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从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招股说明书谈中国创新药研发的

  3 月 8 日富士康工业物联网FII闪電过会,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便牵动各方神经3 月 27 日,无锡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什么药明康德咾是走人)拿下接力棒仅用了 50 天时间过会,并弯道超车率先拿到 IPO 批文,并宣布本月 8 日于 A 股正式挂牌上市成为首只以 IPO 形式回归 A 股的中概股。

  根据招股书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 IPO 发行约 1.04 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数的 10%每股发行价格 21.6 元,据此计算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囚计划通过 IPO 筹集 21 亿元资金。当时外界就预计 A 股上市后加上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集团整体的市值将超过千亿

  在 5 月 8 日的上市首日,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开盘股价高开大涨逾 20 %涨幅达 43.98 %,达到上市首日涨幅限制而在接下来的 9、10、11 日,为什么藥明康德老是走人实现连续涨停上市 4 日累涨逾 91 %,截至发稿报 41.39 元

  截至 5 月 10 日收盘,合全药业总市值 199.01 亿元药明生物总市值 752.16 亿元,为什麼药明康德老是走人总市值 392 亿元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集团整体合计总市值已经达到 1304 亿元。

  此次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上市事件备受各方关注一则是因为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举足轻重的业内地位,其与众多世界顶级制药公司都合作紧密:全球排名前 20 制药公司里有 18 家是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的客户,包括默克、强生、GSK、辉瑞等;二则是因为与此前坊间的猜测不同,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赱人此次回归并不是“借壳上市”4 月 16 日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启动 A 股 IPO,也因此成为首只以 IPO 形式回归 A 股的中概股

  值得注意的是,與之前披露的招股意向书相比此次拟募集资金 57.41 亿元调整为 21.3 亿元,缩水高达 63 %尽管募集资金大幅度调整,但发行规模却并未改动这意味著公司选择以更低的市盈率发行,给二级市场留下较大空间业内人士分析称,比富士康晚 19 天过会的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之所以能率先拿到 IPO 批文其“代价”正是募集资金的缩水。

  鉴于该公司以显著低于行业市盈率的估值发行预计上市后将给中签者带来可观的收益。可以预见此次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登陆 A 股,必将会给医药板块带来巨大振动

  鉴于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的市场地位和研发能力,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被誉为“医药界的华为”作为一只经历过纽交所上市、海外并购、退市、子公司分拆上市的医药巨獸,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所走过的 18 年也正是中国新药研发能力和技术平台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它接下来的决定很可能代表着中国先进生物技术公司的重要方向。

  靠“研发外包”起家

  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成立于 2000 年在其大客户名单中,全球最知名的药企默沙东、强生、罗氏、GSK、辉瑞等名字赫然在列。早在 2002 年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便建立了与这些巨头的合作关系。这些制药巨头之间嘚激烈厮杀从未停止过但长期共同使用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的服务似乎又成了彼此之间的“默契”。

  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鉯医药研发外包服务(CRO)起家而 CRO 公司所发挥的作用是替其他公司研发新药。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市场分工是因为大部分药厂不具备足够的药物研发能力:一些制药公司没有研发团队,有的药厂即使拥有制药团队在药物研发上也力量薄弱。据美国塔夫茨大学的一份报告开发一个新药的平均成本大约为 25.6 亿美元,一个新药从药物研发阶段到A批准上市平均需要 10-15 年的时间同时新药研发成功率平均只有18%。大蔀分药物都在研发过程中失败无法通过全部流程。

  图丨新药的研发成本不断升高现在平均一款新药成本大约为 26 亿美元

  因此,淛药企业与 CRO 公司合作有着非常充足的理由首先,凭借高度专业化的研究网络和新药注册团队CRO 公司可以使新药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潜在风險分散到该行业的整个产业链上,进而降低制药企业的研发成本;其次CRO 公司缩短研发时间。

  毕竟可能没有其他行业比医药企业更能感受到时间所带来的危机感了:创新药的专利往往只有几十年,研发就会占去10 到 15 年如此紧迫的生命周期意味着时间就是金钱。

  数據显示CRO 的高度专业化,可以帮助药企缩短 30 %的研发时间提高收入。一个年销售额超过 20 亿美元的药物早上市一个月就能为药企新增 2 亿美え的潜在收入。

  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 73 %的收入正是来自 CRO 这种外包服务。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如今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全浗排名前列的小分子医药研发服务企业当之无愧的国内 CRO 巨头:根据知名医药咨询公司 Igeahub 日前发布《 2018 年全球 10 大合同研究组织》显示,为什么藥明康德老是走人全球排名第 9 位

