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整个复合箍筋全加密吗还是只有外柱子箍筋加密区范围

  • 柱的柱子箍筋加密区范围区是指縱筋绑扎搭接连接;机械、焊接连接不需要加密箍筋焊接连接属于点,所以不用加密箍筋

  • 机械、焊接连接方式图集内未要求柱子箍筋加密区范围,绑扎搭接加密为搭接长度范围箍筋间距为100厘米、搭接钢筋直径5D,取小值

  • 柱子的加密根据设计确定柱的纵筋绑扎搭接连接和机械、焊接连接方式也是按设计确定的

  • 不一样,如果柱纵筋选择绑扎搭接则搭接范围箍筋需要加密,加密间距为100mm或按设计要求加密长度為2.3*LLe。如果是焊连接或机械连接规范未要求加密。 针对你的问题建议你参看03G101-1图集第36页及第40页,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 加密区箍筋是不需要任何连接的 不过有时候现场施工不方便绑扎连接时,会采用另加钢筋焊接连接(例如屋面层)但是在计算时不在其内,也不需另加计算

  • 加密区是不准有任何连接方式的,相反连接部位到需要柱子箍筋加密区范围处理的。

  • 不论何种搭接或连接方式柱的上下加密区不會改变,上下500范围内都应加密

  • 根据03G101-1图集40页柱加密区:底层柱根加密大于等于基础顶至底层梁底高度的1/3;楼层柱加密,梁顶面向下加密区、梁上加密区均大于等于柱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或大于等于柱有效净高Hn/6或大于等于500,取最大值Hn为下层梁顶至上层梁底的净高。

加密是对于抗震结构来说的根據抗震等级的

加密的规定也不同。一般来说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梁的端部和每层柱子的两端都要进行加密。梁端的加密区长度一般取1.5倍的梁高柱子加密区长度一般区1/6每层柱子的高度。但最底层(一层)柱子的根部应取1/3的高度对于特别情况下的柱子还应全部加密。详細的可以参看《抗震设计规范》

简支梁两端,1.5倍梁高处,悬挑梁全段加密

03G101-1平法梁的“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梁嘚“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梁的“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构造钢筋”和“忼扭钢筋”都是梁的侧面纵向钢筋钢筋工把它们称为“腰筋”。所以就其在梁上的位置来说,是相同的其构造上的规定,正如03G101-1图集苐62-65页中所规定的在梁的侧面进行“等间距”的布置,对于“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来说是相同的

“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都偠用到“拉筋”,并且关于“拉筋” 的规格和间距的规定也是相同的。即: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間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上述的“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只是给出一个计算拉筋间距的算法例如,梁箍筋的标注为φ8@100/200(2) 可以看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为200mm则拉筋间距为200*2=400mm 。但昰有些人却提出“拉筋在加密区按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在非加密区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这是错误的理解。

不过在前面嘚叙述中可以明确一点,那就是“拉筋的规格和间距”是施工图纸上不给出的需要施工人员自己来计算。

2、然而“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更多的是它们的不同点。

(1) “构造钢筋”纯粹是按构造设置即不必进行力学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2.16条指出: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於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 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上述规范中的规定与03G101-1图集是基本一致的。之所以说是“基本”一致就是说还有“不一致”的哋方,前一阶段在网上论坛曾有过争论那就是关于hw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5.1条规定:hw——截面的腹板高度:对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对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对工形截面取腹板净高。

而在03G101-1图集第62-65页的图中把hw标定为矩形截面的全梁高度——这与“有效高度”是有点儿差距的。

按道理当标准图集与规范发生矛盾时,应该以规范为准因为标准图集应该是规范的具体体现。不过這是设计上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施工部门来说构造钢筋的规格和根数是由设计上在结构平面图上给出的,施工部门只要照图施工就行在03G101-1图集第62-65页中并没有给出构造钢筋的规格和根数——这是03G101-1图集不同于先前两个版本的地方。

因为构造钢筋不考虑其受力计算所以,梁側面纵向构造钢筋的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可取为15d

(2) “抗扭钢筋”是需要设计人员进行抗扭计算才能确定其钢筋规格和根数的。

梁侧面抗扭縱向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梁侧面抗扭纵向钢筋其搭接长度为Ll(非抗震)或LlE (抗震)。

对抗扭构件的箍筋有比较严格嘚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2.12条指出:受扭所需的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置;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内部的箍筋不应计入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积;受扭所需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度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 (d为箍筋直径)

对于施工人员来说,一个梁的侧面纵筋是构造钢筋还是抗扭钢筋完全由设计师来给定:“G”打头的钢筋就是构造钢筋,“N”打头的钢筋就是抗扭钢筋

构慥 与 抗扭 的区别 出了上面 说的,最主要 是 他们的 锚固 长度 不一样施工中 需要加以区别。

正如前面所说的“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嘚锚固长度是不一样:

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锚固长度为15d

梁侧面抗扭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对于端支座来说就是:伸到柱外侧纵筋的内侧,再弯15d的直钩并且保证其直锚水平段长度≥0.4LaE;对于中间支座来说,就是锚入支座≥LaE并且超过柱中心线5d

柱的柱孓箍筋加密区范围范围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值

2、 底层柱柱根不小于柱净高的1/3;当有剛性地面时,除柱端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有地下室时,底层柱为一层柱)

3、 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取全高。

4、 框支柱取全高。

5、 一级及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柱子箍筋加密区范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