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坑了中国球迷式育儿路上的几个坑,谁都踩过,不信你没中

我们是不是都患上了“中国式育儿焦虑症”?
日06时18分来源:
我们的许多家长忘记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有他自己的心理需求和人格,他不是父母实现梦想的工具。
在如何培养孩子这个问题上,很多家庭都充满焦虑。
一场孩子的感冒就引发三代人之间的争吵,一次升学选择就能引爆整个家庭的矛盾……这些焦虑可能发生在孩子父母与祖辈之间,也可能发生在夫妻之间。
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却为何最终导致“战争”、殃及孩子?不同的价值观、育儿观背后,是挥之不去的中国式焦虑。
焦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起?
文︱顾学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上海观察”(ID:shobserver),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全家简直把我当仇人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道魔咒,让很多原本和谐的家庭心生龃龉。
申浩律师事务所的张玉霞律师在《两代会议厅》《万万看不懂》等节目中担任嘉宾,她说,来到节目中的矛盾双方多半是因为婚恋问题和家庭问题,而家庭问题中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最常见的导火索。
“曾经有一对祖父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遵照儿子、儿媳的‘指令’,他们几乎天天带着还没上小学的孙子奔波在去各种培训班的路上,眼看着以前活泼可爱的孙子一天比一天蔫,他们赶到电视台求助,希望我们能帮着说服儿子、儿媳。我们把老人的儿子、儿媳请进节目,但对着镜头,他们依然坚持己见,还以‘美国虎妈’为榜样。”
更大的矛盾常常爆发在孩子幼升小、小升初这样的环节上。
回忆当年女儿幼升小时的经历,张旭至今心有余悸。
“其实我们家对口的小学也很有名,但另一所小学位列上海四大名小学之一,我就特别想把女儿送进去。老公和公公婆婆都反对我,而我坚持没按规定时间去对口小学报道。可直到8月底,我还是没等来名校入学通知,全家简直把我当仇人了。有一天下了班,我恍恍惚惚走到了那所名校的门口,一屁股坐在台阶上,真想放声大哭。”
虽然最后孩子还是进了一家名校,但如今每当孩子做功课做到深更半夜、成绩赶不上同学时,丈夫投向她的眼光依然满是抱怨。“孩子也一直不太开心。”张旭闷闷地说。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上曾有一篇热门文章,名为《如此“培优”令人心疼》。文章是一个爸爸写的。他写道:
儿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被他妈妈逼着“培优”(一种培训班),从没有过过周末。6年来,妻子送过孩子的“培优班”不下30个。儿子自嘲是见不到阳光的人,早晨6时出门,晚上11时休息。经常晚上八九时就听不到儿子的声音了,一看,他斜靠在床上,流着口水睡着了。
文章中的妈妈并非个例,事实上,这样的妈妈常常组成群体,她们相互交流信息,听说哪个“培优班”好,就会相互告知,然后纷纷去替孩子报名。
种种矛盾的背后,是挥之不去的焦虑。而焦虑又在群体间传播的过程中被层层加重。
有本事自己带孩子
就医则是另一个雷区。
早上7点30分,儿内科徐医生结束前一晚的急诊。略显疲态的他,面对记者关于孩子生病、大人吵架的询问,笑起来了:“你说巧不巧?昨天夜里就闹了一出。”
那天晚上快11点的时候,救护车鸣叫着冲进医院。救护人员把一个两岁大的男孩推进急诊室,后面跟着一对踉踉跄跄、已经走不稳路的老夫妻。老太太一见徐医生就扑了上来,带着哭腔急急地说:“医生快帮我们看看,孙子抽筋了!”
经确诊,孩子是因高热引起的惊厥。在孩子接受救治时,爷爷奶奶抱着一堆衣物,无助地站在急诊室门外。救护人员告诉徐医生,他们刚接到孩子时,孩子被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小脸通红,呼吸急促,小身体一抽一抽的。
大约半小时后,孩子的妈妈来了。看起来像是事业型女强人的妈妈,也六神无主,一口气全撒在了公婆身上:“孩子已经发烧了,你们干嘛还给他裹那么多,当是在乡下养孩子啊?”
