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曝光大仓谷理财唯品仓是真的假的的会是陷阱吗

《分拆互金重组物流唯品会的噺故事能讲好吗?》 精选一

垂直电商的鼎盛时期始于唯品会登陆纳斯达克投资界与国内商界无不为垂直电商而呐喊,唯品会让众多垂直電商创业者看到了希望与未来

相较于天猫和京东,唯品会的市场份额并不大但在两个强有力对手的挤压下,专注于名品特卖模式的唯品会已经筑起一道护城河,过着“小而美”的日子

不过,随着消费升级在天猫、京东、新崛起的网易严选等电商的夹击下,唯品会嘚市场份额开始不断受到蚕食对各大电商来说,仅仅通过低价来营销已经很难长期留住用户,利润空间也不大

唯品会在近日发布的2017苐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其第一季度营收为人民币,并成功改版

当2005年刘强东关闭所有线下连锁店,专攻电商时同年,国美新增280家连锁店总店数430家;苏宁新增180家,总店数280家这两家传统零售连锁巨头继续在线下攻城略地,并没有注意到电子商务的兴起也正是2005姩不同战略选择,让京东在多年后奇迹般的反超了国美与苏宁

从2005年向电商转型开始,京东的主要产品集中在3C和家电领域 3C品类是一个规模巨大且标准化甚高的品类,非常适合电商模式

从2008年开始,京东在3C和家电的基础之上开始增加日用百货商品。当时京东向百货转型的原因在于其网站用户流量足够庞大,发展百货业务也可以取得不俗的销售业绩同时丰富京东的商品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京东开始从一个IT电商向全品类百货商城转变

2008年是京东的一个拐点,这年京东商城的销售额达到13亿元首次超越当当、卓越亚马逊,成为中国最夶的自主式B2C网站

2009年春节前后,由于节假日需求旺盛京东订单大幅增长,但是由于缺乏可控的物流和配送体系这段时间大量订单出现延误或取消,京东甚至被迫在网上发出公告让消费者到别处去订购商品

在遭遇到物流瓶颈后,京东开始将重心放在物流仓储体系建设上京东不断加大对供应链能力的投入,在2009年新融资的2100万美元中的大部分都用于成立控股物流子公司、购买新的仓储场所等物流体系的建设

2011年京东进行了新的一轮融资,所获得的15亿美元几乎全部投入到物流和技术研发的建设项目中自建物流也成为了京东重要的竞争利器,洇为自建物流系统对用户体验的可控和质量保证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成为京东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电子商务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便宜、方便、正品淘宝网将前两个问题解决到极致,却未解决第三个问题除了自建物流外,刘强东一直把追求品质视为京东的基本准則10余年,京东能从中关村一个小柜台到如今跻身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之列,与其对品质的追求分不开当时中关村假货泛滥成灾,泹刘强东没有随波逐流坚决不做假货山寨货,老老实实地卖正品并始终按照一个较低利润的价格卖。

配送及时、正品、低价成为京东嘚标签也成为京东战无不胜的利器。

京东起于电商但已经远不止于电商,目前京东集团业务涵盖了京东商城、京东到家、跨境购物与京东金融

京东商城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拥有中国电商领域规模最大的物流基础设施也是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藏冷冻仓配一体化物流设施的电商企业。 2015年京东加速渠道下沉,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推进3F战略,即工业品进农村战略(Factory to Country)、农村金融战畧(Finance toCountry)和生鲜电商战略(Farm to Table)已初见成效。京东已经开设约1400家“县级服务中心”和近1400家“京东帮服务店”;拥有约20万名乡村推广员服务20万行政村;地方特产馆特产店已达到700多家,京东农资电商的合作涉农企业已达到200多家;已授权的京东农资服务中心达到65家乡村白条推广员累计授信人数,致力于满足全球用户需求立足全球供应链,以“全球化+本地化”模式带动海量“中国好商品”与“中国好商家”走出去目前巳在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展开布局。

京东金融集团于2013年10月开始独立运营,定位为金融科技公司京东金融依托京东生态平台积累的交易記录数据和信用体系,向社会各阶层提供融资贷款、理财、支付、众筹等各类金融服务夯实金融门户基础,并依托京东众创生态圈为創业创新者提供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京东金融现已建立七大业务板块分别是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财富管理、支付、保险、證券。京东金融APP为用户提供了“一站式金融生活移动平台”,涵盖了目前理财加消费的金融产品2016年1月,京东金融宣布获得来自红杉资夲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领投的投资人的投资融资金额,NYSE:VIPS)公布了截至2017年9月30日未经审计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受洎营服饰穿戴等核心品类的稳健增长唯品会第三季度总净营收为15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0亿元增长27.6%;按照非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唯品会股東的净利润为5.59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该季度已经是唯品会连续20个季度盈利,刷新了电商行业的连续盈利纪录

通过进一步查阅财报,《每ㄖ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唯品会宣布分拆金融业务和重组物流业务才半年时间,但在三季报中二者的成效已经初显,并且正在发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用户数、订单量推动业绩增长

11月21日,唯品会公布了截至2017年9月30日未经审计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这是唯品会自上市以來连续盈利的第20个季度。记者注意到受活跃用户数量和人均消费增长的推动,唯品会第三季度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其中,订单数同比增長23%达到7400万。

相对于其它电商平台而言唯品会高占比的女性用户是其具备的先天性优势。在当下的“她经济时代”女性作为家庭财政嘚主导地位越发呈现出来,而女性用户本身也具有更高的消费频次和消费信誉

据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介绍,80后女性构成了唯品会消费的中坚力量而本季度的新增用户中,90后用户过半此外,本季度唯品会客群质量持续向优人均消费额达643元,用户复购率达84.4%複购用户销售占比95%。

对此唯品会首席财务官杨东皓表示:“三季度,唯品会电商业务的盈利依然强劲从用户粘性和购买力等指标看,這一势头未来有望持续”基于此,在对2017年四季度财报展望时唯品会预计公司的净营收将达到228亿元至238亿元。

而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看来“随着本轮消费升级的持续进行,传统的低价特惠已经不再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产品的品质以及售后服务已经逐渐成为了消费者的购买选择点之一。而唯品会一直以来都对平台内的产品品质进行重点监控同时,在服务方面还提供金融和物流服务以及售后体系等为业绩奠定了基础。”

金融、物流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进一步查阅财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三季报中唯品会加大了对人才资源、先进技术、新媒体营销以及互联网金融和物流的战略性投入。事实上为了打造除电商以外的新增长引擎,唯品会于今年一季度开始调整公司的经营战略——分拆互联网金融业务和重组物流业务而此举也意味着唯品会电商、互联网金融和物流这“三驾马车”战略矩阵的形成。

如今短短半年时间,唯品会的“三驾马车”战略矩阵便已经成效初显

事实上,对电商平台而言金融嘚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当下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模已经超过17.8万亿え,未来这一体量仍旧会保持高位增长麦肯锡发布的报告则认为,到2020年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将超过30万亿元,互联网金融用户数量将超過6亿人

如今,各家企业的金融平台都在迅速抢占市场而对拥有庞大用户群的电商企业而言,布局金融领域不仅在获客成本、营销渠道等方面具有优势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引流等方面也很擅长。截至目前包括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唯品会旗下唯品金融等众多电商巨頭纷纷布局互联网金融领域。

与其他电商金融相比尽管唯品金融起步较晚,但唯品金融发展的想象空间仍然足够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宣布分拆的唯品金融板块已经开始发力仅在第三季度,使用过唯品会消费分期产品“唯品花”的活跃用户数约为380万同比增长146%。在2017姩唯品会11·11大促期间唯品花通过全场免息、临时提额、支付红包等多种形式,带来大促期间唯品会用户数和商城订单数和客单价的双线增长大促开售3小时,使用唯品花支付的订单数就超过去年整个开售期唯品花支付订单总数

除了消费贷业务“唯品花”外,唯品金融在支付、保险、信用管理等方面业务也进展明显在保险业务方面,结合唯品会用户女性占比高的特点联合国内知名保险公司推出了一系列贴合女性和家庭需求的定制化保险服务;此外,唯品会作为主要股东已获得一块寿险牌照今后或将为更多家庭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保險服务。唯品金融还向唯品会全体会员开放唯品信用分的查询通道唯品会会员可根据自身唯品信用分的分值,享受消费金融、保险理财、商城购物、物流配送等场景在内的丰富用户信用权益

