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机构有去德国看病可選港安健康的服务?

·[] ·[] ·[] ·[] ·[] ·[] ·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为什么要谈德国医疗?
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德国的医疗体制相对比较完善,西医就诞生在德国,其次是德国有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对德国人的日常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甚至,这个体系全世界都在借鉴。
再次也是德国比较独特的:德国人是一个系统思考的民族,尽管它是西医的发源地,但却不排斥中医,而且中医在德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这点在德国的医院可以看到,无论在德国的大医院还是小诊所,墙上一般都挂着中国的经络图或是太极图。德国人这种对外来文明的包容、学习和借鉴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德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保险的发源地是德国。德国的社会保险体系,涵盖了每个人,不分身份,地位,职业,所有的人都必须有。
发展到今天,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险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了,无论是医疗保险,还是退休、失业保险等等,都已经建立起来,而且很完备。医疗保险在日常生活当中,作用非常大,德国人只要交了保险,就能享受到免费医疗。
德国的保险分为两种,一种是公立性的,一种是私立性的。我们所说的公立,并不是说由国家直接插手的,而是德国的法律规定,由专职机构来管理的一个保险险种,其实国家并不在管理运作上发挥任何作用,但是用中国的习惯说法来讲,我们可以把它归为公立保险。
那么这两种保险有什么不同呢?首先是报销程序不同。公立保险不需要走现金,把医保卡交给医生之后,就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了。而私立保险稍微有些区别,得先把现金交给医院或诊所,然后再把票据寄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再把钱打到你的账户上。
其次是报销范围不同。公立保险对所有医疗范围内的疾病都报销,私立保险的报销有一定限度,它有个名录,名录里面明确列出了哪些疾病在报销范围内、哪些疾病不在报销范围内。举个例子,比如某些重大疾病,私立的就不能报销,而公立医院则能报销,两者互为补充。
还有一个区别就是报销比例不同。公立保险全部实报实销,私立保险一般来讲只报销90%左右,不是全部。还有一个不同,就是期限。私立保险对有些病必须缴纳一定期限后才能报销,而公立的只要参保就可以报销了。
德国人生了病,有两种常见的就医途径,一种是打电话,另一种是网络预约。预约成功后,就会有医生为你提供服务。
德国人怎么来选择诊所呢,一是就近原则,因为每个德国人都有相对固定的诊所,不会到处去乱就医,这样,固定的医生对病人的情况相对比较熟悉和了解。看起病来,就免去了问诊中的许多废话,病人也用不着叙述很多,因为他的情况医生都比较了解。
最后,总结一下
德国是医疗事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医疗从业人员、设备、药品等都是上乘的,德国独立执业的医师分布范围广,从根本上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在德国看病不需要像国内那样排队挂号、排队等医生、排队交费、排队取药,不需要向医生塞红包,完全没有。
德国医疗保险体系比较完善,能够公平涵盖每一个人,医疗保险制度也非常完善,从根本上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德国管家移民顾问团队,专注德国移民/置业投资服务,全程跟进移民家庭落地。
关注我们,咨询更多详情。
微信公众号:德国管家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7-08-14 17:11
钱倒是其次,医疗水平才是关键
发表于:17-08-15 07:42
