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房价能茅台跑赢房价背后GDP

2016零售增速为何能跑赢GDP?国家统计局给出了8点权威分析_36氪
市场合作,请您联系: media_
品牌广告合作,请您联系: media_
企业创新合作,请您联系: corp_
地方合作,请您联系:
满足以下场景,获得更高通过率: 1. 新融资求报道 2. 新公司求报道 3. 新产品求报道 4. 创投新闻爆料
36氪APP 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集全球最优秀的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如何让自己的收入跑赢GDP?别再傻傻把钱放银行如何让自己的收入跑赢GDP?别再傻傻把钱放银行志东说财百家号》》银行储蓄有人气,男女老少都爱它说到闲钱的处置方法,大部分人的第一想法就是:“放银行啊!不然还能怎么办?”这大概也是很多人的心理吧!把钱放银行里是最安全、最稳妥的做法,至于我们说的理财啊投资啊,一定会被嗤之以鼻:“那多危险啊?万一亏钱了怎么办?”要是再跟他们谈财富的保值增值、谈财务自由,哦,恭喜你,分分钟会被呵呵一脸:“你在跟我讲一千零一夜么?难道我的钱放在银行里还能变少了不成?”诚然,从面值上来说,钱不会变少了,存进去1000块,仍然能取出来1000块,还可以多拿一点储蓄的利息,即使这些利息十分的微薄。但是,如果我们对比一下我国的GDP增速,再对比一下当前通货膨胀的速度,就会悲哀地发现,咱们赚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银行理财收益能跑赢GDP?这几天,网络上流传着一张各大银行存款利率表,其中最高的是湖州银行的5年定期存款,为5.225%,但是大部分银行的5年定期存款,利率都在3%以下,更加别说一年期的定期储蓄和活期储蓄了。把钱全部都放到银行里,就别再说什么跑赢GDP、赶上通货膨胀的速度之类的话了,不然分分钟要让人笑掉大牙。而且,如今,把钱放到银行里也不是百分百安全的事情了,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民生银行“飞单”事件,想来大家也没少关注吧?这并不是个例,相似的事件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敢说,把钱放到银行里,是绝对安全的吗?那么,咱们该怎么办呢?当然是好好规划自己的资金,做好投资理财啊!关于各类目前比较受欢迎、风险较低、收益率又还过得去的理财产品,例如宝宝类理财产品、P2P理财产品,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例如股票、期货等,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谈过,此处就不再赘述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翻看一下历史消息。》》我们要彻底放弃银行储蓄吗?当然不!一定的储蓄,是我们生活的基本保障。因而,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当在银行里保留有一定的资金。收入三分法,可以有效地把资金利用到最大化:生活费占1/3,即房租、水电、通讯、柴米油盐等的开销,无论如何,应保证这一部分钱不被动用;储蓄占1/3,即存入银行,没有紧急开销时,尽量不动。活动资金占1/3,剩下的这一部分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目标,自由支配,比如旅行、聚会、购物、投资等。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志东说财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第一时间更新每天财经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真相|收入跑赢GDP了吗?
【核心提示】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速为6.7%,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是6.3%,有些人据此认为,收入没有跑赢GDP。其实,对于人口还在继续增长的大国来说,GDP总量增速一定会高于人均GDP的增速。6.7%是2016年GDP总量的增速,总量增速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进行比较是不匹配的,那不是同一可比口径。应将GDP总额除以全国总人口数,得出人均GDP的增速,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对比,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2016年人均GDP实际增速为6.1%。从可比角度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高于人均GDP实际增速0.2个百分点。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与人均GDP增速起码是同步或还更快一些。
嘉宾小介:苏海南,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本报记者 张翼
特邀嘉宾: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 苏海南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2016年,收入跑赢GDP了吗?
记者: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速为6.7%,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是6.3%,有些人据此认为,收入没有跑赢GDP,您怎么看?
