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取商业机密会怎么处罚

一、商业秘密有法律上的定义規定在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中,是指不为公众所知的具有经济价值和实用性的,被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二、法条规定比较抽象,可以在商业交易的保密条款、保密协议或企业规章制度中详细规定商业秘密的范围我为客户起草的保密協议复杂的可能也有几页甚至十页以上,仅保密信息的定义就可能占去半页纸
三、泄密的一方如果负有保密义务,那么可能需要承担违約责任(如存在保密约定)如未签署保密协议,也可能需要依法承担侵权责任通常根据你泄密所获得利益、权利人遭受的损失额综合判断来确定赔偿数额。我国此类案件的赔偿额通常非常低且权利人胜诉率较低,因为利用商业秘密制度保护知识产权难度远高于专利制喥

在知识经济时代商业机密就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和领先的法宝因此,如何保护单位商业秘密就成为当前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员工的日常工作都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工作中形成的重要文件、数据,也大都存储在单位的电脑或服务器上因此,商业机密保护的具体工作就是保护电脑文件安全防止通过各种途径泄露。为了真正实现商业机密嘚有效保护我们需要得知商业机密泄漏的几种常见手段,并采取针对性的举措加以防范才可以最终实现防止商业机密泄漏的目标。

一、企业数据泄密、商业机密泄漏的几种途径

据第三方统计商业机密泄漏事件的80%都来自于内部员工的泄密。因此企事业单位防止商业机密泄漏首先要考虑的是来自内部人员的问题。泄密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问题。由于法律监管效果不足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使得内部泄密者很容易逃脱法律的制裁所以很多内部人员出于牟利的动机,私自盗窃企业核心机密兜售与其他企业甚至是競争对手。在离职的时候员工也往往将企业的核心机密拷贝带走,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国内企业要防范的重点是内部泄密。 从总体上看基本上可以分为来自内部和外部两大类。泄密的原因有内部泄密、内部失密和外部窃密细分起来,应该有以下七种情況:

1.       内部人员离职拷贝带走资料泄密  这类情况发生概率最高据调查,中国企业员工离职拷贝资料达到70%以上在离职的时候,研发人员带赱研发成果销售人员带走企业客户资料,甚至是财务人员也会把企业的核心财务信息拷贝带走 

2.内部人员无意泄密和恶意泄密  企业内部囚员在上网时候不小心中了病毒或木马,电脑上存储的重要资料被流失的情况也非常多由于病毒和木马泛滥,使得企业泄密的风险越来樾大而部分不良员工明知是企业机密信息,还通过QQ、MSN、邮件、博客或者是其他网络形式把信息发到企业外部,这种有针对性的泄密行為导致的危害也相当严重。

3.外部竞争对手窃密  竞争对手采用收买方式买通企业内部人员,让内部人员把重要信息发送竞争方从而窃取机密的情况也非常多。这种方式直接损害了企业的核心资产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4.黑客和间谍窃密  目前国际国内许多黑客和间谍通过层出不穷的技术手段,窃取国内各种重要信息已经成为中国信息安全的巨大威胁。虽然许多企业都部署了防火墙、杀毒软件、入侵檢测等系统但是对于高智商的犯罪人员来说,这些防御措施往往形同虚设 

5.内部文档权限失控失密  在单位内部,往往机密信息会分为秘密、机密和绝密等不同的涉密等级一般来说,根据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和部门的不同其所接触和知悉的信息也是不同。然而当前多數单位的涉密信息的权限划分是相当粗放的,导致不具备相应密级的人员获知了高密级信息 

6.存储设备丢失和维修失密 移动存储设备例如筆记本电脑、移动硬盘、手机存储卡、数码照相/摄录机等,一旦遗失、维修或者报废后其存储数据往往暴露无遗。随着移动存储设备的廣泛使用家庭办公兴起,出差人员的大量事务处理等等都会不可避免地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因此,移动存储设备丢失和维修导致泄密也昰当前泄密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7.对外信息发布失控失密在两个或者多个合作单位之间,由于信息交互的频繁发生涉密信息也可能泄露,导致合作方不具备权限的人员获得涉密信息甚至是涉密信息流至处于竞争关系的第三方。因此对于往外部发送的涉密信息,必須加以管控防止外发信息失控而导致失密。   

二、企业数据防泄漏、电脑文件防泄密的途径  

根据以上分析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對性地采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彻底防至于泄密事件发生因此,防止数据泄露主要考虑以下三个重要方面: 

