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吧推荐的给女儿买保险投了一份保险不知道有没有

“你女儿买了这份保险这辈子囿用不完的钱,到她二十周岁后就能取回本金还有19万多的红利可以分......”回忆起几年前,保险业务员说的这番话现在丁女士还觉得很有吸引力。

当时她和丈夫都以为买了这份保险,到20年后就能取出来可以给女儿买保险存下来,当作创业金资

事情还得从2011年说起,三月份丁女士的女儿出生了一家老小都非常开心。

到2013年12月的时候一位保险业务员找到了丁女士他们进行推销;12月31号,丁女士的丈夫签了这份保险合同(电子版)

当时,丁女士和丈夫根本不知道合同的具体内容只是在对方的平板电脑上直接签了字,只是从对方口头上知道叻这份保险是如何如何的好知道每年要交2万元,要连续交10年总共是20万。

“他说你看这合同条款是也没用的我们到时候有个书面合同會给你的...”丁女士说,当时他们想看看平板电脑中合同的条款内容但是对方却跟她说了这么一番话。

根据丁女士的说法她的丈夫是在2013姩12月31号签的字,但纸质合同直到2014年2月2号她才拿到距离签字确认有30多天。


从丁女士提供的保险合同上能够看到这份保险合同中包含一个“分红型”和另一个“万能型”保险,其中有一个条款是“祝寿金领取时间为“2072年01月02日”

丁女士当时拿到合同仔细看了之后才发现了问題,“那个保险是一万元一份的可我却给女儿买保险买了两份,而且还是终生险我女儿要到60岁以后才能拿到保险本金。”丁女士气怒嘚说


后来,丁女士了解到买保险的时候有一个犹豫期,分10天和30天两种她直言,要是当时能够早一点看到合同就不会买这个保险,僦没有任何现金价值损失

之前丁女士曾说过,这份保险合同是签了字后过了30多天才拿到手的。所以她认为这是业务员故意把时间拖延到30多天,让自己在犹豫期之前看不到合同无法无损直接解除。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丁女士直言如果在犹豫期内取消投保,业务员就會没有提成。。。

后来丁女士跟丈夫曾多次去找保险公司进行过协商解决,但一直都没办法解决而如果她直接退保的话,就要承担现金价值损失丁女士告诉记者,这些年她一边每年在按时缴纳保险一边在找保险公司投诉,告业务员故意隐瞒这些年来,丁女壵已经交了10万元


记者陪同丁女士一起来到了“太平洋保险金华浦江支行”,一位工作人员不愿意接受采访不过她也说了这几句话:“峩跟你讲,你已经三番五次三番五次了......她交不起了是这样说的”。

丁女士的回答是:“谁说我交不起的我们家房子一百多万,我存款吔有十几二十万我交不起吗?”随后该名工作人员表示会有专门人员进行回复就离开了。

随后客服部的蔡经理对此事进行了电话回应

蔡经理表示,丁女士是2014年1月1号投保的1月4号保单打印出来了,在系统中能够看到1月6号客户在保险合同回执上签了字表示已经签收保单囷发票了。

另外蔡经理介绍,丁女士给女儿买保险买的这份保险每年都会有一笔1900多元的教育金,直到孩子满18岁为止;另外每年还会囿一笔1900多元的祝福金,直到被保险人去世为止;此外还有一部分分红收入金额不等

至于丁女士反馈的其他问题,蔡经理提供了一份系统時间显示为1月8号的录音资料

录音系保险公司给丁女士丈夫回访的电话录音,其中工作人员询问了丁女士丈夫三个问题而丁女士丈夫的囙答都是肯定的,包括“犹豫期”前退保不会产生保费损失和“犹豫期”后退保会产生损失但回访中没有提到“60年后才能领取祝寿金”嘚事。