看着老伴快要哭出来了,爷爷忍不住回了句:“你自己怎么当妈的?一天到晚不是出差就是加班,有本事你自己带孩子!”
从医14年,类似的场面他看得太多。“大部分没那么激烈,但围绕着孩子生病,多多少少都会引发家庭矛盾。”徐医生介绍,有一种情况很常见:
周一至周五外公外婆带孩子,周六周日爷爷奶奶接走带两天。往往孩子在回到外公外婆家时会生病,外公外婆就会抱怨,是爷爷奶奶没带好,吃太多啦,玩太疯出汗着凉啦,等等,其实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常规的生活节奏被打乱,生物钟出现了紊乱。另外,不同的居家环境有不同的病原体,换个环境,孩子对新环境里的病原体还没适应。
孩子生病最容易引发的是婆媳矛盾。
网友“”说,“孩子只要有一点小感冒,奶奶就要他吃药,我坚决不给吃,她就说我耽误了孩子。感冒总要一周时间才好,我是护士,这点知识总有的吧。没孩子之前,我和婆婆从不吵架,现在有了孩子,天天吵。”
父亲角色长期缺席
奇怪的是,许多因孩子引发的家庭矛盾中,角色大多是婆婆和媳妇,父亲去哪儿了?
去年,有媒体发布一份《中国家庭育儿方式调研报告》,调查显示,三成80后、90后爸爸几乎没有带过孩子。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缺失由来已久。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许多人都是在祖母、奶奶以及母亲的三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而爷爷和父亲们在外主事,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止于偶有过问。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就是典型例子。
琇文的妈妈是位家庭主妇,她自认自己的“工作”就是培养女儿,实现丈夫设定的目标:让女儿上最好的医学院。为此,她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女儿,每逢考试,妈妈比女儿还紧张。
有一次,琇文发挥失常,平日里对女儿不闻不问的爸爸大发脾气,冲着琇文妈妈吼:“你整天在家怎么教女儿的?”琇文妈妈没有争辩,反而觉得愧疚。
小高是一名五年级学生,他所在班级有39名同学,他说:“我很少见到其他同学的爸爸,每次班里组织活动,来的都是妈妈。”
当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文明,女人和男人一样享有了工作的权利,却也承担着和男人一样的职场压力;在家庭中,受传统观念影响,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依然大有市场,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最终“造就”了一个个焦虑的母亲。
独一代与独二代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如今,随着“独一代”结婚生子,中国出现了“独二代”群体。
中国家庭第一次普遍出现了“三代同堂,两代独子”的局面,6个成年人围着一个小宝宝转。这种在世界范围内都极具特殊性的家庭结构,导致了育儿焦虑的成倍累积。
“独一代”的父母大多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身上深深烙印着时代的特征:较少追求自我人生,更愿意与孩子捆绑,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
而“独一代”这个群体本身存在着两极分化。
一极是较之父辈,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视野更开阔、思维方式更独立,因而对孩子要求近乎严苛。但是他们如今正是打拼事业的年龄,被迫将孩子的教养转移给父母,可心里仍然放不下。
张玉霞讲了一个节目里的故事。曾经有位“80后”企业高管妈妈,为自己8岁的儿子制订了精确到分秒的暑假作息计划,要求奶奶严格按计划监管孩子。计划执行不到一周,家里便爆发“大战”,“战火”波及远在美国出差的孩子父亲。
“独一代”的另一极则是因为从小被溺爱,变得怯弱、依赖,或者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自己为人父母后,无法胜任,不愿尝试适应新角色。
张玉霞讲了另一个故事。一对“80后”夫妇,不仅双双不工作啃老,还在生下孩子后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更要求老人给孙子吃进口奶粉、穿品牌衣服。当老人在节目中哭诉靠自己的养老金实在不堪重负时,儿媳冷着脸说:“这是你家的孙子,穿了没品牌的衣服,万一中毒怎么办?”
