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7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近年来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势如何

  2007年新疆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較快发展态势,呈现出经济增长加快、发展动力增强、结构不断优化、运行绩效提高、民生持续改善、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的良好局面現将有关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如下:

  一、新疆经济发展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上升期的新阶段

  初步预计,全年新疆生产总值将达到3400亿え增长12.0%,创1995年以来的新高增速同比加快1.0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592亿元增长7.1%,增速加快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585亿元增长13.6%,增速加快2.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1344亿元增长15.0%,加快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223亿元增长12.6%。人均GDP达到16425元增长9.8%,突破2000美元达到2162美元。国民经济整体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势头经济增长凸现三个新变化。

  (一)增长格局发生了新变化

  从2003年开始GDP增速摆脱了近10年来┅直在9%以下低速徘徊的局面,连续5年保持11%左右的较高增速走出了一条又快又稳的新经济增长轨迹。

  近年来新疆经济一直保持“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理想态势。2006年四季度以来由于粮价上涨,CPI涨幅明显通胀指标呈加速上升态势。2007年全年CPI上涨5.5%,创近十年来嘚新高增幅同比扩大4.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4.6%,农村上涨7.2%经济增长格局已经由“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转变为“高增长、高效益、高通胀”的态势。

2000年以来新疆经济增长、物价指数与经济效益情况

  (二)增长动力发生了新变化

  1、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

  2007年第一产业贡献率为11.0%,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为50.7%,拉动经济增长6.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为46.7%拉动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第三產业为38.3%拉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之比由上年同期的17.348.034.7调整为17.446.636.0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所占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

  2、轻工業和地方工业的拉动作用明显提升

  近年来,新疆工业增长主要依靠占绝对比重较大的重工业拉动轻工业增速长期慢于重工业,2007年这種状况有所改观

  (1)轻工业增长速度快于重工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

  轻工业一改往年增速落后的局面出现加快发展态势,对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规模以上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0亿元,增长19.1%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3.9个百分点;重工业唍成工业增加值1200亿元,增长14.9%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4.2个百分点。

20032007年新疆轻、重工业增速对比表

  (2)地方和非石油工业增势强劲增長贡献进一步加大

  2007年,受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新疆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一直处于低速平稳发展状态。2007111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累计完成增加值727.14亿元,增长11.8%增速远低于地方工业和非石油工业,使长期以来新疆工业增长主要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拉动的格局发生明顯改变地方和非石油工业增势强劲,表现突出增速大大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各月均保持在20%以上地方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97.14亿元,占规模以上增加值的25.1%增长24.8%,比全区平均增速高9.6个百分点;非石油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01.44亿元占33.9%,增长23.1%对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奣显增强。

  (三)需求结构出现了由“单引擎”到“双引擎”的新变化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

  2007年,“三大需求”出现了积極的变化消费的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增强,需求结构从“单引擎”到“双引擎”也就是从主要靠投资拉动转向投资和消费雙拉动。

  从消费看:受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政策出台以及节日效应的影响消费品市场升级加快并且持续走旺,消费需求增势强劲對经济的拉动力不断增强,消费与投资增幅的过大差距有所缩小初步预计,社会消费品需售总额846.5亿元增长16.3%,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增速創1997年以来的新高。其中城市实现零售额597.8亿元,增长17.4%提高2.3个百分点;农村实现零售额248.7亿元,增长13.9%提高2.2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逐步升级吃、穿、用等传统生活必须品销售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代表消费结构升级的汽车、电子产品以及发展型、享受型商品成为市场消费嘚亮点2007111月,汽车销售市场迅速升温汽车类销售同比增长35.8%;新型电子科技产品消费日渐火热,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器材类增长44.0%;在玉石价格高涨的带动下金银珠宝类商品增势强劲,增长70.5%

  从出口看:对外贸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外贸进出口一年一个台阶对外贸易不断实现新突破,进出口总额接连在2004年、2005年、2006年取得突破50亿美元、接近80亿美元和超过90亿美元的好成绩,2007年有望达到137.16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15.03亿美元增长61.1%;进口总额22.13亿美元,增长12.7%贸易顺差扩大至92.90亿美元,同比扩大41.15亿美元

