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代价、代价,区别多少?

现金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占用昰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它的(  )

本题考核的是企业持有的现金成本代价。企业持有的现金成本代价包括机会成本代价、管理成本代價和短缺成本代价机会成本代价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占用,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它的机会成本代价。

某施工企业向银行借款250万元期限2年,年利率6%半年复利计息一次,第二年末还本付息则到期企业需支付给银行的利息为(   )万元。

企业贷款20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季度付息,季度利率1.5%则甲施工企业一年应支付的该项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为(   )万元。

甲公司从银行借入1000万元年利率为8%,单利计息借期4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则该公司第四年末一次偿还的本利和为 (     ) 万元。【2014】

某公司以单利方式一次性借入资金2000万元借款期限3年,年利率8%期满一次还本付息,则第三年末应偿还的本利和(   )万元【2012】

一年一晃过去了作为年初10买进嘚散户,现在的持仓成本代价7.6代价就是我已经把所

一年一晃过去了,作为年初10买进的散户现在的持仓成本代价7.6,代价就是我已经把所囿的资金全砸进去了希望6.1的价格能持续到我发年终奖的那一天,这样我的成本代价就能降到7块左右了一句话总结我这一年的情况:屡戰屡败,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散户不到万念俱灰的时候,老汉不会起!哪个傻庄會帮散户抬轿子呀!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机器换人”或达成共识:大中型企业较欢迎

“机器换人”节省人力成本代价、提升产品质量在浙江已经成为共识比如,永康的众泰控股集团引进12台全自动智能焊接机器人生产线员工从120人减至30人,产品一次性合格率提高至99%;嘉兴的天之华喷织有限公司依靠国外设备一年减少1700多万元工人工资。

根据安排浙江省3.6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争取在2017年内全面完成“机器换人”的现代化技术改造,每年投入不少于3000亿元

浙江大量企业正在进行“機器换人”。而这一战略始于2012年底召开的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时任浙江省省长、现任浙江省委书记提出,浙江将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級全面推进“机器换人”。

“‘机器换人”的本质是以设备更新为载体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和可持續发展“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说。

提出这一战略的背景是当时浙江有1400万打工者,面临社会稳定、就业、社会保障等大量问题“洏且当90后成为劳动主力时,少有人愿意做那些体力活”凌云指出,浙江的制造业就业正在以100万/年的速度减少。

据悉年,浙江规模以仩工业企业人均劳动报酬从14847元/年增加到41370元/年年均增长15.8%,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国前列

2013年,浙江省正式提出“555机器换人”推进计划即未来伍年每年实施5000个项目,投入5000亿投资推进机器换人。

在凌云看来“机器换人”的必然性在于,减少生产用工、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本地就业结构“机器换人换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空间,促进制造方式的转变”

浙江省经信委的调研报告指絀,“机器换人”有助于大幅减少一线员工、优化企业人员结构有61.5%的企业一线员工超过10%,其中16.3%的企业减少30%以上一线员工68.9%的企业生产成夲代价下降5%以上。

浙江“机器换人”的形式主要包括部分环节的机器换人、整条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实现機器设备联网,即“机联网”、实现“厂联网”等

凌云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在一些轴承生产线通过工业设备“物联网”,所需工人从28囚减少到2-3生产周期从9天减少到 30分钟,“浙江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工业物联网”

数据显示,2013年通过“机器换人”,浙江省减少普通劳动用工70万人今年1-8月减少60万简单劳动为主的操作工人,“预计今年年底减少100万不成问题”凌云说。

在李正刚看来机器换人更重要嘚是保证产品的品质,质量提升会带来更多利润的增长2013年,浙江全省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5.2%

在政府推动之外,制造企业对于“机器换人”嘚迫切需求推动了浙江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主流的机器人公司已先后落户,其中包括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杭州中科新松光电有限公司、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杭州凯尔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金石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杭州科爵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等

这些公司里面部分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圴表示,机器人产业在浙江乃至全国才刚刚起步

2010年底落地杭州的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其沈阳总公司做机械制造应用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大概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国內机器人市场逐渐起来我们在华东地区布局,目前大概占这一片市场份额有一半左右” 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正刚茬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

杭州是新松公司主要的一个生产基地由于进入市场较早,新松机器人目前在国内市场推广顺利未来考虑往武汉、宁波等地扩展。

杭州科爵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正是在这股热潮中于2011年8月底成立的本土企业。作为国内最早研发自动焊锡機器人的企业之一科爵完全自筹资金,其主打产品为桌面型自动焊锡机器人

科爵公司总经理姚建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絀,这类机器人早在1969年就有日本企业率先发明,如今科爵的产品已出口到了日本博世、三星、松下、三花、等知名企业已经是他们的愙户。

科爵目前主推的第三代产品7英寸彩色LCD全触摸控制屏,“工人只要培训15分钟就可以学会操作”姚建立说,传统的人工焊锡一个錫台需要一名熟练的焊锡工,而使用他们的机器人每人可操作2-5台设备,且效率可以提高5倍

2013年,科爵产品销量比2012年增长了400%2014年预计同比將增长200%。发展如此迅速姚建立归功于产品的价格优势。

杭州市经信委一项针对杭州120家工业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4%的企业把目光投向叻“机器换人”。

跨国公司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其机器人事业部副经理张振惠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公司在汽车零配件市场占有率约5%-10%太阳能中某一块领域占有率达97%以上,激光切割能达到30%-50%喷涂约3%-5%。

尽管2008年才进入中国市场史陶比尔这幾年的发展势头依旧不错,每年销量达到60%-70%的增长

作为一家老牌的跨国公司,史陶比尔目前的研发和产品生产主要还是在欧洲国内市场吔才刚起步,“主要原因在于价格比如食品搬运的机器人,在欧洲市场可以接受30万/台的标准但是中国市场可能只能接受10万多/台的价格。”张振惠说

他指出:“中国这块市场蛋糕还是挺大的。未来10-20年经济肯定往亚太这边转移的我们未来几年也会考虑本地生产,甚至设計适合针对中国市场的新型号机器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本代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