在中国的千门万户背后,不断上演着一幕幕这样的情景剧:做儿女的一边要求父母为自己照看孩子,一边又嫌他们养育方式不科学、惯坏孩子;而做父母的,委屈起来嚷嚷“连你也是我带大的,我怎么就不会带孩子了”,嚷过之后,却依然甘为子女、孙辈做牛做马。
在这样典型的中国家庭结构中,存在着两代养育者,他们身上带着各自的历史印记,而当他们每个人都把关切的目光投向“独二代”孩子时,高度的聚焦,必然带来激烈的碰撞,频繁引发矛盾。
新旧价值观交替
中国式育儿焦虑已经引起一些社会学家的关注。
有观点认为,这样的焦虑是由当下社会的飞速发展造成的。今天的时代,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急剧膨胀,知识飞速更新,文化呈现多元。“80后”在获得了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承受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他们不得不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家庭转移到工作和学习中。
同时,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中长大的一代人,一些旧的价值观念正在“80后”身上瓦解,新的价值观念正在重塑,家庭观便是其中之一。他们对成功的理解也与父辈不同,有着比父辈更强烈的欲望,这样的欲望映射到孩子身上,便是他们对孩子的“高标准、严要求”。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息不透明是焦虑滋长的土壤。
仅是孩子感冒究竟如何用药,就有五花八门各种说法,似乎都说得头头是道。柯莲是上海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儿科医生,她说:“我每天门诊从早看到晚,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针对每个病孩只能抓重点问病症,没法给家长做更多的解释。”
忙碌的儿科医生更不可能有时间去上网普及医学知识,相反,各种似是而非的帖子却铺天盖地地占据了网络空间。同时,病人与医院之间的不信任感,使得一些家长们总是对医生的诊断将信将疑,而宁愿东听一点西听一点,越打听越焦虑。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资源分配不公而引发的过度竞争助推了这种育儿焦虑。
生孩子、上幼儿园、升小学……看似水到渠成的育儿链条实则限制重重。父母和孩子若想从中突围,不仅需要耗费大量金钱,同时也需要耗费大量精力。
担心没有安全的食品;担心没有优质的环境;担心没有公平的教育……在各种不清晰、不确定中,唯一清晰和确定的是,正在一步步加深的中国式育儿焦虑。
以爱的名义
也有人说,焦虑是因为爱。果真如此?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则在其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中,讲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小学生小刚(化名)突然跳楼自杀。他留下遗书对爸爸妈妈说,他觉得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他们的期望,累极了。他不想让爸爸妈妈再失望,所以想到了死。
自杀前,他砸碎了储钱罐,把攒了几年的零花钱留给爸爸妈妈。他说,他走了,爸爸妈妈不需要那么辛苦了,如果他留下的钱不够,爸爸妈妈可以加些钱,“坐坐火车,坐坐轮船,你们去玩一玩吧。”
希望父母“坐坐火车,坐坐轮船”,这其实是小刚自己内心最大的向往。小刚的心理机制是投射:当他自己得不到一件东西时,他就希望自己最爱的父母能够得到。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在很多情况下也是一种投射,他们有种种心理需求,但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是期望孩子去实现。
我们的许多家长忘记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有他自己的心理需求和人格,他不是父母实现梦想的工具。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上还讲到另一件事:
重庆一位“望女成凤”的张先生,为给“屡教不改”的女儿一点“颜色”看,竟用菜刀剁下自己的左手小指。看到父亲的鲜血,女儿慌得跪在地上使劲打自己耳光,向父亲认错。这位45岁的父亲说:“打实在不起作用,我只能这样做。”
但这样的“如愿以偿”,只会引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加剧孩子的精神压力;在父母“严密监视”下长大的孩子,成人后要么容易依赖别人,要么容易控制别人,他们没有从父母那里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小时候过于在乎考试成绩,长大后过于在乎他人的评价。
王裕如说:“承受着重压、在焦虑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形成敏感性格,承受不了一点压力。”而真正支撑孩子将来走得远、走得好的,恰恰是一颗健全的心。
哲学家马丁·布伯将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前者的特征是,“我”将对方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一个人;而后者的特征是,“我”将另一个人当成了自己实现目标的对象或工具。
无论目标多么伟大,当—个人将另—个人视为对象或工具时,这种关系都是“我与它”的关系。
不过话虽如此,半年前升格为外婆的王裕如,现实中却也面临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处境:女儿、女婿对小宝宝紧张得不得了,每月花6000元请保姆专门负责喂孩子、洗澡,家里还到处安了摄像头,而保姆也换了好几个……
走出中国式育儿焦虑,谈何容易?
