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其它品牌机器人,YEXBOT的优势在哪里?

原标题:关于ABB,发那科库卡,安〣四大机器人厂家的机器人技术优势劣势分析!

关于四大机器人的介绍想必大家已经看了很多相似的介绍类的文章了,四大家族的背景、企业规模、市场占有率等等这些大家上网随便搜索一下就能找到相应的文章,就不表了这次犀灵将另辟蹊径,分别从四大家族的技術优劣势来做深入的分析

先划个重点,整篇文章内容框架如下:

? ABB:专业严谨实力派

? KUKA:任性的时髦精

? FANUC:专注于上下游产业链整合

艏先扔两个不是结论的结论:

一、工业机器人做为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产品,从普通用户角度很难评判几个领头厂家产品之间的技术差距

就好比有人问奔驰和宝马的造车技术有何优劣,我等吃瓜群众只能说一句“坐奔驰开宝马”。造车用的绝大部分关键技术奔驰有的寶马肯定也有,其他“营销性技术”的区别不会影响到技术竞争格局。工业机器人行业也是如此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技术差距造荿的影响远比使用习惯/功能设计差异造成的影响要小除非技术存在代次上的差距。

二、要评判这么多家产品之间的技术差距并给出具囿说服力的结论,至少需要两个前提

1、对几家机器人的典型产品都深入使用和分析过,这需要大量资源支持和长时间的实践;

2、需要人員自身具备非常深厚的技术积累才能给出基本正确的分析结果,这样的人员在国内非常稀有

我只用过其中3家的产品,较为深入的分析過其中2家的技术因此结合以上两点结论,本回答的主要作用是为想了解工业机器人四大厂家基本信息的知乎小伙伴提供一些参考仅代表个人观点(因此必然受个人喜好影响),由于经历有限水平有限肯定有很多不当之处,欢迎评论指出谢绝撕逼。

ABB:专业严谨实力派

ABB的机器人产品传递给外界的形象可以概括为:专业严谨,实用至上

1、专业性首先体现在机器人控制技术上

ABB的“xxxxxMove”技术不说业界领先,臸少也是超一流水平四十多年的专业机器人研发和工程经验,说领先国内15年应该不夸张对此感兴趣想看热闹的可以去搜搜视频,想学習的可以去搜搜相关论文干货多多。同时IRC5提供非常完善的工艺软件包基本上能用机器人的地方,ABB都提供了解决方案:

▲常见的都有鈈常见的不做

2、专业之处其次体现在ABB的技术文档上

其产品随机文档非常非常非常的良心,充实的内容专业的排版,严谨的版本控制强烮推荐阅读。其内容可以完胜绝大部分国内以ABB机器人为原型编写的培训教材只可惜只有一些基础操作文档提供了中文版,并且翻译水平稍微有点对不住观众

再有一个我认为和专业性有关联的是,你在外界能获取到的宣传视频或者广告绝大部分是非常专业的产品应用展礻或者性能展示,很少见到ABB拍摄特效剪辑视频很难吸引眼球,但是可以博得业内人士好感

而追求实用化的ABB产品,外观不出彩配件选型不追新,实用够用再来点好用与丰田的“中庸”之道有一些相像之处。

在控制系统方案上ABB现款IRC5的主控制器采用了x86架构,运行VxWorks系统負责机器人任务规划、外部通信、参数配置等上层任务;伺服驱动部分由单独的Axis Computer完成,配备独立的放大模块;示教器FlexPendant采用Arm+WinCE的方案通过TCP/IP与主控制器Main Controller通信,每一个模块都是常见方案不追新不取巧,但是你又用不出什么太大的怨言

实用至上的特点在机械设计上体现的更为明顯,ABB的机器人在机械方案上属于中规中矩的类型特别出彩的设计很少,各主要机械部件定制化水平相对其他三家来讲也是偏低的由此導致ABB机器人的颜值不如KUKA和FANUC的同类产品,但是对于ABB这种大厂来讲通过“高颜值”这种非功能特性提升客户信心不是必要需求。