苏海南:对于人口还在继续增长的大国来说,GDP总量增速一定会高于人均GDP的增速。6.7%是2016年GDP总量的增速,总量增速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进行比较是不匹配的,那不是同一可比口径。应将GDP总额除以全国总人口数,得出人均GDP的增速,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对比,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
国家统计局住户办主任王萍萍在解读数据时指出,201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6‰,扣除人口总量自然增长因素后的人均GDP实际增速为6.1%。从可比角度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高于人均GDP实际增速0.2个百分点。虽然从以往的数据看,人均GDP增速与GDP总量增速一般相差0.3~0.4个百分点,而2016年相差0.6个百分点,比往年差的多一些。但不管哪样比,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与人均GDP增速起码是同步或还更快一些。
记者:如何评价2016年的收入增长情况?
苏海南:2016年居民收入增长既有物质支撑又有政策引导。去年GDP增长6.7%,位居全球前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居民收入增长就有了较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以往的收入分配改革政策继续得到贯彻落实,国家又出台了多个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意见和文件。国务院出台了《激活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和《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一些地方政府也结合实际出台了相关的文件。机关事业单位按政策规定调整了基本工资标准,在国有企业改革领域,强调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这个进程中同时推行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办法;继续实施农民增收措施,农民土地流转收益也有增加等等。
当然,去年一些去产能、去库存的行业、企业和少数地方,面临很多挑战和压力,出现暂缓增加工资甚至收入下降等现象。但这一部分在全国占比是比较小的,大多数居民收入有了新的增长。
记者:在采访中,我们也听到有些人说“感觉不到收入增长”,为什么会这样?
苏海南:首先,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第二,居民平均收入在增长,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是不均衡的。有的收入增长多,有的增长少与物价增长持平,有的人收入还在减少。
目前,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与高新技术等发展较快的行业相比,面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部分地区和行业下行压力比较大,落后的产能要被淘汰,这样的企业和行业是不可能加工资的,收入还会减少。朝阳行业与落后行业的劳动者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拉大。效益一般企业的劳动者收入也增长不多或难以增长。
对于收入增长没感觉,还可能是因为“上有老、下有小”,支出压力大,即使收入增加了一些也不敢花,要为长远的开销做打算;还有个别人会有攀比心理,认为别人收入增长得更多,自己增长得少。
记者:今年收入增长前景如何?
苏海南:今年是“十三五”的第二年,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日益全面、系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反腐败、反“四风”营造的政治和工作氛围,使改革政策会落实得更好,全面深化改革会加强,制度红利会进一步增多。从国内看,经济企稳向好,为居民收入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发展新理念特别是共享发展理念,各方面将更加重视消除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因此,我们对收入保持合理增长和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即应有决心也应有信心。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际上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黑天鹅事件”如果出现可能会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冲击或较大负面影响。国内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进入攻坚期,要“啃”硬骨头,对于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也不能掉以轻心。为此,要未雨绸缪,在多方面做好应对不测事态的准备;一方面继续努力保持经济正常发展,使大多数人的收入继续增长;另一方面要强化社会政策托底的功能,对于夕阳行业,社会保障安全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要切实托底,要尽快实现“零就业清零”,并尽快使再就业者通过辛勤劳动获得应有的收入。
记者:从目前的数据看,2020年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能否如期实现?
苏海南:201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520元,2016年为23821元,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11301元,扣除物价水平,累计实际增长62.6%,为到2020年实现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又打下一个好基础。
据此测算,在未来四年内,只要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在5.33%以上,到2020年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就可实现。随着分配格局调整得更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群体之间的不合理收入差距也会大大缩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现有贫困户全部脱贫,让绝大多数老百姓过上小康或比较富裕生活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网易甘肃省手机网友]
您感兴趣的楼盘
有道云笔记
手机网易网: 163.com你的薪水增速跑赢GDP了没
很多人都说自己的薪水增长速度跑不过GDP,那么,到底每年加薪多大幅度,才算是跑赢了GDP,不拖人民后腿呢?