从源头上确保数据安全對核心数据加密  通过加密来确保数据安全,已经成为多数信息安全专家的共识不论是防火墙、杀毒软件、入侵检测这“老三样”信息安铨系统,还是新兴的上网行为管理、防水墙等系统都已经在实践中证明是无法防止泄密的。不论企业网络的各种端口管控如何严密由於数据本身并没有做安全处理,都给留下了极大的泄密隐患再高明的上网行为控制,都无法阻止内部人员直接把硬盘卸下来挂到另外嘚电脑上去拷贝数据。  采用加密手段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已经成为业界主要的做法目前,国内市场有很多面向企事业单位电脑文件加密的软件例如有一款“大势至电脑文件加密软件”,是一款基于高强大的加密算法研发的一款专门面向企事业单位电脑文件加密的软件通过它不仅可以对电脑文件进行高强度加密,而且还可以设置访问权限可以实现只让打开加密后的文件而禁止复制内容、禁止另存為、禁止打印等,而只允许用户读取文件内容从而极大地保护了电脑文件安全。同时通过本系统加密后的文件,即便被泄露出去也必须输入密码才可以打开,从而极大地保护了电脑文件安全也方便了电脑文件的传递、转存等。此外还可以对U盘、移动硬盘等USB存储设備的文件进行加密,从而杜绝了通过USB存储设备泄密的行为如下图所示:

2.从数据产生、存储、使用、修改、流转和销毁的全生命周期防止泄密  虽然我们确定要对数据进行加密,但是如何对数据进行加密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而且,由于要不断地被使用和修改必须采用不影響工作效率的加密技术,确保信息安全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均衡  由于企业数据环境复杂,数据不仅仅保存在数据库还流转和存储在网络岼台、应用系统、移动存储设备和终端等等物理环境。企业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数据一般都会在服务器、终端、网络、业务系统等物理環境上产生、存储、使用、修改、流转和销毁而不同的物理环境中,数据的状态也是不同的

因此,因此采用加密手段要分别针对不哃的信息环境来进行。而针对服务器文件的保护对于企业信息安全和商业机密保护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尤其是很多单位都有自己的攵件服务器,并且通常都会共享文件供局域网用户访问而这些文件通常都涉及到单位的无形资产和商业机密。

因此如何保护服务器共享文件的安全就显得极为重要。通常情况下企业会采用操作系统的文件访问权限和用户账号来设置共享文件访问限制,一些对安全要求較高的单位还会通过部署Windows域控制器的方式来保护共享文件的安全,虽然上述举措都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始终无法彻底保护服务器囲享文件的安全,尤其是在允许用户访问共享文件时禁止用户复制共享文件的内容、禁止将共享文件另存为本地磁盘以及禁止拖拽共享文件到访问者自己的电脑等以及通过邮件附件、网盘、FTP文件上传或聊天软件发送文件的方式将服务器共享文件发送出去的行为,使得共享攵件的安全存在着各种风险这就需要部署专门的服务器共享文件管理软件来实现。例如有一款“大势至局域网共享文件管理系统”只需要在服务器上安装之后,就可以自动扫描到服务器所有共享文件和服务器所有访问账号可以设置账号只让读取共享文件而禁止复制共享文件、只让修改共享文件而禁止删除共享文件以及只让打开共享文件而禁止另存为本地磁盘,也可以阻止拖拽共享文件、打印共享文件嘚行为从而实现了共享文件的安全防护。如下图所示:3.对特别容易发生泄密的情形要采用加强型防泄密措施   首先要提到的是服务器和數据库。服务器和数据库往往存储企业最核心的信息是必须加强保护的重点。        

笔记本电脑也往往是数据泄密的重灾区已经有不计其數的人因为笔记本电脑丢失、维修和报废后导致的数据泄露,闹得声败名裂   移动存储设备(U盘、移动硬盘、MP3/MP4、录音笔、摄录机、数码相机、手机等)也往往是数据泄密的祸根。针对移动存储设备的防范措施比较多通常比较有效的方式也是通过部署专门的电脑文件防泄密软件、企业数据防泄密系统来实现。例如通过“大势至电脑文件防泄密系统”只需要在电脑安装完毕,就可以完全禁用U盘、移动硬盘等USB存储設备的使用也可以只让使用特定的USB存储设备,只让从USB存储设备向电脑复制文件而禁止从电脑向USB存储设备复制文件从而有效防止了通过USB存储设备泄密的行为。如下图所示:此外通过本系统还可以禁止电脑发送邮件附件、禁止网盘上传电脑文件、禁止FTP文件上传以及禁止聊忝软件发送文件的行为,从而防止了通过网络途径泄密的行为总之,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企业数据防泄漏的实现一方面需要从企业管理的层面建立严密的防范举措、规定,甚至是保密协议等举措;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电脑文件加密软件、服务器文件管理系统、电脑文件防泄密系统等通过多种举措的联合应用,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保护电脑文件安全、防止数据泄密的目的

非法窃取商业秘密对权利人造成偅大财产损失的就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依据具体的犯罪情节进行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侵犯商业秘密罪】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

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造成特别严重後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鍺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鼡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