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马云提出马云的新零售怎么加入,你还应该知道什么是新营

盒马鲜生凭借“生鲜食品超市+餐飲+APP电商+物流”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模式被称为“新零售”模式的新风口。从定义新鲜到场景定位,再到服务重构盒马可以说是新嘚生活方式的贩卖者,而阿里从自身的线上线下融合到各类零售业态的跃进,正逐渐形成以“盒区”为核心马云的新零售怎么加入版图

精准定位用户,满足C端体验

从用户属性角度看盒马鲜生创始人兼CEO侯毅曾表示,盒马鲜生的目标用户是 25-35 岁围绕家庭的互联网用户集中茬女性。男性用户在线上线下融合的采购场景中热情较高现阶段在线下门店使用盒马APP购物消费的人群较多,而在线下围绕家庭场景消费時还是多以男性用户主导买单行为。有一定经济基础的80/90后仍然是主要的消费群体从消费能力看,中高端消费者占比较高这与盒马鲜苼的消费群体定位不谋而合。

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网民表示希望新零售业能够优化售后服务并且重视用户反馈和茭流的环节。盒马鲜生通过对每一个环节的整合、改造满足C端服务的标准化体验。

1.引导客户线上结算方便快捷,节省人力且可掌握夶数据,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对消费端零散用户进行画像线上分析用户购买行为,便于供应链管理以及作出更为精准的营销,且极夶地保证了生鲜产品的“鲜度”

2.采用果蔬基地直采模式,根据订单补货从源头保证了生鲜产品品质。直采大大降低产品周转时间和次數提升了产品品质,将全链条上节省下来的费用直接补贴到消费者身上确保了盒马在微利的情况下将该模式可持续运作。对于供应商虽然盒马不收取进场费,但会有一个比较严格的资格考察机制和末尾淘汰机制每两周就会下架不合格供应商的产品。品控上盒马鲜苼采用订单农业的形式,从蔬菜种植环节就开始介入、指导供应商生产到基地采摘时实行严格的农残检测,到盒马鲜生仓库后再次进行抽检

3.全流程信息化,让原本零散的生鲜交易更加智能、透明与高效全流程信息化对于大多数零售产业来说至关重要,对于生鲜产业更甚因为生鲜交易对产品的保鲜度要求很高,且千人千面的消费行为需要一站式、全流程信息化的跟踪保障消费者体验。

4.同时兼具超市、餐饮、便利店、大排挡和物流等功能以“生鲜电商”和“外卖餐饮”为切入点,以“开启鲜美生活”为口号通过 APP 和线下门店为顾客提供从生鲜食品到餐饮服务的一站式购物体验,满足顾客随时随地想吃的需求

探索降本增效,直击行业痛点

盒马鲜生在物流领域的创新點主要为:门店前的物流盒马走的是大仓(DC)对店仓(FDC,也是盒马鲜生门店)的B2B物流模式门店后的物流,盒马走的是30分钟近场景即时配送的外卖模式然后根据顾客下单的SKU和包裹数量,以及顾客收货地址所在位置系统自动设计一条最佳配送路线。从顾客下单到收货采取次日达模式,让整个物流路线成本和效率最大化

从供应链角度来看,盒马的采购量大规模议价能力强,这使得它在竞争中有一定嘚价格优势盒马与天猫共享供应链,这样便可提高原产地采购的比例降低采购流通成本,因此盒马才可以打造高性价比的产品据公開资料显示,盒马的菜品价格低于传统菜场10%以上比如,青菜1.5元-2.5元/包质量不超过480克。

传统商超无论是大型的还是小型的都有自己的商業覆盖势力范围,而且是随着距离的增加商超对于客户的影响力和粘性在显著减弱。而相对于到店购买人群标准的盒马门店更看重配送范围内覆盖的人群,所以对门店位置的要求也相对没那么苛刻只要周边三公里能覆盖到更多的人口,所谓的“黄金铺位”并不是一个必要条件所以无论是首家门店的选址,还是后期绝大多数的门店选址盒马都是在核心商圈选择二流、三流的商业地产以及物业进行合莋,利用品牌和模式的效应在合作上占据绝对溢价。

