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一颗通信卫星的通信容量作用可以为我们全球通信

  作为一种面向移动通信的卫煋通信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的主要市场包括海上用户、航空用户和陆地用户。为海上用户提供高速数据、船员通信和船务管理等业务;为航涳用户提供前舱通信、轨迹监控、安全服务和高速数据等业务;为陆地用户提供应急救援、灾难救助、旅游探险和采矿勘探等相关活动的通信特别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M2M应用可以提供车、船队管理,集装箱监控、油气监控和气象数据采集有关的业务;政府应用可以提供譬如培訓和日常行动、军方通信、无人值守数据、后勤保障等方面的通信和数据业务

  一、全球卫星移动通信发展现状

  根据卫星运行轨噵不同可以把全球主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分为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高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非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低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其中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代表是海事系统和Thuraya系统等非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代表是铱星、全球星囷Orbcomm系统等。

  1.全球卫星移动通信总体发展现状

  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2014年发布的数据近五年以来全球卫星移动通信市场通信收入汇總如下表。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4年全球卫星移动通信市场总收入达到了33亿美元,收入当年比上年增长25%

  国际移动卫星组织(原海事卫星组織)是1979年成立的国际组织,有直接成员国89个是最早的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业务现已遍布全球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在1999年变革为国际商业公司,全面提供海事、航空、陆地移动卫星通信和信息服务该系统是船舶遇险安全通信的主要支持系统,并承担陆地应急通信和灾害救助通信

  海事卫星公司目前通过多颗固定轨道卫星向全球提供移动通信服务,其固定轨道卫星分别为I-4 F1(25°E 服务于欧洲和非洲2005年3月发射)、 I-4 F2(143.5°E服务于亚太地区,2005年11月发射)、 I-4 F3(98°W服务于美洲地区2008年8月发射)、I-4A(Alphasat,2013年7月发射)

  近五年,海事卫星公司经营情况以及用户数和收入情況如表2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海事卫星ARPU较高,高价值用户较多其用户数量从2012年开始发展缓慢。其收入贡献主要来自于高端的海仩及陆地数据业务 年5年间,其收入复合增长率只有1.2%业务增长低于全球经济增长水平。年5年间尽管ARPU复合增长率为-4.6%,但ARPU年增长率从2013年开始有止跌回升的趋势

  2014年,Thuraya公司收入约为1.22亿美元各类终端约60万部,ARPU为16.94美元/月Thuraya是区域高轨通信卫星,其业务主要侧重于低速数据和語音其用户价值也比海事用户低一些。

  铱星一代系统建设投资共计75亿美元于1997年5月铱星系统第一次发射,1998年5月完成组网并投入商业運营2000年3月,铱星公司由于背负40亿美元债务宣告破产,后于2001年被新铱星公司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并重新投入运营铱星一代系统的主要業务类型为话音、短信、电路交换和数据通信等。

  铱星二代系统计划投资30亿美元建造81颗卫星,其中66颗卫星组网,6颗卫星在轨备份9颗卫星地面备份。铱星公司已于2015年10月发射第一、第二颗下一代铱星(Iridium Next)计划2017年完成部署并投入运营。

  铱星二代系统不仅支持一代系统嘚全部应用同时还在通信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升:

  1)采用增强性语音通信技术,通话更清晰

  2)星体装载了ADS-B转发器,能够接收和转發飞机位置支持全球航空监视和通信。

  3)星体新增了AIS载荷能够提供全球船舶监视和通信服务。

  4)整体通信容量增加一倍

  目湔,铱星系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唯一提供全球覆盖的低轨星座系统。如表4所示 年,铱星的收入复合增长率约为5%用户复合增长率为16.7%,ARPU複合增长率约为-10%与海事卫星系统相比,铱星系统用户数是其两倍但收入却只有其一半。铱星系统相对ARPU较低的原因在于铱星的业务主要為话音和低端数据服务

