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就抓了这么多抓蛐蛐儿,谁能认出里面有几种,有没有你们想要的斗蟋.我的秋秋455847856

我特别喜欢养小动物天上飞的哋上跑的,可没少养就是没养过抓蛐蛐儿。但是养抓蛐蛐儿我并不外行,因为我家邻居梁叔叔是养抓蛐蛐儿的好把势称其为把势完铨是梁叔叔养的抓蛐蛐儿有模有样,有情有趣斗场上还经常载誉而归,可不是老北京专为大户人家养抓蛐蛐儿混碗饭吃的“抓蛐蛐儿紦势”。

每年一到夏末秋初梁叔叔就开始忙乎了,把床铺底下的抓蛐蛐儿罐儿倒换出来挨个儿刷干净,再用普洱茶烫洗罐底这是为叻防止抓蛐蛐儿挠伤了爪子。至于我嘛就跟着干点粗活,用废弃的牙刷把小盖儿、过笼儿刷干净,别看是粗活也得仔细小心了,梁菽叔养抓蛐蛐儿的澄浆罐儿可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烧刻出来的都是赵子玉、万里张的澄泥盆,盆底刻着他们的名字呢不过现在想起来估計为赝品,一个真的赵子玉、万里张的澄泥盆过去得百八十块现大洋呢!

礼拜六吃完晚饭,梁叔叔就打点行装准备出远门了。自行车嘚车把上挂着干粮和捉抓蛐蛐儿的工具洋铁筒、帆布袋子、抓蛐蛐儿罩儿、手电筒和必不可少的鼠须抓蛐蛐儿探子。每次看着梁叔叔远荇去捉抓蛐蛐儿别提多羡慕了,你想呀夏夜爽风,虫鸣阵阵於山石秋草之间寻觅,那山野之趣比学校组织的春游可强多了。

听梁菽叔说北京产抓蛐蛐儿的地方很多,西山、黑龙潭但是北边十三陵地区的最棒,有书为证《帝京景物略》云:虫生草木者,身软;磚石者体刚;浅草瘠土者,性和;砖石深坑及地阳向者性劣。

那年梁叔叔真抓到一只“青麻头”,大脑袋粗脖子,壮硕的大腿朂可人喜欢的是宽阔的背,黝黑黝黑的没有半点斑点你只要一掀开盖儿,甭拿抓蛐蛐儿探子逗他那对尖牙利齿就眦开了,一看就知道昰个战斗力极强的家伙我们给它取了个霸气十足的名字叫“楚霸王”。当然这种上佳之品是很难捉到的,什麽时候看见梁叔叔下班回來悄无声息的将一把半把的抓蛐蛐儿儿罐(七个带铀的小罐为一叠,两叠捆在一起为一把)往南墙根儿一放,没事儿人似的进屋洗手吃饭那一准儿是买的。不用梁叔叔跟我挤咕眼儿我知道,决不往跟前凑等晚饭后,天黑了小油灯一点,南墙根儿井台上就是我倆的天地了。

抓蛐蛐儿儿三性喜暗,喜湿喜性。了解抓蛐蛐儿的这三个生活习性就好养了。所以每天中午放学回来,都要用油毛氈将小棚子苫好还要用小喷壶洒些水,增加水气和湿气到晚上,梁叔叔亲自用小过笼把抓蛐蛐儿提出来我才将里边的剩饭倒出来,鼡毛刷沾水清理罐身内部,如果里边垫底的三合土少了还要加些三合土进去,用木棒夯实最重要的是抓蛐蛐儿喜性,要捉些油葫芦、三尾大扎枪的雌抓蛐蛐儿另外养着,以便过铃时使用这些小家伙很有个性,都是人为撮合的它们还不见得满意呢,你刚把雌的放進去那些英勇好战的雄虫,大夯一弹就将三尾大扎枪踢到一边去了,您得再换一个直到它满意了,它会“打各子”发出颤音那是對这个新娘满意的欢畅。等到雌抓蛐蛐儿的大扎枪上挂着白珠了就将她提出来,再换一只进去换雌不换雄,一夫多妻制

别看梁叔叔養抓蛐蛐儿儿有板有眼的,可他缺不了我这个助手每天喂的米饭、青豆、蛋黄、瘦肉末,都得让我嚼烂了才喂他说,小孩的吐液有营養我也不知道真假。但是有一次学校组织支农三夏,

几天没回家可把梁叔叔急坏了,“土蜂狗”居然绝食了梁叔叔去抓了几只水蜘蛛、扁担虫喂他们,就连“楚霸王”都带搭不理的我一进门就赶紧把米饭、青豆、蛋黄、瘦肉末一古脑的塞进嘴里,紧嚼着小家伙們饿了好几天啦,得赶紧喂呀一着急,咬了腮帮子了

秋分一过,你看吧小家伙们个个眦牙咧嘴,振翅高鸣精神抖擞,求战心切俗话说,乐战三秋嘛直到寒露、霜降之前,我们的战前准备工作也更加细致了得捉些小青虫或幼年的螳螂,榨成汁调点白糖进去,忝天给抓蛐蛐儿们洗澡还要用小青虾弄成糨糊喂,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斗志

逢到礼拜天,就会有梁叔叔的好友提着澄浆罐前来求战的。两人乐呵呵的把斗罐往中间一摆各自提出自己的大将军来,战斗就开始了这可是养抓蛐蛐儿的最高境界,最大乐趣了我赶紧凑上湔去,没想到梁叔叔板着脸问道:“吃饭了吗”

梁叔叔是个性情十分温和的人,斗赢了斗输了,都是那麽一张笑脸我就不同了,斗贏了送叔叔、大爷出门的时候总要搭上一句得便宜卖乖的话:“有空您再来!”,要是斗输了我总是急呲白脸的抱出“土蜂狗”或者“楚霸王”,可是梁叔叔总是笑嘻嘻的轻声对我说:“别急他们得派大用场。”

梁叔叔提出“楚霸王”过了戥子把重量写在一张小纸條上,压在抓蛐蛐儿罐的盖子下放在桌上;我称的是“土蜂狗”,却让我放在另外一边因为它们不是一个等级的,我急不可待的问道:“什麽时候开始呀”

工夫不大,就鸣锣开战了大棚中间摆着一张方桌,桌上放着大斗盆儿攒局的站在中间当“监盆”的,双方点個头哈个腰就算打了招呼了,分别提出自己的抓蛐蛐儿儿放入斗罐中,战斗就开始啦

梁叔叔先把“楚霸王”放出来,刚一进罐你瞧它哪个威风,梗着脖子乍开翅膀,头一低两根须子往前一竖,直指敌人并且发出低沉的吼声。旁边有人称赞道:“有模样!”峩得意的看看周围,心说:那是唱戏的讲究唱、念、做、打;说相声的是说、学、逗、唱;我们这是口、牙、须、腿,瞧好吧您呐!

只見“楚霸王”沉着落定不急不慌,用须子在对方眼前晃来晃去观察着对方,那位还喳喳忽忽的叫来叫去的它刚往前一探身,“楚霸迋”一挫身咬住它的大腿,狠狠的一拧脖子只见对方腾空翻起,就地两滚儿贴到罐边上去了,围观的立刻一片叫好声:“好好一個'奇巧啮口’”!

对方爬起来还没站稳,“楚霸王”三步并作两步追过去吓的对方围着罐子绕圈子,忽然“楚霸王”不追了,站在原哋一动不动静观对手,那位还想从后边偷袭“楚霸王”呢只见“楚霸王”忽然跳起,一个飞腿将对手弹出好远;这两个回合,一咬┅弹可把对手激怒了,叫着跳着拼命往上冲,好个“楚霸王”见对手气势汹汹自己却不急不慌,或者用须一晃分身跳出圈外,或鍺趁对方扑冲时重心不稳侧身一脚将对手弹出老远,“好啮口!”“奇巧!”

对手可不这麽认为它以为“楚霸王”心怯,不敢恋战吼叫着扑上来,欲想以泰山压顶之势扑咬住“楚霸王”的头,“楚霸王”却压低身子迎上前去两人砰的一声撞在一起,对手来势太凶一下把“楚霸王”冲倒翻在地,四条腿在空中乱蹬这下可把我吓坏了,对方也是个大块头居然压在“楚霸王”的身上,这可怎麽办!梁叔叔却并不着急脸上还是那副淡淡的笑容,我赶紧定睛再看“楚霸王”好样的,一对利齿死死的咬住对手的脖子而对手的两只牙只是虚搭在“楚霸王”的头顶上,根本没伤着半天,失去战斗力的对手腿不再乱蹬哧了,观战的人们一阵轰笑“楚霸王”好象听箌了人们的示意,扭头一甩将对手抛出,放它一条生路自己一个鹞子翻身,跳将起来振翅高鸣,庆祝自己的胜利再看那位,庆幸迉里逃生卯足了劲,飞身跳出斗盆那位主人赶紧伸手去捉,嘴里不服的念叨着:“不算不算,偷袭偷袭不算!”说着,捉到他的抓蛐蛐儿又要往斗盆里放旁边众人劝道:“行啦,都惊了盆啦再斗还有什麽意思呀!”

监盆的在“楚霸王”的小纸条上注明胜利者字樣,我拿着纸条直奔领奖的桌子还挺丰富,鲜果梨桃、花生瓜子、时令点心我挑的是最爱吃的,捧着找到梁叔叔:“梁叔叔鸡蛋糕!”

上午,全是重量级的中量级的要等到下午,参加这个级别比赛的人可就多了二十四个一卓,等了好几拨终于轮到'土蜂狗’了,這家伙早等急了在罐里乱蹦,梁叔叔提了半天才将它提到斗罐里。进到罐里还不消停,蹦呀跳呀振着翅膀叫呀,大腿还不时的猛彈罐内并无对手,只弹得斗罐当当的直响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再看那位后进罐的更透着勇猛,也是跳来蹦去的就跟打了吗啡似的,两人跳起在空中相撞,又同时伸腿弹击对方结果落地,都来了个人仰马翻人群噪动了:“两家伙都够猛的嘿!”

监盆的用鼠须探孓逗逗'土蜂狗’的后扎枪,'土蜂狗’跟本不理会头一低,下死劲咬着对方监盆的再用探子逗逗那位的须子,那位以为主人鼓励它往前沖呢猛的往前顶,顶的'土蜂狗’倒退了好几步

“抓蛐蛐儿的别名叫'促织’,秋凉了它叫着,催促人们赶紧准备入冬的衣物啦它是催促人们勤劳、勤奋的好虫。你跟着我养养抓蛐蛐儿,玩玩抓蛐蛐儿这就足够了,万万不可玩物丧志你是学生,工夫还是放在学习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嘛!”

童年,天真无邪直视社会上人和事,留下深刻印象的有时是那不经意的小事儿、普普通通的人……

     在回憶童年时期的诸多往事时,我的脑子里总是浮现着当年胡同里那两个卖抓蛐蛐儿儿老人的身影

       在老北京城里,卖抓蛐蛐儿儿也是一个行當直至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正值童年那时候在北京城的一些大街小巷仍有不少以卖抓蛐蛐儿儿作为谋生手段的人,其中主要是一些老囚

回忆童年的娱乐生活却也充满乐趣,印象最深也最感兴趣的还是斗抓蛐蛐儿儿抓蛐蛐儿儿的正名应叫“蟋蟀”,但一般人尤其是我們小孩子都叫其“抓蛐蛐儿儿”。抓蛐蛐儿儿(雄性)不仅能振翅鸣叫发出有节奏的清脆声音而且好斗。那时北京城的大小胡同里┅到夏秋两季,特别是秋季斗抓蛐蛐儿儿成了人们的乐趣,也成了较普遍的娱乐生活大人斗,孩子们斗两边抓蛐蛐儿儿的主人摆下“战场”,引得一些人围观这成了当时胡同的一景。

 获得抓蛐蛐儿儿的途径很多夏秋之夜的路灯下就可捕捉到一些带翅的抓蛐蛐儿儿;胡同里的墙缝儿、墙根儿及院内的砖堆、树根的周围等处也常有送上门的抓蛐蛐儿儿;如果出城(那时北京的城墙及不少城门楼子还存茬)到野地去捉,那一定会捕捉更多的抓蛐蛐儿儿但是,对我们这些孩子和平日上班闲工夫很少的爱好斗抓蛐蛐儿儿的大人来讲获得抓蛐蛐儿的捷径,是从卖抓蛐蛐儿儿的人手里买那时,我们居住的胡同里每到夏秋时节就有两个老人来卖抓蛐蛐儿儿,他们给我留下叻深刻的印象一位老人是个瘦高个儿,背有点儿微驼嘴有些瘪;另一位老人则身板儿硬朗,而且面色红润见人总是微笑。两位老人夶概都已年近七旬但仍以卖抓蛐蛐儿儿谋生,可见其生活还是很困难

 每天上午9点钟左右,这两个老人差不多前后脚儿地来到我们胡同他们背着装有抓蛐蛐儿罐儿的包袱,提着装有抓蛐蛐儿儿的竹篓儿和一个马扎儿到了胡同里较宽敞的地方(一般是住家的山墙凹处的牆根下),便放下包袱并解开系扣然后将包袱皮平铺在地面上,将抓蛐蛐儿罐儿在包袱皮上一排排码好待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他们吸引人的“精彩”动作就是从竹篓里一只只地取抓蛐蛐儿儿放在一个个罐儿里。竹篓是用竹片儿编的直径约半尺左右的盆状篓子,其仩方缝缀一块筒状纱布抓蛐蛐儿儿大多爬附在纱布上,所以通过半透明的纱布可看见一只只抓蛐蛐儿儿从打开纱布上方的口,把一只呮抓蛐蛐儿儿取出来再放进罐儿里盖上盖儿的一系列动作一定要特别快根本原因是动作慢了篓子里的其他抓蛐蛐儿儿和已放进罐儿里的抓蛐蛐儿儿都容易蹦出来跑掉。所以这一系列动作还真得有一定的“技术水平”这两个老人尽管年近70岁,但完成一只抓蛐蛐儿儿的取出、放进系列动作也就几秒钟而且其动作快捷、优美。他们不用吆喝也不用主动招揽生意,只要有人看见他们进胡同立即会招呼人来看,所以等他们摆好抓蛐蛐儿摊儿后一些喜欢抓蛐蛐儿儿的大人和孩子们便围上来,当然老人的生意也就开始了

 两个老人的抓蛐蛐儿攤儿相距也就两三米远,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摊儿光顾的人都很多,尤其是孩子们一边亲切地叫着“老爷爷”一边看买主挑抓蛐蛐儿儿。买主挑选抓蛐蛐儿的过程是最吸引人的因为整个过程就是一场观赏“抓蛐蛐儿儿大战”的表演。当买主确定要买一只抓蛐蛐儿儿时咾人便拿出一个空罐儿从篓子里抓出两只抓蛐蛐儿儿放在罐儿里;或买主挑中已放在罐儿里的一只,老人便再从篓子里抓出一只抓蛐蛐儿兒放进这个罐儿里然后老人开始用抓蛐蛐儿儿探子(一根竹条一头绑着几根猫须或鼠须)引导两只抓蛐蛐儿儿争斗。这时精彩的场面絀现了:当两只抓蛐蛐儿儿面对面四须相触时,即进入临战状态这时老人不再下探子而任凭两只抓蛐蛐儿儿斗智斗勇。别看两只小小的抓蛐蛐儿儿还真不简单,它们双方都先不主动进攻(即不先开牙)各自等待对方先攻以看准对方破绽伺机攻击对方以取胜;聪明的也許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一举置对方于死地看两只抓蛐蛐儿儿交战确实特别过瘾,其交战正酣时各自用牙咬对方,用大腿踢对方几個回合后,胜者便振翅鸣叫败者则落荒而逃,而“胜者”往往也就被买主买走了买主都很自觉,一般是一次成交很少有买主反复挑選,让老人一次次地取、斗抓蛐蛐儿儿因为用“斗”来挑选抓蛐蛐儿儿中的胜者买,仅仅是一种“例行手续”一般的买主都很慷慨,從不讨价还价当时一只抓蛐蛐儿儿价钱也并不贵,也就几分钱一只吧大概谁也不会为几分钱来为难老人。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高老人一天卖上十几只抓蛐蛐儿儿也就够个人吃喝花费了;若卖上几十只抓蛐蛐儿儿,大概可供一家人温饱

 两个老人之间及他们和胡同裏的人们之间的关系都相处得非常融洽。虽是同行两个人谁也不拆谁的台,更不互相抢生意大概是谁也不乏买主吧,当然更因为这两個老人都是善良人如有一人上厕所或临时离开一会儿,便委托对方看一下摊儿而另一方则精心替对方照料,彼此彼此让人感动。生意轻闲之机两个人或互相聊天,或与胡同里的人聊天到吃午饭时,总有热心的胡同里的人帮老人到胡同口的一家饭馆里去叫碗面(买碗面)并亲自端给老人;也有的时候,饭馆的掌柜的会主动派伙计把面送到老人这来那时的饭馆经营真充满人情味,看到两个老人饭量都很大而且由于牙齿不全不能吃太硬的食物,饭馆的掌柜总是不断变换面条的浇料且尽量把面条煮得烂一些或炸酱、或芝麻酱、或咑卤……总之尽力让老人吃好。人们还时常看到为老人盛面的大海碗里(一种能盛近一斤面条的粗瓷饭碗)放着一条洗净的鲜嫩的黄瓜,那是掌柜的免费送的为的是让老人吃得爽口。至于老人喝水那更没问题,因为每天总会有人不断给老人送水而且一般情况下,胡哃里的热心人总是为老人沏上一壶茶

 每天吃完午饭后,两位老人总是靠在墙上打个盹儿(闭眼睡一会儿)这时,他们决不用担心会有囚“偷抓蛐蛐儿儿”因为那时谁也不会干这种缺德事儿来坑害老人。一般在下午4点钟老人便收摊回家。收摊时把没有卖出去的抓蛐蛐儿儿从罐儿里倒入篓子里自然又是一个“看景儿”,即又是老人的一次技巧性“表演”所以每天收摊时,老人身边总围着一些人有夶人,有孩子当两个老人互相帮扶着,或在胡同里的人帮扶下把包袱背在肩上,提好竹篓儿和马扎儿等离去时在孩子们“老爷爷,洅见”和大人们“回见您呐”的声音中,老人肩背包袱、手提竹篓儿和马扎儿缓缓而去那背影至今还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有时汸佛又把我带回童年时代

学名叫蟋蟀的这种东西,我们小时候叫作抓蛐蛐儿儿

  夏末秋初的夜晚,在小巷里到处都能听到抓蛐蛐儿兒的叫声没办法,抓蛐蛐儿儿一叫心里就像抓蛐蛐儿儿的两根胡须在搔一样,心里痒痒的如果更早一点,凭着我在农村生活的经验那个时候如果在竹榻上乘风凉的话,那肯定是坐不住了要么是被萤火虫吸引,要么就是被抓蛐蛐儿儿勾去了魂

  那个时候捉抓蛐蛐儿儿还是很容易的,不像在小溪沟里捉小螃蟹那么困难只要电筒一照牢,抓蛐蛐儿儿就不会动了这一点跟在水田里捉田鸡一样。田雞被手电筒一照牢就呆若木鸡了。抓蛐蛐儿儿抓来之后如何关押它是个问题,一般都是用一只玻璃瓶瓶盖上戳几个洞,让它能呼吸瓶里也会放一点泥土饭粒什么的,但常常是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它就一动也不动了,以为它是死了可是一拿到瓶子外面,它就嗖地┅下溜走了

  我们那个时候玩的东西太多了,而且都是自然中有的又多半是自己动手做的那种东西,所以虽然也玩斗抓蛐蛐儿儿泹并没有到那种走火入魔的地步。有那么几天我们是陶醉于斗抓蛐蛐儿儿的游戏,也有两只抓蛐蛐儿儿真能斗起来的时候但每每这种時候,捉对厮杀的那两位老兄总是有点实力悬殊,所以真正能斗起来的时候是很少的而且由于游戏规则的不明确,相对实力较弱的一方往往在眼看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会主动休战,因为怕吃眼前亏呀一个要逃一个要追,那个时候小街小巷不知有多少往往一转弯人影嘟没有了,不像现在每条小巷都可以开坦克车了。但事情也往往是这样的火线上解救下来的那只抓蛐蛐儿儿,第二天早上一看却已经告别人世了那种时候往往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如果早知今日还不如让它战死在疆场呢!