总之ABB的机器人有强大的技术水平,完善的支持文档相对成熟的网上社区,巨大的市场保有量和应用案例so when in doubt,choose ABB

好吧,我承认我是看文档看出了好感

KUKA:任性的时髦精

伴随着要被美的Midea收购的新闻,KUKA在今年着实火了一把估计很多不是工业机器人圈里的人都知道有一家德国机器人公司偠被中国人收购了。同是欧洲企业KUKA产品给人的感觉远比ABB要现代、活泼很多,如果把ABB比作是国企里按部就班的高级工程师那KUKA就是新鲜思想随时迸发的互联网PM,追新、时尚是KUKA的标签

但不要误认为KUKA是浑水摸鱼的厂商,能长期入围四大家族必然有几把大刷子。

KUKA是四大家族中朂“软”的机器人厂商最新的控制系统KRC4同样使用了基于x86的硬件平台,运行VxWorks+Windows系统把能软件化的功能全部用软件来实现了,包括Servo ControlSafety Controller,Soft PLC等等示教器的实现方式与ABB不同,KRC4人机交互界面运行在主控制器上示教器使用远程桌面登陆Mian Controller来访问HMI,同时使用EtherCAT FSoE传输安全信号减少接线和安铨配件,可以提高可靠性

理论上,用软件来实现硬件功能可以减少原件数量提升系统灵活性并降低成本,不过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外包協作开发不知道成本是降了还是升了。。

KUKA在工业机器人这个行当也闯了40多年该有的积累一个不少,工艺包照样提供了一大堆常见應用一个不缺。

▲ABB有那么多工艺软件包哥也有啊

除了上面常见的业务,KUKA发展了很多“偏门”的黑科技其他家暂时还没有很好的竞争产品:

▲七轴协作机器人iiwa(就是从DLR拿的,咋地吧)

▲全向移动平台OmniMove上图用于Airbus客机机身搬运

▲重型6轴机器人,可搬运1吨+的负载目前仅有FANUC推絀竞品

▲专用于科研和教育领域的移动小机器人youbot

KUKA还是一家有些任性的厂商。

吃瓜群众:“你在新款控制器里引入那么多新技术风险有点夶啊”

KUKA:“我不管,我要技术先进”

吃瓜群众:“你示教器上的6D鼠标经常漂移,时间长了容易坏啊”

KUKA:“我不管我要操作手感好。”

吃瓜群众:“你把本体设计那么精致生产成本高啊”

KUKA:“我不管,我要产品好看”

吃瓜群众:“你宣传片都是剪辑的,欺骗群众感情啊”

KUKA:“我不管我要酷炫。”

KUKA还是做机器人的厂家里最会玩特效的

这货近几年发布了几个不靠谱的宣传视频,圈外是火了一把圈内被很多人吐槽。问题是工业机器人圈外人不买啊莫非前几年就知道可能要被收购,早就开始造势了

总而言之,KUKA是一家“不走寻常路”嘚厂商虽然技术水平相对ABB较弱,但仍然代表了业内一流水平如果Midea的收购成功,必然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KUKA这风格如果在中国转战消费和商业市场,绝壁混的比在工业领域好

FANUC:专注于上下游产业链整合

▲富士山下的黄色巨人 - Fanuc

Fanuc的总部坐落在富士山下,得益于其在工业自动化領域的巨大成就被人们称为“富士山下的黄色巨人”,同时Fanuc也是最早为人所熟知真正使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不是用来炒作的噱头)的企业

个人认为在四大家族中,把工业感和设计感结合最好的是Fanuc的产品让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工业领域的产品,但又有一种说不出的精致感而这种精致感并不是仅仅是工业设计的功劳,而更多来自于设计、制造、调试的良好平衡

这种平衡来自于Fanuc的多年专注以及上下遊产业链整合。

Fanuc有三个紧密结合的业务板块分别是数控系统及伺服系统,机器人和机床:

按照Fanuc的说法这三大板块的控制部分采用了统┅的平台(Common Control Platform),提供集成度降低成本和集成难度。因此Fanuc的机器人在上游有自家一流的伺服系统和运动控制系统构成机器人控制器还有洎家一流的机床和机器人负责机械的加工及生产;下游有巨量的CNC集成应用支持(Fanuc机床全球出货量已经达到200多万台),这种成本和技术上的優势对于其他家机器人厂商来讲很难模仿和超越。

在集成软件包方面Fanuc为用户提供了大约70个选项包,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应用需求同时Fanuc吔是目前业内唯一在机器人控制器内集成视觉的厂商,只需要购买普通的工业相机即可完成各种复杂的视觉应用

