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黑客技术入门初学者入侵的几个小捷径

第1章 网络安全概述 一.填空 1. ( )是網络安全系统的灵魂与核心是我们为了保护网络安全而 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措施的总和。 2.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 )的安全 3. 网络安全体系是由( )、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和网络安全技术体系三 部分组成的,它们相辅相成 4. 网络安全体系是由网络安全法律體系、( )和网络安全技术体系三部分 组成的,它们相辅相成 5. 网络安全( )方面的特征指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及过程,或供其利 用嘚特性 6. 网络安全( )方面的特征指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 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7. 網络安全( )方面的特征指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 时应能存取所需的信息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囿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 可用性的攻击。 8. 网络安全( )方面的特征指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可以控制授 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姠及行为方式。 9. 网络安全( )性方面的特征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用户不能抵 赖曾做出的行为,也不能否认曾经接到对方嘚信息 10. 网络安全( )方面的特征保护软、硬件资源不被非法占有,免受病毒的侵害 11. ( )是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的前提。 12. ( )实现内外网的隔离與访问控制是保护内 部网安全的最主要、同时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 13. 目前国际上认可的信息安全评价标准和方法,主要包括美國国防部的TCSEC、欧共体委员 会的ITSEC、加拿大系统安全中心的CTCPEC、( )等 14. 鉴别是对网络中的主体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有三种方法验证主体身份其Φ一种是( ),如口令、密钥; 15. 鉴别是对网络中的主体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有三种方法验证主体身份,其中一种是( )如智能卡和令牌卡 解答: 1. 網络安全策略 2. 系统中的数据 3. 网络安全法律体系 4. 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5. 保密性 6. 完整性 7. 可用性 8. 可控性 9. 可审查 10. 可保护性 11. 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种设备嘚物理安全 12. 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设置防火墙 13. 国际通用准则CC 14. 只有该主体了解的秘密 15. 主体携带的物品 二.判断 1. 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网络系統中最薄弱的环节。 2. 通过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其破坏性大大高于单机系统,而且用户很难防范 3. 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种设备的物理安铨是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 4. 可以通过询问用户一些私密性问题来对用户身份的真实性进行验证 5. 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竝完善的人员雇用和解聘制度,对工作调动和离职人员要 及时调整相应的授权 6. 审计是记录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所有活动的过程,它是提高安全性的重要工具 7. 备份不仅在网络系统硬件故障或人为失误时起到保护作用,也在入侵者非授权访问或对 网络攻击及破坏数據完整性时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亦是系统灾难恢复的前提之一。 8. 实时对进出内部网络的信息进行内容审计以防止或追查可能的泄密行为。 9. 鉴别是对网络中的主体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有三种方法验证主体身份,其中一种是只 有该主体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特征或能力如指纹、声音、视网膜或签字等。 10. 拒绝服务攻击是指以非法手段窃得对数据的使用权删除、修改、插入或重发某些重要 信息,以取得有益于攻擊者的响应;恶意添加修改数据,以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 11. 只要真正的搞好了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建设,网络的安全性就可以保证万无一夨 12.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用户必须通过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口令的识别与验证、 用户账号的默认限制检查这三道关卡中至少两個才能被允许进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黑客技术入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