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创业适合做什么是什么?

文 | 杨艾祥(坚持写字的&互联网+&算命先生)图 | 康大哥两年前开始做鸡&& 李子坝梁山鸡 。一年前做狗&&
。今年开始做鸭子&& 全聚德小鸭哥 。创业的道路就如同一朵盛开的罂粟花,充满了未知性和诱惑力。各种心绪万马奔腾般聚合分离,又如同被小学生揉坏掉的那本来是一页作业本的纸团儿。 如何平复这个纸团儿,得有更多的时间去梳理。自从把微信公众号定位为以&算命为主,情怀为辅&之后,算命生意络绎不绝。由于在开始这一轮创业之前,有差不多10年的媒体从业经历。现在有感觉到了内容创业的风口,诸多前同行,总来请(suan)教(ming)内容创业究竟还有没有机会。开宗明义: 内容创业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一、为什么内容创业死路一条?下了那么狠的论断,先来看一副图。如果还不能从上图中看出,你的内容创业为什么会陷入穷途末路,那么请听我娓娓道来。1、初心模糊(1)只思考内容,而忘记了创业才是根本。内容创业的实质是创业,不是内容。但是很多朋友是内容的高手,但从来没有思考清楚,内容只是创业的定语,而忽略了创业的根本问题。这些问题至少包括:你的商业目标、你的商业计划、你的投入产出比等等。更残酷的事实是,衡量创业结果的是一串具体而真实的数字,这些数字相互勾结,逻辑结构严密。或让你喜,或让你忧。所以,如果你只想清楚了内容,没有想清楚创业,或者对&创业&这个词还没有敬畏之心,那后果不堪设想也是必然。(2)创业是变动的过程,没有必然的结果。很多内容创业者的思维方式是,&只要&&就会&&&,比如只要做到100万粉丝,就会有人来投广告。这种思维的逻辑来源于传统媒体的影响。很显然,这种推断是文人气质下的蛋。商业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它是一个无限变化的过程,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出现&只要&&就会&&&的商业逻辑。请注意,当年这种逻辑成立的条件是,我们处于&有没有问题&的时代,解决了有,就必然。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好不好&的时代,是过剩时代。&只要&&就会&&&这种逻辑,让我想到了&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创业的乐趣就在于其未知性。并且在创业的过程中,不断的调试和迭代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所以很多时候,创业者在关键时刻的决策力,往往关乎一家企业的生死。2、路径迥异由于很多内容创业者的初心模糊&&他根本就没有想创业的事儿,或者想得比较模糊和天真,就会带来迥异的创业路径。比如, 内容的生产问题,大抵有如下两种不同的思路。(1)个性化内容创作。很多文艺范儿的创业者会坚持个性化创作(当然也有人会伪装成个性化写作),他们的梦想是第二个咪蒙,第二个胡辛束,或者是广州版的咪蒙之类。这种创业者因为精神上具有强大的情怀支撑,所以不能完全用创业的要求去要求他们。所以,即使不成功,对他们而言也是享受了一次生活,体验了不同的人生,尝试了另外一种状态。无可厚非。而往往是这样的心态,铸就了他们还有可能取得意外惊喜。这种个性化写作会带来一定的精准的粉丝。这些精准的粉丝完全可以支撑起他的基础生活要求,所以,这当中有差不多1%的人会因此过上自由写作、自由玩乐的自媒体达人的生活。更多的人则会因为&粉丝增长太慢&、&突然想干其他的&之类的理由选择放弃。他们正是 口中那些等不到天亮的人。事实上,或许他们出发的时候,就没有想过要等到天亮,当初他们进来的时候,不过也是带着试一试的心态而来。想一想,中彩票大奖的几率,基本就可以判断这类内容创业的结局。另一个值得提醒是:我们已经错过了个性化内容创作的红利期。