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泰旅游报价如何防止污染企业侵占保护区 ?

最新公告:专业生产优质不锈钢信箱、不锈钢安防系列、不锈钢标准(非标)制品系列、标识系列为主的生产厂家。


青岛市旅游业“十一五”规划 文 本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协调、坚持重 点推进,保证旅游特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要素和谐发展和 旅游产业素质全面提升,推动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二、总体发展目标 围绕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世界知名特色城市和打造“帆船之都” , 突出“山、海、城、文、商”特色,实施旅游精品工程、旅游促销工程和 旅游质量工程,全面推进旅游业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 型转变、由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变,把旅游业培育成青岛市国民经济重 要的主导产业,把青岛市建设成旅游设施完善、产品丰富、环境优良知名 度高的国际海滨旅游度假城市。 三、主要经济指标 (一)2008 年指标 以 2005 年为基期,到 2008 年,当年接待海外游客 100 万人次,年均增 长 14%;旅游外汇收入 7 亿美元,年均增长 19%;接待国内游客 3000 万人

次,年均增长 7%;国内旅游收入 390 亿元,年均增长 21%;旅游总收入 450 亿元,年均增长 21%。 (二)2010 年指标 以 2005 年为基期,到 2010 年,当年接待海外游客 130 万人次,年均增 长 14%,旅游外汇收入 9 亿美元,年均增长 17%;接待国内游客 3515 万人 次,年均增长 7.5%,国内旅游收入 512 亿元,年均增长 18%;旅游总收入 580 亿元,年均增长 18%。

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 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完善市场机制、整体宣传营销方面的主导作用, 运用市场机制引导旅游产业要素的合理配置, 形成政府主导、 社会化参与的 大旅游格局,提升产业素质,加快旅游业的发展。 二、高质量、高效益原则 突出青岛特色,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强化、完善散客服务体系,加强国 际市场开发和国内重点客源市场促销,强化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行业管理, 提高旅游产品质量、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拉长旅游消费链,增加旅游经济 效益。 三、国际化原则 坚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的 产业发展战略, 适应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 旅游环境、 服务质量与国际接轨, 努力使青岛成为国际旅游链条中的重要节点。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社会效益、经济效 益、 环境效益相统一; 严格保护、 依法管理、 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旅游资源, 保证旅游特色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依法管理、永续利用的原则,以海滨风光、 崂山名胜、历史名城、休闲度假为主题,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和有序开发旅 游资源,坚持高起点、高品位、有特色、出精品,使我市旅游资源优势转化 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旅游城市形象和特色更加突出。 以沿海海滨带为主体,向海域和陆域纵深扩展延伸,以滨海城市组团、 旅游景区、度假区为重点,延伸辐射陆域纵深和近岸海域,促进资源的优化 配置和有机整合,构成“城、海、山、陆”联系互动的重点开发格局。 一、青岛城市旅游区 (一)城区滨海旅游区 本区范围为团岛至浮山湾,自西向东由欧陆建筑风貌特色的老城区、 东部现代化新城区及海滨风光带构成。 老城区以教堂文化广场和汇泉广场为 中心,以城、海、山风貌和欧陆建筑文化风情为背景,以海滨休闲、旅游观 光、文化娱乐、休闲购物、海上旅游为主要特色;新城区以五四广场和浮山 湾国际帆船中心为中心,以现代城市风貌为背景,以奥运帆船运动、国际豪 华邮船、现代城市风光、休闲购物、海上旅游为主要特色。 ●团岛湾景区: 完善海上旅游设施,引导游船升级换代,发展青岛近海海上旅游,开辟 至竹岔岛、 灵山岛和琅琊台的旅游航线; 保护团岛炮台、 灯塔、 雾笛等遗址, 远期规划建设胶州湾海峡公园。 ●欧陆建筑风情文化旅游区: 对中山路社区的老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 将教堂旅游文化广场发展成为 老城区的旅游集散中心。 将圣心修道院旧址改造成欧式旅馆, 以教堂文化广 场为中心,呈放射状空间布局开发五条欧陆风情街,建设酒吧、餐馆、咖啡

馆、画廊等休闲场所:肥城路东段(欧式酒吧街) 、曲阜路(欧式餐饮街) 、 浙江路(欧式文化街) 、安徽路(欧式小旅馆街) ;对四方路、海泊路、潍县 路、博山路、易州路等百年老街的大型里院进行保护性开发,拆除院内违章 建筑,恢复原来的商住功能,开发成不同风格和主题的露天旅游纪念品、工 艺品集市和青年旅馆、家庭旅馆。繁荣中山路,形成特色旅游休闲区。在附 近的特色街区发展欧陆建筑群博览:沂水路(欧陆公共建筑) 、广西路(欧 陆商业建筑) 、河南路(金融建筑群) 。与小港湾改造和大港湾邮轮码头建设 形成联系和互动。 ●青岛湾景区: 在莱阳路以西的陆域和青岛湾水域,重点规划改造扩建中国海军博物 馆、青岛湾旅游码头;建设法制博物馆、观象山天文科学公园,拆除基督教 堂前遮挡观海视线通廊的办公楼, 对基督教堂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调整树种 结构,增加观赏性强的植物,增加基督教堂周边的通透度,丰富景观效果。 ●汇泉湾景区: 将汇泉广场发展成老城区沿海的旅游集散中心,美化、绿化汇泉角,恢 复汇泉角炮台遗址公园, 作为海上奥运的主要观赏平台和旅游观光点对游客 开放; 在中航校旧址建设帆船训练基地和帆船俱乐部, 在汇泉湾开展市民和 游客参与性帆船训练和体验活动; 对小鱼山区域的重点名人故居加以串联与 整合, 增强其旅游文化内涵与休闲功能,形成欧陆风情建筑群和中国新文化 运动名人故居为特色的旅游街区,适当建设咖啡屋、茶室、书屋、文学沙龙 等设施。 ●太平山景区: 整合中山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榉林公园、电视观光塔等资源,规划 建设太平山中央公园;整体规划青岛山公园,优化美化环境,完善步行道和 旅游服务设施,形成炮台遗址和山林观光为特色的城市山林公园。

●八大关及太平角景区: 拆除违法建筑,分级保护历史建筑,进行庭院和公共绿地绿化、美化, 减少机动车流量; 完成太平角区段的滨海步行道建设, 使之成为奥运帆船比 赛的观赏平台; 保留第二海水浴场三十年代建设的木板房更衣室,利用八大 关和太平角的部分老房子开设咖啡室、酒吧、小旅馆,增强都市度假休闲功 能; 突出海誓山盟主题, 将八大关和太平角的部分别墅庭院改造为蜜月别墅, 发展新婚蜜月旅游; 在第三海水浴场南部岬角处建设帆船帆板训练基地, 在 培养专业运动员的同时,开展市民和游客参与性帆船训练和体验活动。 ●浮山湾景区: 作为“帆船之都”的核心区,东部新城区的旅游中心,结合奥运设施建 设,规划建设常年对市民和游客开放的旅游项目、商业设施、游客中心和大 型停车场; 利用现深水泊位和防波堤内侧, 建设国际豪华邮轮专用泊位和候 船大厅、登轮桥,逐步发展成为亚洲重要的国际豪华邮轮港口,形成帆船、 邮轮、 水上运动和休闲观光中心。 在奥运会后继续举行大型国际海上运动竞 赛项目,开展市民和游客参与性、体验性相结合的海上体育运动项目,开辟 海上观光及海岛旅游航线, 与国际豪华邮轮公司积极接触和合作, 使我市成 为西太平洋重要的邮轮港口城市。 ●老龙湾景区: 加快银海大世界游艇码头的后续建设,拓展其海上交通、岛屿旅游、游 艇旅游、帆船帆板比赛与培训等旅游功能,取得专业性游艇俱乐部规划、建 设和运作经验。 (二)城区纵深旅游区: ●港口旅游商贸区: 青岛港六号码头与现作业港区分离, 发展成为专用的国际邮轮码头和国 际客运中心。港口周边社区进行统一规划改造,美化环境、完善设施、发展 交通集散功能和休闲、餐饮、酒吧、咖啡馆等综合性商业服务设施,使之成

为以国际邮轮为中心的综合性旅游商贸区; 依托小港湾改造项目发展海上旅 游、特色餐饮、商贸、休闲娱乐活动。 ●大枣园民俗文化旅游区: 保护大枣园牌坊和历史街道格局,建设清康熙年间建筑民俗风貌一条 街、大枣园文化广场、仿清民俗街、王家祠堂、王懿纪念馆等,发展民俗特 色文化旅游。 ●海云庵民俗文化旅游区: 以民俗文化和传统工业历史为特色, “海云庵糖球会” 扩大 的品牌效应, 建设青岛民俗博物馆、 青岛历史风情建筑为特色的民俗特色街区, 形成特色 书画、古董、餐饮、休闲旅游特色民俗文化街区;保留四方机车车辆厂部分 车间和厂区铁路,建设四方机车博物馆、纺织博物馆,发展纺织、机车等青 岛传统工业旅游; ●北岭山休闲旅游区: 加快北岭山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钓鱼场、植物园、动物乐园等休闲娱 乐设施,利用青岛葡萄酒厂、大洋食品公司的闲置场地和厂房,建设葡萄酒 博物馆、休闲酒吧等项目,依托麦德龙超市和东方家园建材超市,发展特色 餐饮和文化休闲,形成以北岭山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休闲娱乐旅游区。 二、崂山风景名胜区 修编崂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山海风光、道教文化、生态民俗为主 题,坚持生态型、高品位、出精品,形成以巨峰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景区 发展的新格局;全面优化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整合山林生态、植被和风貌; 进一步完善景区道路设施, 修复开放一批文物景点, 进一步开发道教文化资 源; 开展崂山特色旅游文化活动, 从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上提升崂山旅游的 品位。 ●巨峰游览区: 恢复铁瓦殿、玉清宫道教宫观遗址,整修森林公司旧址,介绍崂山人工

植树的历史和主要树种,完善休憩观光设施。 ●太清游览区: 整修太清宫周边环境,开展道教音乐、武术、道场等艺术表演活动,开 发道教素斋餐饮;规划建设至八仙墩、崂山头景区的旅游步行道。依托太清 宫湾旅游码头,发展崂山周边沿海和至海岛、度假区的旅游航线, ●上清游览区: 保护自然植被和景观, 整修至太清宫环山步行道沿线景观, 增加文化内 涵和吸引力,吸引分流太清景区游客;对明霞洞景区进行规划,重修斗母宫 等道教建筑,拓展游人休憩、观海空间。 ●北九水游览区: 突出深山幽谷、高峡鸣泉、峰回路转的景观特色,逐步拆除区内过多的 餐饮、住宿和经营性建筑,严格保护城市水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崂山抗日游 击队烈士纪念舫,恢复抗日烈士纪念石刻,增加景区的现代历史文化含量。 ●华楼游览区: 完善景区入口环境、 停车设施和游览服务设施, 在严格保护城市水源地 的前提下,建设与崂山水库南岸串联的环保旅游通道。 ●棋盘石游览区: 规划开发关帝庙景区, 建设至关帝庙的旅游步行道, 修复关帝庙宗教建 筑群和主殿的清代壁画, 形成本区的特色景点, 在渔码头附近建设停车场和 旅游服务设施。 ●登瀛游览区: 严格保护河道和山体、植被,严禁开山采石,保护环境,开发建设大河 东森林公园,保护德国刻石及王子泉景观,恢复三元宫道教遗址;建设完善 大河东停车场、 游客中心、 购物中心和旅游客运中心的崂山旅游服务基地功 能,全面提升崂山旅游接待服务水平。