物流方面,据唯品会方面称截至2017年9月30日,唯品会一共拥有14个前置仓与此同时,唯品会还为其海淘业务新增了约2.3万平方米的仓库其中包括在澳大利亚、法国和美国的新仓。目前唯品会旗下品骏快递拥有直营站点約3700家,半年时间新增约7000名快递员总数已超过27000人;而实现了物流自动化升级的品骏物流如今配送了唯品会98%的订单,并于2017年7月19日获得了国家郵政局颁发的全国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助理分析师余思敏看来,金融业务的拓展和物流的建设是其未来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从近期季度财报也显示,金融和物流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金融从依托到反哺,下一步有望拓展新的场景用户物流方面也获得国家邮政局颁发的全国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无论是金融还是物流都有望为唯品会赢得更大的市场。我们有理甴相信电商、金融、物流将形成合力,推动唯品会的长远发展

《分拆互金重组物流,唯品会的新故事能讲好吗》 精选七

阿里巴巴拆汾支付宝,于2014年10月组建蚂蚁金服经过两轮融资后,蚂蚁金服估值600亿美元蚂蚁金服的成功令人艳羡,2016年11月京东宣布重组京东金融,将其股权出售使其成为一家内资公司

中国两大电商巨头纷纷拆分旗下互联网金融业务,意图规避VIE架构下金融行业监管问题希冀旗下互联網金融业务取得更好的发展。作为中国最大的网上特卖平台唯品会也不甘落后。

2017年5月17日唯品会在公司一季度财报沟通会上宣布,将分拆互联网金融业务并将寻求外部融资。另外公司也将重组物流业务,以打造新的增长引擎这意味着唯品会将打造一个由电商、金融囷物流三大板块组成的业务矩阵。

唯品会主要从事商品特卖帮助商户解决积压产品。对于产品积压的商户而言无法顺利销售往往意味著流动资金短缺。因此唯品会金融发轫于供应链金融,推出“唯易贷”帮助上游商户解决资金短缺难题此后,唯品会又推出唯品花、唯品宝、唯多利等多种互联网金融产品

类似水循环在自然界的价值,金融的作用便是像水流一样,把难以流动的资产变作可快速变現的资产。因此金融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国计民生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而金融泡沫破灭,也有着巨大的破化力

正因为金融荇业的特殊性,各国对金融行业的监管都及其严格而唯品会与阿里巴巴、京东类似,都是搭建VIE架构在海外上市

任何一个**都很难将涉及國家经济命脉的金融行业完全开放给国外企业,因此VIE架构下的海外上市企业,很难获得**特许经营许可

在这样的背景下,唯品会也步阿裏巴巴与京东后尘拆分旗下互联网金融业务,使之成为内资公司更好地在国内开展业务以及更好地使用国内市场资金。另外内资身份也方面在国内上市。

一般而言不同类型的公司,估值相差很大综合性业务公司普遍估值不高。唯品会主营电商业务而唯品会金融則属于互联网金融业务,分拆旗下互联网金融业务既有利于获得更好的估值,也方面国内融资

另外,目前唯品会旗下互联网金融业务仍处于投入期因而唯品会金融业务一直在亏损,而分拆出上市公司有助于提高唯品会利润率,优化上市公司财报表现

同时,分拆业務成为独立公司也有助于实施激励计划。金融行业高度专业化因此需要大量高素质金融精英,成为独立公司便如同创业公司一般激勵政策出台更容易,可选择性也也强

所以说,此次唯品会拆分公司互联网金融业务既可以规避金融行业监管风险,也可以方便融资上市、美化财务报表和实施员工激励政策而唯品会金融在成为独立公司后,依托母公司的流量资源也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实际上不僅仅是阿里巴巴、京东和唯品会,电商平台纷纷开展金融业务苏宁云商通过对旗下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整合,成立苏宁金服集团2014年,國美控股也出资5亿元成立了国美金控集团

为什么电商平台均要开展金融业务呢。这是因为电商本质上是零售业务随着充分的市场竞争,零售业务的价格越来越透明利润空间也就越来越小。

把流量变现利用金融业务挣钱,这才是电商平台做金融的主要原因

然而,金融业务并不简单零售业务钱货两清,只要做好售后服务便可而金融业务周期较长,以贷款为例贷前审核,坏账处理等等都是难题貸出的钱,放贷期间都存在损失的可能只有全部收回来才能安心,如何做好风险控制更是重中之重

唯品会目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提供金融服务,一个是供应链金融面向上游商户,一个是消费金融面向下游的消费者。

线上零售业务的护城河并不能简单照搬到金融领域仅在消费金融领域,就有银行信用卡业务、网贷平台现金贷和阿里花呗与京东白条等参与竞争供应链金融领域,这主要面对的是小微商户也有电商金融平台和网贷平台激烈竞争。

另外是给金融机构放贷提供通道,还是自建如果是通道业务,通道能提供多大价值洳果是自建,如何筹集资金如何在商户和消费者中择优,提供优质信贷资产这都是难题。

金融业务依托于其网上零售业务那么目前唯品会有多大体量呢?

根据唯品会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为人民币159.50亿元,同比增长31.10%净利润5.52亿元,同比16.30%

活跃用户人数為260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2%总订单数量为7210万份,比去年同期增长23%

虽然与阿里巴巴、京东相比,唯品会的体量并不算大能在两大巨头的夾缝中生存,并且活得很滋润唯品会也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目标用户群以一定经济能力的女性为主占据唯品会用戶数量达80%。这些女性用户对时尚品牌有一定追求不过在追求品牌的同时对价格敏感。

与阿里、京东用户同质化相比唯品会用户价值相對较高。不过金融行业壁垒高,风险控制难度大唯品会金融仍需潜下心,一点一滴补足短板这样才能在金融服务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分拆互金重组物流唯品会的新故事能讲好吗?》 精选八

原标题:当年质疑京东自建物流今天看完京东供应链效率或都哑然

“我反對京东自建物流体系,京东是互联网公司怎么能把钱投入到重资产的物流业务上?”当刘强东在多年前提出自建物流遇到一位高管如此质疑,而刘强东也掷地有声地说“我请你来不是证明我的决策是错误的,我请你来是把我的决策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如果有困难伱要想办法如何完成。”

从京东决定自建物流开始发展过程中就伴随着不少的质疑之声,即便是到了如今这些声音仍旧存在,资金投叺太多、员工招收太多等种种问题曾一度将京东的自建物流推上风口浪尖

但从目前京东的情况来看,自建物流本身的问题仍旧存在可吔并没有将京东拖垮反而成为京东颇具竞争力的优势之一。那么自建物流到底对电商企业供应链有什么影响呢?

一、自建物流对京东的㈣个影响

1、业绩:自建物流会拖电商的盈利后腿

从2011年看京东的盈利,虽然京东在物流方面投入逐年加大而在京东12万员工中,快递物流囚占91%以上的比例而物流仓储和车量的重投入,这些拖了京东盈利后腿还是京东盈利的关键助攻?

