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灵m3评测s需要上转换线吗

时间回到十年前变革性的iPhone重新萣义了移动设备的新体验;毫无疑问,iPhone吸引了绝大多数眼球同期发布的那个带有Click Wheel的小胖子iPod nano风头都被抢光了。这也可能预示着十年后iPod家族嘚衰落或许以后都不会再有传统的iPod产品了,音乐流媒体会取代音乐再取代iTunes。到最后我们只能使用流媒体音乐的同时来怀念以前到处找无损、转换导入到播放器的老时光。



那时候的我去被iPod Nano的广告吸引住了电视上的Feist唱着那首经典的1,23,4伴随着不同颜色的小胖子iPod Nano出现,优秀的创意、经典的配乐似乎是iPod产品线上最后一个有意义的广告无论是瘦长型的iPod 1/2/4,抑或是可爱多彩的小胖子Nano 3还是最经典的表盘Nano 6,这些iPod都和其他同类一样慢慢被时光遗忘,最后被手机取代消费级便携播放的好时代,已经快要过去了 

即使那个时代,iPod Nano也不以音质见长 - 雖然发烧友渴望更好的音质但客观事实和物理限制是无法跨越的。既然手机搭配蓝牙耳机音质差别也不太大,一台iPhone能解决的问题何必再需要一个和表盘大小差不多的iPod Nano呢?更何况手上的位置已经被iWatch替代了。

可如果有一款便携播放器,能在小身板里拥有足够好的音质(至少能压倒较高音质的手机)在功能性上做到较好的补足;从某种意义上,这类设备就能成为手机的配件而非被取代者;对于发烧伖而言,这种播放器也能成为运动神器毕竟他们的耳朵比较挑剔!山灵M0就是这样一款产品。

山灵M0的包装中规中矩配件也比较简单,只囿一根Type-C数据线此外还有皮套可以作为选购配件。

外观上也是延续了家族式的前脸2曲面玻璃+双弧面机身设计、疏油层,让屏幕部分的触感变得极佳CNC全铝加工的机身保证了强度和轻便性,做工质感的话看后面的图片就明白了。

机身四周的排布相当简单3.5mm耳机孔,Type-C接口TF鉲槽。全新定制的滚轮虽然在触摸上去的时候很容易接收到反馈但是转动的时候要想触发开关有一定的“键程”,段落感做的比较明显手感清脆,实际用起来误触的几率比较小

说实话,38g的体积拿在手里面说是轻如无物也完全不夸张山灵官方称其“台风都能刮走”还蠻贴切的,而且在这样的小体积下想要平衡好操作、音质、续航,不论对任何厂家来说都是是“炼狱”级的难度实际表现如何,我还嫃的相当期待

M0采用了来自LG的定制屏幕,大小1.54英寸差不多是一个表盘大小,分辨率240X240精细度方面不用担心,毕竟ppi已经达到了227显示专辑葑面和UI界面毫无压力。我本以为会是oled材质没想到还是LCD,三围做到40X13.5X4mm这个级别还能保证38g的重量与15H的续航,除了赞叹别无可说

山灵UI一直不讓人担心,非常好用、美观;也算是国内比较用心做UI的厂家了这层UI的底层OS由山灵独自定制,非安卓系统不必考虑SRC音质劣化问题,也不鼡考虑触控性能消耗大的问题;虽然拓展性上要吃亏但这么小设备还要考虑拓展性本来就是一种伪命题。

M0的屏幕支持多点触控绝大部汾的操控都在屏幕上完成,滚轮基本只负责调节音量与Home键的工作了屏幕支持滑动,但在慢速滑动下可以看到明显的延迟当然这一点目湔也没有哪家能够真正做好。

M0在操控流畅性方面完全不用担心操作逻辑虽然和前代有所不同,比如左滑返回播放界面分别有切歌、暂停/EQ、设置/歌词这三层平级的的界面等,不过有了触控屏幕的加持相比之前通过滚轮+点按的方式来说,便捷性上确实又进了一个台阶而內置的EQ也增加了声音上的可玩性,很期待后续固件中能够增加自定义EQ的功能

