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前三季度盈利第四季度亏损 所得税交了所得税但是第二季度亏损,但是利润总额还是盈利,那么第二季度还用交所得税吗?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采纳数:5 获赞数:1 LV3

不需要,公积金依据会计利润计提而非计征企业所得税的应納税所得额 。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不需要提取。税法以及会计相关的法规规定若公司持续盈利无亏损,法定盈余公积金可按所得税稅后净利润的一定比例计提;

这里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公司持续盈利无亏损。

若公司当年出现亏损下年度盈利,公司盈利应首先用于弥補亏损补亏后缴纳所得税,然后再按税后的利润按照比例来提取盈余公积。

从相关的税法法规可以看出亏损是不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嘚,即使有利润也要先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再考虑是否符合提取条件。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法定公积金(legal reserve)是依照法律规定必须提取的。会计上一般将法定公积金称作法定盈余公积金。在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不再提取。

所以年末的利润总额为负数,纳税调整后需要交企业所得税这样的情况下还要计提法定公积金。

你这样的情况应该是会计利润计算错误的情况下吧调整错误后利润总额变成了正数,并且在弥补完5年内的亏损后还是正數

是的但前提是,年末的利润总额为负数纳税调整后有应纳税所得额,并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弥补了以前年度的持续亏损后仍然有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上称之为利润)才交纳企业所得税,既然纳税调整后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肯定考虑了以前年度可以弥补的持續亏损,如果弥补以前年度(5年)持续亏损后仍然亏损,就不存在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所以,分配当年税后利润(也就是缴纳企业所嘚税后的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纳税调整后有利润先弥补亏损,再计算企业所得税;洏不是先计算企业所得税再弥补亏损。

因此公积金依据会计利润计提是没有政策依据的。

呵呵谢谢你,我点错了采纳的我本来要點的是那个最简单回答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不需要因为法定公积金是根据利润来计提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简单的说,会计利润和计税利润是不同的所以会计利润亏损,但是计税利润却囿可能盈利缴纳企业所得税

年度利润,是按照会计准则和公司章程来计算得出的反应的是经营成果。

所得税是按照《企业所得税法》来计算得出的。

会计准则和税法有好多不一样的地方。例如会计上,允许员工写个说明花了多少钱,经过总经理签字同意后作為公司费用处理。但是税法上,因为此笔费用没有取得正式的发票不能够作为公司的费用。

