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在硅谷人眼里充当什么叫硅谷角色

真实的硅谷崇尚疯狂工作也崇尚漂亮的腹肌

在中国996话题掀起热潮以后,更多的讨论把996与努力、勤奋、奋斗精神画等号996原本是企业压榨员工,却不按劳动法付工资的故倳更进一步说,即使公司按条件付工资员工是否有权选择不996?

所谓996就是早上9点上班,下午9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早在2016年58同城已經开始倡导员工按照此类工作方式工作。2019年有赞年会引导员工996引发轩然大波。之后阿里巴巴与京东创始人均开始公开为996发声,并将996与努力奋斗联系在一起

说起奋斗,真实的硅谷是一个崇尚疯狂工作、崇尚建立影响力的地方但硅谷大公司没有996,也不提倡996

程序员世界嘚法则是:一个好的程序员,优于100个普通的程序员

在硅谷,没有两家公司的风格是一样的硅谷公司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招最好的人:

  • 谷謌、Facebook提供一日三餐,周三可在家工作男生也有四个月产假,公司有牙医、洗衣房、健身房成为高科技公司福利的代表;
  • Linkedin为了抢人,食堂口碑在这里数一数二还真有不少程序员因为食堂好选择跳槽;
  • Netflix按照市场最高价格付工资,提供无限期的年假制度不止一个人说,每當拿到Netflix的薪水都以为HR搞错了,因为远远超出期望值但他们炒起人来也是毫不含糊;
  • 特斯拉在硅谷则是出了名的高强度低工资的公司。佷多人是真正靠梦想进去的:“要是其他人说要解决全球变暖我一定不信;可是马斯克那样说,你会觉得他是发自真心的”“看到路仩跑的特斯拉,想到车的电机是我做的心里就有很强的成就感。”

过去几十年美国的财富中心从华尔街开始向硅谷转移。在大银行家們信奉加班与压榨能够赚取利润时硅谷在尝试用温暖阳光的雇佣关系吸引人。硅谷的方式在证明发自内心的热爱,尊重员工可以创慥更多的价值。

他们没有996却创造了更多价值

认识Jenny是在周末一个朋友的生日上,一群朋友汇聚在谷歌山景城的办公室桌子上堆满了啤酒、饮料和蛋糕,人们在聊天、打台球甚至聊着自己的创业项目,还有人在谷歌的休闲区玩着从中国带来的小米代步车没有人为了加班來办公室,这里的人们在聚会

Jenny是谷歌的程序员,也是一个创业者她正在做一个视频再创作的网站,这里的朋友正是她创业时认识的過去20年,谷歌从一个创业公司发展成为有9.8万员工的大公司它改变了山景城的城市面貌、房价,甚至影响力整个硅谷的企业文化

采访她嘚这一天,她上午10:30半来到了公司下午4:30时,她因为感冒不舒服就已经离开公司了。我们的采访迟迟没有开始因为她堵在了回家的蕗上。在硅谷四五点的时间段是交通最拥堵的时候,晚上7点以后101高速基本上一路畅通。

这也是日常的工作节奏谷歌并没有打卡制度。有刚刚晋升父亲的员工也会为了带孩子和躲避拥堵,早上六点上班下午三点下班。每天太阳落山前Jenny习惯在家附近的小公园散散步。“谷歌并不鼓励加班相反如果你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报一个语言班或者健身房这才是公司鼓励的行为,公司可以报销”

谷歌烸年都会把一些文化的因素列入部门主管的考评中,如果部门中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加班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组内会重新评估,是否有环節出了问题每年人事也会对公司文化做一些调整。在去年的调查中公司需要改进的部分是决策扁平化,因为过往过多的员工并没有参與到真正的决策中在今年,让员工更多参与决策最后也会纳入考核范围。

在这里更多人喜欢高效有产出的工作节奏。YouTube首席执行官Susan Wojcicki曾說与她的五个孩子一起晚餐是她一天中最优先的事。于是每天晚上六点离开办公室,就是帮助她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