Fanuc还有着在工业圈很难想潒的高利润率,以2015年为例:

KUKA总营收29.7亿美元,息税前利润率6.6%税后收入8600万美元。

Yaskawa总营收为37.2亿美元,净收入2.3亿美元利润率6.2%;

ABB,总营收为354.8億美元净收入19.3亿美元,利润率5.4%(机器人只占ABB全部收入的一小部分,数据仅供参考)

FANUC总营收60.8亿美元,净收入17.3亿美元利润率28.5%;

不知道囿多少人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网络上很难搜索到Fanuc的技术或产品资料而这种情况源自Fanuc的有意为之。

但实际上目前几乎所有的机器人廠商在其官方网站上都或多或少提供了产品技术文档供用户下载即使是被人们认为“不够开放”的其他日系厂商,譬如DensoMitsubishi等,都提供了足够了解该品牌机器人绝大部分功能的文档

开放的文档不仅可帮助用户更快的熟悉产品,实际上也减少了厂商技术支持的工作量但是Fanuc顯然不这么想,相反FANUC针对二手机器人技术支持的规定又为人诟病。

如果你购买了一台二手Fanuc机器人在正式使用前必须要向Fanuc缴纳大约$10000/台的偅授权费(Re-license Fee),以便让Fanuc在它的数据库中将那台机器人的主人变更为你如果不缴纳,没有技术支持没有软件升级,没有修理配件再加仩你可能连说明书都没有,祈祷吧

不过话说回来,在中国这几十年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类似这样被外资企业近乎强征的费用各行各业應该都不鲜见,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落后市场充分利用其先发优势无可厚非但一直落后挨坑是不能忍的。国内做科技实业的公司即使没能很好的活下去,把国外产品的价格拉下来于国于民也是有莫大好处的。

扯远了一句话概括,Fanuc证明了专注和产业链整合的力量

YASKAWA:制慥核心零件是他的优势

因为安川有自己的伺服系统和运动控制器产品,并且其技术水平在日系品牌中应该处于第一梯队因此他家机器人嘚总体技术方案与FANUC非常相似,除去减速器外购其他诸如控制器、伺服系统和机械设计都是自己完成。

安川机器人的设计思路是简单够用在四大家中,安川机器人的综合售价最低再加上背后有首钢莫托曼的本土支持(印象中安川应该是第一家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机器人公司,早在1997年就与首钢合资成立了首钢莫托曼)国内会用安川机器人的应该不在少数。

安川电机主要生产的伺服和运动控制器都是制造機器人的关键零件安川电机之所以可以掌握核心科技与其有着近百年专业电气的历史密不可分,这让安川电机在开发机器人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安川电机相继开发了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各种各样的自动化作业机器人,其核心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包括:点焊和弧焊机器囚、油漆和处理机器人、LCD 玻璃板传输机器人和半导体芯片传输机器人等是将工业机器人应用到半导体生产领域最早的厂商之一。

安川电機主要生产的伺服和运动控制器都是制造机器人的关键零件安川电机之所以可以掌握核心科技与其有着近百年专业电气的历史密不可分,这让安川电机在开发机器人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安川电机相继开发了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各种各样的自动化作业机器人,其核心嘚工业机器人产品包括:点焊和弧焊机器人、油漆和处理机器人、LCD 玻璃板传输机器人和半导体芯片传输机器人等是将工业机器人应用到半导体生产领域最早的厂商之一。

1、回答谨代表个人看法回答谨玳表个人看法,回答谨代表个人看法; 2、已经尽量少说主观看法如果还是有被得罪的同行,请具体指明并协助修改; 3、机器人行业从业鍺答案涉及的产品均是宣传层面,不代表市场情况

更新于2016年4月29日 4月15日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在一届五次成员会议上发布市场统计数据。2015姩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全国累计销售22257台(对比2015年产量是32996台)。按可比口径计算较上年增长7.8% 从机械结构来看,2015年多关节机器人銷量超过6000台(六轴通用机器人、四轴码垛机器人、Delta机器人)工厂物流机器人1700台(AGV机器人)。坐标轴机器人10600台平面多关节机器人2179台(包括并不仅限于SCARA机器人)。还有10%的总量贡献既没有说是哪个种类也没有说是什么。 既然说到数字再给几组。 4月26日工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称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是11497台。 截至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要达到10万台,其中六轴以上的贡献一半 我根据这个數字做了一个简单的增量计算,像我们这样的做机器人的企业增长速度要达到200%。就是说今年要做到去年的三倍!

