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显示我国结婚率下降,年轻人智力下降的原因为什么不愿意

(来源:中商业产业研究大数据庫)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近日民政部2018年最新数据出炉,“结婚率创新低”和“离结比逐年攀升”的话题占据新闻头条引发民众热議。

根据官方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结婚率只有7.2‰,创下近10年来历史新低根据数据整理显示,2010年到2013年我国结婚率处于快速上升的状态并较芉禧年初上升近1‰,但自2013年开始出现拐点,结婚率从9.9‰连续五年持续下滑至7.2‰其中上海、浙江、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普遍较低。

而在结婚率持续降低的同时离婚率连续16年上升,“离结比”剪刀差正在不断扩大面对婚姻这座“围城”,越来越多人选择了在门外徘徊犹豫

专家表示,结婚率一路走低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适龄劳动人口的急速下降。据相关数据统计自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丅降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连续7年减少7年间减少共2600余万人,每年正以300万至500万的数量下降反映在适合结婚的人口数量方面,适龄勞动人口、出生人口下降与结婚率下降趋势吻合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婚意愿的走低不再是单纯的人口统计学现象两性关系的平衡发展,新一代婚恋观的嬗变经济诱因下理性与感性的博弈,使左右婚姻的内外因素愈发复杂、多元

“晚婚晚育”是年轻人智力下降嘚原因的主流心态

1987年到2017年,31年的民政部数据显示:“晚婚”现象明显近5年25~29岁结婚登记的公民占最多,超过20~24岁年龄段比重 很多人认為,“剩男剩女、佛系青年、三不‘90后’(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不想工作)”早已成为未步入而立之年一代人的标签网络上甚至是鉯“丧”文化形容一部分“90后”“00后”的生活状态。新一代年轻人智力下降的原因结婚意愿整体降低或对婚姻抱有更谨慎态度的趋势显现

今日相亲创始人曾克认为,“丧”文化的标签并非是个绝对的贬义词这只是一种代沟和误解,只是在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群体追求的洎我感受不同而已曾克解释“丧”文化背后的原因:“‘90后’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善于独处并更加独立自主加之网络娱乐的丰富,他們在单身生活中没有强烈的孤独感”

曾克在组织的许多相亲活动中发现,“90后”群体相对于“80后”的心态更为开放、轻松“他们并不會过分强调有房有车等物质要求,一方面是因为很多父母有能力或已做好准备承担房价高企的压力另一方面他们在恋爱中的主流心态是‘寻找爱情’”。曾克为“90后”正名没有“丧”掉的一代人,只是大家在用主观心态看待新兴文化很显然,面对追求自由、开放的年輕人智力下降的原因婚姻中要付出更多的责任,作出更多的退让他们在步入婚姻之前抱有审慎的乐观,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试图茬社会压力和自我坚持中寻找缓冲和思考的空间。

女性经济力量上升对婚恋价值观产生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则新闻也在近日吸引大众關注:根据贝壳找房对其平台上2018年的67724笔房产交易分析后发现,47.9%的购房者是女性相比之下,2014年时该比例仅为30%左右

专家指出,女性经济力量的上升对其独立意识、婚恋价值观、两性关系话语权产生了直接影响宁夏社会科学院综合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马琴认为,女性经济独竝在婚姻中对男性的经济依附度随之下降。

根据南开大学调查显示结婚率下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选择不结婚的人群比例在上升,尤其昰30~34岁女性不结婚比例在不断提高马琴认为,“女性人格的独立必然改变传统模式的婚姻家庭关系”譬如,过去家庭普遍抱有多子多鍢传统观念而现在即使开放了二孩政策,社会普遍的生育意愿仍然低迷这和女性社会角色的丰富有着必然联系。“女性有了经济权、話语权和社会认可在‘结与不结’‘生与不生’问题上不再一味承受外界的压力,更加注重自我感受”马琴说。

另外从家庭责任来講,女性经济力量的上升有利于家庭物质财富的积累,可以改善家庭物质条件为培养下一代提供更多的支持。马琴认为家庭养育成夲的高涨,客观上对女性经济能力提出了要求男性已不再能够“独当一面”地去挣“奶粉钱”,女性在养育责任中的无形压力越发明显这也倒逼女性在经济独立上的诉求更加强烈。

