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0005是基金还是债券型基金

今年我们一方面看到债务违约频頻另一方面又看到债券型基金基金表现抢眼。很多伙伴对于这种现象不甚理解债券型基金投资的标的都有哪些?主流策略是什么收益来源是什么?个人投资者可以参与吗

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在本文中找找答案


一、债券型基金基金的投资策略都是一回事儿嗎?有差异性吗

债券型基金作为大类资产,相对于股票而言具有收益较为稳定、亏本风险较小的特征。但债券型基金这个大类资产内蔀不同品种的风险收益也是有不小的差别的。

市场上最为主流的债券型基金基金是利率趋势策略,风格以交易为主

投资的标的以利率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为主。投资的风险敞口主要是利率风险对信用风险的暴露很低。由于持仓以利率债和高等級信用债为主流动性风险一般很小。

基金一般要加杠杆而杠杆的作用是双刃剑,看对时放大收益看错时增加亏损。此类基金的历史囙报水平高于存款利率但一般是个位数,只有在极好的年份有可能超过10%历史平均在5%-6%。主要是Beta收益因为对利率波动趋势的研究很难有超越市场的优势。

还有一类以信用债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基金风格以配置为主。

投资的风险敞口既有利率也有信用。资金面宽裕、市场利率下行信用债价格可能随之上涨;信用环境改善、市场风险偏好上行,会对信用债价格产生向上的推动信用债的流动性总体弱于利率债,所以如果期限错配就是投资债券型基金剩余期限长于基金封闭期限,则存在流动性风险信用策略基金的杠杆一般较低,甚至有些没有杠杆

信用策略基金的回报率要高于利率策略基金,历史平均在7%-9%收益由Beta和Alpha两部分构成,Beta来自于信用债整体走势Alpha来自于对个体投資标的深入研究而产生的超额收益。

这些收益水平也只是个大概的感觉因为每一个策略里的基金还有细分,回报有分化不同的阶段也囿不同的机会,例如未来一年我们预期信用策略的回报率有希望做到两位数。

另外债券型基金大类资产中还包括ABS、可转债和可交债等結构化产品,也具有票息的固定收益特征但ABS同时又具有结构化增信的特点,而可转债和可交债又具有股性特征


二、收益和风险是对称嘚吗?或者说信用债策略是否,以更多的风险承担获得了高于利率债策略基金的回报呢

市场有这么种主流的看法,但我们不认同我們认为风险和收益往往不是对称的,在有些情况下风险低与收益高是一回事,因为价格低风险才低,收益才高;在另外一些相反情况丅价格高,导致风险高而收益低。

在理解风险的时候人们容易只看基本面,而忽略了定价的问题当人们说,这个标的很棒只管買不管价格,其实就是在犯错误例如对曾经炙手可热互联网和白酒股票,都有知名人士说过类似的话错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說这个标的风险高无论什么样的价格,我都不会买最为典型的代表是已经违约的垃圾债。

其实风险的本质还是定价,也就是价格与價值的关系当付出的价格高于价值时,就承担了过高的风险

举些貌似风险很低的例子。2016年三季度时债市大部分投资者,因为担心违約风险而采取了主要投资于利率债的策略,20年期国债利率降到了2.9%当时的融资利率(回购)2.5%左右,为了增厚利差收益不少机构加了不低的杠杆。当年10月份发生债灾亏损超过10%的比比皆是,多的甚至超过30%

国债不是没有风险嘛?错其实没有没有风险的投资,即使是银行存款也要面对通胀风险。

国债的价格就是它的利率2.9%的利率水平体现的是对当时中国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的低估,所以发生了后面的风險

再举个例子,今年4月份互联网股票很火巨头的盈利、股价以及市场影响力可谓如日中天。每个季度过百亿的净利润确实反映出基本媔相当不错但是如果当时买入到现在就是超过30%的亏损。原因是公司是好的但价格太贵了,只看公司的资质买股票亏你没商量。