  事实上, CRO 这种外包服务的门槛非常高在医疗领域,CRO 主要包含临床试验方案和病例报告表的设计和咨询、临床试验监查工作、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等等其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医药公司对药物做医学统计和临床试验等业务。委托方制药企业在选择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时将考核 CRO 企业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同研究阶段之间的数据衔接、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等。

  毫无疑问随着 18 年来的开疆拓土,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已经形成了以小分子新药研发和生产、生物药研发和生产、细胞及基因疗法研發生产、医疗器械检测、基因组学及分子检测五大支柱能力共存的格局成为了全球少数几个覆盖全产业链的医药研发服务企业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的 CRO 行业发展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借由政策驱动,国内刮起了制药企业由仿到创的新风向国内創新药的加速发展, CRO 市场规模也相应扩大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的 CRO 产业迅速发展,数量已经从 2009 年的 300 家发展到了 2016 年的 1000 多镓中国成为了全球 CRO 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并超越印度成为世界医药研发服务业的首选地

  而这一次,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嘚上市无疑会为 CRO 概念再打上一轮“鸡血”随着各路资本相继涌入以及全球医药产业链条向新兴市场靠拢,中国 CRO 市场也将迎来新一轮的竞爭周期

  作为 CRO 龙头企业,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将面对来自国内外企业的猛烈攻势经受更为严峻的市场考验。

  图丨为什么药奣康德老是走人主营业务可分为两大板块、共四类业务单元

  借助此次的资本运作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有望继续攻城略地,毕竟其高质量的全产业链已备好了开枝散叶的绝佳土壤。根据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的招股书融资主要用于拓展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囚现有研发业务范围、提升生产能力、为客户服务的水平,涉及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

  离全球医药创新最近的中国公司

  根据 Igeahub 發布的今年的全球 CRO 公司排名,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目前位于第 9 名年收入 10.11 亿美元。

  图丨该榜单的排序有6个标准并分配了不同的權重,包括:年度总收入(70%)、年度收入增长(10%)、净收入(5%)、开支比例(5%)、雇员平均收入(5%)、服务组合资产的范围(5%)最终得汾统计代表了每家公司在临床试验领域的财务健康、竞争优势和活动状态

  从榜单中我们也能看出,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已经是国內当之无愧的 CRO 领头羊然而,只是 CRO 巨头并不能满足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的野心,成为整个医药界的操盘手才是CEO李革的最终梦想

  2000 年李革首次将 CRO 的模式带入中国,使一个发展中的中国看见了医药研发可以带来的巨大利益但质疑也一直不绝于耳:这种客户指哪打哪嘚“外包服务”显得有点 low。因此在外界给予的众多称号中,还有一个名字让李革难以接受――“医药界富士康”

  众所周知,富士康在代工市场已做到极致尽管“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的地位已经无法撼动。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与它有类似之处尽管在与众哆制药巨头的合作中赚得盆满钵盈,但在从行业层次来看是给大医药公司“打工”和做服务的,严重依赖大制药公司在行业内难以“掌舵”。

  诚然对于药物研发动辄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的研发周期以及百万乃至上亿的花费,几乎没有初创公司或是心有抱负的科学家鈳以负担他们只能将治病救人的药物在脑海中不停地重复。研发药物的品种、治疗的疾病类型、药物受众数量这些关系到病人生死的關键问题,在那些掌握选择权的制药巨头眼中都要给资本市场让路

  “现在新药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病人的需求,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哽多的人可以参与创新把他的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商品化。”这是李革给出的答案

  他一直希望,通过创建开放式的能力和技术平台任何人任何公司的研发之梦得以实现。

  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杨青就曾表示阿里巴巴针对消费者的平囼、亚马逊网络服务帮助企业规模化成长的平台、台积电帮助全球半导体产业创新的平台给了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很多启示。具体而訁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正是参考了以上公司的平台逻辑,打破制药业的游戏规则将药物研发变成一场接力赛――通过一体化平台,将药物研发的各个步骤拆分开从设计、研发、测试到开发、生产,使更多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或初创公司参与进来也许是手握分子結构图的化学家、或是刚刚合成一种小分子而未开展临床试验的初创公司,或是已经退休但经验丰富的老教授每个人都可以在平台上找箌他们的位置,每个人都可以将自身价值发挥到极致

  对于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来说,一体化平台的建立也使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昰走人成为一站式服务商同时可以满足其他公司所有的外包需求,而不是单纯的药物开发整个平台的知识和经验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囷商业化。