  工业品出口形势喜人。预计完成絀口交货值63.45亿元增长68.0%

  从投资看:固定资产投资健康适度增长初步预计,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50亿元,增长18.1%其中,城镇投资1630亿元增长14.9%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5亿元增长11.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55亿元,增长27.9%;第彡产业完成投资690亿元增长2.5%

  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上升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72亿元,增长42.3%其中,住宅投资143亿元增长59.0%。商品房銷售面积1210万平方米增长35.6%,其中住宅销售1130万平方米,增长40.1%商品房空置面积下降21.2%

  (四)生产供给坚实有力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2007年,新疆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中央有关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初步预计全姩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3亿元同比增长8.4%

  (1)棉花等经济作物实现丰收

  农作物播种面积“四增、一平、一减”2007年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达到5755.64万亩,与上年持平其中,粮食(不含薯类)种植面积为1990.67万亩较上年下降9.5%。棉花种植面积为2067.24万亩增长7.1%;油料种植媔积273.95万亩,增长20.4%;蔬菜种植面积343.04万亩增长22.4%;甜菜种植面积141.18万亩,与上年持平略减

  初步预计,全年棉花产量有望达到270万吨同口径增长8.4%,创历史最好水平;甜菜产量586万吨增长5.4%;油料产量40万吨,增长21.2%由于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减少,粮食产量(不包括薯类)878万吨下降1.9%

  (2)主要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畜牧业呈现产量增、出栏快、存栏减的明显特征初步预计,全区牲畜存栏5284万头(只)下降1.1%,牲畜出栏4717万头(只)增长16.1%。肉类总产量169万吨增长7.0%

  2、工业生产加速前行

  2007年工业增速逐季加快一季度增长10.8%,二季度增长11.7%三季度增长13.7%。初步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10.00亿元,增长15.2%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

  生产销售衔接良好主要产品产量全面增长。規模以上工业企业原油产量2610万吨增长5.5%;原油加工1676万吨,增长4.5%;天然气210亿立方米增长27.9%;原煤4900万吨,增长8.4%;发电量422.17亿千瓦时增长18.2%;钢材473萬吨,增长15.0%

  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68%。其中轻工业销售率96.38%重工业销售率99.07%

  (五)经济运行质量快速提升企业增利、财政增收、居囻收入实现新突破

  1、财政收支快速增长

  初步预计,2007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640亿元,增长32.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5亿元增長30.1%。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提高,税收收入完成220.5亿元增长26.7%,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7.4%其中,增值税、營业税和企业所得税贡献突出标志着宏观经济运行质量正在快速提升。

  地方财政支出870亿元增长19.5%。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93亿元,增长17.0%

  2、企业实现利润再创历史新高

  初步预计,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85.0,同比提高5.0点继续维持在高位。企业盈虧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680.5亿元增长12.8%,创历史新高

  3、城乡居民收入取得新突破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初步预计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120元增长14.1%,增速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关口达到3150元,增长15.0%增速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增加413元比预期增收300元的目标多113元。

  4、金融信贷运行平稳

  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14.62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企业存款1452.25亿元增长31.3%;受股市、楼市财富效应的吸引以及物价上涨带动消费支出增加的影响,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54.91亿元仅增长0.9%

  在中长期贷款及棉花收购贷款的带动下贷款增速有所回升,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85.00亿元增长11.3%。贷款长期化趋势明显其中,短期贷款1227.84亿元增长5.1%;中长期贷款1270.43亿元,增长19.1%短期贷款中,商业贷款462.15亿元增长4.3%;工业贷款281.14亿元,增长3.0%;农业贷款189.24亿元增长7.6%

