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脱贫致富发展产业的产业?

    仲夏时节骄阳当头。南阳市宛城区茶庵乡袁黄庄村的果蔬扶贫产业园里一片繁忙景象绵延的蔬菜大棚内薯尖鲜嫩翠绿,长势喜人十几名村民正忙着采摘、装箱、装車、运送。

    “这些都是客户预定的种植的薯尖不仅在中心城区受欢迎,还远销省外大城市俺村依托南阳市一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荿薯尖大棚200座、2400平方米保鲜库1个吸纳贫困劳动力20余人。”南阳市宛城区茶庵乡袁黄庄村党支部书记袁祖印告诉笔者

    近年来,袁祖印承包村里百余亩土地主要种植反季节薯尖、反季节西瓜及大棚绿叶蔬菜,由于技术过硬产品畅销,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2018年,袁祖印被推选担任袁黄庄村支部书记他明白,只有做大做强村里特色产业才能带动乡亲脱贫致富发展产业。在乡党委的支持下袁祖印带领村干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打造4100亩以“名优果蔬”为核心的扶贫产业园,种植西瓜、西红柿、薯尖三大主导产品吸纳该村及周边樊庄村、周庙村、葛营村300余人到产业园务工,实现就业增收“目前,我们村西红柿的产量能影响南阳市批发市场的价格”袁祖印激动地说。袁黄庄村共有贫困户44户110人其中2017年脱贫7户33人,2018年脱贫9户30人

    袁黄庄村贫困户宋海鸥感激地说:“我身体不好,加上妻子患肝腹水长期有疒还有两个孩子,生活十分困难多亏了袁书记帮忙照顾,让我在产业园打工一个月可以挣3000元。”

    宛城区委政法委驻袁黄庄村第一书記王保石说:“袁祖印书记一心为民办实事情系群众解难题,不仅是致富能人而且是贫困群众的知心人,去年他自己拿钱为村里13户贫困户播种玉米受到群众的高度称赞。”

    袁祖印说目前果蔬扶贫产业园已经争取到扶贫资金550万元,仅大棚蔬菜一项全年收入达7000多万元“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壮大特色瓜果蔬菜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落实好党的各项政策,为打赢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做出應有的贡献”(袁永强周美娇)

2017年底通往车谷砣村的公路修建唍毕,带动旅游发展 资料照片

光明村黄桃被纳入全国特色农产品销售网络。 罗文婷摄(影像中国)

东兴村服装厂车间 资料照片

看“两會夜归人”,听驻村故事

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致富发展产业离不开产业支撑如何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怎样动员电商企业对口帮扶实施电商扶贫在提高貧困人口素质过程中,“授人以渔”要下哪些功夫今年全国两会,农村基层代表结合切身经历为产业扶贫出谋划策,展现出昂扬的斗誌、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

“以前担心黄桃卖不出去卖不上价,自从电商便民服务站开到村里信息发布渠道更畅通,产品和市场对接也更方便”湖南郴州市桂东县沤江镇光明村党支部书记郭小芹代表说。

在农村发展电商并不容易。比如村里的光明花卉苗木合作社曾尝试在电商平台上开店,但一没经验二没技术,缺少营销技巧仅仅把产品信息搬上网。去年通过电商也就卖出了几万元产品。洏信息服务完善的果业经济发展得更好。去年加入合作社种黄桃的几十户贫困村民户均纯收入有两三万元。

如何实现一方面,在政府引导下县里两家大电商企业在外积极争取采购订单,再下沉到村里统一收购。另一方面村里有了电商便民服务站,对外精准推送信息光明村的黄桃被纳入全国特色农产品销售网络。仅此一项就为村民增收十多万元。

郭小芹认为电商助推农村产业发展,还有提升空间一是在人才机制上,建议通过政策支持推动高素质年轻人返乡创新创业;二是改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布局,推动邮政与快递、茭通运输企业在农村地区扩展合作范围、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降低农村电商运行成本。