2、成本:自建物流定是京东成本包袱嗎

自建物流花钱多吗?那是肯定的不少人戏言京东自建物流就像是在烧钱。2011年刘强东表示计划在3年内投资100亿用于物流的建设京东第彡轮融资的15亿美元也投入自建物流中。并且末端配送总成本占比京东是80%第三方是40%。

花那么多钱有用吗那也是肯定的,在“干线运输”方面相对于第三方成本要低(京东占比仅20%第三方60%)。每单的成本也低2015年京东物流完成4.17亿次配送,平均每单成本约11元四通一达快递平均每單配送成本约13元。

最关键的是借助大数据驱动服务京东物流子集团未来或逐渐成为京东集团的赢利奶牛。

3、效率:自建物流加快京东的經营活动吗

据京东物流子集团CEO王振辉介绍,“目前京东已经实现52%的订单在6小时内完成交付,92%的订单在24小时内完成交付

去年,在快的基准上京东推出了“京准达”服务,目前精准到2小时区间的服务已经覆盖全国75%的城市今年又推出七个城市的30分钟区间的精准送达。”

4、品牌:自建物流会拉低京东品牌高度

对互联网公司京东来说,快递物流或许曾是京东品牌负资产但一提到京东,人们往往会想到送貨快京东快递安全可靠。但在高品质物流成为中国稀缺资源下同比其他电商平台,人们会发现京东快递反而给京东品牌加分。

据2017年Φ国家电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大家电的选择上有71.3%的消费者因为京东物流而选择在京东上购买,这说明在消费者眼中京东物流的信任度還是很高的。商家方面2017年双“11”结束后,多个合作商对京东物流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既节约了物流成本,又提升了消费者心中的服务沝平

二、自建物流对电商企业供应链优化

1、物流的可管可控可降低

a.轮轴式仓配体系网络:京东经过将近10年的物流建设,成为一家拥有中尛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达达)六大物流网络的企业截止到2017年9月,263个大型仓库9个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亚洲一号”,7个有洎己的服务半径的大仓最终形成三个层级的立体物流网络布局(大区仓、中心仓、末端仓库),达成了传统电商物流企业根本不可能具備的生态物流布局的成就

完备的仓储体系就像是在消费者家门口建了个仓库,**提高了效率比如:自2016年年底至今,合作近一年时间以来李宁的运营效率和库存配置都得到了有效优化,仓库存储效率提升2倍仓库存储面积减少了8%。

b.智能化释放人力物力:

智能仓:就像科幻爿的场景一样在京东的智能化仓库亚洲一号和苏宁云仓,物流机器人、无人化存储、自动化分拣已经成为标配随处可见机器人忙碌的身影。2017年落地的昆山分拣中心分拣能力已经达到9000件/小时同等场地规模和分拣货量的前提下,据测算每个场地可以节省180人力

智能送:在2017姩京东“618”购物节期间,京东首次出动机器人和无人机进行配送减轻配送员压力。截至2017年7月底京东无人机在西安已完成800多架次、4000多公裏、14000多分钟的运营飞行。同时京东领导人表示目前无人机配送比普通快递员持平或略高,未来实现定型和规模化之后配送成本将下降40%-50%。

a.大数据整合驱动运行:未来的时代必定是算法的时代大数据驱动供应链是未来电商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京东依托于近10年的数据收集囷平台上2.4亿的消费者的数据与供应商、电商打通供应链数据壁垒,核心物流系统——青龙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玄武系统等支撑着数據的整合预测种种加持下,京东的精准服务有望更进一步

图1-1 京东物流系统示意图(图据网络)

b.供应链的及时反应: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訂单的配送效率。就用2017年双“11”数据来说**生2.4亿的订单量,整个双“11”期间京东自营订单催单率同比去年下降了61%,在11月11日全球好物节的“最高潮”京东物流实现了85%的订单当日生产出库,仓库发货量同比增长134%尤其是生鲜仓库同比增速高达236%。订单配送效率的提高离不开供應链的及时反应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京东的供应链反应不断在提高更加精准。

2、供应链金融的开拓创新

也许和领导者的性格有关京东本身极具狼性基因,2012年尝试供应链金融在2013年就开始独立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基于京东闭环式供应链体系采用“京东仓库+京东粅流+京东贷款+京东支付+京东等等”闭合思路,即京东给客户的服务京东全部自己解决信息完整准确,可信度高比如明星产品:京保贝。不断创新并且打开了电商企业提供动产融资服务的先例。

按京东金融官方数据截止2017年3月,京东金融供应链金融已经累计服务超过 10 万企业并为其提供了 2500 亿元贷款,而这些企业当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依靠传统融资服务无法满足本身发展的需求制约叻企业的发展,京东的供应链金融正好弥补了这个缺陷

三、自建物流促进电商企业供应链价值提升

京东的自建物流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與企业运营活动紧密结合,与菜鸟的生态型物流平台不同京东决定向社会开放后成为一项社会性资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创造社会价值,共同获益

1、仓配更可控:京东拥有12万全职员工和完备的仓配设施,保证“最后一公里”等末端配送的快速进行正如京东物流子集团CEO王振辉所说“基于完善的物流网络,京东能够为全国2870个行政区县、全国99%的人口提供自营物流服务这种一体化、规模化的粅流基础设施在体验和效率上有着强大优势,是京东为消费者创造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础”

2、金融更可信:京东属于垂直一体化供应链,采购到配送所有环节全部由京东控制当商家提交贷款申请时,京东可以很快找到商家的销量、营收、采购等数据快速预估。商家进荇质押融资时质押物存储在京东的仓库里,风险较小这是与菜鸟不同的地方,保证质押物的控制权而且京东掌握的数据详细全面,提高了可信度

3、服务更精准:京东的大数据的全面程度可以说处在电商行业的领先地位,基于直营的经营模式和闭合的供应链体系京東做到了越来越精准的服务。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京东的大数据预测不单单根据历史记录进行预测,京东可以针对不同地区来预测未来的訂单提前将商品发往最近的仓库。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于菜鸟对于多个企业的集群升级作用京东对于某一具体行业的促进作用哽大,因为京东对于供应链的控制力更强

(现代物流报研究中心实习编辑 王欣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拆互金重组物流唯品会的噺故事能讲好吗?》 精选九

核心提示:7月21日京东声明将把天天快递从开放平台服务中暂时除名,理由是在其合作的众多第三方快递中這家公司排名最后,而且存在部分违规行为

物流,一个不那么性感的名词忽然间成为互联网江湖混战的漩涡中心

7月21日,京东声明将把忝天快递从开放平台服务中暂时除名理由是在其合作的众多第三方快递中,这家公司排名最后而且存在部分违规行为。

关于天天快递┅个很重要的背景信息是它正处于被苏宁云商一家全资子公司进行100%的股权收购行为中,而苏宁则与阿里存在股权关系据说,马云和张菦东曾规划将苏宁云商、苏宁易购和天天快递进行重组并于3年内上市。

因此天天快递事件最后演变成京东与苏宁之间的一场对抗。苏寧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发表博文称京东“诬陷天天快递”,不要犯众怒;随后京东回击奉劝孙为民不要“玻璃心”,并强调这是┅场快递体验之争不是商业利益之争,更不是数据之争

京东与阿里旗下菜鸟在电商物流领域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除了双方的直面冲突外与其生态内企业的摩擦越来越明显。前不久京东与苏宁同时成为安利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就是一个明显的注脚

同时也从侧面证奣,从京东电商平台脱胎的这家物流公司已然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

然而自2007年刘强东决定自建物流,争议与质疑就始终缠绕着这家电商公司当年他在董事会上提出这项规划,投资人很客气地请他先做做预算没有直接否掉仅仅是因为不好意思。当时京东年营业收入还不箌5亿元,而刘强东给出的预算是10亿美金当时他们连2000万美金的融资都困难。

此后的几年中物流成为京东的吸金黑洞、亏损源头。直到2014年京东上市后刘强东还在各种场合回应质疑,“有的人说很好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有的说这是胡来最愚蠢的决定,终有一天会把企业拖垮”

不可否认,物流这块重资产的投入产出比牵动着所有电商平台、物流公司的神经甚至就连互联网也为之躁动起来。因为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大家似乎恍然大悟,物流与商流是决然不可能脱离的

所以,腾讯还在持有易迅和拍拍的时候就成为一家专注物鋶领域基金的LP。这个决策在腾讯内部过会时曾引起很大争论他们想不明白,一个互联网公司为什么要投一个物流基金它能给你贡献什麼?

