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果然是个中国发展中国家家。移动网络速度慢得好像嘈了移动公司ceo全家

美食, 餐厅餐饮, 团购,生活,优惠券-大众点评网
抱歉!页面无法访问......
错误信息:
currentDate: 08:15:54
userIp:121.235.200.189, 10.72.40.2
userAgent:Mozilla/5.0 (compatible, MSIE 11, Windows NT 6.3; Trident/7.0; rv:11.0) like Gecko
(C) dianp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 。(我被人盯上了)
(取不好网名)
第三方登录:实拍图片2785张
新车指导价:
车商城报价:
二手车价格:
车身颜色:更多颜色更多颜色
车身结构:
2018款用户评分:
新车百车故障数:
级别均值252
用户热门对比车系口碑排行
单项评分及排名
[实测]|||[内装]||||[结构]||底盘|||||涉水性|[养护]|[四驱]四驱结构|四驱性能
05月28日|05月28日|05月23日|05月22日|05月15日|05月15日|05月13日|05月09日|
05月28日|05月23日|05月22日|05月15日|05月15日|04月25日|04月07日|04月05日|
暂无车型报价,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更新,请您继续关注。
1.6升 125马力
经销商参考价
1.6升 128马力
经销商参考价
1.6升 发动机:125马力 电动机:16马力
经销商参考价
1.6升 125马力
经销商参考价
1.6升 128马力
经销商参考价
1.5升 涡轮增压 170马力
经销商参考价
长安汽车-逸动&往期实测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实测油耗(升/100公里)
测试文章:
  逸动的这款中度混动车型价格不贵,9万块左右就能抢先尝试到混合动力车型的技术乐趣。虽然它的混合动力系统不算强大,而且相比于普通汽油版车型油耗的降低不...
  蓝驱版车型驾驶感受与汽油版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但细微之处还是能感受到行驶品质提升。最让人欣喜的是,蓝驱版售价还比同配置的汽油版车型便宜了1000元,...
  长安逸动蓝动版可以看做是长安对48V混合动力系统的一种新尝试,它相对于丰田那种强混动来说,技术门槛与成本都更低,但同时对于动力、油耗、排放等所带来的...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实测油耗(升/100公里)
测试文章:
这次逸动改款比之前有了很大进步,新发动机提升了低扭,降低了油耗,更适合日常驾驶。尽管性能测试成绩不太理想,但这台车日常开起来很不错。如果日后厂家能够提...
1.6L发动机+手动挡,这种级别的家用车,省油、开着顺手、配置够用,就够了。2016款逸动换了新内饰,升级了动力,改善了油耗,各方面都还行,只是刹车不太理想。...
作为一款主打家用的轿车,这次逸动的提升是很有针对性的,底盘扎实,容易上手,这些都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减分项在于刹车成绩。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实测油耗(升/100公里)
测试文章:
逸动代表了当今自主紧凑型车的标杆水平。尤其在和驾驶有关的动态表现方面广受好评。美中不足的是后排乘坐空间略小,配置丰富程度上不是同级别中最厚道的。
自从上市以来,逸动在紧凑型车市场中一直有着不错的表现,而这一次随着1.5T发动机的加入,逸动的整体水平又有了一次提升,不过遗憾的是,一体式的后排座椅还是没...
逸动的表现给了我不小的惊喜,单从驾驶质感来看,已经超越了不少同级别合资品牌车型,动力强、操控好,开起来很有意思。但是缺点也同样明显,空间小、配置低、舒...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实测油耗(升/100公里)
测试文章:
1.5T车型的性能表现让人很失望,和我们预期相比差了不少,还好它有张好面孔,而且配置也挺厚道,这个它加了不少分数,希望之后厂商能对1.5T发动机再下下功夫,别...
日常驾驶1.5T的动力感受确实比1.6L好很多,不过10秒开外的测试成绩还是比预想的要慢。
致尚的1.5T发动机并没有让这款车的0-100km/h加速成绩杀入10秒大关,这一点让人颇感失望,作为一款提升产品形象的车型,1.5T如此的动力表现恐怕很难有足够的说服...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实测油耗(升/100公里)
测试文章:
1.6L发动机的表现很平淡,没什么特点,和大多数1.6L车型一样,而且致尚XT 1.6L车型低转速扭矩不理想,如果你只看重外观,那可以选1.6L车型。
设计相当出彩,尤其外观凌厉,是最近自主品牌中少有的让人眼前一亮作品,不过实际开起来还是挺温顺的。
致尚这款车无论是设计还是日常使用感受都给人留下不错印象,1.6L车型动力一般,但驾驶的便利性和舒适性以及噪音控制方面表现不错,作为一款家用车,整体表现令人...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实测油耗(升/100公里)
测试文章:
这次长安的进步非常明显,逸动各方面表现都相当出色,设计和很符合现在大众的口味,算的上是目前自主品牌当中的一款标杆级产品。底盘和悬挂感觉非常舒服,动力也...
这是最近几年自主品牌推出的最好看的一款车,如此成熟的外观设计让你对它的品质也产生了直接的信赖感,再加上开着安逸的优点,只要价格不乱波动,这车不愁卖。
称逸动为长安一款里程碑式的产品毫不为过,外观漂亮,动力够用,驾乘舒适,配置丰富,价格合理。在手动挡车型上搭配的启停功能给了我不小的惊喜,在城市中驾驶非...
您还可以浏览
精彩活动推荐
促销信息推荐
关注该车系的还关注
长安汽车其他车系
热门车型对比
逸动 2018款 1.6L GDI 自动尊尚型
荣威360 2018款 PLUS 1.5L 自动豪华版
帝豪GL 2018款 1.4T 自动尊贵智联型
逸动 2018款 1.6L GDI 自动领尚型
逸动 2018款 1.6L GDI 自动领尚型
逸动 2018款 1.6L GDI 自动尊尚型
帝豪GL 2018款 1.4T 自动尊贵智联型
逸动 2018款 1.6L GDI 自动时尚型
逸动 2018款 1.6L GDI 手动时尚型
逸动 2018款 1.6L GDI 手动风尚型
逸动DT 2018款 1.6L 手动智享型
传祺GA4 2018款 150N 手动豪华版
新车百车故障数=参与评价的新车发生的故障数÷参与评价的新车数×100
表示平均每百辆新车中出现的故障数,包含故障、异响、使用不便等问题。新车百车故障数值越小,代表质量越好。
什么是保值率?
汽车保值率又称残值,是指车辆在使用几年后,将其卖出的价格与新车价格的比值。
新车购买使用几年后,在市场上的出售价格处以该车新车的指导价,得出来的百分比比值就是保值率。
保值率越高,该车的二手车在市场上就越值钱。&p&就是为了钱.jpg&/p&&blockquote&沉寂已久的回答突然又多了两千赞…原来有人专门开文说我瞎逼逼,大概突然多的赞全是被那边恶心过来的吧……&br&洗的天花乱坠,不辞劳苦图文并茂,仔细一看还是“加量不加价”的老调调,&b&数码产品性能逐年提升这不是废话吗,用得着你来证明?&/b&你咋不说前年买A9去年买A10今年买A11呢?&br&再仔细一看,为了洗地连售价都改了,到底是谁在瞎逼逼?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443ed61e0& data-hash=&443ed61e0& data-hovercard=&p$b$443ed61e0&&@徐来清&/a& 说的就是你,狂删反对者的评论,YY的一本满足。&/blockquote&&p&&br&&/p&&p&苹果的策略简单粗暴:&b&哪个容量版本最受欢迎,就砍掉哪个版本&/b&,逼着你加钱买多一倍的大容量,或者买完小容量后悔不迭,下代一出马上滚去买大容量。&/p&&p&成本以前有人分析过了,(果6时代)售价增加RMB800元,成本只增加约100元,多赚你700,无论哪一代,大容量版本的利润都明显高于小容量版本。&/p&&p&只有乞丐版和富豪版,没有中产版,就像饭店只有馒头咸菜和松露鹅肝一样,你说爽不爽。&/p&&p&&br&&/p&&p&还记得当年的iPhone6吗?2014年下半年。&/p&&p&当时的情况是16G捉襟见肘,64G又有些浪费,最常见的容量就是32G,同时期安卓旗舰机几乎全都是32G。——这时苹果把32G这个规格砍掉,&b&16G直接跳到64G&/b&。还记得当年的16G开始被称作“乞丐版”,很多人用不到一年就抓狂了。&/p&&p&&br&&/p&&p&然后在iPhone6S发布大概半年多之后,2016年上半年。&/p&&p&当大家都适应了64G,按照64G的使用习惯去使用手机的时候,6S的产品线悄悄把64G砍掉了,&b&32直接跳到128&/b&,此时距离苹果砍掉32G版本恰好一年半,传说中的摩尔定律周期。&/p&&p&然后iPhone7发布,果然也没有64G版本,也是&b&32直接跳到128&/b&,逼着用户买128G,同年新产的6S也是如此。&/p&&p&(评论区手持64G6S的能看清楚再怼吗,6S卖了半年多之后,在次年6月左右才停产了64G,9月初才正式下架,你们买到64G有什么奇怪的,可以现在去官网验证一下还有64G吗。而且这个确切的时间跟问题一点关系都没有好吗)&/p&&p&&br&&/p&&p&现在轮到iPhone8了,2017年下半年。&/p&&p&128G版本已经驯养了大批消费者一年半之久,又该宰了,于是结果你们看到了,砍掉128,&b&64直接跳到256&/b&。距离上次砍掉64的时候又是一年半,又是一个摩尔定律的周期。&/p&&p&&br&&/p&&p&苹果以13%的市场占有率,拿下了90%的利润,果然是一骑绝尘。&/p&&hr&&p&评论区有人说相当于“用同样的价格买到更大容量的手机”,来回来去说。&/p&&p&我:居然还有这种洗法?&/p&&p&1.哪个品牌不是容量越来越大?&b&数码产品的性能逐年提升这难道不是废话吗?&/b&你怎么不说前年买A9、去年买A10、今年买A11呢?&/p&&p&问题的重点在于:苹果每次都“恰到好处”地砍掉大多数人的最适用版本,其他品牌没人这么做,这跟容量越来越大是两码事。&/p&&p&2.真的是同样价格吗?果6s-,果7-,果8-,你告诉我这叫同样的价格?&/p&&p&&br&&/p&&p&任何以“&b&大容量是趋势&/b&”为理由的说法,都不能解释为什么苹果砍掉了中间的128,&b&却不砍掉更小的64。&/b&&/p&&hr&&p&又有人问我拿出128G是最受欢迎版本的证据。&/p&&p&整个手机市场(旗舰机)的分布也非常明显,果6那个时候32G正是其他品牌的主流,果7时其他品牌的“中配版”渐渐从32变成了64,现在渐渐变成128了。&/p&&p&去年的华为Mate9、小米5/5S都是低配32/&b&中配64&/b&/高配128,三星Note7和一加3更是&b&只有64&/b&;&/p&&p&今年上半年的三星S8、华为P10、小米6、一加5,变成了&b&低配64/高配128&/b&;&/p&&p&刚刚发布的小米mix2、三星Note8,变成了低配64/&b&中配128&/b&/高配256,赌一毛钱即将发布的Mate10也是这个配置。&/p&&p&这证据还不明显吗?市场主流的“中配”从64渐渐过度到128的证据,&b&苹果每次砍掉的都是市场的中间配置。&/b&&/p&&p&还有,苹果选择了64和256,正说明了(苹果认为)最佳值在二者之间,苹果本身就是证据。另外从果6砍掉32G开始就有铺天盖地的抱怨,果7砍掉64G亦如此,难道你们看不到?&/p&&p&&br&&/p&&p&又有人说上面都是我瞎扯,让我&b&用数据说话&/b&,那么好,为了你们一句话,我专门去京东翻了半天记录,如果不信,请自己去查。&/p&&p&iPhone7没有64g版本,京东128g版本的出货量比256g版本高了近百倍,具体数据如下:&/p&&p&&b&128g&/b&版本:黑色7.6万台、金色3.1万台、玫瑰金5.8万台、银色1.8万台、亮黑5.3万台、红色3万台,共计&b&26.6万&/b&台。&/p&&p&&b&256g&/b&版本:黑色700台、金色1000台、玫瑰金800台、银色500台、亮黑0台、红色70台,共计&b&3070&/b&台。&/p&&p&同志们,近百倍是什么概念?&b&要砍也是砍256,怎么也轮不到128&/b&。&/p&&p&该不会又有人说京东不算数,那难道让我去苹果拿财务报表?去TMD你自己去拿吧。&/p&&p&&br&&/p&&p&又有人拿华为P10、一加5、小米Mix2、三星S8的销量来怼我了。&/p&&p&首先,三星S8能插存储卡,用户对机身存储本来就不敏感,它只卖64都没什么可说的,直接略过。&/p&&p&其次,华为P10和一加5,其64g版本销量占总销量的80%左右,证明64g是主流需求,很好,但麻烦问一下,当时苹果正在卖的是哪一款?&b&是iPhone7!它砍掉的不正是64g吗?&/b&&/p&&p&然后,小米Mix2在下半年发布,128g版本销量就已经增加到40%左右,这充分证明了市场需求正在从64向128转变。合理预测128g在未来一年里成为主流配置。&/p&&p&最后,苹果8/8P/X的销售周期和使用周期都比安卓机更长,销售周期大部分就在明年,使用周期在未来两年。综上所述,&b&苹果8/8P/X砍掉的128g,在其销售周期和使用周期内,就是主流配置。&/b&&/p&&p&证明完毕。&/p&&p&&br&&/p&&p&库克都已经钻到钱眼儿里去了,还有人忙着替它洗地,&b&精神股东吗?&/b&&/p&
