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能达到损益平衡点.ppt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内容串讲ppt.ppt 10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安全边际与安全边际率模型
此模型是在单一产品损益平衡点模型基础上建立的。用于分析企业实际或预计经营状况的安全程度。
安全边际量
=实际或预计销售量x-损益平衡点销售量x0 安全边际
企业实际或预计业务量与损益平衡点业务量之间的差额,计算公式为
安全边际额
=实际或预计销售额S-损益平衡点销售额S0 安全边际率(B)
安全边际与实际或预计业务量的比率。 保本作业率
损益平衡点的业务量与实际或预计业务量的比率。
安全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之和等于1,说明保本作业率越小,企业经营越安全。 利润=(实际或预计业务量-损益平衡点业务量)×(单位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x-x0 ) ×(p-b) 销售收入=实际或预计业务×单位销售价格 税前目标利润模型的损益平衡点的销售量与销售额 税后目标利润模型的损益平衡点的销售量与销售额 实现目标利润模型的损益平衡点
损益平衡图—图示法
损益平衡图是以图的形式描述企业的成本、产出与利益之间的线性关系。 损益平衡图有以下绘制形式:传统式P279-280、贡献毛益式P280--282、利量式P282—283。 影响损益平衡点与利润的各因素
影响损益平衡点与利润的因素主要有单位销售价格、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借助于敏感系数来度量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三、损益平衡分析与决策
将损益平衡分析与决策分析相结合,可以对企业进行成本结构决策、生产决策和定价决策。P289 损益平衡分析的局限性
损益平衡分析是一种静态分析、短期分析、一次线性分析。P293-294 第十章 标杆分析 一、 标杆分析概述
标杆分析 又称标杆管理、基准管理、基准化分析.在管理学领域中,与企业管理流程、战略联盟共同称为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 标杆分析法
将企业经营的各方面的状况与环节与竞争对手或行业内外一流的企业进行对比分析过程,是一种评价自身企业和研究其他组织的手段,是将外部企业的持久业绩作为自身企业的内部发展目标,并将外界的最佳做法移植到本企业的经营环节中去的一种方法。
根据企业的类型与内在结构方式标杆分析分为
内部标杆分析、竞争标杆分析、职能标杆分析、操作性标杆分析、战略性标杆分析等。
内部标杆分析以企业内部操作为基准的标杆管理,通过识别内部绩效标杆为标准,确立内部标杆管理的主要指标。P298--299 二、 标杆分析的阶段
标杆分析的过程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这里介绍詹姆斯·哈里顿的五大阶段分类法—标杆分析计划阶段、内部数据收集与分析阶段、外部数据收集与分析阶段、改进项目绩效阶段、持续改进阶段.P300--309 标杆分析的计划阶段
此阶段是标杆分析成功与否的关键阶段,需根据具体测量方法制定标杆分析的整体规划,保证标杆分析流程顺利进行。 1.明确标杆分析的对象 2.获取决策层的支持 3.制定评测方案 4.制定数据收集计划 5.同专家一起审定计划 6.评定标杆管理项目 内部数据收集与分析阶段
知己阶段 1.收集与分析内部公开信息 2.选择潜在的内部标杆分析伙伴 3.收集内部第一手研究信息 4.进行内部访谈与问卷调查 5.建立内部标杆管理委员会 6.进行内部标杆管理现场考察 外部数据收集与分析阶段
知彼阶段 1.收集与分析内部公开信息 2.收集外部第一手研究信息 改进项目绩效阶段 1.确定改进方案 2.制定实施方案 3. 改进方案获得决策层的通过 4.执行方案并评估效果 持续改进项目阶段 1.维护标杆管理数据库 2.实施持续绩效的改进 谢谢 :1, 1, 3 匈牙利算法的求解步骤
1. 变换指派问题的效率矩阵(cij)为(bij),使在(bij)的各行各列中都出现0元素,即
(1)从(cij)的每行元素都减去该行的最小元素;
(2) 再从所得新效率矩阵的每列元素中减去该列的最小元素(已有0元素的列不必做)。 2. 进行试指派,以寻求最优解。
在新的效率矩阵(bij)中找尽可能多的独立0元素,若能找出n个独立0元素,就以这n个独立0元素对应解矩阵(xij)中的元素为1,其余为0,这就得到最优解。 3.