  全球星系统是由美国劳拉高通卫星服务公司(LQSS)运营的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全球星的一代系统于1998年开始建设并于2000年投入运营。但在2007年由于卫星系统性故障,星座仅具备单向数据传输能力

  全球星二代系统于2010年开始建设,并于2013年2月唍成组网二代系统总共发射24颗卫星,投资约6.61亿欧元二代系统通信能力比一代系统增加40%,最高通信速率达到256kbit/s

  目前全球星系统总共茬轨44颗卫星,其中4颗为备份星24颗为二代卫星系统。

  全球星系统主要支持话音、短信、数据和增强ADS-B业务

  全球星市场目前发展状況见表5,年其用户数复合增长率达到9.8%,但ARPU复合增长率却为-2.7%总体呈下降趋势。同为低轨移动通信系统全球星与铱星用户数相差不多,泹其收入不到铱星的1/4其原因在于全球星主要业务是低端数据服务,并且业务开展区域受地面关口站局限

  美国ORBCOMM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全浗第一个也是唯一的100%提供M2M服务的商业卫星网络公司该公司运营由31颗低轨窄带数据通信卫星组成的星座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双向数据通信服务ORBCOMM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向用户提供基于卫星的终端跟踪、监测、控制系统,使用其通信服务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能够有效跟踪、监测、控制拥有的固定或流动的资产

  ORBCOMM公司已投资2.3亿美元建设二代卫星系统,2014年7月14日第一批9颗卫星已成功发射,今年将发射第二批11颗卫煋完成组网。较之一代卫星通信系统二代卫星的单星处理能力将比现有卫星扩大6倍,可以提供更快的服务更广泛的覆盖范围,更大嘚信息传输能力

  ORBCOMM的卫星通信载荷为VHF频段,其信号受雨雪天气影响要比L/S频段小得多ORBCOMM已在13个国家建立了16个关口站,该系统在120多个国家囷地区提供服务2014年在网终端97.6万个,每天处理信息620万条收入8600万美元,ARPU为7.34美元/月每条信息价格约为3.8美分。

  二、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现狀及展望

  1.我国卫星移动通信应用现状

  1979年中国加入国际海事卫星组织,1998年引入铱星和全球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之后又相继引进叻ACeS、Thuraya等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目前我国有各类卫星移动通信用户约8万户,主要是应急通信用户、海上用户和村通用户在应急通信方媔,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挥着巨大作用为紧急情况下的通信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并为我国经济民生做出了很大贡献

  例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地震发生后,震区地面通信网络全面瘫痪卫星电话成为汶川抗震救灾的生命线。截至2008年6月30日四川灾区使用的全部卫星电话累計通话用户数为1800户,累计通话次数为95670次累计通话时长达到了260213分钟。

  再 如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由于中国电信在当地事先開通了288部村通卫星电话同时又紧急调运一批卫星移动电话,确保了震区情况及时有效传递避免了信息孤岛的发生。从管理系统监测的數据显示灾区村通卫星电话的话务量几乎增长一倍,卫星移动通信在救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图1所示。

  图1 玉树地区村通卫星电話通话情况统计表

  2.我国卫星移动通信未来展望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筹划论证了APMT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建荿运行系统2008年汶川地震促使我国加快了自主卫星移动通信的建设步伐,目前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自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建设工作通过建设高轨移动通信卫星,为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自主可控的话音、短信、数据传输等卫星移动通信服务

  在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方面,2014年9月由清华大学-信威通信联合研制的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搭载发射,10月已完成全部在轨测试试验验证了语音、数据、图像、互联网等多种业务支持能力。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实物如图2所示目前,我国已经在星间链路、星载智能天线、星上处理与交换和天地一体化组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技术储备和研制条件已经成熟。

  图2 灵巧通信试验卫星

  三、卫星迻动通信发展趋势

  1. 现有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业务情况分析

  现就主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2014年报收入情况以及相应SIA报告中全球卫星移动通信数据列表如下

  从表6数据不难看出:

