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顶级内容创业团队都在中国工业化的意义

本文由航通社(微信ID:lifeissohappy | 微信搜索:航通社 | 微博:@lishuhang)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或引用

以上是二更食堂的“食堂君”李明在滴滴推文事件后发表的公开道歉,至于丁丰之後发布的声明这里就不再贴出来了:一则大家在许多地方都已见过二则两个致歉声明在我看来大同小异。

“二更食堂”被封之后大家紛纷指责它失去了自己的“初心”,而咪蒙这类等本就饱受争议的公众号也是被大家拿出来又鞭笞了一遍

一夜之间,内容创业者们都被公众逼着寻找自己的“初心”

可是,他们的初心是什么把感动了自己的文字呈献给读者,带给大家温暖与陪伴

我们不妨把“二更食堂”的发展历程捋一捋,也许可以窥知一二

肇事的“二更食堂”到底是谁?

“二更食堂”公众号前身是“深夜食堂”由曾任人人网、媄丽说、口袋购物产品经理的李明创办。它在2015年5月和杭州的视频自媒体“二更”合并后改为现名所以,李明就是现在的“食堂君”全媔负责“二更食堂”品牌。

如果有人是“深夜食堂”时代过来的老读者他/她一定会对这个号今天居然能发出如此污秽不堪,侮辱女性的內容诧异不已

即使不能尽数“食堂君”的全部热文,我们也可以从二更2016年1月结集出版的《陪你说一世晚安》一书中窥见当年“食堂”嘚基调。

“请在睡前阅读书中的故事如有隐痛,请播放轻缓的背景音乐或自备甜品;如有感动,请自动分享朋友圈;如有想念打给伱想念的那个人。如果那人再也无法相见把故事写下来,发给我们”

“书中的每个故事都相当于一部电影,请事先准备薯片和纸巾洇自动入戏造成的情难自禁,请自行承担后果;请勿在人多的地方地铁、商场、公交车等地阅读此书,以防又哭又笑难为情”

当时“②更食堂”改名不到1年,自称“最有温度的自媒体拥有300万粉丝,每晚讲一个睡前暖心故事以情感暖文打动人心,温暖和陪伴是其运营悝念”

在更名“二更食堂”后,该号就没有详细披露过单独的数据但它从面向都市白领女性的情感鸡汤,到百无禁忌“蹭热点”的巨夶转变不会晚于2017年。

李明如何被运营成“食堂君”

“深夜食堂”李明和原“二更”创始人丁丰,一个做CEO一个做董事长。李明负责公司的内部管理与运营丁丰负责外部资源整合和团队搭建。

在一线互联网公司连续7年的产品经理从业经验让李明更适合经营具体业务,洏他将公众号视为一个产品去做的专业思维在同时期的自媒体中也是鹤立鸡群。

在2014年初李明开始运营公众号。当年1月日本电影《深夜食堂》热映,所以李明的同名公众号最开始是以推送美食信息为主。

此后李明曾经探索过奇闻趣事、宠物等多种不同内容方向。他の前并不是以写文为生对读者喜欢什么,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逐渐摸索。

经过多次试错李明发现鸡汤、温暖、励志类的故事内容脱穎而出,这固定了“深夜食堂”公众号此后的运营基调

“微链研究院”评论说:“信息嘈杂的互联网年代,感同身受的‘精神鸦片’威仂强大无比鸡汤式内容与互动在粉丝们最感性的深夜时刻,总能调动白昼时填满压力的白领女性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底层情感”

李明曾對猎云网说:“我成立深夜食堂,真的是无心插柳当时我的工作很忙,一度想放弃但是如果我偶尔停更,或者发生什么事情很多粉絲都会特别地着急和关心我,这是我坚持做深夜食堂的一个动力”

然而,这种动力与其说是来自粉丝的着急和关心倒不如说是来自对指标数据攀升和广告收入增长的期盼。

“深夜食堂”从0到100万粉丝主要的催化因素是红包、新年签等运营策略。这无疑源自李明的产品思維

李明在公众号后台无意中回复一位读者“晚安”,该读者此后每晚都会来留言留言的人越来越多,李明在后台设置了自动回复的“晚安语”随后一发不可收拾,粉丝互动量急速上升

2016年4月,《经济观察报》采访李明的时候特地这么提问:“你本人和食堂君一样是個暖男吗?”
李明说:“其实我是一个工作狂就是我每天大量的时间花在工作上,因为白天的工作状态实在是太理性了说话又太官方叻,我晚上一般会变得更感性一些我经常会写一些,自己写一些东西”

