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旅游推荐为什么火了旅游

    今年“十一”黄金周三亚旅游会是一个什么状况?我用了一个词叫“不愠不火”来形容。何谓“不愠不火”?那就是热度适中、分寸得当,是个褒义词。其实在三亚旅游业界看来,这个黄金周三亚旅游的情况是比较不令人满意的。“中国新闻网”对此的报道和描述如下,详见http://hi.people.com.cn/n//c01687.html:  (1)总体情况:从“一房难求”到“抢人”。往年每逢黄金周三亚“一房难求”,而今年“十一”来临之时,三亚各旅游企业却放下了“身段”,下调价格,促销“抢人”。   (2)客房销售量下跌,情况不乐观。三亚多家高端酒店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一”预定率较往年同期有所下降。据海南省假日办26日消息,目前三亚酒店国庆期间平均预订率为三成多,比去年同期低。“现在每天都在加紧销售,像‘打仗’一样。”三亚一家酒店市场营销部负责人说,“十一”住房预订率已近八成,但与往年相比仍有下滑,“今年形势不太好,大家都在‘抢肉吃’”。  (3)客房价格下调,海鲜价格下调:据三亚市物价局,“十一”三亚235家旅游饭店客房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10%以上。三亚物价网显示,往年黄金周动辄房价近万元的三亚亚龙湾度假区,今年客房价格在1000元至5000元之间,而三亚市区、大东海、三亚湾酒店客房多在千元以下。三亚物价局9月1日再次下调海鲜排挡餐饮海鲜品价格,总体水平下降6.1%,其中鱼类价格水平下降13.1%。  (4)优惠活动增多。降价的同时,三亚多家酒店推出“十一”假期优惠套餐或特色活动:三亚文华东方酒店部分客房,连续两晚入住即可免费住宿第三晚;金茂三亚丽思卡尔顿酒店将推出大型亲子闯关活动;三亚半山半岛安纳塔拉度假酒店推出瑜伽课、竹竿舞、鹿回头渔村自行车之旅等活动。三亚免税店“十一”也推出多重优惠,如系列满额返代金券、贴税50%-100%、国际名品限时抄底至一折等活动。  对于上述情况,可能除了旅游业者不满意外,关心海南旅游的人士大概也对三亚旅游乃至海南旅游的前景感到揪心。不过,我觉得,“中国新闻网”的这篇报道,无论其分析还是结论,都是有不足的,所以我们对海南旅游的看法,还是应该建立在更加科学、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上。  首先要说一点,“中国新闻网”对三亚旅游往年的情况定义为“一房难求”,我看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描述。众所周知,有两个因素使得“十一”黄金周在一般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火爆异常。第一,全国各地在十月大都气候良好适宜出行旅游,海南的气候此时并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海南的旅游资源旅游景点虽然有自己的特色,但总不至于能囊括各式各样的风格的旅游景点吧,也不至于能满足具有各种各样旅游需求的人员吧?所以十一黄金周,全国各地的旅游都很火热,海南充其量就是达到中上水平而已。如果往年的中上水平就能让三亚“一房难求”,难道了真正的黄金周“春节黄金周”,三亚岂不是有很多游客无房可住露宿街头了?事实是这样的吗?明显不是。  第二,往年的十一黄金周,海南包括的天气状况多有不好,不是碰到持续的大雨瓢泼,就是遭遇气势汹汹的台风横扫。刚刚过去好几个年度的十一黄金周都是这样,我想大家记忆犹新,特别是2010年的十一黄金周,三亚被持续的大雨袭击,水淹鹿城如同泽国(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2417142&PostID=)。当年正在三亚的潘石屹被大水围困不得脱身,最后是雇佣了貌似童工的劳动力划着小木船抵达机场逃跑的。如此恶劣的气候,三亚还能“一房难求”?我看是言过其实了吧。  所以“往年每逢黄金周三亚一房难求”的情况肯定不是真实的,大家没必要在今天因为和这种不真实的情况对比而产生郁闷的感觉。三亚十一黄金周旅游的总体情况还是好的。但是有人就会问了,如果情况是好的,旅游企业之间还会“抢人”,会被迫陷入“红海厮杀”的境地呢?  对于此问,我是这样看的。  第一,只要市场还是供大于求的情况,供应方之间就一定有竞争,“抢人”在所难免,“杀价”在所难免,这是正常的竞争现象,不要少见多怪。  