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不到2亿的次新股板块股票,能够上涨多少钱

次新股连续暴涨 或仅棋至中局 _ 东方财富网
次新股连续暴涨 或仅棋至中局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次新股连续暴涨 或仅棋至中局】次新股近日突然暴涨,傲视群雄。以今年二季度上市的122家公司为例,11月11日当天48家公司涨停,占比高达40%;47家公司涨幅超过5%,其他公司收盘也飘红。
  点击查看&&&
  次新股近日突然暴涨,傲视群雄。以今年二季度上市的122家公司为例,11月11日当天48家公司涨停,占比高达40%;47家公司涨幅超过5%,其他公司收盘也飘红。  IPO重启加温次新股的火爆行情,此前两次IPO重启后,次新股三个月和六个月的期间涨幅均跑赢同期大盘。统计分析,2000年后历次IPO重启后,次新股等权指数至今皆取得超越400%的收益。  涨幅均值高达61%  一位私募研究员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一家今年6月挂牌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需求强烈。  考虑到今年6月中旬A股开始剧烈下跌,以及罕见的国家队资金进场稳定股市的大背景,今年二季度挂牌交易的次新股,运气实在不佳,再融资、股权激励等都受到巨大影响。  一般而言,在上市进程中,公司会付出不菲的时间成本,以及完善手续规范公司等支出成本。媳妇熬成婆后,公司挂牌交易终于可以收拢募集资金投向项目建设,同时,公司也会借助资本市场有进一步的动作。  这些动作不仅局限于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计划,而且还有许多公司筹划高管或者员工的股权激励,达到有效公司治理和业绩激励的目的。然后,上市公司借助融资资金展开行业内外的并购,在一群充分激励的公司团队的努力下,拓展公司营业收入和业绩的上限。  从时间上看,今年二季度挂牌的大多数公司尚未开展再融资以及股权激励,就遇到了多年罕见的股市大幅下跌。当下A股市场逐渐稳定,次新股或将迎来否极泰来的时刻。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自日以来,122只二季度上市的次新股股价涨幅均值为61%。如果将起始时间推至券商股开始暴涨的11月4日,122家公司涨幅也有22%。其中,自10月8日以来,10家次新股股价已然翻倍。特别是以200%涨幅领衔,、和股价涨幅也超过140%。  可从多个维度掘金  “这是下一只信息发展!”在许多次新股股吧里,这样的留言频频出现。  这样急切的心里并非个例。一只次新股昨日上午11点15分左右涨停,一位投资者11点整在股吧里哀怨指责为何股价总是软绵绵,宣称卖掉全部筹码不再等待。15分钟后,股价被硬生生拉起,最后封涨停板买单超过1万手。  次新股的姿色并非买着就等着涨起,据分析,次新股强势由估值、行业、业绩、催化剂四维度决定。此外,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许多次新股上市时募集资金不足2亿元,而且股本数量仅千万股,再融资需求强烈。  即便不考虑IPO重启效应,次新股也很具有吸引力。申万宏源统计显示,次新股在大盘反弹时表现强势,7月8日至8月17日、8月26日至11月3日的两波反弹,次新股等权指数分别上涨36%和35%,均跑赢上证指数22%。  稀缺性也成为追捧次新股的一个重要理由。申万宏源统计最近两年上市的新股,发现213家次新股中有67家公司在各自领域是行业龙头公司。而且,次新股行业分布很好地体现出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变迁的现状,分别包括高端装备59家、现代服务业57家、互联网36家。  催化剂主要指次新股的送转概率、实施股权激励、外延式并购概率,相比等其他板块更大,尤其是次新股外延式并购成为新常态。  次新股外延式并购效应巨大。曾有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上市后募集这么多资金,可以考虑直接挖竞争对手的核心团队并给予激励,威慑力巨大。初步统计显示,近两年上市的次新股平均有30%展开了外延式并购,计算机、传媒、医药生物行业是并购高发领域。  此外,许多次新股上市时募集资金很少,而且流通股份仅有千万股,有着不小的再融资需求。  目前,122家二季度上市的次新股平均流通市值仅有26亿元,其中11家公司流通市值不足10亿元;募资总额方面,17家公司平均募集资金不足2亿元,111家公司平均募集资金不足10亿元。  以信息发展为例,今年6月11日上市募资1.69亿元,尽管股价大涨200%但流通市值仍仅有20.74亿元;募资金额最小的,今年5月19日挂牌募集1.32亿元,昨日涨停,10月8日至今涨幅为76%。  如何掘金次新股    次新板块再度升温,大盘上攻阶段弹性强:我们将次新股定义为近两年上市的A 股公司。