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i编辑器使用说明说明与凡例的区别

冯其庸《瓜饭楼丛稿总目》提要(一)
已有 1990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冯其庸,瓜饭楼丛稿总目,提要|
冯其庸《瓜饭楼丛稿总目》提要(一)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2012年3月25日(北京时间)发布
书名: 《瓜饭楼丛稿总目》
编 者: 《瓜饭楼丛稿编辑委员会》
封面题签: 冯其庸
出版发行: 青岛出版社
《瓜饭楼丛稿》版式总设计:&& 陈耀华
《瓜饭楼丛稿》装证总设计:&& 王运天、姚伟廷
《瓜饭楼丛稿》影印总监制:&& 汪大刚
责任编辑: 刘咏、董建国
出版时间: 2012年1月第一版
印刷时间: &&2012年1月第一次印刷
照排: 青岛新华出版照排有限公司
印刷: 上海中华商务联合印刷有限公司
页码: &&&&271页
插页图版目录:5
开本: 720X1020毫米1/16
总印张: 17.5
书号: ISBN: 978-7-
定价: 80.00元
照片(一)26张,(二)9张是依据该书翻拍的。
《瓜饭楼丛稿》编辑凡例
本书共三个组成部分:(一)《冯其庸文集》,收作者的论文、专著、诗词、散文、题记等文字;(二)《冯其庸评批集》,收作者评批的文字,包括《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瓜饭楼手批甲戌本(石头记)》、《瓜饭楼手批己卯本(石头记)》、《瓜饭楼手批庚辰本(石头记)》等;(三)《冯其庸辑校集》,包括作者所辑校的古人著作,如《重校(八家评批红楼梦)》、《(水云楼诗词)辑校》、《重校(十三楼吹笛谱)》等。
二、本书所收作者文集、评批集、辑校集三类文字,都依结集前最后出版的原样,未再作改动,遇有必须改动者,则另作说明。改正错别字则不在此例。
三、本书所附图片较多,这是因为文章内容的需要,它是文章的组成部分,这些调查图片,也都是作者亲自拍摄的(《春草集》的剧照例外)。
四、本书所用图片,有的拍摄年代较早,有的拍摄年代较近,还有少量年代极早的老照片,清晰度不可能一致,但为文章内容所需,故皆录用。
五, 本书个集图片多寡不一,亦视其内容而定,不强求一律。
六,《剪烛集》重点是收录作者纪念学界前辈、好友的文字,《墨缘集》重点是收作者怀念书画界的前辈和同辈至友,但作者的师友中,有的既是著名学人又是著名艺术家,凡属这种情况则两集都收有关部门纪念此人的文字,但文章不同,亦各有重点。
《瓜饭楼丛稿》编辑委员会
2010年6月15日
《瓜饭楼丛稿》出版说明
《瓜饭楼丛稿》总序
《瓜饭楼丛稿》编辑凡例
《冯其庸文集》出版说明
《冯其庸文集》序
《冯其庸文集》编辑凡例
《冯其庸文集》分卷书目
《冯其庸评批集》出版说明
《冯其庸评批集》序
《冯其庸评批集》编辑凡例
《冯其庸评批集》分卷书目
《冯其庸辑校集》出版说明
《冯其庸辑校集》序
《冯其庸辑校集》编辑凡例
《冯其庸辑校集》分卷书目
冯其庸简谱
《冯其庸文集》各卷目录
卷一 秋风集
卷二 逝川集
卷三 文心集
卷四 春草集
卷五 剪烛集
卷六 墨缘集
卷七 沧桑集
卷八 漱石集
卷九 解梦集(上)
卷十 解梦集(下)
卷十一 中国文学史稿(上)
卷十二 中国文学史稿(下)
卷十三 《精忠旗》笺证稿
卷十四 曹雪芹家世新考(上)
卷十五 曹雪芹家世新考(下)
卷十六 瓜饭楼诗词草
《冯其庸评批集》各卷目录
卷一 瓜饭楼手批甲戌本《石头记》
卷二 瓜饭楼手批己卯本《石头记》(上)
卷三 瓜饭楼手批己卯本《石头记》(下)
卷四 瓜饭楼手批庚辰本《石头记》(一)
卷五 瓜饭楼手批庚辰本《石头记》(二)
卷六 瓜饭楼手批庚辰本《石头记》(三)
卷七 瓜饭楼手批庚辰本《石头记》(四)
卷八 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上)
卷九 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中)
卷十 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下)
《冯其庸辑校集》各卷目录
卷一 重校《八家评批红楼梦》(一)
卷二 重校《八家评批红楼梦》(二)
卷三 重校《八家评批红楼梦》(三)
