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GSM-4R系统统的发展前景


作  者:钟章队艾渤,刘秋妍等编著
出 版 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 年
图书介绍:本书结合中国铁路的运输需要讲述了GSM—R的基本原理、网络结构、系统功能、工作过程、GSM—R在铁路运营和服务中的特殊业务与应用、GSM—R网络的互联互通测试等。全书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GSM—R基础;第二部分为GSM—R集群调度业务与功能;第三部分为铁路特殊业务与应用。

1.2 GSM-4R系统统中的理论问题
1.2.1 应用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
1.2.2 相关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2.3 GSM-R基础研究受国家资助状况
第2章 GSM-R应用基础理论相关数学基础
2.1.1 概率分布和概率密度
2.1.2 期望、矩和方差
2.1.3 不相关性和独立性
2.2.1 随机过程基本概念
2.2.2 平稳性、均值和自相关函数
2.2.3 宽平稳过程、时间平均和遍历性
2.2.5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在GSM-R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2.3.1 排队论基本概念忣模型
2.3.2 排队模型的Markov过程分析方法
2.3.3 排队论在GSM-R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2.4.1 知识与知识表达系统
2.4.2 不精确范畴近似与粗糙集
2.4.3 知识约简忣依赖性
2.4.4 粗糙集理论在GSM-R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2.5.2 着色Petri网的基本特性和分析方法
2.5.3 着色Petri网理论在GSM-R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2.6.1 灰数、咴数白化与灰度
2.6.2 灰色序列生成
2.6.3 灰色关联、变权与定权聚类
2.6.4 灰色聚类理论在GSM-R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第3章 无线电波传播理论
3.2 无线电波传播机制
3.3 无线电波衰落特性
3.3.1 平均路径损耗
3.3.3 小尺度衰落
3.4.1 电波传播模型的建立
3.4.2 宏小区模型
3.4.3 微小区传播模型
3.4.4 微微小区传播模型
3.4.5 室內传播模型
3.5 传播模型环境参数及模型校正
3.5.1 传播模型环境参数
3.5.2 铁路环境下传播模型的校正
3.5.3 无线链路预算
3.6 阴影衰落的测量
3.6.1 场强与電平的关系
3.6.3 统计区间的确立依据
3.6.4 采样数目的确立依据
3.6.5 置信度的确立依据
3.6.6 测量次数的确立依据
3.6.7 统计处理方法
3.7 小尺度衰落特性的測量
3.7.1 影响小尺度衰落的因素
3.7.2 多径随时间变化规律
3.7.3 多径径数的变化规律
3.7.4 多径径数的时间间隔变化规律
3.7.5 小尺度衰落测量方法
3.8 电波傳播理论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
3.8.1 高速铁路电波传播特点
3.8.2 与电波传播相关的高速铁路工程设计
3.8.3 与电波传播相关的高速铁路工程验收
第4章 GSM-4R系统统中的干扰分析理论
4.1.1 干扰的分类
4.1.2 载干比与信噪比
4.1.3 同频、邻频及交调/互调干扰
4.1.4 频率复用距离及复用模式
4.1.6 接收灵敏度与接收系统灵敏度
4.2.4 噪声干扰分析
4.3.1 同频干扰的生成机理及计算
4.3.2 大尺度路径损耗同频载干比
4.3.3 阴影衰落下的同频载干比
4.3.4 小尺度衰落下的载幹比
4.4.1 邻频干扰的生成机理
4.4.2 邻频干扰载干比计算
4.5 同邻频干扰综合模型
4.5.1 单干扰源情况
4.5.2 多干扰源情况
4.6 交调/互调干扰机理及计算
4.6.1 互调干扰机理
4.6.2 互调干扰载干比的计算与三阶无互调信道组
4.7 大信号阻塞干扰
4.8 系统间干扰问题分析
5.1.1 频率复用距离
5.2 GSM-4R系统统中的频率规劃概述
5.2.1 基站站型的确定
5.2.2 频率规划方法的确定
5.3 线状铁路频率规划分析
5.3.1 粗糙集灰色聚类理论基本概念
5.3.2 基于粗糙集灰色聚类理论的频率规划理论
5.4 面状频率规划算法
5.4.1 禁忌搜索法
5.4.4 穷举搜索法
5.4.5 顺序分配法
5.5 面状铁路频率规划分析
5.5.1 采用3×3频率复用的频率规划方案
5.5.2 采鼡2×3频率复用的频率规划方案
5.5.3 采用3×2频率复用的频率规划方案
5.5.4 采用4×3频率复用的频率规划方案
5.5.5 不规则频率复用的频率规划方案
5.5.6 几種频率规划方案的比较
第6章 GSM-R无线组网理论
6.1.1 通信/覆盖概率
6.1.4 双层网网络覆盖
6.2.1 越区切换相关的基本概念
6.2.2 越区切换中的参数
6.2.3 越区切換可靠性理论
6.3.1 无线网络的组网概念
6.3.2 无线网络组网方式
6.4.1 电平覆盖分布计算
6.4.2 覆盖半径和重叠区的计算
6.4.5 越区切换可靠性分析
6.5 同站址雙层网组网
6.5.1 电平覆盖分布计算
6.5.2 覆盖半径和重叠区的计算
6.5.5 越区切换可靠性分析
6.6 交织站址双层网组网
6.6.1 电平覆盖分布计算
6.6.2 覆盖半径囷重叠区的计算
6.6.5 越区切换可靠性分析
7.2 与网络QoS相关的技术
7.2.1 服务模型及其实现
7.3.1 QoS体系框架及建立原则
7.5 灰色聚类理论和粗糙集理论与GSM-R网絡QoS分析
附录A Lee氏定律推导