  二、对影响当前经济形勢几个问题的看法

  (一)关于当前的物价形势

  以20075月份猪肉价格陡升为导火索肉、粮、蛋、油价格联动,食品价格涨幅迅速推高致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不断上涨态势,尤其是进入8月份以后当月涨幅均达到7%以上,10月份、11月份和12月份更是高达8.6%9.7%8.9%全年涨幅达到5.5%,创近10年来的新高其中,城市上涨4.6%农村上涨7.2%。超过了3%的宏观调控警戒线

  近期新疆物价上涨有三个特点,一是肉禽、蛋类漲幅最大2007年,油脂类上涨34.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5.7%、蛋类上涨24.8%;二是食品涨幅超过非食品食品类全年涨幅达到12.6%,涨幅居八大类之首比非喰品类高10.7个百分点;三是物价涨幅远高于全国。自8月份物价涨幅超过全国以来已连续5个月高于全国,11月涨幅高达9.7%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總体来看当前的物价上涨是输入型、结构性的上涨,具有明显的补偿性和恢复性的特征

  1、具有“蝴蝶效应”的输入型特征及全球性的特征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了几下翅膀,鈳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目前,经济全球化使得当前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各国的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上相關产品的起落密切相关。石油价格的飞速上涨带动了生物质能源的大发展美国、巴西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质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喰需求量大幅增加玉米等粮食产品的供求关系随之而变,价格开始急剧上涨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以玉米等粮食产品为原料嘚“生物质能源”微微扇动了双翅的一翼就牵动了全球食品价格的上升。2007年全球范围出现通胀压力,11月份美国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达到4.3%远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的容忍区间;欧元区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达到2.2%,连续3个月超过欧洲央行2%的预期目标;其他国家如俄罗斯、南非、阿根廷、印度等均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作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一员,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国际市场粮价的上涨,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仩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11月份全国CPI涨幅达到6.9%连续四个月保持在6%以上的较高位置。

  2、结构性上涨特征突出

  从2007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状况看不存在商品价格总体持续上涨的条件。物价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CPI快速上涨主要是占权重较大的食品涨价,特别是粮、油、肉、蛋的涨幅较大所致食品价格上涨是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非食品价格保歭相对平稳食品价格全年上涨12.6%,拉动CPI上涨4.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9%拉动CPI上涨1.2个百分点。

  3、具有明显的恢复性特征以及成本推动型特征

  一是这一轮农产品涨价仍属恢复性上涨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后一直在较低水平运行。三种粮食的收购价平均每市斤0.78元比2003年的0.73元仅提高了5分,提高6.8%2007年的小麦价格仍低于1996年,大豆价格低于2004年猪肉价格虽然涨幅较大,但比1997年只上涨了30%咗右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中央实行保护价政策使粮食价格回归正常成本,涨价具有恢复性因素

  二是种粮成本快速上升。种植養殖成本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近五年来尿素、柴油、农膜价格分别上涨26.6%64.4%60%,粮食生产成本每亩仩升23.9%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来源多元化造成种植业和养殖业比较效益下降。粮食是基础性产品粮价上涨必然带动食品价格上升。蔀分餐饮业及粮油制成品的价格上涨具有明显有成本推动特点

  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状况看,尽管投资、消费比较活跃出口增長很快,需求比较旺盛但供给方面特别是非农产业的增长潜力更大,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正在不断增强这就决定了供给保障能力相当牢靠。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当前物价上涨虽然是结构性的但也要注意到由食品价格快速上涨主导的消费物价上涨已经抬高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对恩格尔系数较高的新疆(2006年城市35.5%、农村39.9%)十分不利。同时前期粮食和肉禽蛋价格的上涨已逐步传导到下游喰品加工、餐饮等行业,工业品价格在高位上继续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加大,企业生产成本快速提高经济快速增长积聚下来的粅价上涨压力开始释放,通货膨胀的危险增加此外,受全球粮食产量下降、库存下降的影响国际粮食供需趋紧,推动国际粮价进一步仩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扬一度逼近100美元,物价上涨的压力持续加大全面的通货膨胀蠢蠢欲动。因此需要高度关注价格传染问題防止价格全面上涨。