就是为了钱.jpg沉寂已久的回答突然又多了两千赞…原来有人专门开文说我瞎逼逼,大概突然多的赞全是被那边恶心过来的吧…… 洗的天花乱坠,不辞劳苦图文并茂,仔细一看还是“加量不加价”的老调调,数码产品性能逐年提升这不是废话吗,用得着你来证明?你咋…
&p&「库克桌上的小按钮」是真的:苹果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计划报废」策略&/p&&p&关于苹果公司和 iPhone 有个著名的玩笑:&/p&&blockquote&苹果 CEO 库克的桌上有个小按钮,每次发布新手机的时候都会按一下,两年以上的 iPhone 立刻变卡。&/blockquote&&p&关于 iPhone 还有一个著名的阴谋论:&/p&&blockquote&如果你的旧手机已经很卡,那么不要升级系统,因为升级只会更卡。&/blockquote&&p&为什么说它们是笑话和阴谋论?因为没有它们听起来是有点可笑,而且也没有证据证明真的如此。然而情况就是这样,旧手机越用越卡,似乎系统越升级越卡。&/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d194a07ef405b61861de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d194a07ef405b61861de0_r.jpg&&&/figure&&p&&br&&/p&&p&以前每次苹果开发布会发新手机的时候,编辑部里都会开这个玩笑,「库克又按下桌上的小按钮了,快看看你的手机是不是变卡了?」&/p&&p&&b&我们谁都没想到,这个玩笑,居然是!真!的!&/b&&/p&&hr&&p&这个月初,用户 TechFire 在 Reddit 上分享了更换 iPhone 6s 电池的经历。他在帖子中一开始就说,手机升级了几次都没有改变卡顿的问题,以至于他以为 iOS 11 跟自己过不去。&/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02c60da4cd3ef39d318d8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49& data-rawheight=&1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02c60da4cd3ef39d318d8b_r.jpg&&&/figure&&p&&br&&/p&&p&更换电池居然让他实现了一直想要,但从没想过有可能的结果,也让他有点吃惊……&/p&&p&他发现老电池已经损耗了 20% 左右,换电池之前用 Geekbench 跑了个分,单核 1466 多核 2512。&b&换完电池之后又跑了分,单核 2526 多核 4456。也就是说,换了一块新的电池,让这台已经超过两年寿命的手机性能暴增了 70% 左右。&/b&&/p&&p&他猜测,苹果会主动降低电池老化的手机的处理器频率,如果更换新的电池将让手机重新满速运转。&/p&&p&这位用户猜测苹果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想保证手机仍能够续航一天。但给处理器降频的代价,毫无疑问,是手机变卡了……&/p&&p&可这仍只是他一个人的情况和猜测。事实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吗?&/p&&p&12 月 18 日,跑分软件 Geekbench 的创始人 John Poole 在公司官网上发了一篇博客,揭示了自己用 Geekbench 用户上传的分数做的一个统计。真相让他,以及所有人都震惊了……&/p&&p&他发现,在 iOS 10.2 时,绝大部分 iPhone 6s 用户上传的分数(单核)都在 2500 左右;然而从 iOS 10.2.1 开始,低分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了;到了 iOS 11.2 时,低分()的出现频率已经超过了高分(下图)。&/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ecff423dc00b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2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ecff423dc00b0_r.jpg&&&/figure&&p&&br&&/p&&p&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刚满一岁的 iPhone 7 上。在 iOS 11.2 之前,绝大部分单核分数都在 3500;iOS 11.2 之后,、2300 和
左右的低分出现频率有了明显的提高。&/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7c4ad931f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7c4ad931fc_r.jpg&&&/figure&&p&&br&&/p&&p&&b&也就是说,分别对于 iPhone 6s 和 iPhone 7 来说,iOS 10.2.1 和 iOS 11.2 成为了一个「分水岭」。我们有理由质疑,在安装更新之前,手机处理器仍能在一个较高的频率上工作,更新之后,处理器频率降低了。&/b&&/p&&p&关于这件事还有另外一个情况:iPhone 6s 以及更老版 iPhone 用户可能记得,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时候,出现了一大批手机自己关机的情况。当时苹果查明是电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于是在 2017 年 1 月底推送了 iOS 10.2.1。&/p&&p&根据维基百科,iOS 10.2.1 的主要功能,除了综合性的捉虫和「性能改进」(performance improvements),就是解决这个手机随机关机的问题。&/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d1f3ab3f5c48ce629b4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1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d1f3ab3f5c48ce629b45_r.jpg&&&/figure&&p&&br&&/p&&p&&b&可这哪儿是「性能改进」,分别就是「性能倒退」啊??&/b&&/p&&p&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可以达成一个共识:手机电池老化会导致手机系统变慢变卡;而变慢变卡的原因,在于处理器降频。&/p&&p&注意,我在前面的用词,都是「猜测」、「有理由质疑」。我没有直接说这是苹果主动做的。&/p&&p&但是到了这里,事情就变得越来越“细思极恐”了。&/p&&p&Geekbench 的创始人 John Poole 在他的博客里写到,通常用户期待两种状态,要么设备是全速运转的,要么因为任何原因需要减速或者暂停工作时,系统提供一个通知或者说明(编者注:比如相机在高温或潮湿环境下会显示通知并停止工作)。&/p&&p&然而,iOS 10.2.1 创造出了第三种状态,减速运转,还不提供任何通知。苹果既没有告知用户手机被减速了,也没有告诉用户减速的原因是什么。&/p&&p&John Poole 指出,这次更新最终会让用户产生这样的心态,「我的手机有点慢,应该换一台新手机」,而不是「我的手机有点慢,应该换个电池。」&/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fb3efd169d1bf2af735fd7ed6b6c4d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fb3efd169d1bf2af735fd7ed6b6c4dc_r.jpg&&&/figure&&p&&br&&/p&&p&&b&他说,这个情况很容易导致人们相信,苹果真的计划好了让用户的旧设备随着时间越来越难用,最终无法使用,只能买新手机。&/b&&/p&&p&在英文里这个情况叫做「计划报废」(planned obsolescence),是一种工业上的策略,指的是主动为产品设计有限的使用寿命,在使用一定时间后报废。举个例子:1924 年,欧司朗、通用电气和飞利浦等灯泡厂商凑到一起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将电池灯泡寿命控制在 1000 小时,从而卖出更多的灯泡,但当时技术已经进步,灯泡寿命可以达到 2500 小时。&/p&&p&揣测动机是不对的,我们都知道。但现在,我们实在有太多的理由去相信,苹果在 iPhone、电池和 iOS 系统更新上的做法,也是一种「计划报废」的策略。&/p&&p&&b&然而就在今天,苹果自己证实了主动给旧手机降频的做法。&/b&&/p&&p&在提供给媒体的声明中,苹果宣称「锂离子电池在寒冷环境下,或者在电量不足,或者在老化的情况下,将无法提供稳定的峰值电流。这个情况将导致手机意外关机,以保护其电子元件。」&/p&&blockquote&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们这样做不是想多卖手机,而是真的想保护您的设备呢。」&/blockquote&&p&还没完。苹果接着表示,「这项功能已经在去年向 iPhone 6、6s 和 SE 推出,」并且「将会在 iOS 11.2 中为 iPhone 7,以及为未来的更多产品提供同样的功能。」&/p&&p&&b&注意,关键在「功能」上。&/b&&/p&&blockquote&&b&苹果的意思是:「很抱歉,这真的不是 bug,而是一个功能呢。」