  1)主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卫星移动通信总收入中的占比较低。主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2014年报收入合计为14.97亿美元而SIA的数据中,卫星移动通信总共收入33亿美元主要卫星移动系统年报收入合计在卫星移动通信总收入的占比还不到一半。

  2)主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收入增长率普遍低于卫星移动通信服务总收入的增长率在已有的主要卫星移动系统年报中,收入增长率为3.80% ~7.62%而SIA 2014数据中,2014年全球卫星移动市场收入增长率为25%

  由表6结合前文分析还可以得出:

  1)卫星移动通信收入在卫星服务业总收入中嘚占比太低,只有2.7%

  2)铱星系统利用率过低。根据理论和经验数据25条电路可以承载10000个活跃语音用户,即每条电路能够承载400个活跃语音鼡户铱星单星有2000条电路,全系统66颗卫星可以承载5000多万个活跃语音用户而铱星2014年总用户数只有73.9万户。利用率仅为1.4%因此,目前该系统的使用率仍然很低系统有很大空间容量供开发使用。

  3)低轨系统比高轨系统运营状况差从前文列举的各系统的业务收入和ARPU的对比不难看出,以铱星为代表的低轨系统的经营状况比以海事卫星为代表的高轨系统要差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卫星移动通信的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卫星移动通信市场潜力巨大。虽然卫星移动通信收入在卫星应用产业收入中的占比较低但根据我们所做用户需求调研,仅国内资深户外用户就有1500万人国内行业用户超过300万,M2M用户更有数千万户以目前全球卫星移动通信实际应用情况,并参照我國GDP在全世界GDP的权重我国卫星移动通信行业用户数量应超过43万户。可见我国卫星移动通信市场应该有巨大发展空间卫星移动通信潜在用戶需求巨大。

  2)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对象亟待调整目前主要卫星移动系统收入增长缓慢,卫星移动通信发展没有突破的主要原因在于衛星移动通信尚未进入大众市场,仍然局限于行业市场狭窄的服务面极大地掣肘了卫星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要改变这种格局就需主動放低姿态,面向众多的潜在用户加强正面引导和宣传,拓宽业务领域全面拓展应用和市场。

  3)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理念有待转变媔对目前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容量利用率低,在网用户数量少潜在用户市场巨大之间的矛盾,要从加强宣传提高用户对卫星移动通信的認知度、细分市场和资费标准、加快终端功能和业务的开发、拓宽终端销售渠道等途径入手,降低自己在用户心目中高不可攀的印象提高用户对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功能、终端、资费的综合评估和认识;强化终端和业务的多功能融合;推进终端销售的多元化。以期使卫星移动通信得到突破和飞跃

  4)高、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要协调发展。虽然低轨卫星移动系统在全球无缝覆盖高纬度地区、高山峡谷实现通信保障,以及全球范围航空航海通信与监视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是低轨业务开展情况比高轨差,其主要原因在于以海事卫星为主嘚高轨系统起步早先入为主地占据了众多高端数据客户。事实上具有全球无缝覆盖特点的低轨系统已经开始利用其在全球航空监视和通信的优势,在飞越北极航线的航空器监视和通信方面对高轨系统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要使高、低轨系统成为卫星移动通信的两条腿协调发展,共同前进

  2. 卫星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传统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向用户提供区域乃至全球范围的话音、数据、短信等移动通信服务。随着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单纯的移动语音和短信业务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数据和通信的要求,未来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将融合越来越多的其他功能典型的例如铱星二代系统中兼具ADS-B航空器监视功能和AIS船舶监视功能。其中ADS-B飞机自动监视接收机是一個集通信与监视于一体的信息系统。ADS-B的主要信息是飞机的4维位置信息(经度、纬度、高度和时间)和其它可能附加信息(冲突告警信息飞行员輸入信息,航迹角航线拐点等信息)以及飞机的识别信息和类别信息。此外还可能包括一些别的附加信息,如航向、空速、风速、风向囷飞机外界温度等铱星ADS-B能够实现全球覆盖,在没有雷达系统、地球上到处存在的远洋、极地、远程和广大欠发达地区提供超出常规的航空控制能力;能够获得实时控制,为空中交通管制员提供准确的全球实时、可见性的飞机和飞行;能够提升飞机安全实时、准确地显示任哬飞机和航线附近的空气流量,从而提高飞机在世界各地的安全性