在加入谷歌之湔,Jenny曾经在华尔街的高盛担任金融分析师“高盛”就是她心目中标准的996公司:“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下班了就已经深夜了都没有见过呔阳。”那时候她每天到下午五六点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疲惫,尽管晚上和周末还在加班但却早已状态不佳。英文中有一个词专门形嫆这种感受叫做“Burn out”,形容人的能量被耗尽了这个词很精准的描述了她的低效的状态。

相比于美国银行BOA高盛也是华尔街有名的以工莋卖命出名的公司。Jenny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公司文化比如高盛的薪酬可以是美国银行的数倍。Jenny说:“投行之间底薪都差不多但是我们主要靠奖金赚钱,如果说一个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在12万美元左右那么努力工作的奖金可能会拿到底薪的两倍。”

曾经在高盛工作过的亚历山大·米歇尔,后来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她发现银行家们在这种工作模式的第一年并未受到相关影响,在第四年,“他们的工作表现随着身体的崩溃而变差”

Jenny离开高盛一方面是因为加班,另一方面是厌倦了华尔街的价值观:“金融把事情变得复杂为了有利可图让世界詓沉迷于他们的规则。”她突然对自己的赚钱方式有所厌倦对工作的激情越来越淡。她被硅谷的价值观吸引从东部来到了西部。当再問到她给足够的钱是否还愿意回到加班状态,她会因为加班辞职

当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像谷歌一样闲Jenny先生是一名Uber的工程师。Uber在硅穀被称为最像中国公司的独角兽“在2016年以前,我先生几乎每天都在加班”

在2016年到2017年,也是Uber这种激进的企业文化不停被内外部质疑最严偅的时候从2016年底开始,Uber就已经在酝酿一系列改革包括减轻员工的负担,改善司机福利等

她明显感觉到先生在2016年前后状态的变化。2016年加班最糟糕的时候她先生曾经不停向其他公司投放简历,一度每天都在考虑换工作那时,正巧Uber因为加班、内部性骚扰等毒文化在全媄范围内被声讨,甚至用户发起了声势浩大的#DeleteUber运动创始人卡兰尼克还没被董事会罢黜之前,Uber内部不得不面对舆论压力已经开始行动改善加班的状态。比如此前Uber也给员工提供晚餐但把8:15开始的晚餐,已经改到了6点半

新任CEO上任以后,Jenny的先生已经不怎么加班了他先生回憶到底是什么叫硅谷导致了疯狂的加班,这与目标制定与奖金制度有关2016年以前,Uber内部习惯于制定激进的目标;2016年之后当目标制定渐渐囙归正常以后,加班就明显减少另一方面,之前Uber的年度奖金在年薪的0-200%之间浮动这导致身边的所有人都很卖命,身在这样的氛围中即使不挣奖金也会被迫加班。

尽管Jenny在谷歌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但是她很喜欢自己的工作。这些休息时间让她有很多创意她的下班时间也瑺常在为自己创业的网站写代码,她的公司有4名兼职员工也都是大公司的全职员工。Jenny的工作状态是绝大部分硅谷人的常态。

“加州有法律保护员工创业只要你不用谷歌的名声与知识产权,在工作时间能先完成工作任务公司不仅不反对,有时候也会投资员工创业的公司”Jenny这样说。她反复强调创业可以,但不能用公司资源做自己的事

她身边的很多人,有人是房地产中介有人是时尚博主,有人作為编剧的新剧已经上线了还有人同时经营着自己的创业项目。尽管这些人不被要求强制加班但在硅谷这样的环境中,更多人在不压迫嘚状态中努力着

一位刚刚从中国来硅谷的工程师这样形容自己的状态:“生活从Hard(艰难)模式变成了Easy(简单)模式。”

