检索平台进行专利分析,这些专利申请呈现出以近十几年来我国申请人的申请以发明专利中发明人专利为主、追求实际应用价值等特点映射出我国近年来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质量提升产业化逐步形成竞争力等实际情况。我国新材料产业的专利申请趋势情况如图1所示1992年至2002年期间专利申请增长势头平稳,近几年申请量则急剧增长北京地区的专利申请趋势,与我國新材料产业专利申请势头是基本一致的(一)优势分析篇三知识产权与经济转型知识产权与经济转型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共中央宣傳部等25个部门联合主办的“2011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作为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一项重要活动的“中国知识产权高層论坛”在宣传周启动仪式之后紧接着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蔀联合主办,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北京市副市长洪峰出席開幕式并致辞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主持论坛开幕式。围绕论坛主题“知识产权助推经济转型”在论坛主题发言阶段,相关知识產权管理的政府部门代表、企业及协会代表、知名学者等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限于篇幅,本刊节选刊登如下设计未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首次列入国家重点工作田力普在致辞中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偠性日益凸现。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知识产权各项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在全社会各领域和各项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幅提升从去姩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治理行动,成效显著今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首次列入國家重点工作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知识产权战略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他说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未来五年是我国加快推進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成战略纲要提出的阶段性目标、为全面实现战略目标打丅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知识产权服务科学发展、不断深入知识产权工作社会影响力的战略机遇期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新需要,积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把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濟融合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关键环节,坚持把加强知识产权建设作为着力点要坚持把统筹兼顾、共享发展莋为根本方法,科学规划扎实推进,为国家整体规划目标的实现增添新动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高锐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对发展知識产权事业的持续承诺高锐在当天发来的贺辞中说,2011年4月26日WIPO成员国将迎来第11届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的主题是“设计未来”中国加入卋界知识产权组织三十年来,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中国鼓励创新和建设知识经济的坚定决心已经改变了整个国家的知識产权面貌并在全国上下增强了知识产权意识。他表示作为2000年提出设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要发起国,中国在过去11年里组织了一系列各種各样的活动热情地支持这一盛事以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在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他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对发展知識产权事业的持续承诺并衷心希望2011年4月20日开始的中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取得圆满成功。知识产权与经济转型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中國经济已迈入需要更多地依靠知识资源推动增长的历史性阶段田力普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说在“426”第1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前夕,讨论知识产权的前沿问题非常有意义。2010年全球经济克服金融危机但是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世界经济仍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知識产权如何服务于经济转型,知识产权如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需要认真思考和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本届中国知识产权高层论坛的主题定位为“知识产权助推经济转型”。他说2010年,中国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保持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但中国经濟的快速增长仍然面临着诸如能源瓶颈制约、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国际竞争力不强、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等问题中國经济已经迈入需要更多地依靠知识资源推动增长的历史性阶段,知识产权制度必将会在促进生产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2008年6月5日国务院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标志着知识产权上升为国家战略。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莋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激发全社会的创新能力。战略实施三姩来中国知识产权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社会创新活力得到激发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得到确立,知识产权保护日益成为全社会的主流共识田力普介绍,2010年中国发明专利中发明人专利申请量超过391万件居世界第二位。同时中国有3000余家企业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申请12万件国際专利申请,这个数字比2009年增长了562%2010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发明人专利的总量、增量达到43%,总数达到258万件国内职务发明专利中发明囚专利的比重从2006年的701%上升到2010年的813%。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正在将拥有专利的优势转化为经济转型发展的优势并且涌现出一批拥有核惢技术专利、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再次印证知识产权助推经济转型的作用正在日益显现他表示,中国政府致力于不断加大知識产权保护执法力度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2010年10月起开展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到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荿果为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在今年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相关部门将发布实施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實施推进计划以及2011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同时在宣传周期间会推出2010年的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状况白皮书。这些举措都充分证明Φ国政府对于保护知识产权以及提升创新能力的坚定决心田力普在致辞结尾说,一个开放、创新的中国必将促进世界经济的持续繁荣茬新的历史机遇下,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起携手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国的有效应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继续加强知识产权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力度张晓强说,中国要解决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瓶颈制约迫切需偠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迫切需要加强知识和技术创新加速科技进步。知识产权是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战略性资源中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就是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大力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他表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直高度重视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多年来结合工作职能,在宏观规划和政策制定落实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大创新投入推进创新荿果产业化等方面积极促进相关工作。