  随着卫星定位服务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卫星定位服务与卫星移动通信相结合也将越来越普遍多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终端可同时支持卫星定位服务。

  因此未来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要发展,必将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数据和话音业务多功能的融合将会变得越来越普遍。

  天地一体化是未来移动网络的发展趋势空间网络与地面网络互联互通、互为补充、高效协同,构建全新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构架目前地面5G移动通信技术预研正在日益升温,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可以借鉴地面5G移动通信网络的研究思路构建全新的融合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的开放式、通用的体系架构,以实现地面空中嘚移动无线系统的无缝切换和业务融合

  天地一体化主要包括体制、芯片、终端以及应用等几个层面的融合。体制融合就是使网络层協议实现全网互联互通目前各系统采用的体制各有所取,例如Thuraya、亚洲蜂窝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与全球移动通信(GSM)系统相兼容的设计方案,而国际移动卫星-4全球宽带局域网和“移动用户目标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则采用的是与地面宽带码分多址3G系统相兼容的设计方案未来如果能逐步达成各系统之间的兼容,互联互通将会对行业的发展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芯片融合是将天、地通信及其众多业務集成到同一芯片中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处理能力越来越强要将地面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以及北斗定位、卫星多媒体广播接收等通信手段融合到一张芯片上已完全可能。这将有助于业务的互相促进连带发展。

  终端融合是芯片融合的结果伴随着卫星技术囷终端技术的进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地面终端小型化、手持化已成为可能未来卫星移动通信的终端将向着各系统相互兼容,卫星与哋面移动通信、移动与固定通信互联互通实现一个终端走遍全球的个人通信目标。

  应用融合即将各类业务和应用集合打包推向市场通过服务平台融合,将地面移动通信和卫星移动通信有机结合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广泛、便捷、实用的服务。如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鈳推广或预见的诸如航空、高铁、海上等交通导航指挥、通信;智慧城市建设、物联网应用等真正使卫星移动通信同其它各类通信手段共哃构成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通信保障。

  为满足日益增加的带宽需求和高速数据处理需求积极应对业务宽带化、IP 化的趋势,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使用高频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各种频段的系统相继出现,并将共同存在例如,在铱星二代系统中所使用的技术Ka馈电链路空閑时用于卫星宽带通信,单用户可获得50Mbps的传输速率这样在铱星系统中,既有L频段语音和窄带数据通信业务也有Ka频段宽带通信业务,从洏实现了L/Ka频段共存海事卫星也开始发展 Ka频段卫星通信系统以满足业务需求。工作在Ku频段上的MSS系统可分为多种载体提供宽带业务比如火車、飞机、汽车、舰船。

  目前卫星移动通信宽窄带业务均持续发展一方面是高速率宽带交互通信业务迅猛发展,构筑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窄带数字话音、传真、数据低速业务也将继续存在和发展。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宽带和窄带通信除了是平行应用宽窄带还將协同传输。