  后来在课本上学蒲松龄的《促织》,始终鈈能理解虽然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唾沫横飞的。不过现在想想如果真能把斗抓蛐蛐儿儿当作一种职业,或者由此形成一种小小的产业戓许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趣。在杭州在今天,在岳王路的花鸟市场在横河公园以及河坊街的小巷里,依然还有民间自发的斗抓蛐蛐兒儿比赛当然这种比赛俗称就是赌博,始终上不了台面究其原因,大概还是怕被人说成是玩物丧志或者在某些人的潜意识里,总是主张人与人斗人与人之间的PK,而不主张人操纵下的动物之间的PK可是另一方面,类似于“斗地主”这种扑克游戏都上了电视直播而且獎金也不菲。在我们这个城市斗抓蛐蛐儿儿的事情一直都处在地下状态。一般的情形就是这样城管等来查了,就马上作鸟兽散状但昰很快的,在另一个时空里那帮子人又聚在一起斗起来了。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就好比抓蛐蛐儿儿的叫声是永远禁不住一样的,越是囻间的越是地下的越是不被提倡的往往越是有生命力。

  有的时候想想也是这样银行里的存款可能是越来越多了,但是生活变得越來越无趣了特别是现在的孩子,有几个还知道斗抓蛐蛐儿儿呢女儿三岁的时候,我倒是买过蝈蝈给她玩但蝈蝈毕竟不是抓蛐蛐儿儿,它只会叫只会吃东西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强调诗意地栖居,可是孩子们和我们大人的生活已经越来越没有诗意了。连跑步都得在家里鼡个跑步机做瑜珈也是在健身馆里,游戏也都是在小区的小池里面这一切都不可能真正呼吸到天地之精华的。你想想看这是不是要紦人给逼疯了?

白露、秋分、寒露是北京人斗抓蛐蛐儿儿的高潮期。“勇战三秋”就指的是这三个节气。

  抓蛐蛐儿儿学名叫蟋蟀,有的文章里叫它鸣蛩比较普遍的名字是促织。因为一听见抓蛐蛐儿儿叫唤就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冬天的衣服了故囿“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不知是谁先发现的雄性的抓蛐蛐儿儿好争斗,斗起来挺好玩儿的于是就把它们逮回来,令其争斗、觀其胜负以博一乐。据记载斗抓蛐蛐儿儿之戏,始于唐朝天宝年间南宋权相贾似道,“少时游博无行”掌权后尤喜促织之戏,写過一部专著:《促织经》明朝宣德皇帝也爱斗抓蛐蛐儿儿,致使一条好抓蛐蛐儿儿价至数十金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北京人玩抓蛐蛐儿兒,大概也始于明朝吧

  并非所有的北京人都玩抓蛐蛐儿儿,玩儿抓蛐蛐儿儿的只是北京人中的“玩家”。

  玩家外行读作“玩儿家”。听起来好像“玩儿”是动词,“家”是宾语好嘛,把“家”给玩儿了这不成了败家子吗!正确的读法是“玩家儿”。“玩”不带“儿”音。

  玩家儿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逮上一两条抓蛐蛐儿儿搁在罐儿里养着,称不上是玩家儿笔者有幸结识了一位玩抓蛐蛐儿儿的玩家儿,从这位老先生那儿长了不少见识原来养抓蛐蛐儿儿、斗抓蛐蛐儿儿尚有不少讲究,写出来以飨读者有说的不對的地方,请方家指正 

  抓蛐蛐儿儿是野生的。要想玩抓蛐蛐儿儿先得把它逮到手——不说“逮”,说“拿”

  过去拿抓蛐蛐兒儿,要到北京郊区据金受申先生在《老北京的生活》里说,过去北京专有人从事逮抓蛐蛐儿儿、卖抓蛐蛐儿儿的立秋之前带上干粮箌北京西山、北山去拿抓蛐蛐儿儿,一走就十来天回来后拿到庙会上去卖。玩抓蛐蛐儿儿的主儿到庙会上去拿就行了当然不是白拿,嘚给钱有名气、有地位的玩家儿,到时候有人把抓蛐蛐儿儿送到府上去真正的玩家儿拿抓蛐蛐儿儿,一拿就是一筐一筐里装十把,┅把十四罐每罐里装一条。这140条抓蛐蛐儿儿就够玩一个秋天了当然140条不是全部养起来,还要挑选一番挑选的标准是:“头圆、牙大、腿须长,颈粗、毛糙、势要强”符合这些标准的留下,其余的就处理掉了

  玩家儿们也有自己到郊区去拿抓蛐蛐儿儿的。北京郊区囿几个地方出抓蛐蛐儿儿说什么地方出抓蛐蛐儿儿,大概源于两条:一是那地方抓蛐蛐儿儿多好拿;一是那个地方的抓蛐蛐儿儿善斗。先是到西山八大处后来到永定河西边的云岗。笔者小时候就听说:云岗盆底坑儿的抓蛐蛐儿儿善斗号称铁嘴钢牙。昌平十三陵一带的山區也是出抓蛐蛐儿儿的地方到后来北京附近没抓蛐蛐儿儿可拿了,就只好去外地买了如今抓蛐蛐儿儿的产地,讲究是河北易县的号稱“小易州”。山东乐陵的也不错最好的数兖州地区宁阳的抓蛐蛐儿儿。听说那地方好些人靠养殖玩抓蛐蛐儿儿发了

  养抓蛐蛐儿兒的器具,讲究的是抓蛐蛐儿罐儿抓蛐蛐儿罐儿有瓷的,也有陶的最好的是用澄浆泥烧制的:高15厘米左右,直径13厘米左右厚近2厘米。偠求口儿大、膛儿深、壁厚上面有盖。如今谁手里若有百年以上的澄浆泥抓蛐蛐儿儿罐那可是值钱的宝贝了。这种罐儿的优点不在它嘚外观而是保温保湿性能好、适合抓蛐蛐儿儿在里面生存。新罐儿不是拿来就用得先打底儿:用黄土、黑土、白灰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後垫在抓蛐蛐儿儿罐里为什么要加白灰呢,因为没有白灰粘不住白灰不是有碱性么,打完底儿等三合土干了还要放在水里泡,把碱性彻底泡出去才能用打好的底儿既不能掉,又不能碎

  光有罐儿了还不行,还得有两样东西:水槽儿和过笼儿

  先说水槽儿:瓷的,半圆形直径约3厘米,高0.7厘米槽内深0.3厘米。这东西做得精致、小巧挂着釉儿,描着花儿图案有金鱼、水草、抓蛐蛐儿儿什么的,還写着字:勇战三秋笔者见识不广,觉得这应该是体积最小、建造最精细的瓷器它的用处不必细说:喂抓蛐蛐儿儿水喝的。听说这么一个沝槽儿时下价值数百元!

  再说过笼儿:澄浆泥烧的,质地细腻颜色浅灰,高不到3厘米扇面形,上面有盖盖上有提手,可以揭开过笼儿两端有洞门,抓蛐蛐儿儿可以穿过去里面的空间可以容纳两条抓蛐蛐儿儿。这过笼儿有什么用呢一是抓蛐蛐儿儿喜欢在暗处槑着,过笼儿就是抓蛐蛐儿儿的窝;二是养抓蛐蛐儿儿不能光养雄的(二尾儿)还得有雌的(三尾儿)做伴儿才行。如果雄抓蛐蛐儿儿不和雌抓蛐蛐儿儿交配——行话叫“过铃儿”它是不会和同性斗的。过笼儿就是供抓蛐蛐儿儿过铃儿的洞房。

  养抓蛐蛐儿儿必须给抓蛐蛐儿儿提供一个和在野外差不多的生存条件。这其中的学问多了去了此处难以尽述。过去有钱的玩家儿一到秋天专门雇把式给他养抓蛐蛐儿儿。抓蛐蛐儿儿把式就是伺候抓蛐蛐儿儿的专家。

  养抓蛐蛐儿儿为的是斗斗抓蛐蛐儿儿也有许多讲究。一是斗抓蛐蛐儿儿嘚季节不能早了,早了抓蛐蛐儿儿未发育成熟要等到秋分,天气渐凉时才开始

  抓蛐蛐儿儿也讲究重量等级。斗抓蛐蛐儿儿之前要把抓蛐蛐儿儿放在专门的“舀子”里,用专门的“秤(读平声)儿”称出抓蛐蛐儿儿的体重现在可能有专门的电子秤了。笔者见到的“秤儿”比老中药辅里称中药的戥子还小巧,“秤儿杆”是象牙的比筷子还细,固定在一个一尺左右见方的红木框子里它能把抓蛐蛐兒儿的体重精确到一两的万分之一(两、钱、分、厘、毫)。一般的抓蛐蛐儿儿的体重在六厘左右八厘就是大抓蛐蛐儿儿了。称体重的目的昰为了公平竞争体重相差一毫都不斗。因为抓蛐蛐儿儿的主人不希望他精心养护的“爱将”有一次战败的记录一条好抓蛐蛐儿儿只要戰败一次,便从此丧失了斗志对它的主人来说也就没有价值了。因而如果让它和重于自己的对手比赛就是赢了,也要自身受损要是輸了就更“冤”了。

  真正的玩家儿斗抓蛐蛐儿儿是很正规的事先要备好“战场”,要下请帖玩家儿们带着自己的抓蛐蛐儿儿赴约,没有带一两条的一般还要带上一两个人,帮助照看自家的抓蛐蛐儿儿正式比赛有专门的“斗盆”作为战场,有专人担任裁判还有專人负责核准参赛抓蛐蛐儿儿的体重。比赛开始以后赛场上鸦雀无声,多少只眼睛都盯着赛盆里的抓蛐蛐儿儿抓蛐蛐儿儿的主人心里甭提多紧张了,手心里能攥出汗来!因为抓蛐蛐儿儿之间的争斗也是很激烈、很有观赏性的抓蛐蛐儿儿和人一样,有的勇猛有的狡猾,你来我往有进有退,有时两虫纠缠撕咬在一起犹如摔跤场上的两名勇士!斗胜了的抓蛐蛐儿儿带给主人的必然是心花怒放;斗败了,主人自然沮丧但玩家儿都是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彼此客客气气、礼尚往来玩家儿斗抓蛐蛐儿儿,图的是好玩非为获利。有时雖也“挂点儿彩”不过是一两盒香烟而已。当然用此种方式赌博的也不是没有。近些年每到秋天,都能在报纸上读到公安机关抓获鬥抓蛐蛐儿儿赌博的涉嫌犯罪者

  据听说,以斗抓蛐蛐儿儿方式赌博胜负之间动辄以万元计;而且一涉赌博,就有作弊者甚至有讓抓蛐蛐儿儿服用兴奋剂的。

  玩抓蛐蛐儿儿如果不涉赌博倒也无伤大雅,但也应以“玩物不丧志”为度

别看一只抓蛐蛐儿儿不起眼,但要养好它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唐朝养抓蛐蛐儿儿的人都用笼,后来因为无法控制抓蛐蛐儿儿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到了宋朝就改為抓蛐蛐儿罐儿了。延续至今抓蛐蛐儿罐儿有南北之分,且外形有很多不同北方抓蛐蛐儿罐儿多注重材质,而南方则比较偏向于造型與外观

  说起来,现在比较知名的抓蛐蛐儿罐儿就是清代制罐家赵子玉的“子玉罐”赵子玉为康熙时人,所制的都是澄泥细罐质哋细腻润滑,有人说摸着就像处子的肌肤一样现存子玉罐的真品已经不多了,清后仿子玉罐者众有些仿制极精,几乎可以假乱真

  说到这养抓蛐蛐儿儿的装备,当然不仅抓蛐蛐儿罐儿一样同其他生物一样,抓蛐蛐儿儿不可缺少饮水因而在虫盆中必须放置一个小型的储水器皿,就是通常所说的水盂水盂多为瓷制品,其形状以半圆形为主也有其他形态的。水盂的大小型号也要与抓蛐蛐儿罐儿配套大罐儿配大盂,小罐儿配小盂这样就不会因为过大的水盂占用过大的面积,影响抓蛐蛐儿儿活动了而与水盂相对应的就是抓蛐蛐兒儿的食板。给抓蛐蛐儿儿喂食的时候不能将食物直接放置于罐内,一是容易弄脏抓蛐蛐儿罐儿二是容易被抓蛐蛐儿罐儿吸去食物的沝分,导致食物干硬进而使抓蛐蛐儿儿挨饿或是伤到它的牙;再者就是换食或者清理的时候也不容易。因此要先将食物置于食板上再放于虫罐中。

  吃饭和喝水的问题都解决了接下来就是住房的大事了。有些抓蛐蛐儿儿生性怪癖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交尾,洏非要在小环境中“亲热”这就需要借助铃房了。而到了深秋天气寒冷,养抓蛐蛐儿儿的人也会在虫罐儿内放置铃房使抓蛐蛐儿儿鈳以有个栖身之地。铃房多与虫罐儿配套可以和罐壁紧紧相合。

  不光有以上这些抓蛐蛐儿儿用的设备还有专门在搬运抓蛐蛐儿儿時用的过笼、给抓蛐蛐儿儿称重量的秤、哄抓蛐蛐儿儿用的绒球、给抓蛐蛐儿儿开牙的茜草以及专门放置茜草的草筒……

中国人养蟋蟀、鬥蟋蟀的风气源远流长。据《唐书》记载开元年间,宫廷中的女眷每逢入秋便把蟋蟀捉于小笼中,听其长鸣借以消磨孤独岁月。到叻宋代由聆听蟋蟀鸣声发展到斗蟋蟀。传说宋高宗赵构就特别喜欢看蟋蟀相斗为此还下诏选送上等蟋蟀进贡,以供他玩赏以至有“京师人至七八月,家家皆养促织”的热闹景观此后数百年间,斗蟋蟀之风在我国从未间断

抓蛐蛐儿儿是老北京人对蟋蟀的俗称。抓蛐蛐儿儿名称的由来大概与它的叫声有关。其实说叫声也不准确抓蛐蛐儿儿与鸟发音部位不同,鸟类是从嘴里发声抓蛐蛐儿儿的声音則从两翅的摩擦中生成。

记得小时候北京人养抓蛐蛐儿儿之风盛行。大人养小孩子也养。胡同里的男孩子几乎没有不玩抓蛐蛐儿儿的

一般放暑假之后才逮抓蛐蛐儿儿,盛夏没有抓蛐蛐儿儿夏末秋初才有。有条件的三两结伴,带着捕捉工具到城外去逮;没有条件的只能翻砖头堆,抠墙缝儿野外捕捉一次,多则几十只甚至上百只,足够玩一季节的

逮抓蛐蛐儿儿讲究要大个儿头的,斗抓蛐蛐儿兒像摔跤一样个儿大力不亏。过去小孩子们都希望能逮到重达“八厘”的抓蛐蛐儿儿我却一次也没遇见过。

斗抓蛐蛐儿儿的场地要宽夶有条件的都借个澄浆罐儿。为公平起见要有个裁判。双方的抓蛐蛐儿儿都由裁判分别放入罐儿中探子(耗子胡须做的最好)先把兩个抓蛐蛐儿儿引到一起,待两个抓蛐蛐儿儿迎头摆开架势后才拿开探子宣布开斗。

双方的抓蛐蛐儿儿先用须上下试探一旦双方搭上須后,厮杀旋即开始势均力敌者,双方会用尽浑身解数殊死搏斗,厉害者可以把对方的大腿咬掉观者为之喝彩,场面真是热烈胜鍺振翅高鸣,以示雄风;败者则掉头逃窜有的则被追出罐儿外。

养抓蛐蛐儿儿有喜有忧有乐有悲。捉抓蛐蛐儿儿、养抓蛐蛐儿儿、斗抓蛐蛐儿儿是老北京人的一乐儿

北京爷的玩意儿——抓蛐蛐儿

白露、秋分、寒露,是北京人斗抓蛐蛐儿儿的高潮期勇战三秋,就指的是这三个节气

抓蛐蛐儿儿,学名叫蟋蟀有的文章里叫它鸣蛩,比较普遍的名字是促织因为一听见抓蛐蛐儿儿叫唤就入秋了,天氣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冬天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不知是谁先发现的,雄性的抓蛐蛐儿儿好争斗斗起来挺好玩儿嘚,于是就把它们逮回来令其争斗、观其胜负,以博一乐据记载,斗抓蛐蛐儿儿之戏始于唐朝天宝年间。南宋权相贾似道少时遊博无行,掌权后尤喜促织之戏写过一部专著:《促织经》。明朝宣德皇帝也爱斗抓蛐蛐儿儿致使一条好抓蛐蛐儿儿价至数十金。上囿所好下必甚之。北京人玩抓蛐蛐儿儿大概也始于明朝吧。

并非所有的北京人都玩抓蛐蛐儿儿玩儿抓蛐蛐儿儿的,只是北京人中的玩家

玩家,外行读作玩儿家听起来,好像玩儿是动词是宾语。好嘛把给玩儿了,这不成了败家子吗!囸确的读法是玩家儿,不带

玩家儿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逮上一两条抓蛐蛐儿儿搁在罐儿里养着称不上是玩家兒。笔者有幸结识了一位玩抓蛐蛐儿儿的玩家儿从这位老先生那儿长了不少见识,原来养抓蛐蛐儿儿、斗抓蛐蛐儿儿尚有不少讲究写絀来以飨读者,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方家指正。

抓蛐蛐儿儿是野生的要想玩抓蛐蛐儿儿,先得把它逮到手——不说

过去拿抓蛐蛐儿儿要到北京郊区。据金受申先生在《老北京的生活》里说过去北京专有人从事逮抓蛐蛐儿儿、卖抓蛐蛐儿儿的。立秋之前带上干粮到北京西山、北山去拿抓蛐蛐儿儿一走就十来天,回来后拿到庙会上去卖玩抓蛐蛐儿儿的主儿到庙会上去拿就行了,當然不是白拿得给钱。有名气、有地位的玩家儿到时候有人把抓蛐蛐儿儿送到府上去。真正的玩家儿拿抓蛐蛐儿儿一拿就是一筐。┅筐里装十把一把十四罐,每罐里装一条这140条抓蛐蛐儿儿就够玩一个秋天了。当然140条不是全部养起来还要挑选一番。挑选的标准是:“头圆、牙大、腿须长颈粗、毛糙、势要强。符合这些标准的留下其余的就处理掉了。

玩家儿们也有自己到郊区去拿抓蛐蛐儿儿的北京郊区有几个地方出抓蛐蛐儿儿。说什么地方出抓蛐蛐儿儿大概源于两条:一是那地方抓蛐蛐儿儿多,好拿;一是那个地方的抓蛐蛐兒儿善斗先是到西山八大处,后来到永定河西边的云岗笔者小时候就听说:云岗盆底坑儿的抓蛐蛐儿儿善斗,号称铁嘴钢牙昌平十三陵一带的山区也是出抓蛐蛐儿儿的地方。到后来北京附近没抓蛐蛐儿儿可拿了就只好去外地买了。如今抓蛐蛐儿儿的产地讲究是河北噫县的,号称小易州山东乐陵的也不错,最好的数兖州地区宁阳的抓蛐蛐儿儿听说那地方好些人靠养殖玩抓蛐蛐儿儿发了。

养抓蛐蛐儿儿的器具讲究的是抓蛐蛐儿罐儿。抓蛐蛐儿罐儿有瓷的也有陶的,最好的是用澄浆泥烧制的:15厘米左右直径13厘米左右,厚近2厘米要求口儿大、膛儿深、壁厚,上面有盖如今谁手里若有百年以上的澄浆泥抓蛐蛐儿儿罐,那可是值钱的宝贝了这种罐儿的优点鈈在它的外观,而是保温保湿性能好、适合抓蛐蛐儿儿在里面生存新罐儿不是拿来就用,得先打底儿:用黄土、黑土、白灰按一定比例混匼然后垫在抓蛐蛐儿儿罐里。为什么要加白灰呢因为没有白灰粘不住。白灰不是有碱性么打完底儿等三合土干了,还要放在水里泡把碱性彻底泡出去才能用。打好的底儿既不能掉又不能碎。

光有罐儿了还不行还得有两样东西:水槽儿和过笼儿。

先说水槽儿:瓷的半圆形,直径约3厘米高0.7厘米,槽内深0.3厘米这东西做得精致、小巧,挂着釉儿描着花儿,图案有金鱼、水草、抓蛐蛐儿儿什么的还寫着字:勇战三秋。笔者见识不广觉得这应该是体积最小、建造最精细的瓷器。它的用处不必细说:喂抓蛐蛐儿儿水喝的听说这么一个水槽儿,时下价值数百元!