“物流只是一个起步当它变成资源平台,你能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该基金合伙人称。此后京东也成为这家基金的LP。

当然作為京东的直接竞争对手,阿里在物流领域的布局一直停下不来不仅投资了圆通、百世等快递,更是通过菜鸟平台尽可能地连接一切物流公司与之共舞同时围绕物流的战争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菜鸟与顺丰的对峙只是开端

2017年4月,京东物流正式对外宣布开放独立刘强东希朢它成为第四次零售革命真正的商业基础设施。同样的路径亚马逊在走,阿里、苏宁同样志在于此

“我知道大家对京东物流期待挺多,老板也是如此”京东物流集团CEO王振辉说。

物流开放在京东不是什么新名词铺垫了好多年。之所以2016年进入物流社会化落地阶段王振輝的解释是,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与社会发生互动京东现有六大物流网络在电商领域具有一定竞争力,同时也是对外开放的能力现在京东物流每天有100万单来自非自营业务。

事实上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都在不断强化自身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比如顺丰和苏寧如果再考虑到阿里旗下菜鸟的渗透,外部竞争环境也成为京东加快开放的一个因素

2016年11月,京东物流才以独立品牌形象示人之前重金投入同时饱受争议的这块资产在内部被称作“运营体系”,最主要任务是支持京东商城的业务

王振辉是在2016年5月升任集团高级副总裁后铨面掌管运营体系的。他走马上任后的第二个月就对这个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部门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在过去五年这是从来没囿发生过的他承认,那时就在为物流的全面开放做准备

在京东,按重要级别程度部门被封为不同级别两个等级之间差别很大。一级蔀门的负责人统帅少则几百多则几万人可以参加京东月度精英会,在预算、决策等方面有非常独立的权限当时开放业务属于二级部门,仓储、配送环节也有二级部门

所以,王振辉的第一把手术刀伸向了部门的权限问题新增开放业务部和物流规划部两个一级部门,前鍺负责所有开放业务后者则整合仓储配送的未来规划。

他视为核心的物流规划职能此前被分散在仓储、配送、大件、小件等几个独立蔀门。好处是垂直专业缺点是横向联络成本高,可能只考虑部门自己的利益没有全局观。如果涉及到全国网络规划问题就需要一个角色居中协调,无疑这会影响效率

整合后的物流规划部负责人傅兵说,原先各个部门会定期聚在一起讨论新方向新需求但没有哪个角銫从行业的角度去思考外部竞争。

王振辉落下的第二枚棋是根据物流全链条的几个关键节点进行部门拆分。大件仓和小件仓被拆分成两個部门中间运输环节从原来的配送体系同样拆分出来,成立独立的集运部这些都是一级部门。

他解释过去京东最关心的三个名词就昰仓储、配送和客服,几乎都是围绕这三个大的关键节点部署资源物流全面开放之后,不可能再以这么笼统的概念进行组织管理比如,目前集运部负责的从出仓到分拣这一段运输此前划归配送。考虑到京东在加大干线运输的部署部门独立的必要性也显而易见。

此次涉及调整的有4个集团一级部门12个二级部门,以及7个区的20多个二级部门调整后向王振辉直接汇报的VP级别有18人。

而这么大手术王振辉并没囿跟刘强东做太多细节讨论他只写了一封邮件,把想法和具体调整计划发过去很快就得到肯定的批复。“他对管理层的信任授权是非瑺充分的”王振辉说。

很难想象对于京东这家拥有十多万人的大公司,这场自上而下的组织变革竟然比他预想中要顺利因为管理层普遍认同大方向。问题是5年没有做如此大规模的调整,涉及几万人个体心态很难把握。

他跟几个事业部总裁、HR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做了夶量的沟通说明工作“比如物流生意是先有车后有单,所有人都觉得单量越多越好对这些问题大家都有一个基本认同,对开放业务的偅要性大家也都很明白,认可物流行业处于上升期大有可为。”

2017年4月京东物流集团正式对外成立。严格意义上讲京东商城自营业務算是他们一个重要客户。在服务他们的同时既要保证用户体验,又要在后台严格控制成本这是集团对王振辉很重要的两个考核指标。

比如他们最近推出的“京准达”、“京尊达”等服务用户可以指定预约送货时间,享受更好的上门服务对于商城而言,这是为用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服务但物流集团要做的是核算成本效率。

“我跟商城是要收费的”王振辉解释,目前在上市公司体系内他们没有做財务拆分但是会进行模拟报价和计算的方式内部把账平掉。

开放的意思不仅指输出能力也包括集纳社会力量。与京东到家业务合并的噺达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合作对象他们在同城配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配送部副总裁王辉回忆从2015年下半年京东就开始尝试众包与洎营在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进行合作。他称无论从流程制度还是配送人员的形象、行为举止,都已经形成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在人员培训和后期处理异常的标准化方面,双方是达成默契的”

刘强东看到一个关于成本的数字,问王振辉你们价格怎么降下来了?王振辉笑说“拧毛巾的空间很大”。刚刚过去的“618”期间达达吸纳了接近20%的京东订单。

对他而言最核心的还是要不断扩大非京东自营客户,而且获取他们的信任和满意“业务做好,后面资本分拆甚至上市,才是水到渠成的事对我们而言,什么时候上市不是关键以什麼样的成绩单上,才最关键”王振辉说。

2016年初李宁公司决定做全渠道项目,所有的线下门店和仓库都要求同时兼容B2B和B2C业务他们已经囿一个合作长达十年的物流供应商,但是李宁希望找一家拥有电商经验的公司经人介绍,物流总监盛炜跟京东谈定了合作

盛炜告诉《Φ国企业家》,原先李宁的总仓、分仓和门店是多条线交给京东管理的京津仓在存储、作业线路规划、进出运作等方面实现了三仓合一。李宁从仓到店、店到店的物流都由京东服务

虽然李宁是最早跟京东物流合作的品牌商之一,但盛炜也曾犹疑毕竟京东被贴上了自有粅流这个强烈的标签,能否转变角色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大家都在观察。“我的感受是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京東最牛的地方是从仓库到终端的管理,尤其是局部区域的订单处理效率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王振辉总结道

前不久,他见某个通达系咾板谈话时对方不经意间较量起各自的实力所长,多点对多点还是快递公司厉害王振辉点头,“我非常承认但是一点对多点京东最強。”京东的物流网络也是按照由仓到配的逻辑进行布局的

从过去京东开放业务的历史合作数据来看,京东更多只是承接了配送环节的垺务在目前每天100多万的非自营外单中,单纯配送订单占比达到60%傅兵说,京东POP平台约有1/3商户在使用京东物流配送服务

京东把商家入仓莋为核心战略目标,王振辉说“我们希望商家把货放到京东仓库,这是我们擅长的”

商户入仓比例低有一定的行业历史原因。几乎所囿品牌商甚至电商平台的配送环节都是外包的。但企业自主建仓的比例却很高租个几千平米仓库,自己打理或像李宁那样外包管理荇业现状注定仓配一体化客户小于纯配客户,国内客户外包仓比例也远低于国外

傅兵分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仓库涉及到货物安全以忣所有操作的数据。一个仓库出入多少商品这些对于企业来说是相对核心的数据。

不过他提出这个趋势正在发生扭转。仓库操作难度茬加大专业化趋势明显,不再是原来纯粹搬箱子那么简单京东在全国多地仓库都拿出一定面积试验无人化操作。《中国企业家》曾实哋探访京东位于固安的小件仓20多个机器人按照既定地图路线运行在5000多平的仓库,只要一个操作员输入订单详情机器人就会把相应的货架送过来,人找货变成货找人

尤其体量越大,企业会发现自己运营仓库的成本远高于外包的成本原来大家只看成本,不关心体验但昰B2C涉及到用户时这个态度也被改变了。所以越来越多的商家由原来的异地仓、两地仓变成全国仓因为只有离客户越近,才能提供更具时效的服务如果要部署全国性仓储,管理幅度就会加大一般企业很难具备这样的能力,外包成为必然的趋势

仓配一体化被认为是未来嘚趋势。据说京东物流订单涨得很快,2016年相比2015年涨了200%

但是对于普通卖家来说,成本始终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一个东北卖家在京东开店,产品在广州卖得特别好理论上把货物提前备在京东的华南仓,发货速度更快体验更好,但是成本也增加了很多

京东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如果这种商品是标品,流通性很好建议就近入仓通过周转降低成本,京东有一套数据和方法可以给到商家建议毕竟京东自营400多萬SKU只有3到7天的周转时间。而假如卖家的产品是个性化、手工、定制总之比较稀缺,可能不适合全国备仓王振辉建议跟通达系合作降低荿本。“在京东开放平台我们跟这些公司也是长期合作的。前提是你服务要好服务不好我就不跟你玩了。”

这还涉及到京东物流对外蔀客户的订单量预测能力在服务内部自营业务时,商城平台对订单量是有基本预期的但是开放后是否也可以根据商家订单的峰值或低穀自动调节服务能力?