&/b&&br&Our goal is to deliver the best experience for customers, which includes overall performance and prolonging the life of their devices. Lithium-ion batteries become less capable of supplying peak current demands when in cold conditions, have a low battery charge or as they age over time, which can result in the device unexpectedly shutting down to protect its electronic components. &br&Last year we released a feature for iPhone 6, iPhone 6s and iPhone SE to smooth out the instantaneous peaks only when needed to prevent the device from unexpectedly shutting down during these conditions. We’ve now extended that feature to iPhone 7 with iOS 11.2, and plan to add support for other products in the future.&/blockquote&&hr&&p&苹果一直以来给人以封闭的印象,它的理由是这样做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用户体验水准。然而在电池-降频这件事上,苹果跟用户之间严重缺乏沟通。苹果在更新说明里保证给用户“性能提升,用户点击了「更新」系统按钮后,得到的却并不是苹果保证,以及他们想要的结果……&/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f414d44464ecdf006d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figure&&p&&br&&/p&&p&的确,大部分人都明白,或者即便不知道,在简单解释后也能轻易明白——电池总有老化的一天。&b&用户对自己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应该有知情权,如果苹果真的非要给电池老化的手机降频不可,它至少应该通过明显、表述清楚的方式告知用户,不应该这样偷偷摸摸地行动,以「维护用户体验」为理由将此事瞒天过海。&/b&&/p&&p&不应该把这种不清晰的提醒埋藏在设置菜单里:&/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d9cd916126eef91105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d9cd916126eef911053_r.jpg&&&/figure&&p&&br&&/p&&p&不应该把「性能倒退」说成是「性能改进」:&/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98cac1e5ffb001e212bda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98cac1e5ffb001e212bda5_r.jpg&&&/figure&&p&&br&&/p&&p&&b&因为,这样只会让「库克桌上的小按钮」,这条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话,这条没有根据的阴谋论,变成一个谁都不想接受的尴尬真相。&/b&&/p&
「库克桌上的小按钮」是真的:苹果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计划报废」策略关于苹果公司和 iPhone 有个著名的玩笑:苹果 CEO 库克的桌上有个小按钮,每次发布新手机的时候都会按一下,两年以上的 iPhone 立刻变卡。关于 iPhone 还有一个著名的阴谋论:如果你的旧…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efa7448e4cafe2e513b6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6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efa7448e4cafe2e513b6_r.jpg&&&/figure&&blockquote&李根 李林 假装发自 慕尼黑&br&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d56ed5b981f9931efe4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d56ed5b981f9931efe48_r.jpg&&&/figure&&p&从iPhone X到Pixel 2,几乎所有的高端旗舰手机,都在主打人工智能的概念。刚刚发布的华为Mate10也不例外。 &/p&&p&Mate10被华为称为“Intelligent Machines”,而不是“Smartphone”。整场发布会,华为手机掌门余承东操着口音浓重的英语,反反复复提及AI、Machine Learning……&/p&&p&这款不断叫嚣干掉iPhone X(和其他对手)的手机,到底AI在哪?&/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ad221c1accce3c8f917533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ad221c1accce3c8f9175331_r.jpg&&&/figure&&h2&&b&甩开对手20×&/b&&/h2&&p&毫无疑问,AI最核心的体现在芯片,特别是之前已经曝光过的华为自研芯片麒麟970,内置神经网络单元NPU后。&/p&&p&Mate10的AI故事从这里开始。&/p&&p&&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zNjc1NzUzMw%3D%3D%26mid%3D%26idx%3D2%26sn%3D3e0a1fca287bb248ab8500%26chksm%3De8d3a3c1dfa42ad79d815f48c45e7e5f6c918c0bbbe3912505bfd%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量子位之前介绍过NPU&/a&,这是一个专门应对AI计算需求的芯片,可以进一步提升手机端的AI处理能力。&/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df425afb867c90a3a0db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df425afb867c90a3a0dbd_r.jpg&&&/figure&&p&华为在发布会现场也秀了一把性能,表示NPU新架构让华为芯片在处理同样的AI任务时,得到了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提升。&/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a6fd81becc6c573fe14b5f95ebfa18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a6fd81becc6c573fe14b5f95ebfa183_r.jpg&&&/figure&&p&现场展示环节,华为Mate新机仅用时5秒便完成了100张图片识别,一起被拿来对比的iPhone 8 Plus用时9秒,而三星Note8则整整100秒——华为PPT打出大字:20倍快于竞争对手。&/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ebdcde8157afb4c58b2dfdb2a26eff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ebdcde8157afb4c58b2dfdb2a26eff5_r.jpg&&&/figure&&p&当然,速度快还不够,余承东表示,Mate10系列新品,最大的不同将是各项AI任务中的性能表现。&/p&&h2&&b&更AI的拍照能力&/b&&/h2&&p&华为Mate系列和P系列摄影效果一直广受称赞,这在之前大概是由于徕卡镜头的加持。不过,这款新旗舰的拍照性能不仅仅依靠徕卡,Mate10更加强调的,是AI带来的更好摄影体验。&/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0017f81fca9d63587ffddd8b9bf2fb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2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0017f81fca9d63587ffddd8b9bf2fb7_r.jpg&&&/figure&&p&在徕卡双镜头、双图像信号处理器以及AI引擎的共同加持下,华为Mate 10系列把自己的摄影特性命名为intelligent photography:智慧摄影。&/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94c753d7a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94c753d7ab_r.jpg&&&/figure&&p&摄影的“智慧”,首先体现在Mate 10的相机的实时识别功能。经过超过1亿张图像的训练,这款手机能够在拍照时实时精准识别出所拍的物体。&/p&&p&对人像、食物等物体的识别,带来了更清晰的摄影效果和近两年主流旗舰必备的自拍背景虚化功能。&/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fe4e18b625d4060c90a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2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fe4e18b625d4060c90ad_r.jpg&&&/figure&&p&其次,是对场景的识别。这款手机在拍照时,能够实时识别场景,从而自动选择相应的场景模式。&/p&&p&Mate10系列能识别的物体和场景包括:&/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6d59e38fd487fa0f53b9e26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2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6d59e38fd487fa0f53b9e26c_r.jpg&&&/figure&&p&文字、食物、舞台、蓝天、雪、沙滩、狗、猫、夜景、日落、植物、人像、花。&/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fca55dce138c11f5b8ba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2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fca55dce138c11f5b8ba0_r.jpg&&&/figure&&p&另外,Mate10拍照中的人工智能还体现在焦距调节上。在放大画面时,这款旗舰的相机会智能地自动增强像素质量,让图像更清晰。