●流清游览区: 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定建设控制区,控制建筑物风格、层高、色彩 和容积率,增大绿化率,保护沙滩、护岸林带和水环境,防治污染,适当建 设汽车旅馆和青年旅馆,发展渔村家庭度假。 ●崂山外围: 与崂山风景区总体规划线衔接,严格保护、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发展有 特色的旅游度假休闲产品,形成崂山外围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圈,适 度建设汽车旅馆和青年旅馆,发展渔村、山村家庭度假。 继续办好北宅樱桃节, 完善生态民俗观光果园的基础设施, 丰富农家乐 生态民俗旅游活动内容, 提高农家宴与家庭旅馆的旅游服务质量; 保护崂山 周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整合发展生态山谷、山村特色旅游;整合崂山水 库、夏庄法海寺、城阳太和旅游区及周边农林业生态旅游资源;在沙子口城 镇建设和改造完善旅游景观和旅游功能, 建设海滨公共绿地, 规范发展沙子 口旅游商贸购物市场和干海产品市场。开发李沧区、城阳区的崂山北麓、西 麓的山林、果园旅游资源,开展花卉观赏和登山休闲特色旅游活动。 三、石老人旅游度假区 海滨地带重点规划建设极地海洋世界、石老人旅游休闲区、现代艺术中 心、中高档度假酒店、发展海滨、山地运动和休闲观光;保护浮山和午山山 体地质地貌和森林植被, 丰富山林生态景观, 建设浮山山林公园和午山山林 休闲区;改造国际啤酒城,扩建和完善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商务酒店、国际 会议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完善度假区停车和旅游服务功能。使本区成为集 观光、度假、节庆、会展、体育、博览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城市旅游度假区。 四、仰口旅游度假区 作为 《山东省海滨度假旅游规划》 优先示范区和青岛最重要的旅游度假 地之一,依托崂山山体背景,整合山、海、滩、岛、岬、湾、山林、渔村、 渔港度假旅游资源,规划建设国际一流水准的旅游度假酒店和国际会议中

心。划定建设控制区,保护沙滩、护岸林带和水环境,拆除仰口海水浴场沙 滩上的建筑物,规划分散式停车场和度假酒店,恢复护岸林带,整合区内海 滨山体旅游资源, 留足生态隔离区和旅游预留地; 完善度假和国际会议设施, 对兔子岛进行旅游开发;建设游艇码头,实现高档次国际会议中心、度假酒 店、渔人码头与渔村、海岛休闲、游艇旅游及水上运动的有机结合。 五、温泉旅游度假区 结合田横城市组团温泉片区控制性规划, 适当划分城镇改造用地和度假 用地,形成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和健康疗养区,突出自然、健康主题,发展 多种形式的特色温泉浴、健身诊疗活动和中医药保健活动。严格保护、统一 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管理地热温泉资源;辐射周边山林、海滩旅游资源,形 成山、海、泉、滩优化配置的度假产品体系,拓展度假休闲活动内容和活动 空间。建设四金山、架子山的登山步行道,加强森林植被种植;完善黄埠海 滩的相关服务设施, 建设海滨度假酒店和海水浴场, 选址建设一处游艇俱乐 部;改造虾池水系,开展游泳、水上运动、滑沙、风帆车等海滨休闲活动。 六、田横岛旅游度假区 制定度假区陆域和岛群控制性规划, 保护沿海、 山地植被、 农田及果园, 防止度假地进一步城市化; 滨海道路与潮间带之间留足海滨旅游预留地, 严 格保护海岛生态、植被和礁石、滩涂;扩建绿岛码头和田横岛码头,改善基 础设施和通航条件,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海岛垃圾实行外运处理;整个 度假区以齐文化和海岛渔村民俗为主调, 重新规划建设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 历史文化景观; 建设环岛滨海步行道和观海垂钓平台, 改造和完善已有旅游 接待设施,发展会议功能和分时度假功能,开发渔村家庭度假、游客参与性 海上运动、渔业生产、养殖、捕捞活动。 七、鳌山卫海滨旅游区 突出特色,完善旅游道路、厕所等基础设施,作足鹤山遇真宫奇特声学 现象、自然地貌和文化景观的开发宣传文章,依托山林果园和附近的山村,

开发山林果园生态旅游和农家乐民俗旅游; 保护鳌山湾沿海沙滩礁石, 留足 滨海旅游预留地, 建设对公众开放的鳌山头旅游观光区, 布置沿滨海公路的 沙滩海滨旅游带;发掘和开发鳌山卫遗迹,对鹤山、豹山、东京山民俗文化 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扩建大管岛、小管岛陆岛交通码头,改善基础设 施和通航条件,开发大小管岛岛群生态旅游和渔村度假旅游。 八、丰城和金口旅游区 依托滨海公路,整合丰城雄崖所古城、金口天后宫,开发即墨古文化旅 游区。对雄崖所古城进行保护性修复,整修和恢复部分古城墙,保护和恢复 原有的古城街道格局和建筑物风格, 规划为古村落旅游景点; 制定丰城海滨 度假地控制性规划, 串联改造虾池水系, 建设滨海水上休闲活动旅游项目和 度假村、度假酒店、汽车旅馆和度假宿营地,开发垂钓及水上运动特色旅游 产品;保护和利用当地特有蟹种(中华双乳鬼蟹) ,开发特色工艺旅游纪念 品,依托丁字湾滩贝护养区,适当开发滩涂拾贝旅游活动;开发丰城北颜武 村庙山,建设生态茶园;开发长岭山与笔架山,建设龙丰湖及豹虎山自然保 护区; 对金口天后宫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美化, 建设仿古步行道与仿古商业街, 建设旅游停车场及入口广场等基础设施, 按照规划扩建修复天后宫, “唱 依托 灯节”等丰富多彩的庙会活动,打响民俗旅游品牌。 九、凤凰岛旅游度假区 作为 《山东省旅游总体规划》 一号优先示范区和青岛最重要的旅游度假 地之一,依托黄岛新城区,编制度假区控制性规划,整合山、海、滩、岛、 岬、湾、渔村、渔港度假旅游资源,建设青岛西部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旅游 度假区。 东西两侧以山地丘陵、海湾海滩以及自然村落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主,划 出生态保护绿线,发展海滨度假、国际会议、山地自行车、海峡观光、渔村 民俗项目,中部以影视文化及大众度假旅游为主题重点开发建设。

东部重点保护生态山林,规划象头、绿岛嘴、饮牛湾三处与青岛市区的 对景点为海滨观景地,保护甘水湾和饮牛湾一带的特色渔村、渔港风情,发 展渔村家庭旅馆, 建设旅游码头和海峡观光公园; 在与青岛隔海相望的窟窿 山适当位置论证建设具有海洋文化特色和观光功能的大型标志性建筑物或 雕塑,划出山地生态保护绿线,利用德国人建设的跑马道,发展山地自行车 运动休闲; 规划预留绿岛嘴帆船帆板训练基地选址, 在张屯嘴建设旅游交通 码头,开通至市区东部和竹岔岛、灵山岛的旅游航线。 中部发展影视主题旅游及大众型度假旅游, 先期建设中心演艺馆、 北京 电影学院创意媒体学院、海景花园度假酒店,发展文化艺术特色旅游;金沙 滩东端规划预留一处临海五星级度假酒店选址; 沿唐岛湾建设海滨公园和步 行道,在唐岛湾底部与开发区中央商务区的结合部,建设旅游集散地、海滨 广场和旅游、文化、商业设施;在唐岛湾建设海上旅游、运动基地和游艇俱 乐部, 规划预留一级方程式摩托艇赛场和配套设施用地; 唐岛湾南侧陆域规 划建设一处高尔夫球场。 西部发展高档度假旅游, 在连三岛和月亮湾区域规划建设高档国际会议 中心;银沙滩岸线陆域,由海向陆布置滨海步行道、咖啡屋、酒吧等休闲设 施和旅游度假村、 度假酒店, 在银沙滩东西两端各预留一处临海五星级度假 酒店选址,保留鱼鸣嘴渔村部分建筑,发展民俗特色度假旅游和游钓活动。 十、小珠山休闲旅游区 本区是以城市生态山林休闲旅游为主要特色, 与城区紧密相连的生态旅 游观光休闲度假地。 编制控制性规划, 完善景区配套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设 施,保护城市水源地、植被和自然生态,开辟灵山卫至小珠山景区登山游览 线,发展登山旅游项目;修复建设太平庵、朝阳寺、白云寺,保护齐长城遗 址, 规划建设高科技综合性生态农业观光园和山地生态旅游项目, 南麓建设 山村生态休闲康乐旅游区,东麓建设山村民俗生态休闲度假地。

十一、灵山岛生态旅游区 以海岛地质地貌、 生态观光、 渔村民俗为主题, 申报国家海岛地质公园, 并规划为青岛海上旅游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和中心节点。 按照 《青岛市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 的要求严格保护海岛和周边海域生 态环境和自然风光,编制旅游开发规划,理顺管理体制,成立专门的旅游管 理机构; 拓宽整修环岛旅游环保车道路和环岛步行观光道; 逐步实现海水淡 化、污水处理、电力扩容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火山砾岩、断裂带、海蚀地 貌资源和岛周围的水质、水生生物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和植被,研究一年一 度的鲸鱼群徊游规律,划定鲸鱼群活动保护区,保护鲸鱼群的徊游环境,在 鲸鱼群徊游季节,避免船舶活动的干扰,开展岛上观赏鲸鱼专题旅游活动。 扩建灵山岛码头,提高客船规模、档次和适航性能,积极开拓市区、薛 家岛、 胶南至本岛的旅游航线和游艇航线, 建设适于游艇靠泊的港池和基础 服务设施,吸引游艇帆船来岛停泊观光;整合海岛渔村,发展绿色度假设施 和渔民家庭旅馆, 重点建设沟南崖休闲度假区、 王家沟民俗村、 上庵民俗村、 羊礁垂钓点,发展渔村风情休闲度假旅游、海上环岛观光旅游、游客参与捕 捞养殖作业、垂钓、攀岩、登山探险等参与性、体验性特色旅游活动。 十二、大珠山风景区 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发挥大珠山“谷秀、峰奇、石怪、花繁”的“岸海 名山”特色,发展成为高品位、多元化产品相结合的山林风景区。珠山秀谷 景区以自然生态观光为主,保护山林植被,实行林相多样化,增加秋季观叶 植物;继续完善景区道路和旅游基础设施,办好杜鹃花节,增加新的生态和 花果观赏项目。 在石门寺景区建设通达杜鹃花区的旅游步行道, 以奇峰异石 和佛教文化景观为主要旅游特色, 开发为西翼海滨旅游线上最具特色和吸引 力的山地旅游产品。 改造扩建龙门顶陆岛交通码头, 开通至灵山岛的交通及 旅游航线。