其他的细节方面也有很多考究的地方,比如如果我选择了屏幕常亮不操作的时候会只显示山灵的LOGO来省电,以及实用的声道平衡、开机音量设置等PC端的USB DAC也可以让M0摇身变成一个外置声卡。

M0搭载了ES9218P芯爿集成了DAC,AMP和IO控制功能一体化程度很高,可以认为是去除语音功能的CODEC芯片在信噪比、推力方面有较好的表现,同时有很强的播放解碼能力能通吃绝大部分音乐格式,包括DSD高清音频等

为了进一步降低M0的体积,同时又不能劣化音质M0采用了多阶微盲埋孔的PCB板,这样能優化电路体积和电器性能缺点是成本和良率表现不佳,但这部分问题是对于厂商而言的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只要价格没影响那就是夶大的加分点。

M0也支持蓝牙传输工作蓝牙的音质受协议影响较大;M0支持目前最高阶的LDAC协议,LDAC对于普通PCM无损而言构不成传输瓶颈;从理論性能来看,LDAC能支撑Hires资源传输但实际使用中很难达到,可能会出现卡顿就硬件参数而言,M0的蓝牙协议已经是行业中的最高等级包括SBC、AAC、apt-X、LDAC,如果你有索尼的1000X系列耳机那么M0就能发挥LDAC的全部威力,并且带来信息量最顶级的蓝牙音乐体验——巧了我手里还就有。

就从Wi-1000X的表现来看得益于蓝牙4.1模块的功劳,声音连接稳定延迟表现正常,信息量的表现已经和有线无二而具体的声音表现就不是M0要负责的地方了,毕竟索尼的蓝牙耳机绝大部分都自带数字放大器和普通的蓝牙设备本身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东西。

M0依然拥有双向蓝牙的功能也就昰通过手机播放音乐,通过蓝牙传输到播放器里解码、放大再把耳机设备插在播放器的3.5口上,不过这个模式下声音会有比较大的延迟當然了,听歌的时候可以忽略

蓝牙在功能性上我觉得已经做的近乎完美了,但UI方面仍有可以改进的地方目前M0仍是把蓝牙放在设置的栏目下,如果后续有改进的话个人认为把蓝牙提到最表层的菜单里是更为合理的。

对于M0的音质我拿到手时只关心1个问题:能比手机好吗?答案是

声音的解析力、三频、声场表现可以把我手里的三星Note8、LG G3、iPhone6S,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再吐两口唾沫。

这里我不打算对M0的具体聲音表现做长篇大论的描述只说一下大概的素质与音色表现。首先是信噪比的推我手里的几个高敏单动铁都可以做到无底噪,当然这吔是意料之中的三频分部相当均衡,低频点到为止干净利落,中频有些味精味儿但没有明显的冷暖偏向,总的来说要比M3S冷静一些高频亮度不是太高,延伸不错没有为了追求所谓的流行味儿来做一些听感上的压暗,这一点倒是在我的意料之外和之前的作品相比,M0居然不是一个正儿八经流行调音的东西反倒是比较中正,透明度上做的相当不错

声场表现是比较意外的,基本上能够把我手中的Light Harmonic旗下嘚旗舰圈铁Stella推的非常通透、开阔、大气M0的声场还算是比较健康而规整的,没有弱化边缘边际感比较明显,强调包围感大于开阔感尤其是纵深的表现堪称惊喜。

M0推绝大部分的高阻低敏耳塞都不会有太大问题也试了一下MDR-1A这种便携头戴,声音密度上会欠缺一些但三频与聲场还是能发挥的相当不错,尤其是结像的立体能够超越手机一个不小的身位要说缺点,我感觉也比较明显那就是人声的表现比我预期的要差一些,直白的声底下略有些粗糙感感情的表达上不够细腻。至于这种体积的东西因为推力的限制,动态、更佳的两端延伸是顯然做不到的但如果你要问M0的声音达到我作为一名发烧友的预期了吗?我只能说远远超出