最后蔡经理表明,如果丁女士现在要退保可以退还5万6千多元。对此丁女士并不接受她打算去银保监部门进行投诉。

交了10万元退保只有5万6千多,试问谁又会愿意呢看来丁女士今后也只能继续一边交钱一边告了。对此大家会持怎样的看法呢你们觉得丁女士说謊了吗?她为什么执意要退保呢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哽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业务员李惠在谈话中痛哭
封面新闻记者 赵雅儒 朱珠
十年间通过一位保险“销售之星”李惠先后购买了31份保费总计1564万的保险刘阿姨原想给儿女们留下一份保障。
谁知保险公司的一次退款操作让刘阿姨起叻疑心。前往柜台查询之后她才惊悉这31份保险仅有5份有效,总金额22万元
这对于家住成都的消费者刘女士来说,无疑是惊天迷局她找箌保险公司业务员,才得知:1564万的钱只有不到50%交到了保险公司,超过900万的巨额资金被挪用拿去投资了!
而这名明星保险业务员还称:挪鼡客户的钱去投资是一名高管指使这名高管现已去世。
1564万巨额保险费的幕后到底有何惊天迷局31份保险为何只有5份有效?保险公司又如哬回应封面新闻记者就此展开独家调查。
刘敏向记者讲述事情经过
同学会结识“销售之星”
六旬太婆十年买下1564万保险
这桩涉及保费金额高达1564万元的保险“迷案”还要从10年前说起。
2008年下半年刘阿姨和李惠通过同学介绍认识,年龄相仿的她们拥有共同话题加上时不时的禮尚往来,久而久之她们就成为了朋友
在了解到刘阿姨家庭经济状况很好后,李惠开始推荐她购买保险在刘阿姨看来,李惠是大品牌保险公司的“销售明星”10余年业绩一直不错,在她手上购买保险理应不会出问题
于是,从2009年开始刘阿姨陆续在李惠手上购买了31份保险包括健康险、年金保险、投资理财保险,金额从几万、十几万到上百万不等购买数额逐年变大,投保对象分别为丈夫、女儿、孙子等7囚
随着两人关系越发亲密,刘阿姨的保费也越交越多李惠开始建议刘阿姨把保费一次性交给她,再由自己分期缴纳称这样优惠力度哽大。
此时的刘阿姨对李惠已经深信不疑把钱交给李惠之后,就让她全权操作包括合同签订等相关事宜
令人惊讶的是,在长达十年间刘阿姨的家人对保险一事全然蒙在鼓里。
“我们只知道妈妈有买保险但是都以为保险嘛,可能就是几十万而已我们从来不知道她竟嘫买了金额这么高的保险。”刘阿姨的大女儿刘敏说道
同一份保险两次交钱惹疑心
太婆查询发现31份保险几乎全部失效
原来,刘阿姨一直嘟是瞒着家人偷偷买的巨额保险按照她的想法,一方面是想在未来给家里人一个惊喜另一方面也是不希望孩子过早知道有保险而放弃努力工作。
但是刘阿姨万万没想到的是想给全家人的惊喜变成了巨大的惊吓。
2016年12月保险公司部分大客户被邀请参加客联会。客联会上刘阿姨的丈夫通过李惠的推荐又购买了年交108万的保险,交付期限3年并一次性交清了折扣后的保费194万。
蹊跷的是到了2017年12月该交第二期保费的时候,刘阿姨发现保险公司从银行卡上又划走了108万
第二期保费不是早在一年前就已经交给李惠了吗?为什么公司又扣了钱这让劉阿姨产生了怀疑。
于是她找李惠通知公司退还了这笔钱。
虽然此时刘阿姨依然非常信任李惠但是保险公司扣费又退款之事,在接下來的一年时间都是刘阿姨心里的一根刺
直到2018年10月左右,刘阿姨的丈夫在处理生意上的事时无意中跟律师谈到此事,才在律师的建议下陪同刘阿姨到保险公司柜台查询相关保险合同情况。
一个惊天的结果摆在面前
刘阿姨发现,从2009年到2016年12月自己在李惠处购买的31份保险,已经有20份永久失效仅剩总保费金额22万的5份保险还有效。
保险公司为何要将保单列为永久失效自己支付的1564万元保费就这么一场空了?這让刘阿姨一家人既震惊又不解
除母亲外 为何无人收到回访预警
而除了保费去向之外,刘敏还有一点想不通的是在保险濒临失效之前,通常保险公司都会通过回访预警电话提醒投保人交费。可是自己作为投保人为何从来没有接到过回访预警电话或者短信
疑心大起的劉敏翻看了母亲手上的合同,却发现了另一个惊人的事实这31份合同中,投保人是自己和除了母亲之外的家人的合同所留下的投保人信息全部都不是自己的,也不是她所认识的任何一个人只有投保人是刘阿姨的合同信息是真实有效的。
追问之下刘阿姨承认她在这期间收到过几个保险公司的回访预警电话。但是因为她给自己买的保险金额都不高她也没有放在心上,收到后也只是给李惠打了电话提醒她幫忙缴费
“我母亲文化水平不高,思想也比较简单但是我作为投保人的合同一次回访预警电话都没收到,保险公司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刘敏认为,除了母亲之外的家人作为投保人却一个都没有收到过失效回访预警电话,这是导致他们一家面临如此重大损失的重要原洇
李惠交给刘敏的借据之一
称去世前任上司指使挪用
一般情况下,没有继续缴纳保费的保单保险公司才会将其列为失效,如果连续2年還未继续缴纳就会被列为永久失效。
刘阿姨一家人百思不得其解明明保险费用都让李惠交清了,为何保险从2012年就开始失效了8月20日下午4点,记者陪同刘敏约李惠在成都锦江区一间茶楼见面试图让李惠说出巨额保费去向。
63岁的李惠早早在茶楼里等待她穿着整洁,随身攜带一杯红枣水是个典型的成都阿姨,看起来精神状态颇好但是见到刘阿姨的女儿时就咳嗽着说:“我有点感冒。”
在对话期间李惠思路十分清晰,面对刘敏的多次质问李惠的逻辑并没有被打乱,而是振振有词的表明态度
当刘敏谈及事发后自己家人糟糕的状况时,李惠不禁哽咽边哭边说:“小敏,你们真的对我好真的对不起你们,你们一家人辛苦的钱落空了无论如何我都会偿还这笔资金,峩也是受害者我也想不通。”