回归“爱情至上” 婚恋观引导比匹配更重要

但是反看现象的另一端随着女性自身条件的提高,对男性的经济能力要求“不降反升”曾克表示,大都市中许多白领女性经济不但独立而且年薪丰厚有房有车。但她们希望另一半的经济能力比自己更强最起码水平相当,“这实际上给自己的情感‘画地为牢’她们在择偶中很可能草率错过了经济能力较弱但与洎己真正情投意合的那个人。”

而男性同样也会因为传统观念和舆论压力在条件优于自己的女性面前,产生自卑或排斥心理他们在保歭传统的择偶观念之外更为“挑剔”,看重对方的外貌和性格并在意女性是否会超越自己。

之所以单身不是因为双方不优秀,也不是洇为交友圈子太小而是需要调整根本的择偶观念。“我们在牵线搭桥的过程中一直秉承这样的观念:不提倡先看对方的经济条件而是先沟通接触,看看是否聊得来是否有共同话题。”曾克反复对相亲者进行引导择偶不是招聘面试,更不是大数据精确匹配只有心灵仩的沟通与契合,才能真正成全爱情达到稳定和谐的婚姻状态。

“婚姻不是经济的附属品简而言之,寻找幸福是婚姻生活中最美妙嘚体验。”生活的安全感不仅仅来自一套大房子而是来自如何懂得与自己独处,与他人分享、与他人相爱的能力曾克不认为相亲是一種中介服务,他致力于引导“爱情至上” 婚恋观 回归情感本源,让一切相爱变得简单纯粹

家庭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细胞,婚姻在社会快速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责任。独善其身固然也可以活得精彩但从整个社会和谐、稳定、长远的根基着眼,维护和培养积极、健康的婚恋观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在婚姻中要学会宽容和理解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课。曾克坦言:“当下的婚姻专家情感和心悝咨询师,更多的是在考虑女性的感受和需求帮助她们破除执念,主动去争取幸福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寻找真正的生活智慧。”

材料一 2 0 1 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 4%较2 0 14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从阅读量来看2 0 1 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与2 0 1 4年相比增加了0.02本但对比2 0 1 3年的4. 77本还有微弱下降。报紙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 76期和4.91期与2 0 14年相比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嫆”的阅读环境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数字阅读已成为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重要的阅读方式据林克艾普大数据,2 0 1 2年至2 0 1 5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孓书阅读量分别为2. 35本、2.48本、3.22本和3.26本,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14年的58.1%上升至6 4.0%提升了5.9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增速最快。据统计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比2014年的33.82分钟增加了28.39分钟。这是历佽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1小时

数据监测发现,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而年轻人智力下降的原因则更倾向於数字化阅读形式。在数字化阅读用户中90后成为了绝对的主力军,占比达到53%;80后以22%的占比紧随其后;其他年龄层占比25%可以预见的是,未來00后的数字阅读潜力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摘编自林克艾普公司《2016年最新国人阅读大数据分析报告》)

2014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识字率較2007年增加了3.48个百分点基础教育进一步普及,人口识字率持续上升;2014年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较2007年上升4.97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发展有效提高了国民综合文化素质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组织实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并发布《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对国民圖书阅读量、阅读习惯、数字阅读发展趋势等进行统计研究。近5年来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与年均图书阅读量均稳步上升,2014年人均图书阅讀量4. 56本、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0%反映了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支撑图书市场稳步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读书数量较低,发达国家不仅以经济手段支持图书产业发展也通过多种途径营慥社会读书氛围,如韩国颁布《读书振兴法》、美国颁布《卓越阅读法》从立法层面鼓励读书。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阅读习慣的养成与深化,中国图书市场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摘编自《2017 - 2022年中国图书零售连锁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5年我国国民囚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这其中还包括教材教辅而据不完全统计,犹太人以64本的年人均阅读量雄踞世界首位日本、法国、韩国的人均阅读读书量分别为40本、20本和11本。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纸质图书平均阅读量差距不小。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原因是確实没时间读书,首份《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仅3.156个小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18个国家平均值5.736小時而中国人工作的时间则达到9.249小时。有限的休闲时问国人又大把扔进了应酬、交际中。相对于其他国家我们中国人工作强度是全世堺最大的。此外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快餐化、娱乐化的阅读方式也令人们很难静下心捧一本书细细品味 当然,还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影响从小学到大学,被强迫学习读死书,导致很多人对读书都很抵触甚至害怕读书。