卷四 重校《八家评批红楼梦》(四)
卷五 曹雪芹家世·《红楼梦》文物图录(上)
卷六 曹雪芹家世·《红楼梦》文物图录(下)
卷七 蒋鹿潭年谱考略《水云楼诗词》辑校重校《十三楼吹笛谱》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摘要: 年鉴&编辑说明&是全书纲领性文件,用来对全书编纂作出说明和规定,其地位与作用至关重要。但由于目前学界对年鉴&编辑说明&重视不够,故其存在的问题较多且突出,严重影响年鉴的编纂出版质量。本文试图从&编辑说明&与&凡例&关系、存在问题、编制规范等三方面对如何撰写&编辑说明&进行简略的考察分析,以探求年鉴&编辑说明&存在的共性,把握其中规律,提高年鉴&编辑说明&的编写质量。
关键词: 编辑说明 凡例 问题 编制规范
  笔者在参加全国年鉴评奖时注意到,当前年鉴&编辑说明&的编写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年鉴的开篇有&编辑说明&和&凡例&两种写法,绝大多数年鉴使用&编辑说明&,个别年鉴使用&凡例&。一些评委认为,年鉴中使用&凡例&,虽然作用与&编辑说明&相似,都具有年鉴总纲的功能,内容虽没错,但仍有不妥,就如同年鉴&目录&不及&条目&一样。那么,&编辑说明&与&凡例&有何异同,为何年鉴开篇宜用&编辑说明&?年鉴&编辑说明&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规范?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简略的考察分析,以探求年鉴&编辑说明&存在的共性,把握其中规律,提高年鉴&编辑说明&的编写质量。
一、 &编辑说明&与&凡例&辨析
  从年鉴和志书角度而言,&编辑说明&与&凡例&的性质、作用、地位等是相同的,都是对该书内容和体例的文字说明,对全书起到约束、指导、规范等作用。通常置于目录之前、版权页之后,位置显著。但在具体使用时,两者又有明显区别,志书通用&凡例&,不用&编辑说明&;年鉴通用&编辑说明&,一般不用&凡例&。
  &凡例&是沿袭古人的用法。&凡例&之用较早见于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1何为&凡例&?&凡&是广泛、通用之意,&例&是规定之意,合起来,&凡例&是就是修志通行的规定,或称修志遵循的规则。通俗地讲,&凡例&是书前说明本书内容、体例的文字。&凡例&《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书前关于本书体例的说明&2;《词源》解释为&说明著作内容和编纂体例的文字说明&3;《中国地方志词典》解释为&方志的编辑说明,叙述方志编纂体例与著作内容等&4。由此可见,方志的&编辑说明&专门用&凡例&表述,当然,除了方志用&凡例&,其他不少编著的&编辑说明&也用&凡例&,如,家谱、词典、字典等。方志是官修之书,一旦落实编纂,首先应对地情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制订&凡例&,说明该书的内容要旨,制订体例,通常谓之&发凡起例&。这是编著之前必须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什么年鉴宜用&编辑说明&?&编辑说明&是现代汉语的表述,直白易懂,在&百度&中也没有专门的解释。&编辑说明&广泛应用于现代图书资料的编辑之中,比如,全国各级各类年鉴除极少数外都用&编辑说明&。究其原因有三:其一,年鉴一年一编,每年都有调整,用&编辑说明&比较贴切,而方志几十年一编,用&凡例&体现其稳定性,且又是承袭古人的一贯用法;其二,年鉴是&舶来品&,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较短,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后,发展于20世纪90时代,盛行于2010年前后,年鉴使用&编辑说明&是大众化的需要;其三,与方志使用&凡例&一样,也是一种约定俗成。
二、 年鉴&编辑说明&存在的问题