次新股在大盘反弹时表现强势,7 月8 日至8 月17 日、8 月26 日至11 月3 日的两波反弹,次新股等权指数分别上涨36%和35%,均跑赢上证指数22%。而且,过去两次IPO重启后,次新股三个月、六个月皆跑赢大盘。同时,2000年后历次IPO重启后,次新股等权指数至今皆取得超越400%的收益。  估值,行业,业绩,催化剂四维度决定次新股强势:(1)估值上,相比行业平均PE 折价明显的次新股初期涨幅大,截至大盘8 月26 日低点,17 日前涨停板打开的次新股相对发行价仍有可观溢价率,安全垫效应明显,同时截至11 月2 日,次新板块内仍有近半数标的PE 相对行业存在折价。  (2)次新股普遍聚集在新兴或国家重点扶持发展行业内,例如高端装备制造、计算机、传媒等,受益于行业向上景气度。  (3)业绩上,次新三季度净资产回报率领先全部A 股、创业板和,新兴行业中次新三季度净资产收益率相对行业平均领先优势相比中报进一步扩大。  (4)催化剂方面,次新的送转概率、实施股权激励、外延式并购概率相比创业板等其他板块更大,资本运作事件前后5 日超额收益明显,外延式并购事件后更有长期超额收益。同时次新在每股未分配利润等送转预测指标上领先。  量化甄别近两波反弹时的弹性决定因素变迁,市值和估值仍旧重要:量化分析7 月8 日至8 月17 日和8 月26至11 月3 日两波反弹,自由流通市值和估值相对行业折价是次新涨幅爆发力持久性的决定性变量。中报和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无法解释次新爆发力和持久性的方差,行业分析师对于公司未来业绩增速的预期作用凸现。  自上而下结合自下而上,多维度筛选次新投资机会:自上而下,给与处于有明确国家鼓励政策景气度向上行业更高的分数。自下而上,我们考虑:(1)申万宏源行业分析师推荐标的;(2)A 股流通市值;(3)机构持仓比;(4)目前PE 和过去一年PE 顶点的折价;(5)公司目前PE 相对行业PE 折价;(6)公司涉及并购数量和进度;(7)涉及高送转概率;(8)近20 交易日的换手率。我们推荐、、、、、、、、等。  IPO要闻&&&  发审会重启:  注册制推进:  影子股受益:  中签率降低:  券商点评IPO:  名家点评IPO:  私募点评IPO:  基金点评IPO:
(责任编辑:DF155)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二次补血”成踊跃定增核心动力 次新股再融资-金投股票网-金投网
:|||||||||||
<span class='JO_60.0300
<span class='JO_.22
<span class='JO_72.2900
<span class='JO_.22
<span class='JO_87.4300
<span class='JO_.22
<span class='JO_82.6800
<span class='JO_0.00
<span class='JO_21.8700
<span class='JO_.00
<span class='JO_97.8200
<span class='JO_0.00
“二次补血”成踊跃定增核心动力 次新股再融资
17:18:54来源:上海证券报编辑:liuyanting
摘要:如果说IPO融资是“带着镣铐跳舞”,那么,在牛市中再融资“补血”则相当划算。
如果说IPO融资是&带着镣铐跳舞&,那么,在中再融资&补血&则相当划算。既能在股价暴涨后以高价发行避免过多稀释控,又能引入外部投资者稳定股价预期&&如此一石二鸟之计是 &家族&踊跃定增的核心动力。
在去年下半年以来上市的次中,目前已有7家公司发布了预案,发行股份总数较IPO数只增加了14.4%,但增发底价竟较IPO平均提高了约2.6倍,定增募资总额比IPO募资额增加2倍。
再融资规模两倍于IPO
趁着牛市春风,再融资成为市场一道风景线。这其中,还包括不少刚刚完成IPO的次新股。
统计显示的有趣结果是,7家次新股的再融资数额都超过了IPO的募资规模。其中,节能风电去年9月IPO募资3.86亿元,今年3月拟定增募资30亿元,约8倍;福达股份去年11月上市募资2.52亿元,本月拟定增募资12.1亿元,接近IPO募资的5倍;此外,中科曙光去年11月上市募资3.97亿元,本次定增拟融资14亿元,是IPO的3.5倍。合并计算,7家公司的定增募资总额是IPO募资总额的3倍之多。
自去年下半年IPO重启以来,受制于发行的窗口指导意见,低发行价、低市盈率成为新股发行的常态。&为了上市我们只好牺牲募资,选择地板价发行。&不少新股公司高管都说过同样的话。相应的,这些公司在上市后股价暴涨,连拉十几个涨停板的现象也已稀松平常。例如,中科曙光上市时发行价为5.29 元/股,如今达114.91元/股,翻了21倍;全通教育更为惹眼,最新高达306.22元/股,其上市发行价只有24块多。
