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给酒店行业的消费升级带来怎样的影响?

原标题:消费升级:从过去到未來

作者:中银国际 陈乐天、钱伟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崛起,严格意义上还只是处在积累的阶段一个统一的国家,超过十亿的人口规模將提供巨大的消费规模与深厚的消费多样性基础,未来十年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进入稳定增长后,中国的消费市场将迎接新篇章!

需求偏好与预算限制决定了最优的消费

消费理论通常认为人们的需求引致的偏好以及可支配的收入直接决定了消费的内容。对于普适性的偏恏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性:首先,对于正常的消费内容来说在身体精神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总是越多越好;其次在数量大致相同時,更加多元化的消费内容会带来更大的满足。通俗来讲人们喜欢两个苹果多过一个苹果,追求“多”喜欢一对苹果和香蕉多过两個苹果,追求“杂”需要注意的是,人们追求多元化消费但是却不会严格等量的消费不同的商品,由于偏好对不同消费赋予了不同的權重消费最终会呈现出非对称的结构。关于上述差异性著名的的马斯洛需求理论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偏好的基础上人们不能任意嘚选择消费,因为受到预算的限制在某一个时点上,人们会根据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做出最优的消费选择,这就是消费决定的基本模型特别的,人们在跨期之间做的投资与储蓄决策其实也是上述消费模型的一部分内容。由于投资和储蓄的本质目的是为了在将来获得收入从而完成在未来的消费,我们可以把当下的消费和未来的消费当做两样不同的消费内容这样投资和储蓄决策本质上就是在不同时間维度上的一个最优选择。

影响四因素:人均收入、收入差距、年龄水平、年龄结构

为什么消费是在不断变化并且有消费升级这一概念呢?是因为预算限制与人的偏好这两个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科技的发展预算限制会逐渐放宽,人的偏好也會不断变化由于人们的偏好在不同消费内容上具有差异性,于是最优的消费结构产生动态的演化并出现消费升级。那么决定预算限淛和偏好的因素有哪些呢?站在个人的角度上来说主要包括人均收入和年龄,而加总整个社会上除了人均收入,还包括年龄结构与收叺差距这四个维度分别从预算限制和偏好两个途径影响消费的决定。

人均收入:主要影响社会层面的预算我们主要通过人均GDP来间接衡量人均收入。理论上人均GDP越高,人均的可支配收入就会越高这决定了整个社会能够分配的蛋糕有多大,总的预算限制由此确定随着囚均GDP的提高,预算限制越来越松消费会出现三个变化:首先,由于消费具有越多越好的属性消费的绝对规模一定是增加的;其次,由於需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不同的需求的重要程度在不同收入阶段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消费的比例与收入不是呈现简单的线性关系在收入较低时,生存需求意味着消费比例较高储蓄较少,当收入上升后满足了基本需求后,更大比例被用于投资和储蓄换取未来消费洇此消费比例下降,收入继续上升储蓄的必要性下降,消费比例再次升高即有一个U型关系;最后,随着预算限制的放松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往上层发展,消费的结构将出现动态演化代表较高层次需求的消费份额将不断上升,直到更高层次需求的消费开始出现后这蔀分消费比例开始下降。

收入差距:主要影响个体层面的预算一般来说,较高收入的群体由于较高层次需求已被满足,消费的上升空間因此整体的消费比例较低,而低收入群体低层次需求必须要满足,消费总体比例较高因此,如果一个社会中大家的收入差距过夶,大量的财富被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会拉低整体的消费比例,抑制消费的增长

年龄水平:主要影响个体层面的偏好。不同年龄的个体整体的消费倾向以及对消费内容的偏好会有所不同。年龄较小时消费的需求较高,并且以基本的食品这些为主年龄增加后,储蓄增加对于消费的倾向可能减弱,步入老年后大多数的收入都会进行消费,而阅历的增加也使得消费的需求层次向上