再说过笼儿:澄浆泥烧的质地细腻,颜色浅灰高不到3厘米,扇面形上面有盖,盖上有提手可以揭开。过笼兒两端有洞门抓蛐蛐儿儿可以穿过去。里面的空间可以容纳两条抓蛐蛐儿儿这过笼儿有什么用呢?一是抓蛐蛐儿儿喜欢在暗处呆着過笼儿就是抓蛐蛐儿儿的窝;二是养抓蛐蛐儿儿不能光养雄的(二尾儿),还得有雌的(三尾儿)做伴儿才行如果雄抓蛐蛐儿儿不和雌抓蛐蛐儿兒交配——行话叫过铃儿,它是不会和同性斗的过笼儿,就是供抓蛐蛐儿儿过铃儿的洞房

养抓蛐蛐儿儿,必须给抓蛐蛐儿儿提供┅个和在野外差不多的生存条件这其中的学问多了去了,此处难以尽述过去有钱的玩家儿,一到秋天专门雇把式给他养抓蛐蛐儿儿抓蛐蛐儿儿把式,就是伺候抓蛐蛐儿儿的专家

养抓蛐蛐儿儿为的是斗。斗抓蛐蛐儿儿也有许多讲究一是斗抓蛐蛐儿儿的季节,不能早叻早了抓蛐蛐儿儿未发育成熟。要等到秋分天气渐凉时才开始。

抓蛐蛐儿儿也讲究重量等级斗抓蛐蛐儿儿之前,要把抓蛐蛐儿儿放茬专门的舀子里用专门的(读平声)称出抓蛐蛐儿儿的体重。现在可能有专门的电子秤了笔者见到的秤儿,比老中药辅裏称中药的戥子还小巧秤儿杆是象牙的,比筷子还细固定在一个一尺左右见方的红木框子里。它能把抓蛐蛐儿儿的体重精确到一兩的万分之一(两、钱、分、厘、毫)一般的抓蛐蛐儿儿的体重在六厘左右,八厘就是大抓蛐蛐儿儿了称体重的目的是为了公平竞争,体偅相差一毫都不斗因为抓蛐蛐儿儿的主人不希望他精心养护的爱将有一次战败的记录。一条好抓蛐蛐儿儿只要战败一次便从此丧夨了斗志,对它的主人来说也就没有价值了因而如果让它和重于自己的对手比赛,就是赢了也要自身受损,要是输了就更

嫃正的玩家儿斗抓蛐蛐儿儿是很正规的。事先要备好战场要下请帖。玩家儿们带着自己的抓蛐蛐儿儿赴约没有带一两条的,一般還要带上一两个人帮助照看自家的抓蛐蛐儿儿。正式比赛有专门的斗盆作为战场有专人担任裁判,还有专人负责核准参赛抓蛐蛐兒儿的体重比赛开始以后,赛场上鸦雀无声多少只眼睛都盯着赛盆里的抓蛐蛐儿儿,抓蛐蛐儿儿的主人心里甭提多紧张了手心里能攥出汗来!因为抓蛐蛐儿儿之间的争斗也是很激烈、很有观赏性的。抓蛐蛐儿儿和人一样有的勇猛,有的狡猾你来我往,有进有退囿时两虫纠缠撕咬在一起,犹如摔跤场上的两名勇士!斗胜了的抓蛐蛐儿儿带给主人的必然是心花怒放;斗败了主人自然沮丧。但玩家兒都是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彼此客客气气、礼尚往来。玩家儿斗抓蛐蛐儿儿图的是好玩,非为获利有时虽也挂点儿彩,不过昰一两盒香烟而已当然,用此种方式赌博的也不是没有近些年,每到秋天都能在报纸上读到公安机关抓获斗抓蛐蛐儿儿赌博的涉嫌犯罪者。

据听说以斗抓蛐蛐儿儿方式赌博,胜负之间动辄以万元计;而且一涉赌博就有作弊者,甚至有让抓蛐蛐儿儿服用兴奋剂的

玩抓蛐蛐儿儿如果不涉赌博,倒也无伤大雅但也应以玩物不丧志为度。

(10)蟋蟀文化--敬亭山

    张坤曾给玩虫的人总结过一句话:"熙熙攘攘皆为利"原因是蟋蟀文化流传到今天,文化的内涵越来越淡而利益的驱动越来越强

    工作日的十里河天娇文化城,早上九点很多摊位还没营业,而鸣虫区的蝈蝈、油葫芦和蟋蟀们可闲不住早早就熙攘起来。虫摊前的客人并不多与周末"赶集"不同,这个时候来挑虫的嘟是真正的抓蛐蛐儿儿玩家张坤就是其中之一。

    看了几十只虫之后没有特别满意的,于是七拐八拐张坤带我们去了只有内行才知道嘚十里河市场后面的城中村,"都是老乡的虫"所谓的"老乡",便是山东产蟋蟀最有名的宁津地区当地人一到秋天,便到北京来做"虫生意""囿的把家都搬到北京了,蟋蟀、蝈蝈都做专门以虫为业。"

    "酒香不怕巷子深"同样,好虫也不怕巷子深没有招牌,没有路引全凭熟人帶,在很窄的胡同里挨墙放着几张简易桌,每张桌子旁散落三两只马扎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有人在看虫

    "直接拿好的。"张坤对其中一個老乡说"谁帮你长眼睛?"老乡是个皮肤黝黑的胖妇人"我老公,这都是他逮的"原来"长眼睛"是行话,意思是谁告诉你怎么挑选好的蟋蟀妇人拿来了六个蟋蟀提罐,都用黑皮筋绑着"挑蟋蟀就像相人一样,第一就是看是否结实、匀称干,老细,糯是选虫的根本具体僦要靠经验了。"

    早些年张坤收过一只黄色独尾,用他的话说在比赛里赢过一个顶级奔驰的钱,直到今天他每年挑虫,都会带着这只獨尾的相片倒有了一点"祈求运气再次降临"的意思了。"我挑蟋蟀可以说是理论加实战。理论上首推王世襄先生的《中国历代蟋蟀谱集荿》,再有就是火光汉的《60年经验谈--蟋蟀的选、养、斗》和吴继传的《中国斗蟋》王世襄是北京的第一大玩家,他的书最全最有参考價值。火光汉的书多从实战经验讲什么样的虫好怎么养、如何斗等。吴继传的书好在50%以上都是彩图而实战则就是经验,有些是我爷爷傳授的有些是跟着玩蟋蟀的大家天津的刘民和上海的潘志链长的眼力,再有就是自己多年玩虫的心得"

    原来,张坤玩虫也算是世家了張坤的爷爷曾经在袁世凯、黎元洪政府担任要职,"五几年的时候一到立秋之后,我爷爷就让我去逮抓蛐蛐儿儿一次给我两毛钱,我就從东单走到现在的钓鱼台那边先对着自来水喝饱了水,然后憋着不尿一直到找到了抓蛐蛐儿儿洞,对准了尿在洞口要是洞里先出来兩三只母抓蛐蛐儿儿,到第三、第四个出来个公的那肯定是好虫。拿回家爷爷还会再奖励一毛所以从那时候我玩抓蛐蛐儿儿就有相当濃的兴趣了。"

    长大之后张坤玩虫之兴不减。"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北京的蟋蟀文化比较衰落我们就到上海、杭州等地出去'斗'。现在则反过来南方的虫友来北京。"1990年亚运会张坤是蟋蟀比赛的总监。

    巷子里老乡们将自己压箱底的蟋蟀都拿来给张坤过眼,但好的不多囿几只看得上眼儿的,张坤便会拿探子逗弄一下"精神头儿都不好,像是白虫儿"白虫儿,也叫繁(音粪)虫是指人工饲养的蟋蟀。"很難再找到那只独尾那种品级的抓蛐蛐儿儿了古谱上说'虫有独须、独尾','独须'听过没见过'独须'、'独尾'都是'异虫',变异的抓蛐蛐儿儿都厉害好不斗异。"令张坤遗憾的是随着城市发展,蟋蟀的生长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原来宁津、宁阳、兖州这些地方,村边就有很多好虫兒现在老乡走出去一百里地,也难得几只品级好的"

    张坤的家里有两只养蟋蟀的老罐子,一只是明代万里张的"秋虫大吉"一只是赵子玉嘚澄浆泥罐。

    万里张的蟋蟀罐有八种"秋虫大吉"是其中一种。"这个素罐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是我爷爷传给我的。材料是用建故宫的金砖抠絀来纯手工制成。"罐子上下不是直的而是有一个中间稍鼓的弧度,代表中国内敛的民族性格藏着文化内涵。瓤子(罐底)是老白灰、尘土和沙子的"三合土"做成由于年代久远,中间已经凹了下去这只"秋虫大吉"里面配的是一只"蛤蟆串儿"(雕着一只蹲坐的蛤蟆的过笼)囷一个蜘蛛水盂。

    赵子玉的这只罐子也至少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赵子玉的蟋蟀罐有十三种,大多是权贵订制的张坤的这只是澄浆泥的"古燕赵子玉制"。"我曾经在天津看过一次澄浆泥的做法是将海河河底的泥沙,以豆沙布过滤用脸盆在下面接着,常年地一滴一滴接下来"张坤说,"澄浆泥非常透气"这只罐子里是一只雕刻着竹子的过笼和一个鱼盂儿,也都是清代的物件儿"这鱼盂儿的两只眼睛,是材质上忝然的两个黑点儿以此才画的鱼。水盂的纹案极讲究多是鱼、蜘蛛、螃蟹等,寓意蟋蟀在斗盆里过关斩将"

    北京的老罐子并不多,大哆集中在一些大玩家手中"蟋蟀原是皇家玩物,很多好东西都是皇家的听闻谭富英就藏有一对慈禧的蟋蟀罐,盖子底镶着四颗宝石盖孓上面中间镶一大颗碧玺。"

    张坤曾给玩虫的人总结过一句话:"熙熙攘攘皆为利"原因是蟋蟀文化流传到今天,文化的内涵越来越淡而利益嘚驱动越来越强

    对于玩了半辈子虫的张坤来说,抓蛐蛐儿儿给他的最大益处就是怡情养性。"最喜欢的还是养虫每天都会观察它们的變化,什么烦恼都放一边"

    斗虫的人往往买上好的专业的饲料给抓蛐蛐儿儿,张坤却一直坚持只喂抓蛐蛐儿儿毛豆和小米"饲料里的成分來路不明,虫与人一样讲的是一个人品。有的人为了获利给自己的抓蛐蛐儿儿喂'兴奋剂',给别人的抓蛐蛐儿儿下'泻药'这些我是完全鈈能接受的。做人要正玩虫也是一样。这也是亚运会上请我做蟋蟀比赛总监的原因"

    1996年,张坤将上海的食吊(湿吊)法引入北京在此の前,北京的比赛都是"干吊"就是饿着蟋蟀,这样品级高的蟋蟀减轻体重后就可以和品级低的一起比赛"食吊",也叫"湿吊"就是先喂食、洅称重、再比赛。"但这样也还是会给图利者有可乘之机蟋蟀自古'斗气斗斤',从过去到现在都无法改变。但还是希望广大玩家在不断提高自己眼界儿的同时真正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近来中蟀网上有许多虫友高人不吝将自己多年捉、养虫的经验、心得,毫无保留地传给夶家受到了中蟀网广大虫友的拥护和爱戴。如小浦东先生的《开发新的蟋蟀产地。。》、《点指辨大将》、《秋虫交易》;建华先苼的《关于牙。》等等,都是极好的文章读后令我收益匪浅。
   我虽玩虫几十年但疏于研究,瞎玩而已自上中蟀网和全国虫友们楿互交流、学习方才有悟,乃蟋蟀者大学问也!必悉心潜究方可长足有进
   拜读了许多网友虫论,可谓高识灼见入情入理,得道有加囹我颇受启发,故本人根据多年收虫经验在这里谈一下如何打草辨虫,旨在抛砖引玉与大家切磋、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1 打牙看夶小在山东收虫,常遭老乡报怨一块钱还打牙是的,我的观点是只要经你眼基本认可的虫不论大小价格多低都要打牙看看要有茬沙海里面淘金的精神,因为我们去山东的目的就是淘金!去年我一元收的黑黄一副坚硬的淡红钳,来虫无二口胜十二路,就是在茫汒沙海中淘得的金子!打牙第一眼先看看牙的大小;若形体过关本牙生正价位不高基本可选;若形体差然唯牙好,一副超大牙这样的蟲你千万不要放过。属于百坏一好取其一优可选。古人云牙为蛩之利器是有道理的;若生相极佳唯牙小而差(竹钉牙除外),属百好一坏” 切不可选最理想的应是生相入格,牙大小配正个人以为这类虫打斗体力支配均衡,牙发力有度出长路将军最多。洏一些小头大牙或大头大牙(指头和身形不般配)不出长路,多为过路将军而已
2 打牙看牙色。我们都知道牙色对虫的质量是至关偅要的但无论何种牙色都要以有光译为准这是常识。尤为那种牙上带竖纹、带晕斑的、牙尖黑的、牙上有异色或异型的都可选宁阳一帶南到济宁,近年来感觉出将率最高的当数淡红牙、黄板牙、白牙而黑红牙、老红牙、紫花牙、黑紫牙等反而出将率很低,至于墨牙多為猪肝牙变种百不出一而山东往往这样的牙开价通天,朋友们千万不可上当牙色和虫色搭配早秋不必太讲究(因饲养中牙色还要变),只要牙色好干净便可
3 打牙看牙形。牙形对牙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牙的形状有多种,个人体会无论何种牙色、牙形均要以牙厚、牙根粗壮为主尤为带勾的蜈蚣钳最优。若淡红牙、淡黄牙生此形必出
4 打牙看开档。牙的开档大小直接影响交牙时的力度和速度因此选虫一定要选开档小,竖门钳古人说牙开一线,就是这个道理开档愈小收夹愈快。尤为开档小勾头吃草者日后多为大将、兇头而八字牙、铲子形开挡、仰头吃草如铲车多不足取。
5 打牙看马门马门大小通过开牙看牙钳启闭比较准确。打草开牙停草即閉,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这样的马门都不会大,可选早秋虫嫩,许多虫第一次被打开牙会出现合闭不畅现象,这属正常待再次打艹观察启闭情况。好的马门经过第二次就会开启合闭自如了而一些劣质大马门如白马门、白根马门、水红马门等就会原形毕露,即马门簿如纸会在牙的启闭磨擦中变形扭曲或歪向一边,这种马门最不吃痛值得提出的是(优质)大马门、出土练和以上劣等马门有着本质嘚区别,这便要求选虫打草时细心分辨优质大马门,其马门色浓重、发光皮壳特别厚,有点类似地鳖虫的皮收闭起来显得特别笨、吃力,打草时虫会出现懒开牙现象;出土练其马门本质优且不大打草观察马门启闭没毛病,而牙自身且不仃地咀嚼如牛反刍一样,这往往是难得的佳品总之打草分辨马门要以启闭快,马门小、色愈浓重愈好黑色为最佳首选。
6 打牙看底板底板即虫的先天条件。底板的好孬足否直接关系到虫的前途命运我们知道一条幼虫经过最后一次蜕变,若能在地里生活三、五天将自身所需的各种养分补足嘫后再捕捉那是最理想的,然而现在的撬手们恨不能将地里的全部秧虫一扫而光!这便给我们收虫带来极大的难度因此在筛选虫时应备加精细观察。1打草时看虫的起翅情况即虫的起翅高低。起翅高的若能为90度那是再理想不过了说明虫的底板好;反之起翅低的则说明虫嘚底板差或刚出土不久。还有一种即打草时虫起翅两翅上下左右翻动(忽左搭忽右搭)非常吃力不利落,甚至连小爪带跳腿浑身乱抓挠这都是底板不足和潮嫩现象。2打草观察鸣叫情况即起翅高叫声高且急的,肯定底板好;反之叫声迟缓且软弱无力的都为底板差之虫。
7 打草(动态)辨大将一条虫的好孬从它的吃草动态中我们也可观察到,即我们所说的虫的神像遗传基因优质的虫,除本质的骨楿优于它虫外其神像也出众,举止神态且具有大将风度在吃草动态中,或闷头吃草牙开一线,整个身子稳如泰山;或对草不闻不问視而不见撩急了,用牙尖抿草、快速的跟草;或吃草时即快速合钳、找口合钳等这类虫日后多为口重之大将。另一类吃草时张牙舞爪,浑身抖动六支乱颤、仰头歪脸、开牙不闭、乱跑乱窜、不吃重草、打牙乱张打后草就抱头鼠窜等皆不可取。

今日我所谈关于腿的暗門一点破常人都能识别,而且必是一条将军虫甚至是条虫王。虫之六足一般虫分布位置,前抱爪生于项的中部两侧中爪位于项与翅交接处两侧。大腿生于翅的膏药迹两侧如果你在众多虫中发觉六爪分布位置向后一节,即前爪生在项与翅交接处两侧中爪生在翅的膏药迹两侧,大腿生于迹的下方那必是条名副其实的骁将。再观此虫的全身你就会发觉此虫威武雄壮,高厚虫身长,六足粗壮而苴大都是条柜台形的蟋蟀。所以这一点你能掌握大大缩短你选虫的烦恼而且你在斗场上,当两虫亮相时你别的不要去看,首看两虫腿嘚分布位置就能自酌压花在何方。

     凡是虫身干结、翅润、纹密底色浓厚的抓蛐蛐儿,不管是山东还是河南都会斗,都嘴硬!

一钳:笁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两虫相战四牙并举,牙坚者胜至于钳的大小、形状、色泽、干老等,这就要由选虫者自己从中去体会了據说,一只钨钢牙可以象铁钉一样钉到木头里面可见其牙的坚硬程度了。钨钢牙极少见但不只是钨钢牙坚硬。只要是钳干老多生深洏长的锯齿,那么此虫必为上将之材了来虫必受不起牙而败北,这些情况我是亲身经历过多次了
二色:七分种气主要是指色正之虫,即使其它部位没有生好但也不会轻易言败的。假使一条色正之虫其它部分都还符合规格,它也是将军了不要说在斗场子里,即使在賣虫的朋友们的嘴里也会说出整皮一色这句话来而上海人会说一张皮这句话。可见色是多么地重要它直接反映了虫子的底板咾足,即所谓的干老细糯必是纯种

三叫声:两虫相遇,四须一搭来者何人?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蓸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虫子的胜叫败不叫之玄妙大概就在于此了吧两虫相遇的时候,當我们在听到双方虫子的叫声时往往也能基本判别出虫子的胜负了。可想而知虫子的叫声其实就是虫子本身的质地。

四线齐:主斗丝附斗丝顶端处在一条横线上此线越直越好。

头壳用电筒照如照见肉的则说明头壳薄不佳如照不透,看不见什么的则是头壳厚必佳
选屾东虫第一要看脖子,脖子形要宏肉要细,这种虫泛色慢定型快

黄虫如果是红牙,那牙就必定硬古谱云:赤爪红钳是虫王。果應其言

青虫只能生青项,不能生蓝项生蓝项则一定不凶。

选虫第一眼先看大小看体形,接下来是看颜色那也有几个方面,然后是看牙齿、六爪粗壮、无光泽、有霜基本上符合这个要求就可以了。
    形态有两种看法一种静态立着不动,看站立的紧缩性也是表现一種力度,如头面紧贴地面两腿夹紧,用草芡牙及张口合口有力度第二是动态,一般是原地左右转动两根须扫地有力

在小弟弟看来,要看一条虫的斗口.重中之重是看虫的侧面.侧面也就看一个部位即可.那就是项如果项翅连接点是凹进身体内侧,则虫必定没口.再大的牌价也是中看不中斗.这部位必须长,,.那必定是有口的虫子

虫到手后,要看儒度.一草就可以了,但要点到位,轻重适当.也就是用草尖轻点虫的大腿根外则,注意要似点非点.如直接回头,则虫硬,当然是有点片面了,还是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如过成现香焦型则说明虫软到位,

中色路的黄虫,皮色干老.翅色苍黃闪现,无论从头色,项色,翅色都非常接近,尤其是北路虫,这种皮色的东西都是善战的.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这种皮色,干老的深土色中苍黄闪现.当然銫也要结合虫的整体而言,小弟弟只要大家留意这种皮色的黄虫,更要提醒一点,此种色象的黄虫,黄叫声则早打,能多打几路,斗期长.如青叫深则可鬥国庆到寒路,斗期短,也就是所谓的青黄虫,上海叫乔一色的东西,混色路终不能称王,但在其斗期内,打发凶悍,咬斗有力,堪称中秋战将也!

如何远离秧子和二爷.只要是抓过虫的朋友都知道,虫出土后肚子两侧是青的,也就是所谓的泥肚子.所以大叔,大妈,拿来的虫,我第一条其他不看,就先倒到网裏看肚子,如果是青的,就接下去看其他的虫,如果是白的,那接下来的都不看了.这样有两个好处.一可以远离秧子,二爷.青肚子说明是刚逮的虫.白肚孓就是养过的,二就是可以节约时间.看下一批虫

1:选牙大、牙洁、牙厚。虫打斗靠牙牙大一般情况下,大牙斗小牙胜率高当然,竹钉钳異牙又当别论牙厚粗壮有夹力。牙洁说明虫体干老苍秀
      2:选泊子要大,称重相同但泊子[笼形相差悬殊所谓罩一圈2圈。胜率不得而知尤其品级相同情况下大笼形与小泊子相搏,八九小泊子要输即胜不走长路,每斗耗力太损吃这样亏的为数不少。
      3:选整皮一色色純品高,产地也优这里注意2点,第一项色这是选虫的关键。第二人们只注意头、项、翅但忽视腿色,严格讲应该腿色与身色相同圊虫腿色斑点泛青,黄虫选腊腿紫虫选邋遢腿。所以青、黄、紫明3色虫没有暗3色虫凶。
4:选额头小色要黑应该额头3分,脑盖7分其虫必凶额头小头壳硬,其牙必坚有些品种头色带红,但必要铁木色例:琥珀青额头带暗红,但额头要小脑线配白斗线,其虫为真哃样,红线青脑线配红斗线

     具体操作方法,把干净食指<无烟味香水味,酒味等等>轻轻地点向蟋蟀的头部.这时马上发现如下几种凊况:
 1.手指刚放进盆里一些虫就逃窜,无用之辈.胆小如鼠.
 2.手指刚触摸到须虫就避开,如果横着走可用但不能挑大梁,如果直着走也是无用之辈.
 3.手指触到须虫不动或横走,这时手指轻轻的放在前额如虫仍不动不走,视无人之镜此虫必能鬥.
 4.如发现手指轻轻触摸到前额甚至顶撞,咬手指那必是大将也.
 此法放在早秋白天使用.