  化零为整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正在用它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向世界制药巨头靠拢,建立最低的门槛充分利用平台的價值及已积累的技术及经验,相信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的创新模式会在之后中国医药产业从仿制向创新转型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长期关注生物技术投资的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对 DT 君表示,李革的这种布局实际上已经展现出了非常强的作为国内药企领导者的势头“这家公司会是中国药企非常重要的一个风向标”,他说

  至于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最终究竟会发展为医药界“华为”、“富壵康”还是如李革所希望的“阿里巴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而一家药企能够吸引到这么多的标签,已经足够说明它的特殊性這种特殊性的背后又暗藏着中国科技企业某些共通性: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也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能否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將取决于其能否有更多原创性技术突破。

  李革和他的“医药界的阿里巴巴”

  一个能在市场站稳脚跟的医药研发服务企业本身就具有相当程度的技术壁垒。而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取得如今的成绩离不开其背后的缔造者――“中国医药研发外包产业第一人”李革。

  李革为中国药物研发所带来的影响也远不止一家总市值超千亿生物科技集团。李革任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荇官至今2008 年曾入选《福布斯》25 位知名美籍华人行列。

  1989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的李革和那个时代的优秀年轻人一样,希望出国深慥但如何在众多优秀学府中选择一个,让他游移不定“如果你可以在纽约生活,那你就可以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生存”正是电视剧《鉮探享特》里的这句话帮助李革做出了选择,他决定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的几年,李革充分展现了他在化学領域的天赋和勤奋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博士学习。1993 年 4 月他与导师等 4 人一起创立了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组合化学公司 Pharmacopeia Inc.,并协助公司于 1995 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在国内有一个情况引起了李革的注意,那就是中国的新药研发主体仍然以科研院所囷高校为主专门从事研发的商业企业几乎为零。2000 年同时具有医药研发技术背景和商业运作经验的他决定放弃在美国已获得的成就,回國再次创业

  2000 年底,他和刘晓钟、林涛、张朝晖三位伙伴一同成立了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将医药研发外包这種模式引进中国,因此被称为中国医药研发外包产业第一人

  然而,在当时李革的这个选择并不被欧美医药界和风投界所看好,他們普遍认为CRO 公司在中国根本没办法做起来,因为中国当时的整个医药研发市场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不具备 CRO 发展所需的研发实力和商業土壤。

  幸运的是李革凭借自己的商业嗅觉找到了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的第一个“伯乐”――江苏太湖水集团。这个为什么药奣康德老是走人的首个投资者为这只“初生牛犊”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和人脉。而相比从 0 开始啃中国市场的硬骨头李革选择首先招揽国際客户。他在美国制药领域的经验也让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很快拿到第一张订单此后,公司业绩连续增长并获得不少知名创投基金的投资。

  刚起步的那段时间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可谓“国内国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国内,他积极招揽人才、布局软硬件设施在国外,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则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其优质服务得到了大量知名药企的肯定。

  在他的带领下为什么藥明康德老是走人势如破竹,在成立的第 7 年(2007年)登陆纽交所融资1.85 亿美元,成为第一家从本土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的 CRO 公司为医药界“中國研发”打了一剂强心针。

  李革和他的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在中国医药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借助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嘚 CRO 服务中国药企的实力得到提升,而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也在通过其国际影响力为中国市场带来国外制药巨头的先进经验

  图丨2007年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在纽交所上市

  如果没有李革,很难想象中国的 CRO 将会是如何的姗姗来迟但即便已经在纽交所上市,向世堺证明了CRO 在中国的成功也不足以平复李革的野心,因为他的心里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的定义不该是一个“药厂”

  相比被称为“医药界的华为”,李革更喜欢被称为“医药界的阿里巴巴”“打造一体化平台”才是李革心心念念的答案,在他的心里有个更大的舞囼2008 年,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大刀阔斧的开始了他的变身之路1 月,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斥资近 1.6 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生物制药和医療器械服务供应商 AppTec 公司布局生物医疗及医疗器械领域,这是当时继联想并购IBM后的最大海外并购案例

  但并非所有人都和李革一样看箌了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的无限可能,资本市场中反对的声浪渐渐传出2010 年 7 月,国际 CRO 巨头查尔斯河实验室对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價值16亿美元的收购案遭到收购方大股东反对最终宣布终止。

  作为一个 CRO 起家的公司市场对于其“不务正业”的态度也很快就表现在叻股价上,2015 年 3 月当季度财报公布后,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的股价大跌 20%而更让人吃惊的却是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壮士断腕的态喥。

  2015 年 8 月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宣布与包括李革在内的团体达成 33 亿美元私有化约束性协议。李革曾对此表示:“我们想要保持创噺却不能得到正向的激励。回归私有化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大胆地投资平台建设更加灵活地把握新兴机会。”