第二,今年的情况比如说销售率下跌、价格下调等,我看更主要的影响因素主要还在于过去几年三亚的酒店客房建的太多,如今大量供给上市,于是导致供大于的状况恶化。对单个酒店来说,他们会面临着销售率下跌的情形,为了做大业绩,他们就会主动的下调价格。但是总体客流还是增加的,这点可以从机场的数据来得到验证,很多报道都说,黄金周期间海南两大机场增加了不少航班,而且北、上、广到海南的航班班班爆满,人数比去年同期也增加了好几个百分点。在总人数增加的背景下客房销售率反而下跌了,唯一能说明的就是,三亚旅游的接待能力大幅提升了。这恰恰证明了,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三亚通过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努力,旅游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极为丰厚的成果。  第三,当然,无论如何,今年三亚旅游黄金周的情况也提醒三亚必须正视潜在的风险。这种风险是什么呢?我觉得用一个名词来概括就是“北戴河陷阱”。北戴河曾经与三亚差不多,都是国内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但伴随着海南的兴起,北戴河无可避免的凋落了。原因又是什么呢?从我的两篇博文《从“夏都”北戴河的凋落看“冬都”海南的兴起》(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2417142&PostID=)、《论北戴河、庐山和承德的失败衰落》(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2417142&PostID=)中可管中窥豹,有两个:(1)单一的季节性经营风险;(2)和国家会议制度、工作作风转变不契合的风险。这些就不细说了。“中国新闻网”在说到导致今年三亚十一黄金周旅游清淡的原因时也也隐晦的点到了一条:(三亚市旅游协会秘书长谢祥项说)受国家厉行节约等政策大环境影响,来自政府、大企业等方面的“机构客”减少,企业只能到市场去“抢人”。这些变化对海南旅游会有什么影响或冲击,海南和三亚都要尽早研究未雨绸缪,不能再掉进“北戴河陷阱”里了。  最后我想提醒海南的旅游业者,诸位面对十一黄金周可能的不如意不必悲观,现在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十一”黄金周不是三亚旅游的黄金期,而是开启三亚旅游黄金期的时间窗,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海南财富的聚集,海南旅游业财富的聚集,不是靠一个十一黄金周,而是靠其后的半年时间。抓住机会吧。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还没开始里,你怎么知道“不愠不火”?
  @漫步小卡 1楼
22:47:00  还没开始里,你怎么知道“不愠不火”?  -----------------------------  都到“抢人”的程度了,你觉得这是很火的表现?
  这篇文章比北京人那些文章好多了,有些分析还是不错的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热门推荐:
  转眼国庆中秋8天长假就要结束,而繁忙的黄金周也终于告一段落。而早在国庆黄金周之前,就有人在朋友圈晒出一组图片,以宅男腐女的角度把黄金周出行难的现状提前全面描述了一遍:1号看高速堵车、2号看景区排队、3号看酒店涨价、4号5号看游客被宰、6号看高速再堵、7号看游客进不了城回不了家。
  果不其然,实际情况几乎按此脚本发展。1号各地的新闻都是自驾游惨遭遇高速大堵车,虎门大桥居然堵了整整24小时,有人体力不支当场晕厥。2号的新闻则是出门看景成了看人,一些景区甚至人多到了连4G信号都不够用的地步。诸如此类的消息,层出不穷。
  可是你想过没有,大家都明知国庆黄金周旅游又贵又累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消费者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出行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分成两部分来解答:第一部分是黄金周出游这么贵的原因有哪些,第二部分则是大家为什么选择黄金周出行。
  黄金周出游为啥这么贵?供需关系+奸商宰客