&/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b35dcbb3e552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b35dcbb3e5525_r.jpg&&&/figure&&p&就连拍菊花都更清晰了呢~&/p&&h2&&b&更多AI特性&/b&&/h2&&p&&b&AI还用来解决一个Android用户十分关心的问题:手机越用越卡。&/b&&/p&&p&华为也认定,这是Android设备的通病(Google你说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Mate 10根据用户使用设备的方式建立一个模型,然后根据机器学习算法对用户行为的预测,来调配计算资源。&/p&&p&你总也不用的功能,就不会再为你推荐,既节约了计算资源,又讨用户欢心。&/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5d49bebbcf3695eef1ca6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5d49bebbcf3695eef1ca6e_r.jpg&&&/figure&&p&&b&就连在打电话这项古老而基础的功能上,Mate10也融入了人工智能。&/b&&/p&&p&这款新旗舰应用了一项名为“HUAWEI Easytalk”的技术,让用户在嘈杂环境下不需要大声说话,只是轻声耳语也能让对方听清。&/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6ae50af41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6ae50af41e_r.jpg&&&/figure&&p&Easytalk的背后,是机器学习算法对语音特征的分析。&/p&&p&Mate10在接收语音时,能够将背景噪音和说话人的声音区分开,将背景噪音去除,并增强说话人的音量。&/p&&p&这个功能,简直是公司大会时,偷偷坐在后边小声打电话的利器。&/p&&p&&b&AI带来的便利手机功能,当然少不了机器翻译。&/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b686e7f661b8c221c93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b686e7f661b8c221c937_r.jpg&&&/figure&&p&Mate10上的翻译功能,是由微软翻译提供的,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说,这款翻译软件专门针对华为Mate10进行过优化。&/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ccdf947d92fe6cdaec4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2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ccdf947d92fe6cdaec43_r.jpg&&&/figure&&p&借助AI芯片加速,这款手机上的拍照翻译功能能够离线运行。&/p&&p&除了这些内置的功能之外,&b&Mate10还通过开放AI生态(Open AI Ecosystem)将麒麟970带来的AI处理能力开放给更多第三方App。&/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3bee1209f1bfc5b1beeb7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3bee1209f1bfc5b1beeb75_r.jpg&&&/figure&&p&华为面向第三方App开放的Open AI Ecosystem,目前支持TensorFlow、TensorFlow Lite、Caffe、Caffe2深度学习框架搭建的App,对更多框架的支持还在路上。&/p&&p&从芯片上来看,这个生态支持CPU、GPU、DSP和NPU。&/p&&p&Open AI Ecosystem带来的,是一家公司独力无法完成的各种功能,无限创新。&/p&&p&此外,还有两个功能与AI没有直接关系,但可以看出华为在手机“生产力”方向上的思考及探索。&/p&&p&一个是App分屏,当你正在全屏观看电影,忽然需要回复一条信息时,可以两个App分屏而治、同时并进。这种分屏方式对于macOS用户肯定不会陌生,不过做到手机上确实也是不常见。&/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13e92a075a9f53556d4dfef89c2efe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13e92a075a9f53556d4dfef89c2efef_r.jpg&&&/figure&&p&另一个功能则是“PC模式”,用过一根USB—C转HDMI线,将手机任务转到PC等大屏幕上继续处理。三星之前有类似功能,但需要个单独的底座。&/p&&p&而Google则通过发布笔记本Google Pixelbook,直接解决类似的手机-PC电脑切换的用户痛点。&/p&&h2&&b&主要参数和价格&/b&&/h2&&p&最后,我们再一起看下比较常规的参数和价格环节。&/p&&p&此次华为共发布了三款新品,但产品类别来说就两款:华为Mate10和华为Mate10 Pro。其中华为Mate10 Pro继续迭代发布保时捷设计款。&/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c9ca6a57fba8e7e09196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c9ca6a57fba8e7e09196a_r.jpg&&&/figure&&p&华为Mate10和华为Mate 10 Pro分别都有四种颜色,叫法略有不同,但大色系无外乎:黑/灰、蓝、金/棕,粉。&/p&&p&核心外观是“全面屏”,而屏幕的尺寸大小造成了Mate10和Mate10 Pro之间的区别。&/p&&p&前者5.9英寸、1080P,长宽比16:9;后者6英寸、2K显示屏,长宽比达18:9。&/p&&p&屏幕之外的亮点是电池和摄像头。&/p&&p&电池方面,两款机型均搭载了4000毫安时大容量电池,支持4.5A/5V快充。同时Mate10 Pro支持IP67的机身防水设计。&/p&&p&这也是智能机市场第一队列的续航了,于是现场毫无疑问地秒杀了iPhone和三星的新旗舰。&/p&&p&摄像头方面,两款机型都采用了前置800万摄像头、后置双摄方案:一颗2000万徕卡SUMMLUX-H黑白摄像头,外加一颗1200万彩色镜头,双F1.6的大光圈,让手机在夜晚、隧道等弱光场景中,获取更多进光量,以此提升画质。&/p&&p&此外,摄像部分还搭载了双ISP图像处理引擎,用以提升相机速度,而且在上述AI拍照相关的应用中,这两颗ISP图像处理引擎也发挥了重要作用。&/p&&p&而内存部分,华为Mate10使用了4+32/64GB组合,Pro则使用了6+64/128GB内存组合。&/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569caf7b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569caf7b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b657a507f1b3c4085f52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3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b657a507f1b3c4085f52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63e670ce70b5f385f9b4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63e670ce70b5f385f9b4b_r.jpg&&&/figure&&p&最后的最后,是你们关心的售价:&/p&&ul&&li&华为Mate10,售价699欧元,折合人民币5452元;&/li&&li&华为Mate10 Pro,售价799欧元,折合人民币6232元;&/li&&li&华为Mate10 Pro保时捷设计款,售价1395欧元,折合人民币10880元。&/li&&/ul&&p&听到最后这款售价,现场wow~ ⊙o⊙成一片。&/p&&h2&&b&再谈麒麟970&/b&&/h2&&p&最后再谈谈麒麟970。&/p&&p&这颗芯片在不到100平方毫米的狭小体积内集成了55亿个晶管体,远高于高通骁龙835的31亿颗,以及A10的33亿颗。&/p&&p&九月初,华为率先在德国发布这款手机芯片,因此也成功抢下全球首款AI手机芯片的名头。&/p&&p&之所以称为AI芯片,是因为内部不光有一个8核的CPU、一个12核的GPU、控制摄像头的双ISP模块、网络通讯基带模块等等,还包括一个NPU(神经处理单元)&/p&&p&深度神经网络的背后,需要大量计算力的支撑。麒麟970这次集成的NPU,就是一个专门应对AI计算需求的芯片,可以进一步提升手机端的AI处理能力。&/p&&p&官方数据称,新架构让华为芯片在处理同样的AI任务时,得到了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提升。此处AI任务的细节没有公布,但透露在图像识别速度上,麒麟970芯片可达2000张/分钟。&/p&&p&这个NPU的计算速度是:1.92T FP16 OPS。这个速度与顶级移动GPU相比,尽管更快但仍在同样的数量级水平,不过在功耗方面具备优势。&/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654b829a38a3b3eb0a0e06fcefdf516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99&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654b829a38a3b3eb0a0e06fcefdf516_r.jpg&&&/figure&&h2&&b&△&/b& 华为麒麟970芯片&/h2&&p&此外,颇为引人关注的还有NPU将具体实现的功能,据说将在计算、图形处理,图像和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发挥能力。&/p&&p&更早之前,以上这些功能通常需要独立的芯片,需要占用更多空间,并减少手机内部功能之间的交互。&/p&&p&好啦,先总结到这里~&/p&&p&— 完 —&/p&&p&诚挚招聘&/p&&p&量子位正在招募编辑/记者,工作地点在北京中关村。期待有才气、有热情的同学加入我们!相关细节,请在量子位公众号(QbitAI)对话界面,回复“招聘”两个字。&/p&&p&量子位 QbitAI&/p&&p&?'?' ?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p&
李根 李林 假装发自 慕尼黑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从iPhone X到Pixel 2,几乎所有的高端旗舰手机,都在主打人工智能的概念。刚刚发布的华为Mate10也不例外。 Mate10被华为称为“Intelligent Machines”,而不是“Smartphone”。整场发布会,华为手机…