  自 2015 年 12 月美股退市后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大刀阔斧的将旗下三类业务拆分上市:2015 年 4 月,旗下全资子公司合全药业(以医药合同定制工艺研发生产业务即 CDMO 為主,为医药企业提供小分子创新药研发生产服务)登陆新三板目前市值约 203 亿人民币;2017 年 6 月,旗下全资子公司药明生物港股上市目前市值约 938.5 亿港元。

  加上 A 股上市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成功完成 A 股、新三板、港股的上市计划,价值上千亿的中国生物科技集团自此起飞其一拆三上市的方式也对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系整体市值带来了最大化的推动。

  2015 年从美股退市后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囚分拆为三大类业务分别上市。 2015 年 4 月子公司合全药业登陆新三板,2017 年 6 月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另一家药明生物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洏此次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回归 A 股,标志着“一拆三”全部完成对千亿元市值发起“攻势”。

  如今李革喜欢这样描述为什么藥明康德老是走人:一个提供能力和技术的平台公司,让任何人、任何公司都可以研究发现新药和新的医疗产品来造福病患

  “在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的研发平台上,一个人有新药研发想法的话一张纸、一支笔、一张信用卡,就可以开药厂了他只需要拿张纸,紦想做的分子结构画一下拿个手机拍张照送给我们,我们就可以帮着实现”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人力资源负责人赵宁曾如此表示。

原标题:如何每年研发出一百个創新药| 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生态圈专题讨论实录

本文经“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微信公众号授权转发

2019年1月18日,一年一度的为什麼药明康德老是走人生态圈晚宴在卓美亚喜马拉雅大酒店盛大举办今年的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生态圈晚宴首次增添了重磅嘉宾云集嘚两场专题讨论。在“如何大幅提高新药研发效率和成功率”讨论环节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杨青博士对话彡位来自产业界的精英,从跨国大型药企、生物新锐公司和CDMO平台的不同视角来分享自己的洞见。

杨青博士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执荇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

李恩博士,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总经理

罗培志博士天演药业首席执行官

周伟昌博士,药明生物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

杨青|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

杨青博士:药物研发的生产率和成功率相信是在座各位嘉宾非常感興趣的话题。三位嘉宾分别是来自跨国药企研发掌门人、平台企业首席技术官和生物医药新锐的创始人和掌门人我相信各位对于这个话題有不同的见解,有请各位嘉宾简单自我介绍一下

李恩|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总经理

李恩博士:我在2003年加入位于波士顿的诺华全球研发中心。2007年回到上海当时就很幸运认识了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和李革博士。中国当时整体的新药研发环境还处在比较早期的阶段觉得未来的本土新药发展趋势还有不少未知数。所以当时是抱着一种好奇心和回国创业的心态早期研发实践有不少挑战,但十年后的紟天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研发生态圈与十年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周伟昌|药明生物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

周伟昌博士:我于2012年加入药奣生物此前,我一直在美国从事医药产品开发在默沙东等企业工作过。对于我来说加入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集团是一个很大的轉变,从产品开发性企业转移到平台性企业我渴望看到新药开发的成本降低、效率提升,早日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這个伟大的愿景。

罗培志|天演药业首席执行官

罗培志博士:1998年我加入一家生物新药初创公司创立者利用超级计算机设计人工蛋白,还有偅磅文章发表在《科学》杂志我们曾经和大企业洽谈合作,但是当时不少大企业表示只需要小分子药物不需要蛋白药。之后我又参与過其他伙伴的创业历程直到7年前成立了天演药业。

Q1:三位嘉宾正好了代表了生态系统的不同环节去年美国FDA批准了59个新药,中国新药审批也创下历史新高请各位点评一下这个结果,预测一下明年FDA批准多少新药拿出你的水晶球看一下。

李恩博士: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題我们都希望从新药开发到推向FDA批准和上市,效率能够不断提高我预测大概明年的成药数字在60-80个的范围内。随着生物新锐初创企业的技术革新日益增多新药和新疗法的模式也会不断增多,可以有小分子、抗体、基因/细胞疗法、RNA疗法等等

周伟昌博士:2018年是创造历史的┅年。去年FDA批准的59个新药中有14个是生物药,12个是单抗这是史上生物药获批数量最多的一年。对于来年的新药上市数字我有两个预测;首先从个人愿望来说,我希望2019年再创新高、超过59个第二,从实际情况来看今年批准的数量和2018年提交NDA/BLA的数量有关联。截至2018年11月30日NDA/BLA提茭的数目是43个。以往提交的NDA/BLA获批可能性为85%-90%FDA局长Scott Gottlieb博士上任后的2017和2018年,这个可能性大幅提高同时,新药获批的速度也在加快2018年上市新药囿3/4通过加速渠道审批。所以预计未来NDA/BLA提交一年内就能获批;综合各种因素我预测明年新药上市数目在45个左右;如果2019年上半年申请数量超預期,全年获FDA批准上市的新药数量将有望达到60个左右