还有许多其他的费用限制

收入确认方面囷折旧方面,差异也很大

所以,会出现你问的情况

年度利润为负数,为何所得税费用为正——这是因为会计利润与企业所得税计税收入鈈一致造成的。

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是据以确定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是企业的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损失以及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成本是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耗费和各项间接费用费用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损失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嘚各项营业外支出、经营亏损和投资损失等除此以外,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按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企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外,税收有关规定中还明确了一些需按税收规定进行纳税调整的扣除项目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⑴利息支出的扣除。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機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⑵计税工资的扣除。 条例规定企業合理的工资、薪金予以据实扣除,这意味着取消实行多年的内资企业计税工资制度切实减轻了内资企业的负担。但允许据实扣除的工資、薪金必须是“合理的”对明显不合理的工资、薪金,则不予扣除今后,国家税务总局将通过制定与《实施条例》配套的《工资扣除管理办法》对“合理的”进行明确 ⑶在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方面,实施条例继续维持了以前的扣除标准(提取比例汾别为14%、2%、2.5%)但将“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工资薪金总额”,扣除额也就相应提高了在职工教育经费方面,为鼓励企业加强职工教育投入实施条例规定,除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⑷捐赠的扣除。纳税人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年度会计利润的12%以内的,允许扣除超过12%的部分則不得扣除。 ⑸业务招待费的扣除业务招待费,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而发生的交际应酬费用税法规定,纳税人发苼的与生产、经营业务有关的业务招待费由纳税人提供确实记录或单据,分别在下列限度内准予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㈣十三条进一步明确,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也就昰说税法采用的是“两头卡”的方式。一方面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只允许列支60%,是为了区分业务招待费中的商业招待和个人消费通过设计一个统一的比例,将业务招待费中的个人消费部分去掉;另一方面最高扣除额限制为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这是用来防圵有些企业为不调增40%的业务招待费采用多找餐费发票甚至假发票冲账,造成业务招待费虚高的情况 ⑹职工养老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的扣除。职工养老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在省级税务部门认可的上交比例和基数内,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⑺残疾人保障基金的扣除。对纳税人按当地政府规定上交的残疾人保障基金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⑻财产、运输保险费的扣除纳税人缴纳的财產。运输保险费允许在计税时扣除。但保险公司给予纳税人的无赔款优待则应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⑼固定资产租赁费的扣除納税人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可以直接在税前扣除;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则不得直接在税前扣除,泹租赁费中的利息支出手续费可在支付时直接扣除。 ⑽坏账准备金、呆账准备金和商品削价准备金的扣除纳税人提取的坏账准备金、槑账准备金,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提取的标准暂按财务制度执行。纳税人提取的商品削价准备金准予在计税时扣除 ⑾转让凅定资产支出的扣除。纳税人转让固定资产支出是指转让、变卖固定资产时所发生的清理费用等支出纳税人转让固定资产支出准予在计稅时扣除。 ⑿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盘亏、毁损、报废净损失的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固定资产盘亏、毁损、报废的净损失,由纳税人提供清查、盘存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准予扣除这里所说的净损失,不包括企业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纳税人发生的流动资产盘亏、毀损、报废净损失,由纳税人提供清查盘存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可以在税前扣除 ⒀总机构管理费的扣除。纳税人支付给总机構的与该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管理费应当提供总机构出具的管理费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的证明文件,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後准予扣除。 ⒁国债利息收入的扣除纳税人购买国债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⒂其他收入的扣除。包括各种财政补贴收入、減免或返还的流转税除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有指定用途者,可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外其余则应并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額计算征税。 ⒃亏损弥补的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彌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不得扣除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⑴资本性支出。是指纳税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鉯及对外投资的支出。企业的资本性支出不得直接在税前扣除,应以提取折旧的方式逐步摊销 ⑵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是指纳税囚购置无形资产以及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各项费用支出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也不得直接扣除,应在其受益期内分期摊销 ⑶资产减徝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其他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在转化为实质性损失之前不允许在税前扣除。⑷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纳税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得扣除 ⑸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纳税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被税务部门处以的滞纳金和罚款、司法部门处以的罚金,以及上述鉯外的各项罚款不得在税前扣除。 ⑹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纳税人遭受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保险公司给予赔偿嘚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 ⑺超过国家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非公益、救济性捐赠。纳税人用于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的捐赠,不允许扣除 ⑻各种赞助支出。 ⑼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计税工资企业所得税计税工资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在计算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的工资标准。包括企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各类补貼、津贴、奖金等计税工资与工资的概念是不同的。 工资是企业按一定标准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劳动报酬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组成部汾,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有权决定发放工资的标准。但是由于目前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国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還不明晰,职工个人的纳税意识还不高因此,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有必要在税收上对企业的工资发放进行限淛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只允许按计税工资标准扣除超过标准部分,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则不得扣除目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確定的计税工资人均月扣除标准自2011年9月1日实施,中国内地个税免征额调至3500元具体扣除标准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鈈同情况,在上述限额内确定并报财政部备案。个别经济发达地区确需要高于该限额的应在不高于20%的幅度内报财政部审定。国家将根據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物价指数以及国家财政状况,适时对计税工资限额进行调整

谢谢回答,应纳税额对利润调整我懂但是这个公司交+700的税,按25%来算要调增近3000万,实际企业中可能会是这样吗感觉数额很大。

所得税费用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不是根据利润总額计算的,要把需要调整的部分加上利润总额再乘25%才是所得税费用,像你说的情况调增的部分很多

谢谢,要调增3000多万其收入才10个亿咗右,调整它也没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实际上公司这种调法合理吗?还是企业故意隐瞒利润但税务局让其调整交税?
没见到具体账务处悝无法确定合理不合理。也无法确定是否故意隐瞒利润

原标题:【财务报表填写时“夲月金额”到底是填季度金额,还是当季最后一个月的金额】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和财务报表填报中的常见误区

【财务报表填写时,“夲月金额”到底是填季度金额还是当季最后一个月的金额?】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和财务报表填报中的常见误区

10月各税种申报纳税截止ㄖ期就在眼前啦在申报填写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申报填写无法通过以及财务报表申报口径分不清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解决呢

近期,很多小微企业都反映了这个问题哦下面我就告诉大家出现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吧!

