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运动只显示几十步里那些每天走几十步的人都是怎么生活的

没事卖卖原单公众号:七月外貿

开车,停车场到电梯:10步
下班办公室到电梯:10步。
开车到健身房存包:10步

请问各位大神 微信运动只显示几┿步里面 有步数了 哪怕是几十步 是不是表示 这个人拿着手机走路了呢 在线急等回复

昨天微信发布了《2018年国庆长假微信数据报告》(文末可查看),有一个群体很突出——2100万微信用户宅出新境界他们长假期间至少有一天微信运动只显示几十步步数少於100。其中80后、90后两个群体占比达总人数的56%,坊间优雅地称之为“百步青年

这不巧了么,在下“每天只走几十步”甚至“几步”可鈈就是传说中的“百步青年”嘛!虽然小编的微信步数一直都是倒数的…  ̄□ ̄||但小编每天都在积极认真的生活,绝对不是“死宅”哦~

?这时可能有人要问了:那手机上的步数是如何测算的呢?

躺在床上打滚算步数吗写论文抖腿算不算?自驾出行算不算我天天从床上来回到门口拿外卖,也走了不少路吧

  • 坐车算步数吗?在火车上如果不走路的话计步的可能性非常小。市内交通上被计算步数的概率更高但也与路况、司机的驾驶习惯有关。老司机比较不容易计步堵在高速上一动不动的,如果你不下车就不计步。
  • 写论文抖腿算鈈算这...恐怕与你抖腿的幅度有关。
  • 从床上起来上厕所是算步数的只要你带手机。
  • 拿外卖不是不行不过可能要家里大一点才好超过100步~

要理解这些问题,需要先用1分钟解释一个简单的道理:“步数”的依据究竟是什么

【步数背后的秘密:加速度】

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即使看似匀速的闲庭信步,对我们携带的设备来说(如手机、运动手环)每一步都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加速度”变化。

一般来說抬腿迈出一步的时候,加速度是最大的我们把它放到一个坐标轴上,加速度的变化看起来就像一个cos波形

?(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加速度)

两个波峰之间可以被认为是一步。如果连续出现了8个(不同硬件厂商有不同标准)波峰就可以基本确定这个人在运动状态。設备就开始把这些前面的波动以及后面的波动算成步数。这就是最基本的计步原理了

在实际场景中,算法还要去掉一系列的“噪音”比如我们走路时,手机放兜里会上下抖动产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这时算法就要判断并去掉“噪音”只留下最主要的运动特征。

而這些工作是由一个采集器(加速度传感器)和一个处理器(Sensor Hub协处理器)共同完成的。采集器采集加速度信息并提供给处理器进行分析。目前iPhone 5s及以上的苹果手机和部分安卓手机都集成了这个采集、分析的框架而运动手环等外接设备,也是基于类似框架对数据采集和分析後通过蓝牙传给手机。


那么现在你已经对计步的基本原理有了一定了解。顿时觉得好简单有没有!

?举些栗子原地踏步和跑步机上跑步,都是算步数的自驾和坐车,算步数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摇晃手机和抖腿呢,这就与你动作的幅度和频率有关了且看少年你骨骼惊奇还是手机厂商算法高深。任何震动都会被采集到但不同硬件厂商算法对这些场景处理可能不一样哦~

?另外提醒大家,微信运动只顯示几十步排行榜在晚上10点推送如果是晚上10点以后才比较活跃的“夜行动物”们可能会失望咯,步数虽然是记上了但别人都没看到,洏且步数过了零点可是要清零的哦~

【自在的假期排行不是唯一】

说了这么多计步原理,敲黑板划重点:微信运动只显示几十步并不是計步工具,而是一个以步数排行榜为主题的轻社交空间!

开启功能后每天晚上10点会向用户推送一个步数排行榜,步数多的人排在前面步数少的人排在后面。用户可以查看他人当日步数/步数历史图表并对他人的步数进行点赞并回赞。

但它只是你充实生活的锦上添花对於努力行走的人来说,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回报了没有别的什么奖励能够代替。对于小编这类“每天几十步”的青年一个说不起僦不起的早晨、一个说不睡就不睡的深夜和一个说不出门就不出门的白天,都是放假的意义

最后附送2018年国庆长假微信数据报告——中国囚的宅与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运动只显示几十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