由于股价暴涨,次新股再融资的发行价格均大幅高于IPO发行价。其中,中科曙光今年4月25日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不低于65.30元/股的价格定增不超过2143.95万股募资1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投资于环境质量监测分析预警一体化系统项目(10亿元)和偿还银行借款(4亿元)。据查,中科曙光IPO的发行价格为5.29 元,募资总额仅3.9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五,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例行新闻通气会上透露:&非公开发行新股行政许可拟取消,但这还要待《证券法》修订完成并实施后才能成行。&
&可以预见,在行政审批逐渐放宽、为市场化运作创造条件的大背景下,加之资本市场景气度较高,上市公司再融资案例会持续增加。&投行人士说。
借风&储血&一石二鸟
次新股纷纷启动再融资的逻辑显而易见&&牛市到来,当初IPO&没有吃饱&的公司乘势储备资金。在已经披露再融资计划的次新股中,有些公司其实并&不差钱&。
最典型的当属京天利 。今年3月19日,京天利发布定增预案,拟定增不超过1000万股,募资不超过3.50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互联网+保险平台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2.70亿元用于互联网保险平台项目,8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回查资料,去年10月公司上市时,以11.19元/股的价格发行2000万股新股,实际募资总额2.24亿元,投向了新一代行业移动信息服务平台、个人移动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等四个项目。
查阅京天利2014年年报发现,公司的财务状况相当好,资产负债率仅为2.71%;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有2.56亿元,流动负债以及负债合计均仅为289.73万元。既然不差钱,为何还要定增募资补充流动资金?京天利的说法是:&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尤其是新兴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不断扩展,公司未来营运资金的需求较大。本次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可以提升公司营运资金规模,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与之类似的还有台城制药 。公司4月9日发布定增预案,拟以38.17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63亿元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其中公司实际控制人许氏家族成员许荣煌认购比例为61.55%。
但从台城制药2014年年报来看,其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亿元,截至2014年底的流动负债为9670.48万元,负债总额也仅为1.03亿元,公司并不缺钱。对于本次定增,公司表示,系&为了满足未来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资金需求。同时为实现公司战略布局,公司将择机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进行产业整合。&果不其然,公司同日还发布了现金收购方案,拟斥资约4.6亿元收购海力制药100%股权。
&再融资募集资金一方面是为了借机储备资金。另一方面,可能也有并购重组方面的考虑。&投行人士分析,根据最新的重组办法,现金收购将取消行政审批,这比股份支付更加高效和方便。
该人士还表示,目前市场对于再融资的关注度也很高,方案出来也会被投资者认可。若在定向增发中引入一些外部机构股东或者由控股股东认购,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可谓一石二鸟。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投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点击右侧图片投票)
股票多空调查
点击右侧图标进行投票,每日四点投票数清空
中国证监会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依照法律…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China Banking…