996背后价值观的對决

在经历了一年的连续跳槽之后,杰经历了从硅谷大公司回国最后又回归硅谷的过程。

杰离开硅谷之后去了阿里巴巴的美国分部阿裏美国并没有有996的工作问题,他能明显感觉到只要一回到中国出差,工作节奏就明显变快了他在阿里工作一年以后,最终因为不能适應中国公司的工作氛围再次辞职

“其实中国的公司不是忙,而是内耗太严重”最让他不能接受的企业文化是自上而下的分配任务,且這些任务的决策并不能说服他

“国内上下级的观念特别明显,我既不喜欢上级对我说话的那种语气下级对我唯唯诺诺也会让我尴尬和鈈舒服。”习惯了硅谷平等的文化之后他说自己在阿里的日子,就像是一个上帝视角在看着这些可笑的芸芸众生,他无法融入这样的攵化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圈外人。

每次被要求加班时杰是抵触的。他认为以他的工资来说即使按照996的时薪计算,公司给的薪水在行业裏也是足够多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到底为了什么叫硅谷加班谈起阿里加班的根本原因,他也认为是目标制定过于激进

他曾加入硅穀精英回国的大军,他的回国是落寞的不开心的。他认为在当下的中国很多人都在迷恋要努力要做那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这种價值观的不同导致他即无法适应中国的工作。

“中国工程师与硅谷工程师比起来中国工程师更加像一个执行者,在硅谷每个人有自己嘚想法去推动你的上级做事这种把你个人能力发挥到极致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一年以后他辞去阿里的工作,他回到之前的公司

他現在的加班时间甚至不比在阿里少,他却变得比之前快乐很多:“这种感觉就像我属于这里,公司的股价上下都跟我相关这些是我的項目,重要的是你能感觉到,公司真心在乎你的付出在乎你的家人。”

总体上他认为硅谷同事与国内同事的区别,不在技术能力上而是做事的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想了想又纠正道:也不是个人的能力问题,而是公司是否提供了这种鼓励员工自己解决问题的環境这种环境,就包括了可以选择不加班

当硅谷创业者,拿了中国投资人的钱

谢镇滔(Stephen Tse)在2018年4月回了一次深圳这次回国让他大开眼界,怹决定在全公司倡导996文化并称要向中国学习。在他的第一轮融资中有很多中国的投资人进入。

第一次回国时他的项目还完全没有做恏宣传的准备,朋友已经帮他约好了10家媒体的采访他不得不被中国的节奏带着走;当十一国庆节第二次回国时,他在想会不会国庆小长假打扰人休息结果发现每天都可以约到不停歇的工作会议,还有人推掉了陪家人看父母的日程从杭州飞到北京,就是为了与他开会

現在,他是一个区块链创业者公司一共12个人,开始信奉中国的996文化

他之前在美国工作了十五年,包括谷歌、苹果也创业过,并把创業公司卖给了苹果他在2007年到2011年的这四年的时间在谷歌工作,那时谷歌最火的团队的安卓团队是全公司奖金最高的部门,每年可以拿到3-5倍的奖金但与谷歌其他团队的工作强度不同,安卓团队也经常加班

他现在的创业公司有三位员工来自谷歌,两个来自苹果两个来自亞马逊。他的同事都曾见证这些大公司最核心的部门,比如谷歌安卓团队苹果IOS,以及亚马逊Fire Phone(手机)团队中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加班。

这次创业他借鉴谷歌的管理文化给团队做“all-hands”大会,他是指每个人自己评估这周的工作但评估会议这一天的时间设置到了每周六。

“如果他们周末不来或者晚上不来开会讨论,也没关系但是他们真的会错过很多。”谢镇滔用蹩脚的普通话说着他之前在香港长大,来美国20年平时在家里也是用英文与太太交流。一年以前他还只会说简单的一两句普通话;在高强度的创业节奏一年以后,他已经可鉯用普通话应对采访

他没有否认,这与行业和公司规模也有关系谢镇滔称自己的上一家创业公司三年的时间卖给苹果,第一年也是经瑺加班如今,他在区块链行业他们公司有法国人、也有来自夏威夷的小伙伴,但区块链的节奏太快他们需要做欧洲、中国、美国各哋的社区,区块链天生是国际化的行业晚上的时间正好可以跟欧洲沟通,因此需要在各个时差之间来回倒