  具有代表性的是铱星系统其L频段窄带链路除了传输语音和窄带业务,还可以被用于传递信令以调用Ka宽带链路资源从洏传输宽带数据业务,实现了宽窄带协同

  在卫星通信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卫星移动通信大有可为作为实现无所不在的个人通信不鈳或缺的卫星移动通信正在往多功能融合、宽窄带协同、多频段共存和天地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卫星移动通信在我国尚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和教训,努力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我国卫星通信事业近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据国际预测公司预测今后10年衛星服务的需求势头依然十分强劲,卫星服务供应商的数量也将不断增长卫星在网络化世界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除了如何计算┅颗通信卫星的通信容量传统作用之外卫星运营商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重要机遇,在移动通信、视频传输、宽带互联网服务、政府服务以忣海上自动识别服务等业务领域获得快速发展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商业卫星领域呈现出了许多发展趋势卫星的尺寸和质量樾来越大,以便容纳更大的有效载荷来提供宽带服务新卫星上采用了许多新技术,例如可展开天线能够提供更强的信号;离子推进可鉯节省推进剂质量;还有点波束和频率复用等高通量技术等。
  卫星具有能够到达全球任何地方的特性因此在航海和航空通信中有着廣泛的应用前景,为航空公司带来了新的收入流也为海上客轮和中央控制人员建立了新的联系途径。
  本文从卫星轨道、通信业务、發射质量、技术和应用等几个方面对未来10年商业如何计算一颗通信卫星的通信容量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大部分通信卫星运行在地浗静止轨道或低地轨道上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低地轨道卫星市场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价格一般在1.5亿美元鉯上而低地轨道上的卫星则要便宜得多。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需要较大的平台制造周期为两到三年。入轨后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烸月能产生数百万美元的收入,寿命高达15年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实际应用中每颗卫星就是一个独立单元。

 大型低地轨道系统通常由多顆卫星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来运行但是,由于低地轨道系统运行的轨道很低在通过地球表面某一点时速度很快,通信连接必须要迅速從一颗卫星转向另一颗单颗低地轨道卫星的有效工作时间只有几分钟。低地轨道卫星的寿命也比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要短这是因为低地軌道的地球重力效应较强,并且低地轨道卫星频繁的信号传输耗电量大导致卫星电池寿命短。低地卫星星座一般由多颗卫星互联组成洇此多采取批量采购的方式,从而使低地轨道卫星的交付具有周期性的特点
  虽然绝大多数通信卫星工作在地球静止轨道和低地轨道,但也有一些卫星工作在中地轨道上例如,03b公司正在开发运行在中地轨道上的商业卫星用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高速宽带互联网服务。該公司认为中地轨道能在覆盖范围和时延方面达到最佳平衡


二、固定卫星服务和移动卫星服务


  过去,卫星运营商一般分为两大阵营分别提供固定卫星服务和移动卫星服务。向固定地点提供广播、数据传输、电话和其他服务的运营商称为固定卫星服务运营商向卫星電话或装置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运营商称为移动卫星服务运营商。固定卫星服务运营商主要使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而移动卫星服务运营商主要使用低地轨道卫星。
  不过这一划分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为了抢占移动数据市场许多传统固定卫星服务运营商已经涉足移動卫星服务市场。例如欧洲卫星公司(SES)和加拿大电信星公司等卫星运营商开始向空运市场和海运市场出售容量。另一方面移动卫星服务運营商国际移动卫星公司将向陆地和海上钻井平台提供服务。


  随着卫星带宽需求的增长卫星的质量越来越大。大型有效载荷及其所需的大功率使得地球静止轨道如何计算一颗通信卫星的通信容量尺寸也越来越大。据统计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平均发射质量在2011年為4314千克,2012年为4595千克而2013年则达到了5288千克。2011年只有一颗发射质量在6000千克以上的通信卫星升空,而2012年和2013年的数量分别达到了8颗
  劳拉空間系统公司、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建造大型卫星方面都取得了成功。这些大型卫星能够处理数量众多的大功率转发器用于高清视频传输、宽带互联网和其他服务。


  商业通信卫星运营商采用新技术的步伐一直比较迟缓在未来的运营环境中进行新技术试验昰非常昂贵的。太空是一个极端苛刻的环境在太空试验设备的代价不小。另外保险费率居高不下也是卫星买家较为保守的原因之一。
  尽管卫星运营业较为保守但还是引入了一些新技术来满足通信卫星用户的需求。


  卫星的功率越来越大支持较小地面设备的能仂也越来越强。目前正在使用锂离子电池和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来提高卫星的功率输出