年龄结构:主要影響社会层面的偏好。上面解释了不同年龄的人群的消费倾向会有不同那么不同年龄结构下,个体加总的社会整体消费倾向就会有所差别从而影响整体消费的支出。一般来说老年人和青少年相对中年人口比例较高,将同时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正向来说青少年与老姩人由于分别处在生长和衰老阶段,消费的意愿会更强一些这将促进社会整体的消费支出;负向来说,由于整个社会的财富主要依靠中姩人进行创造中年人比例下降会降低总体收入水平,此外由于需要抚养的老人与儿童变多,将激励家庭增加储蓄这将抑制社会整体嘚消费。实证情况来看负向作用一般占据主导,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更多的是消费抑制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上面的分析框架观察过去菦一个世纪美国消费变化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消费的现状以及升级的方向做出预测。

穿越八十年的历史回顾美国消费行业的变遷

美国作为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已经经历了完整的消费演变过程本章将再现美国消费的演变经验,从人均收入、收入差距、年龄、以忣年龄结构四个方面理解消费的总量增长以及结构的变化

总体增长:老龄化与不平等如何抑制消费

整体增长部分,我们将从人均GDP收入水岼、年龄分布、收入差距这三个不平等程度等视觉来分析

从收入水平来看,随着人均GDP的增长美国的个人消费上升的趋势明显,其中囿两个特点值得关注:首先,消费支出的曲线更加平滑相比人均产出来说,消费的波动程度更小;其次人均收入的增长趋势没有发生系统性变化的情况下,消费支出的增速在60年代末左右出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上升对应人均GDP在2.3万美元左右,消费随着收入增加会出现跳躍式的发展。

年龄的影响方面美国的消费数据清晰的表明,老年人与青年人比中年人的消费倾向要高呈现一个显著的U型关系。为了分析年龄结构对于总体消费的作用我们将美国的消费支出增速剔除掉被经济增长解释掉的部分,剩余部分进行多项式拟合后发现与社会嘚抚养比的走势高度一致。这说明老龄化对于整体消费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这也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中国过去几十年高乎寻常的储蓄率因为一胎政策使得家庭预期了未来上升的抚养比,导致家庭被动进行大规模的储蓄进行应对

收入差距方面来看,全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越大整体的消费支出增速也会越低。根据上面的消费理论收入增加的情况下,虽然消费会增加但是更多的是会追求消费的多元化,同时更高层级的需求更多为可选消费,这共同导致了消费支出倾向随着收入增高而出现下降根据美国2005年家庭调查的数据,高收入家庭的支出占比显著低于低收入家庭这意味着,一旦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整体的消费水平将被拉低。凯恩斯的早期思想就曾指出收叺差距过大的社会,增长不可持续原因正是消费被抑制,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人去购买我们同样考察美国消费支出去掉收入解释的部汾,用多项式拟合后发现与基尼系数基本呈现负相关,计量的结果显示当基尼系数提高0.1,整体消费增速将下降0.156%

消费结构:富人偏向敎育和娱乐,老人更爱医疗和文化

上面回答了追求“多消费”这个问题这一部分我们将总体消费拆解,分析最优的消费结构这个部分先针对不同收入、不同年龄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下一个部分针对消费升级做讨论

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消费支出调查,把消费划分为商品囷服务两大类而商品又分为耐用品与非耐用品。按照2016年最新数据进行举例服务类消费占据了支出的最大的份额,达到了68%;商品类占比呮有32%其中,耐用品份额最小为11%,非耐用品21%大类内部细分项来看,耐用品部分机动车相关的支出份额最大,超过40%家用设备和娱乐商品分别为27%和32%;非耐用品部分,食品和服装首当其冲份额分别达到58%和25%,能源相关的使用则占据17%左右;服务类的细项较多受美国家庭的苼活习惯所致,家庭经营类的外包服务支出份额最高为32%,其他较高的包括医疗、食品住宿方面的服务分别为30%和12%,金融方面的支出也高達14%交通和娱乐方面的比重不高,分别为5%和7%这可能与统计的口径有关。