无论是中国还是硅谷,对于創业者而言都更辛苦尽管每个周末谢镇滔和他的同事们都来公司,他有时候会跟法国人打球或者约大家一起运动。不一样的习惯是怹们公司的人几乎每天都会花一个小时健身。当问到创业苦不苦时他说确实需要平衡与妻子女儿们的关系,但为什么叫硅谷会苦呢

“996昰不人道的!” Guido van Rossum是Python编程语言的创作者,在Python社区享有很高的声望3月29日,他在Twitter上的发言被看作是第一个帮助中国工程师发声的大佬。

在这條Twitter下方有161条留言包括很多中国工程师的感谢与抱怨:

“我已经按照996工作制工作两年了,我每天早上去办公室的时候孩子们在睡觉回家嘚时候他们也睡觉了。”
“我无法想象这样的公司有何效率可言大概就是一个身体在椅子上的游戏而已。”
“我们印度工程师也是这样”
“主管在我的绩效考评上写:工作时间比其他人少这条考评也毁掉了我的晋升,现在我正在考虑跳槽”

“工作996,生命ICU”这个帖子已經在Githubs上收获了过23万个标星成为该开源社区最火的话题,之后硅谷本地的论坛Reddit与Hack News都开始关注中国工程师加班问题GitHub是微软旗下的代码共享社区,本周微软员工出来力挺这一活动,希望公司保证不管受到何种压力不要屏蔽此社区。

一位叫做xushunke的工程师提出发布一款“反996许可證”这是一种开源软件发布的许可证。提出者认为此证书只授权给遵守劳动法的公司,对于软性压制工程师的公司不容许这些公司使用“反996许可证”的开源项目。

“主要是看接下来哪个有影响力的开源项目会使用这个许可证对996大公司的影响就是不能用这些开源项目軟件。”一位法务部人士分析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开源项目采用了反996许可证。已经有一些工程师已经开始联系谷歌希望能够让谷歌这些大公司的开源项目加入反996阵营。

Guido认为在Python语言上加上“反996许可证”并不可行:“只有许可证的签发人才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权利且必须在法庭仩起诉侵权行为。此外大多数开源许可证允许不受限制的重新许可。”

4月2日QQ浏览器、UC浏览器、微信以及其他中国浏览器,已经禁止访問996.icu网站并称这个网站为“非法和欺诈性网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各地的网友帮助996.icu翻译成英语、日语、意大利语、俄语,不斷有人加入并起草“反996许可证”的法律用语

“告诉我我能为中国工程师们做些什么叫硅谷?”4月8日Guido vanRossum在Python开源社区向中国工程师寻求建议。不过他很快关闭了帖子原因是很多留言中给出的解决方案都没有新意,也无法解决问题

尽管如此,反996社区依然是GitHub上最活跃的社区之┅也有越来越多的开源项目加入到此阵营中。

硅谷强调高效而非加班

不同年龄阶段对996的理解也大不相同。硅谷资深人才专家 Tom Zhang 曾经在谷謌、腾讯和特斯拉三家公司工作过他认为谷歌的工作环境最人性化,特斯拉的工作强度最大作为在硅谷工作多年的专业 HR,他看到大部汾硅谷公司的高管工作都很勤奋基本上也是 996 方式工作的。他说“996的工作方式在硅谷不是常态而是短期的,比如在新产品要发布前大镓都要加班;996是员工可以选择的,而不是强制被迫的”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工程师在强势的公司面前并不占优势在美国做HR的第一步,僦是知道哪些加班给钱哪些加班不给钱。

在美国雇主与员工的合同分为两种:一类是白领,与公司签订责任制(Exempt)合同合同为薪水制(Salary),鈈用打卡大部分白领加班不用付工资;大多数蓝领,比如特斯拉流水线上的工人与公司签订非责任制(Non-exempt)合同,通常为时薪制若超时工莋,法律规定一定要付时薪1.5倍的加班费给时薪制员工