用最少的直线通过所有0元素。其方法:
在有0*的行、列,过0*画横线或竖线,有n个0*只能画n个横竖线,且过所有的?元素。
若0* 元素的数目m 等于矩阵的阶数n(即:m=n),那么这指派问题的最优解已得到。若m & n,则转入下一步。 4.
变换效率矩阵(bij)以增加0元素
在没有被直线通过的所有元素中找出最小值,没有被直线通过的所有元素减去这个最小元素;直线交点处的元素加上这个最小值.新系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6页20页27页62页35页51页14页12页40页47页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会计学原理(第2版)(陈国辉)第2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要素.ppt 6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3.在会计期末,将收入与费用相减得出企业的利润。利润在按规定程序进行分配以后,留存企业的部分(包括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转化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或减少),同时,要么是资产要素相应增加(或减少),要么是负债要素相应减少(或增加),结果,等式仍然保持平衡。
三、扩展的会计等式 四、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会计对象 会计要素 分类 财务状况 (静态) 经营成果 (动态)
所有者权益
利润 资 金 运 动
期初余额 8000
期末余额 9000
资产 期初余额 8000
期末余额 9000
负债、所有者权益 本期费用(2000) 利润 (1000) 本期收入(3000) 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关系示意图 四、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练习与掌握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资料:东华公司2014年7月的资产负债表显示资产总计390000元负债总计112000元,该公司2012年8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用银行存款购入全新设备一台,价值20000元; (2)以银行存款偿还所欠供应单位账款7000元; (3)投资者投入原材料,价值10000元; (4)收到供应单位所欠款项7000元,收存银行; (5)将一项长期负债50000元转为对企业的投资; (6)按规定将资本公积转实收资本。 要求: (1)根据7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说明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2)计算7月份东华公司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 谢
谢! *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所有者 权
益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 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1)负债是企业对债权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企业负有偿还义务; 而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对投资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归还给投资者的。 (2)债权人只享有按期收回利息和债务本金的权利,而无权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和经营管理;投资者则既可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也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3)在企业清算时,负债拥有优先求偿权;而所有者权益则只能在清偿还所有的负债后,才返还给投资者。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
C.收入最终能导致企业 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A.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 中产生,而不是偶发的交 易或事项中产生。 B.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 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收入的确认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收入的构成 主营业 务收入 其他业 务收入 投资 收益 收
入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收入的构成
应该予以强调的是,上面所说的收入是指狭义的收入,它是“营业收入” 的同义词。
广义的收入还包括“利得”即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也就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 用 A 是企业在日常 活动中形成的 B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 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 总流出 C 会导 致所有 者权益 的减少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费用的确认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费用的构成
这里所说的费用其实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成本和费用。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费用 成本 费用 期间费用 各种间接费用 直接人工费用 直接材料费用 营业税金 资产减值损失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水电 费用 成本 费用 期间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 资产减值损失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费用的构成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营业成本 费用的构成 成本,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营业税金,企业营业活动应当负担并根据销售收入确定的 各种税费。 管理费用,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 项费用。 销售费用,企业在销售商品的过程中发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6页20页27页62页35页51页14页12页40页47页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量本利分析法(精华)讲解.ppt 2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量本利分析法 卓
录 一、量本利分析法的概念和用途 二、单一产品的量本利分析 三、经营安全率与损益平衡点的作业率 四、量本利分析的应用与效益评价 一、量本利分析法的概念和用途 量本利分析的概念