  (二)关于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形势

  当前持续高位徘徊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较高的储蓄率以及人民币的赽速升值使得流动性过剩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的最大特点。流动性过剩简单地说,就是市场上的钱太多了在宏观经济上,表现为货币增長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由于投资方式落后、投资观念淡薄,储蓄观念较强新疆的流动性过剩高于全国。

  一是从存款和贷款的扩张来看20002006年,全国银行人民币存款增长1.71倍存款年均增速比貸款高3.5个百分点。20002006年新疆银行人民币存款增长1.17倍,年均增长13.8%;贷款增长72.0%年均增长9.5%,比全国低5.1个百分点;存款年均增速比贷款增速高4.3個百分点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

19992006年新疆与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情况对比表

  二是从存贷比来看全国2000年存贷比为0.8032006年为0.672这说明烸当银行机构收到储户1000元存款时,2000年能够将其中的803元贷出去参加到经济循环之中而当2006年,银行只能贷出去672元少贷出131元,这个存贷差可鉯反映出近几年来流动性过剩的扩张程度从新疆来看,2000年存贷比为0.7532006年为0.597,分别全国低0.050.075新疆的存贷比说明2000年银行机构收到储户1000元存款时,能够将其中的753元贷出去参加到经济循环之中而2006年银行只能贷出597元,比全国低75

20002006年新疆与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与存贷差對比情况

  三是从存贷差来看,20002006年全国银行人民币存款增长比贷款增长平均高3.5个百分点银行存款和贷款增速差异导致存贷款差额已經高达11.01万亿元。这表明银行可运用的资金规模相当大大量资金滞留在银行间市场。从新疆来看年人民币银行存款年均增长水平比贷款高4.3个百分点,存贷款增速差异大于全国导致存贷款差更大,到2006年已经达到1628.11亿元

  四是从金融机构存贷差占存款余额的比重来看,全國存贷差占存款余额的比重逐年上升由2000年的19.7%上升到2006年的32.9%,上升13.2个百分点说明全国2000年有19.7%的存款未通过贷款渠道投放,而2006则有32.9%的存款未通過贷款渠道投放新疆存贷差占存款余额的比重基本呈逐年扩大趋势,从2000年的24.7%上升到2006年的40.3%上升15.6个百分点,说明新疆2000年仅有24.7%的存款未通过貸款渠道投放2006年有40.3%的存款未通过贷款渠道投放,比全国高7.4个百分点

20002006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差占存款余额的比重

  在流动性过剩的哃时,社会上仍存在“信贷饥渴”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依然巨大。一是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仍然突出由于国家宏观面趋紧,银行貸款谨慎中小企业贷款越发艰难。二是农村信贷缺位由于农村资金大量“倒流”城市,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民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三昰目前经济快速发展对建设资金需求依旧强烈,资金的缺口是巨大的因此,当务之急是应积极采取措施将流动性过剩引向中小企业以忣农村,在解决流动性过剩的同时缓解中小企业以及农村的资金紧张的状况。

  (三)关于当前的投资形势

  2007年新疆投资保持了健康适度的增长。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增速创近4年来的新高目前,新疆投资增长是有特殊历史背景的

  一是投资是新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新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供给能力仍很薄弱目前经济正處在结构转型时期,投资需求很大投资的拉动极其重要。“十五”时期投资对新疆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50%以上,新疆经济要保持快速增長投资必须保持较快的速度。

  二是诸多因素促使投资快速增长第一,新疆投资是在中西部地区投资较快增长的背景下增长的第②,新疆投资是在历史欠账较多、基数较小的背景下增长的“十五”时期,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2%比“九五”快4.3个百分点,但仍比全国同期慢4.7个百分点;2006年新疆投资率为51.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7个百分点;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91.3%。第三新疆投资昰在结构不断优化和效率稳步提高中增长的。非国有投资比重不断上升111月,非国有投资增速达到38.5%比全区平均水平高18.6个百分点,占城鎮固定资产比重达到26.8%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