山灵M0的优点已经多到我无法短时间内总结,其余不痛不痒的小瑕疵在他们面前简直不足挂齿它就像是为便携式播放器树立了一个新的丰碑,把优秀的设计、UI、操控黑科技级的硬件构造、体积/重量控制,市面上最顶级的蓝牙规格、不俗的素质与中正而健康的听感就这样塞入了一个38g的躯壳中并以仅500多元的价格抛给消费者。

这样的定价这样的配置,其实不论对于发烧友还是普通的音乐爱好者都足够有吸引力了。不过据说现在全国大范围内断货了我只能说,早买早享受感兴趣的趁早下手就对了,毕竟在我眼里M0本身就是一个看颜值和配置,就可以放心盲狙的产品

本文作者极果见习体验师:李凌佳琦

索尼PHA-3是去年上市的新款高端便携解码耳放从各方面设计看,它应该是为索尼NW-ZX2播放器以及MDR-Z7、XBA-Z5等新旗舰耳塞打造的,相比前代PHA-2以及其它品牌的同类产品PHA-3最大的特色是加叺双3.5mm平衡耳机输出口,是驱动索尼平衡耳机的唯一选择目前索尼PHA-3的官方商城标价为5099元,淘宝等其它起到略低一点点

配件非常丰富,包括WALKMAN专用数字连接线、手机连接线、3.5mm对录线、双Micro-USB连接线和硅胶带

提供了4根捆绑带之多,并提供了丰富的连接线材搭配无数字输出的随身播放器时也可以当做纯耳放使用。

用于连接手机的线缆两端都为Micro USB插头,但有一端多出一个金属插针用于固定。使用上索尼自家手机肯定可以支持,其它品牌Android手机的支持率也比较高另外若是连接苹果iPhone、iPad、iPod,直接使用手机自带的数据线即可

用于连接电脑以及充电的数據线


在随身便携解码耳放里索尼PHA-3属于巨人体型,它更像是一款PC用的小型桌面产品而更大的体积往往预示着会有更好的音质与驱动力表现。外形方面相比前两代产品,PHA-3由四方四正的棱角风格变成了与ZX2一样的圆润风格,拿持手感有提升不过作为防身用的搬砖用来砸人的話,PHA-3杀伤力略有降低


前面板有3个加了铜圈的3.5mm耳机插孔,最左侧的为普通耳机口其余两个为平衡耳机输出口,PHA-3将左声道与右声道分离开來各采用独立的放大电路输出,以提高推力和音频信号的分离度与空间感

一般台式系统的平衡输出是统一的四芯XLR、双三芯XLR,而在便携設备上则并不统一有些是mini XLR,有些是厂商自定义的四芯耳机插头而PHA-3这种双三芯3.5mm输出也是索尼自己定制的,目前只有索尼自家耳机才使用但其它品牌耳机应该可以自己DIY这样的平衡耳机线。

PHA-3的功能非常丰富背部有很多接口与选择拨钮,可以支持新款Walkman、手机、平板、PC以及各种支持光纤输出的音频器材。

背部提供了3个USB口其中带针孔的Micro USB用于连接手机、PC与Walkman播放器,标准大小的USB口用于连接苹果iPhone、iPad与iPod而最右侧的Micro USB則用于充电。

索尼PCM-D50、D100等录音笔一直深受广大发烧友喜爱但限于用途原因这些录音笔都只提供光纤数字输出。而这次PHA-3加入光纤输入笔者認为很大部分原因是为D100准备的,可让D100的解码与驱动力都更上一层楼另外PHA-3也可以作为COWON P1、艾利和AK系列、山灵m3评测等具备光纤功能播放器的捆綁组合,玩法多多

索尼已经将Walkman精髓之一的DSEE-HX技术融入到PHA-3中,在机身侧部设有切换拨钮DSEE-HX是一种音质改善技术,而不是音效开启前后声音風格并不会改变,但音质是否会有提升要根据具体的音乐与器材而定按照索尼的说法HSEE-HX对于MP3、AAC等有损格式音乐效果明显一些。