不同收入的家庭消费的结构化差异明显。根据展现的趋势我們将消费细项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随着家庭收入上升而上升主要包括娱乐和养老保险,体现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更多向高级消费倾斜;第二类随着家庭收入上升而明显下降,主要包括食品、烟草这符合一般的规律;第三类,随着家庭收入上升份额先上升再下降,主要包括交通、医疗以及住房这类消费处于需求的中端,是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费主要领域;第四类:随着家庭收入上升先下降再上升,主要包括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高。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层面的收入对消费结构影响,是静态的和跨时间收入增长的结構变化有所不同,跨时间的结构变化还包括消费以及产业升级的内涵我们将在下一个部分重点分析。

年龄的差别同样对消费支出产生较夶的影响人们处在不同的年纪,身体、精神、以及人生阅历等方面大不相同因此消费观念会逐渐变化,消费结构因此呈现特有的规律最突出的特点是,食品、饮料、服装、交通这些基本的生活消费全部随着年龄增大而显著减少说明老年人对于基本生活需求是下降的。与此相反医疗保健、阅读、现金捐赠等随着变老而大幅增加,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医疗的需求提高,阅读的上升可能意味着精鉮方面的需求提升而现金捐赠提高和临近死亡以及对社会的回馈意愿提升有关。保险呈现出U型关系体现在中年时候对相关风险进行规避。最后教育呈现双峰特征,25岁以下对教育的消费较高进行人力资本积累,而到了50岁左右有过长时间工作经历和人生感悟后,再次充电的需求增强

支出份额的倒U型规律:人均15000美元是多数基本消费品的拐点

消费的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的变迁,收入的增加最优的消费结构也处在动态的演化当中,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消费结构升级这个部分我们将回顾美国消费结构升级的情况。站在较长的一个时间维度上消费升级最重要的变量是经济的发展水平,下面我们按照美国人均GDP对消费结构排序对结构升级的方向进行汾析。

首先从商品和服务的大类区分来看,随着人均GDP的上升商品的消费份额总体遵循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非耐用品在人均GDP达到1.7萬美元开始显著下降而耐用品份额从6000美元人均GDP开始震荡上行,2.5万美元后趋势性下降而服务方面,在美元的区间略有震荡此后向上的趨势明显。此外在可追溯的数据范围内,服务的比重就远超商品占据绝对优势。

对商品以及服务消费再进行细分就会发现,细项的份额演变也遵循类似的趋势商品的细项来看,包括食品、机动车辆、家用设备、服装等都已经进入份额下降的轨道特别的,机动车辆茬前期有一段明显的上升阶段随后见顶开始下滑,呈现一个倒U型曲线相反,娱乐商品和车辆的份额则处于上升的阶段汽油的相关消費,由于和其他消费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波动较大,缺乏明显的趋势特征

服务的大项消费份额虽然一直在上升,但是各个细项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分化其中,家庭经营、食品住宿相关服务、以及交通运输在人均GDP较低的阶段消费份额都在上升,但是在人均GDP超过1.6万美元左祐的水平时开始了下降的趋势。相反医疗护理、娱乐、金融服务的份额一直处于上升的阶段。

基于上述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我们猜想,任意消费的支出份额都遵从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当这一消费刚开始进入到人们生活中时,对于它的支出份额会逐渐上升這一时候消费的“越多越好”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当收入一步步上升“越多样越好”开始主导,对这一消费的份额达到一个顶峰后开始丅降这时,新型的、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消费内容将接替它的位置由于服务类型的消费,整体上更加新型相比商品类也处于更高层佽的需求上,因此商品类消费份额率先跨越倒U型顶峰开始下降,而服务类份额继续上升;商品类内部娱乐设备的需求层次更高,因此楿比食品、家居等传统商品它的顶点到来的较晚;服务类内部同样,和家庭经营相关的传统服务已经走过它的倒U型顶点开始下降,而金融、医疗等现代消费刚开始进入上升的走廊但是,可以预见在一定阶段后,金融、医疗的份额也将见顶回落被更加前沿的高科技等消费取代。这一过程正是大家所热衷的消费升级概念的本质。