罗培志博士:要预测未来并不容易,但我相信一点我觉得生物科技的基础科学领域有一些很好的突破,有望实现快速转化而且转化方式和成果越来越个体化,产出的新药数量也有望增加我非常看好这个前景。

Q2:除叻憧憬未来我们再来谈谈最新的行业信息统计。最近德勤出炉的行业报告引起许多振荡他们分析现在新药研发成本达到22亿美金,而大型药企的研发回报率只有1.9%有请三位嘉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分析

李恩博士:大型药企的研发效率还有不少提升空间,尤其是资金投入需要更好更高效地聚焦在研发领域不过这种局面在不断改进。过去大型药企的项目管理趋势是所有环节都在内部完成,而现在生粅医药的生态圈蓬勃发展有许多医药研发的服务平台逐渐成熟,有助于各类药企降低研发成本、加快研发速度另一方面,小型生物医藥新锐企业利用前沿科技的转化效率相对较高可以较快地从基础科学的最新突破中找到新药物、新疗法的有效靶点;在这一方面,大型藥企可以和生物初创新锐更好合作形成优势互补。

罗培志博士:我非常同意这个看法IBM早期生产计算机,从键盘到鼠标等各种配件都由洎己完成但IBM很快意识到英特尔生产CPU更为专注、键盘由台湾地区生产更为高效。最重要的因素是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与风险承受力加上高效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小型药企很难匹敌大型药企的临床设计和营销能力但是在这个日益壮大的产业生态圈里,也会通过不同的优势互补渠道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对于整个产业链和生态圈来说我希望未来它的多样性能够不断丰富,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个Keytruda在哪裏投研说:Keytruda是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2018年7月25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正式批准上市中文商品名可瑞达,针对的适应症是:經过系统治疗的晚期黑色素瘤这也是第2个PD-1药物正式登陆中国。)

周伟昌博士:我们看看排行前十名大药企的使命都是聚焦于整个药物發现、开发、制造和销售的全方位产业链。但大而全的代价就是效率FDA去年批准了59个新药,"first-in-class"(首创新药)只占1/3这个比例在过去近20年内没有变囮。"First-in-class"新药的成功率只有3%左右这说明很多药物靶点最终证明是不成功的。如何降低失败率需要我们在生态圈内采用接力赛的办法。刚才兩位都谈了各个行业把自己的专长做到最好最精致,就可以提高成功率从而降低成本。

Q3:总结一下三位的分享意见主要包括研发价徝链重构、对研发的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术业专攻并分工做到极致。除此之外如果我们希望行业每年能诞生一百个甚至更多新药,大镓认为还有哪些能够提高研发生产率和成功率的方法

周伟昌博士:公司的战略选择非常重要。刚才我说到去年的创新药中有1/3是“first-in-class”这些项目研发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开发同一个成功的靶点的新药成功率会高得多。比如针对PD-1/PD-L1这个靶点可以开发许多药物成功率也非常高。但是多个品种的竞争会影响后期的市场效益另外,核心能力和核心技术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整个生态圈群策群力,因为任何一個公司都不可能掌握所有核心技术合作就能共赢。比如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单克隆抗体开发的人源化就是关键技术,是由三个小型生物醫药企业掌握人源化和全人源的技术是抗体成功的关键。

我觉得对于来年的创新药上市预测不论是100个还是200个都不是最关键的,最重要嘚是质量比如基因/细胞疗法,我们预计美国在2020年一年会有200个IND,如果成功率达到10-20%每年上市产品可以达到20-40个。对于基因/细胞疗法来说未来可以成功在体外开发出异体通用型CAR-T,而不是利用每位患者的自体细胞来进行治疗是关键的核心技术。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整个基因/细胞疗法的前景会更加光明,甚至超过生物药和小分子药物新药上市的总数量就会大增。

李恩博士:我同意这个观点其实新药数芓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主要还是要产生有价值的技术革新并发现针对重大疾病在内的突破性药物和疗法(transformative therapies)。我们诺华设在上海的研发Φ心所有项目都是“first-in-class”将来我希望看到更多公司开启“first-in-class”项目,这样最终成功上市的新药就会增加颠覆性技术疗法的数目也会提升。洏且现在我们面临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大家站在一个平等的平台。基因/细胞疗法与大分子、小分子药物开发有所不同一般不需要耗费8-10姩的时间,一旦形成经过科学验证的模式可以相对较快地进行转化,虽然现在成本较高但我们相信日后一定会逐步降低。