  其实黄金周出游涨价涨得这么贵的原因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市场供需关系所决定。景区住宿、娱乐、餐饮等行业在短期内其接待能力是一定的,可以满足日常的旅游人数甚至是小高峰,但对于黄金周的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客流,就难免出现短缺。一些消费意愿强烈的游客就愿意付出较高的价格来获得服务的优先权,于是酒店、机票等各类旅游产品的价格就出现了上涨。
  在旅游淡季,旅游业拥有较多的闲置设施,可以通过增加人手和工作时间来提高接待能力,供给曲线显得富有弹性。此时,旅游市场表现为充分竞争的状态,供给和需求曲线都非常正常。旅游企业和游客都处于价格接受方,均衡价格P1让旅游企业的边际利润趁于零,旅客得到较高的消费者剩余。一些精明的游客往往会采取在淡季出行的方式,花较低的价格获得较好的服务。
  在黄金周高峰时段,时间上的宽裕让游客暴增,远远超过了日常规模,从而影响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发生了变化,大幅从向上移动从M1变成为M2。而在供给方面,旅游业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其接待能力都不可能突破硬件设施和人力条件的天花板,此时供给变得缺乏弹性,基本可将供给曲线视为一条垂直的直线。新需求曲线与黄金周供给曲线相交于P2,重新达到市场均衡,此时旅游价格从P1增长到P2。P2与P1之间的差值,就是游客体验到的黄金周旅游服务大幅涨价,酒店贵了、吃饭贵了、机票和客运票贵了。下图中的灰色块部分,即(P2-P1)&Q2,就是游客为黄金周出行旅游而多付的金钱代价,同时也是旅游业在黄金周获得的超额高收益。
  尽管我们看到黄金周期间的出行人数在逐渐增多,但事实上价格调整已经对需求进行了有效调节。Q3与Q2之间的差值,就是因为价格上涨、体验不佳而放弃出行旅游的人数,也就是那么猫在朋友圈看别人出门堵车挨宰的那批人。嘿嘿,不好意思,我就是窝在家里写的这篇文章。
  另一个促使价格上涨的因素,是很多地方宰客行为成风。前面说的均衡价格从P1上调到P2,是交易双方在看不见的手做出的博弈选择,属于市场面对资源紧缺自我调节的结果。而宰客则是违法犯罪行为,与游客的增加没有关系,它也不分淡旺季。只是黄金周游客数量的增加,让他们宰客成功的机会也变多了。
  除了直接伤害受宰游客的权益之外,宰客行为还会影响其他从业者的定价行为。比如某酒店在黄金周期间将客房价格标到天价牟取暴利却没有受到处罚的话,将对其他酒店业者形成不良的激励,引发后者的效仿,推动某区域的酒店客房价格上涨到超过市场均衡点之上。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海南、云南等热点旅游城市。今年各地旅游部门提前部署了严打宰客行动,但各地仍陆续曝出了零散的宰客行为,这表明加强市场监管应成为常态。
  明知山有虎,为何偏向虎山行?
  经济学理论通常假设人都是理性的,他们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既然都知道黄金周旅游市场价格上涨,而质量和体验同步下降,那么为何还有这么多的游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
  这个问题看似与理性人的假设有冲突,但仔细分析下来却并不矛盾。
  首先,旅游市场火爆的前提,是建立在中国内地居民收入提高的经济基础之上。收入的提高,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对旅游消费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即便是黄金周旅游市场价格上涨,在可支配收入提高的情况下,其与收入之比仍呈现下降的态势。199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54元,2016年达到了23821元,17年间翻了两番,超过了旅游产品价格增速。也就是说,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冲抵了黄金周旅游市场价格上涨的部分消极影响,这就好比,尽管近年来苹果三星和国产厂商的智能手机屡屡上调售价,但大多数的消费者并没有觉得智能手机贵到买不起一样。在大部分消费者看来,黄金周旅游产品的涨价并不是特别高,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其次,游客如果放弃黄金周出行,将面临着巨大的机会成本。