那是万恶资本主义,收你钱救你命,我们是伟大的特色社会主义,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是先要你钱再要你命,这怎样??何况大陆医生还有九部门保护,要了命你讲理算你医闹,大陆特色。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最详细的去德国看病流程【出国看病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68贴子:
最详细的去德国看病流程
无论是自助就医,还是希望通过国内的医疗旅游项目去德国就医,多了解信息总是没有坏处。就医流程大致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搜集信息,选择合适的医院在网上搜索对应病症医院的官网和联系方式。如果英语不太好也不能上外网,那么可以动动脑筋,迂回通过医疗中介,从他们的网站上“获取”境外医院的联系信息。 2,整理病例材料,申请就医邀请函(Terminbestaetigung)按照医院所需的病例材料清单整理所需资料,英文或德文版。乐智自助就医拥有专业的医疗翻译提供翻译服务,价格美丽,大概2000元到4000元不等,3天之内翻译完成。到时邮件发送给德国医院就可以获得预计治疗方案和预估治疗费用。现在德国个别大学附属的公立医院已经开展了第二诊疗意见的收费业务,者额外支付450欧至600欧,获得医院出具的预计治疗方案,治疗周期,费用预估。向院方支付费用后48小时内即可收到院方出具的就医邀请函(Terminbestaetigung)。 3,办理医疗签证由于德国驻中国大使馆不直接接受患者的签证申请,必须通过一家叫中智德签的机构进行递交材料(在德国大使馆的签证栏有相关介绍),所以只用联系中智德签(都是中文服务),按照要求准备材料即可,第一次申请的需要到现场采集指纹,不需要面签,大概几百元/人即可搞定。 4,预订境外住宿,接送机和医疗翻译陪同 预定境外住宿可以上Booking,Airbnb酒店类短租网站,适合一到两周的短期居住。如果需要居住一个月以上那么可在德国华人论坛如聚萍,开元上发布求租信息,加入德国华人租房群或租房微信群询问房源。还是那句话,可以从就医平台找信息,乐智全球自助就医平台,美颐健康等,这些机构在德国有自己的本土服务团队和长期租房合作伙伴,所以房租也相对适中。 5,请医疗翻译 千万不要小看请医疗翻译陪同这件事。不是只要会德语就可以充当医疗翻译。首先一定要是临床医科背景(至少医学本科在读3年以上,医学博士在读或在职医生),隔行如隔山,这个道理不用多说吧;另外口语,基本医疗和生活常识一样都不能落下。如果影响了医患沟通,德国医生觉得交流不畅,患者一头雾水,那么势必影响对治疗结果。无论医学生还是医生,作为医疗翻译陪同,他们的工作内容只负责医疗翻译和解释,不会给出治疗建议或出具治疗方案,希望患者要注意。 而寻找医疗翻译呢,一般推荐加入当地华人微信群找华人医生或者医学生,到时注意查看对方证件;或者也可以通过一些乐智这样的医学互助平台,预约经过严格审核的当地医疗翻译。医疗翻译陪同价格因人而异,一般是医学本科生时薪15欧至25欧,医学博士生时薪20欧至30欧,在职医生会比较贵,时薪60欧至100欧。 这就是去德国就医的五个步骤了,是不是比想象的容易多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创伤外科中心主任Prof.Haas及团队
在脊椎手术、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疑难关节及骨骼疾病,以及运动伤害等方面治疗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
神经外科中心主任Prof. Vajcozy及团队
擅长治疗以下疾病: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动脉瘤 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脑缺血(搭桥手术)脑肿瘤 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 脑转移瘤 颈静脉球瘤 听神经瘤 前庭神经鞘膜瘤 脑膜瘤 垂体腺瘤 脊索瘤
泌尿中心主任 Prof. Gschwend
乳腺中心、结直肠疾病中心、急诊中心、内分泌中心、子宫内膜异位中心、妇科肿瘤中心、妇幼中心、恶性肿瘤中心、综合肿瘤治疗中心
为什么选择全球肿瘤医生网
合作优秀基因检测机构
检测检测设备及数据分析专家集中于国内外各大基因实验室
癌症机构联手
与全球癌症机构联手,参与药物及技术临床试验
全球癌症专家联手
与全球癌症专家联手,全面分析解读报告,指导下一步治疗
全程管理服务
为患者提供专业个性化定制诊治疗指南,包括药物、临床试验、抗癌技术等【德国看病真的不要钱吗?】说说德国医疗体系和医保制度
我的图书馆
【德国看病真的不要钱吗?】说说德国医疗体系和医保制度