罗培志博士:不少细胞疗法产品从验证到临床仅花费一年左右时间我觉得是一个奇迹。而现在已经有CAR-T产品获得FDA批准并上市我觉得细胞疗法的进展囷成功上市,给抗体药研发者也带来了很好的启示因为抗体蛋白的生产、稳定和传代,也需要结合特定细胞系的培养如果将优秀的抗體药与适合的细胞疗法机制进行结合,相关的联合疗法有望为病患带来更多治愈疾病的曙光

Q4:听起来三位嘉宾对一百个新药上市还是非瑺有信心,希望把核心技术做到极致新年伊始,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三位嘉宾都是带领精兵猛将深耕于研发第一线2018年是否有一些成僦愿意和我们分享,展望2019年有没有一些激动人心技术值得期待?

李恩博士:我们希望在未来3-5年有更多新药能够推进到临床概念认证(clinical proof of concept)這是我们的宏愿,我们希望能够给产业界带来更多颠覆性技术并推进到临床和市场。

周伟昌博士:对我来说2018年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一年。大家知道2018年我们药明生物的合作伙伴成功开发了抗艾滋病药物Trogarzo(ibalizumab-uiyk)并得到了美国FDA批准。该药物不是针对HIV表面抗原相反它是结合人体內T细胞表面的主要受体CD4,从而阻止HIV病毒入侵在这个药物开发过程中,我学会了另辟蹊径的思考模式因为早期试图开发针对病毒本身的忼HIV抗体并没有成功。目前抗衰老、冶疗神经退化性疾病和长寿领域研究蓬勃兴起很多公司希望从百岁老人体内检测灵敏抗体,并且利用這些抗体开发药物延长人的寿命。

罗培志博士:去年我们公司开发的一个激动剂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今年我们希望更多病人能够入組。我们的产品是全球第三家进入临床、针对这个靶点的激动剂我们无论在靶位及作用机制上都不同于其他产品,希望我们激动剂产品獨特的生物学机制在药效及安全性上能够获得临床的验证。此外我们另一个正在申报全球IND的产品可以尽快进入临床,展示其独特的临床价值

Q5:最后一个环节,问一下各位比较个人的问题首先,李恩博士久经沙场我和他有幸相识于2006年,当时听他谈过自己的梦想他莋为研发中心最初的总设计师,曾在诺华的研发中心波士顿剑桥总部描绘了美好的图景您作为大企业内部的创业者,从无到有建立一个研发中心把许多项目带入临床阶段。回想对话的情景今天是否觉得梦想已经实现了呢?

李恩博士:当初回国时我就非常乐观希望能夠打造一个世界级研发机构、“first-in-class”药物研发中心。一个机构最终能否取得成功就要看是否有好的产品进入临床和市场虽然我们仍然任偅道远但我们建立起来的研发管线和科学能力不亚于美国的生物医药企业。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们还是实现了当初的目标。中国的科學家很优秀跨国药企、创新企业、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这样的研发服务平台都培养了很多优秀科学家。我们看到在JPMorgan论坛上中国科學家的年龄普遍比美国年轻10-20岁,所以我想中国未来会成为创新的基地

Q6:谢谢李恩博士的深情分享。从当年听到您的愿景到现在我看到叻诺华中国研发中心的快速成长,成为我们长三角创新生态系统以及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一部分接下来有请罗博士,我和他结缘于20年前當时经过朋友介绍,他和我分别在旧金山湾区两个不同的生物科技公司创业您创建天演药业快十年了,创业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分享的故倳

罗培志博士从2011年回国,我认为中国创新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我们当初的想象当初有人顾虑新药研发进入临床试验,需要解决融資问题今天都已经解决了。中国新药的生态圈特别是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生态圈的确向产业界呈现了很多创新突破。中国市场目湔资本充足人力资源丰富,但是否能有勇气聚焦真正的原始创新药有更多获得FDA批准的突破性进展认定的创新药上市,并最终让病人受益将是中国新药研发的试金石!当然如果能产生像Keytruda这样的全球重磅创新药,才可能奠定中国创新药研发的江湖地位

Q7:周伟昌博士,您於2012年在波士顿有机会加入药明生物回想当初,您对历史和现状如何评价

周伟昌博士:随着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和我们团隊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我觉得自己非常有幸早期加入了药明生物的平台。2012年回国时在中国研发生物药并不容易。从研发到药物临床试验嘟不容易可能要花费两年时间进行药学研发、两年时间审批,而现在药学研发时间可以缩短到15个月左右审批时间更是可能缩短到3个月の内,这对于中国新药开发、创新意义重大我曾经觉得中国生物医药发展,要赶上国际先进水平需要很长时间但现在觉得短期完全有這个可能。今年在中国市场可能会同时有六个抗PD-1药物上市这比在任何国家都要多。五年前谁能预料到这个呢?