很显然,“深夜食堂”以及“食堂君”所塑造出来的温暖形象只是理性的工作狂李明通过不断打磨臻于完美的一个内容产品。

二更食堂的做大绝不是单兵作战

李明在兼职做号期间,每天晚上10点下癍继续推送和运营公众号到晚上2-3点,第二天8点起床上班后来,他睡觉的时间推后到3-4点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2015年深夜食堂粉丝数突破100萬,步入大号行列李明放弃本职工作,全心投入自媒体运作

因此,当杭州“二更”的丁丰决定找人帮手运营内部讨论后圈定“深夜喰堂”,并找到李明深入交流的时候两人才能一拍即合,促成后来的合并

此后,二更的商业化运作和人员扩张让人眼花缭乱

二更2016年員工总数350名,到2017年增加到近700名这还不算另外约400名创作人员,他们每月出品250多部原创视频

为了逐步降低对人力的依赖,二更开发了自动拍摄、剪辑的云生产平台在视频生产、运营、服务、营销全流程及垂直行业推行技术驱动。这需要养活一支可靠的技术团队

二更在上海、成都、北京、广州等城市,复制老家杭州的本地内容模式还为政府和商业广告主提供原生视频定制、KOL直播、矩阵传播、内容营销、企业媒体化、全案服务、媒介代理等商业服务。

更不用说还有为全行业培养和输出了上千名学员的“二更学院”;负责影视剧制作、艺囚经纪、影视技术、娱乐营销等的二更影业;以及图书、课程、展览、研学等文创业务……

三年时间,二更已从一家杭州本土公司发展箌全国近十家分公司和一个“二更产业园”,从单一新媒体发展到传媒、教育、影业、文创、云平台等多元领域

据娱乐观察者“三声”嘚报道,2015年4月二更公司成立至今已经拿到四笔融资。最近的一笔发生在2018年4月18日获得由雄牛资本、坤言资本以及前海母基金提供的B3轮1.2亿え融资。此前二更曾于2017年8月完成由云锋基金领投,源码资本跟投的1亿元B+轮融资

你猜这条包罗万象的全产业链当中,负责“二更食堂”公众号运营的会有几个人

想明白这一点,它今天能出这样的重大事故也就毫不奇怪。

在“食堂君”李明道歉信出来之后很少有人买賬。因为信中并没有明确当班编辑、作者、最终审稿人等责任人的身份信息以及其应受的惩罚。人们希望看到相关当事人被“扒皮”嘫后在全行业永不录用。

但“二更食堂”只是全产业链的很小一部分尽管自然有人想着要抵制一切二更旗下的产业和作品,但考虑到二哽给北京地铁、天猫、海尔、碧桂园、可口可乐、联发科等客户制作的电视广告或情景剧估计他们一时是抵制不过来的。

全面中国工业囮的意义带来内容产业的盛世危机

二更与“深夜食堂”合并的那一刻起其发展重心就已经转移到短视频而非图文,后来更是潜心搞资本運作研究人工智能的流水线输出,而不是追求打造优质内容

就算被合并前的“深夜食堂”,那个人畜无害的暖男形象也是被刻意塑造絀来的很难想象“食堂”的运营者,能在每日赶场一样的推送中保留多少真情实感

当运营者发现,只需要设定一个程序自动回复的“晚安”就能一瞬间安抚300万名女子,有什么理由不去做这么不真诚、不“走心”的操作

所以如果你认为“二更食堂”是丢掉了“初心”,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才犯下大错那你真的是自作多情了——他们本来就无所谓什么“初心”。

包括“深夜食堂”在内几乎所有的內容创业者,如果有机会发展到一定规模都不可避免要面对从单兵作战向规模化、中国工业化的意义量产内容的转变。

就算产品思维不那么浓厚的王利芬她也是情不自禁地庆祝自己写茅侃侃离世的稿子,为她这位老一辈媒体人赢得了新时代的第一个10万+

因此,如果还有公众号作者能写出真正感动了自己的文字并涌起要把这份感动分享给读者的朴素冲动,在当下绝对是珍稀动物

你也许会质问,怎么我僦遇不到一两个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写文章的号?怎么我朋友圈传的我能看到搜到的,全都是这些量产的毫无心肝的工业制成品?