李稻葵:中国孩子最应该学好的课是体育
文︱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
本文原载于《南方航空GATEWAY》2016年3月刊,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几年前的一个场景我至今难忘。冬天,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最私密的会场,最高付费大佬们的专场,一帮国际大公司的企业家轮流与一拨一拨的国际政要以及个别学者见面。我被请去谈经济走势。
上一场刚刚结束,大家都站着交谈。我一进门,一惊:个个都是大高个,我1米79的个子几乎是最矮的!自我镇定了一下,我马上想起一早熟悉的事实:国际上很多领导人,都是职业或业余体育运动员出身!练体育的,大个头为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拉加德,曾为法国花样游泳国家队队员。
的确,大多数西方,尤其是美国领导人都有体育上的一技之长,有的曾经入选大学的体育代表队,有的是职业运动员出身:美国前任财长亨利?鲍尔森就曾是大学校橄榄球队的明星球员,IMF主席拉加德曾是一位花样游泳运动员,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黑石集团的创始人苏世民,曾经是校长跑队的队员……
不仅是运动员容易出成就,西方的精英大学也注重培养有运动员背景的学生。我的分析是,运动员出身的人——专业运动员另说,因为他们需要异于常人的身体条件——一定具备有特殊的心理素质。
什么心理素质?
首先,运动员是懂得如何去竞争的一群人。体育游戏天生就带有竞争性,运动员身处其中,天生要善于竞争、喜欢竞争。
其次,运动员要懂得团队合作。即使是单人项目,如乒乓球、体操、跳水、田径项目等,也同样需要团队配合,因为一个团队里有教练、营养师、陪练等,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到优异,才可能达到高水平的竞技状态。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竞争和合作就是永恒的主题。这就是体育精神!人与人之间有竞合,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竞合,单靠一项是无法取胜的。而运动员身上是两者兼备。
为什么运动员出身的人在社会中往往脱颖而出?他们有难以击垮的信心和号召力。一个能赢的团队一定也是经历过许多逆境的团队,不可避免有过失望、恐惧、质疑、懊恼……尤其在千变万化的比赛场上。
在竞赛落后的情况下,核心人物必须摒弃杂念,千万不能纠结在“真惨、真倒霉”的心态上,也不能妄想一举定乾坤,而是集中精力想好下一个球,才能把握住赢回来的机会。这种机会往往转瞬即逝,必须保持住高度的注意力,才能捕捉到。这恰恰是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正是因为了解运动员这些特征,国外商学院特别青睐有运动背景的学生。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调研:毕业20年后,哪些校友群体为母校捐款最多。结果出人意料,捐款最多的并不是学习最好的学生,反而是那些有校队背景的学生,这些学生无论当年还是现在都是最有集体荣誉感的。
牛津大学有个久负盛名的罗德奖学金,这项创立110多年的奖学金有四项招生标准,其中一项就是喜爱体育,最好有运动成就。他们认为,这样的人往往具备优秀的心智,是值得栽培的未来领袖。
美国最负盛名的大学联盟——常青藤联盟最早就是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若干所大学的美式足球运动体育联盟,而非学术评比,比如奥数竞赛的联盟。而中国也曾经有过一段颇有特色的高中教育,像清华附中早在“文革”前,就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加入校队,活跃于各种比赛,他们中成就了后来中国社会的精英。
反观中国,到现阶段我们的教育还是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太注意奥数、钢琴等等。在全球化时代下,只懂得奥数,不懂得与人博弈,似乎不太能适应时代变化。
如果在孩子成绩过得去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一点符合身体特长的技能,适当多参加一些体育比赛,这将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他们的心智禀赋,孩子会终身受益无穷。