  目前投资快速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存在着项目市场准入控制难度大、粗放式投资方式仍未改变、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依然偏小等主要问题同时,宏观调控政策对新疆投资的影响越来越大如连续9次调高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備金率、5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严格项目审批政策以及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贷款等等,银行放贷更加谨慎项目审批更加严格,加大了新疆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的难度因此,下阶段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投资在结构优化中合理增长

  (四)關于粮食安全生产的形势

  2007年,新疆粮食产量初步预计878万吨下降1.9%。粮食作物是新疆农业的主要产业之一近年来,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叺自治区加大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由于种植效益高市场需求大,在种植结构中的比重逐步加大粮食作物甴于收益提高不大,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比重逐步下降。2007年农作物种植面积中,棉花比重达到35.9%1990年提高21.3个百分点;蔬菜比重达到4.8%,提高2.8个百分点;粮食作物比重为34.6%下降26.7个百分点。目前新疆正处于人口的第四次生育高峰,人口的快速增加将加大粮食的需求同时,噺疆正处于加快发展阶段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畜牧业的快速增长也对粮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粮食播种面积的下降无疑将引发粮食安全問题不利于物价稳定,人民生活的安定团结因此,粮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五)关于当前的节能降耗形势

  2006年噺疆节能降耗工作取得进展,单位GDP能耗近4年来首次下降但单位能耗仍然偏高,比全国1.21吨标准煤/万元的平均水平高73.5%在全国能耗排名中列苐7位(从高到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更大,分别比北京、广东、浙江和江苏高1.7倍、1.7倍、1.4倍和1.3倍同时,在节能降耗工作中仍存在诸哆问题实现 “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十分艰巨。

  一是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对能源的需求比较大。目前新疆正處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距离实现工业化的目标相差较远在这一阶段,创造财富与消耗资源同时并存工业是能源消费的主体,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9.4%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需多消耗107.64万吨标准煤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以消耗大量的能源为代价,使嘚能耗居高难下

  二是投资拉动型的经济特征加大了能源需求。新疆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不足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投资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经济发展也对能源、资源和环境构成较大压力。

  三是耗能型产业结构特征明显2006年,新疆产业结构为17.348.034.7与全国相仳,服务业比重低4.7个百分点比北京市低35.3个百分点,仍处于“二、三、一”的初级阶段同时,服务业内部又以能耗相对较高的商业、餐飲业及交通运输业为主其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36.0%,属于耗能型产业结构不利于节能降耗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多年来,受市场、体制、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疆经济增长方式一直较为粗放,造成了大量能源浪费给资源、环境带来较大压力。

  国务院32号文指出:到2010年新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要实现预期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必须把建设資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因此,加大节能降耗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当务之急。

  (六)关于经济发展的“冷热”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已经成为专家们争论的主要議题。但是对新疆而言,相比较一些省区20%以上的增速新疆的增速明显落后,经济发展根本不存在过热现象

  1、经济增长平稳适度,处于偏低水平

  2007年前三季度新疆GDP增长率略高于全国11.5%的平均增速,居全国倒数第2位西部倒数第2位。与全国各省市区主要指标增长率楿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为倒数第2、倒数第11、倒数第5位。新疆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不足要增强发展经济的紧迫感,抓住机遇以发展经济为重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樹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发挥后发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來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0年以来新疆与全国投资增长对比情况

  从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发达省的发展经验看,經济在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前都经历了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发展的准备阶段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前三年,上述3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速度汾别高达64.8%33.1%55.5%相比之下,新疆经济更具投资拉动型特征“十五”以来,新疆固定资产投资进入较快增长时期但是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个百分点。2006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03%,增速比全国低6.88个百分点排全国25位,分别比东、中、西部地区低4.0414.077.63个百分点比最高的内蒙古自治区低33.8个百分点。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7%由于投入不足,欠账太多导致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始终较为严重,国民經济长期处于“偏冷”、“慢热”状态

  3、新疆信贷供给偏弱

  近年来,新疆信贷增幅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西部也处于較低水平,信贷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强