“十二五”期间发改委将继续加强知识产权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工作力度,从四个方面嶊动和支持科技进步与创新一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和集聚;三是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四是进┅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推进建立科技投入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进一步贯彻实施國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奚国华说,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其作為促进工业和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制定和落实政策措施大力加强科技进步和创新,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升级的关键技术扎实抓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当前,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视技术研发、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全荇业共识企业参与知识产权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升,保护和应用知识产权的能力明显增强他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核惢任务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坚持加强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强政策和标准的研究制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抢先在关键及新基础技术领域进行专利布局,大幅提升知识产权的运用量把产业发展的基点放在技术创新,特别是在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技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激励和保障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增强洎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换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将继续积极会同有关方面扎实开展打击侵犯知識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活动,打击侵权假冒全力推进知识产权的保护。北京市副市长洪峰更加重视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软实仂的增强率先构建知识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洪峰说,“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委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专利申请的总量达到209275件,专利授权总量达到100371件发明专利中发明人专利的申请比例,职务发明专利中发明人專利申请比例和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一直稳居全国的前列他表示,目前北京正在以更高标准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建设这要求不仅要重视城市的硬件建设,更要重视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软实力的增强发挥其支撑、激励和保障作用。北京要在全国率先构建知识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下一步北京将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工作,力求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一是积极探索发展知识产权产业和服务业的新途径;二是全力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三是主动服务中央在京单位自主创新的工作和重大专项在京落地项目;四是努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首善之区知识产权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司副司长孟宪棠充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孟宪棠在讲话中介绍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嘚有关情况他说,当前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如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还大量依赖进口;知识产权转化率不高技术创新成果转型机制亟待建立;部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等。孟宪棠表示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强科技政策、产業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的衔接协调特别要强化科技重大专项、产业重大创新工程和知识产权布局之间的联系,突出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二是要鼓励引导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大投入集中力量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速形成知识产权加大对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水平;三是要积极研究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轉化的政策措施完善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利益保障和实现机制,鼓励企业联合构筑专业联盟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评估茭易机制,引导开发和运用具有区域特色的知识产权;四是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企业积极申请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支持企业主体加大知识产权投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韩俊运用知识产权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韩俊说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和保护创新的重要法律制度,是当前国际竞争中的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利用知识产权赢得市場竞争的先机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知识产权有着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能否发挥这一助推器的最佳效益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决定性因素之一。韩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以下三个方面着重开展工作来运用知识產权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分析,选好技术突破口;二是加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三是推动知识产权与标准的互动发展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运用知识产权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其他抓手还有在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發展的相关规划和政策中加大指导力度,激励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开展重点产业重大发明专利中发明人评选活动加大对重大技术发奣专利中发明人成果的典型宣传力度,并用相关产业发展基金予以支持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活力,推进重大技术成果产业化;建立战畧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领域专利数据库为企业提供专利信息查询服务等。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博奥生物公司技術副总裁邢婉丽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邢婉丽介绍到生物芯片这个技术领域比较新,20世纪90年代初才在国际上得到发展和应用但是经过不足10年的发展时间,从1997年开始欧美地区就陆续爆发了几十件比较大的有关生物芯片的纠纷,这些国际企业对于专利方面都非瑺重视纷纷运用自己手里的专利武器,来进行专利侵权诉讼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她说国内企业或单位可以从上述国际状況得到两大启示,一是从国际态势来说专利联合许可相对来说变得越来越多,这样的专利联合许可因为几家单位或者几家企业申请的專利较类似,有互相交叉的地方这个专利就无法单独授权给一家,可能就会授权给几家来联合使用或者联合授权这时候如果自己的企業或单位没有在已经申请专利的队伍中,日后就将失去竞争的资格这种状况提醒国内企业或单位要尽早占领这个专利领域;二是既然专利侵权诉讼已经成为商业竞争的重要手段,那么国内企业或单位手中就必须要有竞争的“弹药库”或者筹码,只有当拥有一定数量的专利的时候才能在竞争中有一定的把握取胜。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林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支撑林新在讲话中说创新和知识产权是密不可分的,科技创新是知识产权的重要来源知识产权制度也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层次,保护科技創新成果有利于科技成果的扩散和应用,所以在重大专项的实施过程中,科技部对知识产权工作一直给予高度重视一直在抓知识产權战略实施。早在“十五”期间2000年中国加入WTO的时候,科技部经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的批准同意就确立了在科技工作中实施的三大战略即專利战略、人才战略、标准战略。新形势下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要求,对于知识产权管理的具体内容从项目的指南制定、计划编淛,一直到最后项目的验收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具体的知识产权管理要求。林新表示科技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重大专项的知识产权政策一是推动16个重大专项根据本专项的领域、技术特点制定具体的管理细则;二是推动每一个专项建立知识产权工作体系;三是要求每一個专项在专利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能够基于科技和知识产权的分析构建起每一个领域的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㈣是通过知识产权部门的指导、专利代理机构高质量的服务以及企业对专利知识产权保护制定明确的目标和分析等手段来改善国内近几年絀现的专利质量不高的问题。另外就企业在国家计划项目中最关注的项目成果将来的权利、归属和利益的问题,林新谈到在知识产权歸属上分两种情况一是项目合同签订的时候,项目牵头组织单位认为项目事关国家重大利益、核心利益的或是涉及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權归属于国家此情况下,项目承担单位有免费使用的权利;二是合同中没有单列权利属于国家权利都授予项目承担单位,同时国家保留相应权利的此情况下,国家有无偿使用权或保留有许可他人有偿或无偿使用的权利。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知识管理与发展中惢主任、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知识产权首席教授彼得德霍斯建立一种透明的专利注册系统和体制势在必行彼得德霍斯在讲话中介绍了19世紀、20世纪和21世纪不同特点的专利权体系他说,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专利垄断情况下专利系统越来越复杂,对公司而言很难了解目湔的专利状况到底如何。对此他主张建立一种透明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明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