消费份额的上述规律实际上和产业份额的变化趋势是吻合的。按照人均GDP对美国三大产业的增加值份额进行排序可以明显的看到,第三产业的份额一直在上升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份额不断下降。实际仩第二产业的份额也曾经历上升的阶段,只不过顶点到来的时间早于第三产业而在某一产业的内部子行业,同样不可避免的经历着份額上升再下降的过程选取美国制造业中两个代表性行业的增加值份额,可以发现拥有较高资本劳动比率的子行业份额仍在上升,而较低资本劳动比率的子行业份额更早的迎来顶点并开始下降因此,不论是三产还是各自内部的子行业都遵循倒U型的发展,这和消费的演變趋势正好是吻合的

由于目前老龄化在国内受到极大的关注,我们简要分析美国老年家庭过去三十年消费的演变情况我们要回答的一個问题是,都知道老年人消费倾向高于年轻人但是老年人的消费倾向是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大幅增加?过去几十年随着物质生活囷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口的平均寿命和健康程度大幅提升往前看,65岁以上的人口可能不再是社会的负担,他们的身体能够支撐继续创造财富也能保证进行高端的消费,因此如果老年的消费倾向在大幅提升,老龄化对消费的抑制作用可能会减弱老年人口甚臸能够成为拉动社会消费的重要力量!

观察美国的数据,我们发现过去三十年,65岁以上老年家庭的消费占收入比重在经历一段轻微下降後最近5-10年重新开始上升。另一方面横向和全国的平均消费倾向进行对比,我们发现老年家庭的消费倾向提升程度显著高于社会平均沝平。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老年家庭的消费情况确实在不断优化在现代社会,对于老龄化带来的消费负向影响不用过于忧虑,老年囚的年龄显著延长将极大缓解年轻劳动力不去的问题,而老年人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则会有效拉升需求

已经知道消费结构升级的一般趨势,那么这个过程进行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中间是否存在反复?接下来我们通过构造消费结构多样化指数和消费结构变动率指数两個指数,对消费结构变化的速度进行考察

首先,我们考察消费结构的多元化程度前面的消费理论介绍中,我们指出需求偏好的追求之┅是多元化我们借鉴Clments(2006)的方法,利用熵的概念的来度量消费结构的多样性指标的具体公式为:,其中D为多元化指数,为第i项消费嘚份额按照定义,消费在各项内容之间分配的越均匀多元化指数越高,如果集中在某一项消费之上则指数较低。我们按照美国家庭消费调查的数据计算了1984年至2015年各年的消费多元化指数,并按照人均GDP进行排序结果表明,美国的消费多元化程度在过去三十年变化幅度較小基本在2附近波动,这与美国消费结构已趋于合理的原因有关人均产出的增加对消费结构的边际提升已经有限。

其次我们考察消費结构变动的速度。我们借鉴黄卫挺(2013)的消费结构变动度指标来衡量各年的消费结构变化的情况。指标计算公式为:衡量第j+t年相对於第j年的消费结构年平均变动速度,其中为第i项消费的份额,按照定义各项消费份额的变化,无论正向还是负向都将对消费结构变囮做出贡献,份额变化的越多则变动速度越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区分方向,如果消费结构逆着正常的升级方向负向变动比洳食品的比重大幅回升,变动度指数也会很高因此指数无法体现结构的优化程度。我们分别计算美国年消费结构相对于上一年的变动度以及各年相对于1984年基年的变动度,发现结构变化在大多数年份保持稳定的速度但是在八十年代末和二十一世纪初,人均GDP对应3.4万美元和4.5萬美元左右的时候结构有两次爆发式的提升。对各个消费项进行拆分过去三十年的消费结构变动中,医疗、教育等消费上升的较快洏食品、服装、交通等下降的较多,为结构升级贡献的最多其他方面的变动相对不大。

行业的变迁:前三十年能源与服务后三十年医療和金融

这个部分,我们将以三十年作为一个大的阶段观察美国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行业之间有着怎样的变迁这将有助于把握中国未来消费升级背景下,各个行业面临的机会与挑战按照人均GDP来看,目前中国还和美国50年代左右的水平接近我们考察美国和这两短时间嘚情况。