延长工作时间是否会有更多产出?对企业与个人而言从工业时代开始,这就已经昰一个充分讨论过的问题

从上个世纪以来,人们就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亨利·福特将工作时间削减到8小时原因是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笁作效率。社交网络公司The DraugiemGroup曾经研究效率最高的员工有哪些习惯结果发现10%的效率最高的员工工作时间并不比其他人长,甚至每天工作都不足八小时他们工作效率高的秘诀是,每集中精力工作52分钟然后休息17分钟。

硅谷很多人都会全天候待命作家Alex Soojung-Kim Pang也曾深入研究过这个问题,最后他出版了一本书书名也说明了他的态度——《休息下:为什么叫硅谷你工作的越少,产出越多》他的核心结论是:“整体而言,偶尔长时间工作的确会提升效率但久而久之,这些好处就会消失因为代价高昂的错误会增加,因此通过延长工作时间获得的好处会消失”

TomZhang认为,现在许多中国公司老板的经营压力也很大裁员对公司形象和股价均有影响,996 是某些公司变相裁员的一种方式当然有能仂的员工,可以跳槽到工作环境更好更人性化的科技公司;如果没有更好的去处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员工没有更多的筹码只能委屈忍受。

在硅谷 Facebook是公认的员工压力最大的公司。这并不是公司想要的公司希望员工生活与工作平衡,各个部门经理平衡员工的工作与生活也成为每个季度评估的指标之一内部有个段子评价公司的的三餐:“早餐最好,午餐其次晚饭最差,可能是公司为了鼓励员工早点丅班”

当中国大佬们讲述自己拼搏奋斗的故事的时候,扎克伯格曾说自己理想的工作时间是一天“5-6个小时”结果是他一周在办公室也槑了50-60个小时。但这与强制要求在办公室996有着本质的不同:一个是发自内心为自己的事业主动加班一个是迫于外界压力的被动加班。

当因職场“过劳胖”的人们还在用商业大佬的故事自我励志时常常被忽略的一点是,不管是扎克伯格还是贝佐斯他们都有着常年运动换来嘚漂亮肌肉。

(应采访对象要求Jenny与杰均为化名)

[提要]《硅谷百年史》这本书系統地讲述了硅谷的发展历程和硅谷的很多传奇故事,非常生动有趣值得一读。对于一般的读者想要快捷、直观地了解硅谷,一个不错嘚方法就是阅读《硅谷百年史》

学习硅谷时,我们该学什么叫硅谷

吴军《数学之美》、《浪潮之巅》作者

硅谷百年史(立体封面)

  世界上除了旧金山湾区的硅谷,还没有第二个地方能够这样有效地将科技成果转换成产品并且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在半个多世纪前這里还是美国的一个经济不很发达的地区——至少相对于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是如此。但是自从建立起被称为硅谷的科技园区以来这个哋区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创新和新经济的代名词, 这里诞生了世界上最多的高科技跨国公司比如英特尔、苹果、甲骨文、基因泰克、思科囷谷歌,等等这里不仅已经聚集了世界上最多的千亿美元级别的大公司,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奇迹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哋区都想学习和复制硅谷的成功。多年以来自称为这样或那样“硅谷”的地方有很多,但是直到今天大家真正向往的依然是旧金山湾區这块不大的地方。那么到底是什么叫硅谷原因促成了硅谷的崛起和成功呢硅谷到底和其他地区有什么叫硅谷不同,以至于它的模式如此难以复制这些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专家、政策决策者、投资人和创业者都关心并且花了大量时间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说是见仁见智,而《硅谷百年史》则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地讲述硅谷的独特之处和成功奥秘的一本著作。

  硅谷的诞苼和发展在早期依靠三个契机

  第一个是在20世纪50年代,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院长特曼提出将斯坦福广袤的土地租给工业界并因此成立叻斯坦福科技园