本文转载自日杨佩昌在“杏林苑论坛”微信群的语音讲座收集、整理。,由曲阳竹子编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和我们联系杨佩昌:留德学者,经济史博士,著有《为什么德国民富国强》、《德国式领导力》、《用敬业的心做专业的事》。第一,为什么要谈德国医疗?为什么要介绍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呢?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德国的医疗体制相对比较完善,原因在于西医诞生在德国,因此德国的医疗从业人员的经验丰富、素质很高、医疗设备、医疗条件等各个方面实力都比较强。其次是德国有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对德国人的日常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这个体系全世界都在借鉴。再次也是德国比较独特的:德国人是一个系统思考的民族,尽管它是西医的发源地,但却不排斥中医,而且中医在德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这点在德国的医院可以看到,无论在德国的大医院还是小诊所,墙上一般都挂着中国的经络图或是太极图。德国人这种对外来文明的包容、学习、吸收、借鉴、归纳,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第二,德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众所周知,现代社会保险发源地是德国,来自俾斯麦时期。1883年,德国首先颁布了医疗保险法,这个法律的颁布,开创了现代社会保险的先河。更早时期,英国的济贫法,也是社会保障的内容,这个法的局限性在于有选择性地提供保障,不是普适性的。换言之,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而德国的社会保险体系,涵盖了每个人,不分身份,地位,职业,所有的人都必须上。第二年,也就是1884年,德国建立了伤残保障法。1889年,又颁布了退休养老法,这三大法律,三大保险制度的建立,构建了现代社会保障的基础,这也是德国——西德没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战结束后德国在路径的选择上,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大家都知道,尽管西德地区在美国,英国,法国的占领之下,但西德的社会主义力量还是比较强的,也就是说,德国共产党、社民党在西德地区影响非常大,如果西德走社会主义道路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但为什么最后西德完全排除了社会主义体制?保险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安全阀作用。发展到今天,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险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了,无论是医疗保险,还是退休、失业保险等等,都已经建立起来,而且很完备。医疗保险在日常生活当中,作用非常大,德国人只要交了保险,就能享受到免费医疗。德国的保险分为两种。一种是公立性的,一种是私立性的。我们所说的公立,并不是说由国家直接插手的,而是德国的法律规定,由专职机构来管理的一个保险险种,其实国家并不在管理运作上发挥任何作用,但是用中国的习惯说法来讲,我们可以把它归为公立保险。公立保险也叫法定保险。另一种是补充性保险,补充性保险也叫私立保险,私立保险的补充作用在于,你上了公立保险,觉得还需要更多的保险服务的话,就可以再参加私立的,这个相当于中国的商业保险,而且私立保险也能起到公立保险的大部分作用。那么这两种保险有什么不同呢?首先是报销程序不同。公立保险不需要走现金,把医保卡交给医生之后,就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了。而私立保险稍微有些区别,得先把现金交给医院或诊所,然后再把票据寄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再把钱打到你的账户上。其次是报销范围不同。公立保险对所有医疗范围内的疾病都报销,私立保险的报销有一定限度,它有个名录,名录里面明确列出了哪些疾病在报销范围内、哪些疾病不在报销范围内。举个例子,比如某些重大疾病,私立的就不能报销,而公立医院则能报销,两者互为补充。还有一个区别就是报销比例不同。公立保险全部实报实销,私立保险一般来讲只报销90%左右,不是全部。还有一个不同,就是期限。