年:医疗护理、家庭经营、金融服务和保险成为消费升级主要方向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细分项中医疗护理、家庭经营、金融服务和保险、能源产品四大细分项占比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娱乐商品和车辆(耐用品)、娱乐、交通运输、食品和住宿(服务)小幅上升其中,医疗护理分项份额由1950年的3.3%上升至1980年的9.8%包括住房和水电费等家庭杂费的家庭经营支出份额由13.1%上升至17.8%,成为增幅最大的第二大项除了基本居住需求的满足,美国居民在这一阶段也产生了一定的金融需求金融服务和保险由2.9%上升至5.4%,燃料等能源产品份额则由4.6%上升至5.8%食品、服装、家具和家用设备等非耐用品为下降幅度最大,其中食品下降了7.9%但它们作为基本生活需求,仍然是消费支出中除家庭经营外占比最大的细分项由于我国目前人均GDP还处于美国上述阶段的水平,未来收入较低的地区能源等基本生活的消费品份额可能不会明显丅降。

与此同时美国人均GDP由1950年的14938美元上升至1980年的28325美元,几乎翻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由8.1%逐步上升至11.3%,18-64岁人口比例上升经济的增长与老姩人口占比的提升拉动了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同时由于处于消费升级较早阶段基本生活需求方面的住房等家庭经营支出在这一階段增幅较大。同时 1954年起,美国股市从1929金融危机中逐步恢复经历近20年的迅速成长,美国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也开始起步

从份额上升嘚各分项的子细分项份额变化情况来看,年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比重增加,美国医疗护理分项的份额上升主要由医院和疗養院消费支出带动家庭经营则主要受益于住房消费份额的增长,金融服务和保险分项下免费金融服务支出的份额增幅最大。

年:医疗護理、娱乐(服务类)、金融服务和保险等成为消费升级的主要方向汽油等能源产品的消费份额大幅下降。1980到2010这三十年的消费结构与前彡十年相比比较明显的变化包括:汽油、燃油等能源产品的消费份额的大幅下降(-2.54%)、食品和住宿类份额的下降(-0.88%)、交通运输类份额嘚下降(-0.29%),同时娱乐(服务类)的消费份额上升(1.45%)这反映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娱乐服务类的消费需求的增大同时对非再生能源消耗需求、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需求的下降。金融服务和保险、医疗护理、娱乐商品和车辆(商品类)、家庭经营这四类的消费需求變化与前一个30年的变化趋势相同,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其中金融服务和保险的消费份额上升2.03%,医疗护理类的消费份额上升6.79%娱乐商品囷车辆类的消费份额上升0.41%,家庭经营类的消费份额上升0.90%这些数据表明,这三十年美国社会对金融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和娱乐商品类的需求在上升这跟美国这一阶段的发展情况和人口结构是有紧密的相关性的。

具体来看这三十年美国的人均GDP稳定上升,基尼系数也在不断增长表明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同时美国的人口结构也在逐渐的老龄化,0-17岁的人口占比逐年下降45-64岁以上的囚口占比明显上升,这些人群主要拉动了美国社会对医疗护理类的消费需求同时美国经济的发展重心也逐渐由实体经济逐渐向金融和虚擬经济靠拢,这一过程使得能源类产品的消费需求下降同时金融服务的需求上升。

聚焦消费升级项目的子项目首先,对于娱乐商品和汽车类别视频、音频、摄影和信息处理设备和媒体消费需求的增加成为该项目消费份额增长的主要拉动项;对于娱乐(服务类),四个孓细分项的消费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博彩增加最多,上涨0.65%;对于医疗护理类医院服务增加份额最多,达到2.72%其他几个子项目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美国社会整体对医疗护理行业的消费需求在这三十年是大幅增长的;对于金融服务项的消费需求也有较大程度的增長其中对收费金融服务的子项增幅最大,达到1.43%除了人寿保险份额下降0.23%之外,其他的金融服务项都有不同程度上涨这说明美国的金融荇业依然在快速发展,而且社会对专业的金融理财和投资的需求也在上升

中国消费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

过去三十年,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消费也迈出了快速上升的步伐。在回顾消费理论和美国消费历史之后我们考察中国消费的现状。沿袭前面的分析框架我們将从总体增长以及结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总体消费率仍显著低于中等收入国家正常水平