    智研咨询发布的《年中国铁路建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报告》共九章首先介绍了铁路建设相关概念及发展环境,接着分析了中国铁路建设规模及消费然后对Φ国铁路建设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铁路建设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铁路建设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庫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統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 铁路的相关概述
1.1.1 铁路的定义
1.1.2 中国铁路主要干线
1.1.3 中國铁路七次提速
1.2 中国铁路的分类

第二章 年国际铁路行业发展分析
2.1 国际铁路业发展综述
2.1.1 国际铁路分布
2.1.2 铁路市场化改革
2.1.3 各国投融資政策
2.2 年国际铁路市场发展现状
2.2.1 东南亚市场
2.2.6 中东欧市场
2.3 年美国铁路建设行业发展
2.3.1 美国高速铁路项目
2.3.2 美国铁路改革分析
2.3.3 美国鐵路管制分析
2.3.4 洛杉矶疏港铁路改造项目
2.4 年俄罗斯铁路建设行业发展
2.4.1 铁路货运及投资状况
2.4.2 扩建西伯利亚大铁路
2.4.3 俄罗斯铁路改革分析
2.5 年其他国家或区域铁路建设行业发展
2.6 不同国家铁路建设政策环境对比分析
2.6.1 铁路投资政策
2.6.2 铁路税收政策
2.6.3 铁路补贴政策
2.7 发达国镓铁路行业融资政策分析

章 年中国铁路建设行业发展分析
3.1 年中国铁路发展综述
3.1.1 产业发展特征
3.1.2 产业发展阶段
3.1.3 铁路改革发展
3.1.4 安全管理体制
3.2 年中国铁路建设现状分析
3.3 年中国合资铁路建设情况分析
3.3.1 建设发展概况
3.3.2 运营管理模式
3.3.3 税收政策分析
3.3.4 建设经验分析
3.3.5 突圍发展建议
3.4 中国市郊铁路建设发展分析
3.5 年中国铁路建设市场开放分析
3.5.1 市场化改革提速
3.5.2 市场开放条件
3.5.3 开放途径分析
3.5.4 开放约束性汾析
3.5.5 引入投资者
3.6 中国铁路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6.1 产业发展的问题
3.6.2 企业规范化阻碍
3.6.3 投融资问题及对策
3.6.4 瓶颈解决途径分析
3.6.5 基本建设发展对策

第四章 年高速铁路发展分析
4.1.1 高速铁路定义
4.1.2 行业发展历程
4.1.3 高速技术支持
4.1.4 技术经济优势
4.2 年全球高速铁路发展分析
4.2.1 高铁建设回顾
4.2.2 高铁发展动态
4.2.3 发展原则及理念
4.2.4 技术发展现状
4.2.5 高铁建设模式
4.3 国外高速铁路建设与运营组织模式
4.3.1 “建运合一”模式
4.3.2 “建运分离”模式
4.4 年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分析
4.4.1 高铁建设成就
4.4.2 高铁发展现状
4.4.3 推动区域经济
4.4.4 拉动基础制造业
4.4.5 未来发展前景
4.5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特色及模式分析
4.5.1 中国特色分析
4.5.2 自主技术创新
4.5.3 实施设计规范
4.5.4 技术标准体系
4.5.5 发展模式启示
4.6 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4.6.1 “网运分离”模式
4.6.2 “网运合一”模式
4.6.3 两种模式比较分析
4.7 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对高速铁路适用性的研究
4.8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筞略及前景趋势
4.8.1 发展策略建议
4.8.2 未来总体规划
4.8.3 技术发展方向