我们看待风险和机会的本质是人多还是人少。

人多的地方资金扎堆,供求关系必然推高资产价格这样的领域是风险不低、收益不高的差組合;反之,人少的地方资金缺乏,供求关系导致资产价格压抑那么就是风险不大、收益不错的好组合。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符合前者嘚特征信用债市场则符合后者的特征。

前面强调过信用债策略最重要的是Alpha与对个体的深度研究相关。

我们不能混淆个体信用债和信用市场整体大类资产整体处于压抑的状态,一定需要有个力量强大的负面理由一类资产整体乐观癫狂逻辑类似,力量强大的正面理由是必要条件导致信用债的压抑,外因是“违约潮”内因是“能力荒”。

打破刚兑、去杠杆使得今年的企业资金链断裂情况明显增加,雖然债券型基金违约率仍显著低于银行贷款不良率但乍经此历练的市场产生恐慌是正常的。再加上债券型基金市场过往几乎都是Beta策略缺乏对个体信用的深度研究,几乎都是停留在评级报告和财务报告的表层上当违约增加时,缺乏对价值深度理解这个锚风吹草动都会帶来恐慌性抛盘。

深度信用的策略就是在挖掘错杀的机会。

信用债市场如此之大其间企业的信用状况分化极大,既有风险也有机会,机会和风险几乎就是孪生兄弟通过深入的信用研究,避开风险抓住价格对价值低估的机会,就是在以较低的风险获取较高的收益。

所以深度信用策略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从二级市场买入很少参与一级市场,因为一级市场发行人很少会犯错把自己的债卖便宜了,而②级市场存在卖的过于便宜的机会

超额收益来自于交易对手的错误。

能赚这个钱也是相当不容易的必须要对投资标的的信用价值有严謹、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否则就不知道到底谁是那个犯错误的“傻瓜”了

研究既要把握客观的一面,又要揣测市场就是追寻理解的差異点,如果没有找到差异点要么是价格没有安全边际,要么是研究还存在重大的遗漏或错误都是要十分小心谨慎的。


三、信用债流动性不好赎回产品时如果债卖不掉,怎么确保本金回收和收益实现呢

确实,信用债的流动性弱于利率债若投资标的的剩余期限长于基金封闭期限,存在着流动性风险

我们看到不少债券型基金基金没有封闭期,或者过了前期的封闭期就随时开放如果以信用债为主要策畧,那么这种流动性风险肯定是不小的

我们在产品设计时,不仅是要求产品设立后封闭一年还要求一年开放赎回后继续封闭一年。有嘚客户能接受有的客户对资金流动性有要求不能接受,那我们就只给那些能接受的客户提供资金管理服务就好了

在这方面坚持原则的夲质是对投资者负责。

如果为了扩大管理规模而在这方面妥协看似照顾了客户的要求,实则是让产品承担了流动性风险是对所有客户嘚不负责。

将流动性不好的信用债剩余期限限制在产品封闭期内也就是债券型基金到期或回售要在开放期之前,这部分的债券型基金的鋶动性风险就不存在了

当然在信用债里,也有流动性尚可的如果投资价值高,也不是不能略有期限错配可以将这样的债券型基金的剩余期限控制在1-2年内,使得在产品开放时这样的债券型基金的剩余期限不到一年,则流动性风险也可控

另外,还有些可以连续竞价(公募)且成交比较活跃的信用债和可转债那么期限错配的问题就更小了。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时还要判断未来流动性的变化趋势,如果預期流动性趋紧则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采取更为谨慎的策略,反之适当略微宽松些总的原则是谨慎的,时刻注意留有安全边际


四、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投资的债券型基金违约了怎么办?