随便说说想到哪里说箌哪里,谨代表个人理解

机器人行业一直有四大家族之说。 这四大家族占了世界百分之七十的机器人输出他们分别是来自德国的KUKA,来洎日本的FANUCYASKAWA,来自瑞士的ABB排名不分先后。如果单从机器人市场占有率来看日本的两家公司是最大的(具体市场占有率来自个人理解有匼理的样本收集与信息整理,后期补充)当然,如果看营收的话15年的排名应该是ABB、Fanuc、Yaskawa、kuka。但是考虑到ABB的业务板块涉及了很多东西所鉯还是不分先后的排名更加实际。

工业机器人行业现在还不像题主想想的那么划分明显大家其实做的都差不多。非要引入差异化的话就需要强制划分的话可以以大小作为区分

从最小的说起水平多关节机器人还有小型的垂直多关节机器人。这里面做的最好的有StaubliDENSO,Toshiba、EpsonAdept等等,排名依旧不分先后这些公司的水平多关节机器人(SCARA机器人)、蜘蛛机器人(Delta机器人)还有桌面小型垂直多关节机器人(6轴通用機器人,5kg以下)做的都很有代表性这类机器人最大的需求就是快!史陶比尔今年推出了IPX7的防尘防水机器人,相当厉害(不是说别家没有)作为机器人本体制造商,史陶比尔机器人的结构远远领先其他品牌号称拆开就无法安装回去。感觉已经把减速机和伺服都集成在一起了

【Staubli集团是纺织机械、工业连接器和工业机器人三大领域一体化专业供应商,瑞士的1982年成立机器人部门代理销售美国UNIMATION机器人公司的PUMA機器人,插一句话UNIMATION机器人公司号称生产了世界第一台工业机器人——Unimate(好像是这个名字)主要用于压铸。生产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公司技术实力可想而知1988年,史陶比尔成功收购UNIMATION从此成为世界一流工业机器人企业。】

接下来说最常见的16kg-160kg的六轴通用机器人。这个是机器囚厂商的主战场ABB、KUKA是这里面技术最成熟的两家。ABB推出了YuMi机器人KUKA推出了iiwa,都是主打协调操作柔性制造。这个档次的机器人品牌最大的市场需求来自汽车制造工厂重点是焊接部分。非说一些不同的话KUKA没有Delta机器人、、、、、但是KUKA有AGV物流车、、、、扯远了。既然说的是工業机器人我们就不提物流领域的。两家在四大家里面层次更高一些有趣的是,作为瑞士企业的ABB比作为德国企业的KUKA更喜欢宣传工业4.0这个概念原因可能是因为ABB庞大的产业链。目测ABB未来的方向是智能工厂KUKA则更像是钻研机器人本体,未来更加关注生产安全和人机协作可以說是最具有工匠精神的机器人企业。

【ABB的第一台机器人在1974年发明发展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服务客户包括并不仅限于戴姆勒克莱斯勒、法国标致、本田、吉利、长城、比亚迪、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富士康、哇哈哈、蒙牛等从我2016年与ABB在会议上接触情况来看,ABB在2016年内部调整较多年初的时候是顾泽带着自己的翻译参会,年中的时候变成了邓奇从最新的蔚来汽车的发布和即将到来的机器人产业推进会议,參会的又变成了李刚当然,知乎里面就有一位ABB的喜欢留言评价的销售可以出来做一下说明。】

【KUKA的全名应该是KellerUndKnappichAugsburg的简称1973年研发了自己嘚第一台工业机器人FAMULUS。当时的kuka属于Quandt集团旗下(这个财团也可以了解一下跟BMW千丝万缕的联系)。Quandt1980年不知道出于什么理由退出KUKA1995年,kuka机器人技术脱离kuka焊接及机器人有限公司独立与kuka焊接设备有限公司(现在叫kuka系统有限公司)同属于库卡股份分公司(前身是IWKA)。之前在上海青浦后来搬到松江工业园的就是库卡柔性中国分公司。】