让我们结合年的一组数据来准确计算一下,结果肯定让你大吃一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M2与GDP的概念。
通常我们觉得薪水增速跑赢GDP就好了,但实际上,薪水的购买力,是和M2直接相关的,只有跑赢M2增速,才算是没给人民和政府丢脸。
所以,我们要先来解释一下 M1 与 M2 的概念。先看来自《》的说法(我做了一些不影响本意的改动):
M1货币包括通货(硬币与钞票)、旅行支票与个人支票账户。(M1可以随手支用。)
M2是更广义的货币,是由M1加上储蓄账户构成的。M2货币包括银行活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某些极安全的投资以及小额(低于10万美元)定期存款(CD)。(M2可以提取并花费,但你需要找到提款机或者其他提款机制。)
咱们简单点说,M2 就是市场上流通的钱加上你银行储蓄账户里的钱。你的收入带来的购买力,是和M2总量相关的。M2增速越快,货币购买力下降越快。
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定义是:一个经济体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简单讲,它代表的是经济增长速读。中国连续N年GDP保持在7%以上,是个奇迹。
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其实和作为个体的我们的购买力,没什么直接关系。和我们有关系的,是M1和M2。
M2增速,就是国家的印钞速度,M2增速越快,货币被稀释的就越快,购买力就越低下。所以,只有你赚钱的速度高于M2增速,你才不会被贬值。(想一想我们辛辛苦苦赚钱,然后国家印点钞,我们的钱就不值钱了,是不是该痛哭一场!)
关于 M2 和 GDP,我是外行,就说这么多,关键是,我们知道了,收入增幅要跑赢M2才不会贬值。接下来我们看看怎样计算你的薪水增长是不是能跑赢M2。
你的薪水增长跑赢M2了吗?
下面这张图是中国年的M2与GDP增速曲线:
我们截取2008(选2008年是因为这一年有个著名的四万亿)到2016这9年时间来看,以2008年初为基数,到2016年底,M2从1变为4.48,GDP从1变为2.04。
计算方法很简单,从年9个数据相乘即可。
那么,以 M2 增速为比较基准,你在2016年底的薪水(针对工薪族做简单化处理,暂不考虑其它收入),应该是2008年的4.48倍以上,才算及格!
举个栗子,2008年你月薪5000,到2016年底,月薪必须超过22400才能和M2增速持平,你才没有被贬值!换算成年复合增长率,你的薪水要保持每年18%的增幅,才不给国家和人民丢脸!
噢我的天呢……小岳岳都要捂脸了……我只好痛哭三声,快给我找个脸盆哇!
……(等我哭完再继续)
好吧,哭完了,我们接着往下走——问题来啦:怎么样才能让薪水增长速度跑赢M2增速?
薪水增长怎样跑赢M2
这是辣么大的问题啊。
从选择职业的角度来讲,三步走,保证你具备跑赢M2的基础:
选择好行业
选择好公司
在公司的核心价值链上工作
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曾经介绍过,感兴趣的可以跟过去看看,顺便赞哈。再多一嘴,那里提到的,不仅仅适合程序员,对所有职场人士都有参考价值。
这里呢,就简单说一下。
所谓好行业,指的是处于上升期或成熟期,仍然有发展潜力的行业,比如互联网、比如金融、比如医疗、比如电商、比如文化娱乐。而对立面,就是已经进入衰退期或产能过剩的行业,比如煤炭、钢铁等。
所谓好公司,我觉得分三类,一类是行业内的头部公司,比如BAT,比如华为,比如格力;一类是在细分领域内有拳头产品、有形成垄断地位潜力的公司,比如大疆,比如YY,比如陌陌,比如一下科技;还有一类,就是成长中的初创公司,比如蘑菇街,比如逻辑思维,比如唱吧,比如小黑裙……
注:眼界有限,上面举例的公司不一定正确,求补充和指正
所谓核心价值链,指的是公司内核心产品链、核心业务链、最创造价值最挣钱的那条线。举个例子,在BAT,同等职级之下,软件开发工程师一定比行政薪水高;再比如,在4A广告公司,创意总监就比HRD薪水高。简单讲,公司什么部门最赚钱、什么产品最赚钱,你就努力向他靠近。
如果做到了上面几点,薪水增幅还是跑不赢M2,那还有终极法宝:跳槽!当然,跳槽时也要根据上面3点来选择理想职位。
推荐阅读:
戳阅读原文,到分答虐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茅台跑赢房价背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