  年鉴&编辑说明&是全书的纲领性文件,对全书编纂作出说明和规定,其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因此,&编辑说明&一般出自主编或执行主编之手,即总纂之手。由于年鉴是逐年连续编纂出版的,各卷年鉴都要有&编辑说明&,不同于一次性使用的志书&凡例&。因此,每年的&编辑说明&不可能相同,应与时俱进地作出相应的调整,在作出必要的说明和规定之外,应重点说明该卷年鉴的调整情况、年度特色、地域特色,并要做到表达准确、言简意赅。
  中国年鉴发展30余年来,很少有人研究&编辑说明&;从年鉴的编纂实际看,也很少有人能真正重视&编辑说明&,多数情况是承袭前鉴,修定于编后,少有人能做到调整于编纂之先,修订于编纂之中,不少年鉴工作者对&编辑说明&缺乏足够的重视,任务观点,草率了事;在全国各级各类年鉴评奖中,也不评&编辑说明&的内容质量,只看&编辑说明&的校对差错。从全国年鉴的编纂情况来看,&编辑说明&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应引起年鉴界的高度重视。&编辑说明&的主要问题有:
  1. 文字太少,内容不全。如,2011卷《浙江年鉴》,&编辑说明&共5条,文字只有300余字,基本情况说明不够,调整情况未涉及,也未涉及本书规定1。
  2. 文字太多,内容过细。如,2013卷《龙湾年鉴》,其&编辑说明&共1800余字,密密麻麻地写了很多,其中,大话写了不少,如,第一条&作用&写了80余字,第二条&指导思想&写了200余字。有些说明过细了,如,&本书中公历世纪、年、月、日、时、分、秒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历史纪年和农历年、月、日均用汉字数字表示。&最后,成书情况也写得过繁,有120余字,即&《龙湾年鉴》的编纂工作在龙湾区委、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属各部门和各街道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各有关单位撰稿人的通力协作,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借此,深表谢忱!由于任务重、时间紧、人手不足、水平有限,疏漏失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2其中,第一句话还是病句,主语&编纂工作&没有谓语,或是谓语搭配不当。
  3. 很多年鉴基本情况说明五花八门,不够规范,也不够全面。所谓基本情况主要指本书主办和承编单位、定性、起编年、几年一编、卷数;指导思想或原则、内容、范围、作用;体例、方法、结构层次及其数量和符号、文字和图表数量等。多数年鉴对这些情况的说明是参差不齐的,缺乏比较性,信息也不完整,给读者留下不少疑问,同时还存在顺序颠倒、主次不分、详略失当等问题。
  4. 不少年鉴重点情况缺失,或轻描淡写,特色不明。所谓重点情况指的是框架结构调整、内容增减、行政区划调整等,反映本书的年度特色和地域特色内容。这是&编辑说明&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大亮点,体现年鉴常编常新,是最需要告诉读者的内容。如果缺写或少写重点情况,那么这个&编辑说明&显然是不到位的。
  5. 对规定内容说明不够。&编辑说明&包含两大内容,一是对内容的说明,二是对内容的规定。多数年鉴的&编辑说明&偏重于说明,而少有规定。&规定&是年鉴编纂工作的行动指南和重要尺度,应择要而记。根据图书出版的要求,旧制单位不能使用,应与国际单位接轨,由于我国人民群众的使用习惯原因,生活中常用&亩&&公里&&公斤&等旧制单位,但出版社有明确规定,这些旧制单位在公开出版物中不能使用,如果全书统一使用国际单位,那么,在&编辑说明&中应作出明确的规定,以规范编纂工作。此外,对一些重要或易混淆的称谓使用、特殊地名使用等应作出规定。当然,在基本情况说明中也包含关于记述时间、范围、体例、形式等方面的规定,许多情况说明与规定是交融在一起的。
  6. 说明的内容顺序颠倒,轻重不分。这属于&编辑说明&写作的章法问题。先说明什么,后说明什么,重点说明什么,扼要说明什么,这些都涉及&编辑说明&的质量问题。顺序颠倒的情况比较多,如,有的把框架结构调整情况放到体例、结构层次等基本情况之前,有的把资料来源情况放到结构层次之前等。畸轻畸重的情况也比较多,比如,有的说明年鉴内容、作用的情况过多,有的编纂指导思想和原则的说明过多,有的结构层次情况说明过多,有的枝尾末脚的情况说明过多,有的成书等情况说明太多,等等。
