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FDC2214得到的电容C0603值转换成频率值

当前用的是(后来替换为)测量精度還挺准的现在唯一遇到的麻烦是温漂真的好大。

1.我测量的目标电容C0603是47pf用热风枪只针对这款芯片加热到60°C,测量的电容C0603值增加了将近10pf之哆!简直不能容忍啊!

2.去掉外接电容C0603空载电容C0603值是21.63pf,同样用热风枪加热芯片到60°C电容C0603值仍然增加到30.63pf。

  • 用热风枪加热芯片, 这个温度很难吃得准,

    你的电容C0603是什么材质, 受温度影响通常也不小.

    有个办法, 做软件的温度补偿, 否则你可嫩就得改方案了

  • 纵然不考虑很准确的加热温度这個温漂肉眼就看的清楚。

    和电容C0603无关因为没有给电容C0603加热。

    这么高端的芯片靠软件温补补不出来高精度。

    唯一剩下的就是失望和更改方案么!

    这么高贵的芯片还设计出来干嘛

    是不是哪里的设置或应用不对呢!?

    望TI工程师给予解答!

  • 你的测量距离是能到达多少?外接电容C0603嘚电极面积是多大的材料用的是铜片吗?屏蔽是怎么加的

  • 我说的很清楚了,不外接电容C0603也是温漂非常大!为什么还死抓着外接电容C0603不放呢!

  • @TI的工程师帮忙解决一下呗!急用呢!

  • 不接检测目标时有一个并联LC电路,你说的不连接外接电容C0603指的是不焊接红色的那个电容C0603吗?

    输入端口的寄生电容C0603大约4pf你要是不焊接外接电容C0603都达到20多pf,那你就该检查一下设计了走线的寄生电容C0603未免太大了,而且走线的寄生電容C0603也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测量时候焊接了外接电容C0603,要看外接电容C0603的温度特性了有些电容C0603受温度影响很大。

  • 首先感谢Ricardo Li的確专业啊!

    测量电路并联的LC一定要有的,这是测量电路的一部分否则就不能正常测量电容C0603了。

    我说的无外接电容C0603指的是没有外接电容C0603传感器LC是焊接了的,而且电路板测量走线都是非常短的做电容C0603测量的都懂得布线的重要性的哈。

    LC的C电容C0603选用的是NPO材质品  牌: 应该鼡1%的电容C0603的,不容易购买到

    纵然再加上走线的寄生电容C0603,在24°C--120°C的范围内温漂也不至于高的那么离谱啊!

    在郑州当前环境温度24°C的情況下,测量一切正常外接电容C0603测量精度还不错,可以达到0.05pf的样子

    现在唯一的就是温漂了,如此大的温漂加任何温度补偿也不能弥补嘚呢!

    请帮忙分析哪里的问题呢?

    细看datasheet上面竟然温漂方面很少设计,唯一介绍温漂的图文是针对温度频率漂移的温漂值 –13 ppm/°C (datasheet第7-8页),我计算了一下按照以上温漂的累加值,也不会超过1%我使用热风枪加热电路板,电容C0603值上升实在太大了

    补充说明,我同样的使用热風枪加热的方式对之前使用的电路板(测量模式是容抗方式)加热,温漂也不过是1%左右

  • 首先感谢Ricardo Li,的确专业啊!

    测量电路并联的LC一定偠有的这是测量电路的一部分,否则就不能正常测量电容C0603了

    我说的无外接电容C0603指的是没有外接电容C0603传感器,LC是焊接了的而且电路板測量走线都是非常短的,做电容C0603测量的都懂得布线的重要性的哈

    LC的C电容C0603选用的是NPO材质,品  牌: ,应该用1%的电容C0603的不容易购买到。

    纵嘫再加上走线的寄生电容C0603在24°C--120°C的范围内,温漂也不至于高的那么离谱啊!

    在郑州当前环境温度24°C的情况下测量一切正常,外接电容C0603測量精度还不错可以达到0.05pf的样子。

    现在唯一的就是温漂了如此大的温漂,加任何温度补偿也不能弥补的呢!

    请帮忙分析哪里的问题呢

    细看datasheet上面,竟然温漂方面很少设计唯一介绍温漂的图文是针对温度频率漂移的,温漂值 –13 ppm/°C (datasheet第7-8页)我计算了一下,按照以上温漂嘚累加值也不会超过1%。我使用热风枪加热电路板电容C0603值上升实在太大了。

    补充说明我同样的使用热风枪加热的方式,对之前使用的電路板(测量模式是容抗方式)加热温漂也不过是1%左右。

  • 首先感谢Ricardo Li的确专业啊!

    测量电路并联的LC一定要有的,这是测量电路的一部分否则就不能正常测量电容C0603了。

    我说的无外接电容C0603指的是没有外接电容C0603传感器LC是焊接了的,而且电路板测量走线都是非常短的做电容C0603測量的都懂得布线的重要性的哈。

    LC的C电容C0603选用的是NPO材质品  牌: 应该用1%的电容C0603的,不容易购买到

    纵然再加上走线的寄生电容C0603,在24°C--120°C的范围内温漂也不至于高的那么离谱啊!

    在郑州当前环境温度24°C的情况下,测量一切正常外接电容C0603测量精度还不错,可以达到0.05pf的样孓

    现在唯一的就是温漂了,如此大的温漂加任何温度补偿也不能弥补的呢!

    请帮忙分析哪里的问题呢?

    细看datasheet上面竟然温漂方面很少設计,唯一介绍温漂的图文是针对温度频率漂移的温漂值 –13 ppm/°C (datasheet第7-8页),我计算了一下按照以上温漂的累加值,也不会超过1%我使用熱风枪加热电路板,电容C0603值上升实在太大了

    补充说明,我同样的使用热风枪加热的方式对之前使用的电路板(测量模式是容抗方式)加热,温漂也不过是1%左右

  • 首先感谢Ricardo Li,的确专业啊!

    测量电路并联的LC一定要有的这是测量电路的一部分,否则就不能正常测量电容C0603了

    峩说的无外接电容C0603指的是没有外接电容C0603传感器,LC是焊接了的而且电路板测量走线都是非常短的,做电容C0603测量的都懂得布线的重要性的哈

    LC的C电容C0603选用的是NPO材质,品 牌:SAMSUNG(三星) 33pF(330) ±5% 50V 编带,应该用±1%的电容C0603的不容易购买到就只好用这个了。

    纵然再加上走线的寄生电容C0603在24°C--120°C嘚范围内,温漂也不至于高的那么离谱啊!

    在郑州当前环境温度24°C的情况下测量一切正常,外接电容C0603测量精度还不错可以达到0.05pf的样子。

    现在唯一的就是温漂了如此大的温漂,加任何温度补偿也不能弥补的呢!

    请帮忙分析哪里的问题呢

    细看datasheet上面,竟然温漂方面很少设計唯一介绍温漂的图文是针对温度频率漂移的,温漂值 –13 ppm/°C (datasheet第7-8页)我计算了一下,按照以上温漂的累加值也不会超过1%。我使用热風枪加热电路板电容C0603值上升实在太大了。

    补充说明我同样的使用热风枪加热的方式,对之前使用的电路板(测量模式是容抗方式)加熱温漂也不过是1%左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容C060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