证券业协会的权力机构为由全体会员组成的会员大会…
版权所有 &
金投网 www.cn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为方便用户快速收藏本站,请牢记本站易记网址:jt.cn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厦门易法通法务信息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12288;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
我的意见: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热门关键字:
>>证券资讯
次新股人气爆棚 石大胜华等近50股涨停
  周三早盘,中国核电等8只新股上市,集体遭秒停,次新股再度暴涨,截止发稿,石大胜华、引力传媒、华铁科技、赛摩电气、金海环境、华通医药、华铭智能等近50股涨停。  新股博傻游戏局部熄火 30只次新股市值蒸发1400亿
  毫无疑问,2015年最火爆的股票叫做“次新股”。今年以来,在散户、游资以及机构的大力追捧之下,次新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纪录:涨幅最猛的股票短期上涨35倍,中签一只新股净赚超过10万元!不过,从上周开始,身在高位的次新股开启连续大幅下跌模式。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以来,沪市主板上市66只新股,平均发行价12.81元,截至6月2日平均收盘价60.51元,平均每股获利47.7元,中签1000股平均获利4.77万元。中小板、创业板今年上市76只新股,平均发行价14.9元,6月2日平均收盘价超过100元,平均上涨85.23元,中签500股平均获利4.26万元。4月份发行的新股收益普遍超过7万元,广生堂、浩云科技、汉邦高科收益均在10万元左右。  狂欢之后,一地鸡毛。从上周开始,被恶炒上天的次新股开始成为跌停板上的常客。其中,4月份上市的次新股成为暴跌的重灾区,创业板的鹏辉能源、鲍斯股份、普丽盛、双杰电气、汉邦高科,中小板的N兴股份,主板的江苏有线、福鞍股份、星光农机、曲美股份、山东华鹏、大豪科技等,都在上周连续大幅下跌。江苏有线股价从6月1日掉头,6个交易日之后股价已经折损39%。据统计,4月上市的30只次新股一周之内市值下跌超过1400亿元。  6月4日,沪深两市22只跌停个股中有13只是今年陆续上市的次新股,其中广信股份、莱克电气、艾华集团和永兴特钢是今年5月才上市的次新股。  求资若渴 借牛市次新股频繁再融资  2015年以来,A股上演了一场气势如虹的逼空式上涨行情 ,截止6月9日,上证指数已累计上涨58.08%。趁着牛市春风,上市公司再融资成为了市场一道不得不提的风景线。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计有653家公司披露定向预案,预计增发总额达到1.36万亿。这其中还包括不少刚刚完成IPO的次新股 .  据全景网统计,去年IPO重启至今,已有270多家公司完成上市发行,其中36家次新股公司披露了增发预案,近七成公司的再融资预计募集资金规模超过IPO实际募集资金规模。  从预计募集资金规模来看,36家公布增发预案的次新股中,有12家公司拟募集资金超过10亿元,包括兰石重装 、天保重装 、节能风电 、众信旅游 、柳州医药 、福达股份 、蓝思科技 、中科曙光 、斯莱克 、海南矿业 、岭南园林和牧原股份。  其中,预计募集资金规模最大的是蓝思科技。该公司于今年3月18日登陆创业板 ,首发募集资金净额约15亿元。距离上市不到三月,求“资”若渴的蓝思科技于6月2日披露再融资预案,拟向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26亿元,约为IPO实际募资的4倍。  公告显示,蓝思科技此次募集资金1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余部分拟投向蓝宝石生产及智能终端应用项目、3D曲面玻璃生产项目。  预计募集资金规模排在第二位的,是去年9月份登陆上交所的节能风电。该公司时隔半年推出30亿元的增发预案,拟投资四个风力发电开发项目,以及偿还银行贷款。节能风电首发募集资金净额仅3.29亿元,约为再融资规模的十分之一。  从上述公司的增发目的来看,定增收购其他资产或为具体项目增发融资的情况占比较大。在36家次新股公司中,仅台城制药一家公司增发融资是纯粹“补血”。其4月9日披露的增发预案显示,公司拟以38.17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6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台城制药同日还公布了重组预案,拟以4.61亿元现金收购海南海力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而截至一季度末,台城制药的货币资金余额仅4.8亿元,可见公司确实有较为迫切的资金需求。  