  7. 表达不准确。如果仔细研读推敲,很多年鉴的&编辑说明&存在语言表达不准确的情况。&主管&&主办&&主编&&承编&&编纂&&编著&等词一般出现在开篇第一条说明中,这些词在众多的&编辑说明&中有不少是表达不准确或不够准确的。如,《绵阳年鉴(2014)》这样表述:&该书由绵阳市人民政府主管,绵阳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主办,绵阳年鉴编辑部主编&1,其中,&主管&&主办&的对象不对,&主管&是间接责任,&主办&是直接责任,&绵阳市人民政府&的责任应该是&主办&,而不是&主管&。《地方志工作条例》第八条规定:&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分别由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按照规划组织编纂,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编纂。&2由此可见,绵阳市人民政府是年鉴的&主办&主体,而不是绵阳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再说全国县级以上也没有&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的称法,应规范称&市地方志办公室&;再有,&绵阳年鉴编辑部&中&绵阳年鉴&应加书名号;还有,&主编&一词不妥,与书中的&主编&对象不一致,应称&承编&。
  又如,&《萝岗年鉴》是中共广州开发区工委、管委会,中共萝岗区委、区政府主办&3,其中,&主办&两字没错,但是执行主体太多了,此其一;其二,年鉴编纂的主体应是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而不是党委,应把&工委&&党委&删去,可改为&《萝岗年鉴》由萝岗区人民政府主办&,压缩了17个字符。
  在年鉴的&编辑说明&中,关于年鉴的定性表述也是五花八门的。有&资料性工具书&&大型资料性工具书& &综合性资料工具书& &综合性资料工具书&&大型年刊&&信息资料性工具书&&地方综合性年刊&&综合性年刊&&大型资料性年刊&&年度性资料文献&&地方信息资料性文献&&综合性年鉴&&地方综合性年鉴&&政府综合性年鉴&&大型地方综合性年鉴&,等等,其中,大的方面有&工具书&&年刊&&资料性文献&&综合年鉴&等不同之称,小的方面称法更多。《地方志工作条例》将地方综合年鉴定性为&资料性文献&,这是比较准确的定性,其内涵包含&工具书&和&年刊&的性质,并暗含地方综合年鉴与地方志书一样具有&著述性&之义;至于&综合年鉴&一说实际上是白说,并没有定性,即&年鉴&是&年鉴&。此外,有一些年鉴没写定性。在年鉴&编辑说明&中,凡上述表述不准或不妥的情况不胜枚举。
  8.& 自相矛盾。&编辑说明&中一些条款内容是对全书作出的规定,明确年鉴编纂的方向,指导年鉴编纂工作,并引导读者阅读和利用。主要规定有时间、地域、体例、数据采用等,还亩、公里、公斤的使用等,规定不可过细,有些规定都有全国性法规、细则或文件,如,《出版物上法定计量单位的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等,还有很多是图书出版方面的规定以及约定俗成的用法,这些都不需要在&编辑说明&中予以特别规定和说明。但是,就上述一些主要规定而言,有的未作出规定,而作出规定的常常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不少年鉴未标明&体例&,无论是标明体例,还是未标明体例,多数年鉴是采用&条目体&编撰的,但是,正文中有一些年鉴还使用第一人称表述,明显自相矛盾;很多年鉴使用大量的主观色彩的语言,明显不符年鉴的体例。有的未写明资料的时间,有的明确资料的时间,但有的年鉴出现时间表述与正文内容不相一致的情况。如,&收录时间以日至12月31日为限&,再没有补充说明了,这显然是不严密的。年鉴稿件中有不少内容的时间是上溯或下延的,还有一些历时性资料,这样表述明显是自相矛盾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9. 其他问题。年鉴&编辑说明&除上述问题外,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如,序列号不统一,有的用汉字数字,有的用阿拉伯数字,宜统一用汉字数字。落款不一致,或不准确,或未落款,通常说明主体应落款年鉴编辑部或年鉴社,并落款时间,但有的写单位名,有的只写时间,有的什么也没有,等等。&编辑说明&的位置编排不规范,按方志出版社的要求,&编辑说明&的位置应放在版权页之后,奇数页上,版权页置于扉页之后,有不少年鉴的&编辑说明&没有放在这个位置上,很不规范。