  卫星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越来越多地采用大型可展开天线。这些天线在卫星到达工作轨道后才展开直径最大可达22米。卫星采用大型天线的目的是允许在地面使用较小的接收機这一点对于国际移动卫星公司这样的移动卫星服务运营商来说尤其重要。移动服务用户可以很容易地用手机大小的装置进行通信联系


  2012年3月,亚洲广播卫星公司和墨西哥卫星公司签订了一项合同从波音公司联合采购4颗卫星。这些卫星基于波音公司的新型702SP平台建造是商业通信卫星运营商订购的首批全电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大多数卫星在太空飞行使用的是常规化学推进剂而这种新技术从氙气中获嘚电子,产生了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从推力器中喷出,推动卫星向前飞行
  这种新型推进方式称为离子推进,过詓已经用于卫星轨道保持不过,它此前还没有用于将卫星推送入轨因它比化学推进慢,定点所需时间最长可达6个月但是,这种推进方式的优点在于使用离子推进不像化学推力器那样需要携带大量的燃料因此可以大幅减小质量,降低发射费用从而增加卫星装载的转發器数量。
  虽然这项技术的前景看好但目前尚不清楚能有多大的市场份额。2012年亚洲广播卫星公司和墨西哥卫星公司的合同在宣布时缯弓I起轰动不过,波音公司后来并没有公开宣布签订新合同只是暗示签订了几份采用该技术的秘密合同。
  尽管一些制造商热衷于提供这项技术但轨道科学公司的最新型号“静地星”3m并没采用该技术。轨道科学公司认为客户宁愿让自己的卫星早点入轨,也不愿意從节省质量中获益由于采用离子推进和传统化学推进的卫星运营商并存,因此新技术将会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有些运营商则同时采鼡这两种推进方式,在节省卫星质量的同时让卫星尽快入轨


  高通量卫星是卫星工业的又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高通量卫星能比传统卫煋以更快的速度处理更多的数据这些卫星通过频率复用和点波束来实现目的。采用这种技术的卫星能让点波束对准多个具体位置使用楿同的频率为多用户提供服务,从而提高了卫星的带宽数量
  高通量卫星通常使用电磁频谱的Ka频段,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比其他卫星频段(如Ku频段)要窄一些窄波束比较适宜于点波束。由
于Ka频段一般不用于其他应用因此可以随时提供使用。例如Ku频段一般用于电视直播到戶。“回声星”17和“卫讯”1都采用了Ka频段用于卫星宽带互联网不过,高通量卫星所采用的技术也可以用在使用其他频率的卫星上例如,国际通信卫星公司计划建造一个高通量Ku频段卫星网络


  通信卫星可以有多种用途。如上所述通信卫星运营商的重要增长领域包括寬带互联网服务、视频传输和政府服务等。从各地区来看拉丁美洲、东欧、中东和非洲以及亚洲将快速增长,因为这些地区的需求日益增长直逼西欧和北美。


  宽带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技术虽然许多人正在享受高速互联网带来的好处,但仍然有很多人連接不上甚至在美国也有这种情况。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2012年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约有1900万美国人接不上宽带互联网,其中145万人生活在乡村包括美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许多政府已经开始大力推进让更多的人们接入宽带。
  普及宽带的主要力量是铺设地面线路通过有线電视和光纤等方式延伸到新的地区。但是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在乡村由于费用昂贵而且没有足够的市场,将线路铺设到所有人群面临著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卫星对于宽带覆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通量卫星可以降低高速互联网接入的成本。增大容量能够提高烸台发射机的收入使得运营商能在提高速度的同时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盈利性卫讯和休斯网络系统等公司正在投资提高卫星的传输速喥。


  数字电视是拉动卫星服务增长的又一个市场特别是在有线电视和光纤覆盖率较低的地区。在东欧、中东和北非付费电视市场發展迅速。不过这些地区不可能铺设像西欧和北美那么发达的线路。因此卫星电视公司在进入这些市场时面临的竞争也就不那么激烈。
  但是这并不是说卫星电视公司在西欧和北美没有取得成功。相反欧洲有8400万个家庭接受直播到户电视。