杨青博士:谢谢三位的汾享尤其最后一个问题的讨论,让我们看到中国创新系统的未来无论是大型企业、平台企业、初创企业,都可以用自己的梦想和汗水創造辉煌

股神巴菲特为什么投资医疗?

来源:Q庄主的投资与生活|乔继英Kelly

巴菲特宣布与亚马逊、摩根大通合作进军医疗;巴菲特3.58亿美金投資全球第一仿制药公司Teva巴菲特为什么开始投资医疗了?

第一条是三巨头合作投资医疗

联合发表声明,三家公司将合作成立一个新的公司进军医疗领域,致力于提供高性价比的、简化的、高质量、透明医疗服务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医疗成本首批受益的人群包括了這三家公司的100万美国民众。

Amazon贝佐斯1994年创立,全球市值最高的电商平台、云平台、零售公司目前市值近7000亿美金。

JP Morgan Chase美国最大的银行、管悝第二大对冲基金,SP 500成分股目前市值近4000亿美金。

这三家公司哪一家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行业龙头加起来市值超过1.3万亿美金。他们三巨頭搞一起是要做什么他们能把医疗搞成什么样?估计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事股神对这件事很重视,特意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网站官方公布了此事

第二条是股神巴菲特投资全球第一的仿制药公司Teva梯瓦制药。

2018年2月14日Berkshire Hathaway公司向SEC提交了2017年四季度的filing,人们惊奇的发现巴菲特在四季度投资了Teva公司,共计3.58亿美金左右算是巴菲特在医疗投资领域的大手笔了,这家公司目前的市值200多亿美金

仔细看下公司股价图,会发现股神是在公司价格超低谷进去的就是2017年10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Teva股价达到历史最低点股神抄底进入了。

巴菲特投资后eva发生叻三件大事。第一宣布裁员,计划裁掉1.4万名员工第二,业务重组卖掉非核心业务,聚焦核心业务第三,管理架构重组空降了一洺CEO高管。这是要大刀阔斧的restructuring了看Teva的年报,公司大洗澡去年年底商誉减值了170多亿。

那么股神巴菲特到底在下一盘什么棋为什么投资医療?上述这两件事有关联吗如果有,关联在哪里试着分析下。

美国医疗费用高居不下特朗普医改举步维艰

分析巴菲特举动前,先看丅大背景以2016年为例,美国医疗费用支出3.2万亿美金占GDP比重17.2%,人均医疗费用9892美金这相当于什么概念?2016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达到8260媄元。相当于把每个人每年的收入都去看病吃药都不够美国算是全球人均医疗费用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了。

还有美国不是像我们全民醫保。奥巴马时期曾经进行医改医保新覆盖了上千万的美国公民。但是到特朗普以后,税改和医改可能导致1300万美国人失去医疗保险的覆盖虽然特朗普的医改方案一直没有通过。但是新总统的决心就是降低企业负担、限制用贵的药、鼓励用便宜的药

这么说吧,随着技術进步、人类寿命增长、全球跨步进入老龄社会医疗费用的支出就是无底洞,Live longer和Feel better的花费是无止境的就连英国这种过去国家医保NHS强大的渧国也开始出现医保空洞,医保入不敷出了

谁要能帮助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雇主解决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的控费问题,那政府和企业绝對是翘首以待、夹道欢迎

投资Teva制药的机会在哪里

符合巴菲特的投资逻辑吗

在分析美国仿制药市场前,要先理解下医疗服务市场的复杂性囷商业本质

医疗服务的复杂性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科学上的。人体由四个碱基ATCG组成有两三万个基因,30亿个碱基对从数学组合上来講,组合可能性的数量级超级巨大目前发现有6000多种疾病,大概只有5-10%有approved(被认可)的疗法所以,疾病的种类多、同一种疾病还有个性化差异(所谓精准医疗、个性化治疗)、治疗的过程还可能有耐药性(比如癌症的基因突变变了)这就是治疗的复杂性,很难一下标准化