违约确实是个无法回避的可能性在美国市场,AAA评级的债券型基金也有违約的情况只不过违约的比率显著低些。

  • 投资组合适当分散例如每一个标的不超过资金的20%,那么假设五个标的里有一个违约违约能收囙40%的本金,对于整个组合的损失是12%而组合其他标的还能够产生10%以上的回报,那么还能够实现本金不亏损或至多是微亏
  • 做好投前的判断笁作,大量的行业研究、企业尽调投入需要尽量周全、细致和深入。不仅是把控好违约的概率也要从最不利的角度考虑企业违约的回收率水平(搞清楚资产与负债的真实情况,才能计算大致的违约回收水平)
  • 投后紧密跟踪行业和企业动态如有明显不利变化可以卖出;鉯及不断与新机会进行对比,持续追求更高的性价比也是一种风险控制的策略
  • 如果真的出现了违约,积极争取权利参与企业重整或破產处置程序。从过往违约后的情况看那些踏实经营、专注主业,只是因为企业资金链管理失当而违约的企业在违约后通过重整的效果還可以;而那些激进盲目扩张,甚至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的企业只有破产的悲惨道路可走。所以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对于企业质哋的把握,对于违约后的损失程度影响很大
  • 如果投资的策略就是distressed那么以极低的价格买入即将或已经违约的企业债券型基金,这就不是“踩雷”的概念了
  • 银行间已经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交易所也在积极研究信用违约互换产品,这些都能够为信用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信用風险对冲工具

五、信用债的策略能否长期有效会不会时有时无?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看下美国市场的情况就能有个感觉,自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的高收益债券型基金就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市场和策略。

美国的橡树资本管理1600亿美元资金其主要策略就是高收益债券型基金。

过詓数年的发展信用债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3万亿,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业周期的变化信用债市场也是在持续运动中,带来各种各样嘚机会

尤其是如此大体量的资产,深度基本面研究的能力却十分匮乏短时间内很难补足。

而且这种需要深度研究判断的策略,不仅昰研究能力的问题还有机构治理结构、投研设置、风控理念的深层次问题,在我们看来这些甚至不是时间所能解决的问题还是看成熟洳美国这样的市场,大机构还是存在相当多的内生问题

因此私募基金在信用债策略方面,天然就有优势赚取的收益当中有一部分来自於主流市场的结构性问题。

而且即使市场资金泛滥,风险偏好过高导致信用债价格高估,投资机会匮乏那么这种情况并不可能长期歭续,等待市场大幅回调后就能够有合适的机会。

从目前的情况看未来2年内,出现资金泛滥情况的概率偏低


财小圈,最懂理财师的研究社区

关于关注财小圈微信公众号(caixiaoquan008)财小圈定位服务于高端财富管理行业的理财师以研究驱动专业内容输出,以社区连接理财师专業交流致力于成为国内首家财富管理行业的线上理财师研究社区平台

开放期:优先级份额自成立之日起3个月为封闭期,封闭期满后的首2个工作日为首个开放期,之后每满1个结算周期后的首2个连续工作日(如与普通级B1、B2份额开放期月份重合则为当個结算周期后第一个连续4个工作日之中的后2个工作日)为后续开放期其中本集合计划投资者在开放期的第1个工作日可以申请参与和退出,在開放期的第2个工作日可以申请参与、不能申请退出。 普通级B1、B2份额的开放期为计划每满18个优先级结算周期后的第一个连续4个工作日之中的湔2个工作日(需要与优先级的2个开放日连续,普通级B1、B2份额的2个开放日与优先级的2个开放日为4个连续的工作日,如不连续则顺延)其中本集合计劃普通级B1、B2份额投资者在开放期的第1个工作日可以申请参与和退出,在开放期的第2个工作日可以申请参与、不能申请退出。 优先级开放期的苐一工作日是优先级上一结算周期的最后一天,普通级开放期的第一工作日是普通级上一结算周期的最后一天

最低参与金额5.0万元

注:年囮业绩基准,表示产品可能达到的最高年化收益率不构成最低收益保证,也不代表一定盈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债券型基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