三、 年鉴&编辑说明&编制规范的思路
  年鉴&编辑说明&出自年鉴总纂之手,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因此,&编辑说明&的质量也是衡量年鉴编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从中可以一窥年鉴编纂质量的优劣。编制好一部年鉴的&编辑说明&,既要加强学习,借鉴他山之石,确立一个比较高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对年鉴编纂质量有一个比较准确定位,又要从以往年鉴的编纂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与时俱进,不断优化编纂思路,不断加强编纂规范,不断探索编纂方法。
  编制&编辑说明&有一定的章法,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是编制&编辑说明&的基本规范。遵守这一规范,可以保证&编辑说明&的基本质量。年鉴&编辑说明&编制规范结构要素列表如下:
  表中所列是年鉴&编辑说明&编制的基本规范,结构内容由基本情况、重点情况、规定情况、其他情况及落款五个部分组成,其中,有共性内容,也有个性内容,所列要素要点比较全面,共性要素要点是必须写明的,个性要素要点视各家年鉴实际情况而定。按表所列内容编制年鉴&编辑说明&,能够做到既规范又全面,能有效提升&编辑说明&的编制质量。
  总之,一个好的&编辑说明&既要做到基本情况全面扼要,重点情况具体而微,规定内容简洁明了,其他说明要言不烦,落款妥帖不缺,还应做到要素不缺不漏,内容详略得当,避免交叉重复,排列前后有序,表达准确简洁,与正文内容呼应,位置摆放规范等。(来源: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广州市荔湾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荔湾区地方志馆)
地址:广州市逢源路129号8楼地方志办 邮编:510150
电话:综合科、业务科
对外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
詹天佑故居纪念馆 地址:恩宁路十二甫西
对外开放时间:上午10:00至下午5:30(逢周一闭馆)(葫芦世界)
(一好阅读)
(一好阅读)
(一好阅读)
(凉拌鸡爪)
第三方登录:词典的使用指南 可以查看各词典的凡例(编辑方式、使用方式等)以及收录内容。 1 选择某一词典。(→第 32页) o 显示词典的初始画面。 2 按 键后再按 键。 3 按 键选择后,按 键。 o 显示使用指南画面。 o 按 键选择要查看的项目后,可上下翻阅画面。 o 希望返回查看使用指南前的画面时,按 键。 ● 在以下模式中无法启动使用指南功能。 o 英语多词典查询 o 汉语多词典查询 (EV-SP2900)/ 多词典查询 (EV-SP3900) o 目录画面 o FREE MEMO o 学习簿 o 计算器 38
词典的使用指南
可以查看各词典的凡例
编辑方式、使用方式等
以及收录内容。
选择某一词典。
显示词典的初始画面。
显示使用指南画面。
键选择要查看的项目后
可上下翻阅画面。
希望返回查看使用指南前的画面时
在以下模式中无法启动使用指南功能。
英语多词典查询
汉语多词典查询
匿名用户上传于:
&2018 蟹腿&&&&粤ICP备号-2
(┯_┯)广告君被屏蔽了~~~
感谢您的支持,请按照如下步骤取消屏蔽ABBAO的广告():
我取消屏蔽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站编辑岗位说明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