&b&……8-1已更新,联想……&/b&&br&&br&对这些品牌的评价可以弄出很多本教科书。网上已有多如牛毛的分析和评价所以我尽量从被忽略的方面着手。仅代表我的印象和看法,努力一本正经不开玩笑,不免评价各品牌的售后。欢迎更专业的同行指正。&br&&br&&b&苹果&/b&——iPhone和android手机是不对称竞争,在此不比较iOS和android或手机的硬件参数。从另一个不常被留意的角度——内在设计来说说苹果手机。对于我而言拆每一型号的iPhone手机都会心生赞叹。如果iPhone的内在如同瑞士机械手表一样充满了工业美感与精密,那么多数的android手机尤其是国产机是电子,当然也可能是做出花的CASIO电子表。每一个型号的iPhone都能拆出没完没了令人发指但又值得把玩的细碎零件和螺丝。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以我多年阅机的经验虽然螺丝多寡和品质无多大关联,但如果连螺丝都很牛逼那通常这个机子不会差,这种例子参见拆一次就不想拆第二次的Vertu。下面是我心目中苹果手机巅峰之作是iPhone4拆出来的部分琐碎零件。iPhone6当然也有漂亮的做工,零件之复杂和琐碎不弱于4(稍后会介绍),只是我认为不如4诞生给同时代行业带来的震撼。&br&从左至右分别是开关键、静音拨杆、SIM卡弹出杆……以及双层子母螺丝杆!!!还有多少人没留意iPhone4的SIM卡捅针其实是牛逼轰轰的液态金属公司所制!&br&PS.关于Liquidmetal(液态金属)资料见&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appleinsider.com/articles/10/08/17/liquidmetal_created_sim_ejector_tool_for_apples_iphone_ipa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appleinsider.com/articl&/span&&span class=&invisible&&es/10/08/17/liquidmetal_created_sim_ejector_tool_for_apples_iphone_ipa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及中文瘾科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n.engadget.com//on-liquidmeta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n.engadget.com/2010/08&/span&&span class=&invisible&&/28/on-liquidmeta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及&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n.engadget.com//apple-purportedly-utilizing-liquidmetal-alloy-in-sim-ejector-to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n.engadget.com/2010/08&/span&&span class=&invisible&&/18/apple-purportedly-utilizing-liquidmetal-alloy-in-sim-ejector-too/&/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56ecebbba19ee4acfcd32a1_b.jpg& data-rawheight=&1523& data-rawwidth=&2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2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56ecebbba19ee4acfcd32a1_r.jpg&&&/figure&&br&这样的精致的小零件在iPhone手机中被传承下来。例如iPhone6里的SIM卡弹出杆(黄圈)&br&留意红圈位置的将钢制螺柱嵌入CNC铝合金制后壳的工艺。&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99a25ce9e_b.jpg& data-rawheight=&664& data-rawwidth=&11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99a25ce9e_r.jpg&&&/figure&iPhone4的中框,真想对某粗粮说:这才叫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81fc2cf73cc87aa1b33db42_b.jpg& data-rawheight=&2322& data-rawwidth=&41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12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81fc2cf73cc87aa1b33db42_r.jpg&&&/figure&&br&很多国产android手机在发布会上很喜欢炫耀自己比iPhone更薄,这没什么可炫耀的。多数android手机为了达到或超越iPhone6的厚度使用的是双面胶贴合工艺,只有iPhone仍然使用大量的螺钉和卡扣工艺,这种工艺在一体机中实现起来相当有难度。这意味着更高的设计成本,也意味着机壳框架在加工时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去车出更多的固定卡扣位,更意味着更精巧和精确的做工。这样的设计、加工成本以及背后的研发周期和良品率是多数国产品牌不可能承受得了的。从结构方面来说,多数android手机就像充满了胶水的板式家具(有些甚至不可拆卸)。而iPhone简直就像充满精妙榫卯工艺的实木家具。&br&最好的例子是iPhone6的苹果LOGO,iPhone6的后壳谍照刚出来时LOGO位置是空的,大家都猜想苹果是为了解决铝制机身屏蔽信号问题而预留的信号出口(下图来源网络,侵删)。&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a5b6a9570feec61384da_b.jpg& data-rawheight=&453& data-rawwidth=&8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5b6a9570feec61384da_r.jpg&&&/figure&&br&真机出来后才发现和信号完全无关,因为这个位置嵌入的还是金属LOGO。纯粹就是为了更漂亮!费了大功夫先镂空再镶嵌营造出完全不同色泽和质感,如同它本来就长在那里一般。这样的处理方法意味着高精度的加工工艺也意味更高的成本,除了苹果还有谁会为了一个LOGO费那么大劲和承受良品率下降的风险。&br&留意LOGO金属牌和后壳之间围绕LOGO密布的焊点,如果是别的品牌我相信可能会用双面胶粘处理,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得不从网络上截取一张镂空的后壳照片的原因,因为LOGO焊接太牢固无法取下。&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36ccabfd8c6e8c541a7da47f7ff65f0_b.jpg& data-rawheight=&1407& data-rawwidth=&39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90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a36ccabfd8c6e8c541a7da47f7ff65f0_r.jpg&&&/figure&&br&当然有人会说iPhone能做出来是因为卖得贵,但同样在4-5000价位的三星、HTC旗舰全是双面胶工艺。当然,双面胶是好东西,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好东西,好的双面胶可以代替螺丝。这不是我说的,这是3M强调的,而事实也是如此。iPhone当然也用双面胶,他们会用最好的。我举个例子,iPhone的电池是用双面胶粘在后壳上。自iPhone5起换了一个有意思的双面胶,是一个单向拉扯不留痕的双面胶。捏住预留的黑色部分往充电口方向拉可以完整的把整个双面胶扯出且不留任何痕迹。这个真心好玩,iPhone6也用了这个双面胶,建议用6或6S的朋友送客服拆机时要求自己玩一下。我猜是3M的不留痕技术,希望能有供应链朋友赐教。而如果是普通双面胶粘贴的电池通常得用撬棍来拆,操作起来那叫一个粗暴,对电池本身而言也是一种损害。&br&下图来源Mydriv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ece9ed0e647e3d5cb1e02fd4_b.png& data-rawheight=&401&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ece9ed0e647e3d5cb1e02fd4_r.jpg&&&/figure&双面胶在手机上的应用由来已久,事实上我也不反对在后盖、LCD模块等大型分离部件上用双面胶,只是一方面如果双面胶用不好可是容易出现显示屏缝合不严起翘的问题,更不用说维修后二次粘贴的严密。我个人很不喜欢不够严丝合缝或发出怪响的感觉。另一方面如果能有更精密的工艺避免使用双面胶我会更喜欢,哪怕为此可能售价贵一些。我相信iPhone就算减少使用螺丝卡扣工艺一样会有大批人购买,反正普通人谁会关心内部采用什么样的工艺。但iPhone仍然这么做出来是因为苹果想这么做、能这么做和喜欢这么做!即便是选择与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背道而驰的工艺。类似的执念除了iPhone也只有死而未僵的诺基亚曾经拥有。&br&&br&以此Lumia800祭奠抗摔的诺基亚&br&蓝色聚碳酸酯外壳和紫圈的蜂窝状塑料内框吸收跌落时能量,蓝圈的铝合金支架分散外壳应力,最右的不锈钢框架起结构支撑作用,中间红圈的看得出显示屏背后是一整块厚度可怕的CNC铝合金加强背板!最下面黄框是整个手机的拆机钥匙——锁止杆(所以外表无任何螺丝)。温良外观下十足的诺基亚式机械暴力美学。&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feab509ae1ed89acdd57a_b.png& data-rawheight=&666& data-rawwidth=&9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feab509ae1ed89acdd57a_r.jpg&&&/figure&&br&&br&言归正传,情怀二字是某锤手机带进了手机市场,但在我看来唯一具有匠人情怀的只有iPhone,也只有在iPhone身上还能看到在智能机时代已极少见的机械美感。&br&很明显,苹果是以产品为主要导向的强势品牌,但求一切尽善尽美。市场策略方面不像国产品牌那么多花招。至于问题——封闭的、换个铃声加个音乐都有小麻烦的iOS双面性、没了乔帮主后苹果创新乏力的问题还有硬件配置落后等等已经被各种机构评述得很全面不必赘述,而不断改善效率和人机功效后的Android平台后已不是当年吴下阿蒙,苹果从行业领先慢慢转变为某些方面的跟随者。当然反过来也可以说各android品牌为差异化堆砌硬件搞军备竞赛,这个见仁见智我不暂时不趟浑水。&br&关于创新乏力这个事我觉得需要换另一个角度来看。从科技方面看来可能如此,但别忘了苹果同时扮演时尚风向标的角色。金色iPhone刚上市时很多人吐槽为“土豪金”,但各家品牌都悄悄跟进推出了金色。难道这金色是各品牌自己灵光乍现、英雄所见略同的选择?金色手机在苹果之前叫土豪,苹果之后叫时尚。为什么金色在iPhone使用之前你会嫌土不考虑但现在却手持金色手机毫无违和。