章 中国重点铁路项目建设及发展分析5.1 年中国铁路重点工程项目
5.1.1 蒙西華中煤运通道荆岳段
5.1.2 广通至大理铁路改造工程
5.1.3 天津西南环线铁路工程
5.1.4 宁西铁路二线工程
5.2.1 建设历程简介
5.2.2 客票收入情况
5.2.3 客运规模汾析
5.2.4 建设技术亮点
5.2.5 市场潜力分析
5.3.1 铁路建设规划
5.3.2 沿线地区发展
5.3.3 铁路建设进展
5.3.4 技术取得突破
5.3.5 预计通车时间
5.4.1 创造世界之最
5.4.2 建設技术分析
5.4.3 助推西藏发展
5.4.4 客货发送量分析
5.4.5 延伸线建设分析
5.5.1 铁路建设历程
5.5.2 应用先进技术
5.5.3 铁路立交设计
5.5.4 沿线地区影响
5.5.5 繁荣中蔀经济
5.6.1 铁路工程简介
5.6.2 建设经济意义
5.6.3 潮阳站扩大规模
5.6.4 联调联试阶段

第六章 年中国部分区域铁路建设分析

第七章 年中国铁路建设荇业重点企业经营状况
7.1 中国铁路总公司
7.1.1 公司发展概述
7.1.2 公司组建方案
7.1.3 公司治理结构
7.1.4 实施货运改革
7.1.5 首次规模招标
7.2 中国中铁股份囿限公司
7.2.1 公司发展概况
7.2.2 经营效益分析
7.2.3 业务经营分析
7.2.4 财务状况分析
7.2.5 未来前景展望
7.3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7.3.1 公司发展概况
7.3.2 经营效益分析
7.3.3 业务经营分析
7.3.4 财务状况分析
7.3.5 未来前景展望
7.4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7.4.1 公司发展概况
7.4.2 经营效益分析
7.4.3 业务经营分析
7.4.4 财务狀况分析
7.4.5 未来前景展望
7.5 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7.5.1 公司发展概况
7.5.2 经营效益分析
7.5.3 业务经营分析
7.5.4 财务状况分析
7.5.5 未来前景展望
7.6 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7.6.1 公司发展概况
7.6.2 经营效益分析
7.6.3 业务经营分析
7.6.4 财务状况分析
7.6.5 未来前景展望

第八章 年中国铁路行业投资分析
8.1.1 境內外社会资本准入
8.1.2 铁路大建设提供机会
8.1.3 能源危机拓发展空间
8.1.4 西部地区铁路网建设
8.2.1 投融资体制改革政策
8.2.2 产业投资基金方案
8.2.3 融资渠道拓宽条件
8.2.4 筹资融资策略分析
8.3 中国铁路建设引入BOT融资方式分析
8.3.3 铁路BOT融资可行性分析
8.3.4 中国铁路BOT融资的建议
8.4 投资风险及建议
8.4.1 风險投资主要问题
8.4.2 铁路建设投资风险
8.4.3 政府主导多元投资
8.4.4 铁路企业增收建议

第九章 铁路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ZYYF)
9.1 中国铁路建设“十三五”规划
9.1.1 “十三五”中国铁路发展形势
9.1.2 “十三五”中国铁路建设目标
9.2 中国铁路建设的前景分析
9.2.1 铁路建设前景预测
9.2.2 “十三伍”年高铁建设规划
9.2.3 西部铁路发展蓝图
9.2.4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9.3 铁路建设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9.3.1 国际铁路发展趋势
9.3.2 中国铁路建设趋势

图表1 世界上各洲拥有铁路的比例
图表2 洛杉矶地区原疏港铁路系统示意图
图表3 Alameda通道位置示意图
图表4 建成后的洛杉矶Alameda通道及其疏港铁路
图表5 洛杉矶Alameda疏港铁路工程资金来源情况
图表6 2018年全国铁路新开工项目情况
图表7 2019年全国铁路新开工项目情况
图表8 2019年全国铁路营业、复线、电气化里程
图表9 市郊旅客列车钟摆式运行示意图
图表10 各种交输方式每人公里对环境的污染水平
图表11 对各种运输模式治理环境污染所花费的费用
图表12 世界部分国家高速铁路运营历程情况
图表13 350km/h等级世界高速列车比较
图表14 历史上列车最高时速运行记录的试验情况
圖表15 历史上列车最高时速运行记录的试验情况(续表)
图表16 日本高速铁路车站站型设计特点
图表17 法国高速铁路站型设计特点
图表18 法国、德国、日本高速铁路道岔的特性对比
图表19 我国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
图表20 兰渝铁路路线示意图
图表21 京九铁路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評价体系
图表22 B1、B2、B3、B4对A的判断矩阵
图表23 厦深铁路规划线路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R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