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主要经济体会设置油价上涨对经济影响下限吗

近日,由于委内瑞拉和伊朗两大地缘政治因素, 周三(5月23日)原油价格再一次站在80美元关口。5月25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将再迎调价窗口。本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迎来“五连涨”可以说毫无悬念。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对石油的依赖度较低,能耗密度较低,净进口占比亦较低,影响或相对较小。能源消费中,石油占比不足19%,而煤炭的占比高达62%。石油消耗密度(石油消费对GDP之比)为6%,石油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仅有3%,低于大多新兴经济体。

但我国石油进口依赖度不断上升,所以从时间维度来看,油价冲击的影响可能上升。目前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在全球占比达到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以来年均增速达5%。中国的石油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6%上升到现在15%,贸易逆差扩大。中国进口石油的最大来源地是中东,占总石油进口的37%,23%来自非洲,17%来自俄罗斯。

定价机制改革后,国内国际油价联动有所增强。自2009年我国实行石油定价机制改革以来,国内油价基本实现和国际油价联动。自2017年中以来,国际油价反弹了40%,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反弹了15%。2007-08年,国际油价上涨了近150%,国内油价仅上涨30%。但政府对国内油价的干预仍强,与国际油价仍有一定的防火墙。2016年1月,发改委对成品油价格机制设定调控上、下限分别为130美元/桶和40美元/桶。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130美元/桶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国家财政给仍在向石油产业倾斜,我国的汽油零售价仍低于国际主要经济体,使得我国油价的波动较国际水平要小。

当油价上涨反映的主要是风险溢价或者温和的石油供应冲击时,负面影响或主要在通胀,因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的能源是煤炭,可以用更多煤炭或其它能源代替石油;同时,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受到的影响也有限,而石油出口国的增长或增加对我国的进口。

但是,当油价上涨反映严重的供给短缺,则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受到拖累,尤其是油价上涨导致海外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对中国的出口形成拖累。根据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随着油价的大幅上涨,除了采油业和采矿业外,各产业的实际产出都将下降,其中房地产、农业和交通邮电通信等产业受影响较大。

油价上涨对CPI的直接影响不大。CPI 的构成中与油价走势直接相关的是交通用燃料与居住用燃料两项,其权重仅占CPI 的0.5%。国际油价上涨10%,通过这两项对CPI 的拉动只有0.08个百分点,影响较小。

但油价上涨对通胀的间接影响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PPI和CPI 与原油价格显著相关。油价上涨,将导致国内对煤炭需求增加,推动煤价上涨,并带动国内主要工业的成本上升,从而影响 PPI和CPI。近年来国内煤价和国际油价之间已经基本形成联动,根据2000年之后的数据,油价上涨平均领先煤价1-2个月,Brent油价上升10%,国内煤价平均上涨3.4%。油价上涨会带动制造生物燃料的玉米价格上涨(Brent油价上升10%,玉米期货价格大约上升1-3%),而玉米是我国生猪养殖业最主要的饲料,同时油基化肥和燃料成本上涨,从而推升养殖成本。

根据测算,油价冲击对我国通胀的最大影响在半年后,油价同比涨幅每扩大10个百分点,对我国未来12个月PPI和CPI同比的平均影响分别大约为0.4-0.7和0.1-0.2个百分点。基准情形下,我们假设2018年Brent均价在65美元/桶,PPI和CPI同比增速在3.4%和2.0%。如果Brent均价上升至70美元/桶、甚至80美元/桶,PPI和CPI同比或上升至3.7-5.3%和2.2-2.6%

前面讲的是一般情况,但世事变迁,历史不会简单重复。过去十几年来,国际原油价格经过3个的快速增长阶段,分别为07-08年、09年-11年和17年至今。当前油价上涨我国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与前两次有何不同,影响将有何差异呢?

2007-08年那次油价大涨时期,我国内部人口红利叠加改革红利,生产充裕,而外部正值美国、欧洲金融周期上行时期,带动了我国的外需。内有生产,外有需求,经济快速增长,经济过热。2007年开始,国际原油价格快速上涨,推升我国PPI和CPI快速上行,而楼价也急速上涨。为抑制当时的经济过热、地产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我国从2006年4月开始至2007年12月上调8次存贷款基准利率。

2008年国际次贷危机后,尽管外需萎缩,但我国推出了4万亿投资刺激政策,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都采取了强刺激,地产价格快速上涨。金融周期上行,经济出现过热苗头,同时叠加了原油价格的上涨,导致CPI和PPI也出现快速上行,期间增长和通胀表现为一起上行的过程,从2010年的10月开始至2011年的7月,央行连续上调5次上调存贷款利率,抑制通胀。

但当前宏观环境与前两次油价大涨时期完全不同。我国人口红利消失,金融周期转向,房价增速放缓,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微观来看,“紧信用”导致信用风险升温。从发债企业的财务数据来看,2007、2011和2017的数据对比来看,企业的杠杆率在上升、而收益率在下降,利息保障倍数也从4倍的水平下降到1倍。从违约数量来看,2007年和2011年间经济增长较好,并未出现违约案例,当时的加息是企业可承受的,不会引发系统性的风险。但随着中国金融周期上行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从14年开始出现信用债违约,2018年风险急剧升温。