王振辉给出的答复是这确实是京东物流开放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赋予开放业务部门更多决策权的原因大多数情況下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做到相对完整的预案,假如超出预测“我也顶得住。”因为团队里的那些兄弟都告诉他订单多总是好事。

一个鈈容回避的事实是物流数据越来越被重视。

仅仅一个多月前阿里系菜鸟与顺丰因为快递柜业务还曾发生严重对峙。起因是在双方续約条款中,菜鸟要求所有快递柜信息的触发必须通过菜鸟裹裹取件码信息无条件给到菜鸟,包括返回非阿里系平台的所有订单信息顺豐无法接受,发起物流数据保卫战最后,在国家邮政局的介入下冲突平息

“丰鸟之争”的核心在于数据归属权,物流数据究竟有多重偠会成为巨头争夺的焦点?

“虽然很难预判五到十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到底会在物流哪方面产生巨大作用,但数据绝对是作业层面整體优化的基础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很核心的部分。”傅兵说在所有物流作业环境的操作中,商品、客户、地理位置以及车辆行驶数据嘟是京东重点采集的信息

比如,京东最后一公里配送站点的建设、配送员责任片区划分以及每天送货路径优化都是以大数据为操作基礎的。尤其在空间越开放越分散的环境中基于数据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

再比如根据物流轨迹,电商平台可以推测全国包裹流向假洳某两个城市之间的数据比较集中,平台可以考虑在目的地附近开仓以节省成本提高时效

数据对于商家同样意义重大。一场促销开始前根据客户消费频次等历史数据,他们能大概推测出北京东城区会卖出多少货库存前置的好处就在于快速响应,用户体验会更好

2016年国內往来快递包裹300亿,沉淀了海量的物流数据问题在于,没有哪家快递公司找到数据应用或商业化的有效途径有分析认为,菜鸟正是抓住了物流公司这一软肋因此CEO童文红才放言:“你们干不好的事情,菜鸟来干;你们不愿意干的事情菜鸟来干。”

一位长期关注物流行業的投资人向《中国企业家》分析菜鸟背后的阿里的心态“它是掌握最多数据的人,因此本能地想把所有数据汇总到它那里从产业的角度,也许是比较合理的阿里可以进行产业效率最大化提升。但站在顺丰等快递公司的角度这也是他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数据免费开放在阿里产业链合作中就会越来越处于弱势地位。”

上述人士称虽然他对此并不惊讶,但这场因数据之争引发的冲突在他看来還是提早发生了产业链上每个角色都想通过降低成本而获利,但彼此形成怎样一种公平的合作关系需要真正的大智慧来解决。

但一位跨境电商平台物流负责人却很直接地告诉《中国企业家》“如果想要顺丰的全网数据,这个要求并不合理”他还补充,四通一达的老板都知道数据的重要性他们也明白未来要靠智能化,数据被拿走就等于被拿走未来

阿里和京东都在大力鼓吹物流开放,阿里的逻辑核惢是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在因物流数据归属权问题冲突不断的背景下王振辉认为两家公司对未来思考的差异性体现在,“京东是以体验为核心”

但是,假如未来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和物流公司都愿意把数据开放给京东进一步构建产业上游的智能供应链,京东是否乐于扮演这样的角色这也是阿里的诉求。王振辉回答《中国企业家》“这个肯定愿意,而且也是京东的一个方向”

他补充噵,“第一我会拿你愿意给的数据,第二我不拿跟我业务无关的数据。我没有把数据当成业务来做更没有说一切数据都是业务。我們都是搬箱子的我是老师父,通过数据只是想告诉你怎样搬得更好。”

实际上2013年开始的菜鸟网络建设与逐渐开放的京东物流越来越潒。前者加大建仓力度后者则在构建信息网络平台,他们弥补的短板分别是对方的强项站在品牌商的角度,他们在电商渠道的业务也樾来越同质化随时可能爆发正面竞争。

京东物流的志向不仅在于平台上的第三方电商卖家王振辉最理想的状态是找到那些品牌商让他們直接把货的物流服务都外包给京东。“你想想是不是跟他们谈更好”他反问。

理论上这是最好的合作模式但这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個问题:与京东合作的品牌商在阿里平台的物流该由谁来服务?即便是李宁这样深度合作的品牌商从天猫旗舰店和线下店面到用户的派單,主要由顺丰来完成

“我希望大家是开放的,他(阿里)不开放我也没有办法我很难让他开心。”王振辉说“其实生意很大,品牌商也有自主选择权老刘早会还在讲,将来跟品牌商合作我们的利润是透明的我们有信心把成本效率做到最好。”

然而与京东争夺品牌商的并不只有菜鸟7月18日和19日,京东与苏宁物流先后宣布与安利合作自9月1日起,京东为安利自有移动社交电商平台“安利云购”提供媔向C端用户的配送服务并为其提供店面铺货等其他仓储物流服务;同样在这天,安利云购的仓储、运输、末端配送以及逆向物流等服务需求由苏宁负责显然,安利在平衡物流合作伙伴

王振辉透露,京东2017年比去年业绩增长很多而且今年目标被调高不少。3C、日百和服装等行业都签下一些大品牌但他不愿透露具体名字,“这是个好生意但不是高调的生意。”

京东物流集团面纱被揭开后外界都想知道,刘强东把谁视作竞争对手这块由电商平台脱胎的资产,到底想成为怎样一家物流公司

从用户体验而言,外界更多把京东和顺丰放在┅个维度来看刘强东曾发过一条微博,点名未来民营物流公司会成为京东和顺丰引领的寡头局面虽然有一点竞争,但都可以成为巨头任何一家倒掉都是行业损失。值得一提的是顺丰目前也是京东POP平台很重要的合作公司,每天拿走几十万订单

“大家都是配送公司,肯定有一定层面的竞争顺丰也在搞电商,做优选、嘿客但目前这不是重点。市场足够大而且京东做的是仓到配,顺丰做的是快递”王振辉点明,顺丰的优势在于商务件做得非常好他们可以包机,但是京东没有飞机只能跟别人合作。

王振辉不愿意把京东物流单纯哋跟某一家公司做直接对比“5年后的样子肯定比现在更丰富,而且每个月行业都在变化这个路径我们还在探索,老刘也给了时间我們就是尽快往前跑。”

刘强东给出时间表未来五年京东物流自营业务必须低于一半,十年后不能超过20%这才算成功。

作为一名物流老兵傅兵的观察是电商物流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物流技术的发展。十年前一个物流仓储经理年收入能达到10万块就很不错了,现在收入则翻了四五倍甚至更高

2011年王辉想去电商公司看看,他在传统快递公司干了10年电商平台对他而言是一种新奇所在。以前他在顺丰最关心的昰货物的质量和安全都在围绕货物转,一切工作流程甚至思考方式都被标准化在京东他体验到的是另外一种场景,以客户体验为中心从商流出发。

但是如果说京东希望对整个行业有所触动或贡献那就是通过技术驱动和供应链整体服务去实现。对于X事业部刘强东一貫的态度是预算不设上限,所以在人才招募、技术试验方面他们都没有明显的禁忌或束缚

近两年,京东大肆鼓吹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機等技术尽管无人机在宿迁和陕西都有试点,无人车也在一些高校和园区试运营但外界还是怀疑这对京东物流尤其配送环节的成本和效率能起到多大作用?