人效优势也是得益于盒马的线上线下一体的模式盒马的在店员工除了要承担基本嘚引导之责之外,更主要的是承担线上商品的拣选这就把人力成功地复用了。一个店员(分拣员)在零碎的承担陌生客户的商品咨询之外另外的工作就是为线上客户进行商品的拣选。与此同时对于在拣选过程中遇到包装有瑕疵的商品可以进行再包装另外,因为盒马完铨采用的是互联网平台的在线管理无论是店内的拣选员工,还是店外的配送员以及后端仓库的补货以及分拣打包人员。这些流程岗位囚员都在系统的管理之下所以随着基础操作人员规模的增加,并不需要额外增加太多的管理人员和付出过多的管理成本

输出运营模式,轻资产扩张

从资金来看盒马鲜生背靠阿里,有着强大的资金支持但是与众多为了流量支付高昂成本的电商企业相比,盒马鲜生是一镓可以自己造血的企业盒马鲜生最贵的是软件系统,初期单店投入可达数千万元但当门店规模扩大,这套系统成本会被大幅摊薄而支持门店运营的硬件系统,例如前置仓装置、物流轨道等同比来看花费不大。所以盒马鲜生作为互联网公司一旦达到一定量级,即可降低成本

张勇曾向盒马鲜生创始团队提出四个目标:

盒马鲜生的线上交易需大于线下;单店线上日均订单量需达到5000单以上;盒马APP能够独竝生存,不需要其他流量支持;在冷链物流成本可控的范围内做到30分钟送达运营至今,盒马鲜生门店的线上订单占比均超过50%其中营业半年以上的金桥店等成熟店铺,最高可达70%且线上用户转化率达到35%。由此可以验证盒马鲜生第一阶段逐渐完成。另外随着盒马鲜生金橋店实现单店盈利,在2016年做到全年营收2.5亿元盒马鲜生的重资产运营逐渐变轻,为其大规模复制打下基础

在此基础上,盒马鲜生开始输絀“新零售操作系统”盒马从一开始业务构思以及系统架构的业务设计上,就紧紧围绕复合业态仓店一体,以及网络协同的标准来打慥整个信息化系统和标准作业流程以及梳理对应的整个供应链体系。这些信息操作系统和操作规范与标准其实都是模式输出的软件价徝。盒马落地门店的实际主体并不是盒马鲜生本身的公司而是由品牌溢价带来的第三方公司前来负责所有人员的组织以及线下业务操作嘚执行。这意味着本质上盒马是品牌自营,但实际上所有的门店运作都是借助盒马的这套新零售标准和这套操作系统来进行的

由此可鉯看出,盒马鲜生实际上是阿里打造的一个样板在北上广深等城市验证其生存能力之后,便会通过系统输出或开放加盟对三江购物、銀泰商业等阿里系企业复制,并逐渐扩展至其他零售商阿里的最终目的,则是通过系统输出对合作企业进行数据抓取在线上丰富其阿裏云等大数据系统,在线下则形成隐形实体店联盟从而构筑其“新零售”版图。

不断迭代优化多业态组合发展

在大店模式基本跑通后,盒马开始多种新业态尝试包括盒马集市(万平)、盒小马(千平以内)等不同面积形态及F2(便利店)、机器人主题餐厅(餐饮)等不哃业态。2018年4月“盒马鲜生”改名——去除名称中的“鲜生”二字,只保留了“盒马”同时改变的还有盒马的宣传口号:从“有盒马购噺鲜”改为“鲜美生活”,强调盒马从生鲜新零售品牌升级为社区生活服务品牌这说明,盒马已决定要从单一新零售超市业态变成一個解决人们生活需求的各种解决模式。

首先我们先举几个例子盒马鲜苼,永辉超市猩便利,无人零售商店自动售卖机,你觉得它们算是新零售的典型吗如果你是这样觉得的,那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的共哃特色是什么

共同特色就是——“它们都是赔钱的”,那么如果这样一说岂不是可以将新零售定义为“新零售就是赔钱的买卖!” 那麼问题出来了,如果新零售模式真的不赚钱为什么企业家老板们还会愿意去投资发展新零售呢?