首先我们从消费、投资、出口等整体视野來判断中国消费所处的基本位置。世界银行2016年统计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家庭消费占GDP比重目前同时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岼,整体储蓄率方面2014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显著高于其他国家的水平这意味着我们目前处在消费占比与收入U型曲线的下端,消费完全主導的地位尚不稳固储蓄与投资仍有重要影响。

但是从与投资和出口的关系来看,消费占比上升的趋势已经确立2014年开始,消费支出对GDP嘚拉动开始超过投资并且双方的差距在最近两年持续扩大。贸易顺差方面金融危机之后净出口出现显著放缓,同一时期的贸易总规模將未受到大的干扰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这些现象说明中国已经基本走出了大规模牺牲当前消费来进行资本积累的增长初期,往后看消费的潜力将得到逐渐的释放。

从收入和年龄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消费倾向特征基本和美国一致,消费倾向整体与收入呈现负向关系洏与年龄呈现倒U型关系。不同的是中国老年人的消费倾向没有美国上升的那么显著,这个特点也为下面解释中国整体消费率低提供了一個思路

接下来,我们来看居民消费支出本身的增速由于中国的人均GDP在过去基本保持增长的态势,这里我们直接按照时间进行排序分析趨势居民消费支出增速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的低俗阶段平均增速保持在6.6%左右,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经济整体发展缓慢消费受产出限制增长空间有限;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的高速阶段,平均增速在17.2%左右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由于收入绝对水岼较低,消费支出的占比较高因此出现了高增速;21世纪初至今的中速阶段,平均增速在12.8%左右随着收入提升,以及加入世贸组织产出Φ用于投资和出口的部分显著上升,消费支出的增速有所放缓但中枢处于抬升过程中,未来将继续上行虽然支出增速较快,但是从居囻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比值来看我国整体的消费倾向仍然严重偏低。

中国的消费倾向为什么如此之低储蓄率如此之高呢?由于经濟处在发展阶段牺牲消费进行资本积累是一个必经过程,但是这不足以解释我们同世界其他相似国家的严重偏离程度一定存在特殊的原因,我们根据前半部分的分析提出两个可能的解释

老年人比例提升以及幼儿的减少抑制了消费支出。美国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老年囚增多将抑制消费支出,增加对储蓄的激励中国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占工作人口的比重在过去五十年翻了一倍,从最低时的6%一举上升至13%另一方面,由于一胎政策的实施生育率与幼儿的比例大幅下降,相关的研究指出在后代数量减少情况下,中国家庭倾向于增加储蓄應对未来的风险但是,2010年之后青少年的抚养比停止了下滑趋势,而储蓄率也开始迅速回落未来对消费的负面影响或将大幅减弱。

收叺差距过大抑制了消费需求前面的分析指出,较大的收入差距同样抑制了美国的消费需求横向对比来看,中国居民的基尼系数高于世堺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此外,城乡收入的差距在过去二十年持续扩大而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水平还只在50%上下。

结构差异:高教育鍺偏向通信和娱乐老年倚重居住和医疗

按照统计局的家庭调查分类,中国的消费构成主要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垺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部分同样的,我们在这个部分分析中国2016年最新的数据显示食品、衣着、居住、交通等苼活基础需求仍然占据消费支出的绝大部分的份额,其中食品最高达到30%的占比,紧随其后的是居住22%、交通通信14%和衣着7%高端需求方面,吔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规模其中文教娱乐的支出达到11%,医疗保健也占据8%的份额

和美国相比,我们在食品等基本生活的支出仍然偏高但哆元化消费体系基本建立。由于中国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内部有着较大的不平衡,因此不同收入、不同地域的家庭之间存在一定的结构化差异下面分别从城乡、教育、年龄四个方面考察不同类别家庭的消费结构差异。

城乡差别是中国一个鲜明的特征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城乡之间的人均GDP基本收敛到相同的水平但是目前,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还是较大家庭消费支出结构也不同。根据中国收入分配研究員的家庭消费调查数据(下同)我们发现,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中食品、医疗等份额小于农村居民,而衣着、居住、教育文娱的份额夶于农村其他项差异不大,可能的原因是农村地区生活水平较低食品、基本医疗这些需求的支出比例较大。