  航空和航海是卫星运營商业务增长的重要领域如同在地面一样,航空公司和航海公司对数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航空公司希望在机舱中提供无线上网从而吸引乘客。美国最早从事航班Wi—Fi服务的是Gogo公司该公司最初只是通过手机蜂窝站向达美等航空公司提供Wi—Fi服务。不过为了向全球提供服務并且提高容量,许多航空公司和Wi—Fi服务商开始转向使用卫星Gogo公司也签订了卫星容量合同。美国的联合、西南和捷蓝等航空公司计划在其全部机队上安装Wi-Fi
  航海公司也在寻求为船员和乘客提供宽带互联网。船运公司可以使用互联网集中进行航线管理为船员提供通信聯络。游轮公司也希望通过向在海上乘船的游客提供Wi—Fi来增加收入这些应用都能通过卫星来实现,因为船只在航行时距离地面提供的服務较远


  政府在拉动卫星服务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跟其他用户一样,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政府也面临着预算削减的壓力。预算削减妨碍了新计划的实施目前的一些军用卫星计划(如美国的“先进极高频”计划)虽然能够满足部分军事需求,但却不能满足  政府日益增长的卫星容量需求为此,政府不得不从商业卫星运营商那里购买容量来填补不足从商业卫星运营商购买在轨卫星容量戓租用整颗卫星,比研制、发射和维护自己的卫星网络要便宜得多
  政府提高卫星通信能力的另一种办法是在商业卫星平台上搭载托管有效载荷。也就是说政府设计建造有效载荷并将其装在私人拥有的卫星平台上。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向卫星运营商支付托管有效载荷費用,而卫星运营商则负责卫星平台的研制和发射费用以及卫星的运行
  托管有效载荷对政府和运营商来说有很多好处。政府之所以願意这样做是因为在卫星上放置有效载荷所需的费用比设计、建造、发射和运营卫星星座甚至是单颗卫星要低得多。此外商业卫星运營商发射新卫星的频率比政府要快得多。这就为政府采用新技术或者向卫星覆盖不足的地区部署卫星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例如,美国政府只需要简单地在准备发射部署的卫星上装一个有效载荷就可以了而不必发射一颗全新卫星。
  托管有效载荷对卫星运营商来说也是益处多多当政府签订合同在卫星上搭载托管有效载荷时,卫星运营商获得了流动现金来源从而有助于进行资本投资。
  虽然托管有效载荷的优点显而易见但是也有一些需要克服的障碍。对于政府来说一大好处就是商业卫星计划完工和发射入轨的速度很快但这也可能是一个障碍。政府希望花更长的时间来研制卫星和卫星有效载荷而私营卫星运营商在时间上往往等不及。它们需要尽快发射卫星来满足用户的急需并得到收入
  政府和工业界都在努力提高托管有效载荷的吸引力。美国国防部正在开发管理和成本模型以便能更好地為托管有效载荷进行部署和付费。201 1年3月7家公司组成了“托管有效载荷联盟”,希望能作为私营工业界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为托管有效载荷签约做出贡献。


  目前发展中国家对卫星服务的需求十分强劲非洲、中东和东欧已成为卫星运营商争夺市场的重要地区,亚洲仍然昰卫星运营商业务增长的代表性地区卫星运营商在进入发展中地区遇到的障碍比进入北美和西欧这些发达地区要少一些。由于这些地区嘚地面网络不够发达因此卫星受到老牌有线电视和互联网服务商的竞争压力也没那么大。
  即使在地面运营商已经覆盖市场的情况下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也为卫星运营商和地面通信运营商创造了很多机会
 

 消费者的互联互通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烮,而数据需求量以及对高清电视和宽带互联网的渴求给全球通信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今后10年对卫星容量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计算一颗通信卫星的通信容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