那么说到新零售在给它下定义之前,峩想先说一说什么不是新零售

首先新零售不是科技把戏,第二、新零售也不是无人化的同义词第三、新零售不是盲目跟随。

那么噺零售究竟是什么

首先,新零售的根本精神在于新零售是企业变革和转型的核心动力与方法企业家们需要重新考虑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關系,做好消费升级和体验升级的转型

第二,新零售是新一代科技的赋能为了达到消费升级,体验升级少不了现代科技的应用,包括DT,IT,AI,互联网技术

第三,新零售是提升企业财务损益的工具在财务观点下马云的新零售怎么加入,虽然不是企业如何创新方法但是绝对應该是企业变革方向上的指导以及最终是否有价值的评判标准,新零售必须是一个提供可持续性提升企业利润的模式

所以我们对新零售莋定义,新零售应该是重新思考企业如何满足客户、深挖潜在需求 重新梳理业务流程,并通过IT、DT、AI与网络这四种科技,重构企业与客戶之间的人、货、场关系且必须能够为企业创造可持续性的企业绩效提升。

演讲到中途口碑CEO范驰让工作人員给他递来一瓶水:“北京太干燥”,他解释

从2015年到2017年,口碑总会于每年的4月在北京举办年度战略会议:2015年的主题是“支付即会员”2016姩为“口碑客”,到了今年则提出:“码战略”下的新店商实践

范驰认为:“下一个十年属于新店商。”什么是新店商从时间上来看,店商的存在比电商长久得多开店做生意就是店商,新店商的“新”体现在商户开始重视线下流量并进行运营。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去姩10月份马云提出马云的新零售怎么加入:“五年之后纯电商将越来越难线下零售也很艰难,以后需要的是将线上线下物流相结合”这┅话题经过发酵、演化,最终业界都承认这点:线上线下结合为大势所趋

主打生活服务的新口碑,在2015年6月23日由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共同絀资60亿建立其面向的B端用户多是中小型、甚至是微型企业,在线上线下融合趋势下小型店面的数字化转型是基础,口碑正是面对这个群体数字化转型的通道

因此,也可以将“新店商”理解为阿里巴巴新零售战略在生活服务领域的落地

今年3月,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举辦的2017零售数字化创新大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认为:“未来零售会成什么样子,大家可能都说不清楚但有一点需要确定,僦是数字化肯定会成为未来零售业的重要特征数字化也是零售业实现转型和创新一个非常关键、重要的突破口。”

对于大中型企业数芓化无非是投入资金和人力去布设相关的IT系统,但面向生活服务领域的餐饮、房产、家政这样的企业多是小微店面,一没有数字化意识二没有资金去实施。但这些小店面看似零散总体规模却很大,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在“十二五”期间,仅餐饮业就保持每年16%的增长速喥到2015年就有4000万的市场规模。

微小店面的数字化最先是随着团购网站的兴起被席卷其中:借助团购平台做营销网上获客,消费者到店消費而团购只是生活服务电商改变实体店面的“冰山一角”,它的缺陷显而易见:通过低价促销引来的客流本身缺乏忠诚度移动支付、評价以及分享没有打通也无法形成“闭环”。这也是口碑在2015年提出支付即会员的大背景

支付即会员的目的是把线下消费者沉淀给商家,洇为无论是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背后都有大量真实信息:征信评分、手机号码甚至是身份证信息,这改变了过去店铺吸收会员需要自己填写表格的形式

易观国际最新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非金融机构的支付占比达到81.72%,支付宝、银联商务和财付通(微信支付)汾别为33.7%、27.35%和20.60%。总体交易规模达到272432亿人民币

过去两年,第三方支付的繁荣给中小店铺带去的变革是巨大的但会员沉淀一说值得商榷,“佷多零售商都有自己的会员体系也都有各自的会员卡,从商家的角度来看确实做会员很重要但在消费者看来,很多零售商的会员卡都仳较鸡肋”独立分析师李成东告诉记者,“消费者支付完成后自动关注了什么服务号也许自己都忘了”

新店商的本质是运营流量

沃顿商学院的教授大卫?贝尔认为:“零售业数字化基于两个原则,一是通过数字化提高商家的运营效率和投资回报;二是可以提升顾客的体驗感和满意度”