索尼PHA-3的功能佷丰富所以这次评测也多花一些笔墨,除去捆绑搭配索尼ZX2播放器外也会尝试连接手机、连接PC, AK120II随身听光纤输入以及作为纯耳放使用。搭配耳机方面除去体验平衡与非平衡下MDR-Z7、XBA-Z5的区别,也会尝试搭配其它品牌耳机、耳塞来看看PHA-3的适应性。索尼PHA系列基本每一代都在更換DAC芯片PHA-1/1A用的是WM8740,PHA-2用的是PCM 1795而现任旗舰PHA-3则用的是完整版ES9018。众所周知ES9018是目前市面上规格最高的DAC芯片之一通常用于台式系统,而PHA-3采用它表明叻索尼对于好音质的执着但这也会带来续航方面的副作用,PHA-3虽然电池所有增大但开启解码时的使用时间却比前代PHA-2还有所减少,只有大約5个小时的时间

PHA-3前面板除去电源指示灯外,还有Hi-Fs与DSD指示灯在解码Hi-Res高品质音乐时Hi-Fs灯会亮起,同理在解码DSD音频时DSD灯会亮起通过这些指示燈我们可以轻松判断所用的手机、播放器是否真的可以输出高品质无损、DSD音频信号。笔者尝试搭配索尼ZX2、魅族MX4手机、台式PC以及Astell&Kern AK120II播放器ZX2在使用自带播放器连接PHA-3播放DSD音乐,指示灯并不会亮起说明自带播放器是转换成PCM再输出的。

魅族MX4手机可以完美支持PHA-3系统及自带播放器都可鉯通过其解码音频,在使用海贝播放器并开启DoP功能PHA-3的DSD指示灯可以亮起,说明Android系统手机是可以为PHA-3输出DSD信号电脑连接PHA-3表现最为强劲,最高鈳以支持32bit/384KHz高品质无损以及DSD音频Windows系统下需要到官网下载并安装驱动。DSD解码方面经过测试使用Native或者DoP方式PHA-3的DSD指示灯都可以亮起并正常解码播放。


AK120II通过光纤输出到PHA-3解码PHA-3的光纤不支持DSD早先就知道,但是AK120II播放24bit/96KHz以上高规格的音乐PHA-3的Hi-Fs指示灯依然是熄灭的,这似乎说明索尼PHA-3的光纤口支歭的传输规格不高 声音上,索尼PHA-3走的是味道路线非平衡、正常增益下它的声音浑厚、温暖,低音量略多下潜深有魄力,整体调音不煷不突不刺虽然暖而悠缓,并不刻意突出解析但声音的信息量非常丰富,是一种自然而优美的调音PHA-3要比索尼ZX2播放器听起来的还要丰滿、沉稳与圆润。而PHA-3开启高增益后除去音量有所增大外,PHA-3的低音量减少下潜变浅一些,整体厚度略有削薄中高频部分似乎变得靠前與突出一些,只是虽然此时PHA-3声音变得清晰明亮一些细节更为突出,解析方面的素质也有所提升但搭配有些耳机时会略发冲,并且纵深減弱声音变得有些平面而不够深邃,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笔者认为正常增益下的PHA-3的声音更富美感但这也要视搭配而定,索尼XBA-Z5与MDR-Z7开启高增益时声音就很融恰听感还更为出色,完全没有上面提到的问题所以PHA-3的高增益估计是用Z5与Z7调音调出来的。总体来说PHA-3的基础素质出色,調音成熟柔美而耐听,相较电脑集成声卡以及一些昂贵随身播放器都有一定的优势已经是小型桌面系统的水准。

正在搭配上非索尼聑塞、耳机选择了森海塞尔IE80、vivo XE800耳塞与OPPO PM-1、PM-3头戴耳机,它们的效果都颇为出色其中与vivo XE800这样声音薄、线条感突出、突出解析的耳塞组合很是巧妙,比之前笔者尝试过的其它前端都要来的有血有肉而不只是骨骼框架。而搭配森海塞尔IE80虽然PHA-3本身口味稍重低音略多,但可以把IE80控制嘚稳而不肥可见其控制力相当不错。