学术合作联系人:周邦民(微信号:i),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中信出版社为库叔提供下图所示书籍10本,以及15本知名经济类书籍赠予热心读者。每天都送,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每条文章都可以评),点赞最高者(数量超过三十),库叔会在评论区回复并通知得奖。当然,评论的质量库叔会进行把控的。想和库叔聊天请添加库叔微信号(lwzkkushu),合作请联系微信()《中国式相亲》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就是这么来的 - 简书
《中国式相亲》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就是这么来的
前不久由金星主持,东方卫视制作的相亲节目《中国式相亲》开播,获取了很好的收视率和话题槽点。有人纳闷又来了一个相亲节目,居然还是这么火。相亲节目和美食节目一样,有着固定的刚性需求,这些年持续开发,持续创新,像以前的《相亲相爱》、《单身战争》、《马上来电》、《爱的就是你》等等,《非常勿扰》一度让相亲的娱乐性做到了极致,但是在年关将至,逼近催婚潮的关口上,《中国式相亲》直击观众G点,在饥饿游戏的基础上,带上爸妈找对象,玩出了新高度。
今天抽空看了第一期,段子手金星发挥的淋漓尽致,我看有人指责主持人和栏目组,我倒觉得这档栏目只是现实的真实再现。就像金星所说“以母爱为标准”,“一人脱单,全家光荣”。节目把最具有矛盾性的两代人,甚至三代人放在一起,这就是矛盾的节点,也让我们看到真实的中国式相亲背后的逻辑。我看了第一期,赤裸裸一种奇葩的相亲的方式,毫不怀疑作为一档节目,很多次的情感代入,但是每一次的情感代入,却让人觉得那么凄美。直观的感受是这是一个群魔乱舞的荒诞小说,当然一定会有很多人喜欢。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1 究竟是谁在相亲?#当事人自己在小黑屋,父母把第一道关,节目中直面女嘉宾的是男方亲友团,亲友团成员是自己的父母,甚至会有姨妈们,奶奶们。感觉一夜回到解放前。为什么呢?当然这是现在很多相亲的真实写照,姑娘想进我家的门,得大人把关,言外之意就是你说了不算,娶那个新娘的老娘说了算。从相亲的源头上,我们就预料的到,为什么会有中国特色的婆媳关系。新娘和老娘自开始起就在不断的博弈。#2 没有边界感的家庭#“一人脱单,全家光荣,有爸妈更放心”,什么是宗旨,顾名思义是为整个节目注入了这样一个文化基因,对应的在家庭中也有这样的文化基因。段子手金星在节目中中霸气侧漏,念着歪理,口号式的不断出现,再说明个什么意思呢?你单身不对啊,爸妈跟着丢人啊,我们脸上无光。你的努力,得拼搏,为了家庭的荣誉,为了全家人的光荣,你的脱单。一下子将脱单的事情提高到了政治使命。有一种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既视感。言外之意是什么,你是单身你的有负罪感,因为你是单身,我们全家不光荣,我们家庭失去了荣誉感。就这样子女莫名其妙就被感情绑架。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如果你是单身,或者你身边有单身你就很明白了,只有你年龄26+还是单身,周围多少人暗地里为你着急,替你物色撒网,找别人帮你留意合适的异性。伴随而来的就是父母的思想教育课,不断地唠叨,碰到别人结婚要唠叨,看到别人生孩子也唠叨,逢年过节更是不放过。#3 女性依旧被物化#
几千年来女人一直在努力的做好女人,但是被物化的还是很普遍,就像这一期节目,不管是几个男嘉宾,还是家长们,表现的淋漓尽致。女嘉宾登场后,男嘉宾的话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喜爱,也不是感情上所谓的好感,我们看看措辞就知道了。“身材好棒”、“这是我的菜”、‘“对,就是他,不要和我抢”。一般什么时候我们会这么说呢?只有面对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我们才这样。而父母的表现也是,从长相、性格、年龄等诸多方面。而这恰恰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审美观和对女性的看法。女性的地位一直偏低,很早一起,女性更多被奴役,要么当物件。看历史我们就知道了,男人打天下打不赢了,需要女人去做和亲公主。几千年过去了,是改变了不少,但是在思想深处,对女性还是物化的。就像节目中父母对儿媳妇的要求,能不能干活,会不会做饭,能不能赚钱等等。每次女嘉宾上台后,都在努力展示自己,从个人介绍,VCR,亲友团,甚至还带上小礼品。整个过程我们看到女性骨子里对于情感的小心翼翼和重视,但是却也迎合着对方的挑剔。不管是现在婚恋网站的流行,还是相亲节目的泛滥,在婚姻市场,女性被物化的现象还是大问题。#4 婚姻就是在找妈#