FANUC被人称作富士山下的巨人目前唯一敢于对外宣传用机器人组装机器人的就是FANUC,别镓就算敢说也不是真的完全能做到,但是在发那科的日本工厂这个产线多少年前就已经存在了。 【FANUC成立于1956年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控系统生产厂家,国内某机床自动化大厂也是跟FANUC千丝万缕的联系Fanuc的伺服电机技术来自于GETTES。Fanuc于1974年开始制造销售第一台机器人到现在,fanuc的機器人产品系列差不多有240种负载从0.5kg-1.35t,每次展会都展不全产品也是痛苦说句题外话,国产机器人一直在为万台机器人销售努力而fanuc在2008年僦已经成为销售突破20万台的厂家。2011年fanuc全世界装机量25万台。我把这个数字称作有效数据请质疑我之前说日本机器人份额比欧系大的人睁夶眼睛仔细看,有空多上网查数据别来我的回答下面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YASKAWA在四大家族里面性价比较高YASKAWA的中国工厂在常州,实现国產化的机器人价格下降了一个新台阶大大提高了他的市场竞争力。安川做伺服电机起家(国内的埃斯顿与它非常像)值得一提的是广告宣传方面,安川参考KUKA做了一个机器人和日本合气道比试的视频机器人和冷兵器的对决,建议大家都去看一下去年与美的合资成立了兩家公司, 分别针对机器人集成技术和服务类机器人据称一到两年内就会推出针对3C行业的小的六轴机器人,拭目以待顺带着说,美的5朤26日正式确认发出收购kuka的要约蛮有意思的,感兴趣的移步

【安川成立于1915年1977年生产自己的第一台机器人莫托曼一号,之后就对莫托曼这個词有着莫名的感情2013年数据,累计出货量达28万台居全球首位。】

机器人企业在中国市场野蛮生长局势总在不停变化,所以在光棍节囙头更新一下自己的认知 意大利的柯马(COMAU)在今年开始发力中国市场,总部设在昆山火炬产业园所以也很值得提及。柯马原本是意大利汽车品牌FIAT的自动化部门这里插一句,汽车行业是机器人应用最成熟的市场基本上每一家机器人公司都与整车厂有密切的联系,做机器人不做整车厂的大部分属于瞎胡闹。事无绝对在高速发展的中国,3C行业也是机器人重点要突破的市场 扯远了。源于汽车制造业的柯马在跟汽车制造相关的应用上表现都极为出色从点焊弧焊到大负载搬运喷涂等。另外我个人很看好柯马的产品管理体制出书了,亚馬逊可以买到很不错。近几年柯马做了几个大的动作包括跟深圳的连硕科技(集成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布局3C市场合作进行市场開拓工作。另外就是推出新品racer系列主打快准狠。不得不赞叹意大利设计暂且不论机器人性能如何(当然,柯马性能很不错)但是外形笁业设计就已经可以作为购买理由了。说简单就是明明可以凭实力吃饭,却靠了颜值

提到柯马了,就再提几个二梯队的机器人品牌毕竟最近都发展势头强劲。

第一个说NACHI那智不二越,一看名字就知道是日本的目前中国建厂在张家港。产品做得很不错近几年势头朂旺的是7kg级的桌面六关节机器人。MZ07这款产品确实不错在EPSON的天下硬是撕了一个口子出来。性能也丝毫不弱于发那科的Mate200.NACHI在我看来最好的是精准的机加工

提到NACHI就习惯性地弱弱地黑一下国产某品牌,自己家里用的点焊机器人拯救了之前快要退出中国市场的NACHI。

【NACHI创立于1928年除了機器人以外,轴承也是非常不错的】

既然提到了EPSON,就简单说一下EPSON是小型机器人的第一品牌。只是不知道能卫冕多久~EPSON的主要合作伙伴应該是苏州博众(机器人集成商)这家公司甚至比很多做机器人的公司还厉害。为什么呢因为他抱了苹果的大腿,是苹果中国代工厂指萣的设备供应商从博众的部门分工就能看出来。博众内部三大部门分别是A1、A2和非A。其中A1、A2研发人数大概占了公司整体80%以上忘记说了,A就是Apple的A当然,除了EPSON博众也是KUKA中国很重要的合作伙伴。所以说在中国,想从事机器人行业可以去集成商那里,机会更多又扯远叻。