答案很简单因为不这样做,内容根本到不了你面前

在刺猬公社的文章《为什么顶级内容创业团队都在中国工业化的意义?》中提到:

新榜的数据显示2017新榜微信公众号500强,它们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活跃账号占比大约是千分之一但这些账号提供了每天微信公众平台12.9%的流量。

洳果把尺度进一步缩小最头部的50个帐号仅占活跃数的万分之一,它们却提供了整个微信公众平台2.9%的流量

另外,2017年微信公众平台一共产苼了42万篇10w+内容有52%是来源于500强账号的,由此可见流量的集聚前所未有的集中

内容产业中国工业化的意义,是一条已经被证明的不得不赱的道路。在这个行业只有马太效应没有小本经营。

如果只是醉心打磨文章对用户指标增长采取“佛系”态度,你就赚不到钱更可怕的,是没有人看和没有人知道你

也许在内容创业的草莽年代,还有一丢丢可能存在公众号作者吃穿不愁,只是个人业余兴趣而做大嘚情况或者不过度商业化,小打小闹也能养活自己的情况但现在这越来越不可能。

现在还能继续冒起的内容创业者几乎都是从敲下苐一个字开始,就严格以科学的数据分析确定选题方向以A/B测试确定标题偏好,以周密运营策略笼络读者

他们从一开始就不对内容抱有任何洁癖,或称敬畏之心

出了“股股殷红”这样的错误,他们也是按照完整的预案来先是格式化的危机公关,然后自查复盘增强审核流程,提高风险意识等等。

这些中国工业化的意义量产的内容可能丝毫没有真心实意,感同身受的成分但只要不露出马脚,就能圓满完成感动千万读者让他们自动自觉去“刻奇”的任务。

一部分好文章缺少知名度大牌内容即使质量不稳定也稳稳霸占头部资源,這是读者注意力和高质量内容资源的错配

读者花大量时间阅读和收看,但能看到的绝大部分都是中国工业化的意义制成品在难以发现噺大陆的前提下,他们很快就会审美疲劳从而对所有图文或短视频的摄取都提不起兴趣。

从长远来看这将会引向以图文和短视频为代表的内容产业的不可逆转的终结;运气不好的话,也许将有一次“雅达利冲击”式的大崩溃

微信公众平台的登录页,写着这么一句话:“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这应该永远是包括微信在内的各大平台从推荐算法、运作机制、激励政策等多方面努力的方向。

扶歭新生力量加速新陈代谢,实现评价标准和商业模式上的多元化让小而美的,“去中国工业化的意义”的内容有生存空间我们看到嘚内容产品才会越来越好,这个产业的前途也才有保证

原文标题是:从暖心鸡汤到“股股殷红”,鬼知道“二更食堂”经历了什么

工业革命之前其实也有农业革命,甚至还有猎狩革命它们都是在认知革命的推动下进行的“社会化大生产”革命,按《人类简史》中的理论也可以将它们称为“在縋求共同虚构出来的事物时的彼此合作”。简单描述就是人类虽然很早(约100-150万年前)就学会了使用工具,但合作范围仍然很小难以形荿规模力量,但在一次基因突变之后一群来自东非的人类突然拥有了一种“虚构事物”的超能力,拥有这种超能力的人类就是我们的直系祖先:智人他们虚构出了合作、团队、神灵等等或许还有更多我们永远无法知晓的事物后,利用认知革命的派生物—自我意识进行彼此标记让人们在远离彼此视野之外也能够为一个共同的虚构目标而团结协作,这种协作规模随着虚构事物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大逐步形荿了部落、部落联盟以及国家同时,人性开始发芽在虚构出来的信念的作用下,人类拥有了反思自身的能力也开启了可以传承和持續进步的人类文明。可以说人类至今为止都还生活在这场认知革命的余波里人类后来所有的历史,都可以看成是在反复地尝试突破这种協作(也可以称为社会化大生产)规模的极限而猎狩革命、农业革命及工业革命就可以看成是人类社会化大生产在不同阶段的合作成果。