武志红老师说中国人的情感模式就是在找妈。节目中我们也能看出,都想找成熟的,都想找可以带着自己玩的。同时也有点差别。有的是背着老娘找新娘,在给老娘找一个继承者,希望新娘像老娘那样照顾自己,爱自己,包容自己;有点是在原来控制家庭下,期待逃离,但是逃离的不彻底。在亲密关系里有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自己会找一个这样的男人,我爸就说这样的,我本来很讨厌的。其实亲密关系很多时候我们找的时候,是在找一种熟悉感,有些东西可能不好,但是我们真的很熟悉,所以碎玉这些逃离老娘控制的男生来说,既不喜欢被父母控制,但是又享受这种过程。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同理,女性亦然。#5女性的婚姻之路还是很难#人人都想得到爱,都希望有人爱护,包容,理解,但是中国式的婚姻却对女性很不公平,也不够包容,相信2号嘉宾给我们的印象很深,对比反差也很明显。从刚开始的让男嘉宾坐立不安,都号称美女,自己的菜,家长们赞不绝口,陈赞美女。到VCR介绍完年龄后,没有一盏灯为她亮起的失落感,只因为经历太多了,年龄太大了。正如这个单亲妈妈所言,她代表了很多这样的单亲母亲,或者自立自强的女性。有勇气走向前台,相信爱,追求爱。但是接纳的声音却很少。都说婚姻是平等,是接纳,是包容,但是这条路还真的很长,可能作为一种标榜我们更愿意挂在嘴上,但是群魔舞剑,去伤害一个单亲妈妈却毫不客气。在这我还是特别想再说一下,我很佩服这位女性,在生活和工作中也碰到过不少单亲妈妈,我觉得他们有勇气结束不合适的婚姻,有勇气为了自己,为了孩子,净身出口很不容易,单凭这份勇气。而且她们爱自己,爱生活,相信爱情,相信美好,有期待,有向往。关注美,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身材;追求品质,拥有自己的事业。#5单身俱乐部,还是熟悉的味道#
有人做了总结,我觉得很恰当,四个男嘉宾,分别是妈宝男、巨婴男、乖乖富二代、工薪男孩,也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要么缺乏自信没主见,只想找个照顾自己的女人;要么心智幼稚不健全,找对象就是在找个新妈;典型高新知识分子,相亲更像找个生意上的好伙伴;工薪阶层,父母恩爱,没有特别的爱好,没有过多的要求。这大概是相亲中几个典型,或者说我们大多数人都在这几个之列。只是在这样一个相亲节目中,表现效果几种放大了,对比更明显了。#婚姻就是两个人的事#就一个相亲,就能有这么多幺蛾子。婚姻虽然和两个家庭有关,但始终只是两个人的事,即使什么条件都好,两个人感情不好,一切都白搭,现在中年的婚姻关系中,有多少离婚的,有多少婚内单身的,有多少通过分床来终止情感的,又有多少只是形式婚姻的。这都是血的教训。就像心理学界的一个说法,大部分的中国家庭,都有类似的模式:焦虑的母亲+缺席的父亲=有问题的孩子,也或者是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当我们各自回到自己的角色,事情自然简单很多。婚姻回到两个人去面对和解决,当婚姻成了两个人的事情,自然就有了边界,各自负责,各自幸福。毕竟长时间维护或者确保高质量的婚姻,唯有夫妻恩爱。夫妻恩爱了,自然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当我们试图用完整家庭的表面事实,去逃避破碎的深层事实。只能是面的不尽的麻烦和痛苦。不管是相亲还是逼婚,希望我们还能看见爱的真实模样,也能看见一个人的真实模样,爱是一门艺术,婚姻则是最好的修炼。
心理学科班僧,从事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jtjy00
昨天同学B打电话给我说,马上要过年了,不敢回家,问明原因,原来是还没有男朋友不敢回家,因为年初的时候她爸爸和她说了,今年过年必须带男朋友回家,然后明年就结婚,如果没有,那就不要回家了,因为没有她这样的女儿,都这么大了,还没嫁出去,觉得丢人,所以朋友急的不得了。其实说年纪大也...
