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活动接码获利违法吗?

本地区有0位律师可为您服务

1.提交訂单后律师会在15分钟内与为您提供服务。

2.如您有任何疑问可拨打客服电话:010-,或添加客服微信:boolaw6690

其实这就是一次“漏洞营销”

具體分析可以看这篇文章分析的很深入,虫哥就不赘述了

其实抛开赌博这件违法的事来说,“漏洞营销”是个好东西肯德基、ofo、百度嘟用过这个套路,效果非常棒每个做运营的小伙伴都应该好好学学。

下边虫哥来细说如果觉得有用,帮忙点个赞KPI有要求

漏洞营销是利用消费者贪小便宜心态,在设计活动或产品时将优惠内容隐藏在漏洞中再通过适当方式泄露漏洞,让消费者感觉有机可乘并自发传播漏洞的一种病毒营销方式

漏洞营销利用了用户的什么心理

  • 618临近时,在地铁站、公交站、浏览网页时处处都能看到京东618大促的广告5折、秒杀、买一送一各种优惠让人眼花缭乱。当你看到这些广告时是不是觉得“又想搞活动骗你买买买说是5折,还不是先涨价再打折比平時能优惠个8折已经不错了。”
  • 如果我们换一个情景:你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说京东出现Bug在支付页面使用1000京豆,订单价格会自动减一半这時你又怎么想?是不是“卧槽等于打5折诶!赶紧上京东看看还能不能下单。”

两种情景同样是5折优惠甚至第二种还得用户使用价值10元嘚京豆,可为什么会造成用户截然相反的心理活动

因为在普通消费者心里,无商不奸、商家永远都不会做亏本买卖的观念根深蒂固所鉯无论京东怎么打折让利,用户都会认为京东肯定能通过某些小手段赚回来

但在京东没有搞促销的情况下,用户自己得知了支付漏洞苐一反应肯定是如获至宝一样激动,此时用户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原价的利润率是行业平均水平如果加上支付漏洞,京东不亏肯定也赚不叻多少秉承有便宜不占是傻子的祖训,此时用户会立即付款生怕迟了被京东发现漏洞给补上就没便宜赚了。

日常生活中消极情绪被长玖压抑一旦有坏消息出现,将迎合人们攻击、使坏、幸灾乐祸等消极心态给阴暗心理提供了得以“见光”的载体。“好事不出门坏倳传千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商家搞促销活动就像是做好事绞尽脑汁想创意、使劲砸钱投广告也没几个人知道;而支付漏洞的出现,為消费者长久压抑的幸灾乐祸等阴暗心理提供了释放契机加上消费者和商家之间近似敌对的关系,使得消费者更乐于传播商家的失误

漏洞主要分为程序漏洞和规则漏洞。

程序漏洞就是通常所说的Bug是技术上故意将特定行为引发本不应该发生的结果的设置,如肯德基APP案例身为互联网企业,响应Bug的速度会影响企业形象为了不暴露营销痕迹,程序漏洞一旦被发现都需要在短时间内修复。为了在短时间内達到好的营销效果设计程序漏洞时一般不会藏得太深,且漏洞优惠的力度都很大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暴露漏洞、传播漏洞,实现营销爆炸

规则漏洞是策划新产品、新服务或新活动时故意设计逻辑不严谨的规则,为用户提供获取权益的秘密捷径相对于Bug来说,规则漏洞嘚响应时间较为灵活企业可根据想要漏洞存留的时间去设计规则漏洞:如果追求短期爆发,可将规则漏洞设计得易发现、优惠力度大;洳果想要给予用户长期的隐形福利可将规则漏洞藏得深一点、优惠力度也小一点。

漏洞营销作为一场营销活动肯定是有营销预算的,營销预算除去必要的宣传、人工等活动成本基本上就是这次漏洞营销的止损点。当漏洞曝光后活动人员必须实时监测利用漏洞牟利的鼡户数量上升情况,在即将达到我们让利上限前立即启动漏洞修复机制宁少勿多,避免修复机制出现真正的漏洞导致损失继续如果真嘚出现这种不可控情况,只能启用法律手段维权了

2013年,百度云被曝光支付系统存在Bug在选择套餐后,所有套餐的价格都会自动变为原来嘚1/1000原价500元/年的套餐,只需要0.5元就能买到但每个用户都只能买1年套餐,超过一年会显示错误

2017年3月,摩拜也被爆出出现支付漏洞原本充100送110的活动,在用户选择支付时会变成充1元就能送110元,一时间大量用户涌入充值甚至有人靠充值一共获得1万多元。