你以为是你或你手上的品牌设计师慧眼独具挑选了正确的颜色?为什不是赤金色、暗金色、钛金色或铂金色而是这个金色?因为这个金色是苹果的设计师从数以万计的颜色中反复斟酌后挑选出来的颜色,再被各品牌跟随。如果别的品牌设计师不知道自己的设计能不能被市场所接受,最保险的办法莫过于看看苹果选了什么颜色和做了怎样的设计。类似的例子还有扁平化、双面玻璃和斜边切割……对了,在时尚界通常不会叫创新,称为&b&引领&/b&!这一点,《穿普拉达的女王》有着最好的解释。&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254c77f44fafeb68bceaf37_b.jpg& data-rawheight=&364& data-rawwidth=&7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254c77f44fafeb68bceaf37_r.jpg&&&/figure&&br&售后服务,苹果的售后服务政策是唯一一个能让中国消费者尽可能体验原汁原味美式售后服务风格(即以换代修)的手机品牌。试问还有哪个手机大品牌(不要和我说三码五码机)全型号在中国这么玩。以换代修政策对消费者而言是获得实惠的一种方式,毕竟出了问题软件升级搞不定就给换新即便只是翻新都能令大部分人开心,对大部分客户来说本来只是死机或打不了电话,苹果非但给我修好了还把我弄花用旧的外壳也免费换了多开心。但就是这么一个远高于中国手机三包规定的好政策还会被CCAV在315晚会抨击(原因各位自己去搜索,不想再费劲解释)。但这政策优点明显缺点也很明显。美国这么玩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因为高得吓人的人力成本(如果采用本地维修当时会需要大量人力)所以采用天才吧更换方式既解决了服务覆盖问题又不会大量增加人力(此处为猜测,我真不了解美国售后,欢迎同行指正,我虚心请教)。但中国不同,永远不要低估中国人钻漏洞的能力。iPhone在二手市场尚且一直是最保值的手机何况说将旧机换成新机后再售出,所以以换代修不仅消费者开心黄牛更是做梦都要笑醒。这政策被国内与黄牛勾结的黑心售后服务中心给搞残,多少人赚得盆满钵满,否则路边怎么会有那么多加400换机的服务。另一方面再怎么说这也是返厂维修的一种形式,总体平均时间肯定会长于当地维修。从第三方(忘了是谁查到再补充)提供的2015年十大手机品牌售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来看苹果排行垫底。无论如何,苹果也意识到问题存在从iPhone6S开始结合国情减少以换代修,此后的苹果售后服务怎么走还得拭目以待。停止以换代修后苹果要面对繁重的配件供应资源再分配的问题,如此会很考验仓储及物流内功和网点管理功力,据说大量三星售后人去了苹果,如此苹果可能会得到三星蹂躏维修站20年的内功也不一定(在三星部分会说)。&br&PS.以换代修看起来好像花了很大成本,其实不一定。苹果选择这种方式可以把配件资源集中在少数几个地方集中处理,在终端提供少量周转机即可。这种方式首先品控更容易,其次相比于全国授权本地维修后配件资源全面分散备库的方式节省了大量配件资源,也就是说资金占用远低于后者(所以三码五码机基本上都这么玩)。而且我认为苹果之所以这么做,其中一个原因是出于对自身产品低故障率的自信,否则如果高故障率的话这种方式必然崩溃,这个道理可能专业售后人员会明白。至于具体到消费者个人如果是我,我不一定愿意以修代换,因为我知道我买的新机基本上可以确定主板全新。但维修更换后的主板就不一定不是修过的。这一点各位自己斟酌吧。&br&&br&结束了只生一个好的iPhone之后,来看看滥生后群魔乱舞的android生态,先来简单看看android圈是什么情况——android发展到现在普遍认为已经失去Google的控制,各家拿到系统后都会该换自家UI,结果除了早期以外后来的android手机全都活生生的阉割了android原生的“搜索键”只保留三按键,对此有些同学一头毛线——”啊?搜索键是什么鬼?“。不仅如此各品牌还阉割了大量的Google内置应用连Google的Play也给掐了。因此评论认为谷歌并没有直接从android上盈利,我印象里Google的商业构想是为了引流和广告,但目前看来具体到各品牌手机上和Google没多大关系,坊间偶尔传说android3.0起Google不允许定制UI也遭到一致抨击没有下文,至此我只能小人度君子之腹阴谋论认为各android手机为Google大数据提供数据来源但纯属瞎猜。&br&好,android生态发展到现在,真正闷声发大财的是那些品牌呢?蓝绿?幼稚了。首先必须是ARM!!!所有的CPU用的都是ARM的架构(Intel对战略失策悔得肠子都绿了)。其次是高通、三星、TSMC、索尼、LG、JDI、美光、TI、德赛……这些芯片或LCD等模块供应商、还有富士康、和硕这些代工厂。智能手机市场的兴盛热闹了很多供应商。倒反是Google这一头显得相对寂寞,在android方面除了提供点版本更新服务外好像没别的事可干,基本上属于这种情况——&br&”我在iOS商业广场旁边弄了一个免费游乐场,看到大家玩得挺开心我就放心了。来来来!各位看看我手上的广告单“
&br&”滚!!!“&br&&br&&b&下面正式进入血海一片的Android手机品牌……&/b&我仿似听到远方游乐场角落的草堆里还有个&b&微&/b&弱柔&b&软&/b&的声音,是幻觉吗?&br&&br&&b&三星&/b&——必须首先说三星。先清楚三星不止是一个手机品牌而是一个巨型的战力可怕的航母战斗群。普通人熟悉的三星是Galaxy手机和家电,实际上三星跨界了地产、造船、汽车、冶炼、国防、金融、电子、机械、航空、医疗……三星几乎就是半个韩国。在所有的手机品牌中,三星拥有唯一的完整的世界顶级的产业链,还具有强悍的垂直整合能力。简单来说,所有手机品牌里只有三星拥有能生产所有手机核心部件的产线(能有潜力成为第二个的只有没落的索尼)。单凭这一点注定三星拥有别的手机品牌无以伦比的强悍又快速的推新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也不会存在别的手机品牌产线断货的问题。有分析师评价得好,三星通常不扮演创新者而是跟随,灵敏的嗅探着所有电子行业的风向,只要闻到利润的血腥味立即会调动可怕的产业链快速切入并推出比市场开拓者性能更强售价更低的产品填充整个市场(土拨鼠索尼这个梗下面会提到)。因此三星是个火云邪神一样的对手,因为——“&b&天下武功,唯快不破!&/b&”&br&快速的市场覆盖在手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三星能很快的捕捉市场的风向和消费者喜好,只要市场想要的三星在嗅到后都能极快的抢在其他品牌之前在新机型中加上去抓住眼球形成市场热点,至于是否实用或有什么用……Who
cares!!!,有没有未来……Who cares!!!。2010下半年到2013年是Android手机阵营王位争夺最白热化的时候,没有谁能确定智能手机的未来应该是多大尺寸屏幕最好,是5寸或6寸?还是乔帮主坚持的3.5到4寸单手能操作的小屏?(更大屏的需求留给iPad解决)。三星也不知道,但采取了粗暴又有效的策略——将所有尺寸、所有价位、所有功能、所有类型全面覆盖。&br&尺寸方面:既有3.0寸的Galaxy Y,也有大至带电话功能的7.0寸的Galaxy Tab P1000,恨不得覆盖精确至每0.1寸。(以下部分系列名省去Galaxy 前缀)6价位定位方面:有400元的W、Y、Ace……也有的旗舰S和Note,还有8000到上万的臻和大器系列。更不缺痛打中端客户软肋的2000左右的Mega和Grand,除了旗舰S还有次旗舰S Advance和次次旗舰 Premier。价位覆盖至恨不得每间隔100元一个系列。&br&功能方面:你们喜欢什么三星都能弄出来,双卡双待早就是三星从功能机时代玩剩的不需多说。喜欢三防的有S Active和Xcover,喜欢投影的有Beam,怀念全键盘的马上就有Chat和Pro,怀念翻盖的有大器,想要手写笔的有Note,想要NFC的马上给电池加上NFC天线给推出增强翻盖。想要更牛的摄像头的有S Zoom。觉得曲面屏酷炫的立即从实验室推出全球首款曲屏机Round。&br&
产品种类方面:平板看起来不错,7.0到10.1三星全有。听说苹果可能要搞手表,Gear马上上线。相机能不能装Android?Galaxy Camera来了……&br&
产品系统方面:除了android,有Window Phone的Ativ S,还有Bada的Wave……&br&
就在短短3年内三星推出了20多个系列几百个型号覆盖相机、手表、平板、手机……各种系统各种需求的各种年龄段各种身份的人群无缝覆盖。这背后没有资金、研发能力、完善的配件供应链、售后服务等强有力的保障和整合能力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在这些方面试问还有谁能具备?这!就是三星令对手胆寒恐怖之处!市场表现也证明了三星的胜利——2012年,据Canaccord Genuity的数据三星和苹果在2011年第四季度瓜分了智能手机市场95%的利润,虽实际情况待考证但那时的三星不是竞争,是碾压。&br&
我们今天坐在这里评论谈笑风生似乎觉得一切顺理成章,那几年是国际大牌间的厮杀血雨腥风(国产品牌还不敢跃1999线雷池一步,今天牛哄哄的小米也还在种子刚发芽阶段),那年的HTC如日中天刚刚登上全球仅次于苹果的第二的宝座,三星哪个系列拉出来都并非尽善尽美,精细做工拼不过HTC,Touch Wiz生涩难用……奈何三星不是用某个机型在PK,而是双旗舰(S+Note)携领下的众机群殴,冷战时期令整个西欧胆颤夜不能寐但没有发生的苏联数以几万计坦克洪流真实的在那几年从诸品牌身上碾压过。毫无疑问,三星全线开花的策略成功了,但这策略唯三星能用。今天我们认为是三星的双旗舰策略成功了,但不要忘了掩护这双旗舰背后的二十几个系列几百个型号。&br&另一方面,从纵向android系统不断升级的硬件需求维度来说,那几年远远不同于今天的性能过剩,android系统效率尚不完善,面对顺滑的iOS系统android手机唯有硬件堆砌。说白了就是CPU和RAM的军备竞赛,这不正是芯片大厂三星的本行吗?对于别的品牌而言,和三星拼硬件简直是和军火商的儿子比枪多。数数三星的军火库,除了AMOLED、Exynos还有DRAM内存技术、NAND存储,以上这几样,不可一世苹果的iPhone、iPad上的A系列CPU到现在为止都是三星在代工(A8后TSMC分走了一部分但最主要还是三星),显屏方面三星是产能比夏普稳定可靠的供应商(最宝贝的Super AMOLED只给自家,别人有钱买不到),NAND更不用说。可以说三星打个喷嚏全球手机品牌都要发高烧。除了这几样被忽略的还有摄像头和电池技术。所以比起来,HTC或其他除了玩玩一体成型或抚摸奥氏体还有什么核心技术可言?别的品牌当然可以弄高规格的CPU和内存,但一来得看高通的眼色和产能,二来才提出硬件规格,三星更高规格的换代产品已上市。三星简直是用短跑的速度跑马拉松。&br&&b&
但是!&/b&&br&
快是三星的利刃也是反噬。在快速的产品线铺开和硬件堆砌换代过程中三星忽略了外观设计和结构材质。三星被市场诟病的千年大塑料、傻快效能低、暖手宝、系统臃肿难用、堆砌一堆无用功能(眼球追踪之流)在S4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S4那营养不良的ABS塑料中框薄如纸片的后盖和惊人的耗电量再加上易脱落的BilingBiling的电镀层……要不是看在那块AMOLED的份上我会直接丢到垃圾桶。市场强忍了S4后在S5身上爆发了,更别提随后iPhone6的发布消弭了三星大屏的优势,形势急转直下……&br&
中壳部分——左边S4右边S5。S5用料还是比S4好一些,这么说吧,每十个多2两ABS塑料。&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130eddc0fd52_b.jpg& data-rawheight=&2139& data-rawwidth=&26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6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130eddc0fd52_r.jpg&&&/figure&S4后盖,不说了,至少能保护电池不掉出来&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cc3da000c69efe8c459ec9_b.jpg& data-rawheight=&337&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c3da000c69efe8c459ec9_r.jpg&&&/figure&&br&