周一 正要写今晚日记的时候,打开简书发现Ann今天也写了《中国式相亲》观后感,哈哈~所以我就只好写“小记”。 从微博上知道了《中国式相亲》这个节目,不过也仅限于知道是子女带着父母去相亲,当时并没有想到有一天会一气儿看到最新集。但不得不承认无聊...
文|风笛 同相原创内容(C) 转载请联系授权 《中国式相亲》就像一盆冷水,冷却甚至浇灭单身女青年们对于唯美浪漫的花式遐想。 金星坐镇的《中国式相亲》,在上周六争议首播。 虽然收视妥妥盖过了江苏卫视老牌相亲综艺《非诚勿扰》,却陷入了和《非诚》七年前开播之初类似的舆论漩涡。 首期节...
(一)中国式相亲,中国特色 昨儿刚听说新出了一档综艺节目《中国式相亲》。刚听这个节目名字,就有些排斥,直觉是陈腐又奇葩的节目。 但某人说好看,且开了视频在一旁,我瞄了两眼后也觉得比想象中精彩有趣,禁不住看了两集半,有些感触想要抒发。 首先还是要说这“中国式”。中国式离婚 中...
骨质疏松是一种无声无息的疾病,骨量在不声不响中悄悄溜走,骨头慢慢地变空洞,最后外界只要施加一点点力,就能将它折断。这个过程很漫长,可能持续几年,而且直到骨头折断之前,人们只会觉得有点腰酸背痛、变驼背、身高变矮,甚至有些人一直都没有任何症状。骨质疏松重在预防,一般来说可以分为...
一提到“内向”这个词,总是给人一种胆子很小,说句话都脸红,成不了事的消极形象。因为这个刻板印象太深入人心,大家都很抗拒这个词。 作为一个内向的人,最不喜欢被人说“内向”。因为在我看来,被贴上“内向”的标签,表明我是个不合群,难相处的人。 内向的我为了融入集体,总是会极力的否...
昨天和校友会去桃源山谷爬山,有一个悬崖边上建了一个特别高的梯子,上去的时候能从高处看到下面的水潭,心里不由得恐惧起来,只能紧紧抓住扶手。上去以后松了一口气,但是一想到回来还要下这个楼梯,还是不由的感觉到恐怖。 在山里逛了一会儿,很快就回来了,回来的路上想到等下要下那个高耸的...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宫墙。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自古以来,不知多少人羡慕那皇家宫苑的宏伟气度,梦想着进宫享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然而他们不知,那深深的宫墙,曾经禁锢了...
想了很多次要写日记,就是无法动笔,抽屉里的红色笔记本依然躺着,有几行字,是3月份写下的。 有人说拖延症是因为无法承受那件事带来的痛苦,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所以我决定今天开始在简书记录我的每一天,我的点滴。 工作 12号至今,5次面试、3家公司,泰康X2、太平,周五还有国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买铁矿石被坑惨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