十三、琅琊台旅游度假区 依托新的琅琊城市组团和琅琊台风景名胜区, 以先秦文化和秦汉文化为 背景,发展为海滨休闲娱乐、渔村民俗、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特色 旅游度假区。 滨海道路南侧建设龙湾海水浴场, 统一规划龙湾至琅琊湾码头 的岸线,保护和恢复护岸林带、固沙植被和自然景观,在龙王溜潮汐湖建设 水上休闲娱乐项目和水上休闲度假村, 在龙湾护岸林带以北建设渔村风格的 海滨民俗度假村、海滨娱乐区。 十四、琅琊台风景名胜区 严格保护与整合文物资源和自然风貌, 改善林相结构, 完善基础设施与 旅游服务设施, 充实主景区秦汉文化内容, 提高琅琊文化陈列馆的文化含量 和品位,增加游客参与性旅游活动;开发秦代造船、航海遗址和徐福东渡纪 念文化活动;建设鸭岛、沐官岛陆岛交通码头,开发斋堂岛、沐官岛民俗风 情旅游区和渔村风土人情旅游, 改善岛上卫生条件, 建设岛上观光游览路及 景观景点, 发展渔村家庭度假与特色餐饮, 发展海岛垂钓和游客参与的海上 渔业生产、养殖、捕捞活动。 十五、灵山湾海滨旅游区 依托滨海公路、胶南新城区、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海滨岬角、海湾、 码头和绵长的海滨沙滩岸线,发展公众海滨休憩、沙滩运动休闲、海滨水系 娱乐、海滨度假相结合的滨海旅游带。发展游艇码头和海上旅游航线,形成 与凤凰岛度假区、 灵山岛生态旅游区、 琅琊台度假区、 琅琊台风景区相呼应、 互动的海上旅游、运动、观光、休闲活动。 十六、城阳及红岛海滨旅游区 逐步形成机场国际空港及周边旅游及配套设施区、 城阳中心旅游区、 西 部农业和民俗旅游区、 崂山西麓旅游度假地和红岛海滨休闲度假地。 结合青 岛交通规划的客运枢纽和快速公交系统换乘点,在城区选址建设一处集停 车、住宿、换乘、咨询、餐饮、文化、休闲、旅游服务为一体的旅游集散中

心。建设胶州湾湿地生态保护区、高尔夫休闲娱乐区,结合胶州湾跨海大桥 红岛登陆点建设,近海陆域建设酒吧、海鲜餐厅、特色商店等海滨旅游商业 服务设施; 发展和完善渔村家庭旅馆, 完善道路和停车设施, 扩展海滩拾贝、 渔船作业、 海滨海岛垂钓等参与性旅游活动, 开展胶州湾观光及休闲渔业旅 游; 在西大洋海湾建设游艇帆船俱乐部, 开展市民和游客参与性帆船帆板训 练活动; 开发崂山西麓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发展生态民俗农业旅游观光 园区,开发青岛市民和游客双休日度假休闲活动。 十七、艾山地质文化旅游区 依托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和环胶州湾经济带, 整合和开发艾山火山海蚀地 质奇观,建设艾山东西双石地质公园,开发艾山“风雨三霄”特色道教文化 与民俗文化景观, 完善艾山景区的旅游停车场等基础设施, 开发农家院和特 色果园,形成地质奇观、自然生态、道教文化、民俗文化、乡村度假相结合 的特色旅游区。 十八、三里河文化旅游区 结合胶州城市整体规划建设, 对三里河文化区进行整体规划, 完善基础 设施, 建设三里河文化遗址公园和庸生祠, 增加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展 示项目; 恢复高丽亭馆建筑, 在板桥镇、 市舶司、 海神庙文化遗址铭牌标识, 发展中韩文化交流旅游项目。 十九、大泽山风景区 突出平度农业、 葡萄文化特色, 把大泽山葡萄节与农家院生活体验旅游 项目更好地结合起来, 建设东方葡萄城农业生态观光项目; 完善天柱山文化 风景区,建设国际书法艺术园林、书法艺术博物馆和必要的修学研究设施, 举办国际书法艺术节; 制定大泽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综合发展绿色生态 旅游、红色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划定风景区的核心区、恢复区和控制区, 整修登山汽车道及步行道, 辟建停车场与景区入口广场区, 根据需求情况逐 步增加农家宴、 山林度假等旅游服务设施, 清理大泽山主要山体的采石破坏

痕迹,恢复采石区的植被和山体景观;治理石料加工形成的水体污染,保护 大泽山水库的大天鹅越冬栖息环境, 开展观鸟活动; 整理和开发大泽山高家 民兵地雷战遗迹, 积极发展红色旅游; 挖掘大泽山的书法艺术资源与佛教文 化资源潜力,扩大宣传力度,开展宗教文化游、书法艺术游、登山探险休闲 游。 二十、莱西湖生态旅游区 建设围绕莱西湖的灌丛─杨树─果林的环湖绿色风景带。 完善入口区旅 游设施,建设产芝植物园。围绕湖滨开发建设垂钓、休闲、运动、娱乐项目 及旅游服务设施, 开发观赏与参与相结合的水产养殖生态科普旅游项目和垂 钓基地,发展特色餐饮和休闲垂钓活动。恢复马银山道观建筑群,利用良好 的湖滨景色与山林环境,开展湖滨观光旅游。开发湖鱼节、端午节龙舟赛、 钓鱼节、环湖自行车比赛等旅游项目。

重点旅游产品与重点旅游项目

实施旅游精品工程,构建以度假旅游为核心、以精品项目为支撑的多元 化旅游产品体系,整合资源,围绕“山、海、城、文、商”五大特色加快 发展,重点培育和完善度假旅游、观光旅游、海上旅游、文化旅游、商务 节会旅游、体育健身旅游、国际邮轮旅游“七大系列旅游产品” 。 (一)度假旅游 结合度假旅游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开发利用多样性的旅游度假资源, 规划发展都市度假、海滨度假、海岛度假、温泉度假、山村渔村度假等多 元化度假旅游产品, 以仰口旅游度假区及凤凰岛旅游度假区为重点和优先 发展区,示范和带动其他旅游度假区和度假地的规划建设,把青岛建设成 为中国北方最具吸引力的国际性海滨度假城市。 1、都市度假 围绕城市休闲消费需求, 发挥青岛独特的城区休闲度假资源优势和集 散功能,建设国内一流的城市度假休闲区。以滨海步行道串联教堂文化广 场、汇泉广场、五四广场等旅游中心和海湾、海水浴场、星级酒店、城市 公园, 形成具有海滨城市特色的都市度假产品。将八大关和太平角的部分 别墅庭院改造为蜜月别墅,接待新婚夫妇,开展新婚蜜月度假旅游与“重 温浪漫”的夫妇、家庭度假旅游。 2、海滨度假 编制各滨海度假区、度假地的控制性规划,明确各自的开发主题、功 能区划、主要特色,形成具有不同特色、可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旅游度假 产品。高档度假产品以凤凰岛、仰口度假区为主,其他海滨发展大众型、 民俗性度假产品。

3、海岛度假 突出特色、适度开发,依托海岛现有渔村,发展海上观光、垂钓和渔 村民俗为主,有选择地发展海岛度假产品。在田横岛群,发掘历史文化内 涵,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发展高档会议和度假旅游;在灵山岛,开发海岛 地质地貌和生态观光、渔村风情和海上垂钓等度假项目;在大管岛、小管 岛、斋堂岛、竹岔岛、兔子岛等其他海岛,发展以渔村民俗和海岛垂钓为 主的度假休闲产品。 4、温泉度假, 在即墨温泉镇,结合城镇改造,划分不同的功能分区,合理开发利用 管理地热温泉资源;辐射周边山林、海滩旅游资源,形成山、海、泉、滩 优化配置的度假产品体系,积极发展滑雪、高尔夫、海滨水上娱乐和沙滩 体育娱乐活动,开发旅游淡季休闲度假市场。 5、山村渔村度假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改造,以旅助农,发挥旅游富民和城 乡交流的积极作用,在山林山村和海滨渔村,修建必要的道路、停车场和 旅游配套设施,在保护生态、土地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引导部分 农民转产就业,发展山村渔村家庭旅馆和特色餐饮、购物,发展游客参与 性、 体验性特色旅游度假休闲活动, 形成城郊特色山村渔村休闲度假产品。 (二)观光旅游 整合全市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完善、提升、发展多元化、组合型旅 游观光产品。 包括以欧陆风情老城区与现代化城区风貌为主要内容的都市 观光旅游;以滨海步行道、广场、山头、海湾岬角等为主要观光节点的海 滨观光旅游;以崂山、大泽山、大珠山、小珠山、琅琊台、鹤山为主的风 景山林观光旅游; 以新建大造船、大炼油为主的现代工业观光和青岛传统 产业特色工业观光旅游;以市郊的农业科研和生产基地、菜园、果园为基 础的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以自然保护

区、海岛、火山、海蚀、植物群落为主的科普观光旅游。 (三)海上旅游 优化配置、合理开发海岸、海滩、海湾、海岛旅游资源,以滨海旅游区、 度假区、港口、码头为陆域依托,以滨海公路和海上旅游航线为纽带,以灵 山岛、田横岛、大、小管岛为主要节点,有选择地开发近海岛群、岛链,滨 海旅游产品与海上旅游产品联系互动,构筑“陆海互动,点、线、面结合” 的青岛海上旅游发展格局和产品体系。 合理布局,规划、建设多样性的旅游码头、兼容旅游功能的交通码头 和渔码头,开发多条海上旅游航线, 积极引导海上旅游产品升级换代和多 元化, 开发新的海上航线; 重点发展帆船帆板、 海上休闲游钓、 休闲渔业、 海上游乐活动等大众型、参与性、趣味性海上活动项目,适度布局发展游 艇俱乐部等高端海上旅游产品。 (四)文化旅游 结合城市特色风貌保护, 发展欧陆风情建筑文化游;依托海滨旅游资 源,发展婚庆文化旅游;依托众多的宗教历史建筑,发展宗教文化游;依 托名人故居,发展文化名人寻迹游;依托天柱山魏碑、崂山刻石、大泽山 刻石、琅琊刻石等,发展书法文化游;依托即墨故城、古县衙、田横五百 义士墓、雄崖所古城等,发展齐鲁历史文化游;依托中共青岛支部、海军 博物馆、平度高家民兵地雷战旧址等,发展红色文化游;依托青岛啤酒博 物馆、青岛国际啤酒城、登州路啤酒街,发展啤酒文化游;依托青岛水族 馆、海底世界、极地海洋世界和部分对游客开放的海洋院所,发展海洋文 化游;依托汇泉广场、音乐广场、美术馆、现代艺术中心等,发展参与性 艺术文化游。 (五)商务、会展、节庆旅游 结合城市组团、度假区和旅游酒店建设,合理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多 功能的会议中心,扩大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 亚太国际旅游博览会等特色展会和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海洋节、金沙滩

