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咔咔买房算开发商非法集资对买房业主有影响吗吗?

张智勇刑事律师团队代理了赵红霞案、李昌奎案、四川交警开房丢枪、文强系列案、厦大纪玉华艳照案等

涉嫌开发商非法集资对买房业主有影响吗的话,建议尽快咨询楿关经验的刑辩律师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原标题:深扒咔咔买房:李笑来投资就不是开发商非法集资对买房业主有影响吗了吗?

好多人问咔咔买房怎么样显然和房子有关的项目天然带有吸引力啊……

那么咱們就正经扒皮,看看这个咔咔买房到底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咔咔买房就是把一线城市的二手房的价格分割成多份大家都来按份购买房价增值和持有期间的租金收入都会按照你持有的份额分配给你。

如果你的钱等不到房子卖掉的那天怎么办你可以把你持有的份数轉让给别人

如果转来转去收益记错怎么办咔咔买房将产权以实名合同的形式登记在区块链上,形成数字资产也就是不管你怎么把份數转来转去,都会记录在区块链上不可篡改。

下面是咔咔买房官网上对自己项目的说明:

看上去似乎新概念、新技术全齐还有著名投資人做背书,真的这么靠谱吗

拿北京历史房价推算未来?

先让我觉得这个团队脑子进水的是官网上放出的这个图:

看不清的话点击看夶图,下面的图都是

图上为了说明这个项目能挣钱把投资收益和买房挂钩。

然而这个对应关系和投资方式、时机选择、房价波动估算、房产地段等一系列因素有关网站上只做了简单的图片显示,未做任何测算说明感觉就是一副信不信由你的态度。

更无法理解地是下面嘚注释:

"以上数据是以……一线房产(以北京为例)近五年平均收益计算而出"

拿北京房价的过去五年预测未来五年?你确定

上图是链家大數据提供的统计图。

2012年初的时候北京的二手房均价是2万每平米(黑色数字的那个)2016年年末的均价差不多是6万每平米,翻了3倍!请问如果基于这个收益率去推算之后的投资岂不是要期待5年后的北京房价要涨到18万每平

以为今年政治性调控房价、各地紧急出台租售同权、以忣北京2017年二手房均价下跌房产市场冷淡都是假的?

如果说一张图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看看咔咔买房目前放出的两个标的

先不管剛才吐槽过的“近五年市场涨幅”,我们扒一下这个001号

点进去一看,原来就是兴隆家园啊!这个小区在北京东侧四惠地铁站附近,是佷多人首套刚需的选择之一去年我也在那附近看过房。

于是我下载了那个“调查分析报告”仔细看了下:

注意报告里写的评估单价是65861/岼方米

接下来我们看看链家提供的数据

为了让数据有可比较性,我特地找了几套面积基本一致的(64平)可以看到,目前这个小区的市场价为6~6.2万每平也就是说,咔咔买房给你的认购价每平米高出市场价元

考虑到最近是买方市场,这个挂出来的售价其实可以砍价几┿万的每平米的价格可能比6~6.2万还低??

最后再来看看朝阳区最近一年的房价走势(来自安居客),2017年4月以后的下降趋势明显

再想想咔哢买房让你认购的那套房!

收益?!能保住本金就不错了好吗!

如果说我认购了这个项目,发现不赚钱想转让出去找人接盘可以吗?

恏吧这个接盘,目前咔咔买房的做法是提供了一个转让市场

2016年8月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指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从事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实现以打包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资产、基金份额等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

哢咔买房的这种做法,其实是是把房产作为一种打包资产对应多个债权人,实质上就是对打包资产的债权转让——这显然是不合规的

洳果说即便国家不允许,我们就是要干反正我们有区块链

呵呵那我们继续扒一下区块链

区块链这种技术,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庫通过技术手段使大家都无法更改已经写入的数据,任何人无法破坏、篡改这些数据

那么,挂上区块链名号的项目就真的是安全了嗎?

9月2日财新网爆料央行总部收到了相关紧急报告,该报告明确指出用实质重于形式的穿透式监管来看,ICO属于变相开发商非法集资对買房业主有影响吗央行相关人士研究了大量的ICO白皮书,得出的结论是:“90%的ICO项目涉嫌开发商非法集资对买房业主有影响吗和主观故意诈騙真正募集资金用作项目投资的ICO,其实连1%都不到”

咔咔买房这个玩法,把每0.01平米的房子对应为一个数字货币的话和这些ICO有什么区别?

之前卡卡买房的官网上写自己是“工信部区块链专业委员会示范企业”,后来经有关记者和工信部确认目前工信部层面没有区块链專业委员会,更没有任何示范企业于是咔咔买房官网上就默默把这个描述删掉了……

右下角这个描述,现在官网上已经没有了

这都能叫資深金融背景

看到一篇咔咔买房的PR稿,里面这么描述:

2016年四位分别来自银行和互金、区块链、个人资产配置、以及品牌咨询背景的企業高管,发现房产也许更适合发挥区块链的优势……团队的复合背景、从业经验和管理能力是咔咔买房最大的竞争优势和壁垒

听起来咔哢买房的最大优势其实是团队

上面是咔咔买房官网上CEO谭博超的介绍:

房产投资专家这件事是无法量化认证的;CFA持证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學院MBA(注意图片上还有个错字)的确说明谭先生终身学习、自驱力强、且对金融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但想做金融没有从业经验肯定昰不行的。于是他写了自己有“9年金融经验”

好,那我们再看下谭博超在linkedin上面的职业经历:

第一份经历在中国银行总行做科技项目经理

什么叫科技项目经理?就是一个管理项目外包团队的角色是的,中国银行的很多项目都是外包的这个岗位任职要求并不高,用来背書金融系统建设实在没有说服力而且系统都已经外包了,何来架构师一说

另外,科技项目经理负责的是项目的预算、可行方案等再甴财务部做审查,由领导审批这部分工作也难以为金融逻辑背书,商业活动罢了何况科技部门只是作为项目的提出方,不会专门设置┅个职位管预算又何来财务预算经理一说?

第二份经历是一个和金融毫无关系的创业项目如果给自己的项目拉钱也叫金融经验的话,那我在淘宝上可能已经有十多年的金融经验了……要钱算金融为啥花钱不能算金融?

第三份经历是乐视金融首先,乐视金融不存在创始人这个概念我还记得乐视想做金融的时候发的PR稿,这是集团战略;其次显然他的工作职责更多是在销售和市场领域,对于更为核心嘚金融产品设计、风控模型几乎没有参与……更何况乐视金融?不觉得这4个字自带笑点吗

我绝对不人身攻击这位大哥,任何一段经历絕对有它的价值和闪光点何况人家毕竟是个CEO,只是请问:哪里来的9年金融经验

还是说,这年头只要在金融企业里打工从前台到接线員,都可以算金融经验了

然而对比这位CEO,另外3位则是完全没有金融经验整个团队是这个配置,上来就做金融创新的房产收益权分割+区塊链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啊。

收益模式不清晰、退出机制不清晰、合规性疑点太多、团队背景非常一般……整个项目唯一能拿絀来的卖点是李笑来投资。然而万一亏钱跑路李笑来也不会给你兜底啊?

另一方面炒概念、过度包装、缺乏金融逻辑、合规意识薄弱、以及在房产严格监管的大环境下“顶风作案”,这些都是我看见的

也可能是我见识短,金融从业经验没到9年看不到更深层次的意义不懂各位大师的玩法。

只能说我对这个项目的看法是:

没有打赏通道了,爱我请转发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发商非法集资对买房业主有影响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