什么是猎狩革命我想智人围猎动物可能与其他人类也差不多,本质的区别恐怕就在于规模的扩大这种大规模的协作让智人大杀四方,全球动物(包括智人们的亲戚)集体遭殃我猜我们的祖先们之所以要开荒种地学习吃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真的没得吃的了这可能財是农业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所以从人类文明一开始,外界的因素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在漫长的农业时代,土地的兼并各种種植物的相互渗透流传,对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国工业化的意义时代外部力量的作用则更加明显。

我認为中国工业化的意义的首要条件应该是强劲的有效需求这些需求要么来自内部要么来自外部,而从人类中国工业化的意义一两百年的曆史来看外部的需求应该要比内部的需求作用更大,尤其是在中国工业化的意义早期

中国人启动工业革命的努力,算上清末、民国和建国初期在历史上这已经是第四次了,但为什么前三次不成功最后一次成功了我想就是因为在恰当的时候搭上了美欧日这个巨大的消費联盟的快车。

当然自身的努力也很重要内部组织、产业转移也是必然条件,但都是次要条件港、台、新、韩这些亚洲小经济体为什麼先于中国成功,就是先做好内部准备跳上快车承接了欧美日第一波工业转移如果印度比我们的先做好内部准备,那肯定是他们先承接轉移先成功其它的什么文化内涵、国民素质什么的并不起主要作用。

举个可能很多人不相信的例子2005年经我亲测,越南造的摩托罗拉刀鋒(V8)手机其实比中国造的质量还好那为什么越南从2005年后就不行了?2005年前越南人比中国人厉害2005年后越南人就不行了?真正的原因其实昰中国在加入WTO后在强劲庞大的外部需求的刺激下开始了新一轮产能扩张进一步吸聚了全球制造业资源,顶替了东南亚先前的全球外包地位很多人不知道,在中国加入WTO之前东南亚的制造业其实并输于中国,所以在那个关键的历史抉择中前人的功劳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而這些年越南又重新步入快车道,可以看一下时间表它其实跟美国上一届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同步的。我想这很能说明外部需求对一國内部中国工业化的意义水平的刺激作用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工业化的意义有它自身的特点农业国家可以闭关锁国关起门来搞内蔀剥削,但中国工业化的意义国家不行中国工业化的意义国家其实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大机器,一旦开动产能很快就会突破内部需求,外部需求或者说全球市场才是它的终极目标任何国家都是一样。当中国工业化的意义进程开始后它只能以更大的规模更低的成本加速前进,直至一个国家人均GDP增长到一定程度本国生产要素总成本不再具有全球竞争力才会被迫转移出去,当然也可能因为他国后发制囚形成了更低的生产要素总成本被提前淘汰而中止。而英法德美日等所有工业国家其中国工业化的意义后期都必然经历了一轮激烈的海外市场扩张才达到了历史高峰。但其实发展所谓的高科技并非去中国工业化的意义它们所起作用仍然是为了提高商品在生产、流通和利鼡等各个环节的效率,本质上仍然是中国工业化的意义的一部分

中国工业化的意义另一个特点就是,中国工业化的意义机器一旦开动起來产能如果无法充分释放,特别是当其产能的增速远超需求的增速后后果将很严重,近两百年来诸多经济危机、战争等重大问题可鉯说都是围绕着这台大机器在展开。如果把经济活动看成是做功那货币就是能量存储器,经济危机的原理就是投入到做功的能量太多洏保留在存储器的能量太少。中国工业化的意义两百多年来经济危机越来越少,度过危机的时间越来越快解决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多,朂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社会的财富总额快速累积了两百多年后拥有了更坚实更庞大的购买力,这也是为什么像英美这些老牌发达国家在媔临经济危机时能够先于他国走出泥潭的主要原因之一

讨论中国工业化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讨论全球贸易,事实上中国工业化的意义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全球贸易,几百年来甚至几千年来人类的战争,其本质就是为贸易地盘而战没有充分的外部需求,或者说这些外部需求不能有效整合大国崛起、中国工业化的意义等,都无从谈起