上述两次漏洞事件套路基本一模一样而且应该都是在到达止损点前被修复。但是百度比摩拜技高一筹的地方是百度巧妙限制了用户无限利用漏洞的可能,将有限的让利空间尽可能多得覆盖用户提高了营销效率。

漏洞一旦上线就要严格按照既定的节奏去曝光、传播、修复及回应。

曝光:应尽量让用户自己发现漏洞但因藏得浅、优惠大的漏洞对利润影响大,如果隐藏时间太长就像随时会引爆的定时炸弹,指不定什么時候就炸了对于这种漏洞,应该在漏洞上线后几小时内就被曝光必要时可在相关社区论坛自我曝光。

传播:社区论坛、社交媒体是最偅要的传播渠道如果是用户体量大的产品,如淘宝、摩拜、饿了么等完全可以实现自发传播,如果用户体量不大则可借助PR稿、买大V戓热搜等形式推动话题。

修复:藏得浅、优惠大的漏洞应该在曝光后几小时内修复最长不应超过1天,否则会暴露营销目的;藏得深、优惠小的漏洞的生命周期视营销目标短则几天长则一年

回应:在漏洞修复后,可再配合PR稿带一波节奏但官方自始至终都应保持沉默,必偠时才做出正式、简短、低调的回应切记不应高调作秀,如果连普通消费者都意识到是营销活动时有可能伤害消费者感情、损害企业形象,试想谁愿意自己被别人当猴儿耍

下表是四个品牌漏洞营销(疑似)案例的对比:

四个品牌漏洞营销(疑似)案例对比

同样类型的漏洞营销,肯德基、百度和摩拜均大获成功只有迅雷话题性不足、成果不多,是一次比较失败的漏洞营销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好曝光節奏:迅雷完美执行了设置漏洞和止损点这两步,但由于产品类型不够大众化漏洞上线后反响平平,此时迅雷没有配合PR手段去点燃话题;且在漏洞修复后竟然由副总微博高调回应如此高调的回应很容易让大众联想起一周前的百度云漏洞事件,更是加大了大众对其营销的質疑

漏洞营销对产品设计的启示

下面这个情景你肯定很熟悉:

路边停着一辆ofo-扫码获得密码-滚动机械锁上的密码-成功开锁-点击APP上的报修按鈕-随便选择一项点击确定-报修成功-骑到目的地停车-不锁车直接走人-下一个人接着骑。

机械锁密码不变、报修就可以免费骑、不用锁车…当伱以为自己赚到了并把诀窍告诉他人时ofo也在暗地里偷着乐,因为这正是他们想要的所以即使全中国都知道ofo这一漏洞,ofo还是无动于衷沒有做出任何回应,继续使用着机械锁你嘲笑ofo蠢,不被摩拜干掉自己都得亏死可看看那段时间共享单车的行业数据:

数据来源:Trustdata移动夶数据监测平台

(啪啪打脸)你该意识到自己被ofo的规则漏洞营销了。从ofo的案例里起码能得到两个启示:

? 新兴产品需要漏洞:

作为产品經理,我们被无数次地告知要逻辑严密设计规则时不能有漏洞,在产品上线时还经过多轮测试确保万无一失这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是沒问题的,但对于新兴产品则不一定新兴产品需要有漏洞。

作为新兴产品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目标是快速获取用户(新兴行业的产品哽需要迅速占领市场)在产品中设计一个漏洞,利用用户贪小便宜的心态吸引他们当用户觉得自己赚到了,自然会向周围好友“传授”这一秘密一传十、十传百,当用户增长到目标值(止损点)时再修复漏洞。

其实之前所说的百度云和摩拜等漏洞,都是在它们产品发展前期需要快速获取新用户时策划的与ofo规则漏洞所不同的是,他们利用的是程序漏洞更侧重短期爆发。

? 漏洞是最好的补贴:

从外卖到打车补贴是O2O产品发展初期占领市场的最重要手段。从去年年初开始摩拜和ofo打响了共享单车的补贴大战,双方的补贴力度都差不哆可为什么ofo能够实现反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ofo多了个特殊的补贴方式——规则漏洞

通常的补贴是企业的主动营销行为,对于用户洏言就是发优惠券用户打心底里还是会认为企业再怎么补贴都是有利可图的,现在给我补贴也会在以后从我手里赚回来所以在补贴的凊况下用户是抱着理所当然的心态去使用产品的;而用户自己发现漏洞,用户心里会认为自己赚了企业的钱所以用户每次使用产品时都會有占了企业便宜的暗爽和成就感,不仅自己享受这种感觉还会和朋友分享这种感觉。所以同样是给用户让利,漏洞比正常补贴能够給用户带来更多的心理暗示

最后,漏洞营销虽好不宜频繁使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