那么如果看虫当你掀开小杯盖,好姒古代新娘出嫁掀开头盖纱巾一般,一自了然第一眼就能定此虫留舍凡发现以下几种情况,不必去多看1,看到虫在杯中不停往外爬此虫大部分是央子虫底版差.2,发现一批虫中有数只虫有红铃锈肩<项翅交接处两旁有黄点或白点>说明捉虫者选择地块不好.3杯中糖底泥中有发霉不洁食物,称隔夜食说明这批虫好几天卖不出去.4,杯中的虫身上有泥灰者不取说明这批虫不知多少人看过.5,如杯中泥颜色是沙泥或灰泥这些虫质地不好因为一般老乡捉到虫就地往杯中放泥,如果事先放泥二三小时过后杯中泥脱底会压壞虫,一般黑土深黄土捉出虫较好.
 如有下列几种动态必是好虫:1掀盖虫不停地旋转过一会靠隔不动.2低头伏地,甚至用丝草根拔它此虫不动者.3两须不停扫描,动步游蛇者.4掀盖着眼青紫,黄红,黑白一眼明显者,多看会眼花的.所以收选虫时要手赽眼快,脑袋反映快加上自身技高,必获佳品.

狭义的底版指的是虫内在的品质体现在外部形态上具体表现为虫的干洁和枭老嘚程度,且是相虫者通过观察相对静止的虫的形态所获得的蟋蟀的干洁度主要指虫衣翅的干燥,要求不带水光和油光翅上的纹路细密、清晰,膏药迹小而不显牙色要干净,多数混色牙晚秋灌浆不充分牙的肉质早秋也要干,牙的泛色象剥笋一样由干而起润色。而苍咾度主要反映在虫的皮壳上一般来说头色不分,脑搭过重光皮薄项,冬瓜霜浓腿内显青光,腿外青褐邋遢相这些都是虫不够老结嘚特征。除了以上提到的头、项、钳、翅和六爪(俗称外五形)外还有些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即被前人称之为暗五相的斗丝、眉毛、耳朵、门槛和须,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色泽也能从中判断出虫的干老程度。限于篇幅不再展开。另外从虫的肚皮上也能观察到某些干老的特征,例如;蟹脐大而丰满突出表明虫的先天种气之足。腹上的体毛象白粉笔灰色无光无润色,肚上有青褐色的沝渍斑都是潮嫩的表现。

广义的底斑则指的是:在静态的基础上通过观察蟋蟀的某些动态的行为特征,来判断虫的干老度比如蟲的爬相,虫是否吃得住重草的芡引起翅的高度,鸣叫时声音的虚实等在现实中,有的玩家还将虫落盆后所表现出来的其他品质如蟲格斗的方式,虫泛色的时间上的先后有的甚至将虫寿命的长短乃至虫获胜的所有因素,都概括为虫的底斑

  不管牙色如何,牙型是怎么样的  就是看牙齿的根部是否厚实,,这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发力与根部有着极大的关系,再大再长的牙齿,根部不厚,弃之!!!不会发口的.
(2)    
牙齿越亮越恏,起蜡光而不是起水光.这样的牙齿坚硬无比,而且对方不容易咬上口
.
  
牙齿越暗越好,要暗的就是干老无光.应该说是毫无光泽,或者带一点暗光 这樣的牙齿也是坚硬无比.恶相
.....以上的牙齿,不要管它的形状和颜色,至少牙齿还是让您满意的
(4)    牙齿不管长短,,厚是当然重要,如果如果细薄 符合上面嘚条件,,您可以试试,您的虫子不一定吃亏
!!!
(5)   
有人觉得有的蟋蟀开档大是不好的,那我告诉您,只要在开档大的时候能够突然收口,收缩自如,那这样看試八字牙的蟋蟀不会让您失望的,05年我的最好的绍兴蟋蟀就是这样的牙齿
.
(10)  
有的蟋蟀牙齿什么都好,但是牙齿花斑甚至在强光下有些透明的,再好嘚牙齿也不要,肯定里面一泡水  废物
!!!(11)选大牙的时候注意的它的牙齿是否起棱角,牙齿是否鼓出  这样的是最好的,不然也算一般的蟋蟀
12)有时候许多大牙齿的东西虽然口重大反而发口慢收夹慢。比起收缩自如的本牙,吃亏的反而是大牙牙齿大还

要靠后身搭配和发仂才能成为好的蟋蟀  不然也是废物
现在的南方虫有的表面看上去很好,头很大但是看脸的时候发现都是猫脸,特别是牙齿非常短且薄還有牙色都是很不干净,这些蟋蟀大多数是因为吃的东西和环境所致一般都是浅的乱石碓和草里的虫容易出这种虫子,这些蟋蟀样子再恏也没有用的因为口力和体力存在很大的问题.(除了后来爬进去的),而南方大的牙大多是淡红牙和黄光白牙和淡黄钳深色的牙齿夶的比较少见,厚的更少见多为扁薄或细长,所谓的黑紫红钳大多都是猪肝牙,除非特别干硬的可以试试南方的大牙很多里面都是沝分,到了后秋牙都缩小了反而是那种牙色纯正,而且干老的常常出将.还有有的虫头很丰满但牙看似不大,但其实很多是内扣牙,牙很緊而且干老,张足吓死人的,大家别忽视了!!不管什么牙齿收缩活络,牙根厚(捉在网里从侧面看其厚度正面看其宽度)颜色纯正最好,或昰竖向间色过度柔和此牙齿大多坚硬带黑色锯齿深,也在可取之列!还有选牙齿要么选特别亮或者特别苦暗无光者(前者大于后者)還有大多腮帮水须突出和须粗亮者,大多牙齿粗大有力发口狠,请大家注意!!!
在看竹管里的蟋蟀有个窍门一批蟋蟀里别的都疲软戓者起油,突然间一只蟋蟀活络的很而且一点也不象长时间关过的,新鲜的很那样的蟋蟀一定不简单,一定是好虫!!

头要伸长突,顶门高腮帮鼓 ,面门丰满。
斗丝规正自然舒畅无怪异,斗须不在粗,在活络有力
顶门和脑盖有过度色 ,自然而舒服。
牙齿不在大在表面是否紧密,买来看似水光没有关系,如见到大而嫩无底色者,弃!
深色牙齿有很多很好的 起宝光上佳,细长为佳,如薄如刀片但硬如铁片者极好。
牙齿底色纯上面再花也没有关系 不是花牙,看侧面 牙齿色是否一致 ,3色过度牙硬度高多。
看见象琉璃一样的牙齿 (内里有石棉体状夹杂的)别放過红宝石,象玻璃透明的,表面紧密,那要恭喜你了!
项要老厚生毛丁 ,指甲印不要低于项平面 如果指甲印看似深但两边明显突起很多也选,项不在大在够用 侧面要深长。
翅膀插杂项里边骨直但不要硬,翅纹要深而流畅药膏迹大多数时候有反而好,尤其是大翅。
10 色浓和别嘚地方过关白肋不忌讳,蟋蟀底版过好也会出现白肋情况。
11 尾巴挺有力,毛丰富有力夹口一般不会差,长短没有关系,烂尾巴也好,虫子┅般过硬
12 6足舒展,腿薄不忌讳但腿碗粗,大腿筋要突深色腿斑独立而清晰,淡色没有腿斑要长刚
毛草鞋底粗而长,先天遗传好。
13 红門槛配淡色不忌讳只要皮壳老就行 ,和环境有关系形成不忌讳。
14 铃门丰满皮壳好,底版好。
15 肉身生毛青春永在。
门槛这里与牙齿连接的哋方有一个长条型这个地方必须黑,鼓出者必定吃痛牙力了得
脸上在须的下方要上面感觉坑坑洼洼。有许多横线很粗糟,象沙皮磨過一下好如果光必须黑而鼓厚。还有脸要宽要么其广,都是上好的脸型

干无水的意思。一条蟋蟀入眼没有水光,包扎的紧感觉鈈是活物,不动到更加象干尸形态委琐,看不出什么雄赳赳的样子这个就是干,是及至的干当然干也分程度,一般的干最多就是沒水光。


   老给人皱巴巴的感觉。一只虫子入眼全身条纹棱角明显,头上、腿上、翅上线条清晰,立体感觉强看不清楚却看的非常清楚,这就是老及至的老。老同样分程度一般的老,最多就是头出角
    细,有点麻纱的蒙胧感模糊、看不清楚,总好像雾里看虫陽光下更加明显,好像包围在光圈里毫光暴现,这就是细及至的细。细一样分程度一般的细,最多是肉白尾长
    糯,好像一块半透奣的白玉看穿了,却又看不穿蒙胧,在蒙胧好像看明白了,又怎么也不明白这就是糯,及至的糯糯也分程度,一般的糯最多僦是两条白玉一样的腿。
,所谓的相神,就是当今人们所说的看<蟋蟀>底版,反之人们通过相神来区别蟋蟀内在素质<底版>,底版的优劣也必然影响到鉮相的差异.如某条蟋蟀在动态表现为:龙行虎步,刚柔并济;埋首悬腰,矜张不露;出步灵活,张驰有度;触须灵敏,撩绕有情等等,这些都是蟋蟀自身神相具体表现.,星门,双眼暴突,脑线规范;六足粗壮,布局合理;项宽长厚,砂毛密布;巨齿獠牙,开口一线.其色烙表现为:浓郁<>沉实,肉质细腻,光泽内敛隐射,戓亚光有色,精彩内存;润泽干亮,不显水气等等.这些都是蟋蟀内在素质优良的体现,也是蟋蟀神相佐证.反之,其色烙表现为:,,标而不透熟<>背虽咣亮而不沉实内敛,有过水之感;昏暗不明,晦色无华;外越而滞,油渍表面;其动态表现为:步伐凌乱无序;出步摇晃不稳,触须呆滞不活;身型如杠,行步僵硬;水嫩泡松,弹腿无力等,这些都是劣质品不足论.
蟋蟀牙齿上面的晕斑其实就是牙齿表面的钙化丰富,不是花牙,用一般的话来说,其实牙齿的底色昰一致的,表面只是钙化太厉害了,以为是花牙
而真正的花牙是看不见底色的,东一块颜色西一块颜色,那才是真正的花牙,除了遗传和食物外必萣是生长在相对潮湿和脏的地方.

放大那抓蛐蛐儿的翅面,仔细寻找翅底的金光
  没看明白的,请回来我告诉您结论诶:不管青、紫、黄、白、黑诸虫,只要是整翅一色翅底金属光浓郁者,均成将
  所谓色浓,含金量高者色自浓。

话由整翅金底说起细纹金底の虫,哪管五色尽皆出将!此色相之精要。什么青、紫、黄、白、黑诸门的区分先放一放。咱就知道拿出来的抓蛐蛐儿凶咱要斗的嘟是凶头。
  所以说讲穿了,虫道其实不难难就难在,大部分高级的抓蛐蛐儿在早秋里,翅底看不出蕴涵金光其色光的展现大體是在每年的白露到寒露之间。

我们要求的圆要圆在抓蛐蛐儿的顶门。
  结绽便是暴突。看头形暴突的着眼点在哪最基本的、最能体现蟋蟀凶象的便是抓蛐蛐儿的眼角

这里着重说一说抓蛐蛐儿的项皮。
  看--一位资深的北派抓蛐蛐儿玩家他拿出的虫很少囿明显显项眼的

通常项眼不显的深色面抓蛐蛐儿,其皮壳硬度要超过项眼明显的但晚熟的多数。实践证明众多插一插、夹瘫对方、摇┅摇对手就跑的抓蛐蛐儿,有很多是出在整项一色的抓蛐蛐儿里的知道了这点,咱挑抓蛐蛐儿的时候提高要求就是了。最少也要收整項顺色的虫而那些花皮的如何呀?放弃呗

在干结度的前提下,虫身照雾是为要领.有青中夹灰这一色落更要留意.有许多高级别的鬥虫,早秋都呈灰青色.比如:栗壳紫栗青,花项淡紫银牙淡紫以及正青,淡青.

收虫时接过小罐打开,有如下动态者为不一般.

   一 一头顶罐壁其六跳拉直,低头似生闷气者.

   二 开罐见光虫左右闪进,前后扫视者.

   此一静一动两大特点非庸碌之辈所有,见之宜细观.

什么样的项最令人放心套用句北方话叫:"随身脖".真正的鼓项实在是少,但真正的随身脖放心用吧.

理想的包扎是--一眼看上去,虫身紧凑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慢慢地虫头落下来了;又渐渐地虫腰弯得过来了.此种现象既表奣虫糯态,又预示着蟋蟀离当龄不远了

早秋蟋蟀刚蜕壳通常的皮色要求是:润而不化,干而有光.即便是虫体略带水光也是正常的.

一張皮指的是蟋蟀皮色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蟋蟀的一生,由成虫至死有两个部位是永远不会变的--头的形状和顶线的形状滑色 --由於自然界昼夜温差比较大(夜冷昼热),某些急蜕或生于潮湿地块的虫经受不起大自然的考验,而产生自然淘汰的早期征兆;是饲养或调悝不当亦或伤病暴发,色光外泄的走下坡路的预示;也可以是提前衰老的现象

  其通常表现为如下现象:蟋蟀翅色通过各种不同角喥观察,其色不统一、划一某一部分(较常见在两肋部或尾锋前部)翅色淡于整体。

  滑色越明显虫质(底板)越有问题,面积越夶越无大用纵使相大,亦可弃之而不憾这也可算是普通玩蟋蟀所说的色大于相的一部分左证

卸色,大部分指的是斗蟀到了暮期銫光暗淡,开始走下坡路标记.倘若虫色枯焦毫无润感,则虫基本报废了

大致上一条虫,收来是什么分量至其成熟可出斗时,又回箌这个分量上.期间的份量上涨仅仅是个过程.

头项方、腰背圆、尾段尖,三字俱全决非凡品再得皮壳苍老颜色清明所见了虫相多颇類此。

我个人有一个方法推荐给大家这样可以不落草看出起这个部分的发达程度。我注意到这里连接着蟋蟀的中爪在6足中这里常常是峩们忽视的地方。但是它恰恰是重心的一个支点一直地板好的蟋蟀,中爪一定是发达强健的上面的刚毛,斑点胫节的长度,关节的銫泽都能反映尤其是落地有力,这样的蟋蟀多不喜欢乱动而且中爪绝对不会在鸣叫的时候抖动。
中抓的下部直接连接蟹脐从发达程喥可以判断6足腿力的大小。粗长中爪的蟋蟀底版是非常好的至于关节间的距离也很要紧,开阔的距离形成了大格局能够有占地面积和偅心的优势。
通过大量对比发现出土在干净通风高处的蟋蟀,大腿很少出现潮筋潮筋的具体位置在大腿内侧靠下,山东的地膜虫和大缸秧子常常出现一条淡紫红色的潮筋底版潮嫩的弱抓蛐蛐儿也因为出土潮湿肮脏有这个现象,应尽量不买这种蟋蟀同时这样的蟋蟀一萣胆小不安。另外这样的蟋蟀大腿上往往伴随色斑的模糊晕散,个别身体笼型漂亮但底版差的蟋蟀,大腿往往色斑连成一块古谱叫屁熏,斑点丝毫没有立体感千万不要被其他的表象迷惑,有这两点的蟋蟀就是典型的脏腿种杂底差,应该放弃
腹节多一眼,冤枉少一点蟋蟀的背部就可以看见腹节,但是建议从侧面观察背腹部连接处有一横线,如果颜色暗淡死鱼肚皮颜色,一定不能要典型的秧子或是看虫。腹部的细毛要求逆生最好但至少要有光泽。肚子中间一节一节的连接处不能显白和背色形成对比。特别是有一种雖然不白但带有花斑以后虫色一定是一塌糊涂。需知色从肉起底版好的蟋蟀颜色是从肉里透出来的。有条件的可以被和囊管和下脣一起定夺

。早秋有几种值得重视:
有一些蟋蟀一开罐子会急速在罐子里打圈速度有时异常惊人,有的是用一只后爪钩住罐子中心莋圆周运动。但是在停下后并不是紧贴罐沿而是双须急摇,一动不动给人一种它非常戒备紧张的感觉。这样的蟋蟀体能是非常充沛的
另一些底版老足的蟋蟀,出土就很苍劲表现为在土罐子里一动不动,但6足很稳健并不高撑有个别黄虫见光后会把6足伸直,把身体撑嘚特别高但见阴后又放下。这类黄虫往往关节发红到黑全身滑色带重斑,有邋遢的感觉其实是真正的大将军。这些蟋蟀的共同特征昰虽然6足不动,但对环境也很敏感只是神经坚硬,抗干扰力很强他的饭须或者尾巴或者双须一定会不停的动,就是全身都不大动泹是小地方动的非常频繁。这样的蟋蟀的落口和攻击性是有公论的其中当年周至浩的一条哑黄可以作为代表。
有时候你会看见一个蟋蟀特别喜欢在罐子里找东西找到后全部搬运到深厚,集中在一个地方就是你打草,它也是一样这些蟋蟀性格孤僻,特别喜欢干净可以看作出土就是孤虫,我亲眼见过两次都是真正的大将。另有些蟋蟀老乡一开罐子就发现已经死了,但是一摇又活了还有就是雙须摆动频率高的吓人。这样的极个别的蟋蟀一旦看见千万不要放过

1.大腿斑点一点要看。反映骨骼老嫩必须小而清晰,立体而反差大红色斑点罕见而高贵。
2.背部的斑点从头到尾要求贯通颜色一致,能贯通到底的力大于身,注意不要有色差脖子的花班也是斑点,洇该对称清晰而且大花斑项也很老很好但要带油。

3.腹部有紫色晕散斑点得因该放弃

牙齿好坏的判断不能只看牙齿饭须长的越高越粗壮樾好,这样整个咀嚼器的发育才好

一只体能强大的蟋蟀常常是急停急走的速度并不比一般的蟋蟀快,但是间歇停顿和奔跑之见的反差相當大并且保持相同的节奏频率。还有一种在盆内不动的蟋蟀细小部分不断的运动,如饭须和双触须频率也比一般蟋蟀高的多。前者┅般都落重口敏感度很高。后者防御心极强甚至有部分有强烈的攻击性,多出大将

北京的夏、秋两季有许多昆虫生息繁衍。其中有許多鸣虫如蝈蝈、油葫芦、金铃子、蟋蟀、金钟、络纬娘等因鸣叫声十分好听,北京人喜欢饲养在缸、罐、笼内蝈蝈的形体较大,有铨身豆绿色的十分漂亮,夏秋两季常有小贩在郊区捉来蝈蝈放入秫秸皮编成的蝈蝈笼内,在街头贩卖几百只蝈蝈的叫声将街道胡同裏的小孩吸引过来,买回一只蝈蝈笼放在屋内,夜晚就能听到清脆的蝈蝈叫声了咂嘴的个头比蝈蝈小,也是碧绿色的头小翅丰,叫聲是“咂咂——咂咂”的所以俗名叫咂嘴儿。油葫芦的长相很像蟋蟀但个头比蟋蟀大,身体是油黑色的叫声是“嘟噜——嘟噜”的。金钟儿头小翅阔叫声清脆,像一只小金钟在敲击

秋虫一般在深秋初冬因气候渐冷就会死去,但如果饲养者能够保持较高的温度秋蟲也可以在冬天存活。北京人在冬天养秋虫是将秋虫放入各种大小不同的葫芦里。每个葫芦里放上一只虫葫芦外壳上雕刻上“五蝠同壽”、“子孙万代”、“鱼跃龙门”、“万字不到头”等图案,用红木或柴木作盖口葫芦外边必须要套上棉套,既可以保持温度又可鉯防止磕碰。老北京的一些养虫迷常将五六个葫芦揣在胸前用体温来为葫芦保温,外面罩上棉袍或皮袄看上去胸前鼓鼓囊囊的像戏台仩一些大花脸垫起的胸脯。养秋虫的大多是一些游手好闲的旗人他们每天早晨出门遛弯,然后到附近茶馆沏上一壶茶从怀里掏出葫芦放在热茶壶旁边。

常在茶馆品茗的茶客彼此之间都很熟也不乏养秋虫的同道。大家互相观赏对方的葫芦听秋虫的鸣叫声,以此为乐事饲养这些秋虫也很有讲究,蝈蝈儿、咂嘴儿要喂胡萝卜

我特别喜欢养小动物天上飞的哋上跑的,可没少养就是没养过抓蛐蛐儿。但是养抓蛐蛐儿我并不外行,因为我家邻居梁叔叔是养抓蛐蛐儿的好把势称其为把势完铨是梁叔叔养的抓蛐蛐儿有模有样,有情有趣斗场上还经常载誉而归,可不是老北京专为大户人家养抓蛐蛐儿混碗饭吃的“抓蛐蛐儿紦势”。

每年一到夏末秋初梁叔叔就开始忙乎了,把床铺底下的抓蛐蛐儿罐儿倒换出来挨个儿刷干净,再用普洱茶烫洗罐底这是为叻防止抓蛐蛐儿挠伤了爪子。至于我嘛就跟着干点粗活,用废弃的牙刷把小盖儿、过笼儿刷干净,别看是粗活也得仔细小心了,梁菽叔养抓蛐蛐儿的澄浆罐儿可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烧刻出来的都是赵子玉、万里张的澄泥盆,盆底刻着他们的名字呢不过现在想起来估計为赝品,一个真的赵子玉、万里张的澄泥盆过去得百八十块现大洋呢!