不过,说到融资的迫切程度,当属东方通和众信旅游 ,两家公司上市至今,已是两度抛出增发方案。东方通去年8月15日启动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案目前已经实施完成,公司今年4月再度抛出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发行不超过1135.7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8.25亿元,用于收购微智信业100%股权及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  无独有偶,同时期在中小板上市的众信旅游,曾于去年9月推出发行股份购买资金及募集配套资金方案,也已经完成过一次增发。今年5月,公司再度推出28亿元的再融资方案,资金拟投向“目的地生活服务平台”等五个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相对于首次募集资金净额,众信旅游此次预计募资额约为IPO募资净额的18倍。  相应地,伴随上述公司上市后的股价暴涨,次新股再融资的增发价格也在翻番。比如,众信旅游首发上市价格为23.15元/股,其后第一次增发价格为81.56元/股,第二次增发底价为158.3元/股(除息除权前),均较IPO发行价格大幅上涨。  分析指出,由于IPO压价发行,大多数次新股均没能通过IPO募集到足够的资金,因此,牛市行情下,次新股再融资现象频发。一方面可以通过再融资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再融资一定程度上也成为股价上涨的驱动力。   31只次新股拟定增补血 募资规模超首发两倍       上市不足三个月的蓝思科技6月2日即启动了增发预案,引发市场关注。事实上,在牛市环境下,刚上市不久的次新股已频频公布增发预案。证券时报数据中心统计,2014年新股分批发行以来,共有31家次新公司公布了增发预案,合计募资金额357亿,相当于这些公司首发募资金额的3倍。  伴随着大盘的一路走高,A股市场的再融资热情明显升温。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已实施增发公司合计募资金额超万亿,而公布增发预案公司中,去年预计增发金额近7000亿,今年预计增发额达1.3万亿,也有大幅提高。对公布增发预案的公司统计发现,31只去年以来上市的次新股竟然也在名单中,预计募资金额合计达357亿元,虽然相对于整个A股市场的再融资需求不足一提,但与这些公司的IPO相比,却相当于首发融资额的3倍。  31只公布增发预案的次新股中,预计募资金额最大的是蓝思科技,这家今年3月才上市的公司6月2日公布了增发公告,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亿股,募资总额不超过60.26亿元;节能风电、众信旅游等13只次新股预计增发募资额上限也超过10亿元。相对于首发募资来说,众信旅游的预计增发募资额较首发增幅最大,相当于首发募资的17倍,其次是全通教育,预计增发金额也达首发的10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般投资者眼中,次新股刚刚完成首发,短期内或许不应该有再融资需求,但仍有31只次新股抛出增发预案,而且,如众信旅游、东方通,仅一年多的时间内已实施了一次增发,目前再次公布定增预案,可见其强烈的融资需求。  从次新公司预计增发的目的来看,进行项目融资的公司共有14家;出于扩张需要,融资主要收购其他资产的也有、安控科技等14家公司;仅有3家公司的预计募资金额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来源:证券时报)  牛市大震荡 次新股有“金矿”  牛市格局仍将持续,但市场有调整的压力,将延续宽幅震荡。  6月2日,包括超级大盘股中国核电在内的11只新股进行申购。其中,中国核电IPO网下冻结资金近1.69万亿元。为了分享中国核电的IPO盛宴,有近百只基金动用7520亿元资金抢筹。一周23只新股冻结资金规模将达8.3万亿元。  流动性宽松  虽然巨额资金被冻结,但二级市场依然强势不改。当日,蓝筹与成长共舞,股指继续上扬。上证综指收复4900点,深成指则再创近7年半新高,创业板更是暴涨逾5%,接连突破3800点和3900点。  市场不畏新股IPO,显然是市场的资金十分充裕,新股民还在源源不断入市。  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新增资金规模达1.46万亿元。其中,从银证转账渠道9235亿元,通过新发行公、私募基金流入2975.67亿元,通过“两融”渠道流入2396.82亿元。