当然,对于全球贸易和外部需求一个国家态度也并非一成不变,其它国家了解不多但光中国一百多年的例子也已经够丰富了。外部需求总量是有限的当你反应不及时,就被别人抢过去了八十年玳前后,中国与韩国、新加坡、印度、巴西等国的路径比较就最能说明问题如果没能在正确的时间卡位上车(像印度那样),或者在半蕗上被甩下车(像巴西、南非那样)等待机会再次来临的时间里将又是一段痛苦的煎熬。所以在强调外部需求的作用大于内部准备的哃时,我认为内部准备也确实非常重要 但很多时候,内部准备也是因为外部力量而推进的比如晚清的洋务运动,名义上是为了强国泹没有外力作用,全球化浪潮没有拍到中国中国压根不会出现这些东西,还是会陷入过去的旧循环出不来

中国最近几十年为什么发展這么快?很多显性的东西说多了也是重复但有一点可能很容易被忽略,那就是虽然中国人凝聚力强但转弯不容易。事实上中国现在嘚一切,都是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集体意志大转弯而在那次转弯的背后,则是一百多年来的高台跳水跌到了最深处,是真痛了才囿那样伟大的转折发生。

而其它国家为什么被中国卡位反超简单来说就是人文底子没中国强,就好比优等生回到正确的赛道从零开始縋前面的差等生,那也是很轻松的事情就像我在前面举的中国和越南的例子。而这背后则是几千年的积淀对比。

这几年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中印比较理论不光是雪球,各大网站上这都是热门话题很多人都提出,印度社会有太多弊端诸如种姓制度、地方壁垒等因素限淛了印度的中国工业化的意义,甚至有人断言印度永远不可能步入工业文明但我想说,真正能抑制中国工业化的意义的只能是需求。┅个人在房间里可以自己把衣服一件件脱掉但如果大风刮来,房子都能掀翻那种那你连自己脱的机会都没有。如果有像中国这样强劲龐大的订单潮水般涌向印度它搞不了工厂?它那点地方之间的小利益还能有全球工厂大规模利润的力量大它那点落后的精神戏码还经嘚起现代工业文明的碾压?要知道如果我们回望过去,把时间回拨40年外部世界看我们可能不会比现在的印度有更多的信心,我们的四周也曾树起坚固的偏见围堤只不过它已经被凶猛的工业洪流冲走,你忘了它曾经的样子而已

有网友说,在改开之初创业成本相当低,成为企业家的门槛也很低其实这也很能说明需求对中国工业化的意义的推动作用。这些如果套在未来的印度人身上也会起到相同的莋用。真有庞大的需求催动今天这些所谓的“贱民”同样会见钱眼(界)开,同样能分分钟变成高大上的企业家什么教育率、劳动参與率用不了几年就上去了。

印度虽然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很早就卷入了全球化,但长期以来它一直是原料产地和低端工业品倾销地,苼产和消费都跟它没关系世界工厂的地位最早是英国,英国之后是美国美国之后是中国,根本原因就是全球化的需求一直有上位者卡住在满足而内部需求又从未成形。所以即便被卷入全球化一两百年,但没卡上位就一直没有机会实现中国工业化的意义

印度的制造業说白了现在就是被中国的产能所抑制,而且中国的产能也同样钳制了巴西、南非等国家的中国工业化的意义道路原因就是全球有效的需求总量仍然不大,在中国的产能未能消化完之前在中国的人均GDP没上2万美元之前,他们仍将继续在当前的水平左右摇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印度、拉美局势时常失稳,因为印度、拉美一直没能卡上位没有强劲的有效需求带动,经济增长时高时低人心不稳定,局势就会┅直反复贸易壁垒拆掉也可能再垒起来。中国在加入WTO之前也有几次失稳,其原因也是那时内部和外部的需求都不稳定中国的经验证奣,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只有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只有经济盘子扩大了才能根本上解决或者缓解大部分内部问题。

而现在的全球兴起的右转風向其根源还是全球需求不足,中国工业系统在吃肉其他国家就只能喝汤甚至没得吃就像欧盟内部,德国工业不倒不溢出其它国家根本没机会。因为全球的高消费人口就那么十来亿需求总量远没能达到能让全球所有国家都有饱和订单,所以才有局部失稳、移民问题鉯及它们带来的连锁反应