私立保险对有些病必须缴纳一定期限后才能报销,而公立的只要参保就可以报销了。德国的大医院并不多。只有重大疾病和急诊才去公立医院,一般看病都到各个小诊所去,这样就分流了人群,大医院并不拥挤。这跟中国有重大的区别。中国人只要生了病就要找大医院,而不是去诊所,而德国呢,是反过来的,先去诊所,只有诊所医生认为他不能在诊所治疗的情况下,才会转去大医院。德国的诊所非常发达,一般来讲都是一个医生一个诊所,也有两个医生的,但很少见。诊所里边有护士,也有助理来帮他完成工作。诊所的就医环境很好,一般的诊疗,诊所都能完成。德国人生了病,有两种常见的就医途径,一种是打电话,另一种是网络预约。预约成功后,就会有医生为你提供服务。德国人怎么来选择诊所呢,一是就近原则,因为每个德国人都有相对固定的诊所,不会到处去乱碰,这样,固定的医生对病人的情况相对比较熟悉和了解。这样看起病来,就免去了问诊中的许多废话,病人也用不着叙述很多,因为他的情况医生都比较了解。二是根据诊所的专业特长来选择诊所。德国诊所的医生一般来讲都相对在某个科目上有自己的专业特长,比如牙科,内科,妇科,外科,脑神经科,医生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来确定这个诊所的重点诊疗方向,每个诊所都会有一个主要的科目,当然也有两三个的,但一般不会超过五个科目,大都以一个科目为主。第三,德国人看病的流程病人到了诊所里面之后,护士会把你引导到休息室,先让你坐下休息,等候时间一般都在十五分钟左右,不会超过半小时,等候时间长短取决于医生看病的节奏。候诊室里边有很多书,患者可以看书,看报,喝饮料,喝水等,可以安静地坐在里面休息,环境很安静,不会让人感到烦躁。时间到了之后,护士会把你引导到医生那里去,医生就会了解你的病情,然后给你做出诊断,开出处方。然后再由护士把所有的手续都装在一个袋子里交给你,你拿着处方就可以到药店买药了。只要是德国的执业医师,都和医疗保险挂钩的,他开出的药都可以报销。这里面也体现了德国人的自律和诚信,相信每个医生都会做出专业的、公正的诊断。那么,德国的诊所发达到什么程度呢?夸张点说,几乎每一条街都有个诊所,虽然诊所是私人性质,但都是和医疗保险挂钩的。怎么挂钩呢?德国有这么一种行业自律准则,每个医生都必须加入到医师协会,医生是医师协会的成员。另外一个重要前提是你必须有执业资格,有这两个条件之后,医生开的门诊,就可以和医疗保险挂钩了,也就是说,医生给病人看病的费用就可以报销了。德国的门诊和药品是分离的。医生一般不会在诊所里面把药给你,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普通的,或者说常用的,包扎用的,注射用的,这种医生就会给你,除了这些,医生不会直接给药,你需要拿着医生的处方到药店去买,买药也是走保险,实报实销。德国的大医院数量不多。五十来万人口的小城市,大约会有两到三家大医院,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一般是五到十家,是这样的一个规模。如果有重大疾病,疑难杂症,或者急诊,德国人才会到大医院去看。医生和病人也都不会骗保,比如医生给病人做了一项检查,却造假填写上许多项检查来骗取医疗保险金,这种情况在德国不会出现,也不会出现病人拿着别人的医保卡为自己开药的事情,这是因为现代德国人的道德素养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宗教信仰也促使他们自律,更重要的是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作保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后果就是取消医生执业资格,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没有一个医生愿意去冒这个险;同时,德国医保覆盖到了每一个人,德国人也不需要用别人的医保卡为自己开药看病。第四,我在德国的医疗体验刚才对德国的医疗状况做了个简单的介绍,下面结合我的亲身经历,讲讲我在德国的医疗体验。我女儿出生在德国。我妻子刚怀孕的时候,先在诊所里看,就是以前固定的诊所,从怀孕初期就开始接受检查,尿常规和B超是每次都要做的,费用也都全免,到了孩子临出生前的三个月左右,就必须要到医院里去检查了,有的是半年,视孕妇情况而定。检查的频率是逐渐增加的,刚开始是一个月检查一次,接下来是两个星期一次,再往后是一个星期一次,最夸张的时候是临产期,两天就要检查一次。生孩子是在医院,孕妇住进医院后,不需要任何费用,只需将医疗保险卡交给护士就可以了,也不用交任何文件,丈夫可以在孕妇身边陪同,德国的医疗条件比较好,一个孕妇一个房间,大约在三十平米左右。每位孕妇配备一至两名专职医师,从中也可以看出德国的医患比例状况也是比较合理的。