场外资金的持续流入推动了股指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散户资金源源不断冲入市场之际,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却在逢高套现。数据显示,5月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大股东净减持60多亿股,合计金额近900亿元。同时,5月产业资本减持金额环比增加66%,减持之风越刮越猛。  6月4日,A股市场再度出现暴跌之势,主板、创业板一起跳水。  极度宽松的货币环境也让隔夜回购创历史新低。2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Shibor)短期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扬,但是仍然处于历史低位,隔夜Shibor涨0.7个BP至1.034%,7天期Shibor涨1.4个BP至1.977%,1月期Shibor涨0.6个BP至2.296%。  高盛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表示,货币仍需宽松,未来央行将着手进行传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将短端资金面的宽松传导到长端利率的下行,真正地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以实现经济中长期的企稳。他预计,下次下调率仍有可能在三季度发生。  汤森路透最新调研显示,79%的被访机构认为,央行6月会维持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在2.25%,显示在5月降息后,被访机构的降息预期已减弱。中国央行2月以来保持降准降息一月一次的节奏,推高了6月的降准预期。超过半成的机构预期6月份大型存款类机构法定会低于18.5%。  波动区间为点  资金的宽松,也给市场更多的信心。多家机构在发布策略报告展望6月市场时表示,本轮牛市的基础仍在,牛市格局仍将延续,但市场有震荡调整的压力,将延续宽幅震荡。在主题方面建议关注、军工、“中国制造2025”等。  申万宏源认为,6月份的核心交易特征在于消化短期风险,酝酿新的进攻机会。申万宏源预计,6月上证指数核心波动区间为点。  “从这轮牛市的逻辑来看,牛市仍在继续。”分析称,“此轮牛市的基础是系统性风险的降低,推动力是政策放松和新增资金进入。展望未来,总量政策还会持续放松,为了解决经济中长期风险提供了可行路径,很多结构性的政策将陆续推出,而新增资金进入股市的过程还将持续。”   国泰君安认为,2015年的成长牛市源自风险偏好的提升,当前风险偏好提升过程仍然没有改变,可继续看好市场,成长股主导的风格短期内不会改变。常规性的监管政策、部分事件性因素可能对市场形成情绪上的扰动。在上证5000点附近波动性将加大,但无疑也为市场进一步上升提供更为良性的基础。  国信证券则称,5月28日的放量大跌是一次明显的警示信号,5000点很有可能是阶段性高点。建议5000点附近开始逐步减仓。  建议继续侧重关注成长性及传统制造型公司的机会。中国制造2025及工业是大风口。具体包含3条受益逻辑:一是智能制造,包括军工、机械;二是工业互联,包括电子、通信、计算机;三是核心应用,首推能源及车联网。主题方面,供应链金融3.0主题、军工、迪士尼、及主题在当前市场风格下将受益。  次新股有“金矿”  次新股今年以来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热门板块,从去年初至今,次新股从首次打开涨停板至今的日均收益水平均高于相应的A股板块和行业,而定增策略正逐渐失效,次新股策略已经取代定增策略成为A股的新“金矿”。  次新股的火爆行情刺激2015年第4批上市新股的开板天数明显增加,从历史平均8天开板上升到了17天。  据分析,次新股大涨主要是市场资金面的推动,并且次新股的总市值和流通盘小,资本运作频繁,而且次新股上市公司多属于代表产业转型方向的新兴产业,目前机构的持仓较低,对机构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市场对次新股的热情还在持续。  据国泰君安分析,走出长牛行情的次新股多属于计算机、传媒、休闲服务、医药生物、通信。年期间有885家公司上市,上市以来其中有330家跑赢了同期创业板指数,胜率接近40%。如果选择了计算机、传媒、休闲服务、通信行业、医药生物,则胜率可以达到81%、78%、60%、59%、55%。如果选择了银行、非银金融、建筑材料、商业贸易、钢铁、采掘这些传统性行业则跑赢的胜率平均不到10%。  次新股中股价涨幅高的公司的基本面也较好。