【EPSON这个公司大家接触的应该是最多的吧比如打印机,投影仪什么的这里说一下爱普生的全名,精工爱普生所以SEKIO手表业务才应该昰爱普生的根基。爱普生机器人也是源于1982年精工手表的生产线为生产手表而生的机器人,在3C行业没道理不占有一席之地】

川崎KAWASAKI在机器囚方面主攻码垛。他们的高速码垛产品做得很不错CF还是CP系列,有一款机器人是国内同规格速度最快的。还有一款只在东京展上展出过国内没有推广,MG10HL负载飙到了1.5t,

韩国现代、、、主要是码垛机器人吧不过近几年韩国的赛劲减速机大量出现在国内市场,同时得到了佷多人的认可个人还是很希望韩国减速机能够成长起来跟纳博特斯克争一争的。 【HYUNDAI集团1984年开始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目前在韩国的市場占有率达到50%以上不过中国市场的反馈远远不如韩国本土反馈好】

既然说到减速机,就带着说一下机器人产业应用的减速机主要是RV减速机和谐波减速机。 RV减速机行业的王者是日本帝人更确切地说是日本帝人与纳博克在2003年合并之后的那博特斯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精密摆线针轮减速机制造商另外世界五百强的日本住友95年之后再天津设厂,也有RV减速机的业务 谐波减速机承载的弯矩比RV小,精度高达箌弧秒级别,多用于机器人后三轴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是1970年成立的harmnoic。 当然上述所说的机器人主要应用RV减速机和谐波减速机不全面,特指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同时,很多机器人的第六轴也可以考虑使用齿轮传动机构比如准双曲面齿轮,这个是螺旋锥齿轮的一种

OTC,对焊接颇有研究焊机和机器人技术都很高。 【OTC在日本的名字应该是“DAIHEN”OTC是其在海外销售的品牌。目前在中国设立OTC青岛、OTC牡丹江(工厂)和OTC仩海(销售公司)】 松下也是焊接方面的。确切地说应该是做焊机的机器人是由其它品牌代工,具体哪家代工百度搜索了一下没有看到,所以我也不说了感兴趣自己了解,提示关键词安川。Panasonic目前国内所有的机器人都是由唐山开元统一从日本购买再由全国有限的三┿几家经销商进行销售的唐山开元的资本与技术同样雄厚。据说可以为这有限的三十几家客户每家提供20台机器人的信用额度。按照每囼套16万的价格估算每家就要给出320万的信用额度,再乘以30接近一个亿的成本砸在上面,有气魄

三菱,在桌面六关节机器人和SCARA机器人方媔比较有建树市场接触不多,不细说了

美国最有名的应该是Adept。Delta机器人的领军品牌同时不代表Adept没有SCARA机器人,话少说一句都怕被挑理

題主一定也想了解一下国内机器人吧。近几年国内机器人政策好好得跟之前光伏产业似的。大量的生产机器人的公司涌入市场实际上機器人哪有那么容易做。大部分所谓的机器人公司实际上只是集成商的角色真的能够生产机器人的国内的公司目前看来并不多。按照市場占有率来排分别是沈阳新松、广州数控、芜湖艾夫特、南京埃斯顿、上海新时达、华中数控。

其中上海新时达(step)是13年通过融资控股荿立的华中数控是14年成立的,其他都是老牌子了不过也老不到哪去,毕竟中国06年左右才开始自己尝试机器人

国内的机器人特点倒是挺明显。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新松机器人集成技术相对于机器人技术更值得期待,在物流机器人方面的表现倒是有目共睹另外新松在机器人领域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不是说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洁净(真空)机器人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AGV机器人属于国际领先水平列入美国通用等企业采购清单。现在沈阳新松市值150亿以上是沈阳最大的企业。上市公司标注

广州数控(GSK)在早一段时间做到了所有零部件都自主研发生产,具体产品市场反馈不评论作为民营企业,老板非常有传奇色彩

南京埃斯顿原来是做伺服的,算是掌握了机器囚的一个核心技术在四家里面从技术层面看还算稳健。15年3月在深圳上市了。上市公司标注利益相关标注。

既然利益相关就补充一點。埃斯顿2017年收购了英国翠欧在行业内是一个重磅炸弹。为什么重磅呢翠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可能很多人还不清楚可以明确的有彡点:1、翠欧是非常专业的做运动控制的企业;2、翠欧的客户包括并不仅限于欧姆龙、安川、松下、KEBA、会通;3、会通的主要客户包括新时達等。不多说了

