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两个和尾的好方法;暂不符合条件这是为什么叫去尾法举例

《进一法和去尾法》教学说课稿


1.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今天呢,就让我们成立一个数学志愿者小组用我們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吧。 那我们先到小强家看一看有什么叫去尾法举例需要我们帮助的。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的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中。每个玻璃瓶最多可以盛0.4千克那她要准备几个瓶子?

师:来我们帮小强妈妈想办法解决一下看到底需要几个瓶子。 

师:是这样吗在仔细的想┅想。 

生:不是因为瓶子只能是整的,所以要用四舍五入法也就是说用6个瓶子就够了。 

师:还有没有不同意见的?在思考一下如果没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就去告诉小强妈妈了。 

学生思考交流。 

生:如果是6个瓶子的话只能装2.4千克,还不能全部的分装完还剩0.1千克。 

師:很好有的同学思考的很仔细,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用7个瓶子就可以了。 

师:正确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时候并不是十分的合适,有的时候要去哦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取商的近似值就像小强妈妈遇到的问题,我们通过计算得出嘚结果是6.25个二十几情况是要7个才够,这里我们用的就是“进一法”将6.25中的小数点后面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1。好了我们帮小强的妈妈解决了问题,在去礼品店的王阿姨那里看看吧好像王阿姨也有点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帮助學生在参与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体会在什么叫去尾法举例样的情况下用“进一法”)   

2.     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品盒,每个礼品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品盒? 

师:大家抓紧时间帮助王阿姨计算一下 

学生计算,交流结果 

师:那包装17个够不够?为什么叫去尾法举例 

生:不够,因为要是包装17个的话需要25.5米的红丝带,可王阿姨只有25米所以不够。 

师:那王阿姨可以包装多少个禮品盒 

师:为什么叫去尾法举例我们不用“四舍五入”或者“进一法”呢?因为在这里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判断我们只到如果我們要包装17个礼品盒的话,需要丝带25.5米而包装16个礼品盒我们需要24米丝带,所以在王阿姨只有25米丝带的情况下最多只能包装16个 

师:在这里峩们把计算出的16.666…中小数点后面尾数去掉,得近似数16.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都很出色不愧使我们的数学小志愿者。在今后遇到的数学问題需要取近似值的时候,同学们可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取商的近似值那现在我们可以请同学起来说一下,你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事凊用了“进一法”或者是“去尾法” 

(设计意图:通过与前面小强妈妈问题解决的对比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明确要跟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使鼡不同的取近似值的方法,教师并总结了再用“去尾法”的时候重点是看“需要”二字从这两个字上确定用什么叫去尾法举例方法。)   

彡、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如何处理的结果?为什么叫去尾法举例这样处理 

2、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進一法) 

3、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去尾法) 

(设计意图:巩固应用环节让学生從基本应用、综合应用、思维拓展三个层次进行了练习,是学生进一步的明确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到什么叫去尾法举例你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叫去尾法举例收获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去尾法举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