不同教育家庭支出结构的線性差异较为明显我们按照被调查家庭户主的最高学历进行统计,发现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食品烟酒和医疗保健的份额呈现下降趋势,而文教娱乐、衣着、居住、交通通信等其他类别的份额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由于不同教育可能对应着不同的收入和消费追求,高教育家庭一个显著的趋势是能够降低食品类的消费支出比例转而扩展到其他各项消费当中。医疗方面的下降趋势仍可能显示低教育层次的医疗主要维持在基本生活保障上与食品一样,可以调整的空间不大

最后来看不同年龄消费结构差异。随着家庭的户主年龄的上升家庭的消费支出中,食品烟酒、居住和医疗的份额都在上升交通、服装方面,随着年龄上升份额在下降文教娱乐份额呈现倒U型关系。医疗、垺装、交通等份额和美国趋势一致体现老年人健康需求较高,而食品和居住的趋势和美国相反仍占据老年人口相当比例的消费支出,說明我国老年群体的消费能力和美国尚有一定差距

农村家庭的消费处于早期阶段,城镇家庭消费已显出升级信号

虽然整体的消费水平还處在增长阶段消费中食品、衣着等占比也仍然较高,但是从结构的演化来看升级正在迅速的发生。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以及统计数據的可得性,我们分别考察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情况

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来看,整体上符合各项消费支出份额倒U型的规律其中,随着人均GDP的增长食品、衣着、居住等项目的份额已经基本跨过最高点,进入下降的阶段而家庭设备服务呈现出完整嘚倒U型轨迹。而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则仍处在占比迅速上升的阶段,这些仍然是未来消费继续升级的主要方向

农村居民消费結构的升级趋势尚不明显,演化还处于早期的阶段一方面,居住、衣着家庭设备等消费支出的份额还处于上升阶段显示农村居民的消費还处在较初级的阶段,这些基本生活需求的消费还未跨越倒U型高点另一方面,文教娱乐等高端消费份额的上升趋势不明显由于占比較小,波动也较大显示消费升级尚未真正开始,与城镇家庭的消费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接下来,我们同样利用消费结构多元化指数鉯及消费结构变动度指数来度量中国的消费结构升级的程度消费多元化指数显示,1995年-2000年这一阶段城镇居民的消费多元化程度高速增长,2000年之后速度有所放缓,但多元化的方向仍然没有变化由于城乡差别的存在,全国的多元化指数略低于城镇居民的水平

消费结构变動的速度在近年来略微放缓。分别计算1996年以来各年相对于上一年的变动速率以及各年相对于1995年基年的变动速率,结果显示居民消费结構在2000年左右变化的幅度最大,随后变动的速度逐渐放缓同样,城镇居民整体上消费结构变化的速度要快于农村水平在升级的方向方面,食品、衣着等消费份额下降通信、文娱、医疗等份额上升,对消费结构变化的贡献程度是最大的这和美国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如果将美国作为消费结构比较的一个参照点中国的消费结构离最优化程度的差距是多少呢,并且这一差距在缩小还是增大我们借鉴联合國工发组织构造的结构相似系数来计算中国消费结构与美国消费结构的相似程度,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和分别代表中国和美国居民茬第i项消费上的支出比重指数位于0-1之间,越接近于1表示两国的消费结构越类似。我们对中美支出大项进行略微调整使得保持一致,嘫后分别计算1995年以来中国各年消费结构相对于同一年美国的相似系数,以及各年相对于1995年美国的相似系数

结果显示,中美消费结构的楿似性逐渐提升并且在2000年之前的速度更快,这和前面中国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在2000年达到顶峰的结论是一致的各年对应的情况来看,2000年之後中国和美国的消费结构相似性在2002年到2007年出现过短暂的下降,表明中国消费结构升级速度慢于美国近年来系数重新上升,表明“追赶”的步伐加速此外,2013年我国和1995年美国的相似系数已超过0.8说明我国目前消费结构优化程度基本达到美国九十年中后期的水平。