住进医院后,孩子未出生前,孕妇的吃喝都由医院提供,包括孕妇去厕所,都有护士护送,记得我妻子当时做的是无痛生产,就是把一种药打到脊髓里面去,就没有痛感了,当然也是免费的,这个免费不是由医院出钱,而是由医保负担。孕妇怀孕期间都要检查什么呢?心、脑,还查尿,做B超等等,最夸张的是做心电图,在国内做心电图,一般心电图纸有两三尺长,但在德国做一次心电图要半个来小时,能打出一大摞图纸。当时我很奇怪,就跟医生说,你每次都打这么一大摞,不是浪费心电图纸嘛,医生说,如果你打短了,不能真实反应心跳,心脏的活动规律,一定要打到足够的长度才能真实反应出来,因为有时候心脏不规律跳动的间歇,你在很短的时间内是看不出来的,必须要打很长时间。孩子一出生,护士就把孩子先给父亲抱一下,然后才抱着孩子去冲洗,洗完后再抱给母亲,然后再给父亲抱,之后,再送到婴儿看护室。生产之后三天,产妇出院。德国没有坐月子的概念,不坐月子。出院后就回家,医院会免费送给一些纸尿布、奶粉,包括从医院到家打车的费用,都是由医疗保险来负担。产妇和孩子到家后,隔一天就有护士到家里来,教产妇如何来看护孩子,怎么喂奶,怎么抱孩子,怎么给孩子洗澡,怎么拆尿布,怎么给婴儿穿衣服等等,所有的育儿知识,护士都会亲自到家里来教。这样的上门服务大约要五到七次,有的十来次,视产妇和婴儿的具体情况而定。所有的费用都是免费的,都由医疗保险负担。我在德国生活了很多年,但是去看病的次数并不是很多,这与我身体比较健康有关。后来我到德国当访问学者,德国规定,到了德国一个星期就要交保险。记得我是九月中旬到德国的,我对德国很熟,算是老油条了,只剩下半个月,就要交一个月的保险,我觉得有点亏,就不想交,我想等到下个月月初,也就是等十月初再交,反正我身体好,就不太在乎保险的事。国内同去的一些访问学者都知道我是老德国了,要求我带他们到各处去玩玩,有一次去玩跳水,耳朵里进去水后得了中耳炎,感觉耳朵疼痛难忍,就到诊所去看耳朵。当时我没有保险,德国人工很贵,医疗费很高。去了后,大夫就给我看了下耳朵,往耳朵里面塞了点儿药棉,很有奇效,居然很快就好了。不过,塞那两个棉球,代价是280欧元,而且必须是现金支付,换句话说,是我自己掏腰包。280欧元,相当于我当年上私立保险时一年的费用了,因为德国有保险才能让你居留,这是必须走的手续,不管公立私立都可以,因为当时我是学生,选择的是非常低的险种。公立保险大概是每月60欧元左右,私立的大概是每月25到30欧的样子。如果你不是学生的话,可能就不会这样优惠,不是学生的话,大概是一个月一两百欧左右,它是根据工资的总额来算的,大约要拿出相当于工资的14%左右来交保险。另外一次经历是前两年,我经常组织国内的企业老板到欧洲考察。有一次,可能是吃东西不合适还是什么原因,肚子左侧就痛起来了,痛得很厉害,于是我就去德国的医院看医生,不是诊所,是医院,看的是急诊。我说我没有医保卡,好,没医保卡没关系,也可以看,护士就帮我填所有的表格,我只需坐在侯诊室里等,填好后,我鉴了个字就OK了,医生就给看病了。看病的时间很短,也不知吃了什么药,很快就好了,而且后来也没再痛。但是,一下子200就欧出去了,就这么简单地看一次病,花了200欧,如果划德国医保卡的话,就不用花这些钱了。当时我上的是国内的保险,人身意外险,还有医疗保险,应该是平安保险公司的,它的不合理之处就在于,你在国外生病,必须要先打国际长途到国内来报险,经保险公司同意之后才能在国外看病。还有就是报销太黑,比如说,2000元人民币的医疗费,保销完到你手里能有1200块钱就不错了,那么,剩下的那些钱都干嘛了呢?保险公司说,有些费用是不能报销的。这次报销手续中还需要翻译费,我说,我自己能翻译,我来翻译行不行?平安保险公司说,你翻译的不算数,要我们翻译才行,那他翻译了多少呢?一页纸,价格很贵,远远超出了翻译公司翻译的费用。第五,最后,总结一下德国是医疗事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医疗从业人员、设备、药品等都是上乘的,德国独立执业的医师分布范围广,从根本上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在德国看病不需要像国内那样排队挂号、排队等医生、排队交费、排队取药,不需要向医生塞红包,完全没有。它让你感到很轻松,很便利,在德国看病,所有的表格都是由护士来帮你填写,最多也就是需要你签个字。德国医疗保险体系比较完善,能够公平涵盖每一个人,患者不因居住地、身份、地位、民族、职业、年龄、性别而有任何差别,医、药是分离的,医保报销制度非常完善,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此外,德国对外来文化善于包容、学习,包括我们的中医,针炙、按摩等,包括阴阳太极图,德国医生都会,都懂,都在学。好,各位,我今天就先跟大家聊到这,如果有问题,可以交流,谢谢大家!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德国看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