每一个你关注的细分领域,都已经有了让你很难超越的大神。(2)专业内容操作。那些逐渐脱离了情怀和文艺范儿的内容创业者,选择了编辑部似的团队运营。有了团队,就得有目标。但是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呢?依然是传统媒体思维带给它们的&&当然是先搞到那100万或者是1000万粉丝啊。当年,我们做媒体的时候也是如此,目标就是发行量做到多大。正是基于此,我们看到很多公众号出来之后,速度之快让人吃惊。这背后各种吸纳粉丝大法层出不穷。也证实基于此,凡是团队操作的自媒体,都能很快达成其基础的粉丝量的指标。如果连粉丝都达不到基础目标的团队,那确实是太草率了&&但是与个性化内容操作最大的差异是,团队操作的自媒体获得的用户相对比较泛滥,或者说不够精准。3、变现困境情怀可以用情怀的方式去&呵呵&一下,但是 商业毕竟要回到商业的数字上去考量。支撑这个数字的就是你如何变现的问题。关于内容创业的,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进行了总结:(1)广告变现,(2)商品变现。残酷的现实是:无论是对个性写作,还是对专业内容操作的人来说,变现的难度都是一样的。如前文所言,坚持个性化内容创作的个人由于粉丝相对精准、个人对未来的期望值低、实际成本也低,所以,可以快速实现自媒体达人梦,开始幸福的生活。 但他们毕竟是凤毛麟角。困难的是靠10个人、20个人的团队,耗费十八般武艺、冒着被微信封号的危险,终于搞到了10万、20万或者是上百万的粉丝以后,很多人依然无法盈利。原因如下:(1)期望值过高,小业务看不上,大业务接不到;(2)粉丝不精准、效果不好;(3)团队运营的成本过高。如此这般,他们的选择也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持续经营,在天花板下缓慢前行;另一条路是,等着找工作,或者是寻找新的项目。4、天花板痛苦对于创业者而言,最大的痛苦不是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而是即使一切顺利之后,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他选择的道路就是有天花板的。内容创业就是这样一条有着巨大的天花板的道路。一是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公众平台对内容创业者的有着天生制约的天花板;二是经济规模或者是这个项目的经营规模无法支撑自己的梦想的天花板;三是内容创业这件事的持续性有待考量带来的天花板。我一朋友,公众号40万粉丝,每个月能拿到百度、加多宝等大品牌不下10万元的广告费(软文费),但是他依然珍视他现在月薪1万元的工作。我问他为什么不出来专职干工作号。他沉默良久:&没有每个月准时领到工资那么有安全感。&二、如何用做内容的方式创业?每一个算命先生在给被算命人暴露了残酷的现实之后,总会给上一条活路。我也不例外。虽然告诉了大家,内容创业的残酷现实,但我从来没有否认内容的价值,或者说内容为创业带来的价值。所以,我下面要讲的不是内容创业,而是用做内容的方式创业,或者说是用做内容的思维创业。用做内容的思维创业的核心思想是:深刻理解用户的需求,把想让用户了解的信息先做出来,把品牌做到内容里&&用做内容的思维创业的 过程大抵如下:1、明确而具体的商业目标这个目标与收入、利润、现金流等交织在一起。不再是传统的内容创业者讲到的把做到多少粉丝作为目标,而是冷冰冰的数字。用做内容的思维创业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创业这个问题。创业就意味着你得明确商业的残酷。2、极致而有情怀的产品用做内容的思维创业的人,首先界定清楚了: 内容不是他们的产品,但是他们会用做内容的情怀去打造极致的产品。很多内容创业者会为一篇文章感动得泪流满面。如果用同样的方式,我们把产品也打造得让用户泪流满面。这样的产品不火天理难容。