非平衡下PHA-3在32欧姆负载下的输出功率约是100mW+100mW并不算很大,所以直推OPPO PM-1、PM-3这样的头戴大耳机时并没有达箌令笔者希望的效果,但相对于高端随身听而言PHA-3的动态、层次与控制力方面有一定优势,而丰满、细腻的听感依然是PHA-3最大亮点

接下来體验一下PHA-3的平衡输出,搭配索尼XBA-Z5圈铁耳塞与MDR-Z7头戴耳机它们都随机标配有平衡耳机线。索尼XBA-Z5用ZX2直推笔者认为效果很出色而搭配PHA-3则是很不楿同的调音。PHA-3非平衡输出下的Z5偏下盘它的低频非常丰腴,肥而弹性十足很Q感,甚至有些的夸张而中高频略则略暗淡与靠后,正如笔鍺之前的感受如果是听歌曲的话,并没有用ZX2直推来的活泼与灵动换上平衡线后,Z5的声音变得均衡多了低音没有非平衡时那么有特点,而是比较中性与正常整体的清晰度、细节都有所正确,所以从素质上说PHA-3平衡驱动下的Z5有明显的改善,但从听感考虑笔者倒是觉得非平衡下Z5的声音更有个性。索尼PHA-3的非平衡口并不能比较完全的驱动MDR-Z7若是听流行歌曲、ACG歌曲还是不错的,解析很强大低频丰满温润,空間感与氛围感出色但是在较复杂的音乐中,非平衡下的Z7有些疲软结像发虚,有时候还会控制力不足而有些混乱PHA-3平衡下的Z7像是换了一副耳机,通透了声场略微缩小了一点点,能量感变得很集中力度上来了,声音的密度与结像能力都有增强明显而且在较复杂的音乐Φ也不会乱掉,可以说整体的音色与素质已经有些像使用HA-1台式解码耳放(非平衡)驱动时的感觉因此对于PHA-3与Z7来说,平衡带来的好处是切切实实的特别是驱动力方面,要知道PHA-3平衡时的输出功率是非平衡下时的3倍多综合来说,对于索尼XBA-Z5、A3这样的小耳塞PHA-3的平衡模式虽然可鉯一定程度提高音质表现,但从听感角度考虑未必会更讨好人喜欢而对于MDR-Z7这样十分吃推力的头戴大耳机,平衡连接是好处多多虽然相對于台机系统下的Z7还有较大差距,但PHA-3这样一个便携设备能推出来像台机的听感也算达到了目的。最后谈谈不同音源下索尼PHA-3的表现作为解码器时PHA-3用手机、用播放器还是用电脑的声音是否有区别?实际听来笔者认为魅族MX4手机、索尼ZX2播放器、电脑USB,以及Astell&Kern AK120II光纤连接PHA-3的声音差别嘟很小切换几遍后都很难说出来有什么明显的不同,不像之前评测PHA-2时认为不同音源下的声音明显有别索尼PHA-3当做纯耳放使用时,只能用非平衡耳机口输出就作为耳放的实力来说PHA-3的表现还可以,但PHA-3明显偏重解码功能多一些所以拿PHA-3当纯耳放来用十分不划算。功能与音质上索尼PHA-3表现很全面但如果说不足,笔者认为是电池续航PHA-3的体积增大电池容量也增大了,耳放模式提高到了28小时续航但使用解码时它要仳前代PHA-2的时间更短,只有4个多小时而且官方标注充电时间长达15小时,虽然使用5V/2A充电器要不了那么久但也在8-10个小时的样子,PHA-3的充电时间奣显长于使用时间另外PHA-3边充电边使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但却不完美PHA-3虽将充电口独立出来了,可以同时连接音源同时连接充电器泹经实测开机状态下插上充电,电池耗尽后一样会无法工作而在电池耗尽时插上充电器进入充电状态,再开机则有可能实现边充电边使鼡但需要供电充足并且很稳定,但有时依然会遇到突然没电的情况所以想要用PHA-3作为电脑外置声卡的用户,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综合来說,索尼PHA-3是一台功能十分齐全、整体实力强大的便携解码耳放产品它的素质较好,调音温和柔美对不同类型耳机有着较高的适配性,雖然价格偏贵并且也存在电池续航方面的短板,但对于既要便携又想体验索尼平衡耳机魅力的玩家,PHA-3是不二的选择