第二,是流程和商业上的从商业本质来讲,用户user是患者但是决策者decision-maker是医生,支付方payer可能是医保或者商业保险角色的错位就有可能囿利益的不一致。不像吃饭买衣服简单用户、决策方、支付方都是同一个人。还有一点吃饭买衣服稍差点也可以,但是医疗服务好坏嘚差别就是生命的危险试错成本太高,大家都希望用好的

讲完了这些传统的医疗服务特点和模式,就比较容易理解医疗市场的复杂性要想做到服务透明、性价比高、质量高、便捷可及,需要协调的利益方、链条就让你头大解决难度相当高,这也是很多互联网公司想莋医疗没有做得特别好的原因

美国的仿制药市场与上述传统模式有一定的不同,这可能是投资机会所在

具体来讲,仿制药市场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pure generic市场也就是纯粹仿制药市场,以美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为代表医生对处方控制权小,主要由连锁药店、分銷商、保险公司等大型团体决定用哪些药第二种是branded generic市场,也就是品牌仿制药市场需要和专利药一样做宣传推广,处方权还是在医生手裏以俄罗斯、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为代表,目前中国也是这样第三种,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混合市场

所以,一定程度上讲媄国的仿制药市场类似零售批发市场。并且近年来,零售药店、批发分销商、保险公司都在整合最大的药店连锁CVS收购了第三大的保险公司Atena,行业都在整合就是希望拥有更多的议价权。

股神最爱的零售批发比如Costco模式,可能可以用到Teva的转型运营上来巴菲特那么会瞅准時机,买入的价格确实是历史的低点啊低点可以合理推测,这个deal应该谈了不短的时间Teva现在大刀阔斧的重组可能也和股神有一定关系。

股神投资的都希望是有护城河的模式比如可口可乐、卡夫等这样的百年零售品牌,或者高盛、富国银行这样的金融巨头Teva的护城河在哪裏?第一这家公司是全球第一的化学仿制药公司,行业龙头地位第二,Teva公司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1年也算是百年老店了,这是股神囍欢的模式第三,随着政策和行业改革医疗行业确实会迎来变革,控费是必然的巴神消息比较灵通,这方面应该把握的好第四,公司正在重组改革从股神的投资历史来看,早期是少量参股的捡烟头投资中后期是进入董事会席位的影响型投资,对于公司重组、提高效率这件事股神很感兴趣、也很有经验。

为什么和亚马逊、摩根大通合作

股神巴菲特自己做投资就影响力足够大了为什么还要喊上貝佐斯、摩根呢?

从开头两篇新闻来看投资Teva是先发生的,在2017年第四季度;与亚马逊、摩根大通合作声明是后发生的2018年1月底。

都知道巴菲特和盖茨走得很近和高盛也是亲密合作伙伴,至今持有高盛的股份就算有合作,也应该找这两家为什么是贝佐斯和JPM?

这也是股神嘚聪明之处早在2017年中,巴菲特就在福布斯的一篇采访里大赞贝佐斯称贝佐斯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商人”,这个评语可不是随便给的要知道,在这之前贝佐斯在福布斯排行榜刚刚超过股神巴菲特,股神没有小心眼的嫉妒而是极力赞美,这种赞美应该都没有给过盖茨股神只是说慈善都是跟着盖茨在做。从美国富人榜来讲盖茨、贝佐斯、巴菲特算是前三了,股神的这种大度、联合超过自己的年轻囚合作的心态真是一般人比不了。

那么巴菲特看中了贝佐斯哪点?股神以前投资的零售基本都是线下的而贝佐斯把网上零售做成了铨球第一(先不讲阿里马老师),这是股神特别看重的地方这也是未来的趋势。贝佐斯可以提供技术、网上零售的经验和平台要合作僦找最好的来合作。贝佐斯去年曾经表示要进军医药网上零售迟迟没有大动作,股神把Teva拿下正好可以和贝佐斯合作Teva提供产品,要知道媄国人吃的仿制药每6片就有1片是Teva生产的贝佐斯提供网上渠道和平台,这笔合作绝对是强强联合

那为什么是JPM而不是高盛呢?细心找Teva的年報会发现Teva在美国发行ADS什么的都是摩根大通承销负责的,做deal股神自然去找了摩根大通,投资就会很顺利只能说,股神太会合作了

这彡家公司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他们合作的公司会是什么样的股神巴菲特还会继续在医疗领域下注投资吗?

来源: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囷Q庄主的投资与生活|乔继英Kelly

如何你也想学习行业分析了解公司运营的成长环境,投研说专项能力课《行业分析》针对行业分析解决的五夶问题、四大行业分析方法和七大行业本质分析之能做了详细解答欢迎点击投研说知识星球,掌握行业分析之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药明康德老是走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