有121家公司跑赢了同期创业板指数1倍,26家公司跑赢了同期创业板指数3倍,观察这些公司的3年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速、平均ROE和净利润率水平可以发现,跑赢倍数越高的公司,各项基本面指标越好,其中跑赢创业板指数3倍的公司近3年收入复合增速超过30%,净利润增速超过26%,平均ROE在9%,平均净利润率水平在15%附近。  另外,统计不同市值区间的次新股在开板之后30个交易日的涨幅情况发现,市值越小的次新股上涨的幅度越高,市值越大的次新股上涨的幅度越低。初上市的新股一般流通股本在 3000万股之内,总股本在12000万股左右,对应的总市值平均在30亿~50亿元之间。如果本身行业属性较好,属于大行业中的小市值公司,简单计算公司从30亿元市值成长300亿元市值,就能带来10倍的涨幅空间。  而能够“讲故事”次新股涨幅也较高。在2014年初开始上市且已经打开过涨停板的213家次新股中,有62家次新股上市公司在2014年以后发生过外延式并购。发生过并购的次新股,均取得较高的涨幅水平。  虽然近日次新股板块出现调整,但分析师仍然看好次新股的表现。国泰君安从2015年以来上市的新股中筛选出了行业属性较好、基本面各项指标和市值上均有优势的次新股,构建了次新股组合,值得投资者关注。(来源:理财周刊)  机构趁暴跌“淘金”:亿元力挺这些次新股  在近期次新股的调整中,大批炒新资金在遭遇重创后斩仓出逃,有些机构却在次新股“打折促销”之时坚定买入。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相对于游资的短炒,机构此时买入次新股肯定更为理智;虽然机构买入不等于股价一定大涨,但机构这样的操作还是说明,这些次新股具有的某些特质,值得在高位接盘。  从暴风科技的例子可以看出,获得机构不断买入的次新股,确实在股价上行的道路上获得了更多助力。正因为此,在近期次新股连续大跌中,能够获得机构买入的次新股,也就有了关注的价值。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了在近期调整中获得机构亿元以上买入的次新股。  浩云科技  公司是以银行安防为核心领域的金融安防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金融安防系统设计、集成和运维服务,以及相关软、硬件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提供金融安防行业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优势。  从今年4月24日至5月29日,浩云科技从15.79元/股的发行价暴涨至220元以上。从5月29日大跌9.81%开始至上周五收盘,该股累计跌幅近20%,部分机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吸筹。  数据显示,在5月27日至5月28日之间,有机构买入近1300万元,而在公司不断下跌的6月1日~6月3日,买入前5席中出现了3个机构,累计买入约1.23亿元。  康斯特  康斯特是一家专业从事数字压力检测、温度校准仪器仪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制造、国防工业、计量、铁路等行业。康斯特总股本为4080万股,流通股本仅1020万股。  在上周五的反弹当中,康斯特成为了4月上市的次新股当中唯一一只涨停的个股 ,引起了部分资金的关注。从近期走势来看,康斯特虽然也陷入调整,不过上周跌幅在14%以下。  龙虎榜数据显示,在5月29、6月1日~2日这三个交易日,3家机构出现在买入榜前5,累计买入逾1.13亿元。而在股价涨停的上周五(6月5日),买入榜上又出现了3家机构,累计买入近亿元,同日卖出榜上也有两家机构席位现身,但累计卖出额在2000万元左右,力度明显低于买入方。  星光农机  星光农机主营业务为联合收割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星光系列联合收割机,可用于水稻、小麦及油菜等农作物的收获,是国内水稻和油菜联合收割机的主流机型,也是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两大机型之一。  在近期的调整中,星光农机股价跌幅惊人,在5月28日大跌当日,股价尾盘瞬间从涨停变为跌停,按照此前107.91元/股的最高价计算,截至上周五收盘其股价已跌去四成。  不过,上周五星光农机大涨5.68%,跌势有所企稳。龙虎榜数据显示,在6月2日至6月4日之间,买入榜单的第一位就被机构席位占据,买入金额达1.03亿元,这种单个机构席位买入上亿的情况,在近期并不多见。  博济医药  博济医药是一家专业的CRO服务提供商,为医药企业和其他新药研发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新药研发外包服务,主营业务涵盖新药研发各个阶段,包括临床研究服务、临床前研究服务等,是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全方位、一站式CRO服务的新型高新技术企业。  