在目前的条件下,绝大多数人每年仅有一次与亲友长假出游的机会。放弃在公众假日出行,如果想和家人亲友一起旅游的话,就必须所有人协调集中在某个时间段请长假。由于各人就职的公司情况不同,集中请假想要实现非常困难。即便大家请假能够成功,也要因此遭遇扣发工资、奖金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影响个人职业升迁,实际的机会成本综合算起来非常高。相比之下,黄金周出行完全没有这些额外的机会成本,只是出行的直接成本变高了。理性的消费者不光只考虑直接成本,而且会考虑机会成本。在两相权衡之下,很多消费者选择了价格更高但机会成本低得多的黄金周出行,因为这对于他们更加有利。比如我的父母和弟弟就是因为请假不容易,而选择今年国庆去深圳、香港旅游。
  再次,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发生了变化所致。在时间和金钱两个进行选择时,收入较低人群往往更在意金钱,而收入较高人群则较在乎时间。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偏好发生了改变,在相同金钱成本的情况下,他们更加认同时间的重要性。黄金周的七天长假时间,在他们看来越来越显得宝贵。利用难得的国庆黄金周,放松自己释放压力,和家人亲友共享旅游休闲的乐趣,远大于价格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如果错过黄金周往往就要再等一年的情况下,不少可支配收入增加的消费者认为虽然花费不菲,但与家人亲友共同出行得到的愉悦体验比起来还是值得的。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黄金周推出18年来,国内出行旅游人数从1999年的2800万到2016年的5.93亿人次。而据携程旅游的预计,今年国庆黄金周有望超过6.5亿人次,增速或将超过10%。
  鱼和熊掌难兼得,又贵又累的黄金周仍持续
  如此狂热的黄金周,有点类似于每年一度的双11电商大促,数月或大半年甚至近一年庞大的需求一次性地集中释放,带来旅游出行大潮。不过,与双11对电商、物流、工厂、品牌商等整个产业链的负面冲击一样,黄金周给旅游市场也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因素。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黄金周期间花费了更高的价格,但享受到的服务质量远逊于日常水平,其综合体验不可能太好。一句话,抛开机会成本和时间价值而言,黄金周旅游又贵又累,简直就是花钱买罪受。
  表面看,旅游行业获得了营收和利润的大丰收,但实际上在光鲜的成绩之下也暗藏隐患。为了应对高峰期的大客流,从业者都极力扩大各自的硬件投入,比如客房、KTV房、停车场等。这些产能日常利用率低下,维护成本较高,资金的实际投资回报率有限。而节假日超量游客的涌入,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力,不但节后维护成本大增,还可能影响赖以成名的景观。
  黄金周过高的市场价格并不利于旅游市场的长期发展,它使得旅游难以成为消费者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仍停留在类似于奢侈品的消费产品类别。旅游业未来的趋势,将从以观光旅游为主,逐渐向休闲旅游过渡。黄金周越兴旺的景区,反而赵不利于转型和升级。对于淡季游客人数稀少的景区来说,在长期目标和短期利益面前如何抉择是个两难问题。国内旅游价格高企不下,促使越来越多的游客用脚投票,转向国外旅游目的地。携程旅游发布的《2017十一黄金周旅游趋势预测报告》称,今年十一长假将有超600万人出境游,创下历史新高;出境国家数量从去年的68个增加到了88个,增长近29%。
  从行业来看,如果想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大体上有两个解决方向:一是通过行政手段调整黄金周的次数,从现在每年一次增加到两至三次,降低黄金周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分流旅游高峰的目的。另一个方向是大力推广企事业单位带薪年假制度,随着年假制度的推广普及,未来黄金周现状将逐渐得到缓解。
  前者是下药治标,后者更接近于治本。不过,由于这两个方向都牵扯到诸多职能部门和社会各方的利益,推动起来并不容易。因此,又贵又累的黄金周之旅,看来还将继续持续若干年。