这种用做内容的方式做产品的实质,就是把内容做到产品里,让每一个产品都能刺激用户,就像您用文字刺激您的用户一样。3、在极致而有情怀的产品上做&没有心理负担&的内容产品本身具有内容的属性,现在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个事情告诉别人。 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干掉我们心中那些&总是喜欢吹牛&的坏毛病的心理负担。因为你只是在陈述事实,告诉您的粉丝和用户,您是谁,您在干什么,您如何干的,谁在用您的产品,大家对您产品的评价。4、变现顺理成章别以为是用户在选择您,实际是您在选择用户。您做出什么样的产品,就意味着您在选择什么样的用户。所以,您的粉丝大多会变成您的用户。您认真做产品,变现就顺理成章。不需要有那么多的营销技巧。 更重要的是,您的这些粉丝和用户,会参与进来与您互动,帮助您迭代您的产品。继而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从此,妈妈再也不担心我的变现问题了。最后,我想说的是,这其实是一篇招聘软文:如果您对内容创业已经失去兴趣,而又装着内容创业的冲动,或者有着无法释放的情怀和创作冲动。欢迎和我勾搭。我们在北京刚刚开启了用做内容的思维创业的项目&&全聚德小鸭哥(相关情况,自行百度)。我的邮箱:本文由作者(微信公众号:杨艾祥)授权创业邦(微信公众号:ichuangyebang)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违者必究
24小时报不停
夏利品牌“雪藏”不消亡,天津一汽称有机会一定复活
传微软内部正在研发新的HoloLens光学系统
黑莓KEYtwo新机确认:高配版搭载骁龙660
小鸣单车破产清算案法院已受理,用户可通过小程序退押金
抢夺移动音频第一股,喜马拉雅、蜻蜓竞相筹备上市
网红发福利欺骗粉丝,快手:核实后会进行相应处理
迅雷首席运营官黄芃因个人原因离职
币安合伙人何一:我们不会参加EOS超级节点竞选
Mobileye获史上最大订单,为800万车提供自动驾驶技术
智联招聘报告:7成白领午餐花20元内,金融和传媒行业伙食较好
小鸣单车破产清算案被法院受理,消费者可到小程序申报退押金
奔驰在法国投资6亿美元扩建工厂,专门生产电动汽车
网友在香港偶遇马云用支付宝买报纸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独角兽企业是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建设重要的力量
移动支付将覆盖山西95%以上高速公路收费站
TCL多媒体同意向乐视网子公司增资3亿元人民币
猎豹移动最新股权曝光:傅盛持股7.2%,雷军张颖退出董事会
iPhone X成为三月全球销量最好的智能手机,小米跻身前三
三星携手京东发布AI电视70A
“入侵”旧金山:Facebook租下43层新办公楼
滴滴顺风车恢复业务,乘客司机完成6项措施才能接单或叫
景鲲担任百度智能生活事业群组总经理,向李彦宏汇报
陆奇离职,百度股价暴跌9.54%,市值一夜蒸发94亿美元
两款国产智能音箱产品挤进全球前五
谷歌被曝正研发独立增强现实AR头显
Fitbit旗下智能手表Versa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刘强东:年内京东河北所有燃油货车换为电动货车
彭博社:高通收购恩智浦前景乐观,后者股价上涨5.9%
公安部约谈WiFi分享类网络应用服务企业
央视专访董明珠:哪怕投资500亿,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
中国概念股多数下跌,百度一度跌超10%
外媒:特斯拉高管一年离职十几位,但它并没有失控
亚马逊在印度估值达160亿美元,超梅西百货
摩根大通前高管:银行很快会进入加密货币市场(广东惠州)
我相信,24小时里面,充满未知的事情太多了。 峰传文化:http://phonsen...