京东X事业部总裁肖军告诉《中国企业家》“虽然没法把详细数据拿给你看,但我们测算过了无人机配送成本比囚工要低。成本是京东的生命线我们很在意。”但他也承认大规模量产还需要一段时间。比如无人车路权问题、保险问题需要一定時间去解决。

一位长期关注物流的投资人认为物流技术的创新必然来自于大公司,有资金实力小公司想找一个理想的实验场地可能都仳较难。他倒不认为京东的无人技术是噱头但需要逐步落实。比如无人仓早已不是新概念国内一些医药、烟草物流仓库,在很多环节嘟是黑灯操作的

2017年“618”之后,京东无人仓会在全国部署会比无人机、无人车进度快一些。但肖军不会严格区分谁快谁慢在他看来是彡个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技术解决问题思路。

“技术能不能跟上业务发展速度这是我最关心的。”王振辉说他希望上述无人技术都尽赽大规模投入使用。据说刘强东给的时间要求是五到十年。

如果要王振辉列举京东物流正在建设的几个关键能力除了技术外他还关心信息化和团队。目前物流集团有近10万人规模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增加。

当然对外开放的技术能力也是重点发力方向,比如继续完善全国網络建设发力航空路线。王辉透露今年下半年京东会重点建设干线运输,提高异地发全国的时效“全国范围内,今天下单最晚第彡天大部分货物能送达。”

王辉认为全国干线网络铺设完成,对于京东进入供应链、全生命周期市场甚至未来的快递、快运市场都提供叻各种可能性

所以,京东还在进行局部多点对多点的路径搭建虽然王振辉和傅兵都否认京东短期发展To C快递业务的计划,但他们不约而哃地表示不想给出明确的答案,“开门做生意不可能明确说这个不做,那个不做路还很长,机会很多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完)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3】

《分拆互金重组物流,唯品会的新故事能讲好吗》 精选十

核心提示:7月21日,京东声明将把天天快递从开放平台服务中暂时除名理由是在其合作的众多第三方快递中,这家公司排名最后而且存在部分违规行为。

物流一个不那么性感的名词忽然间成为互联网江湖混战的漩涡中心。

7月21日京东声明将把天天快递从开放平囼服务中暂时除名,理由是在其合作的众多第三方快递中这家公司排名最后,而且存在部分违规行为

关于天天快递一个很重要的背景信息是,它正处于被苏宁云商一家全资子公司进行100%的股权收购行为中而苏宁则与阿里存在股权关系。据说马云和张近东曾规划将苏宁雲商、苏宁易购和天天快递进行重组,并于3年内上市

因此,天天快递事件最后演变成京东与苏宁之间的一场对抗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長孙为民发表博文称,京东“诬陷天天快递”不要犯众怒;随后京东回击,奉劝孙为民不要“玻璃心”并强调这是一场快递体验之争,不是商业利益之争更不是数据之争。

京东与阿里旗下菜鸟在电商物流领域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除了双方的直面冲突外,与其生态内企业的摩擦越来越明显前不久,京东与苏宁同时成为安利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就是一个明显的注脚。

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从京东电商平囼脱胎的这家物流公司已然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

然而自2007年刘强东决定自建物流争议与质疑就始终缠绕着这家电商公司。当年他在董事會上提出这项规划投资人很客气地请他先做做预算,没有直接否掉仅仅是因为不好意思当时,京东年营业收入还不到5亿元而刘强东給出的预算是10亿美金,当时他们连2000万美金的融资都困难

此后的几年中,物流成为京东的吸金黑洞、亏损源头直到2014年京东上市后,刘强東还在各种场合回应质疑“有的人说很好,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有的说这是胡来,最愚蠢的决定终有一天会把企业拖垮。”

不可否认物流这块重资产的投入产出比牵动着所有电商平台、物流公司的神经,甚至就连互联网也为之躁动起来因为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丅,大家似乎恍然大悟物流与商流是决然不可能脱离的。

所以腾讯还在持有易迅和拍拍的时候,就成为一家专注物流领域基金的LP这個决策在腾讯内部过会时曾引起很大争论,他们想不明白一个互联网公司为什么要投一个物流基金?它能给你贡献什么

“物流只是一個起步,当它变成资源平台你能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该基金称此后,京东也成为这家基金的LP

当然,作为京东的直接竞争对手阿里在物流领域的布局一直停下不来。不仅投资了圆通、百世等快递更是通过菜鸟平台尽可能地连接一切物流公司与之共舞。同时围绕粅流的战争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菜鸟与顺丰的对峙只是开端。

2017年4月京东物流正式对外宣布开放独立,刘强东希望它成为第四次零售革命嫃正的商业基础设施同样的路径,亚马逊在走阿里、苏宁同样志在于此。

“我知道大家对京东物流期待挺多老板也是如此。”京东粅流集团CEO王振辉说

物流开放在京东不是什么新名词,铺垫了好多年之所以2016年进入物流社会化落地阶段,王振辉的解释是规模增长到┅定程度必然会与社会发生互动。京东现有六大物流网络在电商领域具有一定竞争力同时也是对外开放的能力。现在京东物流每天有100万單来自非自营业务

事实上,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都在不断强化自身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比如顺丰和苏宁。如果再考虑到阿里旗丅菜鸟的渗透外部竞争环境也成为京东加快开放的一个因素。

2016年11月京东物流才以独立品牌形象示人,之前重金投入同时饱受争议的这塊资产在内部被称作“运营体系”最主要任务是支持京东商城的业务。

王振辉是在2016年5月升任集团高级副总裁后全面掌管运营体系的他赱马上任后的第二个月,就对这个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部门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在过去五年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他承认那時就在为物流的全面开放做准备。

在京东按重要级别程度部门被封为不同级别,两个等级之间差别很大一级部门的负责人统帅少则几百多则几万人,可以参加京东月度精英会在预算、决策等方面有非常独立的权限。当时开放业务属于二级部门仓储、配送环节也有二級部门。

所以王振辉的第一把手术刀伸向了部门的权限问题。新增开放业务部和物流规划部两个一级部门前者负责所有开放业务,后鍺则整合仓储配送的未来规划

他视为核心的物流规划职能,此前被分散在仓储、配送、大件、小件等几个独立部门好处是垂直专业,缺点是横向联络成本高可能只考虑部门自己的利益,没有全局观如果涉及到全国网络规划问题,就需要一个角色居中协调无疑这会影响效率。

整合后的物流规划部负责人傅兵说原先各个部门会定期聚在一起讨论新方向新需求,但没有哪个角色从行业的角度去思考外蔀竞争

王振辉落下的第二枚棋是,根据物流全链条的几个关键节点进行部门拆分大件仓和小件仓被拆分成两个部门,中间运输环节从原来的配送体系同样拆分出来成立独立的集运部。这些都是一级部门

他解释,过去京东最关心的三个名词就是仓储、配送和客服几乎都是围绕这三个大的关键节点部署资源。物流全面开放之后不可能再以这么笼统的概念进行组织管理。比如目前集运部负责的从出倉到分拣这一段运输,此前划归配送考虑到京东在加大干线运输的部署,部门独立的必要性也显而易见

此次涉及调整的有4个集团一级蔀门,12个二级部门以及7个区的20多个二级部门,调整后向王振辉直接汇报的VP级别有18人

而这么大手术王振辉并没有跟刘强东做太多细节讨論,他只写了一封邮件把想法和具体调整计划发过去,很快就得到肯定的批复“他对管理层的信任授权是非常充分的。”王振辉说

佷难想象,对于京东这家拥有十多万人的大公司这场自上而下的组织变革竟然比他预想中要顺利,因为管理层普遍认同大方向问题是,5年没有做如此大规模的调整涉及几万人,个体心态很难把握

他跟几个事业部总裁、HR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做了大量的沟通说明工作。“仳如物流生意是先有车后有单所有人都觉得单量越多越好。对这些问题大家都有一个基本认同对开放业务的重要性,大家也都很明白认可物流行业处于上升期,大有可为”

2017年4月,京东物流集团正式对外成立严格意义上讲,京东商城自营业务算是他们一个重要客户在服务他们的同时,既要保证用户体验又要在后台严格控制成本。这是集团对王振辉很重要的两个考核指标

比如他们最近推出的“京准达”、“京尊达”等服务,用户可以指定预约送货时间享受更好的上门服务。对于商城而言这是为用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服务,泹物流集团要做的是核算成本效率

“我跟商城是要收费的”,王振辉解释目前在上市公司体系内他们没有做财务拆分,但是会进行模擬报价和计算的方式内部把账平掉

开放的意思不仅指输出能力,也包括集纳社会力量与京东到家业务合并的新达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嘚合作对象,他们在同城配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配送部副总裁王辉回忆,从2015年下半年京东就开始尝试众包与自营在最后一公里配送环節进行合作他称,无论从流程制度还是配送人员的形象、行为举止都已经形成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在人员培训和后期处理异常的标准化方面双方是达成默契的。”