文化旅游节、 大泽山葡萄节等旅游节庆活动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发挥 我市城市经济、企业品牌、海洋科技和外经贸优势,积极发展商务考察、 贸易洽谈、项目投资、产品营销活动,积极发展各种特色会展,创办品牌 展会, 积极争办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国际会议和重大活动,争取青岛 成为世界级的会展旅游城市。 (六)体育健身旅游 充分利用我市举办 2008 年奥帆赛、打造“帆船之都”的契机,积极 争办在国际影响较大的体育赛事,积极争办国际帆船拉力赛、 “美洲杯” 帆船比赛、国际马拉松比赛等大型国际赛事;大力发展游客和市参与性强 的体育旅游,开展普及性、大众性的帆船帆板运动;积极开发与大众休闲 相结合的山林、海滨休闲健身运动旅游项目;开展中医保健、中华武术健 身旅游活动。 (七)国际邮轮旅游 编制发展邮轮经济专项规划,完善城市接待国际邮轮的功能。建设浮 山湾国际邮轮母港和配套设施、 青岛港国际客运中心, 发挥青岛港的综合港 口设施条件优势和海西湾修造船基地的修船能力优势, 为国际邮轮母港和邮 轮码头提供保障服务。 加强各口岸部门的协作, 积极争取发展邮轮旅游的有 利政策环境,为国际邮轮提供一流的港口综合服务。 积极开发国际邮轮市场,利用奥运机遇宣传青岛的邮轮旅游产品。加 强与韩国、日本的客货班轮公司合作,争取扩大经营规模和范围;积极与世 界上主要的邮轮公司和代理商联系,招揽国际豪华邮轮靠泊,开发东北亚、 西太平洋和北美国际邮轮旅游航线, 争取更多的邮轮公司把青岛作为主要的 旅游目的地或母港,使我市成为国际知名的国际邮轮接待城市和枢纽城市。

二、重点旅游建设项目 按照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有序开发的原则,在 2008 年前,重点发展 度假旅游和海上旅游,重点推动规划建设对全市旅游发展起关键和带动作 用的特色项目和基础项目;到 2010 年,以滨海旅游带、近海岛屿、陆域旅 游区点共同构成特色突出、丰富多彩的多元化旅游产品布局和产品结构, 使我市的旅游环境、旅游基础设施、产品结构和服务网络体系达到国际旅 游发达城市水平,旅游产业实现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高品位和可持 续发展。 (一) 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 在浮山湾建设奥运会海上运动项目场馆和比赛基础设施、 国际豪华邮船 码头和常年对游客开放的旅游、商业设施。奥运会后,运动员村改建为五星 级酒店。 积极发展帆船、帆板、 游艇等水上运动项目, 使之成为“帆船之都” 的核心活动区域。 (二) 国际邮轮母港 兼顾举办奥运会帆船比赛和接待国际邮轮的要求,建设浮山湾国际邮 轮母港。 疏浚浮山湾的邮轮回转水域和主航道,在浮山湾奥运中心突堤码头 规划建设国际邮轮大厅和国际一流水平的登船、 候船、 通关与供应服务设施, 发展附近区域的旅游和商业功能,形成奥运帆船中心、国际邮轮母港、海上 旅游基地和旅游集散地四位一体的综合旅游商业区。 青岛港六号码头与现作业港区分离,建设专业的国际邮轮及客货滚装 船码头、 服务配套设施和国际客运中心大楼,发展成为高标准的国际客运旅 游中心。周边城区进行统一规划改造,改善、美化城市环境,发展交通集散 功能和休闲、餐饮、酒吧、咖啡馆等综合性商业服务设施,形成新兴的临港 商业旅游休闲区。

利用青岛港的综合港口设施和海西湾修造船基地的修船设施,为国际 邮轮母港和邮轮码头提供保障服务。 (三) 中山路旅游商贸区 以旅游商贸为街区经济特色, 以欧陆建筑风情为文化特色, 保护城市历 史文脉和历史风貌, 保护历史街区格局和历史建筑物, 拆除区内违法建筑和 与历史建筑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物, 对历史建筑街区进行保护性整修; 用功能 置换方式改善社区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 把部分居民楼院改造为特色商业铺 面和院内露天市场;以教堂广场为社区中心和游客集散地,开辟小型酒吧、 咖啡吧、画廊、文化沙龙、工艺品和古董店为主要特色的旅游步行街和文化 市场,形成老城区的旅游中心,实现中山路社区的商业繁荣与复兴。 (四) 中国海军博物馆 综合规划,统筹陆域和水域规划设计,新建海军广场、主展馆大楼、海 军战史和英模纪念雕塑,进一步完善旅游功能,增加趣味性、参与性项目和 仿真项目, 建成世界一流的国家级专业军事博物馆和红色旅游精品。 在国家 对外军事交流、军史战史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海洋国土观教育 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 极地海洋世界 结合滨海步行道建设,保持敞开的滨海步行与观光空间,建设极地馆、 旅游大道、渔人码头、中心广场、停车场、游艇码头等,形成以海洋生物展 示、人与动物互动、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综合海洋生物观赏、海洋观光、 休闲娱乐、特色餐饮、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公园。 (六)现代艺术中心 将现代雕塑园扩建为综合性现代艺术中心, 拓展滨海艺术活动空间和活 动内容,展出全国和全球艺术作品,介绍世界当代艺术作品,开辟供未名艺 术家和青年艺术工作者进行短期创作的创作室。 在以纯艺术为主体展示对象 的同时,开展大众性艺术活动,并适当增添必要的旅游休闲娱乐设施,辟建

儿童艺术天赋发展中心、音乐艺术沙龙、咖啡馆、艺术家餐厅等。 (七)国际啤酒城改造 拆除围墙,绿化美化环境,建设地下、地上停车场,确保国际啤酒节活 动空间、确保青岛国际啤酒节品牌不断发展,突出啤酒城的国际性特色,充 分考虑日常经营的需要, 聚集人气和商机, 适当布局建设体现各国文化风情 和啤酒文化的特色啤酒屋, 吸引世界主要啤酒厂商在此设立品牌啤酒屋和展 示窗口,形成常年性的国际特色啤酒餐饮娱乐功能。 (八)石老人休闲旅游区 整合午山山体、石老人沿岸山林绿地和水域,结合渔村搬迁改造,建设 18 洞高尔夫球场、五星级酒店、游艇俱乐部、海鲜美食一条街,形成陆、 海、山互动的运动休闲旅游区。 (九)海滨及温泉旅游度假设施 重点发展青岛城市海滨、仰口、凤凰岛、石老人、琅琊台、田横岛、温 泉度假区以及灵山岛、大小管岛、丰城、鳌山海滨、红岛海滨、小珠山、大 泽山、 铁橛山等旅游度假地, 发展满足不同度假者需求的城市、 海滨、 温泉、 海岛及山林休闲度假项目。 (十) 海上观光、运动休闲设施 建设完善海上旅游基地和旅游码头, 发展适航能力强的双体游船, 开发 新的海上航线和海上旅游项目;规划建设游艇俱乐部、帆船训练基地,开发 具有较高安全性能、 适合游客参与的游艇帆船器材和经营项目, 发展海上体 育娱乐旅游。 (十一)旅游住宿设施 根据青岛旅游住宿需求季节性差异较大的特点,兼顾旺季满足需求和淡 季客房出租率, 在中央商务区和中心城区适当新建、 扩建一批高星级商务旅 游酒店; 在老城区适当选址发展经济型旅馆、 青年旅馆和家庭旅馆; 在市北、 四方、李沧、城阳城区积极发展高中档商务旅游酒店,在城郊适度发展度假

酒店、度假村、经济型旅馆、汽车旅馆和渔村、山村家庭旅馆。 (十二)旅游集散中心 结合城市交通规划和客源枢纽、换乘中心建设,在市南区、崂山区、 李沧区、城阳区规划选址建设具有停车、住宿、换乘、咨询、市内旅游、市 郊旅游等功能的旅游集散中心, 引导来青旅游的自驾车和旅游团队客车游客 在此停车、住宿,换乘公共交通工具或旅游观光巴士一日游;引导组织散客 成团,参加市内、市郊和省内及周边地区旅游。


一、市场战略与形象定位 (一) 市场战略

全面贯彻“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 游”的市场开发战略,扩大对入境旅游市场整体促销;提高国内旅游市场 的质量和效益;规范管理调控出境旅游市场。实行政府主导,奥运拉动的 积极营销策略,确立城市旅游形象,整体促销与企业促销进一步结合。扩 大市场份额和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 形象定位 “奥运扬帆胜地、海滨度假天堂” “帆船之都、多彩青岛” 二、市场开发策略 (一)入境旅游市场 1、总体战略和目标: 贯彻国家旅游局“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的开发战略,借 2008 年北京奥 运和 2010 年上海国际博览会造势,强化城市形象和旅游品牌宣传,建立全 方位、 多层次、 灵活多样的促销机制, 尽快形成宽领域、 多元化的市场格局。 到 2010 年,旅游入境客源和旅游外汇收入实现倍增,比 2005 年翻一番。 到 2010 年,我市的入境客源国扩展到 60 个;当年入境游客达到 130 万人次; 当年旅游外汇收入达到 9 亿美元; 当年入境游客与国内游客比例达 到 1:30;当年入境游客人均消费达到 700 美元。 2、主要措施: (1)加大投入,充分利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 2010 年上海国际博览 会的商机,加强与北京、上海的合作,联合推出奥运会和世博会相关的宣传

促销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提高青岛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利用我市作为亚洲太平洋旅游协会(PATA)成员城市及与世界旅 游组织(WTO)业已存在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参加主要客源市场的国际旅 游交易活动,继续办好“中国青岛亚太国际旅游博览会” ,在亚太旅游城市 合作和市场开发中发挥更加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3)扩大对日、韩、港澳台和东南亚市场的针对性较强的专题宣传促 销,积极开拓欧洲、美洲和俄罗斯客源市场;针对不同海外主要客源市场需 求,确定不同的宣传促销主题,针对不同客源,宣传推介奥运、齐鲁文化、 国际邮轮、度假旅游、青年旅游、修学旅游、新婚旅游、生态旅游等特色专 项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 (4)适应国际旅游区域化发展方向,推动与全国重点旅游地区及相关 旅游协作区在对外宣传促销方面的协作和一体化发展, 发展与西安、 乌鲁木 齐、大连、济南、烟台、威海、日照、曲阜、泰安等城市在开发国际市场和 旅游线路方面的合作,发挥青岛口岸城市优势和上述区域的旅游资源优势, 实现联合促销、优势互补、客源共享、互利共赢。 (5)调动旅行社开发国际旅游市场的积极性,扩大我市在主要客源国 的影响和市场份额; 拓展外联销售渠道, 鼓励国内有实力和有市场优势的旅 行社在青岛发展服务合作网络,相互交流信息,共同开发客源市场。 (6)利用国际互联网,发展旅游目的地营销预订系统,及时了解国际 旅游行情和传递我市旅游信息, 进行网上宣传促销, 发展网上预订和结算体 系,加大远程市场的开发力度。 (二) 国内旅游市场 1、总体战略和目标 重视质量管理,整顿市场秩序,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开发特色和精 品旅游产品、积极发展区域协作,巩固传统市场,重点扩大在经济发达地区 的高端客源市场份额,积极开发度假市场和潜在市场,大力培植散客市场、