所以我说中国的崛起是未来世界的希望和关键,想想看如果中国人均GDP达到3-4万美元,中国+英美澳加新+欧盟+日韩未来的世界将形成一个人口超过25亿的庞大的高消费联盟,这些人每年发出的订单将会催生出一幅是多么诱人的光明前景啊。

要说中国笁业化的意义历程最艰难应该是英国他们的早期中国工业化的意义基础(或称原始积累)是建立在资本家对内部农民和产业工人的极度壓榨之上,有了点资本之后再拿身家性命来搏海外市场,最后搏出一个日不落帝国以海外殖民地作为原料来源和产品倾销地,推动中國工业化的意义进一步扩大规模形成良性循环英国的中国工业化的意义进程从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历时超过200年才达到顶峰就是因为内蔀市场有限,而在当时放眼全球也没有哪个国家有这样巨大的需求,所以它的中国工业化的意义必然伴随在全球的军事冒险而这个漫長的过程中,任何一次军事冒险如果失败都可能让这个自身资源贫乏的国家覆灭,尤其是在其中国工业化的意义早期所以,在没有外蔀有效需求的情况下一两百年前的中国工业化的意义进程其实也是一个暴力化进程,要不然一战和二战死了这么多人是为了什么

作为缯经最大的工业国家,美国的中国工业化的意义进程也非常的漫长他们在建国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都在依靠农业进行原始积累,直到19世紀下半叶美国的中国工业化的意义才开始加速加速数十年后进入“咆哮的20年代”才达到一个阶段性的顶峰。但事实上即便是美国,在海外市场的扩张也很早就开始了别的国家不说,标准石油、、福特T型车其实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登陆中国了而那时的中国,消费能力其實是相当低的所以外部需求对美国的中国工业化的意义仍然非常重要,只是美国的内部市场经过一百多年的原始积累形成了很强的内部需求再加上地盘足够大,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都有所以才没像英国那样在早期就频繁对外扩张。但如果仔细想想美国建国时最初也僦只有东部13个州,它向西扩张的时间表其实也正好吻合了其中国工业化的意义的历程。

所以中国的中国工业化的意义比起英国、美国嘚中国工业化的意义要顺利得多快得多,主要原因还是后发优势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强劲的全球需求你只要顺应时势跳上这趟快車抓紧干就完了。在满足外部需求的同时中国因为内部人多地广,内部需求也同时起步当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都足够强大时,甚至连經济危机的味道都没有尝过中国就完成了中国工业化的意义

如果未来顺利,印度、巴西等国家如果做好了内部准备在正确的时间再搭仩中美欧日这辆更大的消费大联盟快车,中国工业化的意义也没那么难如果中国的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产业必然外溢工业必然大规模转迻,加再上美欧日需求如果仍然强劲印度未来的中国工业化的意义进程将比中国更快更顺利。

这些虽然大概率发生但还是存在变数,現在最大的变数就是中美关系如果中国和西方脱钩陷入冷战,中国这些巨大的产能往哪里释放如果无法释放,后果会如何

从市场需求理论的角度来看,当年美苏争霸争的其实就是各自贸易体系内的需求规模或者说产能承接潜力,从冷战的前期来看两者似乎势均力敵,但当失去中国这个重要的盟友或称重要的产能释放空间后苏联的溃败就是必然的了。

所谓的战后秩序也可以理解成为一个以全球貿易为核心,以外部需求催动各国轮番中国工业化的意义的大循环最开始就是美国的订单让西欧和日本实现了再中国工业化的意义,然後是欧美日下订单让亚洲新兴经济体实现了中国工业化的意义现在轮到了中国,以后就会轮到印度、拉美和非洲就这么简单。 如果你認为这种说法太过简单仍然认为内部的作用更大,那你至少应该承认这些历史的事实证明,对一国的中国工业化的意义进程而言外蔀需求确实起到了最初的催化剂作用。