以三星的能力有没有办法像HTC那样做一体成型?当然可以,但这会和三星当时奉行的快速推新策略相左,并且和可换电池扩展内存卖点相左。此外别忘了三星是以等级森严为特点的韩国企业,官僚作风如同幽灵一样存在于三星各个事业部之间,颠峰时期的三星唯我独尊天下我有,无视市场对更好外观更好材质的呼声。千年大塑料又如何只要硬件够快自然有消费者乖乖买单,除了堆砌硬件快速覆盖之余集中精力搞差异化,实验室弄出了很多华而不实的功能——眼球追踪、浮窗预览、手势感应、智能暂停等等说白了都是利用前置摄像头的软件技术,再加上一堆无法卸载的预装软件不仅让系统变得更臃肿难用还加重了电池负担,完全无视了MIUI之流对对市场的引领。甚至推出Bada意图抗衡Google,完全忘了老对手诺基亚是怎么死的……结果是2014年三星手机销量下滑40%(当然还有国产品牌崛起的原因,国产品牌部分会说),丢掉了android头把交椅。不过永远不要低估三星学习和自省的能力,摔倒后一向能够很快的爬起来,于是在S6之后看到了下饺子一样冒出成堆的金属机,自带软件也变得随意卸载、UI每年都在精简精简越发好用……&br&&br&
等等!金属机难道不是Note4开始吗?Note4不叫金属机,那是金属包边机,切割给你看&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c91da8ffbcc94a77dc3e9_b.png& data-rawheight=&830& data-rawwidth=&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91da8ffbcc94a77dc3e9_r.jpg&&&/figure&&br&
对比一下,右边那货(Note5)才叫全金属&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32cc1e8f5d398f9f35c8b_b.png& data-rawheight=&751& data-rawwidth=&9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32cc1e8f5d398f9f35c8b_r.jpg&&&/figure&&br&尽管是铝合金门窗加工而来但比起S5还是进步很多,每十个又多了2两铝合金。顺带说的是S5开始三星改用全贴合屏,即显屏与框架分离。双面胶大规模应用后也带来缝合不严的问题,Note4用户遭遇过显屏起翘或者维修后粘不牢的举手看一下……&br&
那么S6呢?还是铝合金门窗工艺吗?当然不是了,那是和iPhone一样的工艺。也切一个给你们看。最右那个是S6 Edge切下来的扬声器和麦克风部分,我在把小蚁智能摄像头改装成户外专业监控时把它拿来当作外引的收送话模块。本来是切了左边这个S6的来用,但是发现Edge的这部分更精巧一点点……可见我还是爱三星的,扬声器确实不错。感兴趣的这是传送门&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uestion//answer/&/a&&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9f8a99d7e2cb2bc4ddf1cd2dc927ae9a_b.png& data-rawheight=&562& data-rawwidth=&10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9f8a99d7e2cb2bc4ddf1cd2dc927ae9a_r.jpg&&&/figure&&br&S6系列出来时叫好一片,真正全金属机身加双面玻璃,也有人说S6正面赤裸抄袭iPhone6,确实有些像。Edge版本出来时更是那叫一个惊艳,且不管是否实用但Bigger绝对是满满的。拿在手上就像件玻璃艺术品,也确实是件易碎品,拿好手上的Edge吧!可惜来得太晚了,android已经出现了性能过剩的趋势而且国产品牌侵蚀市场之强大大超出预期。三星市场预测也出现问题,认为普通版是销量主力而Edge版是谨慎接受结果实际情况恰好相反。由此造成了Edge版产能严重不足供货大受影响,等到Edge产能攀升已经错过了需求洪峰——没想到三星这支特混舰队也会出现南云鱼雷换炸弹、炸弹换鱼雷贻误战机的悲剧。另一方面S6由于采用三星之前不熟悉的双面玻璃工艺,当年困扰苹果怎么给玻璃上色的问题也困扰三星。三星采用的是玻璃贴膜工艺营造珍珠光泽,不幸的是结合双面胶粘合技术,这层贴膜(包括显示屏内面贴膜)容易被双面胶剥落,如此我又得到了很多漂亮的三星产的磨砂玻璃——如果在背面喷个涂鸦再贴回应该很漂亮,绝对独一无二,绝对 Bigger than bigger。&br&&br&
图片:S6后盖,可见红圈部分的剥落。另外,垫在中间那块玻璃下面的两样有谁识货吗&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ea7afaacffac13_b.png& data-rawheight=&709& data-rawwidth=&10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a7afaacffac13_r.jpg&&&/figure&&br&尽管如此,总的来说S6还是成功的漂亮的,Edge是Bigger满满的。至少成功扭转了千年大塑料的恶名,世人也对三星工艺刮目相看,A系列、J系列、C系列也滚滚而至。虽不是二十几个系列群殴,但坐拥军火库弹药精兵还是不缺的。三星近年机型里真正我喜欢的还是S7edge,这货才是一个三星旗舰该有的样子。下面开启多图欣赏三星模式&br&S7Edg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49a67bcbb34b4e5101b35faa0d364ec9_b.png& data-rawheight=&1066&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9a67bcbb34b4e5101b35faa0d364ec9_r.jpg&&&/figure&&br&中框,左起S6 Edge、S6、S6 Edge+。中间大黑块是无线充电和NFC天线模块。右下是自带音腔的扬声器模块,声音比传统不带音腔的好得多。整体CNC和注塑工艺漂亮。&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ade5cc563_b.jpg& data-rawheight=&729& data-rawwidth=&11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ade5cc563_r.jpg&&&/figure&显示屏,左起分别为S7Edge、G9280、Note5。注意S7Edge红圈处的辅助散热的热管,这个干得漂亮!Note5的窄边框对于三星来说小菜一碟根本不需炫耀。背后也是满满的敷在石墨层上的散热铜箔。怎么说都是S7 Edge漂亮啊,那些漂亮的CNC,每十个比Note5重几两吧……&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e9f77bfcc5f4433cd70_b.jpg& data-rawheight=&741& data-rawwidth=&12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e9f77bfcc5f4433cd70_r.jpg&&&/figure&&br&
如此,感受到三星的诚意了吗?(但是死贵啊!)&br&
要问我喜欢不喜欢三星产品,喜欢!当然喜欢,我特别喜欢把三星平板的触摸屏切下来当像框。三星产的相框那叫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当然我也兼爱iPad相框。&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411b36a8d13f6b8b1844d_b.png& data-rawheight=&688& data-rawwidth=&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411b36a8d13f6b8b1844d_r.jpg&&&/figure&&br&三星的售后,首先定性——综合而言国外不敢说,但绝对是中国最强的手机售后。尤其在昔日霸主诺基亚倒下后,三星售后目前是独孤求败。(下面讨论41的都是专业性很强的问题,所以不要拿个案来说事,我还是那句话:再牛逼的品牌售后都能捞出一堆操蛋的个案)&br&
三星售后之强体现在独立、配件物流能力强和管控能力强三方面:&br&&b&
独立&/b&——和众多手机品牌里售后永远排在销售和产品部门之后和扮演等着销售吃饱喝足后收拾桌子捡一点残羹冷炙的角色不同,售后在三星非但独立于销售更恨不得比销售的地位高一些。三星售后是个具有独立法人的公司,全称三星电子(北京)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SBSC。部长以上要职全部由韩国本部委派,在运营、管理、资金方面完全不受中国区销售左右。三星销售团队在很多场合无数次的投诉过三星售后不予配合等罪名但多数情况被事实上的无视,在各地的三星办事处也是如此,售后担当(相当于售后区域经理)可以不甩销售办事处经理的要求或命令。同样场合如果换成其它随便哪个品牌都是销售一发威售后立即如临大敌。我曾经就此向SBSC一名课长求证(恕不能提供更多个人信息),他给我的解释是”三星是一家以技术为导向和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技术人员在三星享有很高的地位,三星的产品只要产出来就不怕销不出去。所以在中国的销售几乎等同于外包公司在运作,因为技术好产品好销售根本不需要担心,销售部分就算换别的团队来做也是一样。但技术无人可以替代,售后也属于技术直接实际上率属于工厂当然地位高于销售。&。&br&&b&
配件物流能力强&/b&——&&b&授权售后运作的核心不是维修技术或其它而是配件物流(仓储)能力&/b&&(前摩托罗拉售后大区经理Peter的金句)。和苹果不同三星所有的维修全部本地处理(海外向除外),这就涉及售后最核心的能力——配件供应。前面已经耗费大段来解释三星的产业链之强,对三星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事实上也是如此,三星售后运营的历史上极少出现大规模的维修配件供应短缺。三星在2013年花了极大的力气(重金)改善配件库存以及物流速度,只要维修站下定单T1城市如上广北深当天能收到,T2和T3城市如武汉苏杭等第二天都能收到配件。而且三星也会主动的预测备件使用率来推送配件给维修站储备。所以除非维修站没钱或者自己运作不当,目前基本不会出现配件供不上货的情况。三星近几年的的&b&平均&/b&维修周期在2.5天之内(注意是平均而不是绝对)。影响维修速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配件供应,因为成本和配件库存有限的原因,其它品牌的厂家库房多是在接受维修站的配件订单后一星期发两三次配件。三星不同,分为一般定件和紧急定件两种。三星有库存的情况下一般定件最迟次日发货,紧急定件的一天最多可以发4次货。除了这两种外还有一种特急订单,但需要办事处担当审批。关于特急订单有位课长给我说过一个2012年发生在新疆的真实案例(虽然是冰箱但规则通行于手机)——三星乌鲁木齐家电维修站工程师到一牧民家上门检修时发现携带的零件出现了问题无法立即修复需要定件,而客户方面有特殊原因必须要尽快恢复冰箱使用。维修站在报办事处担当审批后下了特急订单,位于北京的仓库协调派人带着两个同样的配件(一个为备份)买了机票坐最近一趟航班飞往乌鲁木齐,飞机落地后搭上早已等候的维修站车辆和工程师一起驱车2个多小时上门把客户的冰箱修好,从维修站下订单到修复,整个间隔不过8小时。所有往返费用全部由三星买单(保修),而这个配件价值不超过80元。不过三星现在式微,这种不计成本的特急订单可能已经取消了。&br&&b&