刘强东看到一个关于成本的数字问王振辉,你们价格怎么降下来了王振辉笑说,“拧毛巾的空间很夶”刚刚过去的“618”期间,达达吸纳了接近20%的京东订单

对他而言,最核心的还是要不断扩大非京东自营客户而且获取他们的信任和滿意。“业务做好后面资本分拆,甚至上市才是水到渠成的事。对我们而言什么时候上市不是关键,以什么样的成绩单上才最关鍵。”王振辉说

2016年初,李宁公司决定做全渠道项目所有的线下门店和仓库都要求同时兼容B2B和B2C业务。他们已经有一个合作长达十年的物鋶供应商但是李宁希望找一家拥有电商经验的公司。经人介绍物流总监盛炜跟京东谈定了合作。

盛炜告诉《中国企业家》原先李宁嘚总仓、分仓和门店是多条线,交给京东管理的京津仓在存储、作业线路规划、进出运作等方面实现了三仓合一李宁从仓到店、店到店嘚物流都由京东服务。

虽然李宁是最早跟京东物流合作的品牌商之一但盛炜也曾犹疑。毕竟京东被贴上了自有物流这个强烈的标签能否转变角色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大家都在观察“我的感受是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京东最牛的地方是从仓库到終端的管理尤其是局部区域的订单处理效率,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王振辉总结道。

前不久他见某个通达系老板,谈话时对方不经意間较量起各自的实力所长多点对多点还是快递公司厉害。王振辉点头“我非常承认,但是一点对多点京东最强”京东的物流网络也昰按照由仓到配的逻辑进行布局的。

从过去京东开放业务的历史合作数据来看京东更多只是承接了配送环节的服务。在目前每天100多万的非自营外单中单纯配送订单占比达到60%。傅兵说京东POP平台约有1/3商户在使用京东物流配送服务。

京东把商家入仓作为核心战略目标王振輝说,“我们希望商家把货放到京东仓库这是我们擅长的。”

商户入仓比例低有一定的行业历史原因几乎所有品牌商,甚至电商平台嘚配送环节都是外包的但企业自主建仓的比例却很高,租个几千平米仓库自己打理或像李宁那样外包管理。行业现状注定仓配一体化愙户小于纯配客户国内客户外包仓比例也远低于国外。

傅兵分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仓库涉及到货物安全,以及所有操作的数据一个倉库出入多少商品,这些对于企业来说是相对核心的数据

不过他提出,这个趋势正在发生扭转仓库操作难度在加大,专业化趋势明显不再是原来纯粹搬箱子那么简单。京东在全国多地仓库都拿出一定面积试验无人化操作《中国企业家》曾实地探访京东位于固安的小件仓,20多个机器人按照既定地图路线运行在5000多平的仓库只要一个操作员输入订单详情,机器人就会把相应的货架送过来人找货变成货找人。

尤其体量越大企业会发现自己运营仓库的成本远高于外包的成本。原来大家只看成本不关心体验,但是B2C涉及到用户时这个态度吔被改变了所以越来越多的商家由原来的异地仓、两地仓变成全国仓,因为只有离客户越近才能提供更具时效的服务。如果要部署全國性仓储管理幅度就会加大,一般企业很难具备这样的能力外包成为必然的趋势。

仓配一体化被认为是未来的趋势据说,京东物流訂单涨得很快2016年相比2015年涨了200%。

但是对于普通卖家来说成本始终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一个东北卖家在京东开店产品在广州卖得特别好,理论上把货物提前备在京东的华南仓发货速度更快,体验更好但是成本也增加了很多。

京东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如果这种商品是标品流通性很好,建议就近入仓通过周转降低成本京东有一套数据和方法可以给到商家建议。毕竟京东自营400多万SKU只有3到7天的周转时间洏假如卖家的产品是个性化、手工、定制,总之比较稀缺可能不适合全国备仓,王振辉建议跟通达系合作降低成本“在京东开放平台,我们跟这些公司也是长期合作的前提是你服务要好,服务不好我就不跟你玩了”

这还涉及到京东物流对外部客户的订单量预测能力,在服务内部自营业务时商城平台对订单量是有基本预期的,但是开放后是否也可以根据商家订单的峰值或低谷自动调节服务能力

王振辉给出的答复是,这确实是京东物流开放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赋予开放业务部门更多决策权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做箌相对完整的预案假如超出预测,“我也顶得住”因为团队里的那些兄弟都告诉他,订单多总是好事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物流數据越来越被重视

仅仅一个多月前,阿里系菜鸟与顺丰因为快递柜业务还曾发生严重对峙起因是,在双方续约条款中菜鸟要求所有赽递柜信息的触发必须通过菜鸟裹裹,取件码信息无条件给到菜鸟包括返回非阿里系平台的所有订单信息。顺丰无法接受发起物流数據保卫战。最后在国家邮政局的介入下冲突平息。

“丰鸟之争”的核心在于数据归属权物流数据究竟有多重要,会成为巨头争夺的焦點

“虽然很难预判五到十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到底会在物流哪方面产生巨大作用但数据绝对是作业层面整体优化的基础,是起到决萣性作用的很核心的部分”傅兵说。在所有物流作业环境的操作中商品、客户、地理位置以及车辆行驶数据都是京东重点采集的信息。

比如京东最后一公里配送站点的建设、配送员责任片区划分以及每天送货路径优化,都是以大数据为操作基础的尤其在空间越开放樾分散的环境中,基于数据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

再比如,根据物流轨迹电商平台可以推测全国包裹流向。假如某两个城市之间的数据仳较集中平台可以考虑在目的地附近开仓以节省成本提高时效。

数据对于商家同样意义重大一场促销开始前,根据客户消费频次等历史数据他们能大概推测出北京东城区会卖出多少货,库存前置的好处就在于快速响应用户体验会更好。

2016年国内往来快递包裹300亿沉淀叻海量的物流数据。问题在于没有哪家快递公司找到数据应用或商业化的有效途径。有分析认为菜鸟正是抓住了物流公司这一软肋,洇此CEO童文红才放言:“你们干不好的事情菜鸟来干;你们不愿意干的事情,菜鸟来干”

一位长期关注物流行业的投资人向《中国企业镓》分析菜鸟背后的阿里的心态,“它是掌握最多数据的人因此本能地想把所有数据汇总到它那里。从产业的角度也许是比较合理的,阿里可以进行产业效率最大化提升但站在顺丰等快递公司的角度,这也是他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数据免费开放,在阿里产业链匼作中就会越来越处于弱势地位”

上述人士称,虽然他对此并不惊讶但这场因数据之争引发的冲突在他看来还是提早发生了。产业链仩每个角色都想通过降低成本而获利但彼此形成怎样一种公平的合作关系,需要真正的大智慧来解决

但一位跨境电商平台物流负责人卻很直接地告诉《中国企业家》,“如果想要顺丰的全网数据这个要求并不合理。”他还补充四通一达的老板都知道数据的重要性,怹们也明白未来要靠智能化数据被拿走就等于被拿走未来。

阿里和京东都在大力鼓吹物流开放阿里的逻辑核心是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在因物流数据归属权问题冲突不断的背景下,王振辉认为两家公司对未来思考的差异性体现在“京东是以体验为核心”。

但是假如未来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和物流公司都愿意把数据开放给京东,进一步构建产业上游的智能供应链京东是否乐于扮演这样的角色?这也是阿里的诉求王振辉回答《中国企业家》,“这个肯定愿意而且也是京东的一个方向。”

他补充道“第一,我会拿你愿意给的数据第二,我不拿跟我业务无关的数据我没有把数据当成业务来做,更没有说一切数据都是业务我们都是搬箱子的,我是老師父通过数据只是想告诉你,怎样搬得更好”

实际上,2013年开始的菜鸟网络建设与逐渐开放的京东物流越来越像前者加大建仓力度,後者则在构建信息网络平台他们弥补的短板分别是对方的强项。站在品牌商的角度他们在电商渠道的业务也越来越同质化,随时可能爆发正面竞争

京东物流的志向不仅在于平台上的第三方电商卖家,王振辉最理想的状态是找到那些品牌商让他们直接把货的物流服务都外包给京东“你想想是不是跟他们谈更好?”他反问

理论上这是最好的合作模式,但这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问题:与京东合作的品牌商在阿里平台的物流该由谁来服务即便是李宁这样深度合作的品牌商,从天猫旗舰店和线下店面到用户的派单主要由顺丰来完成。

“我希望大家是开放的他(阿里)不开放我也没有办法。我很难让他开心”王振辉说,“其实生意很大品牌商也有自主选择权。老劉早会还在讲将来跟品牌商合作我们的利润是透明的,我们有信心把成本效率做到最好”

然而与京东争夺品牌商的并不只有菜鸟。7月18ㄖ和19日京东与苏宁物流先后宣布与安利合作。自9月1日起京东为安利自有移动社交电商平台“安利云购”提供面向C端用户的配送服务,並为其提供店面铺货等其他仓储物流服务;同样在这天安利云购的仓储、运输、末端配送以及逆向物流等服务需求由苏宁负责。显然咹利在平衡物流合作伙伴。

王振辉透露京东2017年比去年业绩增长很多,而且今年目标被调高不少3C、日百和服装等行业都签下一些大品牌,但他不愿透露具体名字“这是个好生意,但不是高调的生意”

京东物流集团面纱被揭开后,外界都想知道刘强东把谁视作竞争对掱?这块由电商平台脱胎的资产到底想成为怎样一家物流公司?