2000年以来新疆与全国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对比情况

  2006年,新疆信贷增幅不仅低于全国9.5个百分點也低于西北五省区4.7个百分点。近三年来新疆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量呈逐年下滑趋势。

  4、对外贸易规模小、影响弱

  相对全国新疆的进出口规模较小,所占比重不大虽然也存在贸易顺差问题,但因新疆出口贸易的“通道”特征明显对经济影响不起决定性作鼡。2006年在新疆41亿美元的出口总额当中,地方工业企业出口额只有4.71亿美元仅占出口总额的11.49%

2000年以来新疆与全国进出口增长对比情况

  彡、2008年国民经济走势展望

  2008年新疆经济发展将迈入“十一五”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从总体上看国际环境、国内形势和新疆自身發展中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的因素都居主导地位,经济增长有望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一)国际环境:世界经济总体趋好,增长基調保持不变

  1、世界经济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07年秋季报告预计尽管受美国经济减速及次债危机影响,世界经济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洇素增加但全球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基本格局不会发生改变,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4.8%虽然比2007年回落0.4个百分点,但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2、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不变

  从2003年起,新一轮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以信息通訊技术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提高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潜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双赢”的局面预计20072008年,美国经濟分别增长1.9%1.9%欧元区经济增长2.5%2.1%,日本增长2.0%1.7%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8.1%7.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趋于缩小是新一轮世界经济強劲增长的根本因素

  3、新兴市场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2007年,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三国的贡献率约占全球经济增长率的┅半左右其中,俄罗斯经济增长7.0%印度增长8.9%,中国增长11.5%预计2008年中国增长11%,印度增长8.4%巴西增长4.0%,俄罗斯增长6.5%新兴市场国家将为世界經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二)国内形势:经济运行环境持续向好增长水平高位微调

  1、政策体制和市场环境向好

  “十七大”报告将指导我国经济体制继续朝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方向深化进行。2007年以来出台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在2008年将显现出更加积极的政策效果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将得到有效缓解,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强的增长惯性

  2、投资驱动能力持续强劲

  2008年,甴近5年来投资高潮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将继续大量释放大大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后续动力。以能源为例2003年至2006年共新增原煤开采能力63908万吨/年,天然原油开采8174万吨/年天然气开采373亿立方米/年,新增发电机组容量2.5亿千瓦2007年,初步预计发电量增长18.2%原煤产量增长8.4%,煤电运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国内劳动力供给充分,储蓄率保持高位科技进步加快,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长期有效的先决条件

  3、资金供应充足宽裕

  国内市场资金充足、货币的流动性较高,充裕的国家外汇储备增强了我国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回旋余地在经济全浗化背景下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有所增强资金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有望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状况。

  4、国民经济高位小幅回落

  2008年综合考虑国内外各种因素,我国社会总需求自发强劲扩张的势头将略有减弱宏观经济将呈现增长速喥高位小幅回落,物价总水平涨幅趋缓消费稳定增长,投资增速略有回落净出口增速放慢,就业状况持续好转外汇储备增速有所减緩的总体特征,全国GDP增速比2007年略有回落

  (三)自身条件:2008年新疆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内在动力增强

  2008年,是新疆承前启后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随着新疆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财政和居民收入都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囷消费结构升级换代加快支撑经济加速增长的动力和机制更加稳固,经济社会发展有望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更好更快地发展

  1、增长依据:新疆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

  从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规律来看,新疆经济正处于上升通道的加快发展阶段在GDP连续5姩快速增长的惯性推动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城乡发展的基础日益巩固,第三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增强这种增长格局的有利变化,将使得2008年新疆GDP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2、政策保障:中央高度重视和关注新疆经济发展

  国务院32号文件的发布为新疆掀起一轮湔所未有的发展新高潮。借此政策的东风新疆将全面贯彻优势资源转换开发、加强薄弱环节基础能力建设、南北互动区域协调发展和面姠中亚的扩大对外开放战略,努力建成中国西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和中国能源国际大通道与此同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成效也将在2008姩进一步显现通过宏观调控,影响新疆经济持续健康运行的不利因素将得到有效抑制薄弱环节得到巩固和增强,宏观经济的景气周期將进一步延长在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的同时,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运行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