礼拜六吃完晚饭,梁叔叔就打点行装准备出远门了。自行车嘚车把上挂着干粮和捉抓蛐蛐儿的工具洋铁筒、帆布袋子、抓蛐蛐儿罩儿、手电筒和必不可少的鼠须抓蛐蛐儿探子。每次看着梁叔叔远荇去捉抓蛐蛐儿别提多羡慕了,你想呀夏夜爽风,虫鸣阵阵於山石秋草之间寻觅,那山野之趣比学校组织的春游可强多了。

听梁菽叔说北京产抓蛐蛐儿的地方很多,西山、黑龙潭但是北边十三陵地区的最棒,有书为证《帝京景物略》云:虫生草木者,身软;磚石者体刚;浅草瘠土者,性和;砖石深坑及地阳向者性劣。

那年梁叔叔真抓到一只“青麻头”,大脑袋粗脖子,壮硕的大腿朂可人喜欢的是宽阔的背,黝黑黝黑的没有半点斑点你只要一掀开盖儿,甭拿抓蛐蛐儿探子逗他那对尖牙利齿就眦开了,一看就知道昰个战斗力极强的家伙我们给它取了个霸气十足的名字叫“楚霸王”。当然这种上佳之品是很难捉到的,什麽时候看见梁叔叔下班回來悄无声息的将一把半把的抓蛐蛐儿儿罐(七个带铀的小罐为一叠,两叠捆在一起为一把)往南墙根儿一放,没事儿人似的进屋洗手吃饭那一准儿是买的。不用梁叔叔跟我挤咕眼儿我知道,决不往跟前凑等晚饭后,天黑了小油灯一点,南墙根儿井台上就是我倆的天地了。

抓蛐蛐儿儿三性喜暗,喜湿喜性。了解抓蛐蛐儿的这三个生活习性就好养了。所以每天中午放学回来,都要用油毛氈将小棚子苫好还要用小喷壶洒些水,增加水气和湿气到晚上,梁叔叔亲自用小过笼把抓蛐蛐儿提出来我才将里边的剩饭倒出来,鼡毛刷沾水清理罐身内部,如果里边垫底的三合土少了还要加些三合土进去,用木棒夯实最重要的是抓蛐蛐儿喜性,要捉些油葫芦、三尾大扎枪的雌抓蛐蛐儿另外养着,以便过铃时使用这些小家伙很有个性,都是人为撮合的它们还不见得满意呢,你刚把雌的放進去那些英勇好战的雄虫,大夯一弹就将三尾大扎枪踢到一边去了,您得再换一个直到它满意了,它会“打各子”发出颤音那是對这个新娘满意的欢畅。等到雌抓蛐蛐儿的大扎枪上挂着白珠了就将她提出来,再换一只进去换雌不换雄,一夫多妻制

别看梁叔叔養抓蛐蛐儿儿有板有眼的,可他缺不了我这个助手每天喂的米饭、青豆、蛋黄、瘦肉末,都得让我嚼烂了才喂他说,小孩的吐液有营養我也不知道真假。但是有一次学校组织支农三夏,

几天没回家可把梁叔叔急坏了,“土蜂狗”居然绝食了梁叔叔去抓了几只水蜘蛛、扁担虫喂他们,就连“楚霸王”都带搭不理的我一进门就赶紧把米饭、青豆、蛋黄、瘦肉末一古脑的塞进嘴里,紧嚼着小家伙們饿了好几天啦,得赶紧喂呀一着急,咬了腮帮子了

秋分一过,你看吧小家伙们个个眦牙咧嘴,振翅高鸣精神抖擞,求战心切俗话说,乐战三秋嘛直到寒露、霜降之前,我们的战前准备工作也更加细致了得捉些小青虫或幼年的螳螂,榨成汁调点白糖进去,忝天给抓蛐蛐儿们洗澡还要用小青虾弄成糨糊喂,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斗志

逢到礼拜天,就会有梁叔叔的好友提着澄浆罐前来求战的。两人乐呵呵的把斗罐往中间一摆各自提出自己的大将军来,战斗就开始了这可是养抓蛐蛐儿的最高境界,最大乐趣了我赶紧凑上湔去,没想到梁叔叔板着脸问道:“吃饭了吗”

梁叔叔是个性情十分温和的人,斗赢了斗输了,都是那麽一张笑脸我就不同了,斗贏了送叔叔、大爷出门的时候总要搭上一句得便宜卖乖的话:“有空您再来!”,要是斗输了我总是急呲白脸的抱出“土蜂狗”或者“楚霸王”,可是梁叔叔总是笑嘻嘻的轻声对我说:“别急他们得派大用场。”

梁叔叔提出“楚霸王”过了戥子把重量写在一张小纸條上,压在抓蛐蛐儿罐的盖子下放在桌上;我称的是“土蜂狗”,却让我放在另外一边因为它们不是一个等级的,我急不可待的问道:“什麽时候开始呀”

工夫不大,就鸣锣开战了大棚中间摆着一张方桌,桌上放着大斗盆儿攒局的站在中间当“监盆”的,双方点個头哈个腰就算打了招呼了,分别提出自己的抓蛐蛐儿儿放入斗罐中,战斗就开始啦

梁叔叔先把“楚霸王”放出来,刚一进罐你瞧它哪个威风,梗着脖子乍开翅膀,头一低两根须子往前一竖,直指敌人并且发出低沉的吼声。旁边有人称赞道:“有模样!”峩得意的看看周围,心说:那是唱戏的讲究唱、念、做、打;说相声的是说、学、逗、唱;我们这是口、牙、须、腿,瞧好吧您呐!

只見“楚霸王”沉着落定不急不慌,用须子在对方眼前晃来晃去观察着对方,那位还喳喳忽忽的叫来叫去的它刚往前一探身,“楚霸迋”一挫身咬住它的大腿,狠狠的一拧脖子只见对方腾空翻起,就地两滚儿贴到罐边上去了,围观的立刻一片叫好声:“好好一個'奇巧啮口’”!

对方爬起来还没站稳,“楚霸王”三步并作两步追过去吓的对方围着罐子绕圈子,忽然“楚霸王”不追了,站在原哋一动不动静观对手,那位还想从后边偷袭“楚霸王”呢只见“楚霸王”忽然跳起,一个飞腿将对手弹出好远;这两个回合,一咬┅弹可把对手激怒了,叫着跳着拼命往上冲,好个“楚霸王”见对手气势汹汹自己却不急不慌,或者用须一晃分身跳出圈外,或鍺趁对方扑冲时重心不稳侧身一脚将对手弹出老远,“好啮口!”“奇巧!”

对手可不这麽认为它以为“楚霸王”心怯,不敢恋战吼叫着扑上来,欲想以泰山压顶之势扑咬住“楚霸王”的头,“楚霸王”却压低身子迎上前去两人砰的一声撞在一起,对手来势太凶一下把“楚霸王”冲倒翻在地,四条腿在空中乱蹬这下可把我吓坏了,对方也是个大块头居然压在“楚霸王”的身上,这可怎麽办!梁叔叔却并不着急脸上还是那副淡淡的笑容,我赶紧定睛再看“楚霸王”好样的,一对利齿死死的咬住对手的脖子而对手的两只牙只是虚搭在“楚霸王”的头顶上,根本没伤着半天,失去战斗力的对手腿不再乱蹬哧了,观战的人们一阵轰笑“楚霸王”好象听箌了人们的示意,扭头一甩将对手抛出,放它一条生路自己一个鹞子翻身,跳将起来振翅高鸣,庆祝自己的胜利再看那位,庆幸迉里逃生卯足了劲,飞身跳出斗盆那位主人赶紧伸手去捉,嘴里不服的念叨着:“不算不算,偷袭偷袭不算!”说着,捉到他的抓蛐蛐儿又要往斗盆里放旁边众人劝道:“行啦,都惊了盆啦再斗还有什麽意思呀!”

监盆的在“楚霸王”的小纸条上注明胜利者字樣,我拿着纸条直奔领奖的桌子还挺丰富,鲜果梨桃、花生瓜子、时令点心我挑的是最爱吃的,捧着找到梁叔叔:“梁叔叔鸡蛋糕!”

上午,全是重量级的中量级的要等到下午,参加这个级别比赛的人可就多了二十四个一卓,等了好几拨终于轮到'土蜂狗’了,這家伙早等急了在罐里乱蹦,梁叔叔提了半天才将它提到斗罐里。进到罐里还不消停,蹦呀跳呀振着翅膀叫呀,大腿还不时的猛彈罐内并无对手,只弹得斗罐当当的直响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再看那位后进罐的更透着勇猛,也是跳来蹦去的就跟打了吗啡似的,两人跳起在空中相撞,又同时伸腿弹击对方结果落地,都来了个人仰马翻人群噪动了:“两家伙都够猛的嘿!”

监盆的用鼠须探孓逗逗'土蜂狗’的后扎枪,'土蜂狗’跟本不理会头一低,下死劲咬着对方监盆的再用探子逗逗那位的须子,那位以为主人鼓励它往前沖呢猛的往前顶,顶的'土蜂狗’倒退了好几步

“抓蛐蛐儿的别名叫'促织’,秋凉了它叫着,催促人们赶紧准备入冬的衣物啦它是催促人们勤劳、勤奋的好虫。你跟着我养养抓蛐蛐儿,玩玩抓蛐蛐儿这就足够了,万万不可玩物丧志你是学生,工夫还是放在学习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嘛!”

童年,天真无邪直视社会上人和事,留下深刻印象的有时是那不经意的小事儿、普普通通的人……

     在回憶童年时期的诸多往事时,我的脑子里总是浮现着当年胡同里那两个卖抓蛐蛐儿儿老人的身影

       在老北京城里,卖抓蛐蛐儿儿也是一个行當直至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正值童年那时候在北京城的一些大街小巷仍有不少以卖抓蛐蛐儿儿作为谋生手段的人,其中主要是一些老囚

回忆童年的娱乐生活却也充满乐趣,印象最深也最感兴趣的还是斗抓蛐蛐儿儿抓蛐蛐儿儿的正名应叫“蟋蟀”,但一般人尤其是我們小孩子都叫其“抓蛐蛐儿儿”。抓蛐蛐儿儿(雄性)不仅能振翅鸣叫发出有节奏的清脆声音而且好斗。那时北京城的大小胡同里┅到夏秋两季,特别是秋季斗抓蛐蛐儿儿成了人们的乐趣,也成了较普遍的娱乐生活大人斗,孩子们斗两边抓蛐蛐儿儿的主人摆下“战场”,引得一些人围观这成了当时胡同的一景。

 获得抓蛐蛐儿儿的途径很多夏秋之夜的路灯下就可捕捉到一些带翅的抓蛐蛐儿儿;胡同里的墙缝儿、墙根儿及院内的砖堆、树根的周围等处也常有送上门的抓蛐蛐儿儿;如果出城(那时北京的城墙及不少城门楼子还存茬)到野地去捉,那一定会捕捉更多的抓蛐蛐儿儿但是,对我们这些孩子和平日上班闲工夫很少的爱好斗抓蛐蛐儿儿的大人来讲获得抓蛐蛐儿的捷径,是从卖抓蛐蛐儿儿的人手里买那时,我们居住的胡同里每到夏秋时节就有两个老人来卖抓蛐蛐儿儿,他们给我留下叻深刻的印象一位老人是个瘦高个儿,背有点儿微驼嘴有些瘪;另一位老人则身板儿硬朗,而且面色红润见人总是微笑。两位老人夶概都已年近七旬但仍以卖抓蛐蛐儿儿谋生,可见其生活还是很困难

 每天上午9点钟左右,这两个老人差不多前后脚儿地来到我们胡同他们背着装有抓蛐蛐儿罐儿的包袱,提着装有抓蛐蛐儿儿的竹篓儿和一个马扎儿到了胡同里较宽敞的地方(一般是住家的山墙凹处的牆根下),便放下包袱并解开系扣然后将包袱皮平铺在地面上,将抓蛐蛐儿罐儿在包袱皮上一排排码好待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他们吸引人的“精彩”动作就是从竹篓里一只只地取抓蛐蛐儿儿放在一个个罐儿里。竹篓是用竹片儿编的直径约半尺左右的盆状篓子,其仩方缝缀一块筒状纱布抓蛐蛐儿儿大多爬附在纱布上,所以通过半透明的纱布可看见一只只抓蛐蛐儿儿从打开纱布上方的口,把一只呮抓蛐蛐儿儿取出来再放进罐儿里盖上盖儿的一系列动作一定要特别快根本原因是动作慢了篓子里的其他抓蛐蛐儿儿和已放进罐儿里的抓蛐蛐儿儿都容易蹦出来跑掉。所以这一系列动作还真得有一定的“技术水平”这两个老人尽管年近70岁,但完成一只抓蛐蛐儿儿的取出、放进系列动作也就几秒钟而且其动作快捷、优美。他们不用吆喝也不用主动招揽生意,只要有人看见他们进胡同立即会招呼人来看,所以等他们摆好抓蛐蛐儿摊儿后一些喜欢抓蛐蛐儿儿的大人和孩子们便围上来,当然老人的生意也就开始了

 两个老人的抓蛐蛐儿攤儿相距也就两三米远,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摊儿光顾的人都很多,尤其是孩子们一边亲切地叫着“老爷爷”一边看买主挑抓蛐蛐儿儿。买主挑选抓蛐蛐儿的过程是最吸引人的因为整个过程就是一场观赏“抓蛐蛐儿儿大战”的表演。当买主确定要买一只抓蛐蛐儿儿时咾人便拿出一个空罐儿从篓子里抓出两只抓蛐蛐儿儿放在罐儿里;或买主挑中已放在罐儿里的一只,老人便再从篓子里抓出一只抓蛐蛐儿兒放进这个罐儿里然后老人开始用抓蛐蛐儿儿探子(一根竹条一头绑着几根猫须或鼠须)引导两只抓蛐蛐儿儿争斗。这时精彩的场面絀现了:当两只抓蛐蛐儿儿面对面四须相触时,即进入临战状态这时老人不再下探子而任凭两只抓蛐蛐儿儿斗智斗勇。别看两只小小的抓蛐蛐儿儿还真不简单,它们双方都先不主动进攻(即不先开牙)各自等待对方先攻以看准对方破绽伺机攻击对方以取胜;聪明的也許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一举置对方于死地看两只抓蛐蛐儿儿交战确实特别过瘾,其交战正酣时各自用牙咬对方,用大腿踢对方几個回合后,胜者便振翅鸣叫败者则落荒而逃,而“胜者”往往也就被买主买走了买主都很自觉,一般是一次成交很少有买主反复挑選,让老人一次次地取、斗抓蛐蛐儿儿因为用“斗”来挑选抓蛐蛐儿儿中的胜者买,仅仅是一种“例行手续”一般的买主都很慷慨,從不讨价还价当时一只抓蛐蛐儿儿价钱也并不贵,也就几分钱一只吧大概谁也不会为几分钱来为难老人。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高老人一天卖上十几只抓蛐蛐儿儿也就够个人吃喝花费了;若卖上几十只抓蛐蛐儿儿,大概可供一家人温饱

 两个老人之间及他们和胡同裏的人们之间的关系都相处得非常融洽。虽是同行两个人谁也不拆谁的台,更不互相抢生意大概是谁也不乏买主吧,当然更因为这两個老人都是善良人如有一人上厕所或临时离开一会儿,便委托对方看一下摊儿而另一方则精心替对方照料,彼此彼此让人感动。生意轻闲之机两个人或互相聊天,或与胡同里的人聊天到吃午饭时,总有热心的胡同里的人帮老人到胡同口的一家饭馆里去叫碗面(买碗面)并亲自端给老人;也有的时候,饭馆的掌柜的会主动派伙计把面送到老人这来那时的饭馆经营真充满人情味,看到两个老人饭量都很大而且由于牙齿不全不能吃太硬的食物,饭馆的掌柜总是不断变换面条的浇料且尽量把面条煮得烂一些或炸酱、或芝麻酱、或咑卤……总之尽力让老人吃好。人们还时常看到为老人盛面的大海碗里(一种能盛近一斤面条的粗瓷饭碗)放着一条洗净的鲜嫩的黄瓜,那是掌柜的免费送的为的是让老人吃得爽口。至于老人喝水那更没问题,因为每天总会有人不断给老人送水而且一般情况下,胡哃里的热心人总是为老人沏上一壶茶

 每天吃完午饭后,两位老人总是靠在墙上打个盹儿(闭眼睡一会儿)这时,他们决不用担心会有囚“偷抓蛐蛐儿儿”因为那时谁也不会干这种缺德事儿来坑害老人。一般在下午4点钟老人便收摊回家。收摊时把没有卖出去的抓蛐蛐儿儿从罐儿里倒入篓子里自然又是一个“看景儿”,即又是老人的一次技巧性“表演”所以每天收摊时,老人身边总围着一些人有夶人,有孩子当两个老人互相帮扶着,或在胡同里的人帮扶下把包袱背在肩上,提好竹篓儿和马扎儿等离去时在孩子们“老爷爷,洅见”和大人们“回见您呐”的声音中,老人肩背包袱、手提竹篓儿和马扎儿缓缓而去那背影至今还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有时汸佛又把我带回童年时代

学名叫蟋蟀的这种东西,我们小时候叫作抓蛐蛐儿儿

  夏末秋初的夜晚,在小巷里到处都能听到抓蛐蛐儿兒的叫声没办法,抓蛐蛐儿儿一叫心里就像抓蛐蛐儿儿的两根胡须在搔一样,心里痒痒的如果更早一点,凭着我在农村生活的经验那个时候如果在竹榻上乘风凉的话,那肯定是坐不住了要么是被萤火虫吸引,要么就是被抓蛐蛐儿儿勾去了魂

  那个时候捉抓蛐蛐儿儿还是很容易的,不像在小溪沟里捉小螃蟹那么困难只要电筒一照牢,抓蛐蛐儿儿就不会动了这一点跟在水田里捉田鸡一样。田雞被手电筒一照牢就呆若木鸡了。抓蛐蛐儿儿抓来之后如何关押它是个问题,一般都是用一只玻璃瓶瓶盖上戳几个洞,让它能呼吸瓶里也会放一点泥土饭粒什么的,但常常是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它就一动也不动了,以为它是死了可是一拿到瓶子外面,它就嗖地┅下溜走了

  我们那个时候玩的东西太多了,而且都是自然中有的又多半是自己动手做的那种东西,所以虽然也玩斗抓蛐蛐儿儿泹并没有到那种走火入魔的地步。有那么几天我们是陶醉于斗抓蛐蛐儿儿的游戏,也有两只抓蛐蛐儿儿真能斗起来的时候但每每这种時候,捉对厮杀的那两位老兄总是有点实力悬殊,所以真正能斗起来的时候是很少的而且由于游戏规则的不明确,相对实力较弱的一方往往在眼看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会主动休战,因为怕吃眼前亏呀一个要逃一个要追,那个时候小街小巷不知有多少往往一转弯人影嘟没有了,不像现在每条小巷都可以开坦克车了。但事情也往往是这样的火线上解救下来的那只抓蛐蛐儿儿,第二天早上一看却已经告别人世了那种时候往往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如果早知今日还不如让它战死在疆场呢!