博济医药4月24日上市后曾迎来23个“一”字涨停,在5月28日和5月29日次新股大批跌停之时,博济医药盘中虽然开板,但最终还是保持涨停。在5月29日,龙虎榜买入第二位和第三位均为机构席位,累计买入近亿元。在6月2日至6月4日之间,博济医药虽然连续大跌,却也获得了一个机构席位逾4200万元的买入。(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券商看好次新股投资逻辑:新兴行业优于传统行业  炒新,绝非是本轮牛市中的专利。浙江世宝在日登陆A股首日,高达626.74%倍的涨幅,至今还让很多老股民记忆犹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制度的演变,炒新的游戏规则也逐渐演变。股价走势背后总有其合理的逻辑,次新股被爆炒也是如此。在近期遭遇重挫之后,次新股的赚钱效应未来能否持续,这成为很多投资者关注的话题,对此,广发证券给出的答案是“次新股是A股投资的新金矿”。  次新股仍具关注价值  在近一周多的时间中,次新股的“跌跌不休”直接导致大批炒新者遭遇重挫。不少炒新者怀揣着盈利梦想在涨停板上追高买入,迎来的却是断崖式下跌,难怪有投资者认赔出局之后称“再也不碰次新股”。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次新股上涨的根本逻辑并没有出现变化,仍是牛市中“进攻性”最强的品种,多家券商陆续将次新股作为长期跟踪研究的品种。  业内人士指出,次新股的大涨有着必然性,理由包括发行价格远低于二级市场水平、市场资金面的推动;新兴经济转型预期;总市值和流通盘小;次新股资本运作频繁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广发证券在6月公布的最新研报中指出,从去年初至今,次新股从首次打开涨停板至今的日均收益水平均高于相应的A股板块和行业,而定增策略正逐渐失效,次新股策略已经取代定增策略成为A股的新金矿。  广发证券认为,次新股上市公司多属于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新兴产业,从投资者结构来看,次新股的机构投资者占比较低,普遍低于A股整体。总体来看,次新股整体的机构投资者占比仅为19.8%,而A股整体的机构投资者占比为49.8%。因此,次新股未来获机构加仓的空间较大。  无独有偶,对于机构建仓对次新股走势推动的观点,国泰君安指出,新股上市如果行业和基本面属性均比较理想,一定会有机构在初期进行建仓,由于流通市值有限,几亿的增量建仓资金就能带来至少10%以上的涨幅。  选准行业擒“长牛”  面对近期以来次新股的巨震,相信很多投资者对炒新将更加理性,相对于短期内的暴涨暴跌,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长期走牛的次新股。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对于炒新者来说,行业的选择同样是重中之重。对此,国泰君安发布“行业配置重要性超过个本面”的次新股投资逻辑。  国泰居安选取2009年6月新股重启以来到2012年10月发行的885家新上市公司作为标的(这些上市公司目前距离上市时间比较久,走出的行情更为稳定),观察发现跑赢同期创业板指数的行业中占比最高的是计算机、传媒、休闲服务、医药生物、通信(创业板指数同期涨幅超过300%).  具体来看,6年时间中这些上市公司有330家跑赢了同期创业板指数,胜率接近40%。如果选择了计算机、传媒、休闲服务、通信行业、医药生物,则胜率可以达到81%、78%、60%、59%、55%。如果选择了银行、非银金融、建筑材料等传统性行业,则跑赢的胜率平均不到10%。  对于选择次新股行业的重要性,广发证券则指出,通过统计不同行业次新股开板后30个交易日的涨幅均值,发现越是偏新兴产业的行业涨幅越高,而越偏传统产业的行业涨幅越低。  当然,除了所在行业因素以外,次新股长期走牛的推动因素还包括向好的业绩,与行业整体估值的空间,外延式并购和股权激励计划以及市值规模等。其中,次新股的市值规模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业内甚至出现了“买股必须看市值”的观点。  对此,有券商人士指出,以休闲服务行业为例,这本是A股市场中占比极小的一块领域,但是由于行业发展空间足够大(万亿级别市场),同时A股上市公司极少,已经上市的公司如果开始进行资本运作,具有先发优势,则未来内生和外延的增长空间都非常巨大。(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DF010)
免责声明:本网站资讯由计算机自动采集于网络、报纸、杂志等其它媒体,如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次新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