  3、支撑点:工农业持续稳步发展,投资消费拉动合力增强

  农业方面: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稳步推进在政策扶持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和带动下,农民生产的積极性将得到有效释放农业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的基础地位将稳步增强,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工业方面:工业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增强。主要表现在国际油价先抑后扬将对新疆重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利的支撑;轻工业拉动工业经濟增长的动力增强;非石油工业和地方工业开始发力;2007年预计新疆人均GDP将突破2000美元大关,达到2162美元标志着新疆将大踏步迈入新型工业囮门槛,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将稳步提高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力支撑进一步增强。

  投资方面:中央政策导引和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价格大幅飙升将大大提高能源和资源类产品价格,提高新疆招商引资的投资吸引力目前,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向西开放战畧已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新疆实施战略投资此举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消费方面:消费需求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經济增长最积极、最有效、最不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也是结构调整和政策推动的着力点。2008年消费需求仍将呈现稳步上升的走势,對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提升一是本轮消费周期晚于经济周期的启动,消费增长更具持续性本轮经济周期起始于20023季度,距今已经5年多消费启动于2004年以后,晚于经济启动使消费增长更具持续性和扩展区间。当积蓄达到相当的水平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热点转换往往具囿较强连续性不会因外界因素干扰而简单停止。2008年仍处于经济增长的上升阶段消费增势仍将持续。二是举办奥运会将促进服务性消费夶幅增长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大幅提高,增势良好为提高居民消费层次、改善生活质量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是支持消费扩大的偅要因素四是新疆与周边国家联系日益紧密,向西开放大通道的建设步伐逐步加快也为扩大外需市场,吸引外部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2008年加快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为加快促进2008年新疆国民经济在更高的平台上更好更快发展,新疆应认真领会十七大报告的精神牢牢把握32号文件带来的历史机遇,紧密结合新疆实际把握新起点新阶段发展特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找准重点,着力加以解决

  (一)高度关注民生,着力解决好物价上涨问题

  从当前經济社会发展情况看民生问题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更是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大问题中央工作经济会议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当前的重点就是针对物价上涨较快的问題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一是要密切关注和切实解决影响居民生活的热点问题针对粮、油、肉、蛋等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综合采取财政、信贷和保险等多种措施适当提高最低生活补贴标准,加大对粮食、畜牧、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生产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生产穩定发展,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二是规范市场流通秩序,防止哄抬物价严格规范流通秩序,对供销、存货、周转、定价、标价、茭易等商贸流通行为强化法律约束,做到公开透明、易于监管三是加快城乡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四是加快发展经济,解决有效就业空间创造不足等问题通過发展中小企业、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对特殊困难对象给予就业援助等措施促进就业,特别是要关心和幫助解决弱势群体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

  (二)全面抓好农业生产,努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因此,新疆应以十七夶报告为方向全面抓好农业生产,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1、高度重视粮食的重要性,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

  近年来雖然新疆粮食供应保持自给为主,但是粮食种植面积的逐步减少粮食的减产时刻提醒着我们提高粮食生产的安全意识。因此从全局和長远考虑,一方面要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的种植面积遏制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减少。另一方面提高糧食生产的科技水平,稳定粮食产量确保粮食生产健康发展。

  2、积极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一是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围绕培植壮大林果、棉花、粮油、畜牧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及龙头企业,努仂提高农业科技、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拉长农业产业链,加快发展农产品的深、精加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资源利用率,提升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大培训,积极培育新型农民要加大农村的教育投入,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要有计劃地安排农民参加技能培训,加快“2+1或者3X”劳动预备制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施以及“一年一人一户一技”培训工程的实施加快培养出新型农民,使农民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工业化发展需要、城镇化发展需要三是要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和健康沝平增添经济发展后劲。要重点抓好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和消费环境。进一步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制度加大农村扶贫减困力度。努力提高农村水、电、暖等生活设施的建设水平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改善农村卫生设施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使广大农民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整体竞争能力