自驾车市场、 市民节假日出游市场和本省周末度假旅游市场, 使国内旅游由 单纯接待人数增长逐步转变为消费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增长。 到 2010 年,当年接待国内游客 3515 万人次,年均增长 7.5%,国内旅 游收入 512 亿元,年均增长 18%;人均消费达到 1450 元。 2、主要措施 (1) 进一步加强与主要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客源地区的旅游合作与交流, 以跨地域的资金融通和联网经营形成区域旅游服务网络, 不断扩大我市在经 济发达地区的客源市场的份额,提高来青游客的人均消费水平。 (2)集中宣传青岛“海滨度假天堂”的形象,大力培育和宣传促销特 色度假旅游产品,包装和推出青岛海滨、海岛、温泉和渔村、山村民俗旅游 度假系列产品,延长国内游客在青岛的平均停留天数。 (3)积极组织适合市民消费需求的市郊旅游线路和参与性、休闲性、 体验性的特色产品组合,做好宣传、咨询和管理,完善交通和基础设施,方 便家庭和散客旅游。 (4)针对本省以散客为主和自带车居多的特点,作好信息引导,完善 基础设施, 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与周边地区在宣传促销和服务方面的旅游协 作,推出适应本省居民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线路。 (三)出境游市场 规范出境旅游市场,加强对出境旅行社的规范管理,发挥主要旅游集散 地和出入境口岸优势,积极开发本省公民自费出境旅游客源;作好宣传、服 务和管理工作, 与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旅游部门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和工作渠道,建立科学调控和危机处理机制,保障出境游客的合法权益。 (四)奥运、世博会旅游宣传策略 1、与北京密切合作,搭建旅游宣传合作的信息平台,联合推广奥运旅 游。以奥帆赛主要参赛国为对象,积极扩大青岛旅游形象宣传,扩大青岛的 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2、积极参与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的相关宣传促销活动,发挥特色和优 势,强化青岛作为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产品宣传。 3、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制作内容实用、文字简洁、便于携带 的小册子、小折页、地图等;制作大批量、多语种、内容丰富翔实的青岛奥 运旅游宣传品,摆放在机场、码头、车站、公共交通工具及宾馆饭店等处供 游客查阅,在国内、国际航班和国际邮轮上作为免费读物。


一、城市风貌保护 (一)老城区

制定保护规划, 以突出近代建筑文化特色为主题, 保护城市格局的完整 性与和谐统一性,重点保护城区历史风貌、历史街区和街道;保护文物、历 史性建筑和名人故居。 停止在保护区内改建、 插建风格与整体风貌不协调的 建筑、高层建筑和密集性建筑;对重点欧式建筑分期分批维修粉刷,统一规 划建筑物广告,凸现建筑物原貌;逐渐拆除与整体风貌不协调的简易建筑, 恢复以坡屋顶、红瓦黄墙为特色的传统风貌,注重城市色彩的整体设计,定 期粉刷整修区内建筑物; 在旧城改造中, 保护好传统街区建筑物尺度和街道 布局, 保护好历史性建筑和优秀建筑, 用易地安置方式改善社区生活质量和 环境质量,增加公共绿地面积和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空间。 (二) 新城区 按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基础设施、停车场、旅游区点和购物休闲空间; 注重主要视线通廊标志性建筑和对景点的建筑物设计, 突出现代化城市的文 化特色;保护和留足公共绿地,规划建设城市森林和海滨岬角公园绿地,改 善视觉效果和环境质量,保证足够的公众活动和旅游空间。 二、自然风貌资源保护 (一)海岸带 坚持亲和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严格保护沿岸沙滩、湿地、 礁石、护岸林带和山林、山体,保护自然岸段风貌和旅游资源;保护城市山 林和海滨旅游度假地, 沿海岸段陆域留足旅游发展空间; 滨海公路的主干道 和过境交通道路避免穿过主要的旅游景区、度假区、城市组团与海滨之间, 保证当地居民和游客亲水的需要,保证城市组团和旅游区的公共海滨空间。

滨海城区和度假区应显山透海, 保持通透的视线通廊, 保留并扩大公众共享 空间。 (二)旅游区 发展环境友好型旅游区和度假区。 风景旅游区和旅游度假区内的建设项 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旅游容量分析, 禁止在风景旅游区和旅游度假区 内建设污染环境、破坏景观的项目和从事破坏环境、生态的活动。 (三)山林山地 保护山体、 植被和风景资源。 严禁在主要山体和主要道路的可视范围内 开山采石;严禁采伐风景林木、破坏植被、猎捕野生动物和破坏野生动物的 生存环境。 (四)古树名木 继续对全市的古树名木进行普查登记和挂牌管理, 落实保护措施和保护 责任,防止人为侵害,防治病虫害,保护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 (五)沿海生态环境 严格保护沿海水质、沙滩、湿地、礁石资源、护岸堤坝、林带和水动力 环境,不得对旅游区内的沙滩、湿地和礁石进行采、填;不准在护岸堤坝取 土或砍伐护岸树木;严禁在旅游岸线的礁盘炸礁设立构筑物养殖池。 (六)重要生态保护区 设立胶州湾海洋特别保护区、 灵山岛自然保护区、 长门岩野生山茶自然 保护区、 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 保护自然地质地貌、 植被、 留鸟、 候鸟及礁盘、滩涂、水域的海生生物。 (七)海岛 严格保护候鸟过境栖息地、 留鸟栖息地及海洋生态环境。 海岛开发必须 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容量测算, 提出科学可行的固体废弃物和污 水处理方案,防止建设和旅游活动引起海岛生态环境的恶化。

(八) 环境监测设施 在主要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度假区、海滨浴场和水上运动 娱乐场设置环境监测设施,经常向游客发布空气质量、负氧离子含量、水体 质量等环境质量公告。 三、历史文物保护 (一)开发原则 对人文资源特别是历史文物的开发利用,应严格执行国家文物保护法 规,经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后实施。 (二)保护措施 严格保护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名人故居, 维护历史原貌。 选 择部分优秀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对市民和游客开放;对暂不具备开放条件 的,妥善保护并加挂铭牌,便于观瞻;严格保护遗址遗迹及保护范围内的自 然景观和环境。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地方民俗文化 保护地方传统戏曲、音乐、舞蹈遗产,整理发掘崂山道教音乐和武术; 在旅游景点开展特色文化表演,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和游客活动内容。 (二)地方民间工艺 发掘整理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开发民间工艺旅游纪念品。 (三)民间故事传说 发掘整理民间传说,选取健康、有趣的民间传说编入导游词,提高导游 词的趣味性和文化品位。

积极推动旅游产业创新和企业改革,引导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 步,提升产业素质,培育综合实力较强的旅游名牌企业,加速旅游产业向 集约化、信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一、旅游饭店与度假村 (一)规模和结构 按照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及需求, 优化旅游住宿设施结构,引导旅游饭店 和度假村的供给结构向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 旅游淡季积极承接商务、 会 议、博览和文化体育活动,弥补淡季客源的不足,保持合理的客房平均出租 率。将社会住宿设施纳入旅游业管理范围,实行标准化管理,加强包装和促 销。 到 2008 年,全市星级旅游饭店发展到 180 家,床位发展到 4 万个,客 房平均出租率达到 65%左右;社会旅馆床位发展到 13 万个;加上季节性接 待设施、青年旅馆、家庭旅馆和宿营地,全市住宿设施日接待能力达到 20 万人。 到 2010 年,全市星级旅游饭店发展到 200 家,床位发展到 4.5 万个, 客房平均出租率为 60%左右;社会旅馆床位发展到 15 万个;加上季节性接 待设施、家庭旅馆和宿营地,全市住宿设施日接待能力达到 22 万人。 (二)空间分布 旅游饭店的空间布局由城区沿海向城市两翼和北部纵深发展, 在城市中 心商务区发展高星级商务酒店; 在主要的游客集散地发展中档和经济型旅游 饭店;在度假区和度假地规划建设度假酒店、度假村、汽车旅馆、宿营地和 野营宿营地。在四方、李沧、城阳三区的主要客运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一批 停车场酒店和汽车旅馆,引导自带车游客住宿并换乘公共交通工具入市游

览,促进全市旅游客房的合理布局,缓解市内交通和住宿压力。 二、旅行社 (一)建立旅行社批零分工体系和旅行社等级评定制度,加强管理、考 核和导游培训,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自联接待能力,扶持骨干企业, 推进中小企业经营机制和资产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增强企业活力和整体市场 开拓能力。 (二)加快我市现有旅行社的规模化、集团化、专业化和网络化建设, 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 加快旅行社业的电子商务进程, 发展网络旅行社等新 型旅游服务商。 实行跨地域的网络连锁经营, 建立品牌优势和销售网络优势。 (三) 按照对外开放服务贸易市场的承诺和国家规定的条件, 引进有实 力的国外大旅行社, 增加国际客源特别是度假客源, 促进我市的旅游企业建 立符合国际规则的运营、 管理机制和服务标准, 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 量。 三、旅游区(点) 积极推行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标准,积极组织旅游区(点)质量 等级评定,参照标准进行新建旅游区(点)的策划、规划、设计、审核、建 设、管理,全面提高旅游区(点)策划水平、旅游质量、环境质量和管理服 务水平,建设一批特色、精品旅游区。 四、旅游车船 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发展旅游车船,发展现代化和多样化的旅游交通工 具。 积极发展城市旅游观光巴士, 引导自驾车旅游者和外地来青的旅游团队 车辆换乘旅游观光巴士入城旅游。旅游团队客车数量基本满足市场需求,档 次和服务水平达到国际标准; 鼓励投资海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引导海上游 船升级换代;按照适航海域容量控制近海摩托艇的数量,加强管理。 五、旅游餐饮 发展青岛特色菜系的继承和创新, 引进和推广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各类