  【作者介绍:蚂蚁虫,科技评论人,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蚂蚁虫(miniant-cn)】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砍柴网是一个专注互联网行业分析的科技媒体。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黄金周:旅游相当火 管理十分严
[]&[字号:
来源:大河网
 &&&出境游:欧洲游报名截止&  长达8天的十一黄金周使出境长线游炙手可热,欧洲品质游更是热点中的热点。“我们预计本周才会报满,但至上周末报名全部满额,周末仍有许多市民打电话咨询报名,但我们只能说抱歉,或建议他们改线路。
”一家旅行社负责人杨成斐表示。据了解,由于欧洲游签证要求较多,报名截止时间就早,加上这些线路一般都不是河南当地旅行社的自主线路,受北京方面旅行社所分配的名额限制,所以比其他出境游线路较早地截止报名。&  “我们现在欧洲、澳洲的报名都将在近几天截止,日韩的机位也所剩不多。”另一家旅行社负责人高贵瑶表示。&  “我们这里,日本、韩国等地的出境游报名正火爆进行中,将于本月中旬截止。”杨成斐表示,另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宋宇辉也称,虽然这些线路是河南旅行社的自主线路,但是由于目前9月30日、10月1日走的团大多也报满了,再向后的高峰点就是10月3日、4日走的团了。有出游意向的市民报名还需趁早。&  国内游:红绿游成亮点&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所以国内游最热的当数北京。很多人想到首都去感受国庆庆典的气氛。”某旅行社负责人姬红涛说。与平时相比,北京游价格会上涨20%~30%,如双卧5日游平时需800多元,黄金周期间可能需1100元左右。这与往年同期相比价位一致。&  据介绍,除了北京之外,今年的国庆长假里,红色线路加绿色线路也是人们热衷选择的出行线路,成为黄金周的一大亮点。红色加绿色,即是指革命教育基地与山水自然风光相结合的综合出行线路。“省外线路如延安加壶口瀑布、窑洞文化游,韶山加张家界、桂林游等,省内的如红旗渠加太行山大峡谷游,杨靖宇故居加岈山景区游,许世友故居加鸡公山、南湾湖游等。这样的综合线路,使人们一方面得到革命教育基地的红色教育,另一方面也可在绿色山水之中得到身心的放松。更有一些红色线路本身便有着绝好的自然山水风光,如井冈山、红旗渠等。”&  新法规保驾品质游&  “今年5月份以来,新的《旅行社条例》实施对旅行社购物等给予明确的规定,提出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今年十一黄金周的旅游品质会出现普遍提升。”几家旅行社的有关人员表示。他们称,以后旅行社在操作中让游客购物等情况将会最大限度减少,即便有这样的安排也会提前说明,让游客事先知道,而且自愿选择是否参加。这样一来,大部分线路都将变成纯玩团,大大提升出游品质。“总体来说,今年的黄金周与往年出游价格相当,但是出游的质量却会比以往有很大提升。”&  “自己玩”占据半壁江山&  “如今私家车越来越普遍,人们对于假期出游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因此不跟团自驾游或自助游的越来越多。从今年省内主要景区的统计来看,跟团游客占了近一半,而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黄金周长假里选择自驾游、自主游的比例将更大。”某旅行社负责人张运涛对记者说。他的这一说法,得到其他数家旅行社负责人的认同。&  “因为假期较长,我们自己出去玩时间上也很充足,自己走到哪里发现好景就停下玩个够。”打算带着孩子出游的李先生夫妇表示,因为孩子小,如果跟团的话,孩子往往成为“拖累”,他们要跟上全团的步骤,旅游不但不能放松,反而比平时工作还觉得累。而开着私家车自驾出游则会很自由,大人小孩都会很放松。
09-01-20 09:45?
08-09-09 13:05?
08-03-29 11:09?
08-03-03 09:22?
07-12-24 19:49?
07-09-17 08:57?
07-05-09 08:14?
07-04-25 01:33?
06-05-03 10:37?
08-11-26 11:28?
设为辩论话题
热点标签:
没法跟这女人谈,她根本不讲理
话说辛亥革命后,郑亲王的后代…
明成祖为何下令活剐3000宫女?
36集未删节版,赵本山续写辉煌!