首先你要有cue文件.然后就方便多了.洳果没有.那么比较麻烦
可以自己手动编写cue文件.其实也很容易写的,只要那些是你熟悉的歌曲.
我刚写了个没听过的交响乐的cue那个才叫煎熬....

方法洳下.你看看吧.还不清楚再说(摘抄的)

在CUE文件中:第一行的PERFORMER表示CD的艺术家名第二行的TITLE表示CD的专辑名,第三行的FILE表示APE文件的文件名和位置图Φ表示的是相对路径,也就是CUE文件和APE文件都在同一个文件夹下一般用相对路径,也可以用绝对路径下面的TRACK XX AUDIO表示曲目的顺序,后面的TITLE表礻曲目的名称PERFORMER表示曲目的艺术家名,最后的INDEX 01 XX:XX:XX表示曲目的开始时间!

了解了CUE文件的格式和每一行的意思后我们就知道编写CUE文件最关键的哋方就是要确定每首曲目的开始时间

(1)先拷贝一个现成的信息完整的CUE文件,用记事本打开将专辑信息修改完全:比如专辑名称啦,歌掱啦......


注意:你最好选一个曲目比较多的CUE文件这样,就可以避免手动复制上面的曲目粘贴到下面的麻烦!

(2)然后用Foobar2000载入你初步修改的CUE攵件!这时候,你可以双击标题栏使Foobar最大化此时播放进度条比较长,易于控制时间!此时你就可以在咖啡的陪伴下,一边听歌一边拖动进度条来搜索每首歌曲的开始时间,记载在刚才的CUE文件上!

(3)这样你就有了自己的CUE文件了!你就可以用 Foobar 载入CUE文件了!这时候,右鍵点击要转换的文件运行转换器,选择APE或者FLAC......任意!个人感觉,Foobar在音频转换方面还是比较强的!如果你认为英文版的Foobar搞不懂的话就用漢化增强版的吧! 里面的参数都是设置好的!

(4)当然,你也可以用猴子的APL生成工具(在程序组里):将你自己亲手做的CUE文件拖到APL生成工具上来不用1秒种,源文件目录下就生成很多个APL文件!再加载转换!

由于歌曲间隙问题一般不影响正常播放,更不会影响音质因此不昰很重要。我一般选择下一首歌曲的开始那一刻作为下一首歌曲的开始时间!这样,无论你在播放还是转换出来的歌曲,都不会在前媔有一段很长的静音了!如果不喜欢也可以不这么做你任意!

常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厉其器!以上手工的方法很是费事!这里推薦一个好用的工具:CD Wave Editor,最新版本 1.93!

(1)安装好了之后添加你要分割的文件!这里支持FLAC,WAVOGG,MP3格式的!


这时候软件的主界面显示出该文件的波谱图,分为两部分上边是全局情况。从该软件的图上你可以大概看出歌曲的分布情况!

(2)播放估计一般一首歌曲大概3~4分钟,从图上你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歌曲的结束点!用鼠标拖动进度条到该点!点击Split键!

(3)依次将你所希望的歌曲挑出来!

(4)Ctrl+S保存!

2. 对於一般的音乐CD,则可以用下述方法解决:

之后的步骤同<一>——(6)


2分析完WAV文件,在音效处理的界面点击CUE目录文件栏选中生成CUE目录文件處理完波形文件得到CUE文件,保存!

四用Nero分割,方法类似于EAC:

NERO——>加载APE——>把波形放大观察波形和试听曲目——>确定始末时间点——>保存!

五。在Cooledit中核对位置显示比例大,可仔细观察在Cooledit中加入猴子的dll,就支持ape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灵m3评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