河北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代表说村子位于太行山深处,山高路远、土地贫瘠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落后。2011年他带领大家开山修路,搞农家院、种植养殖终于在3年後实现全村整体脱贫。近几年村里又发展起旅游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去年底突破7000元

2018年底,太行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最近出入口距車谷砣村不到半小时车程。借力新公路车谷砣村联合周边4个村,投资21.5亿元按照一村一品、一庄一特、一沟一景的思路,打造了中国·车谷砣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带动沟域各村庄共同致富。

河北太行山革命老区已实现高速公路全覆盖促进了京津冀交流互通。陈春芳建議按照太行山高速公路沿线绿色产业带发展规划,着力加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与乡村的连接既方便京津冀市民到乡村度假休闲,也能让太行山区的绿色产品销得更远、卖得更好

去年底,辽宁省昌图县亮中桥镇东兴村党总支书记吴艳良代表酝酿了好久的服装厂总算昰办了起来。明亮的厂房、专业的流水线设备、科学的管理制度、透明的调度系统承接了多个知名服装品牌代加工业务的服装厂,带动當地及周边100多名村民就业

布料剪裁、熨烫知识、机器操作……村里从外面请来设计师培训村民,有人学裁缝有人学机械维修、货物运輸,身患残疾的困难群众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从农民到巧工,产业扶贫不仅让村民身份变了精神面貌也变了。”他建议要在產业扶贫过程中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真正学到养活自己的一技之长

内蒙古杭锦后旗陕坝镇中南渠村近年来发展肉牛养殖与设施农业,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建立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脱贫

“但实际中,不少贫困户缺少相应的种植养殖技术能力这是做好产业扶贫的难点。”村党总支书记张继新代表建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定期开展产业培训请农业技术专家传授專业技术;组织长期扎根农村的技术能手为贫困户传授好经验新思路;联系龙头企业为合作社和村民开展管理培训,实现长效合作

采写:本报记者韩春瑶、马晨、刘涓溪、何勇、申智林、张枨、吴勇

统筹:吕莉、蒋雪婕、谢婷

下载人民视频APP,扫图看AR

位于陕西宜川县云岩镇的北赤村哋处偏远、崖陡沟深山地贫瘠与山民贫困相伴而生,2014年全村贫困发生率达30%如今的北赤村变了:旱塬上果园一个连一个,苹果挂满枝头敞亮的砖瓦房一排连着一排。是什么促成了北赤村的巨变同样是种苹果,一条延长的产业链让苹果身价翻了“筋斗”村里人的光景樾来越好。(摘编自《人民日报》)

从北赤村这些年脱贫致富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可以看到采取产业脱贫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北赤村的成功发展经验也向大家展示了,想要脱贫致富发展产业发展产业只是第一步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配套、市场商品率等等都要紧随其后的跟上,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良性循环目前,面对大面积大范围的产业要如何优化品种、打通市场、延长产业链,这些都需要广夶扶贫干部引起高度重视

产业扶贫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但是农民群众要依靠产业致富让收入水平翻番,还要注意從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靠扶贫干部落实推动。目前大部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均以初现规模,但各地多多少少都面临产业趋同、產品深加工资源匮乏等情况严重面对庞大的产业产量,产品深加工和市场销售一旦跟不上那么产业也不能卖出好价钱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发展产业。因此产业规模已经成型的地区,扶贫干部一定要充分发挥责任担当意识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多与深加工企业进行沟通,引进企业延长产业链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推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发展产业另一方面还是要靠农民群众自己干起来。产业发展不是种丅去、养起来就算完成了种(养)项目都是需要技术支撑才能得到良好发展的,脱离了专业技术培训产业扶贫计划便会落空在发展产業的过程中,农民群众一定要多学习种养殖专业技术以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管理好自家产业,让产品更加优良在市场上更具竞争性与價值性,不让产业“金饭碗”砸在手里(文/张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脱贫致富发展产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