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前言后记书店有wifi么

原标题:安徽安庆:遇见前言后记 发现新潮文艺

2017年3月31日,安徽安庆人民路步行街,安徽劝业场旧址上,一座渗透着民国风的百年老建筑,一个让中国精神涅槃重生、华丽转身的创业文化新地标——前言后记安徽劝业场店重装启幕,让安徽老省城——安庆的繁华街市里,充满了一股厚重的文化意蕴。

前言后记安徽劝业场店是皖新传媒在安庆基于“智慧书房”打造的全民阅读基地,致力于用互联网+科技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文化空间,利用互联网化的社交平台传播阅读理念与文化,实体书店+智慧书房APP将多维度来满足阅读的立体化需求,最终打造出集阅读、艺术、科技、时尚、社交为一体的多功能线上线下互动体验式的新生活空间。

前言后记安徽劝业场店建筑面积一千八百平方米,共有三层。楼内三十个房间,布置成了二十九个书吧,每个书吧都被设计成一个既雅致又新潮的主题,与古朴高雅的百年老建筑完美融合,并散发出浓郁的文艺气息。皖新传媒副总经理肖金和在开业典礼上表示:“为安庆热爱阅读的书友建设出格调优雅的书店,努力让阅读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给这座城市的阅读者提供一个灵魂栖息的最美场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云林书童

皖江文化研究会会长汪军先生新作《记忆场:晚清民国安徽省会安庆城市文脉》读者见面会2018年7月28日下午在2018中国黄山书会安庆分会场——劝业场“前言后记”举行。先锋派小说家潘军、安庆文史学者张健初作为嘉宾应邀参加见面会,与读者畅谈地域文化,交流写作经验,分享阅读体会。

汪军的《记忆场:晚清民国安徽省会安庆城市文脉》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老城为中心,分八个历史街区,梳理晚清民国安庆城市人文演变轨迹。书中既有对历史街区的介绍,也有对街区历史信息片段的梳理,还精选了已发表在各种报纸杂志上的有关该街区的文化散文。同时,书中穿插有体现历史记忆的老照片一百余幅。全书旨在带领读者身入其境,仿佛就站在晚期民国时期安庆的街头巷尾,慢慢地感受老城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2018年7月27日,在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主办的大型年度文化公益活动2018黄山书会“新安读书月”上,《记忆场:晚清民国安徽省会安庆城市文脉》入选“2018新安读书月·年度十本好书”之一。组委会的推荐语是:挥不去的是乡愁,割不裂的是历史,剪不断的是文脉。作者带着深沉的乡土情怀,对晚清民国安庆历史文化,特别是蕴含其中的城市文脉进行了梳理,脉络清晰,人文厚重,状百年前的文化盛景如在眼前。

汪军,皖江文化研究会会长,安徽大学兼职教授。汪军以皖江文化为本位,撰写了大量文章,承办了多起学术会议,并涉足小说、摄影、策展等领域,均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汪军一直致力于皖江文化体系的构建和推广,利用多种新媒体功能,使皖江文化传播呈现立体的全方位态势,皖江文化研究会已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著编有《我在皖江的日子》、《晚清安徽巡抚邓华熙史略》、《皖江文化与近世中国》、《记忆场:晚清民国安徽省会安庆城市文脉》等。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庆前言后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