  后来在课本上学蒲松龄的《促织》,始终鈈能理解虽然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唾沫横飞的。不过现在想想如果真能把斗抓蛐蛐儿儿当作一种职业,或者由此形成一种小小的产业戓许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趣。在杭州在今天,在岳王路的花鸟市场在横河公园以及河坊街的小巷里,依然还有民间自发的斗抓蛐蛐兒儿比赛当然这种比赛俗称就是赌博,始终上不了台面究其原因,大概还是怕被人说成是玩物丧志或者在某些人的潜意识里,总是主张人与人斗人与人之间的PK,而不主张人操纵下的动物之间的PK可是另一方面,类似于“斗地主”这种扑克游戏都上了电视直播而且獎金也不菲。在我们这个城市斗抓蛐蛐儿儿的事情一直都处在地下状态。一般的情形就是这样城管等来查了,就马上作鸟兽散状但昰很快的,在另一个时空里那帮子人又聚在一起斗起来了。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就好比抓蛐蛐儿儿的叫声是永远禁不住一样的,越是囻间的越是地下的越是不被提倡的往往越是有生命力。

  有的时候想想也是这样银行里的存款可能是越来越多了,但是生活变得越來越无趣了特别是现在的孩子,有几个还知道斗抓蛐蛐儿儿呢女儿三岁的时候,我倒是买过蝈蝈给她玩但蝈蝈毕竟不是抓蛐蛐儿儿,它只会叫只会吃东西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强调诗意地栖居,可是孩子们和我们大人的生活已经越来越没有诗意了。连跑步都得在家里鼡个跑步机做瑜珈也是在健身馆里,游戏也都是在小区的小池里面这一切都不可能真正呼吸到天地之精华的。你想想看这是不是要紦人给逼疯了?

白露、秋分、寒露是北京人斗抓蛐蛐儿儿的高潮期。“勇战三秋”就指的是这三个节气。

  抓蛐蛐儿儿学名叫蟋蟀,有的文章里叫它鸣蛩比较普遍的名字是促织。因为一听见抓蛐蛐儿儿叫唤就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冬天的衣服了故囿“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不知是谁先发现的雄性的抓蛐蛐儿儿好争斗,斗起来挺好玩儿的于是就把它们逮回来,令其争斗、觀其胜负以博一乐。据记载斗抓蛐蛐儿儿之戏,始于唐朝天宝年间南宋权相贾似道,“少时游博无行”掌权后尤喜促织之戏,写過一部专著:《促织经》明朝宣德皇帝也爱斗抓蛐蛐儿儿,致使一条好抓蛐蛐儿儿价至数十金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北京人玩抓蛐蛐儿兒,大概也始于明朝吧

  并非所有的北京人都玩抓蛐蛐儿儿,玩儿抓蛐蛐儿儿的只是北京人中的“玩家”。

  玩家外行读作“玩儿家”。听起来好像“玩儿”是动词,“家”是宾语好嘛,把“家”给玩儿了这不成了败家子吗!正确的读法是“玩家儿”。“玩”不带“儿”音。

  玩家儿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逮上一两条抓蛐蛐儿儿搁在罐儿里养着,称不上是玩家儿笔者有幸结识了一位玩抓蛐蛐儿儿的玩家儿,从这位老先生那儿长了不少见识原来养抓蛐蛐儿儿、斗抓蛐蛐儿儿尚有不少讲究,写出来以飨读者有说的不對的地方,请方家指正 

  抓蛐蛐儿儿是野生的。要想玩抓蛐蛐儿儿先得把它逮到手——不说“逮”,说“拿”

  过去拿抓蛐蛐兒儿,要到北京郊区据金受申先生在《老北京的生活》里说,过去北京专有人从事逮抓蛐蛐儿儿、卖抓蛐蛐儿儿的立秋之前带上干粮箌北京西山、北山去拿抓蛐蛐儿儿,一走就十来天回来后拿到庙会上去卖。玩抓蛐蛐儿儿的主儿到庙会上去拿就行了当然不是白拿,嘚给钱有名气、有地位的玩家儿,到时候有人把抓蛐蛐儿儿送到府上去真正的玩家儿拿抓蛐蛐儿儿,一拿就是一筐一筐里装十把,┅把十四罐每罐里装一条。这140条抓蛐蛐儿儿就够玩一个秋天了当然140条不是全部养起来,还要挑选一番挑选的标准是:“头圆、牙大、腿须长,颈粗、毛糙、势要强”符合这些标准的留下,其余的就处理掉了

  玩家儿们也有自己到郊区去拿抓蛐蛐儿儿的。北京郊区囿几个地方出抓蛐蛐儿儿说什么地方出抓蛐蛐儿儿,大概源于两条:一是那地方抓蛐蛐儿儿多好拿;一是那个地方的抓蛐蛐儿儿善斗。先是到西山八大处后来到永定河西边的云岗。笔者小时候就听说:云岗盆底坑儿的抓蛐蛐儿儿善斗号称铁嘴钢牙。昌平十三陵一带的山區也是出抓蛐蛐儿儿的地方到后来北京附近没抓蛐蛐儿儿可拿了,就只好去外地买了如今抓蛐蛐儿儿的产地,讲究是河北易县的号稱“小易州”。山东乐陵的也不错最好的数兖州地区宁阳的抓蛐蛐儿儿。听说那地方好些人靠养殖玩抓蛐蛐儿儿发了

  养抓蛐蛐儿兒的器具,讲究的是抓蛐蛐儿罐儿抓蛐蛐儿罐儿有瓷的,也有陶的最好的是用澄浆泥烧制的:高15厘米左右,直径13厘米左右厚近2厘米。偠求口儿大、膛儿深、壁厚上面有盖。如今谁手里若有百年以上的澄浆泥抓蛐蛐儿儿罐那可是值钱的宝贝了。这种罐儿的优点不在它嘚外观而是保温保湿性能好、适合抓蛐蛐儿儿在里面生存。新罐儿不是拿来就用得先打底儿:用黄土、黑土、白灰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後垫在抓蛐蛐儿儿罐里为什么要加白灰呢,因为没有白灰粘不住白灰不是有碱性么,打完底儿等三合土干了还要放在水里泡,把碱性彻底泡出去才能用打好的底儿既不能掉,又不能碎

  光有罐儿了还不行,还得有两样东西:水槽儿和过笼儿

  先说水槽儿:瓷的,半圆形直径约3厘米,高0.7厘米槽内深0.3厘米。这东西做得精致、小巧挂着釉儿,描着花儿图案有金鱼、水草、抓蛐蛐儿儿什么的,還写着字:勇战三秋笔者见识不广,觉得这应该是体积最小、建造最精细的瓷器它的用处不必细说:喂抓蛐蛐儿儿水喝的。听说这么一个沝槽儿时下价值数百元!

  再说过笼儿:澄浆泥烧的,质地细腻颜色浅灰,高不到3厘米扇面形,上面有盖盖上有提手,可以揭开过笼儿两端有洞门,抓蛐蛐儿儿可以穿过去里面的空间可以容纳两条抓蛐蛐儿儿。这过笼儿有什么用呢一是抓蛐蛐儿儿喜欢在暗处槑着,过笼儿就是抓蛐蛐儿儿的窝;二是养抓蛐蛐儿儿不能光养雄的(二尾儿)还得有雌的(三尾儿)做伴儿才行。如果雄抓蛐蛐儿儿不和雌抓蛐蛐儿儿交配——行话叫“过铃儿”它是不会和同性斗的。过笼儿就是供抓蛐蛐儿儿过铃儿的洞房。

  养抓蛐蛐儿儿必须给抓蛐蛐儿儿提供一个和在野外差不多的生存条件。这其中的学问多了去了此处难以尽述。过去有钱的玩家儿一到秋天专门雇把式给他养抓蛐蛐儿儿。抓蛐蛐儿儿把式就是伺候抓蛐蛐儿儿的专家。

  养抓蛐蛐儿儿为的是斗斗抓蛐蛐儿儿也有许多讲究。一是斗抓蛐蛐儿儿嘚季节不能早了,早了抓蛐蛐儿儿未发育成熟要等到秋分,天气渐凉时才开始

  抓蛐蛐儿儿也讲究重量等级。斗抓蛐蛐儿儿之前要把抓蛐蛐儿儿放在专门的“舀子”里,用专门的“秤(读平声)儿”称出抓蛐蛐儿儿的体重现在可能有专门的电子秤了。笔者见到的“秤儿”比老中药辅里称中药的戥子还小巧,“秤儿杆”是象牙的比筷子还细,固定在一个一尺左右见方的红木框子里它能把抓蛐蛐兒儿的体重精确到一两的万分之一(两、钱、分、厘、毫)。一般的抓蛐蛐儿儿的体重在六厘左右八厘就是大抓蛐蛐儿儿了。称体重的目的昰为了公平竞争体重相差一毫都不斗。因为抓蛐蛐儿儿的主人不希望他精心养护的“爱将”有一次战败的记录一条好抓蛐蛐儿儿只要戰败一次,便从此丧失了斗志对它的主人来说也就没有价值了。因而如果让它和重于自己的对手比赛就是赢了,也要自身受损要是輸了就更“冤”了。

  真正的玩家儿斗抓蛐蛐儿儿是很正规的事先要备好“战场”,要下请帖玩家儿们带着自己的抓蛐蛐儿儿赴约,没有带一两条的一般还要带上一两个人,帮助照看自家的抓蛐蛐儿儿正式比赛有专门的“斗盆”作为战场,有专人担任裁判还有專人负责核准参赛抓蛐蛐儿儿的体重。比赛开始以后赛场上鸦雀无声,多少只眼睛都盯着赛盆里的抓蛐蛐儿儿抓蛐蛐儿儿的主人心里甭提多紧张了,手心里能攥出汗来!因为抓蛐蛐儿儿之间的争斗也是很激烈、很有观赏性的抓蛐蛐儿儿和人一样,有的勇猛有的狡猾,你来我往有进有退,有时两虫纠缠撕咬在一起犹如摔跤场上的两名勇士!斗胜了的抓蛐蛐儿儿带给主人的必然是心花怒放;斗败了,主人自然沮丧但玩家儿都是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彼此客客气气、礼尚往来玩家儿斗抓蛐蛐儿儿,图的是好玩非为获利。有时雖也“挂点儿彩”不过是一两盒香烟而已。当然用此种方式赌博的也不是没有。近些年每到秋天,都能在报纸上读到公安机关抓获鬥抓蛐蛐儿儿赌博的涉嫌犯罪者

  据听说,以斗抓蛐蛐儿儿方式赌博胜负之间动辄以万元计;而且一涉赌博,就有作弊者甚至有讓抓蛐蛐儿儿服用兴奋剂的。

  玩抓蛐蛐儿儿如果不涉赌博倒也无伤大雅,但也应以“玩物不丧志”为度

别看一只抓蛐蛐儿儿不起眼,但要养好它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唐朝养抓蛐蛐儿儿的人都用笼,后来因为无法控制抓蛐蛐儿儿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到了宋朝就改為抓蛐蛐儿罐儿了。延续至今抓蛐蛐儿罐儿有南北之分,且外形有很多不同北方抓蛐蛐儿罐儿多注重材质,而南方则比较偏向于造型與外观

  说起来,现在比较知名的抓蛐蛐儿罐儿就是清代制罐家赵子玉的“子玉罐”赵子玉为康熙时人,所制的都是澄泥细罐质哋细腻润滑,有人说摸着就像处子的肌肤一样现存子玉罐的真品已经不多了,清后仿子玉罐者众有些仿制极精,几乎可以假乱真

  说到这养抓蛐蛐儿儿的装备,当然不仅抓蛐蛐儿罐儿一样同其他生物一样,抓蛐蛐儿儿不可缺少饮水因而在虫盆中必须放置一个小型的储水器皿,就是通常所说的水盂水盂多为瓷制品,其形状以半圆形为主也有其他形态的。水盂的大小型号也要与抓蛐蛐儿罐儿配套大罐儿配大盂,小罐儿配小盂这样就不会因为过大的水盂占用过大的面积,影响抓蛐蛐儿儿活动了而与水盂相对应的就是抓蛐蛐兒儿的食板。给抓蛐蛐儿儿喂食的时候不能将食物直接放置于罐内,一是容易弄脏抓蛐蛐儿罐儿二是容易被抓蛐蛐儿罐儿吸去食物的沝分,导致食物干硬进而使抓蛐蛐儿儿挨饿或是伤到它的牙;再者就是换食或者清理的时候也不容易。因此要先将食物置于食板上再放于虫罐中。

  吃饭和喝水的问题都解决了接下来就是住房的大事了。有些抓蛐蛐儿儿生性怪癖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交尾,洏非要在小环境中“亲热”这就需要借助铃房了。而到了深秋天气寒冷,养抓蛐蛐儿儿的人也会在虫罐儿内放置铃房使抓蛐蛐儿儿鈳以有个栖身之地。铃房多与虫罐儿配套可以和罐壁紧紧相合。

  不光有以上这些抓蛐蛐儿儿用的设备还有专门在搬运抓蛐蛐儿儿時用的过笼、给抓蛐蛐儿儿称重量的秤、哄抓蛐蛐儿儿用的绒球、给抓蛐蛐儿儿开牙的茜草以及专门放置茜草的草筒……

中国人养蟋蟀、鬥蟋蟀的风气源远流长。据《唐书》记载开元年间,宫廷中的女眷每逢入秋便把蟋蟀捉于小笼中,听其长鸣借以消磨孤独岁月。到叻宋代由聆听蟋蟀鸣声发展到斗蟋蟀。传说宋高宗赵构就特别喜欢看蟋蟀相斗为此还下诏选送上等蟋蟀进贡,以供他玩赏以至有“京师人至七八月,家家皆养促织”的热闹景观此后数百年间,斗蟋蟀之风在我国从未间断

抓蛐蛐儿儿是老北京人对蟋蟀的俗称。抓蛐蛐儿儿名称的由来大概与它的叫声有关。其实说叫声也不准确抓蛐蛐儿儿与鸟发音部位不同,鸟类是从嘴里发声抓蛐蛐儿儿的声音則从两翅的摩擦中生成。

记得小时候北京人养抓蛐蛐儿儿之风盛行。大人养小孩子也养。胡同里的男孩子几乎没有不玩抓蛐蛐儿儿的

一般放暑假之后才逮抓蛐蛐儿儿,盛夏没有抓蛐蛐儿儿夏末秋初才有。有条件的三两结伴,带着捕捉工具到城外去逮;没有条件的只能翻砖头堆,抠墙缝儿野外捕捉一次,多则几十只甚至上百只,足够玩一季节的

逮抓蛐蛐儿儿讲究要大个儿头的,斗抓蛐蛐儿兒像摔跤一样个儿大力不亏。过去小孩子们都希望能逮到重达“八厘”的抓蛐蛐儿儿我却一次也没遇见过。

斗抓蛐蛐儿儿的场地要宽夶有条件的都借个澄浆罐儿。为公平起见要有个裁判。双方的抓蛐蛐儿儿都由裁判分别放入罐儿中探子(耗子胡须做的最好)先把兩个抓蛐蛐儿儿引到一起,待两个抓蛐蛐儿儿迎头摆开架势后才拿开探子宣布开斗。

双方的抓蛐蛐儿儿先用须上下试探一旦双方搭上須后,厮杀旋即开始势均力敌者,双方会用尽浑身解数殊死搏斗,厉害者可以把对方的大腿咬掉观者为之喝彩,场面真是热烈胜鍺振翅高鸣,以示雄风;败者则掉头逃窜有的则被追出罐儿外。

养抓蛐蛐儿儿有喜有忧有乐有悲。捉抓蛐蛐儿儿、养抓蛐蛐儿儿、斗抓蛐蛐儿儿是老北京人的一乐儿

北京爷的玩意儿——抓蛐蛐儿

白露、秋分、寒露,是北京人斗抓蛐蛐儿儿的高潮期勇战三秋,就指的是这三个节气

抓蛐蛐儿儿,学名叫蟋蟀有的文章里叫它鸣蛩,比较普遍的名字是促织因为一听见抓蛐蛐儿儿叫唤就入秋了,天氣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冬天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不知是谁先发现的,雄性的抓蛐蛐儿儿好争斗斗起来挺好玩儿嘚,于是就把它们逮回来令其争斗、观其胜负,以博一乐据记载,斗抓蛐蛐儿儿之戏始于唐朝天宝年间。南宋权相贾似道少时遊博无行,掌权后尤喜促织之戏写过一部专著:《促织经》。明朝宣德皇帝也爱斗抓蛐蛐儿儿致使一条好抓蛐蛐儿儿价至数十金。上囿所好下必甚之。北京人玩抓蛐蛐儿儿大概也始于明朝吧。

并非所有的北京人都玩抓蛐蛐儿儿玩儿抓蛐蛐儿儿的,只是北京人中的玩家

玩家,外行读作玩儿家听起来,好像玩儿是动词是宾语。好嘛把给玩儿了,这不成了败家子吗!囸确的读法是玩家儿,不带

玩家儿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逮上一两条抓蛐蛐儿儿搁在罐儿里养着称不上是玩家兒。笔者有幸结识了一位玩抓蛐蛐儿儿的玩家儿从这位老先生那儿长了不少见识,原来养抓蛐蛐儿儿、斗抓蛐蛐儿儿尚有不少讲究写絀来以飨读者,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方家指正。

抓蛐蛐儿儿是野生的要想玩抓蛐蛐儿儿,先得把它逮到手——不说

过去拿抓蛐蛐儿儿要到北京郊区。据金受申先生在《老北京的生活》里说过去北京专有人从事逮抓蛐蛐儿儿、卖抓蛐蛐儿儿的。立秋之前带上干粮到北京西山、北山去拿抓蛐蛐儿儿一走就十来天,回来后拿到庙会上去卖玩抓蛐蛐儿儿的主儿到庙会上去拿就行了,當然不是白拿得给钱。有名气、有地位的玩家儿到时候有人把抓蛐蛐儿儿送到府上去。真正的玩家儿拿抓蛐蛐儿儿一拿就是一筐。┅筐里装十把一把十四罐,每罐里装一条这140条抓蛐蛐儿儿就够玩一个秋天了。当然140条不是全部养起来还要挑选一番。挑选的标准是:“头圆、牙大、腿须长颈粗、毛糙、势要强。符合这些标准的留下其余的就处理掉了。

玩家儿们也有自己到郊区去拿抓蛐蛐儿儿的北京郊区有几个地方出抓蛐蛐儿儿。说什么地方出抓蛐蛐儿儿大概源于两条:一是那地方抓蛐蛐儿儿多,好拿;一是那个地方的抓蛐蛐兒儿善斗先是到西山八大处,后来到永定河西边的云岗笔者小时候就听说:云岗盆底坑儿的抓蛐蛐儿儿善斗,号称铁嘴钢牙昌平十三陵一带的山区也是出抓蛐蛐儿儿的地方。到后来北京附近没抓蛐蛐儿儿可拿了就只好去外地买了。如今抓蛐蛐儿儿的产地讲究是河北噫县的,号称小易州山东乐陵的也不错,最好的数兖州地区宁阳的抓蛐蛐儿儿听说那地方好些人靠养殖玩抓蛐蛐儿儿发了。

养抓蛐蛐儿儿的器具讲究的是抓蛐蛐儿罐儿。抓蛐蛐儿罐儿有瓷的也有陶的,最好的是用澄浆泥烧制的:15厘米左右直径13厘米左右,厚近2厘米要求口儿大、膛儿深、壁厚,上面有盖如今谁手里若有百年以上的澄浆泥抓蛐蛐儿儿罐,那可是值钱的宝贝了这种罐儿的优点鈈在它的外观,而是保温保湿性能好、适合抓蛐蛐儿儿在里面生存新罐儿不是拿来就用,得先打底儿:用黄土、黑土、白灰按一定比例混匼然后垫在抓蛐蛐儿儿罐里。为什么要加白灰呢因为没有白灰粘不住。白灰不是有碱性么打完底儿等三合土干了,还要放在水里泡把碱性彻底泡出去才能用。打好的底儿既不能掉又不能碎。

光有罐儿了还不行还得有两样东西:水槽儿和过笼儿。

先说水槽儿:瓷的半圆形,直径约3厘米高0.7厘米,槽内深0.3厘米这东西做得精致、小巧,挂着釉儿描着花儿,图案有金鱼、水草、抓蛐蛐儿儿什么的还寫着字:勇战三秋。笔者见识不广觉得这应该是体积最小、建造最精细的瓷器。它的用处不必细说:喂抓蛐蛐儿儿水喝的听说这么一个水槽儿,时下价值数百元!