量本利分析的主要用途 量本利分析的概念 量本利分析是研究成本、销售量与利润之间函数关系的技术方法。其公式是: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利润
或: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 固定成本––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成本。如企业车间经费和企业管理费中的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租赁费、办公费等。 变动成本––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成正比例增减变动的成本。如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计件工资等。 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销售量 混合成本的概念 混合成本,是指有一些成本项目,其总额虽然也随着销售量的增减而变动,但却不成正比例。如机器设备的维修费、热处理设备的动力费等。 对于各项混合成本,应采取一定的技术方法,将其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成 本 特 性 模 式 边际贡献的概念 边际贡献,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它有两种表现形式: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因此,可得如下关系式:
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利润 或:单位边际贡献 x 销售量––固定成本=利润
从上述公式可知,边际贡献的作用是为补偿固定成本和提供利润作出贡献的。即:
边际贡献 & 固定成本,企业就有利润;
边际贡献 & 固定成本,企业就产生亏损。 量本利分析法的主要用途 在给定售价,固定成本和各种产品的变动成本条件下,企业就可以确定销售多少件产品可以达到损益平衡点(保本点)。 为达到一定时期的目标利润确定所需的销售水平。 在预计销售量、售价、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已定的情况下,可测算出保本点和预期利润,评价企业的经营安全程度。 在销售量、成本和目标利润已定的条件下,确定产品的售价。 在销售量、售价和目标利润已定的条件下,可为降低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提供一定的途径。 在生产、销售和订价等方面,可以广泛应用边际贡献的观点进行决策。 量本利分析既可用于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又可用于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对于开发新产品的试制和批量生产均能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 二、单一产品的量本利分析 方程式法----将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用方程式表示,并利用方程式在其他因素已知的条件下,求出某一未知因素的数值。 由于:
销售额––总成本=利润 因此,
销售额=总成本+利润 或:
销售额=(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利润 方程式法例----确定保本点和目标利润 (一)设某机械厂的管理人员正在考虑对一种新产品甲进行投资,新产品预计售价为125元/件,单位变动成本预计为75元,每年固定成本总额预计为60万元。管理人员想要知道销售多少件产品甲,企业才能达到损益平衡。 公式:销售额=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预期利润 设:X
为企业达到损益平衡时所需的销售量。 可得:125 X = 600 000 + 75X + 0(利润)
12 000(件) (二)目标利润为180 000 时的销售量为:
125 X = 600 000 + 75X +180 000
15 600(件)
2. 边际贡献法 在上例中,边际贡献为:50元(125 元–75元) 这50元是用来补偿固定成本的,当补偿完毕后,每多销一件产品产生的边际贡献就成为利润。 (1)求保本点销售量。
保本点销售量= 固定成本 / 单位边际贡献
= 600 000元 / 50元 =120 000 件 (2)目标利润为180 000元时的销售量: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 单位边际贡献
= (600 000元+180 000) / 50元 =156 000 件 (3)求销售额 (1)达到损益平衡点的销售额=
固定成本总额/ (1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2)达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 (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 (1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1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销售价格)称为边际贡献率
法 盈亏平衡点 三、经营安全率与损益
平衡点的作业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复式记账及借贷记账法.ppt 6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5.下列账户中,在会计期末一般没有余额的账户有() A资产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D收入类账户
E利润类账户
1.以下各项中,通过试算平衡无法发现的错误()
A漏记或重记某项经济业务
B方向正确但金额少写
C借贷记账方向彼此颠倒
D方向正确但记错账户
E账户正确但记错方向 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 A登记的内容相同
B登记的时间相同
C登记的方向相同
D登记的金额相同
E登记的依据相同
1.如果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平衡说明账户金额记录完全正确() 2.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用哪一方登记增加或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 3.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一般没有期末余额,但有期初余额() 4.会计分录包括业务涉及的帐户名称、记账方向、金额三方面() 5.会计分录中账户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 6.“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7.平行登记要点中的“同内容”指的是相同的经纪业务内容()
实收资本构成企业的注册资本。比如说,A,B三人合伙开了一家企业,一人出资50万万,成立一年后企业效益很好,这是C想加入,并拥有同样的股份,C可不可以再出50万呢?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在A,B二人的努力下,企业已尽有了一定的留存收益,C加入后就可参与分红,出50万就赚到了,所以这是C出资60万,拥有三分之一的股份。其中50万放在实收资本,10万放在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这是资本公积的一个来源。另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发行股票的溢价收入等等,都放在资本公积。