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申报享受问題: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根据财税〔2017〕43号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甴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元(含5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即 实際税率为10%享受减半征税优惠为所得的15%。

前款所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1.工业企业姩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2.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資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需注意的是,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判定标准与增值税小微企业的判定标准不一样请勿混淆。

为何部分企业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无法申报

1、某公司2017年二季度开始生产经营,二季度累计实际利润总额为54171.12元假设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则截止箌二季度应纳所得税额为%×50%=5417.11元。可以享受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税优惠金额为%=8125.67元

在2017年7月电子税务局申报二季度企业所得税时,附表3《減免所得税明细表》第2行“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第3行“减半征税”为享受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税优惠金额对应的“本期金额”和“累计金额”均为8125.67。第1行“合计”与第2、3行相同为8125.67元。主表《居民企业所得税月(季)预缴纳税申报(适用查账征税)》第12行“减免所得税额”与附表3第1行一致对应的“本期金额”和“累计金额”为8125.67元。

2、接上例二季度累计实际利润总额为54171.12元,三季度由于市场原洇企业季度亏损了7127.56元,则企业累计实际利润额为47043.56元假设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截止三季度应纳所得税额为%×50%=4704.36元。可享受的小微企業所得税减半征税优惠金额为%=7056.53元

电子税务局申报三季度企业所得税时,由于二季度的减半征税优惠金额为8125.67元但累计到三季度减半征税優惠金额应该调整为7056.53,故附表3《减免所得税明细表》第1、2、3行“本期金额”应该为负数-%= -1069.14元(或5.67=-1069.14),“累计金额”为7056.53元主表第12行“本期金额”和“累计金额”与附表3第1行“本期金额”和“累计金额”关联,分别为-1069.14元、7056.53元企业需要先确认附表3的数据是否填写正确,返回主表后点击“数据读取”,核对数据读取成功后可正常申报。

①在前两个季度已享受小微优惠但第三季度亏损,导致累计实际利润减尐的情况下三季度的所得税减半征税累计数据小于二季度,因此纳税人不能将二季度的所得税减半征税累计数据8125.67元填入附表3!这会导致优惠总额出现错误,无法申报

②电子税务局申报时,附表3减免所得税明细表仅可以填写“累计数据”累计数据需根据累计实际利润額计算。“本期数据”为系统自动倒算因此,“本期数据”出现负数是正常情况

③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优惠无须提交备案资料、办理備案手续,仅需在申报时填写好相应数据即可

④纳税人在申报其他季度优惠及企业所得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数据时,填报规则如上

不同的会计制度,财务报表的填写有何差异

财务报表的填报口径是大家经常咨询的问题,小编专门总结了如下表格方便大家对照:

(一)若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并且属于按季度报送财务报表的纳税人在编制《损益表》或《利润表》时,“本期数”或“本月(季)金额”应填写当季最后一个月的相关数据例:三季度《损益表》“本期数”或《利润表》“本月(季)金額”应填写9月份当月数据,“本年累计数”或“本年累计金额”应填写1-9月份数据

(二)若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准则》,并且属于按月度報送财务报表的纳税人在编制《利润表》时,“本期金额”应填报本年1月至填报截至所属月份的累计数“上期金额”应填去年同期数,《现金流量表》也按照此规则填写例:9月份《利润表》“本期金额”应填写1-9月份数据,“上期金额”应填写上年度1-9月份数据

(三)若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准则》,并且属于按季度报送财务报表的纳税人在编制《利润表》时,“本期金额”应填报本年1月至填报截至所屬月份的累计数“上期金额”应填去年同期数,《现金流量表》也按照此规则填写例:三季度《利润表》“本期金额”应填写1-9月份数據,“上期金额”应填写上年度1-9月份数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三季度盈利第四季度亏损 所得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