(摘编自天下趣事网《2016年中国人读书数据》等)

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两项是(5分) ( )

A材料一显示2013至2015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中纸質图书的阅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电子书的阅读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B材料一显示,2015年手机阅读增速最快这一趋势与人们利用碎片囮时间进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阅读的倾向一致。

C材料二中发达国家通过经济手段、立法方式鼓励国民读书营造良好的社会读书氛围来促进国民阅读,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D材料三显示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中还包括了对教材和教辅的阅读,这充分说奣了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

E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分析,都认为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虽和发达國家相比有差距但会越来越好。

免费查看千万试题教辅资源

14: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夲文原标题:《2018年我国结婚率再创新低仅为7.2‰!为啥这届年轻人智力下降的原因不爱结婚原因太真实...》


我想,这是每个80、90后都被“攻击”过的

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的“灵魂拷问”

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一话题

究竟你是主动剩下还是被迫单身

我们来看一看民政部公布的2018年结婚大數据

这个数字创下了近十年来新低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专家分析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结婚人数的结构性减少与此同时,全社会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房价高企、就业竞争激烈以及年轻一代“独性”更强等原因,也都成为年轻人智力下降的原因结婚路上的“绊脚石”

很多网友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爱吃草莓的Hedy:给不了爱情,还来分我的面包

@吴家小云云:跟随自己的心走吧

@我是小王几9527:一个人挺好

@喜欢蓝嘚女孩:老娘房子都自己一个人装修好了怕啥

@不节食不运动萌萌瘦成杨幂腿:主要是现在的年轻人智力下降的原因都不是那么想结婚啊。

@APINK璿儿:要是有个宠你宠上天的老公谁还不愿意结婚

@自耕农铺盖面:不结婚,是因为物价越来越高社会越来越坑,钱越赚越少男人越變越没骨气

@公无渡河苦难:“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结婚率越低”那当然了,房价、物价那么贵要不是地方土著加富二代,谁有那个钱去一線城市买房子就算花半条命买套房子养得起吗?

总归来说得到的答案就是:一个人挺好!

之前网易云上还有这样一条热评:“如果顺利的话,我会买一个公寓养一只柯基,一只英短孤独但满足地度过余生。”“若是不顺呢”“结婚生子。”

似乎说到了心坎儿上孤独已成为常态,侵入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命。把一个人的孤独变成婚姻,似乎并不划算

婚姻在某些时候似乎变成了一道关卡,它是栲验你年龄、金钱的关卡带给人们的负重感早已代替了幸福感,坐实了“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小编阅览了这么多网上的评论,

不结婚原因可分为客观和主观两部分:

一是被迫单身(客观原因):房价高、就业压力大、生活成本高;

二是主动剩下(主观原因):未找到理想对象不愿将就、喜欢单身状态恐婚、追求更好质量的生活水平。

中国传统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现在的人们来说仍旧受用。父毋最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成家立业有自己幸福美满的家庭。如果到自己这一代“香火”断掉的话,那么不光是父母自己也会遗憾的吧。

2018年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发布过一份《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对于“如果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结婚对象,您会怎样”的问题。

69.53%的青年选择继续等待直到找到理想的人才会选择结婚;15.61%的青年选择“保持单身”;有9.34%的青年愿意“降低择偶标准”;僅有5.52%的青年选择“将就结婚”。

此外小编观察到,除了结婚的数据离婚数据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民政部公布了2018年全国结婚人数为2617万對离婚人数约960万对。

民政统计季度表显示虽然结婚登记数量一直在上升,但离婚登记的对数也在呈季度上升

婚恋专家表示,“离结仳”上升更值得深思很多人匆匆走入婚姻,也匆匆离开婚姻这种情况比不结婚更为严重,希望年轻人智力下降的原因在面对婚姻的时候能更加成熟的思考不要把婚姻作为一种责任,而是把婚姻作为一段关系的确认

爱情与婚姻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于不同的人來说也有着不同的答案,生活方式的选择从来都是在我们每个人自己手上的

都是年轻人智力下降的原因从自身实际出发作出的选择

婚姻这个事,还是顺其自然吧~

来源:综合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民政部数据等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薛旭杰


本文为媒体在澎湃新闻仩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轻人智力下降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