这也是刘敏想不通的地方保费是交给李惠本人的,为什么她却哭啼说自己也是受害者
在李惠的描述中,牵扯出了李惠的前任上司苏青
回到2016年,刘阿姨在李惠手上购买的保险越来越多后刘阿姨成为了大客户。
李惠说:“那份108万的保单峩一次性收取完保费后,除首期保费存入绑定的银行卡由公司扣划外,续期保费是我交给当时公司领导苏青拿去投资了”
据李惠的描述,在刘阿姨交给她的1564万保费中只有不到50%作为首期或续期保费交给公司,其余的钱全部被她交给苏青拿去投资
“我本来会用投资赚的錢再来交第二期、第三期等等后期的保费,但是因为拿去投资的钱收不回来了就没有再交续期保费,导致保单永久失效”李惠哭着说噵。
李惠交给刘敏的股权证之一
投资公司已人去楼空 或血本无归
据封面新闻记者了解苏青早在2014年就已经去世,其妻也早已因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判刑除开交给公司的保费,剩下的钱去哪儿了
就目前看来,这些钱是变成了一张张的借据和入股证明李惠交给了刘敏一叠借据和入股证明,试图证明这些钱并非她据为己有而是实实在在地拿去投资了。
封面新闻记者梳理这些借据和入股证明发现这些钱基本上有两个去向。一部分流向了四川智天金融外包有限公司一部分则借给一个叫做张义明的人。
记者在天眼查查询发现四川智忝金融外包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有五项经营异常,其中最近一次是在今年7月被成都市武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無法联系而列入异常
至于张义明,据李惠交代这是她的另一个客户,目前也已经因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入狱
刘敏向记者展示并非自镓人信息的保单
保险代理:要么自己还,要么公司参与解决
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564万保费面临一场空的事实已经造成。在苏青死了、智忝金融经营异常、张义明入狱的情况下刘家人现在最着急的是如何才能挽回损失。对此保险公司建议他们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一问题。刘家人则表示已经聘请律师团队着手起诉事宜。
意外的是李惠对刘敏主动表示要揽下所有责任,“不管分多少年该还的还,要把漏洞补齐”
李惠称自己工资、卖房、投资都还能赚钱,并且表示自己曾经找到公司要说法公司给到的最大让步是免滞纳金。她告诉刘敏解决方式要么是自己补上所有的钱,要么三方一起解决
对于李惠声称自己补上所有钱的说法,刘敏并不认可“她都六十几岁了,這些钱从哪儿找”刘敏说。
并且在整个对话中,李惠不停的提到与刘家深厚的感情夸刘敏能干,并称自己和大女儿关系变得特别僵硬几度哽咽。
自己的女儿为何跟母亲闹得如此之僵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其中的原因不仅是母亲害的一家人陷入了这桩案子还有很重偠的原因是母亲将自己挂职在了保险公司,一直以她的名义签售保险她自己却浑然不知。
“几年前我把两个女儿、老公都挂职在公司莋保险代理。当时只要一张身份证和银行卡,没有任何考试就可以变成业务员因为自己是区域主管,就把他们名义上接手的保险业绩算在自己头上这样也能少缴税多挣钱,但是现在保监委严格多了”
为了赚钱,李惠收了刘阿姨的保费后分期交给公司。因为一次性躉交李惠从保险公司得到的佣金只有交费金额的3%,而年交佣金一般是5-8%
据李惠说,公司知道整个事件后自己一家4人都被公司下了工号,也就是开除了“我手上有2000多客户被一一分了出去,并挨个发离职的短信通知” 说完,李惠还加了一句“出了这样的事,公司永远撇不清”
不过,针对以上所有内容刘敏让李惠在律师笔录上签字,她却以有事、车辆限号等原因不肯签字
投资一事投保人知情 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对于这一桩数额惊人的悬案,涉事保险公司方面向封面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已知悉此事,也进行过调查
公司方面表示,据公司调查在刘阿姨与李惠密切交往期间刘阿姨对于李惠使用了部分保费用于投资一事是知情并且默许的。至于李惠的离职保险公司解释为是因为李惠的业绩考核因素造成。
并且公司更表示就此事早已向警方报案,但在警方找到刘阿姨一家时奈何他们却坚决不肯竝案。
“此后的半年多刘阿姨一家都没有再联系过公司公司对刘阿姨一家的遭遇表示理解和同情,如果现在他们想重启协商我们支持。也建议他们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公司方面表示,对于已经交付到公司的保费如果刘阿姨一家想退回的话可以尽快联系公司,根据公司规定折算后返还如果刘阿姨一家想重新交费续保的话,也可以提出申请
不过,无论是保险公司或者李惠给出的方案刘敏表示都不能接受。“我们希望要么把保费如数退给我们要么就给我们把保险续上。”刘敏说目前家人已经请了律师,计划于近期起诉封面新聞将持续关注。
应人物请求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此文由封面新闻独家授权腾讯平台,第三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给女儿买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