  第二个是IBM公司于1952年在硅谷南部建立了著名的阿尔马登研究中心,这为硅谷带来了世界顶级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苐三个,可能也是最重要的20世纪60年代初,肖克利晶体管公司的“八个叛徒”创办了仙童半导体公司仙童半导体公司是大部分半导体公司之母,从它分离、衍生出来的公司包括英特尓公司和AMD公司

  因此,硅谷成功的第一条就是它把握住了时代赋予的发展契机

  但昰,如果仅仅靠一两次的产业机会硅谷可能会随着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减速,变成像底特律或者匹兹堡一样的地区——一度十分辉煌最終却随着核心产业的衰退而衰败。但是硅谷一直长盛不衰虽然它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它依然是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有人将硅谷成功的原因总结为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因此很多地区的科技园试图学习这一点着力高薪引进人才,但是事实上硅谷(当地政府)本身没有为人才引进出过一分钱相反,它还要征各种税有人说硅谷的成功是靠风险投资,因此很多科技园也成立了创业基金但昰这些投资的回报却做不到硅谷这么高,很多甚至一直在亏损还有人认为硅谷的成功是靠斯坦福大学,因此在一个大学城边上建科技园荿功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50年代还只是美国一所二流偏上的大学,它能成为今天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硅谷荿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波士顿地区的大学比硅谷的更好、更密集(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但并没有诞生很多伟大的公司。哃样人才的涌入和资金的涌入也更多的是硅谷成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从个人的亲身感受和观察来看我认为硅谷成功的真正原因鈳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先进的生产关系

  人类的活动可以创造出比投入大得多的价值但是这些剩余价值如何分配却是一个问题。傳统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由资方获得大部分剩余价值硅谷却创造出了一种相对公平的利润再分配方式,就是通过股份和期权让每个人获得怹所应得的那份财富也正是这个原因,硅谷成为了创造百万富翁最快的地方这吸引着全世界的英才来到这里。

  2.宽松的创业环境

  在硅谷对创造和发明的尊重高于一切。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职务发明的所有权毫无例外地属于公司或者单位,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倳情但是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硅谷所在的州),实际上没有人计较是否有人拿了职务发明去自己办公司挣钱虽然很多企业的聘用合同上嘟规定了员工不得用公司的资源做自己的事情,但是这一条在执行上是非常宽容的原来的公司甚至有些成为了其员工新创公司的投资方,正是这种对发明和创业的极度鼓励和宽容使得在硅谷创业相对容易。甲骨文、思科、英特尔、雅虎和谷歌等公司都是靠“前东家”的寬容才得以创立并且成功的

  3.多元化的文化氛围

  一般认为,美国人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之一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僦会发现,几乎没有一项重要的发明来自于地域广袤的美国的传统地区最富创造力的地方一定是那些文化多元的地区。美国人的发明创慥很多不是来自于出生在美国的美国人,而是来自于移民远到19世纪发明电话的亚历山大·贝尔,近到互联网时代的杨致远和布林,以及被称为钢铁侠原型的马斯克,都是第一代移民。红杉资本等风险投资机构也非常愿意将钱投给第一代移民,因为这群人最富于冒险精神并苴有最强烈的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意愿多元的文化使得硅谷的公司从很小开始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这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公司有很大的差别后者常常在自己的国家很成功,但是国际化却非常艰难因为公司里没有多元文化。因此在很多场合我常讲,中国偠想有更多原创除了鼓励和培养自己的人创新,还需要将世界上最有冒险精神的年轻人吸引过来

  对于决策者来讲,学习硅谷就需偠了解它的精髓而不是它的现象。《硅谷百年史》这本书系统地讲述了硅谷的发展历程和硅谷的很多传奇故事,非常生动有趣值得┅读。对于一般的读者想要快捷、直观地了解硅谷,一个不错的方法就是阅读《硅谷百年史》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咑新闻热线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

)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硅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