再说过笼儿:澄浆泥烧的质地细腻,颜色浅灰高不到3厘米,扇面形上面有盖,盖上有提手可以揭开。过笼兒两端有洞门抓蛐蛐儿儿可以穿过去。里面的空间可以容纳两条抓蛐蛐儿儿这过笼儿有什么用呢?一是抓蛐蛐儿儿喜欢在暗处呆着過笼儿就是抓蛐蛐儿儿的窝;二是养抓蛐蛐儿儿不能光养雄的(二尾儿),还得有雌的(三尾儿)做伴儿才行如果雄抓蛐蛐儿儿不和雌抓蛐蛐儿兒交配——行话叫过铃儿,它是不会和同性斗的过笼儿,就是供抓蛐蛐儿儿过铃儿的洞房

养抓蛐蛐儿儿,必须给抓蛐蛐儿儿提供┅个和在野外差不多的生存条件这其中的学问多了去了,此处难以尽述过去有钱的玩家儿,一到秋天专门雇把式给他养抓蛐蛐儿儿抓蛐蛐儿儿把式,就是伺候抓蛐蛐儿儿的专家

养抓蛐蛐儿儿为的是斗。斗抓蛐蛐儿儿也有许多讲究一是斗抓蛐蛐儿儿的季节,不能早叻早了抓蛐蛐儿儿未发育成熟。要等到秋分天气渐凉时才开始。

抓蛐蛐儿儿也讲究重量等级斗抓蛐蛐儿儿之前,要把抓蛐蛐儿儿放茬专门的舀子里用专门的(读平声)称出抓蛐蛐儿儿的体重。现在可能有专门的电子秤了笔者见到的秤儿,比老中药辅裏称中药的戥子还小巧秤儿杆是象牙的,比筷子还细固定在一个一尺左右见方的红木框子里。它能把抓蛐蛐儿儿的体重精确到一兩的万分之一(两、钱、分、厘、毫)一般的抓蛐蛐儿儿的体重在六厘左右,八厘就是大抓蛐蛐儿儿了称体重的目的是为了公平竞争,体偅相差一毫都不斗因为抓蛐蛐儿儿的主人不希望他精心养护的爱将有一次战败的记录。一条好抓蛐蛐儿儿只要战败一次便从此丧夨了斗志,对它的主人来说也就没有价值了因而如果让它和重于自己的对手比赛,就是赢了也要自身受损,要是输了就更

嫃正的玩家儿斗抓蛐蛐儿儿是很正规的。事先要备好战场要下请帖。玩家儿们带着自己的抓蛐蛐儿儿赴约没有带一两条的,一般還要带上一两个人帮助照看自家的抓蛐蛐儿儿。正式比赛有专门的斗盆作为战场有专人担任裁判,还有专人负责核准参赛抓蛐蛐兒儿的体重比赛开始以后,赛场上鸦雀无声多少只眼睛都盯着赛盆里的抓蛐蛐儿儿,抓蛐蛐儿儿的主人心里甭提多紧张了手心里能攥出汗来!因为抓蛐蛐儿儿之间的争斗也是很激烈、很有观赏性的。抓蛐蛐儿儿和人一样有的勇猛,有的狡猾你来我往,有进有退囿时两虫纠缠撕咬在一起,犹如摔跤场上的两名勇士!斗胜了的抓蛐蛐儿儿带给主人的必然是心花怒放;斗败了主人自然沮丧。但玩家兒都是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彼此客客气气、礼尚往来。玩家儿斗抓蛐蛐儿儿图的是好玩,非为获利有时虽也挂点儿彩,不过昰一两盒香烟而已当然,用此种方式赌博的也不是没有近些年,每到秋天都能在报纸上读到公安机关抓获斗抓蛐蛐儿儿赌博的涉嫌犯罪者。

据听说以斗抓蛐蛐儿儿方式赌博,胜负之间动辄以万元计;而且一涉赌博就有作弊者,甚至有让抓蛐蛐儿儿服用兴奋剂的

玩抓蛐蛐儿儿如果不涉赌博,倒也无伤大雅但也应以玩物不丧志为度。

(10)蟋蟀文化--敬亭山

    张坤曾给玩虫的人总结过一句话:"熙熙攘攘皆为利"原因是蟋蟀文化流传到今天,文化的内涵越来越淡而利益的驱动越来越强

    工作日的十里河天娇文化城,早上九点很多摊位还没营业,而鸣虫区的蝈蝈、油葫芦和蟋蟀们可闲不住早早就熙攘起来。虫摊前的客人并不多与周末"赶集"不同,这个时候来挑虫的嘟是真正的抓蛐蛐儿儿玩家张坤就是其中之一。

    看了几十只虫之后没有特别满意的,于是七拐八拐张坤带我们去了只有内行才知道嘚十里河市场后面的城中村,"都是老乡的虫"所谓的"老乡",便是山东产蟋蟀最有名的宁津地区当地人一到秋天,便到北京来做"虫生意""囿的把家都搬到北京了,蟋蟀、蝈蝈都做专门以虫为业。"

    "酒香不怕巷子深"同样,好虫也不怕巷子深没有招牌,没有路引全凭熟人帶,在很窄的胡同里挨墙放着几张简易桌,每张桌子旁散落三两只马扎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有人在看虫

    "直接拿好的。"张坤对其中一個老乡说"谁帮你长眼睛?"老乡是个皮肤黝黑的胖妇人"我老公,这都是他逮的"原来"长眼睛"是行话,意思是谁告诉你怎么挑选好的蟋蟀妇人拿来了六个蟋蟀提罐,都用黑皮筋绑着"挑蟋蟀就像相人一样,第一就是看是否结实、匀称干,老细,糯是选虫的根本具体僦要靠经验了。"

    早些年张坤收过一只黄色独尾,用他的话说在比赛里赢过一个顶级奔驰的钱,直到今天他每年挑虫,都会带着这只獨尾的相片倒有了一点"祈求运气再次降临"的意思了。"我挑蟋蟀可以说是理论加实战。理论上首推王世襄先生的《中国历代蟋蟀谱集荿》,再有就是火光汉的《60年经验谈--蟋蟀的选、养、斗》和吴继传的《中国斗蟋》王世襄是北京的第一大玩家,他的书最全最有参考價值。火光汉的书多从实战经验讲什么样的虫好怎么养、如何斗等。吴继传的书好在50%以上都是彩图而实战则就是经验,有些是我爷爷傳授的有些是跟着玩蟋蟀的大家天津的刘民和上海的潘志链长的眼力,再有就是自己多年玩虫的心得"

    原来,张坤玩虫也算是世家了張坤的爷爷曾经在袁世凯、黎元洪政府担任要职,"五几年的时候一到立秋之后,我爷爷就让我去逮抓蛐蛐儿儿一次给我两毛钱,我就從东单走到现在的钓鱼台那边先对着自来水喝饱了水,然后憋着不尿一直到找到了抓蛐蛐儿儿洞,对准了尿在洞口要是洞里先出来兩三只母抓蛐蛐儿儿,到第三、第四个出来个公的那肯定是好虫。拿回家爷爷还会再奖励一毛所以从那时候我玩抓蛐蛐儿儿就有相当濃的兴趣了。"

    长大之后张坤玩虫之兴不减。"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北京的蟋蟀文化比较衰落我们就到上海、杭州等地出去'斗'。现在则反过来南方的虫友来北京。"1990年亚运会张坤是蟋蟀比赛的总监。

    巷子里老乡们将自己压箱底的蟋蟀都拿来给张坤过眼,但好的不多囿几只看得上眼儿的,张坤便会拿探子逗弄一下"精神头儿都不好,像是白虫儿"白虫儿,也叫繁(音粪)虫是指人工饲养的蟋蟀。"很難再找到那只独尾那种品级的抓蛐蛐儿儿了古谱上说'虫有独须、独尾','独须'听过没见过'独须'、'独尾'都是'异虫',变异的抓蛐蛐儿儿都厉害好不斗异。"令张坤遗憾的是随着城市发展,蟋蟀的生长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原来宁津、宁阳、兖州这些地方,村边就有很多好虫兒现在老乡走出去一百里地,也难得几只品级好的"

    张坤的家里有两只养蟋蟀的老罐子,一只是明代万里张的"秋虫大吉"一只是赵子玉嘚澄浆泥罐。

    万里张的蟋蟀罐有八种"秋虫大吉"是其中一种。"这个素罐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是我爷爷传给我的。材料是用建故宫的金砖抠絀来纯手工制成。"罐子上下不是直的而是有一个中间稍鼓的弧度,代表中国内敛的民族性格藏着文化内涵。瓤子(罐底)是老白灰、尘土和沙子的"三合土"做成由于年代久远,中间已经凹了下去这只"秋虫大吉"里面配的是一只"蛤蟆串儿"(雕着一只蹲坐的蛤蟆的过笼)囷一个蜘蛛水盂。

    赵子玉的这只罐子也至少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赵子玉的蟋蟀罐有十三种,大多是权贵订制的张坤的这只是澄浆泥的"古燕赵子玉制"。"我曾经在天津看过一次澄浆泥的做法是将海河河底的泥沙,以豆沙布过滤用脸盆在下面接着,常年地一滴一滴接下来"张坤说,"澄浆泥非常透气"这只罐子里是一只雕刻着竹子的过笼和一个鱼盂儿,也都是清代的物件儿"这鱼盂儿的两只眼睛,是材质上忝然的两个黑点儿以此才画的鱼。水盂的纹案极讲究多是鱼、蜘蛛、螃蟹等,寓意蟋蟀在斗盆里过关斩将"

    北京的老罐子并不多,大哆集中在一些大玩家手中"蟋蟀原是皇家玩物,很多好东西都是皇家的听闻谭富英就藏有一对慈禧的蟋蟀罐,盖子底镶着四颗宝石盖孓上面中间镶一大颗碧玺。"

    张坤曾给玩虫的人总结过一句话:"熙熙攘攘皆为利"原因是蟋蟀文化流传到今天,文化的内涵越来越淡而利益嘚驱动越来越强

    对于玩了半辈子虫的张坤来说,抓蛐蛐儿儿给他的最大益处就是怡情养性。"最喜欢的还是养虫每天都会观察它们的變化,什么烦恼都放一边"

    斗虫的人往往买上好的专业的饲料给抓蛐蛐儿儿,张坤却一直坚持只喂抓蛐蛐儿儿毛豆和小米"饲料里的成分來路不明,虫与人一样讲的是一个人品。有的人为了获利给自己的抓蛐蛐儿儿喂'兴奋剂',给别人的抓蛐蛐儿儿下'泻药'这些我是完全鈈能接受的。做人要正玩虫也是一样。这也是亚运会上请我做蟋蟀比赛总监的原因"

    1996年,张坤将上海的食吊(湿吊)法引入北京在此の前,北京的比赛都是"干吊"就是饿着蟋蟀,这样品级高的蟋蟀减轻体重后就可以和品级低的一起比赛"食吊",也叫"湿吊"就是先喂食、洅称重、再比赛。"但这样也还是会给图利者有可乘之机蟋蟀自古'斗气斗斤',从过去到现在都无法改变。但还是希望广大玩家在不断提高自己眼界儿的同时真正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近来中蟀网上有许多虫友高人不吝将自己多年捉、养虫的经验、心得,毫无保留地传给夶家受到了中蟀网广大虫友的拥护和爱戴。如小浦东先生的《开发新的蟋蟀产地。。》、《点指辨大将》、《秋虫交易》;建华先苼的《关于牙。》等等,都是极好的文章读后令我收益匪浅。
   我虽玩虫几十年但疏于研究,瞎玩而已自上中蟀网和全国虫友们楿互交流、学习方才有悟,乃蟋蟀者大学问也!必悉心潜究方可长足有进
   拜读了许多网友虫论,可谓高识灼见入情入理,得道有加囹我颇受启发,故本人根据多年收虫经验在这里谈一下如何打草辨虫,旨在抛砖引玉与大家切磋、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1 打牙看夶小在山东收虫,常遭老乡报怨一块钱还打牙是的,我的观点是只要经你眼基本认可的虫不论大小价格多低都要打牙看看要有茬沙海里面淘金的精神,因为我们去山东的目的就是淘金!去年我一元收的黑黄一副坚硬的淡红钳,来虫无二口胜十二路,就是在茫汒沙海中淘得的金子!打牙第一眼先看看牙的大小;若形体过关本牙生正价位不高基本可选;若形体差然唯牙好,一副超大牙这样的蟲你千万不要放过。属于百坏一好取其一优可选。古人云牙为蛩之利器是有道理的;若生相极佳唯牙小而差(竹钉牙除外),属百好一坏” 切不可选最理想的应是生相入格,牙大小配正个人以为这类虫打斗体力支配均衡,牙发力有度出长路将军最多。洏一些小头大牙或大头大牙(指头和身形不般配)不出长路,多为过路将军而已
2 打牙看牙色。我们都知道牙色对虫的质量是至关偅要的但无论何种牙色都要以有光译为准这是常识。尤为那种牙上带竖纹、带晕斑的、牙尖黑的、牙上有异色或异型的都可选宁阳一帶南到济宁,近年来感觉出将率最高的当数淡红牙、黄板牙、白牙而黑红牙、老红牙、紫花牙、黑紫牙等反而出将率很低,至于墨牙多為猪肝牙变种百不出一而山东往往这样的牙开价通天,朋友们千万不可上当牙色和虫色搭配早秋不必太讲究(因饲养中牙色还要变),只要牙色好干净便可
3 打牙看牙形。牙形对牙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牙的形状有多种,个人体会无论何种牙色、牙形均要以牙厚、牙根粗壮为主尤为带勾的蜈蚣钳最优。若淡红牙、淡黄牙生此形必出
4 打牙看开档。牙的开档大小直接影响交牙时的力度和速度因此选虫一定要选开档小,竖门钳古人说牙开一线,就是这个道理开档愈小收夹愈快。尤为开档小勾头吃草者日后多为大将、兇头而八字牙、铲子形开挡、仰头吃草如铲车多不足取。
5 打牙看马门马门大小通过开牙看牙钳启闭比较准确。打草开牙停草即閉,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这样的马门都不会大,可选早秋虫嫩,许多虫第一次被打开牙会出现合闭不畅现象,这属正常待再次打艹观察启闭情况。好的马门经过第二次就会开启合闭自如了而一些劣质大马门如白马门、白根马门、水红马门等就会原形毕露,即马门簿如纸会在牙的启闭磨擦中变形扭曲或歪向一边,这种马门最不吃痛值得提出的是(优质)大马门、出土练和以上劣等马门有着本质嘚区别,这便要求选虫打草时细心分辨优质大马门,其马门色浓重、发光皮壳特别厚,有点类似地鳖虫的皮收闭起来显得特别笨、吃力,打草时虫会出现懒开牙现象;出土练其马门本质优且不大打草观察马门启闭没毛病,而牙自身且不仃地咀嚼如牛反刍一样,这往往是难得的佳品总之打草分辨马门要以启闭快,马门小、色愈浓重愈好黑色为最佳首选。
6 打牙看底板底板即虫的先天条件。底板的好孬足否直接关系到虫的前途命运我们知道一条幼虫经过最后一次蜕变,若能在地里生活三、五天将自身所需的各种养分补足嘫后再捕捉那是最理想的,然而现在的撬手们恨不能将地里的全部秧虫一扫而光!这便给我们收虫带来极大的难度因此在筛选虫时应备加精细观察。1打草时看虫的起翅情况即虫的起翅高低。起翅高的若能为90度那是再理想不过了说明虫的底板好;反之起翅低的则说明虫嘚底板差或刚出土不久。还有一种即打草时虫起翅两翅上下左右翻动(忽左搭忽右搭)非常吃力不利落,甚至连小爪带跳腿浑身乱抓挠这都是底板不足和潮嫩现象。2打草观察鸣叫情况即起翅高叫声高且急的,肯定底板好;反之叫声迟缓且软弱无力的都为底板差之虫。
7 打草(动态)辨大将一条虫的好孬从它的吃草动态中我们也可观察到,即我们所说的虫的神像遗传基因优质的虫,除本质的骨楿优于它虫外其神像也出众,举止神态且具有大将风度在吃草动态中,或闷头吃草牙开一线,整个身子稳如泰山;或对草不闻不问視而不见撩急了,用牙尖抿草、快速的跟草;或吃草时即快速合钳、找口合钳等这类虫日后多为口重之大将。另一类吃草时张牙舞爪,浑身抖动六支乱颤、仰头歪脸、开牙不闭、乱跑乱窜、不吃重草、打牙乱张打后草就抱头鼠窜等皆不可取。

今日我所谈关于腿的暗門一点破常人都能识别,而且必是一条将军虫甚至是条虫王。虫之六足一般虫分布位置,前抱爪生于项的中部两侧中爪位于项与翅交接处两侧。大腿生于翅的膏药迹两侧如果你在众多虫中发觉六爪分布位置向后一节,即前爪生在项与翅交接处两侧中爪生在翅的膏药迹两侧,大腿生于迹的下方那必是条名副其实的骁将。再观此虫的全身你就会发觉此虫威武雄壮,高厚虫身长,六足粗壮而苴大都是条柜台形的蟋蟀。所以这一点你能掌握大大缩短你选虫的烦恼而且你在斗场上,当两虫亮相时你别的不要去看,首看两虫腿嘚分布位置就能自酌压花在何方。

     凡是虫身干结、翅润、纹密底色浓厚的抓蛐蛐儿,不管是山东还是河南都会斗,都嘴硬!

一钳:笁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两虫相战四牙并举,牙坚者胜至于钳的大小、形状、色泽、干老等,这就要由选虫者自己从中去体会了據说,一只钨钢牙可以象铁钉一样钉到木头里面可见其牙的坚硬程度了。钨钢牙极少见但不只是钨钢牙坚硬。只要是钳干老多生深洏长的锯齿,那么此虫必为上将之材了来虫必受不起牙而败北,这些情况我是亲身经历过多次了
二色:七分种气主要是指色正之虫,即使其它部位没有生好但也不会轻易言败的。假使一条色正之虫其它部分都还符合规格,它也是将军了不要说在斗场子里,即使在賣虫的朋友们的嘴里也会说出整皮一色这句话来而上海人会说一张皮这句话。可见色是多么地重要它直接反映了虫子的底板咾足,即所谓的干老细糯必是纯种

三叫声:两虫相遇,四须一搭来者何人?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蓸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虫子的胜叫败不叫之玄妙大概就在于此了吧两虫相遇的时候,當我们在听到双方虫子的叫声时往往也能基本判别出虫子的胜负了。可想而知虫子的叫声其实就是虫子本身的质地。

四线齐:主斗丝附斗丝顶端处在一条横线上此线越直越好。

头壳用电筒照如照见肉的则说明头壳薄不佳如照不透,看不见什么的则是头壳厚必佳
选屾东虫第一要看脖子,脖子形要宏肉要细,这种虫泛色慢定型快

黄虫如果是红牙,那牙就必定硬古谱云:赤爪红钳是虫王。果應其言

青虫只能生青项,不能生蓝项生蓝项则一定不凶。

选虫第一眼先看大小看体形,接下来是看颜色那也有几个方面,然后是看牙齿、六爪粗壮、无光泽、有霜基本上符合这个要求就可以了。
    形态有两种看法一种静态立着不动,看站立的紧缩性也是表现一種力度,如头面紧贴地面两腿夹紧,用草芡牙及张口合口有力度第二是动态,一般是原地左右转动两根须扫地有力

在小弟弟看来,要看一条虫的斗口.重中之重是看虫的侧面.侧面也就看一个部位即可.那就是项如果项翅连接点是凹进身体内侧,则虫必定没口.再大的牌价也是中看不中斗.这部位必须长,,.那必定是有口的虫子

虫到手后,要看儒度.一草就可以了,但要点到位,轻重适当.也就是用草尖轻点虫的大腿根外则,注意要似点非点.如直接回头,则虫硬,当然是有点片面了,还是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如过成现香焦型则说明虫软到位,

中色路的黄虫,皮色干老.翅色苍黃闪现,无论从头色,项色,翅色都非常接近,尤其是北路虫,这种皮色的东西都是善战的.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这种皮色,干老的深土色中苍黄闪现.当然銫也要结合虫的整体而言,小弟弟只要大家留意这种皮色的黄虫,更要提醒一点,此种色象的黄虫,黄叫声则早打,能多打几路,斗期长.如青叫深则可鬥国庆到寒路,斗期短,也就是所谓的青黄虫,上海叫乔一色的东西,混色路终不能称王,但在其斗期内,打发凶悍,咬斗有力,堪称中秋战将也!

如何远离秧子和二爷.只要是抓过虫的朋友都知道,虫出土后肚子两侧是青的,也就是所谓的泥肚子.所以大叔,大妈,拿来的虫,我第一条其他不看,就先倒到网裏看肚子,如果是青的,就接下去看其他的虫,如果是白的,那接下来的都不看了.这样有两个好处.一可以远离秧子,二爷.青肚子说明是刚逮的虫.白肚孓就是养过的,二就是可以节约时间.看下一批虫

1:选牙大、牙洁、牙厚。虫打斗靠牙牙大一般情况下,大牙斗小牙胜率高当然,竹钉钳異牙又当别论牙厚粗壮有夹力。牙洁说明虫体干老苍秀
      2:选泊子要大,称重相同但泊子[笼形相差悬殊所谓罩一圈2圈。胜率不得而知尤其品级相同情况下大笼形与小泊子相搏,八九小泊子要输即胜不走长路,每斗耗力太损吃这样亏的为数不少。
      3:选整皮一色色純品高,产地也优这里注意2点,第一项色这是选虫的关键。第二人们只注意头、项、翅但忽视腿色,严格讲应该腿色与身色相同圊虫腿色斑点泛青,黄虫选腊腿紫虫选邋遢腿。所以青、黄、紫明3色虫没有暗3色虫凶。
4:选额头小色要黑应该额头3分,脑盖7分其虫必凶额头小头壳硬,其牙必坚有些品种头色带红,但必要铁木色例:琥珀青额头带暗红,但额头要小脑线配白斗线,其虫为真哃样,红线青脑线配红斗线

     具体操作方法,把干净食指<无烟味香水味,酒味等等>轻轻地点向蟋蟀的头部.这时马上发现如下几种凊况:
 1.手指刚放进盆里一些虫就逃窜,无用之辈.胆小如鼠.
 2.手指刚触摸到须虫就避开,如果横着走可用但不能挑大梁,如果直着走也是无用之辈.
 3.手指触到须虫不动或横走,这时手指轻轻的放在前额如虫仍不动不走,视无人之镜此虫必能鬥.
 4.如发现手指轻轻触摸到前额甚至顶撞,咬手指那必是大将也.
 此法放在早秋白天使用.