BLogabs的最新日记
&&&&&&&&&&&&
&(1人喜欢)
&&&&&&&&&&&&
24333人浏览
791081人浏览
24916人浏览
92772人浏览
22454人浏览
382146人浏览内容创业不等于内容创作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内容创业不等于内容创作
龙源创新数字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内容创业者”挣钱的五种“姿势”
日10:17&&来源:
“新媒体观察者魏武挥不喜欢把做微信公众号的叫做自媒体人,硬是跟人争辩出一个“内容创业者”的称谓,在他看来,现在做得好的公众号,运营者不太可能是单打独斗,一般都会有小团队,有些甚至已经注册公司进行机构化运营了。这怎么还能叫自媒体?所以他更愿意用“内容创业者”这个称谓来界定这群人,言下之意是这群人通过做内容进行创业。
我认同不把做公众号的统称为自媒体人的说法,做公众号的确实有自媒体人,但那些没有依托机构、仅靠自己力量从无到有做起来的领先者,后来几乎都在进行商业变现和团队化运营。如果用更中性的表达,称这些公众号为“小微媒体”似乎更恰当,“内容创业者”的说法,突出了公众号在商业变现方面的可能。
做公众号到底有多挣钱?网上曾盛传“内容创业者”六神磊磊一条公众号文章挣十几万元广告费、一年收入数百万元的说法,他对此予以承认,接着又放出一句狂言:“要是我真想趁着火的时候挣快钱,何止几百万元,几千万元也有了。”魏武挥也曾透露,他朋友做的公众号“石榴婆报告”的生意很不错,“成本非常小,2015年雇两个助理,一年挣将近一千万元,对于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小团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意”。
一个公众号为什么能挣这么多钱?“时势造英雄”,原因不必多言,下面谈谈公众号挣钱的五种“姿势”。
一、开通“流量主”和“打赏”。所谓“流量主”,是指公众号运营者将公众号内指定位置自动交给微信平台作为广告展示的渠道,按月获得广告收入,目前微信设置的门槛是用户需要达到两万人。“打赏”是指所发布的原创内容如果获得用户认可,用户即可通过奖赏钱的形式来表达赞赏。“流量主”的收益有限,阅读数300万次的收入约为4000元,也就是说一个公众号平均每天的阅读数达到10万次,月收入才4000元。“打赏”一般集中在个人特征鲜明的号,像公众号“占豪”仅2015年7月就被打赏了14935次,这对大多数公众号而言遥不可及。
二、软文。这可能是目前公众号变现最主要的途径,十之八九的公众号都通过这种方式挣钱。但软文也有层次之分,像六神磊磊、王左中右做的是创意内容营销,通过精妙的内容引人畅读,再在文末植入广告。“石榴婆报告”则通过关注明星在影视节目或生活中穿衣打扮的场景,植入服装饰品等品牌,算是情境广告。以“清华南都”为代表的营销号,纯粹发软文。还有些号,则沦为“商战”中的打手,收钱发的软文被企业用来恶意攻击对手,其本质是公关黑稿,严重破坏了内容生态。
三、社群。公众号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用户可能会由关注发展到认同,再到视公众号为代言人,公众号也可以通过提供附加服务获得变现机会。我所知道的一个学术类公众号,有超过70万用户,大都是高校的研究生和年轻教师,公众号运营者根据订阅用户需求,组织线上培训,教用户如何做学术研究,一个月的培训收入约10万元。做创业教育的公众号“混沌研习社”,在酷六网创始人李善友的经营下,2015年参加创业培训的用户规模将近5万人,收入数千万元。“罗辑思维”仅会员费就收入数百万元。
四、电商。做电商的公众号中,“罗辑思维”最知名,商品大到20万元的轿车,小到1分钱的双人餐,还有月饼、书、音响、双肩包、在线课程等。“罗辑思维”日完成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已达到13.2亿元。为什么这么高?资本圈认为“罗辑思维”获得的其实是电商定价。另一个案例是,情感专栏作者ayawawa在微信上创建了同名情感问答公众号,每日在恋爱、择偶、日常生活等方面为用户答疑解惑,除了常规就两性话题发表观点吸粉外,ayawawa还会定期推荐美颜产品,所有产品都在她的淘宝店铺出售。
五、产业服务。2015年,公众号“餐饮老板内参”对外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规模达2000万元,估值1亿元。“餐饮老板内参”定位于餐饮行业,并将用户锁定在行业内高价值群体――餐饮老板。获得融资后,“餐饮老板内参”瞄准了股权众筹和餐饮行业创投,专门定位于餐饮垂直领域的投资,希望将公众号变成创投平台。
上面的这些变现方式,哪种有前景哪种问题较大,一看便知。整体而言,对于“内容创业者”来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官微运营室主任)
(责编:霍昀飞(实习)、宋心蕊)
庆祝建党95周年 走进党报历史长廊
  回首过去的95年,我们的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我们的党风雨无阻、成就辉煌。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华正茂,笔耕不辍,砥砺前行。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党报正是95年征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容创业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