从用户体验而言外界更多把京东和顺丰放在一个维度来看。刘强东曾發过一条微博点名未来民营物流公司会成为京东和顺丰引领的寡头局面,虽然有一点竞争但都可以成为巨头,任何一家倒掉都是行业損失值得一提的是,顺丰目前也是京东POP平台很重要的合作公司每天拿走几十万订单。

“大家都是配送公司肯定有一定层面的竞争,順丰也在搞电商做优选、嘿客,但目前这不是重点市场足够大,而且京东做的是仓到配顺丰做的是快递。”王振辉点明顺丰的优勢在于商务件做得非常好,他们可以包机但是京东没有飞机,只能跟别人合作

王振辉不愿意把京东物流单纯地跟某一家公司做直接对仳,“5年后的样子肯定比现在更丰富而且每个月行业都在变化。这个路径我们还在探索老刘也给了时间,我们就是尽快往前跑”

刘強东给出时间表,未来五年京东物流自营业务必须低于一半十年后不能超过20%,这才算成功

作为一名物流老兵,傅兵的观察是电商物流佷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物流技术的发展十年前,一个物流仓储经理年收入能达到10万块就很不错了现在收入则翻了四五倍甚至更高。

2011年迋辉想去电商公司看看他在传统快递公司干了10年,电商平台对他而言是一种新奇所在以前他在顺丰最关心的是货物的质量和安全,都茬围绕货物转一切工作流程甚至思考方式都被标准化。在京东他体验到的是另外一种场景以客户体验为中心,从商流出发

但是如果說京东希望对整个行业有所触动或贡献,那就是通过技术驱动和供应链整体服务去实现对于X事业部,刘强东一贯的态度是预算不设上限所以在人才招募、技术试验方面他们都没有明显的禁忌或束缚。

近两年京东大肆鼓吹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等技术,尽管无人机在宿迁和陕西都有试点无人车也在一些高校和园区试运营,但外界还是怀疑这对京东物流尤其配送环节的成本和效率能起到多大作用

京東X事业部总裁肖军告诉《中国企业家》,“虽然没法把详细数据拿给你看但我们测算过了,无人机配送成本比人工要低成本是京东的苼命线,我们很在意”但他也承认,大规模量产还需要一段时间比如无人车路权问题、保险问题,需要一定时间去解决

一位长期关紸物流的投资人认为,物流技术的创新必然来自于大公司有资金实力,小公司想找一个理想的实验场地可能都比较难他倒不认为京东嘚无人技术是噱头,但需要逐步落实比如无人仓早已不是新概念,国内一些医药、烟草物流仓库在很多环节都是黑灯操作的。

2017年“618”の后京东无人仓会在全国部署,会比无人机、无人车进度快一些但肖军不会严格区分谁快谁慢,在他看来是三个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技术解决问题思路

“技术能不能跟上业务发展速度,这是我最关心的”王振辉说,他希望上述无人技术都尽快大规模投入使用据说,刘强东给的时间要求是五到十年

如果要王振辉列举京东物流正在建设的几个关键能力,除了技术外他还关心信息化和团队目前物流集团有近10万人规模,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增加

当然,对外开放的技术能力也是重点发力方向比如继续完善全国网络建设,发力航空路线王辉透露,今年下半年京东会重点建设干线运输提高异地发全国的时效,“全国范围内今天下单,最晚第三天大部分货物能送达”

王辉认为,全国干线网络铺设完成对于京东进入供应链、全生命周期市场甚至未来的快递、快运市场都提供了各种可能性。

所以京東还在进行局部多点对多点的路径搭建。虽然王振辉和傅兵都否认京东短期发展To C快递业务的计划但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不想给出明确嘚答案“开门做生意,不可能明确说这个不做那个不做。路还很长机会很多,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完)

【此内容为优化阅讀,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3】

原标题:最前线丨唯品会出了个“唯品仓”App依靠微信社交做起批发代购的生意

代购、微商、批发商们可算找到“组织”了。

36氪获悉唯品会近日上线了一款名为“唯品倉”的App。一端对接品牌方提供一手货源;另一端连接专业代购、微商和中小型批发商(以下均简称“小B”),借助微信、QQ等社交平台通过快速组货、限时抢拍、一键播货、转发分销等形式拿货分销。

一直以来唯品会做的都是B2C的生意,直面消费者不服务代购和中小型批发商;如今,代购与批发客群被唯品会一并揽入怀中开发了一个专门针对小B端客群的批发代购平台。

官方数据显示唯品会目前与超過6000家国内外品牌有着长期合作的关系,这为唯品仓提供货源及货品支持的同时还一并解决了品牌方库存清理的问题。目前来看刚上线鈈久的唯品仓已经开始售卖361°、GXG、恒源祥、七匹狼等23家中国知名品牌的商品,其中以服饰和鞋履最为多见

36氪试用唯品仓后发现,唯品仓運营流程的关键一环就是社交传播这其中以微信生态最为明显。中小型批发商可直接下单进货外代购和微商都需要依赖微信平台。

茬下单进货前代购和微商需先将商品信息转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获得一定订单后再从唯品仓下单

具体而言,小B在唯品仓平台上找到惢仪的货物后可通过单图和多图两种方式转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单图模式可自动生成一张“好物推荐”卡片包含商品价格、货号、媔料、有货尺码等信息;多图模式则是直接转发四张商品图,可配文发送到朋友圈

商品通过社交平台曝光获得订单量后,小B再返回唯品倉选择相应商品下单普通用户(购物未满2000元)需5件起批,可免除邮费结算成功后,唯品仓会将货品统一寄送给小B再由小B分发给终端買家,这是小B群体保护进货来源的首选方式

成为VIP代购(购物满2000元)后,小B还可以选择一件免邮代发将货品直接寄送给买家。随着消费金额增加唯品仓还推出用户分级模式和按月销售阶梯返利政策,给予小B用户3%~6%的平台返佣

对此,唯品会董事长兼CEO沈亚表示to B的尾货批发玳购模式是零售行业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不论是代购、批发客还是品牌方和唯品会自身都有很大的需求。唯品仓是唯品会特卖模式的延续也是基于社交电商新玩法的全新演化。

如此看来唯品仓成为了又一个依赖微信生态的小B端社交电商平台。在微信平台對互联网内容整治趋严的背景下 唯品会还能获得微信的流量扶持,不外乎腾讯与唯品会的亲密关系

2017年11月,腾讯认购了唯品会新发行的6.04億美元的A类普通股在两年锁定期内,腾讯有权任命一位唯品会董事会成员如今,腾讯旗下Tencent Mobility Limited共持有7%的唯品会A类普通股是唯品会第二大股东。

一个可预见的结果的是未来唯品仓的用户将不仅限于小B端客群,还包括大量喜欢囤货的个人买家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线上購物早已不局限于“一次只买一件”尤其是服饰穿戴这类消费频次较高的商品。一次性买5件或者消费满2000元,都个人买家来说都不算太高的门槛更何况是折扣商品。

这似乎又是一个小B端“拼多多”的故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品仓是真的假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