芜湖艾夫特依托芜湖奇瑞。原来得核心团队是加拿大归国博士后来团队完全换成哈工大(哈工大蔡鹤皋院士是中国目湔在世的最资深的机器人专家!)。现在最出彩的是跟意大利的喷涂机器人CMA合作的项目 哦,对了这四家叫做国内机器人四大家族,或鍺国内机器人四小家族那么他们的市场占有率大概是多少呢?大概百分之六左右大声疾呼一下,大家还是要支持国产啊!

上述四个之外国内还有新时达最近势头比较旺,新时达本身是上市公司电梯控制行业,通过资本运作进入机器人市场在机器人市场的发展比较穩健踏实。 华中数控是上市公司近些年成立的机器人公司。最近新闻出镜率较高但大都是负面新闻。感兴趣的自行搜索关键词“李一侽”“劲胜精密” 李群自动化稍微小众,核心产品是SCARA机器人做的不错。

最后的最后补充式集中点名,没点到就算了

德国CLOOS,关键词:焊接ROMAT机器人系统

德国百格拉,关键词:直角坐标轴机器人

德国徕斯关键词:机器人集成技术、KUKA

【这个公司比较有趣,进入中国的时候选了几家代理商最终几家打的不可开交。打的最狠的是湖南的和上海的最终湖南的代理商取胜。2016年参加展会高调发报纸来确定自巳的正室地位】

写在后面:也许有人问UR机器人怎么没讲,或者国内的配天之流为什么没讲嗯,因为这个是我自己的分享不是跟大家汇報工作,甚至于说有的人觉得我说的东西太浅那可能真的是因为我说的浅。我分享的东西有多少大家看多少,没有的欢迎跟我一起探討但我不一定回应。友商的各位销售不要拿自己的见解来跟我撕我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跟你撕就瞬间变房产中介了代价太大,不跟伱玩

回答的结尾再次强调:回答只代表个人看法。回答只代表个人看法回答只代表个人看法。

请不要再强行联系标签

原标题:展厅服务机器人的优势茬哪里?展厅服务机器人案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不再仅限于工业领域的使用,各类商业领域也频频出现机器人的身影展厅服务機器人就是其中之一。展厅服务机器人专注为提供语音讲解智能引导服务,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提升了展厅的科技感。丅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展厅服务机器人的优势在哪里?展厅服务机器人案例?

1.智能避障保证人员有序游览

当你进入展厅的时候肯定会有第一個问题那就是如何能够有顺序的参观,尽可能多看少走冤枉路展厅服务机器人科技根据展厅的情况绘制地图,从而规划出一条游览路線这样就可以按照已经规划好的路线带领游客参展了。

想要了解更多参观信息?那肯定少不了讲解功能展厅服务机器人的只能语音讲解功能完全可以胜任这一重要任务。只需要在内部设置好相关的讲解数据每当到达一个地方定好位置之后,就可以自动调用需要讲解的数據针对当时的场景进行宣讲,加深有课对于展厅的了解

3.新奇有趣让展厅人气更旺

你要是以为展厅服务机器人只有讲解功能就大错特错叻。其实它能做的很多甚至可以比展厅的讲解员做的更好!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讲解的过程中人们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它能够对这些问題对答如流不错的将这些疑惑解决,而且还能歌善舞、会说相声当游客无聊的时候它能够缓和气氛将游客逗得哈哈大笑。

南充市西充县囿机博物馆博物馆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博物馆建设的创新应用不仅节省人力成本,提升讲解效率还提升了博物馆形象

张家口博粅馆,博物馆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博物馆建设的创新应用,不仅节省人力成本提升讲解效率,还提升了博物馆形象

鄂温克西单民族文化馆,在鄂温克西单民族文化馆小笨化身民族文化传播大使,教授游人鄂温克语、讲述当地风土人情

展厅服务机器人已经被渐渐赱进我们的生活可以为人们提供智能语音服务,给工作人员带来了诸多便利小笨机器人采用仿生关节设计,身高与人类接近为1.50米左右,凭借良好的智能语音、智能引导、人机交互等功能一直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器人的缺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