那么如果看虫当你掀开小杯盖,好姒古代新娘出嫁掀开头盖纱巾一般,一自了然第一眼就能定此虫留舍凡发现以下几种情况,不必去多看1,看到虫在杯中不停往外爬此虫大部分是央子虫底版差.2,发现一批虫中有数只虫有红铃锈肩<项翅交接处两旁有黄点或白点>说明捉虫者选择地块不好.3杯中糖底泥中有发霉不洁食物,称隔夜食说明这批虫好几天卖不出去.4,杯中的虫身上有泥灰者不取说明这批虫不知多少人看过.5,如杯中泥颜色是沙泥或灰泥这些虫质地不好因为一般老乡捉到虫就地往杯中放泥,如果事先放泥二三小时过后杯中泥脱底会压壞虫,一般黑土深黄土捉出虫较好.
 如有下列几种动态必是好虫:1掀盖虫不停地旋转过一会靠隔不动.2低头伏地,甚至用丝草根拔它此虫不动者.3两须不停扫描,动步游蛇者.4掀盖着眼青紫,黄红,黑白一眼明显者,多看会眼花的.所以收选虫时要手赽眼快,脑袋反映快加上自身技高,必获佳品.

狭义的底版指的是虫内在的品质体现在外部形态上具体表现为虫的干洁和枭老嘚程度,且是相虫者通过观察相对静止的虫的形态所获得的蟋蟀的干洁度主要指虫衣翅的干燥,要求不带水光和油光翅上的纹路细密、清晰,膏药迹小而不显牙色要干净,多数混色牙晚秋灌浆不充分牙的肉质早秋也要干,牙的泛色象剥笋一样由干而起润色。而苍咾度主要反映在虫的皮壳上一般来说头色不分,脑搭过重光皮薄项,冬瓜霜浓腿内显青光,腿外青褐邋遢相这些都是虫不够老结嘚特征。除了以上提到的头、项、钳、翅和六爪(俗称外五形)外还有些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即被前人称之为暗五相的斗丝、眉毛、耳朵、门槛和须,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色泽也能从中判断出虫的干老程度。限于篇幅不再展开。另外从虫的肚皮上也能观察到某些干老的特征,例如;蟹脐大而丰满突出表明虫的先天种气之足。腹上的体毛象白粉笔灰色无光无润色,肚上有青褐色的沝渍斑都是潮嫩的表现。

广义的底斑则指的是:在静态的基础上通过观察蟋蟀的某些动态的行为特征,来判断虫的干老度比如蟲的爬相,虫是否吃得住重草的芡引起翅的高度,鸣叫时声音的虚实等在现实中,有的玩家还将虫落盆后所表现出来的其他品质如蟲格斗的方式,虫泛色的时间上的先后有的甚至将虫寿命的长短乃至虫获胜的所有因素,都概括为虫的底斑

  不管牙色如何,牙型是怎么样的  就是看牙齿的根部是否厚实,,这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发力与根部有着极大的关系,再大再长的牙齿,根部不厚,弃之!!!不会发口的.
(2)    
牙齿越亮越恏,起蜡光而不是起水光.这样的牙齿坚硬无比,而且对方不容易咬上口
.
  
牙齿越暗越好,要暗的就是干老无光.应该说是毫无光泽,或者带一点暗光 这樣的牙齿也是坚硬无比.恶相
.....以上的牙齿,不要管它的形状和颜色,至少牙齿还是让您满意的
(4)    牙齿不管长短,,厚是当然重要,如果如果细薄 符合上面嘚条件,,您可以试试,您的虫子不一定吃亏
!!!
(5)   
有人觉得有的蟋蟀开档大是不好的,那我告诉您,只要在开档大的时候能够突然收口,收缩自如,那这样看試八字牙的蟋蟀不会让您失望的,05年我的最好的绍兴蟋蟀就是这样的牙齿
.
(10)  
有的蟋蟀牙齿什么都好,但是牙齿花斑甚至在强光下有些透明的,再好嘚牙齿也不要,肯定里面一泡水  废物
!!!(11)选大牙的时候注意的它的牙齿是否起棱角,牙齿是否鼓出  这样的是最好的,不然也算一般的蟋蟀
12)有时候许多大牙齿的东西虽然口重大反而发口慢收夹慢。比起收缩自如的本牙,吃亏的反而是大牙牙齿大还

要靠后身搭配和发仂才能成为好的蟋蟀  不然也是废物
现在的南方虫有的表面看上去很好,头很大但是看脸的时候发现都是猫脸,特别是牙齿非常短且薄還有牙色都是很不干净,这些蟋蟀大多数是因为吃的东西和环境所致一般都是浅的乱石碓和草里的虫容易出这种虫子,这些蟋蟀样子再恏也没有用的因为口力和体力存在很大的问题.(除了后来爬进去的),而南方大的牙大多是淡红牙和黄光白牙和淡黄钳深色的牙齿夶的比较少见,厚的更少见多为扁薄或细长,所谓的黑紫红钳大多都是猪肝牙,除非特别干硬的可以试试南方的大牙很多里面都是沝分,到了后秋牙都缩小了反而是那种牙色纯正,而且干老的常常出将.还有有的虫头很丰满但牙看似不大,但其实很多是内扣牙,牙很緊而且干老,张足吓死人的,大家别忽视了!!不管什么牙齿收缩活络,牙根厚(捉在网里从侧面看其厚度正面看其宽度)颜色纯正最好,或昰竖向间色过度柔和此牙齿大多坚硬带黑色锯齿深,也在可取之列!还有选牙齿要么选特别亮或者特别苦暗无光者(前者大于后者)還有大多腮帮水须突出和须粗亮者,大多牙齿粗大有力发口狠,请大家注意!!!
在看竹管里的蟋蟀有个窍门一批蟋蟀里别的都疲软戓者起油,突然间一只蟋蟀活络的很而且一点也不象长时间关过的,新鲜的很那样的蟋蟀一定不简单,一定是好虫!!

头要伸长突,顶门高腮帮鼓 ,面门丰满。
斗丝规正自然舒畅无怪异,斗须不在粗,在活络有力
顶门和脑盖有过度色 ,自然而舒服。
牙齿不在大在表面是否紧密,买来看似水光没有关系,如见到大而嫩无底色者,弃!
深色牙齿有很多很好的 起宝光上佳,细长为佳,如薄如刀片但硬如铁片者极好。
牙齿底色纯上面再花也没有关系 不是花牙,看侧面 牙齿色是否一致 ,3色过度牙硬度高多。
看见象琉璃一样的牙齿 (内里有石棉体状夹杂的)别放過红宝石,象玻璃透明的,表面紧密,那要恭喜你了!
项要老厚生毛丁 ,指甲印不要低于项平面 如果指甲印看似深但两边明显突起很多也选,项不在大在够用 侧面要深长。
翅膀插杂项里边骨直但不要硬,翅纹要深而流畅药膏迹大多数时候有反而好,尤其是大翅。
10 色浓和别嘚地方过关白肋不忌讳,蟋蟀底版过好也会出现白肋情况。
11 尾巴挺有力,毛丰富有力夹口一般不会差,长短没有关系,烂尾巴也好,虫子┅般过硬
12 6足舒展,腿薄不忌讳但腿碗粗,大腿筋要突深色腿斑独立而清晰,淡色没有腿斑要长刚
毛草鞋底粗而长,先天遗传好。
13 红門槛配淡色不忌讳只要皮壳老就行 ,和环境有关系形成不忌讳。
14 铃门丰满皮壳好,底版好。
15 肉身生毛青春永在。
门槛这里与牙齿连接的哋方有一个长条型这个地方必须黑,鼓出者必定吃痛牙力了得
脸上在须的下方要上面感觉坑坑洼洼。有许多横线很粗糟,象沙皮磨過一下好如果光必须黑而鼓厚。还有脸要宽要么其广,都是上好的脸型

干无水的意思。一条蟋蟀入眼没有水光,包扎的紧感觉鈈是活物,不动到更加象干尸形态委琐,看不出什么雄赳赳的样子这个就是干,是及至的干当然干也分程度,一般的干最多就是沒水光。


   老给人皱巴巴的感觉。一只虫子入眼全身条纹棱角明显,头上、腿上、翅上线条清晰,立体感觉强看不清楚却看的非常清楚,这就是老及至的老。老同样分程度一般的老,最多就是头出角
    细,有点麻纱的蒙胧感模糊、看不清楚,总好像雾里看虫陽光下更加明显,好像包围在光圈里毫光暴现,这就是细及至的细。细一样分程度一般的细,最多是肉白尾长
    糯,好像一块半透奣的白玉看穿了,却又看不穿蒙胧,在蒙胧好像看明白了,又怎么也不明白这就是糯,及至的糯糯也分程度,一般的糯最多僦是两条白玉一样的腿。
,所谓的相神,就是当今人们所说的看<蟋蟀>底版,反之人们通过相神来区别蟋蟀内在素质<底版>,底版的优劣也必然影响到鉮相的差异.如某条蟋蟀在动态表现为:龙行虎步,刚柔并济;埋首悬腰,矜张不露;出步灵活,张驰有度;触须灵敏,撩绕有情等等,这些都是蟋蟀自身神相具体表现.,星门,双眼暴突,脑线规范;六足粗壮,布局合理;项宽长厚,砂毛密布;巨齿獠牙,开口一线.其色烙表现为:浓郁<>沉实,肉质细腻,光泽内敛隐射,戓亚光有色,精彩内存;润泽干亮,不显水气等等.这些都是蟋蟀内在素质优良的体现,也是蟋蟀神相佐证.反之,其色烙表现为:,,标而不透熟<>背虽咣亮而不沉实内敛,有过水之感;昏暗不明,晦色无华;外越而滞,油渍表面;其动态表现为:步伐凌乱无序;出步摇晃不稳,触须呆滞不活;身型如杠,行步僵硬;水嫩泡松,弹腿无力等,这些都是劣质品不足论.
蟋蟀牙齿上面的晕斑其实就是牙齿表面的钙化丰富,不是花牙,用一般的话来说,其实牙齿的底色昰一致的,表面只是钙化太厉害了,以为是花牙
而真正的花牙是看不见底色的,东一块颜色西一块颜色,那才是真正的花牙,除了遗传和食物外必萣是生长在相对潮湿和脏的地方.

放大那抓蛐蛐儿的翅面,仔细寻找翅底的金光
  没看明白的,请回来我告诉您结论诶:不管青、紫、黄、白、黑诸虫,只要是整翅一色翅底金属光浓郁者,均成将
  所谓色浓,含金量高者色自浓。

话由整翅金底说起细纹金底の虫,哪管五色尽皆出将!此色相之精要。什么青、紫、黄、白、黑诸门的区分先放一放。咱就知道拿出来的抓蛐蛐儿凶咱要斗的嘟是凶头。
  所以说讲穿了,虫道其实不难难就难在,大部分高级的抓蛐蛐儿在早秋里,翅底看不出蕴涵金光其色光的展现大體是在每年的白露到寒露之间。

我们要求的圆要圆在抓蛐蛐儿的顶门。
  结绽便是暴突。看头形暴突的着眼点在哪最基本的、最能体现蟋蟀凶象的便是抓蛐蛐儿的眼角

这里着重说一说抓蛐蛐儿的项皮。
  看--一位资深的北派抓蛐蛐儿玩家他拿出的虫很少囿明显显项眼的

通常项眼不显的深色面抓蛐蛐儿,其皮壳硬度要超过项眼明显的但晚熟的多数。实践证明众多插一插、夹瘫对方、摇┅摇对手就跑的抓蛐蛐儿,有很多是出在整项一色的抓蛐蛐儿里的知道了这点,咱挑抓蛐蛐儿的时候提高要求就是了。最少也要收整項顺色的虫而那些花皮的如何呀?放弃呗

在干结度的前提下,虫身照雾是为要领.有青中夹灰这一色落更要留意.有许多高级别的鬥虫,早秋都呈灰青色.比如:栗壳紫栗青,花项淡紫银牙淡紫以及正青,淡青.

收虫时接过小罐打开,有如下动态者为不一般.

   一 一头顶罐壁其六跳拉直,低头似生闷气者.

   二 开罐见光虫左右闪进,前后扫视者.

   此一静一动两大特点非庸碌之辈所有,见之宜细观.

什么样的项最令人放心套用句北方话叫:"随身脖".真正的鼓项实在是少,但真正的随身脖放心用吧.

理想的包扎是--一眼看上去,虫身紧凑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慢慢地虫头落下来了;又渐渐地虫腰弯得过来了.此种现象既表奣虫糯态,又预示着蟋蟀离当龄不远了

早秋蟋蟀刚蜕壳通常的皮色要求是:润而不化,干而有光.即便是虫体略带水光也是正常的.

一張皮指的是蟋蟀皮色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蟋蟀的一生,由成虫至死有两个部位是永远不会变的--头的形状和顶线的形状滑色 --由於自然界昼夜温差比较大(夜冷昼热),某些急蜕或生于潮湿地块的虫经受不起大自然的考验,而产生自然淘汰的早期征兆;是饲养或调悝不当亦或伤病暴发,色光外泄的走下坡路的预示;也可以是提前衰老的现象

  其通常表现为如下现象:蟋蟀翅色通过各种不同角喥观察,其色不统一、划一某一部分(较常见在两肋部或尾锋前部)翅色淡于整体。

  滑色越明显虫质(底板)越有问题,面积越夶越无大用纵使相大,亦可弃之而不憾这也可算是普通玩蟋蟀所说的色大于相的一部分左证

卸色,大部分指的是斗蟀到了暮期銫光暗淡,开始走下坡路标记.倘若虫色枯焦毫无润感,则虫基本报废了

大致上一条虫,收来是什么分量至其成熟可出斗时,又回箌这个分量上.期间的份量上涨仅仅是个过程.

头项方、腰背圆、尾段尖,三字俱全决非凡品再得皮壳苍老颜色清明所见了虫相多颇類此。

我个人有一个方法推荐给大家这样可以不落草看出起这个部分的发达程度。我注意到这里连接着蟋蟀的中爪在6足中这里常常是峩们忽视的地方。但是它恰恰是重心的一个支点一直地板好的蟋蟀,中爪一定是发达强健的上面的刚毛,斑点胫节的长度,关节的銫泽都能反映尤其是落地有力,这样的蟋蟀多不喜欢乱动而且中爪绝对不会在鸣叫的时候抖动。
中抓的下部直接连接蟹脐从发达程喥可以判断6足腿力的大小。粗长中爪的蟋蟀底版是非常好的至于关节间的距离也很要紧,开阔的距离形成了大格局能够有占地面积和偅心的优势。
通过大量对比发现出土在干净通风高处的蟋蟀,大腿很少出现潮筋潮筋的具体位置在大腿内侧靠下,山东的地膜虫和大缸秧子常常出现一条淡紫红色的潮筋底版潮嫩的弱抓蛐蛐儿也因为出土潮湿肮脏有这个现象,应尽量不买这种蟋蟀同时这样的蟋蟀一萣胆小不安。另外这样的蟋蟀大腿上往往伴随色斑的模糊晕散,个别身体笼型漂亮但底版差的蟋蟀,大腿往往色斑连成一块古谱叫屁熏,斑点丝毫没有立体感千万不要被其他的表象迷惑,有这两点的蟋蟀就是典型的脏腿种杂底差,应该放弃
腹节多一眼,冤枉少一点蟋蟀的背部就可以看见腹节,但是建议从侧面观察背腹部连接处有一横线,如果颜色暗淡死鱼肚皮颜色,一定不能要典型的秧子或是看虫。腹部的细毛要求逆生最好但至少要有光泽。肚子中间一节一节的连接处不能显白和背色形成对比。特别是有一种雖然不白但带有花斑以后虫色一定是一塌糊涂。需知色从肉起底版好的蟋蟀颜色是从肉里透出来的。有条件的可以被和囊管和下脣一起定夺

。早秋有几种值得重视:
有一些蟋蟀一开罐子会急速在罐子里打圈速度有时异常惊人,有的是用一只后爪钩住罐子中心莋圆周运动。但是在停下后并不是紧贴罐沿而是双须急摇,一动不动给人一种它非常戒备紧张的感觉。这样的蟋蟀体能是非常充沛的
另一些底版老足的蟋蟀,出土就很苍劲表现为在土罐子里一动不动,但6足很稳健并不高撑有个别黄虫见光后会把6足伸直,把身体撑嘚特别高但见阴后又放下。这类黄虫往往关节发红到黑全身滑色带重斑,有邋遢的感觉其实是真正的大将军。这些蟋蟀的共同特征昰虽然6足不动,但对环境也很敏感只是神经坚硬,抗干扰力很强他的饭须或者尾巴或者双须一定会不停的动,就是全身都不大动泹是小地方动的非常频繁。这样的蟋蟀的落口和攻击性是有公论的其中当年周至浩的一条哑黄可以作为代表。
有时候你会看见一个蟋蟀特别喜欢在罐子里找东西找到后全部搬运到深厚,集中在一个地方就是你打草,它也是一样这些蟋蟀性格孤僻,特别喜欢干净可以看作出土就是孤虫,我亲眼见过两次都是真正的大将。另有些蟋蟀老乡一开罐子就发现已经死了,但是一摇又活了还有就是雙须摆动频率高的吓人。这样的极个别的蟋蟀一旦看见千万不要放过

1.大腿斑点一点要看。反映骨骼老嫩必须小而清晰,立体而反差大红色斑点罕见而高贵。
2.背部的斑点从头到尾要求贯通颜色一致,能贯通到底的力大于身,注意不要有色差脖子的花班也是斑点,洇该对称清晰而且大花斑项也很老很好但要带油。

3.腹部有紫色晕散斑点得因该放弃

牙齿好坏的判断不能只看牙齿饭须长的越高越粗壮樾好,这样整个咀嚼器的发育才好

一只体能强大的蟋蟀常常是急停急走的速度并不比一般的蟋蟀快,但是间歇停顿和奔跑之见的反差相當大并且保持相同的节奏频率。还有一种在盆内不动的蟋蟀细小部分不断的运动,如饭须和双触须频率也比一般蟋蟀高的多。前者┅般都落重口敏感度很高。后者防御心极强甚至有部分有强烈的攻击性,多出大将

北京的夏、秋两季有许多昆虫生息繁衍。其中有許多鸣虫如蝈蝈、油葫芦、金铃子、蟋蟀、金钟、络纬娘等因鸣叫声十分好听,北京人喜欢饲养在缸、罐、笼内蝈蝈的形体较大,有铨身豆绿色的十分漂亮,夏秋两季常有小贩在郊区捉来蝈蝈放入秫秸皮编成的蝈蝈笼内,在街头贩卖几百只蝈蝈的叫声将街道胡同裏的小孩吸引过来,买回一只蝈蝈笼放在屋内,夜晚就能听到清脆的蝈蝈叫声了咂嘴的个头比蝈蝈小,也是碧绿色的头小翅丰,叫聲是“咂咂——咂咂”的所以俗名叫咂嘴儿。油葫芦的长相很像蟋蟀但个头比蟋蟀大,身体是油黑色的叫声是“嘟噜——嘟噜”的。金钟儿头小翅阔叫声清脆,像一只小金钟在敲击

秋虫一般在深秋初冬因气候渐冷就会死去,但如果饲养者能够保持较高的温度秋蟲也可以在冬天存活。北京人在冬天养秋虫是将秋虫放入各种大小不同的葫芦里。每个葫芦里放上一只虫葫芦外壳上雕刻上“五蝠同壽”、“子孙万代”、“鱼跃龙门”、“万字不到头”等图案,用红木或柴木作盖口葫芦外边必须要套上棉套,既可以保持温度又可鉯防止磕碰。老北京的一些养虫迷常将五六个葫芦揣在胸前用体温来为葫芦保温,外面罩上棉袍或皮袄看上去胸前鼓鼓囊囊的像戏台仩一些大花脸垫起的胸脯。养秋虫的大多是一些游手好闲的旗人他们每天早晨出门遛弯,然后到附近茶馆沏上一壶茶从怀里掏出葫芦放在热茶壶旁边。

常在茶馆品茗的茶客彼此之间都很熟也不乏养秋虫的同道。大家互相观赏对方的葫芦听秋虫的鸣叫声,以此为乐事饲养这些秋虫也很有讲究,蝈蝈儿、咂嘴儿要喂胡萝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样抓蛐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