总之,当前需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冲“紧信用”的影响,但如果油价超预期上行,会导致通胀预期反转,从而制约货币宽松。本轮油价上行跟前两次不同的地方是,前两次中国经济过热,是油价上行的一个推动力量,而这次油价上行对于中国而言,更多是外来的供应冲击,理论上这种情况下,提高利率并不能有效控制通胀,反而会压制需求,打压经济,紧货币只能是控制通胀预期。但考虑到经济下行,信用风险释放,在油价没有超预期急剧上行的情况下,提高利率的可能性比较小,更多是制约货币宽松,而非货币收紧。

此外,由于当前通胀比较低,如果Brent均价上升至70美元-80美元/桶,PPI和CPI同比或分别上升至3.7-5.3%和2.2-2.6%,仍然未超过政府的通胀目标。但由于油价是全球定价,而且短期波动很大,一次创新高之后,市场会担心油价再创新高,从而对市场情绪产生较大的扰动。根据估算,在油价上升10%带动CPI上升0.1-0.2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如果油价冲在90-100美元/桶持续较长一段时间,那么CPI可能接近3%,央行被迫收紧货币的必要性上升。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下限水平定为每桶40美元,换成我们加油的是多少钱一升呢?PS税收都算上... 下限水平定为每桶40美元,换成我们加油的是多少钱一升呢? PS税收都算上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不管多少钱一升,油价的48%都是税。。。没错,5元的汽油,有2.4元是税。。。

  发改委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天发布消息,决定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并按新机制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

  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

  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

  ①即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

  ②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

  ③在40美元-130美元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

  汽柴油价格14日0时起微降

  去年12月15日国家暂缓调整成品油价格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对应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略高于每桶40美元。因此,根据完善后的价格机制,国内成品油价 格还有一定下调空间。按此,汽、柴油价格每吨可分别降低140元和135元,测算到全国平均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降低0.10元和 0.11元。

  成品油价格机制为什么要设置调控上下限?

  国家发改委介绍,为减轻国际市场油价过高或过低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保障国内能源长期安全,有必要对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

  我国既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也是石油生产大国,油价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油价过高,会加大用油行业和消费者负担,影响国民经济平稳 运行。油价过低,短期看可降低石油进口和供应成本,但由于我国石油资本源禀赋差、生产成本高,长期看会导致国内原油产能萎缩,削弱我国石油自给能力,使我 国已达60%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并大幅上升,不利于保障能源安全。另外,过低的油价不利于资源节约使用和治理空气污染,也不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发 展。

  调控下限为什么定为每桶40美元?

  将调控下限设定为每桶40美元,是综合考虑国内原油开采成本、国际市场油价长期走势,以及我国能源政策等因素确定的。据相关机构统计,国际主要石油 企业的平均原油生产成本在每桶40美元左右,因资源禀赋等原因,我国原油生产成本更高。生产成本是决定国际油价长期走势的主要因素。目前看,将每桶40美 元设定为调控下限是合适的。

  当国际市场油价低于调控下限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将如何使用?

  为减缓油价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立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当国际市场油价低于调控下限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全部纳入风险准备金,主要用于促进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及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等方面。

  如何保障完善后的机制平稳运行?

  国家将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完善后的机制平稳运行:

  ①确保市场供应。要求生产经营企业组织好原油和成品油生产和调运,保持合理库存,加强综合协调和应急调度,保障市场稳定供应。

  ②维护秩序稳定。要求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

  ③加强市场监测。密切跟踪新机制运行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机制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新机制平稳运行。

  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 适时全面放开成品油价格

  此次随成品油价格机制的完善,国家决定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

  ①放开液化石油气出厂价格。主要是考虑国内炼油能力增长以及进口资源增多,液化石油气供应充足,市场销售价格持续低于国家规定的上限价格水平。

  ②简化成品油调价操作。将目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引发调价通知改为以信息稿形式对外发布调价信息。

  这些市场化措施,都是希望逐步放松价格管制,为将来全面放开成品油价格积累经验。下一步,国家将结合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进程,适时全面放开成品油价格。

  国际油价盘中一度跌破30美元

  市场担忧供过于求,国际油价12日继续下跌。纽约油价盘中跌破30美元大关。截至当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30.44美元,跌幅为3.09%。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30.86美元,跌幅为2.18%。

  2013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曾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①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

  ②计价办法由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改为10个工作日的平均价格;

  ③取消了国际市场油价波动4%才能调价的幅度限制;

  ④根据国内原油进口结构变化,适当调整了挂靠油种。

  国家发改委表示,3年来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机制运行平稳,效果显著,能够更加灵敏反映国际市场油价变化,保证了成品油市场正常供应,促进了市场有序竞争,同时,价格调整透明度增强,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得到了社会各方面肯定和认同。

  2014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石油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市场油价从每桶110美元快速下跌至40美元以下,成品油价格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 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一是国际市场油价持续走低的影响逐步显现。过低的油价不利于我国石油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发展。二是成品油 价格调整与市场化目标尚有差距。因此,国家决定修改完善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油价上涨对经济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