菜系;鼓励发展地方风味小吃,继续开展市民、游客和专家相结合的特色菜 和风味小吃评选活动和烹调技能比赛, 形成地方旅游餐饮特色和餐饮名牌连 锁经营; 结合青岛特色旅游商贸休闲街区的规划建设, 建设燕儿岛路餐饮酒 吧街、闽江路特色餐饮街、嘉禾路民俗风情小吃街、教堂广场周边国际风情 餐饮街区;滨海步行道附近适当布局设立一些方便游客的休闲餐饮设施。 六、健身与文化娱乐 在完善现有高尔夫球场的同时, 控制高尔夫球场的总量和合理布局, 提 高高尔夫球场的规划设计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 在主要的旅游度假区各规划 建设一处高尔夫球场; 在市区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城市相适应的文化广场、 文 化超市、音乐厅、歌舞剧院等;发掘城市特色文化资源,开辟各种特色的专 题博物馆、纪念馆;在老城区改造和新建小区,规划建设公共文化体育娱乐 设施;积极发展适合市民参与的休闲健身娱乐设施,适当发展游艇、冲浪、 潜水、帆板、射箭、网球、高尔夫等会员制专业体育健身俱乐部。 七、旅游购物 结合城市改造和建设,发展一批旅游商贸休闲街区,改善购物环境,在 主要的商业区规划布置停车场等综合服务设施, 建立质量标准监控体系, 规 范市场秩序和经营行为、保护游客权益,方便游客购物消费。加强市场信息 导向和市场培育, 开发奥运特色旅游纪念品, 推动特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 发;引导、鼓励旅游产品生产厂家、旅游景点和商家开发生产和经销形式多 样、 美观便携及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 鼓励发展前店后厂的特色工 艺品参观购物景点,鼓励和引导景区景点开发景点景区特色旅游纪念品。

适应建设国际化海滨旅游城市的需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协 调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旅游环境, 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 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旅游交通 (一) 实施机场扩容工程, 增加国际航线, 开通至欧美城市的国际航班, 增开青岛至国内大中城市和旅游热点城市的航班。 建设浮山湾邮轮母港和青 岛港国际邮轮客运中心,开辟东北亚区域国际邮轮航线。 (二) 建设胶州湾海底隧道、 胶州湾跨海大桥、 滨海公路和辅助道路网; 改善旅游区、度假区的交通条件和停车服务等基础接待设施,提高旅游区、 度假区的可进入性,方便自驾车和自带车旅游。 (三) 加快城市智能化交通系统建设, 在进入青岛的主要道路入口和客 运枢纽附近规划建设具有停车、住宿、餐饮、休闲、购物等多种功能的大型 旅游集散中心, 发展城市旅游观光巴士, 引导自驾车旅游者和外地来青的旅 游团队车辆换乘旅游观光巴士入城旅游。 (四)加快城市地铁、轻轨和公共交通建设;增加通达旅游景区景点的 专线车;增加城市观光巴士车辆和线路;制定标准,提高旅游团队车辆的安 全性和舒适性,鼓励发展旅游团队车辆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经营,规范 发展适合散客成团一日游的旅行社团队车辆和相关的便捷服务。 (五) 规划完善城区商业旅游中心和景区景点团队车辆停车场。 旧城改 造要适当安排旅游团队车辆停车空间; 新建景区景点的停车场要按生态型停 车场标准建设,停车泊位要满足景区接待量的需要,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积极推进停车产业化和市场化,运用停车价格杠杆,发展计时停车系统,控 制旅游高峰季节进入城区沿海道路车流量。

(六) 加快旅游码头和海上运动基地的建设。 重点规划建设近海旅游码 头、帆船帆板训练基地、积极发展适航性能好的海上游船,开发游客参与性 强的海上旅游和运动项目,增加青岛近海观光和海岛旅游航线。 二、旅游信息系统 (一)旅游信息化建设 完善旅游信息中心和相关服务终端, 发展旅游目的地营销预订网络和信 息咨询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发布国内外旅游信息,实现网上宣传促销 和预订,推广旅游电子政务,引导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提高我市旅游业的信 息化水平。 (二) 旅游指示导向系统 继续完善旅游指示导向系统。 在主要口岸站点及景区、 商业区继续设置 多语种的旅游信息电子触摸屏, 向中外游客介绍旅游信息和青岛风光; 在交 通口岸、商业区、景点、主要街道继续设立多语种导向牌和导游图;增加市 区重要历史建筑、名人故居、主要景点多语种导游铭牌。新建城区和旧城改 造要规划、设计、建设相应的旅游指示导向系统。 (三)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在主要游客集散地建设与旅游城市配套的区域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逐 渐建成具有城市形象宣传、 信息咨询、 紧急求援、 旅游投诉、 旅游代理预订、 旅游纪念品展销等综合服务功能的旅游散客咨询服务网络, 积极推广青岛旅 游“一卡通”结算服务系统。 (四)旅游指南和宣传资料 在机场、车站、港口、星级酒店、旅游景点、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 集散中心摆放供游客自由取阅的足够的旅游指南和旅游景点、酒店、餐饮、 购物、交通等旅游信息资料。为散客自助旅游和旅游消费提供指导。

三、城市旅游环境 (一)绿化与美化 绿化、 美化城市街区, 改善山林景区的林相结构和绿化覆盖率。 2010 年, 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达到 12 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 42%。 (二)污染治理 保持国家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 城市的称号,巩固和扩大创城成果,争创国家最佳度假旅游城市。到 2010 年,全市城乡的大气、水、声环境质量有显著改善,实现城乡环境清洁、优 美、舒适,生态良性循环。市区及各县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 330 天;近岸海域水环境达标率 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80%,污 水回用率达到 30%;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 城市生活垃圾分 类处理率大于 50%;五个县级市全部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三)旅游区(点) 认真推行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和旅游度假区国家标准,鼓励旅游 区点实行 ISO14000 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发展环境友好型旅游区点, 全面提高旅游区点和度假区环境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 (四)城市公厕与旅游厕所 2010 年前,在市内四区新建、改建、修缮城市公厕 180 座;商业设施 和公共场所的厕所要对市民和游客开放; 旅游旺季, 在主要游客集散地带增 加流动公厕;推行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推动旅游区点厕所达标。等 级旅游区点厕所达标率达到 100%。 (五)文化教育 在全市形成人人都是旅游形象, 人人都是城市推销员的浓厚氛围, 在全 市普及青岛人文、 历史、 旅游资源知识和日常英语教育; 通过高等院校教育、 职业教育、 行业培训和企业培训, 提高社会对当好旅游东道主的认同感和荣 誉感,使游客感受到城市人文环境、城市公共服务行业和从业人员的友好、

真诚和热情。 (六)危机应对机制 加强危机应对预测和研究, 建立预防机制、 应急反应机制和紧急救援体 系,制定落实对自然灾害、重大传染性疾病、重大事故等突发事件的预防措 施、应急预案和紧急救援措施,及时预防、综合协调、快速决策、正确应对, 迅速反应,增强应对各种风险和事故的能力。 四、旅游秩序与质量 坚持依法行政,改善和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发扬“诚信、和谐、 博大、卓越”的城市精神,建设诚信、文明的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旅 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大力推进诚信文明体系建设,深化行业管理,实现旅游市场秩序、 环境的标本兼治。 加强宣传教育,倡导诚信守法、文明经营;规范旅游合同,完善社会监 督,加强诚信旅游建设,培育服务品牌和服务明星,努力营造诚信文明的旅 游城市形象、社会氛围、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环境。 (二)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市场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1、制定《青岛市旅游条例》 ,形成系统、全面的旅游法规体系,依法行 政,加强和改善旅游行政管理,规范旅游开发和经营行为,维护旅游者和旅 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2、加强旅游、工商、公安、交通、卫生、质监、城管、物价等部门的 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重点打击假冒导游、非法旅游客运及各种欺诈游客、 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的行为。 3、坚持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投诉、警示、公告制度,发挥社会和新闻 媒体的监督功能, 提供充分的旅游市场信息, 引导游客理性消费和依法维权; 建立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信誉档案, 及时发布旅游警示公告和服务质量 公报,规范和监督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

(三)积极推行质量标准,推进旅游经营和服务达标 加强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 组织旅游企业全面贯彻实施食品卫生、 交通、 安全、 消防等国家强制标准, 积极推行 《旅游区 (点) 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 《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标准》《国内旅游服务质量》 、 、 《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质 量》《导游服务质量》等旅游行业标准,推进旅游经营和服务达标、升级。 、 (四)加强旅游安全和秩序保障,确保旅游安全、有序。 各部门密切协同,做好城市和旅游区安全警示、信息引导、社会治安、 交通疏导、运输安全、卫生防疫和紧急救援工作,加强假日旅游和高峰期的 协调指挥调度,确保旅游安全、旅游秩序和旅游质量。

适应旅游业国际化、标准化发展的需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培训、 思想道德教育和行风建设,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职业能力、道德水平的 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和各类旅游人才,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主要目标 (一) 建立与旅游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 培训和管理 机制, 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结构; 旅游就业在社会就 业中占有相当比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到 2010 年,接收旅游专业本专科毕业生 4000 余人、旅游中等职 业学校毕业生 3000 余人;旅游专业人才总量达到 25000 人,占旅游从业人 员总量的比例达到 40%。 (三)预计到 2010 年,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 55000 余人,其中, 饭店从业人员 37400 人,占总量的 68%;旅行社从业人员 7400 人,占总量 的 13%;景区(点)从业人员 8200 人,占总量的 15%;旅游行业管理机构 人员 500 余人, 占总量的 1%; 旅游教育机构人力资源 1800 人, 占总量的 3%。 (四)到 2010 年,旅游业在山村、渔村经济发展和就业中占有一定比 重,为农民增加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主要措施 (一)编制《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专项规划》 ,建立旅游教育培训和人力资 源宏观协调机制。 研究旅游业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趋势, 适应现代旅游发展 的需要和市场需求,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管理和交流机 制。 (二)积极与国际先进旅游教育接轨,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改革现行教育 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增设与旅游发展相适应的新专业和新学科,完善教学

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大批动手能力强、专业对口的旅游从业人员。 (三)加强旅游岗位培训制度建设,健全职业技能认证体系,在旅游从业 人员中全面实施“外语达标”“持证上岗”“劳动技能鉴定”和“技术等级 、 、 评定”制度。 (四) 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引进境外经营管理人才; 允许外籍人员经审查 批准后在中国旅游企业就业; 规范发展旅游职业院校与国外知名旅游职业学 校联合办学和赴境外进修。 (五)建立旅游就业信息统计和分析制度,掌握旅游就业供求变化,引导 旅游教育发展。 (六)鼓励竞争,稳定队伍,设立旅游专业人才市场和信息库,沟通供需 渠道,促进旅游人才的专业化管理。 (七)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同时,发展项目所在地附近的农民、渔民及 其子女培训和就业。鼓励农民和渔民利用农、林、果、渔资源发展家庭接待 和旅游商品经营;帮助失地失海的农民、渔民转产就业,使当地人民从旅游