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都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内容。其中: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直接投入企业的资本金,资本公积则是由于企业接受捐赠等原因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对企业的资产不具有要求权,因而企业在形成资本公积(增加)以后必须要单独设置账户进行核算。按照法律规定,企业积累起来的资本公积可在资本金不足的时候转作资本金使用。
实收资本主要是来自于股东的投资,而资本公积的形成有很多种。
例如,张三和李四各出资600万成立一家注册资本为1200万的公司,那么这1200万都是实收资本。如果注册资本为1000万,那么多余的200万就是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还有一些会形成资本公积的:如收到别人无偿捐赠;投资按权益法核算,实际投资成本小于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等等。
所谓结转,指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账户。这里涉及两个 账户,前者是转出账户,后者是转入账户,一般而言,结转后,转出账户将没有余额。
下面以制造业为例,结合资金运动的过程,对《基础会计》中的结转分录作一探讨。为简便起见以下例题不考虑增值税。
一、供应过程的结转 供应过程是生产原料的储备阶段是指企业支付货款到材料验收入库的采购过程。
例1:东方公司采购甲材料5000公斤,单价10元,采购费用500 元,开出转账支票支付货款,材料尚未入库。 编制分录:
借:物资采购(或在途材料)50500
贷;银行存款50500
例2:上述材料验收入库,按其实际成本转账。借:原材料50500
贷:物资采购50500
此笔结转分录初学者可以这样理解,在途材料减少,库存材料增加,即将在途材料转至库存材料。
这里需要说明两点:其一,在《基础会计》中由于不涉及材料成本差异,不存在计划成本,所以物资采购可视同在途材料。其二,材料的采购成本应包括买价和采购费用两部分。
二、生产过程的结转 生产过程是制造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中心环节,其核算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字;料、工、费,分别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该过程主要设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账户。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直接计入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
贷:应付工资、原材料等,
制造费用则间接转入生产成本。如何理解制造费用的间接转入?制造费用是一个集合分配账户,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第7章EBIT平衡点祥解.ppt 7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第7章EBIT平衡点祥解.ppt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二)评价 优点 它是一种衡量盈利性的简单方法,使用的概念易于理解;使用财务报告的数据,容易取得; 考虑了整个项目寿命期的全部利润; 缺点 使用账面收益而非现金流量,忽视了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忽视了净收益的时间分布对于项目经济价值的影响
已知某投资项目的计算期是10年,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当年完工并投产,若投产后每年的现金净流量相等,经预计该项目的回收期是4年,则计算内含收益率时的年金现值系数(P/A,IRR,10)等于( )。   A.3.2      B.5.5   C.2.5      D.4  
某企业使用现有生产设备每年实现的销售收入为3 700万元,每年付现成本为2 900万元。该企业准备从美国引进一台设备,买价为800万元。购得此项设备后本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每年销售收入预计增加到4 800万元,每年付现成本增加到3 500万元。 根据市场趋势调查,企业所产产品尚可在市场销售10年,10年后拟转产。转产时进口设备残值预计可以50万元在国内售出。如现决定实施此项技术改造方案,现有设备可以424万元作价售出,如果10年后出售,则售价为20万元。
按照税法规定,新设备的年折旧额为120万元,折旧年限为6年,残值为80万元;旧设备的折旧年限为15年,目前已经使用了3年,年折旧额为50万元,旧设备原值为774万元。 企业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为8%,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继续使用旧设备项目的净现值;   (2)计算使用新设备的项目净现值;   (3)分析评价此项技术改造方案是否有利。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 一、独立方案财务可行性评价及投资决策 评价独立方案财务可行性的要点包括: 净现值&0——现值指数&1——内含报酬率&项目资本成本
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一、如果项目的寿命期相同,则比较净现值,净现值大的方案为优
如果是投资额不同引起的(项目的寿命相同),对于互斥项目应当净现值法优先,因为它可以给股东带来更多的财富。股东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报酬,而不是报酬的比率。 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二、如果项目的寿命期不同,则有两种方法:共同年限法和等额年金法 (一)共同年限法(重置价值链法) 原理 :假设投资项目可以在终止时进行重置,通过重置使两个项目达到相同的年限,然后比较其净现值。 通常选各方案寿命期最小公倍寿命为共同年限。
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决策原则
选择重置后的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优。
最小公倍数确定方法
大数翻倍法。 大数是不是小数的倍数,如果是大数即为最小公倍数。 如果不是,大数乘以2,看看是不是小数的倍数,如果是,大数的2倍就是最小公倍数。如果不是,大数乘以3……
假设公司资本成本是10%,有A和B两个互斥的投资项目。A项目的年限为6年。净现值12441万元,内含报酬率19.73%;B项目的年限为3年,净现值为8324万元,内含报酬率32.67%。两个项目的现金流量见下表。要求采用共同年限法对两个项目选优。 两个指标的评价结论有矛盾。 项目年限的最小公倍数为6年。 项目
折现系数(10%)
0 1 -40000
内含报酬率
(二)、年等额净回收额法: 年等额净回收额=该方案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F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公司的资本成本率为9%,该公司2009年有一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拟定了两个方案:甲方案原始投资额为100万元,在建设期起点一次性投入,项目寿命期为6年,净现值为27.25万元。乙方案原始投资额为120万元,在建设期起点一次性投入,项目寿命期为4年,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均为60万元。假设该项目的风险水平与企业平均风险相同,   要求:   (1)计算乙方案的净现值;   (2)使用年等额年金法作出投资决策
(1)乙方案的净现值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损益平衡点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