管控能力强&/b&——指SBSC对维修站的管控能力强。很多品牌还停留在对客户满意度的追逐,但三星售后早已进化为对维修站日常各项运营的监控。对于三星来说干涉维修站内政那都不算啥。凡是操作过三星售后尤其是HHP售后的相信更能明白,我就没听说过哪个HHP维修站不控诉三星变态的。繁杂又互相关联的综合评价(KPI),数据正确的、重复修理率、一小时修理率、MOT完成度……细致到每一单维修、每一个动作(MOT)和每一个配件订单的监控……无不是为了将维修站的理过程严密管控,都是要把维修站往死里整的招。只要维修周期超过3天未决的维修站就等着吧,基本上等于踩到SBSC的猫尾巴。对于运营不善的维修站,用三星的话说是SBSC几乎不会扣罚或裁撤维修站在,但有很多种办法让维修站自己受不了提出撤站.&br&
话说回来,对维修站苛刻说白了有利于将客户的问题更快更好的处理。这个对于客户来说是件好事。也因此三星在第三方专业调查公司年度客户满意度调查中至少连续三年排名第一。但即便是监控严格如三星还是一样有成批成批的配件被从维修站套出,成批的二手机被操作换新再流往黑市。不得不感叹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参见2014年三星售后脑抽了决定对所有内屏裂外屏不裂的手机免费保修换屏后那举国欢庆的盛况。&br&
说得好像三星售后很厉害的样子,就有那么完美的品牌吗?并没有,三星的售后因为离三星更近的原因,等级和官僚只会比销售方面体现得更严重,只不过三星一直以来对外应变能力强的原因外界人感受不到而已,但维修站绝对是有苦难言。&br&
三星到此结束,耗费了大量的段落以及博世切割机……把我对业内最强的两个品牌的印象和看法说完,这两个品牌拥有别的品牌无法企及的必杀绝技又各有不同,对于其它品牌而言它们简直就像神一样的存在。有意思的是苹果和三星在手机市场上互为冤家又在元件供应上唇齿相依。这一天,诺基亚泉下能否理解这对好基友的恩爱情仇?&br&&br&
用“&b&一将功成万骨枯&/b&”来作为接下来几个品牌的开端再合适不过,在手机历史上除了熠熠生辉的诺基亚N系5系和8系还有其它品牌这些型号必被记录,V998、V3、A1200、T628、K700、K750、S1、7030、KG90……什么?听不懂?看来是我老了,再换一批型号Milesonte(XT720)、Xperia Arc(LT15i)、Desire HD(G10)、Optimus G。没错!它们背后就是摩托罗拉、索尼、HTC和LG。有的死了、有的残了、有的跑了,所以接下来干的事基本上有点上坟的意味。&br&&br&
在开始这个品牌之前,由于涉及宗教事务请允许我先做一场法事和充值一点信仰,因为它是我尊敬的神一样存在的:&br&&b&
索尼SONY——SONY&/b&,这四个字母一敲出来感觉自己头上都在闪着光芒,只是相比辉煌的过去索尼现在是颓的,应该说颓了好些年。截至2014年已连续亏损7年还把总部大楼都给买了贴补家用当然是颓的。现在看索尼就像站在大斗兽场废墟内遥望神圣罗马帝国的荣光,你甚至还能听得Glory of Rome! Gory of SONY!的欢呼,大概就是这种感觉。&br&
十多年前消费电子是日本制造的天下。三星思密达基本上还窝在韩国靠中国黄牛弄点Anycall偷渡进来、苹果也只是窝在地球另一边折腾Macintosh和Wintel勉强对阵。索尼在消费电子界较现今苹果有过之而无不及(见仁见智,个人认为虽市值不如但就创造力和对产业影响面而言索尼胜之),可谓”The god of gods, king of kings“(猜猜从哪摘出来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索尼大法好”和“黑科技”成了索尼的非官方标签。信仰这回事很容易解释,毕竟那些年多少人跪拜在索尼各种精致也好另类也罢的电子产品柜前颂拜。比如年少时的我就是几乎每日携带折合小半年伙食费的Walkman没日没夜的接受圣音沐浴,诵读索尼的“圣经”:《索尼源流》(此版已绝),脑子被洗得白白。众索粉中还有一名视盛田绍夫为偶像、钟爱Sony各种电子产品和生产模式的大索粉——乔布斯,他对索尼的喜爱以致于他亲手把索尼的Walkman 给灭了(此处玩笑)&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33daafa6d8c3cb2eb440a17_b.jpg& data-rawheight=&350& data-rawwidth=&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figure&&br&
至于黑科技,遥比当年现在这点黑科技只能算是囊中羞涩。现在大家看到索尼偶尔放个大招如同小孩子看到流星的一样兴奋,放在一二十年前巅峰时期的索尼恨不得天天超新星爆发。诸如下面这些:&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4de19f127f922b52ba729e7_b.jpg& data-rawheight=&486& data-rawwidth=&52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4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4de19f127f922b52ba729e7_r.jpg&&&/figure&&br&以现在的标准,这些产品要么一颗5号电池超长待机、要么新材料、要么精巧别致的结构设计、要么同时代乃至现在都属逆天另类造型简直是黑科技爆发。但下面这些才符合我心目中索尼的真正颠覆性黑科技&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82adc8d0a5c2ace5254e8_b.jpg& data-rawheight=&465&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82adc8d0a5c2ace5254e8_r.jpg&&&/figure&&br&它们分别是:Walkman随身听、Trinitron特丽珑显像管、可充电锂离子电池、Betamax格式和Playstation游戏机。这几样有的开创了数个新产业如Walkman和商用化锂电池、有的引领了行业标准如Betamax和18650规格、有的确立在行业的绝对优势如Trinitron和Playstion。诸如此类创造性技术或颠覆性产品巩固了索尼的领导者地位,缔造了索尼帝国的辉煌。&br&&br&&b&到此&/b&&b&,传教结束!&/b&&br&
成败皆萧何,索尼很大程度上毁在缔造了索尼帝国的出类拔萃但又刚愎自用的工程师手里。索尼是工程师文化深厚的企业。创始人之一才华横溢的工程师井深大与盛田昭夫在创世初期就确立了索尼”绝不模仿他人“的原则。一直以来索尼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先进的开创性或颠覆性的技术和才华横溢的外观及结构设计”。但有时候索尼的工程师会过于沉迷技术研究和对技术难点的攻克上,以致于对技术过于迷恋和自信走火入魔。以上至少有两样上述黑科技把索尼都”黑”了进去,一个是Walkman,索尼以ATRAC的MD Walkman对抗整个世界后来的主流MP3格式及MP3播放器,结果乔布斯以iPod彻底击败一代传奇Walkman开启了苹果的辉煌。另一个是Trinitron,特丽珑电视的压倒性成功让索尼错估未来显示技术低估了液晶,导致显示技术王冠移位给抢得先机的夏普、三星和LG。自此三星称霸显示技术,索尼开始长时间的一蹶不振。摄影圈有三大传言:宾得明年出全副,佳能正在憋大招,索尼马上要破产。宾得今年正式出了全副而佳能去年也放了大招5Ds,而索尼今天破产了吗?当然在CCAV里索尼已于2013年破产(自己搜这个梗),除此外其实并没有。仅是在消费电子界索尼还有大卖的Playstaion和占绝对优势地位的微单摄录两大护法护航,更别说背后还有近乎垄断性的CMOS加持。而且索尼和三星一样也是跨界众多产业的编队,姨夫微笑还是有底气的。当然如果BRAVIA和XPERIA不年年流血的话,姨夫的微笑想必更从容。&br&&b&
XPERIA——&/b&索尼的智能手机,就如同三星的GALAXY。如果没听说过实属正常,我也差不多记不住。XPERIA刚确定时很多促销员都懵了:这个怎么说?叉伯利亚?这样的情形在当年索尼爱立信时期也同样发生过。几乎没有人不简称为索爱,但索尼爱立信一直不注册“索爱”结果让国内一家MP4厂商注册(也不懂现在死了没有),结果为此专门下发邮件给所有合作伙伴明确索尼爱立信没有简称只有全称,禁止在正式邮件往来中使用“索爱”否则如何如何……梗到此结束。索尼是从功能机时代借助并购爱立信手机业务进入手机市场,和现在教英语的、卖学习机的和弄杀毒软件或流氓软件的都可以造手机的情况不同当时的手机主要功能就是通讯而且是有技术门槛的。在已有的市场参与者中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本身拥有深厚的通讯造诣,而LG和三星在CDMA上也建树颇多。唯有索尼没有通讯方面的技术积累,所以技术方面很长一段时间里由北欧人负责。这就定下了在手机技术上索尼漫不经心的基调——&b&很长一段时间内,索尼并未在手机核心硬件和通讯技术领域全力研发,没有取得诸如Walkman或Playstation的辉煌&/b&。索尼手机的巅峰是在索尼爱立信时代且距今11年之久——从03年的T618上市开始直到2005年的K750上市一举逆转爱立信颓势击败三星、摩托罗拉登上仅次于诺基亚的宝座。如前所说,在手机上我们一直没有看到索尼方面引以为傲的工程师拿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技术,从K750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只是授权索尼爱立信可以使用Walkman、Cybershot、PSP和Brivia引擎的”技术“,其实更多是相当于挂上Logo做个认证(和如今某徕卡手机很像)、软件上做些优化、增加快捷键、增加个氙气闪光灯、加个稍微大功率一些的喇叭或附件换上入耳式耳塞之类。如此权当经索尼开光增加卖点和加收信仰税。比如第一款Walkman手机W800完全就是从K750换壳刷UI得来,好歹加个索尼招牌音染也能对得起Walkman招牌,可惜并没有。而PSP手机Xperia Play Z1i等于只是加了一个PSP手柄!说好的专供游戏也没了下文,没了内容的PSP还能称之为PSP吗?从这些方面来说索尼手机更像是在吃老本。好在索尼还有另一件看家的本领也是能令众索粉们乖乖充值信仰的本领——工业设计。就索尼已推出所有手机而言,还没有那款辜负了索尼这块金字招牌。比如ARC的小蛮腰、S的呼吸灯以及Z漂亮的整体造型和双面玻璃。更值得一提的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同级机能防水的索尼是最漂亮的、配置高而外形漂亮里的索尼是能防水的,能把防水手机做得那么漂亮和轻薄足可见索尼功力。不过三星S7发布后这种不对称优势被打破,韩国人工业设计的能耐也不容小觑,再怎么说韩国人也是三面环水啊。&br&
但!也有一个例外——&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8a60fbf82ce735c9a63a86_b.jpg& data-rawheight=&309&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8a60fbf82ce735c9a63a86_r.jpg&&&/figure&这就是现在索尼手机背后摄像头旁的字母”&b&G&/b&“,没错!代表着索尼收购的一代影像枭雄柯尼卡美能达的高端防抖G镜头,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