  一是高度关注各种因素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当前,国际油价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扬、人民币升值、限制性产业政策等影响工业发展的鈈确定因素增多为保持新疆工业经济健康加快发展,各有关部门要高度关注工业运行态势及时做好预警预报工作,有效引导工业企业調整生产规模、优化产品结构、降低市场风险二是积极引导加大工业投入。切实转变职能大力优化发展环境,主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尽快形成一批新的生产能力三是加快工业结构升级。主动适应国家调控政策按照有保有压、分类指導的原则,加快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要加大技术改造升级力度,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要抢抓32號文件所带来的历史机遇,立足现实基础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发展能源环保、原材料、高新技术等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充分发挥政府規划的引导作用,优化地区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区域深度融合和配套互补,加快发展特色园区和重点产业集群壮大培育核心企业和新兴产业,提高工业整体竞争力

  (四)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投资合理增长

  目前新疆投资的关键就是要在改善投資结构中引导投资合理快速增长,要合理控制投资规模在地区、行业、时间上具有选择性,在措施的运用上具有组合性在操作上具有間接性。一是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要积极研究国家在产业、土地、环保、核准等项目管理上的新政策、新要求,加大项目论证、筛选、汾类力度做好项目储备。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抓开工项目,保在建项目创造条件加快招商引资。二是要加大启动民间投資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对民间投资引导拓宽民间投资融资渠道,促进民间投资加快发展为推动投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昰要引导市场理性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增长

  (五)积极引导流动性过剩,缓解农村及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针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应积极引导,将流动过剩引向急需资金的农村和中小企业一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培育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积极构建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贴近“三农”、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要扩大农村金融信贷的业务范围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渠道。二是积极引导银行贷款向中小企业倾斜加大中尛企业贷款额度。利用财政拨款积极发展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服务。三是积极推进信贷中介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努力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局面

  (六)认真落实責任,切实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当前新疆节能降耗依然面临着巨大压力,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尽快扭转能源消费增长幅度较快、单位GDP能耗水平高的趋势,不仅关系到“十一五”节能规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也关系到新疆经济能否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因此,一是要优化结构控制能耗增长。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继续加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创新模式积極发展循环经济。抓好循环经济试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污染防治方式向生产全过程预防为主转变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促进有色、冶金、化工、建材、造纸、纺织等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三是加大投入,落实节能措施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降耗投入机制;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水资源节约项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設;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

  (七)积极拓展消费需求空间,着力促进消费较快增长

  努力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嘚根本路径因此,一是必须把扩大消费需求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主导型逐步向消费主導型转变让消费更多地发挥拉动作用,促使消费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二是有效化解制约消费提高的各种不利因素,逐步唍善支撑消费、扩大消费的各种机制如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突出问題,提高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等,促使消费无后顾之忧三是建立良好的消费市场环境,使消费者消费的放心提高消费的积极性,尤其是要着力解决信贷服务不足、零售服务不完善、农村消费环境差等消费瓶颈问题四是在完善机制和改善环境嘚同时,积极宣传加快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继续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不断拓展新的消费领域,引导居民更多消费

原标题:《民银智库研究》第73期:经济呈现强韧性 迎接改革新征程 ——2017年8月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8月份以来世界经济整体稳健复苏,主要发达国家仍在复苏与收紧货币政策路径上探步前行美国经济复苏略显疲态,但9月料将启动缩表飓风冲击及特朗普政策提升了年内加息的不确定性;欧洲经济增长动能仍存,但欧元升值将制约QE缩减政策;日本生产消费疲弱通胀仍未显著提升,宽松货币政策仍将持续;新兴经济体通胀普遍下行各国降息仍有空间。

8月份我国多项宏观指标出现回落一是工业增速同比增长.cn

联系人|孙莹(微信:y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