(一)制定旅游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建立全社会参与的诚信旅游活动, 运用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机制,推进深化行业管理和诚信体系建设。 (二)全面实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引进国际标准,推行国际质量认 证体系,加强质量监督和信息服务,培育一批具有高水平、高信誉度和市场 竞争优势的旅游品牌,全面提高产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相关执法部门协同综合执法,继续整顿市场秩序,规范各类旅游 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经营和服务行为,倡导健康、文明的旅游消费,保护旅游 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二、旅游规划与项目管理 推行旅游规划国家标准, 建立市级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各市 区旅游产业规划、 重点旅游区域控制性规划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规划四级旅 游规划体系;坚持旅游项目先期审核和论证,做到宏观调控、信息引导、统 一布局、协调发展,避免重复性建设和盲目建设,提高旅游项目策划水平、 文化品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打造多元化特色旅游精品, 提升旅游发展质量; 保证旅游资源有效保护和有序开发,旅游产品布局总体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三、产业发展机制 (一)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 以规划为基础, 以市场为导向, 鼓励、 引导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投资方式投资旅游业,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社会 化的旅游投资机制和发展机制。 (二) 以市场为导向, 引导产业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 重点发展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有关键和带动作用的旅 游项目。 (三)扩大招商引资,重点引进有特色、有品位、有规模,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明显的旅游项目。 四、科教兴旅战略 建立旅游科研和专家咨询机构; 加强与旅游高等院校的合作和交流; 加 强与包括世界旅游组织在内的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与交流; 在旅游规划、 项 目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方面引进先进理念、技术手段和科技成果,对 旅游发展的关键性课题进行前瞻性研究, 提高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 适应现 代旅游发展的需要。

青岛市旅游业“十一五”规划


为适应青岛市经济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指导旅游产业发展, 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编制本规划。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 《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青岛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旅游规划通则》 (国家标准 GB/T)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 GB/T) 《山东省旅游条例》 《青岛市旅游管理条例》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关于指导思想: 2006 年 1 月,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同志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阐 述了 “十一五” 期间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 创新、坚持统筹协调、坚持重点推进,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旅 游产业素质,综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推动旅游业又快又好发展,为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我市旅游业“十 ” 一五”规划工作指明了方向。 本规划在贯彻国家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结合青岛旅游业发

展的实际,提出了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产业定位和指导思想。 (二)关于总体发展目标 青岛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业的发展目标纳入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来规划和指导发展。2001 年,市政府把旅游 特色经济确定为本市三大特色经济之一; 2003 年,市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大 力发展旅游业,建设国际海滨度假城市的发展战略;2005 年市委市政府提 出了青岛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战略目标。 结合筹办第 29 届奥运会帆船比赛的历史机遇,市政府又提出了打造中国的 “帆船之都”的目标。 本规划围绕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结合旅 游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与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应、符 合旅游业发展前景和发展实际的总体目标。 (三)关于主要经济指标 青岛市在经历了“十五”期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期后,旅游业发展开始 趋向成熟和平稳。 本规划期是青岛市旅游业的发展成熟期, 在旅游业的总体 统计基数已经很大的情况下, 旅游业由单纯接待数量的增长转变为综合质量 效益的增长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和主导性的发展趋势。本规划期以至展望 期,受到资源条件、城市基础设施容量、环境容量的制约,在旅游质量提升 的同时,旅游接待量增速的趋缓是必然的。然而,青岛市的旅游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空间结构的调整还有较大的空间,旅游方式的多样化、旅游市场 的多元化、新兴旅游产品的兴起,新兴市场的开发,使我市旅游业在本规划 期内仍然可能实现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平均增长率。特别是 2008 年奥 运会帆船比赛, 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也形成了本期内的一 个旅游接待高峰。 为了体现本规划期内奥运帆船比赛对青岛旅游业发展指标的影响,在规 划的主要经济指标中, 分别设置了 2008 年和 2010 年两个报告期, 基期统一 采用 2005 年的实际完成数字。 本指标预测沿用现行的旅游统计和抽样调查制度,考虑到青岛市作为副

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 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 即 将 在 本 规 划 期 内 推 广 使 用 国 家 和 省 级 采 用 旅 游 卫 星 帐 户 ( Tourism Satellte Account)这一新的旅游统计方法,旅游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与现 行方法有较大差异,本规划对 2015 年的经济指标未作预测。


(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 本原则从全社会办大旅游的高度出发, 强调了政府宏观调控、 部门联动、 整体营销的主导作用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健全完善旅游市场规则, 引导和鼓励有序竞争, 调动全社会办旅游的积极性, 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 构,改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旅游规划必须体现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 (二)高质量、高效益原则 本原则贯彻了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游客为本, 体现市场需求导向,提高旅游项目的参与性、体验性,强化基础配套设施建 设和行业管理, 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 拉长旅游消费链, 增加旅游经济效益, 提高旅游业对全市经济的拉动能力和对全市社会发展和 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三)国际化原则 2005 年 8 月,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同志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 出了“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的旅游 产业发展战略。本规划将力求在产业要素、产品结构、空间布局和市场营销 上体现这一发展战略, 适应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 旅游规划、 旅游产品开发、 旅游项目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和旅游行业服务要符合国际惯例, 达到国 际标准,努力使青岛旅游成为国际旅游链条中的重要节点。

本原则力求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和谐 社会的战略, 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和完善旅游规划, 谋求旅游业的合理布局、 协调有序、健康和谐发展;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坚 持旅游资源严格保护、合理开发、依法管理、永续利用,实现协调与可持续 发展。


规划期限为 2006 年─2010 年,远期展望到 2020 年。本规划对远期发 展的展望仅限于发展前景和大致的趋势预测,没有制定远期的量化指标。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青岛市行政区域(包括市内七区和胶南、即墨、胶 州、平度、莱西五市及近岸海域和海岛) 。

七、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地理区位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西南端, 东经 119°30'~121°, 北纬 35°35'~37° 09'。东、南濒临黄海,西、北连接内陆。 (二)地质地貌特点 1、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为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陷。 山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 15.5%,主要为侵蚀构造地貌;丘陵约占 25.1%, 主要为构造剥蚀地貌; 平原约占 37.8%, 主要为堆积地貌; 洼地约占 21.7%。 2、全市有三个山系。东南为崂山山脉,主峰海拔 1133 米;北部为大泽 山,海拔 763.7 米;南部为大珠山、小珠山、铁橛山、藏马山等组成的胶南 山群。此外,市区有浮山、太平山、信号山等山岭。 3、全市海岸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有岬湾相间的基岩岸、 山地港湾泥质 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浅海海底有水下浅滩、 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 蚀平原等。海岸线全长 710.9 公里,沿岸岛屿 70 个,主要为基岩岛屿。 4、胶州湾为半封闭性深水海湾,位于东部主城和西部辅城之间,东西

宽 28 公里, 南北长 33 公里, 零线以下水域面积 298.5 平方公里,口窄内宽, 口门最狭处(团岛至薛家岛)3.38 公里,环胶州湾岸线全长 163 公里。 (三)气候特征 1、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受 海洋和季风的影响, 市区及沿海呈明显海洋性气候特征。 年平均气温 12.2° C,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季平均气温 0.3°C,夏季平均气温 23°C。 2、青岛冬半年盛行西北风,夏半年主要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 5.3 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69%-73%,年降水量为 776 毫米左右,6-9 月的 降水量占全年的 70%;海雾较频繁,3-7 月为雾季,7 月为甚,全年平均有 浓雾(能见度小于 1000 米)48.6 天,轻雾 52.9 天。 (四)城市规划布局 1998 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一湾两 翼”的整体发展布局。城市总体布局结构规划以胶州湾东岸为主城,西岸为 辅城,环胶州湾沿线为发展组团,形成“两点一环”的发展态势。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新编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概念性规划》 中提出了“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式发展”的城市发展布局,以胶州湾 沿岸的青岛、黄岛、红岛品字型大都市结构为中心;以滨海公路为纽带,串 联胶州湾及两翼的琅琊、胶南、红岛、鳌山卫、田横五个新兴城市组团;规 划发展即墨-莱西发展极、胶州-平度发展极、黄岛-胶南发展极的未来青岛 城市发展构想。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和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 心、信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宏伟蓝图。 (五)社会经济条件 1、经济发展水平 青岛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 城和风景旅游胜地。 面积 10654 平方公里, 2004 年末 至 (本说明书暂用 2004 年统计数字,待 2005 年度统计完成后替换之,以下有下划线者皆同) ,人口

731.12 万人,其中市区面积 1316.27 平方公里,人口 258.4 万人。青岛市现 辖 7 个区及 5 个县级市。 青岛作为国家确定的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计划单 列城市,享有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2004 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 2163.8 亿元人民币,增长 16.8%,比上年提高 0.9 个百分点,为 1994 年以 来的最高增幅(预测 2010 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 5000 亿元人民币) 。 在中央电视台 2004 年主办的“城市中国”系列活动中, 青岛市荣获“中国十 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称号。2005 年在中国城市网和新浪网组织的评选中, 青岛均被全国各地网民分别评为“中国人最向往城市”和“中国最具魅力城 市”第一名。 青岛是山东最大的工业基地。轻纺、食品、饮料工业有传统优势,新兴 的电子和家电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青岛又是国家重要的化学工业基 地,橡胶工业产值和利税居全国前列。作为胶东半岛制造业的“龙头” ,青 岛重点发展港口经济、 旅游经济和海洋经济三大特色经济; 建设电子信息基 地、交通运输设备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和新材料基地四大产业基地;培育石 化产业集群、电子产业集群、家电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造船产业集群 和港口产业集群六大产业集群, 使青岛成为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主体部分 之一,进一步加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 2、旅游交通条件 (1)青岛海港口岸是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水深域阔,终年 不冻不淤,年通过能力已超过一亿吨,与世界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450 多 个港口有贸易往来,为我国沿海第二大外贸口岸和世界十五大口岸之一。 2004 年港口吞吐量达到 16303 万吨。 (2)青岛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已经完成,扩大了停机坪、航站楼和停车 场,将跑道延长至 3400 米,使其满足 B747-400、MD-11、A340-300 等飞机 以及更大型飞机直飞大洋州和欧、美国际航线的使用要求。2004 年青岛机 场旅客吞吐量达 480.84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10.45 万吨,在全国 140 个机 场中分别排名第 13 位和 14 位,旅客吞吐量在民航发达的华东地区名列第 4