唐僧师徒四人都有感情戏。
全美顶级潮人带你玩转时尚圈
|&&&&</span搞不懂为什么黄金周已过旅游还这么火
&今天已是10月25号了,从15号开始,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要我帮忙带团,以前这是后已是淡季,新手导游开始歇菜了,但今年却格外反常,10天来,天天在团上。刚开始是济南的杜艳要导游,我问遍了能带全线的导游,都在团上,没办法,只好派了两个只跟过全线,而从未实践过的导游,结果在意料之中----中途被换。换就换吧,谁让旅行社平时不养导游,临时抱佛脚呢?被换下的导游也活该,平时都干什么去了?一共就三本书,能看不会吗?两边都该批评,但最应该批评的其实应该是导游,平时总埋怨没有旅行社赏识你,其实不是旅行社老总不赏识你,而是信不过你,好不容易敛个团,却被你给砸掉了,关系全断了,赔钱事小,信誉事大,如果我是旅行社老总,对导游我肯定更严格,钱肯定是要给他们赚的,但必须能顶起来,不能装熊!
这两天把郭姐给气坏了,真对不住,昨晚想帮他调换个好导游,但所有好导游都在团上,没办法,只好按原计划进行,以后这样的破事我也不去管了,自己如果能带就带,如果没时间,脱不开身就直接辞掉,赚属于我的那份钱就行了。真让人窝火!
其实万事都开头难,任何人都有刚入道的懵懂的时候,我刚带全线是也是如无头苍蝇乱撞,但我从来都没有想现在的导游那么笨,一点交代不到就出乱子,真让人头疼,哎,导游这碗饭也是因人而已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丹东新闻网讯 记者杨娟 7日从市旅发委获悉,“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471.9万人次,同比增长11.4%;宾馆平均开房率95%;高速公路出口流量累计23.8558万台次,同比增长116%;日抵丹列车52趟,乘客累计18.09万人,同比增长174.16%。多项数据表明,今年“十一”是同期丹东旅游最火爆的一年。
“高铁游”成旅游接待新亮点。随着沈丹高铁将丹东带入沈阳“一小时旅游圈”,很多游客“十一”期间选择乘高铁到我市旅游,据统计,节日期间乘高铁来丹游客日均两万人。谈到这个“黄金周”旅游市场的火爆,我市旅游界人士均表示,“高铁游”正成为游客来丹最喜欢的出行方式之一。“2日至4日,我们接待游客5000多人,比往年增加20%。”我市一家大型旅行社负责人说,为应对高铁开通后的首个“黄金周”,我市各旅行社都开通了丹东一日游、二日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来自东北三省等地的游客。各旅行社还提前招募了导游志愿者,但高峰期仍处于人员吃紧、车辆告急状态。
“黄金周”期间,全市各旅游景点游人如织。据统计,仅断桥就累计接待游客12.535万人次,同比增长70%;高铁也带火了温泉旅游,“十一”期间,仅东汤镇就接待国内外游客4.13万人次。
自驾游仍为主要出行方式。“十一”期间,我市自驾游、散客游仍占主流,占游客总量的8成以上。自驾游还带动了我市采摘、垂钓、农家乐等特色旅游。而到丹东品尝海鲜美食更成为一种潮流,尤其是假日期间适逢东港海鲜文化节,不少游客专程前往。
赴朝旅游牵动力强。由于今年的赴朝旅游线路从一日游到七日游产品齐全,且简化了手续,缩短了办证时间,使赴朝旅游在今年“十一”期间实现了新突破。据统计,“黄金周”共接待赴朝旅游4228人,同比增长4.8%。
登山赏枫游大幅增加。凤凰山景区的玻璃栈道、黑风口栈道等景观吸引了慕名前来的众多游客,助推我市登山游持续火爆,凤凰山核心景区单日最大接待量达到2.3万人次。与此同时,开放式景区也备受游客青睐,游览人数增幅显著。如宽甸的富寿山、绿江等地成为自驾游客的新宠,仅富寿山节日期间日最高游客量就达2000人。
游客持续火爆,景区应对有方。凤凰山景区不仅提前增加标示牌近30处,还加设数百米护栏,新开辟6条下山路。虎山景区节前新划出300多个停车位,在景区危险的地方全天有工作人员引导分流,控制人数。
节日期间我市旅游安全生产无人为责任事故,假日经济安全有序运行。
相关新闻阅读
关注官网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一黄金周旅游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