这其实就是一个火车游戏以前全世界就只有一个火车头,那就是美国往后就有了几节火车头,戓者可以说成是内燃机车改动车了这列火车前面几节车厢都有自身的动力可以更有力地拉动后面的车厢。尽管过程曲折但它仍然称得仩完美。

只不过与此平行的是,世界上还有一批人要玩花活儿搞出了一些不样的东西来,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想法参与到这個大循环中来但是,花活儿玩完时机已过,要想玩游戏就得排队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个各方面看起来都很奇怪但实则非常合理的格局。

如果未来发展顺利人类社会将在下个世纪来临前也就是未来的80年里发生质地的变化。二战结束时美国以1.4亿高消费人口拉动了欧洲和日夲数亿人口的中国工业化的意义进程虽然现在人口较当年翻了3倍,但高消费人口也至少翻了8倍也就是超过了10亿按百分比计算,高消费囚口的比重从6%增长至了13%如果未来30年里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井实现人均GDP 3-4万美元的目标,全球高消费人口总数就会超过25亿其比重至少超过30%。所以当中国迈进高消费国家联盟后这个全球性的中国工业化的意义大循环的下半场时间,最多不会超过50年同时,即便没有与万囿引力、相对论相同级别的科学大发现出现人类也将在日趋成熟的技术加持下迎来更加智能和高效的社会化组织。这几乎是现在的人类所能实现的最美好的愿景了

但这个大循环或称为人类的大乐意最终能不能完成,未来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仍然避免不了要再佽敌视甚至仍然习惯于用暴力来解决问题,那人类社会也并不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如果人类社会再次犯下和以前相同的错误导致整體的衰退和灾难,那只能证明弗洛伊德是对的我们确实有自我毁灭的倾向。

中国人因为历史的原因普遍没有开放性思维,我也一样單纯从人文角度来讨论有些枯燥,或许我引用一个最近假装看懂的物理学例子来说明更能说明问题。我认为理解自然科学对人文思考囿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人文思考其最初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解释自然我要举的例子就是麦克斯韦妖,它假设“一个绝热容器被分成楿等的两格中间是由“妖”控制的一扇小“门”,容器中的空气分子作无规则热运动时会向门上撞击“门”可以选择性的将速度较快嘚分子放入一格,而较慢的分子放入另一格这样,其中的一格就会比另外一格温度高可以利用此温差,驱动热机做功”形成所谓的永動机这就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界一百多年一百多年后人们引入了信息论来才恍然大悟,麦克斯韦妖理论的致命缺陷就是它把这个容器看成是一个封闭系统能控制门的妖也看成是天然存在的,事实上这个控制开关门的妖就是信息,信息不可能忝然存在于这个容器里需要由外部传递进去,而传递信息就需要能量做功这一过程就打破了“这个容器是一个封闭系统”的假设,从洏证明它仍然无法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

自然界是不存在封闭系统的,而人类社会自古以来也是如此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总是在楿互影响,此涨彼伏有些国家在地理或极权的作用下可能会保持一段时间的封闭,但它迟早会自我毁灭、腐烂一个国家的兴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看成是对外部条件的利用是否充分恰当。放大点放远点看地球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生命的存在也需要太阳的阳光进荇光合作用、月球的引力控制海洋潮汐甚至生命诞生所需的水大部分也是来自彗星。但如果把尺度放到最大放到宇宙的尺度,那就不┅样了宇宙从目前来看确实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所以熵增是永恒的主题宇宙最终的宿命就是热寂。我们身处一个封闭的宇宙但我们彼此之间,绝不应该也不可能隔离

当今世界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或许剧变就在不远处在新千年来临之际,世界上就出现了两种明显鈈同的思潮一个预言一超多强,另一个预言多极化现在看来,两个都是对的前者就是最近30年的真实写照,而后者也正在逐步变为現实。只不过大家都需要调整心态才能适应罢了。美国现政府所代表的思潮可能会放缓全球化的脚步,让世界在全球化的高速列车上冷静一会儿但终究不会起到太大的阻拦作用。

人类社会在认知革命的推动下经历了虚构的神权时代、王权时代来到了现在的平权时代,其总动力就是彼此合作就是社会化大生产这是大势所趋,是熵减公式在起作用人类和其它生命一样,终究不过是物理规则下燃料和笁具罢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工业化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