位,青岛国际机场已跨入国内大型空港的行列。 目前青岛国际机场通航城市已达到 56 个,其中国内 46 个,国际 8 个, 地区 2 个;拥有航线 89 条,其中国内 78 条,国际 9 条,地区 2 条。基本形 成了由青岛向全国辐射向亚洲延伸的空中交通网络。2005 年 9 月,青岛机 场开通了青岛经北京至法兰克福、巴黎、洛杉矶的国际航线;2006 年 1 月, 青岛机场开通了青岛经广州至澳大利亚悉尼的国际航线,旅客从青岛出发, 将可以一票到底, 通达欧美和澳洲。 这也是我省首次开通至欧美和澳洲的空 中航线。 目前青岛机场的第三期扩建工程已经开工,机场三期扩建完成后, 年客 流量预计将突破 1500 万人次;建设第二条跑道或新建机场的研究论证也已 经列入了议事日程。 青岛机场在航空客运与航空货运方面将成为中国北方重 要的枢纽航空港之一。 (3)青岛是胶济铁路的终端,有直达华东、华北、华南、 西北、东北 各大城市的客货运列车。 胶济铁路电气化工程不断进展,目前运行时速可达 140 公里,青岛与济南之间运行时间缩短至 3.5 小时,到 2006 年 6 月运行 时速将达到 200 公里。 客货分线运输将成为胶济铁路扩建的主要内容, 在本 规划期内启动。 (4)青岛公路的等级水平已居全国前列,迄今为止,青岛市已建成济 青、胶州湾、西流、夏双、潍莱、同三、青银、206 国道、前湾港疏港等 9 条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 524 公里,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和密度位于 全国同类城市之首, 已初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各郊区市到青岛市区的行车 时间已基本控制在 1 小时内,形成“1 小时交通圈” 。 (5)市内各主要景区道路畅通,已开通通往崂山景区的三条旅游专线 公共交通车营运线路和串联部分市区景点的旅游汽车专线,青岛湾至浮山 湾、竹岔岛的海上旅游航线。市郊各主要景点的可进入性较好,公路交通可 通达市行政区域的各主要旅游景点。 为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各县级市和 旅游开发单位还投资建设和改善了一些旅游专线公路。 目前已建成大河东 至崂山巨峰的登山公路和索道、 胶南至琅琊台的旅游专用柏油路面公路、 平

度大泽山盘山旅游专线公路、即墨温泉至田横镇的旅游专线柏油路面公路。 (6)正在建设中的连接胶州湾东西两翼的滨海交通大道为高等级干线 公路, 全长 280 公里, 将串联由胶南琅琊台至即墨五龙河的沿海新城市组团 和主要旅游区; 已开工建设的青岛海湾大桥东起青岛主城区李村河口, 跨越 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路线全长约 35.4 公里,预计 2008 年奥运会 前通车;全长 5.5 公里的青岛至黄岛海底隧道已获国家批准,即将开工,跨 海大桥与海底隧道的建设将极大缩短青岛与黄岛之间的距离; 正在建设中的 由团岛至石老人的青岛滨海步行道已经接近全线完工, 串联、 整合了市区滨 海环境和旅游资源,拓展了滨海旅游活动的空间,形成了亮丽的城市景观。 3、区域供电、供水、供热、燃气、通讯和其他有关市政设施 青岛地区电网发电装机容量 138 万千瓦,青岛发电厂二期扩建两台 30 万千瓦热电联产工程正在建设; 青岛市区目前供水能力 83 万立方米/日, 市 区供水管网比较完善;以热电厂为骨干,集中供热达到 2108 万平方米;青 岛市现有管道煤气、 管道液化石油气、 管道天然气和瓶装液化石油气四种供 气方式,全市供气输配系统基本形成,气化率达 100%,首先满足居民和第 三产业燃气消费;青岛市目前已形成集程控交换、数字传输、移动电话、数 据通讯、 卫星通讯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电信网络, 市话交换机总容量 299.75 万门,截至 2004 年年底,市话用户达到 204.9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376.32 万户,互联网用户累计达 66.45 万户。 4、制约条件 (1) 青岛本地淡水水源比较短缺,在一定程度上依靠黄河引水。 但海水 淡化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2) 季节分明, 以海滨观光娱乐为主的旅游产品经营淡旺季差别明显, 近年来已有显著改善。 (3)城市道路建设增长速度低于机动车增长速度,急需建设轻轨、地 铁等公共轨道交通设施。 城区及景点附近机动车停车场不足; 旅游团队大型 空调客车停车场数量不足,在旅游旺季已无法满足旅游接待的需要。 (4)流亭机场目前的规模、设施跟不上国际化城市发展和客流量快速

增加的需要;铁路运力难以满足旅游高峰期客流量的需要。 (5)高中档旅游饭店发展较快,中低档旅游客房相对不足;在空间布 局上, 旅游饭店过于集中于城区南部沿海地区, 北部旅游住宿设施发展不足。

八、 “十五”期间青岛市旅游业发展情况


(一)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明确城市发展、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措施 2000 年 1 月 7 日,市政府颁布了《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 展的通知》 ;2001 年市政府确定旅游业为三大特色经济之一,颁布了《关于 加快旅游特色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 ;2003 年,市九次党代会提出了青岛市 委市政府确定了大力发展旅游业, 建设国际海滨度假城市的发展战略;2005 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 、 “世界知名特色城市” , “帆船之都”城市发展目标,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 提出了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目标和指导原则, 实施旅游精品工程、 促销工程质 量工程的旅游发展战略。 (二)旅游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 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 年,市人大根据世界贸易组织 的规则和旅游业发展的实际, 《青岛市旅游管理条例》 对 进行了必要的修改。 (三)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发展,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 我市先后开通了至法国巴黎、德国法兰克福、美国洛杉矶、新加坡、日 本东京、大阪、福冈、韩国汉城、釜山、大邱、香港、澳门等 14 条国际(地 区) 民航航线, 国内航线达到 78 条, 2004 年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 480.84 万人次;开通了至日本下关的“理想之国”号和至韩国仁川的“香雪兰”号 定期客货班轮; 青银高速公路青岛段、 滨海公路的建设及崂山环山公路的拓 宽改造,使旅游交通更加顺畅。 截至 2004 年底,青岛市区道路总长度 1732.6 公里。共有公共汽、电 车线路 187 条,共有营运的公交汽、电车 3752 辆,出租汽车 8144 辆,散 客和市民自助旅游更加方便。

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 331 天, 90.7%; 占 近岸海域功能区国 控点位水质达标率 100%。 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 53.6 分贝, 市区交 通干线噪声平均值 68.3 分贝。


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38%,园林绿地面积达 10361 公顷,人均 占有公共绿地 11 平方米,现有公园、动物园 46 个。 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总体目标和城市功能定位, 我市在城市建设 和管理方面一年一个台阶, 城市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市民素质逐 年提高。目前青岛保持着“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 、 、 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第一名)等荣誉称号; 、 、 2005 年,青岛进入了国家首批

原标题:泰国的婚姻制度——新马泰旅游随记之八

也许性的开放,使泰国人的婚姻及婚姻制度变得复杂起来。泰国的事实婚姻,有如我国的同居,也许远远超过了婚姻制度的许可。在世界范围内,不知道泰国的婚姻制度处于何种状态与水平,是最复杂还是最简单,或者处于其间。

古代的泰国,男人可以有多个妻子,前提是男子需平等对待每一位妻子,并承担其生活费用。历史上,泰国有从妻居的习惯,即男方要到女家长期生活居住,有如我国的招女婿或者叫入赘。还有服务婚,即男方在女方家干2~3年活,经过女方考验合格或满意后,才可以结婚。泰国还有抢婚、试婚等现象,名目繁多。

泰国现在的一夫多妻,需要男子有很强的经济实力,所以通常也是有钱人、贵族或大地主才有这个条件,一般人并没有这个条件。很多人男子还需要为老婆买房、买车等,并非易事。伊斯兰世界允许一个男人最多娶4个妻子,好多女子把自己的亲戚、姐妹或好朋友等介绍给自己的丈夫做老婆,泰国也有这种情况。毫无疑问,这是女子对丈夫信任。丈夫的经济实力强,她是在把亲戚、姐妹或好朋友往福屋里拉。这与一夫一妻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现在的泰国,法律规定仍然是一夫一妻制,但是在传统与现实中,上至国王,下到百姓,都提倡一夫多妻。如果愿意与能够,娶多少个都可以。泰国的历史上,五世王妻妾成群,有如中国过去的皇帝,是这方面的典型。现在的泰国,一般男子有3—4个老婆很正常。泰国人普遍认为,能有多个女人是男人能力强的表现。

泰国人认为,一个男人不结3—4个老婆,就是对国家没有贡献。问及28岁的泰国导游阿文是第几婆,她大方地回答目前是大婆,也是唯一的婆。当问及老公未来娶几个老婆时,她说将来有几个不知道,是老公的事,会任其自然。她说老公多娶几个非常正常,自己也不反对。这既是制度、习惯问题,更是观念问题。在不同的水土里,也许就能够长出不同的植物,结出不同的果实。

虽然泰国为一夫一妻制,但在法律上,一个男子只承认一个老婆,也就是大老婆,其她老婆不受法律的保护,但其所生的孩子与大婆的孩子完全一视同仁,可允许孩子跟父亲姓,父亲完全要履行对其抚养、教育等相关的义务,并且有继承权。也就是说,泰国法律明确保护婚外情的结果,使得一夫一妻制变成了一夫多妻制。如果泰国不保护婚外情,或许就没有一夫多妻制。泰国鼓励多生育,但效果不好。因为现实及观念所致。

在泰国,结婚按规定应该办理法律手续,但实际上可以不办,也无人过问,更无人追究。事实上,也几乎没有人去办结婚手续。泰国的女人很实在,谁对她好,她就可以与谁在一起。对此可以感知的是,也可以一妻多夫,只要女子本人愿意即可。对此问题的提问,泰国导游阿文是明确肯定存在的。也就是承认一妻多夫现象的存在。泰国社会的过于开放,男女分与聚的不确定,其实这也不足挂齿。

泰国的人妖可以结婚。无论是“妖人”,还是“一剪梅型”或“把根留住型”的人妖,他们基本都有自己的家庭,并非个人孤独度日。人妖与男人结婚,还是与女人结婚,当然要看人妖属于那种类型的人妖。“妖人”及“把根留住型”的人妖,无疑是男人的一类,要娶女人为妻。而“一剪梅型”的人妖,无疑会嫁一个男人。人妖结婚,除“妖人”外,“一剪梅型”或“把根留住型”类的人妖,是无法生育的。除“妖人”人妖外,人妖特殊的背景及短暂的寿命,或许决定了其婚姻只是一种暂时、短暂与象征,不可能有实质内容。这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人妖的个人与社会悲剧所在。

在伊斯兰世界现实生活中,虽然一个男子可以娶4个老婆,但多数男子也只娶一个,或是许多人娶不到4个的上限标准,因为缺乏必要的经济能力。没有经济能力的男子是娶不到多个妻子的。不仅是能力,也是责任,也许不愿。在这方面,也许泰国比伊斯兰世界要好许多倍,这是因为开放度的不同与观念的差异。

“泰国不能强奸18岁以下的女子”,这是导游阿文给介绍的。阿文未作任何解释,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因为人多,时间紧张,未及了解。也是一个遗忘的话题。试想,反过来能够成立吗?应该不能。18岁以上的女子当然也应该不能强奸。在国度自由开放的泰国,也许强奸的问题就不存在。这种规定,也许只是对18岁以下的女子,从法律与理念方面的一种保护。这是一种自我解释,有些不明白与不解。

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一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马泰旅游报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