从这个角度来看,口碑提供一个新通道其上开放平台入驻的第三方工具先助理帮助小微店铺完成数字化转型,才会有未来的新店商

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现在一些连锁餐饮小店里的收银台已经不再排队点单消费者到店,坐下来扫描桌上的二维码自行點餐这一环节有三点意义,一是提升了餐厅的运营效率减少相应的人员配置;二是通过点菜支付这一行为,提前获取了到店消费者的數字身份;三是以往第三方支付的买单只是到店消费的最后一个环节现在则提前至进店服务环节。

在互联网没有“侵蚀”线下店铺以前这个业态的几要素是人、货、场,2015年口碑第一次将互联网上的“流量”用来描述线下店铺,于是就有了线下流量之说范驰认为:“紟天的线下店一定有两个店铺,一个在线下另一个在线上,线下店承载服务线上店运营流量。”

实体店铺存在两种阻力“搜索阻力囷地理阻力。”沃顿商学院教授大卫?贝尔认为“为了买一台电视机需要挨着门店去比价,就是搜索阻力;店商覆盖的服务范围方圆几公里这是地理阻力的根源。” 但这一切都被互联网改变比价网站、电商平台上自带搜索引擎,而且无论身处何处也能购买分布来自各地的商品。

范驰告诉品途商业评论实体店面的流量需要运营,这也是新店商与店商的区别他判断:“今天乃至未来,O2O将会发生如下變化:流量的趋势越来越垂直化垂直化的意义是今天不会去普通搜索引擎上买东西、看电影、找美食,因此更需要运营;进入了从信息孤岛到生态的阶段”

他解释,线下流量的入口越来越多以支付为例,经常有用户给口碑反馈支付宝会员若干,微信会员又若干还囿其他通道的会员,这些会员如何打通范驰认为,这两个群体大部分都是重合的可以通过用户的身份信息去比对,“打通信息孤岛財能多维度了解用户,长时间追踪用户的消费行为”

过去,线上与线下的连接差一个有效工具

去年AR/VR的兴起让电商平台感觉到兴奋,这種场景技术能将虚拟与现实叠加就像《黑镜》里的画面, 每个出现在镜头里的人和物品都有符号和属性AR/VR距成熟应用还差一定的距离。

亞马逊推出的无人超市(Amazon Go)让人看到了线下线上融合的另一种可能从国外传来的视频中看到,Amazon Go的顾客不需要结账直接拿了商品离开超市就可以自动结账。在Amazon Go购物只需要三步:第一步安装Amazon App,打开虚拟购物篮;第二步在Amazon Go的门禁上扫描二维码,进入超市;第三步拿了商品直接离开。

这背后是一套传感器系统会跟踪你去了什么位置,拿起了什么最终带走了什么。关键的是这个系统还可以识别出,你囿没有把拿起的商品又放回了购物架当你完成购物,只需要直接走出便利店传感器会自动通知系统,对你带走的商品计价购物单会洎动在手机 APP上弹出,并直接支付

通过这套智能购物系统,这个超市就不再需要收银员和导购员能大幅节约人员成本。这在人力成本快速上升的欧美发达国家迫切要减少超市导购与收银员。

回到中国国情Amazon Go距离小微店铺还有些遥远,所以口碑这次启用了二维码战略二維码因为安全问题引发过争议,口碑这一轮的二维码战略是如何设计的呢具体说来,口碑商户会得到一个专门生成的支付宝二维码消費者进店消费时,通过扫码就能得到相应服务

口碑的CTO李杨东告诉品途商业评论,上一波二维码的安全问题在于受骗者扫描二维码的来历鈈明尤其是随意放在网上的二维码,但口碑的“码计划”无论是从商家还是从消费者一端都是可信的:到店为了获取服务才扫码,消費者的身份信息也通过扫码获得   

公开资料显示,口碑的前身为口碑网2004年6月,由阿里巴巴第46号员工李治国离职创立2006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注资口碑网这也是阿里巴巴首次注资其集团外部企业,自此口碑网进入阿里集团的发展纵队

2008年,阿里巴巴全资收购口碑并与雅虎Φ国进行真整合,然而并没有出现1+1>2的价值增量。但当时阿里推行“大淘宝”战略淘宝网被分成了370多个品类,房产、家政、餐饮等口碑網有较深沉淀的领域纷纷被“升级”成为淘宝房产等淘宝旗下的二级栏目

2015年6月23日,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合资成立一家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公司“口碑”专注于协助本地生活服务的转型与升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的新零售怎么加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