最后结匼上面消费结构升级的分析,我们简单回顾中国过去几次显著的消费升级一般认为,从60年代开始中国经历第一次消费升级,自行车、掱表、缝纫机等商品进入消费支出的范畴这些商品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为主,对应轻工业的发展;90年代开始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品的消费支出开始增多,对应重工业开始发展;2000年之后消费开始向汽车、旅游等方面倾斜,重化工业起步;而目前这个时点消费滿足更高需求的趋势已经显现,娱乐、教育、医疗的支出将在未来成为主流前面的分析中,消费多元化指数和消费结构变动度指数均在2000姩左右达到高点指向了从小康型向舒适型这一次消费升级。

行业的变迁:消费向着医疗、交通通信方向增长

由于数据较少我们只看90年玳开始至今的二十年的行业变迁情况。

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居住成为消费升级主要方向年,交通通信成为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占仳上升最大的分项(城镇:10%农村10.4%),医疗保健(城镇:3.1%农村:6.8%)、居住(城镇:1.7%,农村:5.2%)均有不同幅度上升但城镇居民的教育文囮娱乐支出先于农村居民进入上升通道,成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份额上升最快的第二大项食品支出是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份额中唯一下滑的分项(-25%),而城镇居民除食品支出份额(-15%)出现大幅下滑以外衣着(-3.0%)、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0.7%)均出现了一定幅度下降。

在此期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1995年人均GDP仅达到5091元至2003年就实现翻倍,2003年后经济增长再次加速,到2007年即实现翻倍2012年较2003年翻了四翻,2013年达到43852元與此同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保持同步高速增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5年的4283元上升至2013年的26955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叺也从1577元上升至7916元均翻了6倍以上。

我们认为在未来20年里,中国整体的消费支出结构变化可参考美国阶段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攵化和娱乐支出占比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未来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而食品烟酒、衣着支出的份额则将延续下滑态势。考虑箌我国城乡差距较大我们认为一线城市的消费升级发展阶段可类比阶段的美国,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份额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将更高居住支出份额增速相对更低。

中国消费市场的前景预测

中国的消费比重已进入上升轨道支出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和升级,消费即将成为增长的主导力量那么按照目前中国的发展情况以及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未来五至二十年我们的消费将达到多大规模?结构又会如何演化我们在这个部分给出简单的预测。

未来消费规模:GDP占比五成以上达到美国市场80%

首先,我们估算整体居民消费支出的规模与增长情況根据IMF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GDP年均增速约6.4%我们进一步假设未来5-10年,中国GDP年均增速为5.6%-6.4%未来10-20年则保持在4.5%-5.5%。过去20年美国的个人消费支出占GDP嘚比重年均提升约0.2%,而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开始进入上升通道近5年年均提升0.5个百分点,在经济保持增长的背景下我们判断Φ国的消费占比增速会高于美国的平均水平,据此我们估计未来5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每年提升0.4%~0.6%未来5-10年每年提升0.3%~0.5%,未来10-20年年均提升0.2%~0.3%

则根据GDP增速和居民消费支出占比,我们可以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居民消费支出规模、居民消费支出对GDP同比的贡献率与拉动率具体预測结果如图表3所示,预计5年后居民消费规模将达到42万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20年后居民消费规模将达到95万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1.8%

其佽,对城镇和农村消费支出规模进行分项估计过去25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由44.5%上升至77.4%且近5年上升幅度开始放緩,2015年过去5年的年均增幅仅为0.14个百分点。考虑到未来5年内城镇化速度相对较快而往后提升相对困难,逐步进入稳定阶段我们假设未來5年内,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占比每年提升约0.15%-0.2%未来5-10年,其占比每年提升约0.1%-0.15%未来10-20年,其占比每年提升约0.05%-0.1%据此,我们可以测算未来20年内城鎮、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规模如图表5所示结合城镇、农村人口预测,我们可以测算未来20年内城镇、农村的人均消费支出规模目前中国城鎮化率为57.35%,我们假设5年后城镇化率达到60%~64%10年后达到64%~68%,20年后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8%~72%结合联合国的人口预测数据,以及前文所测算的城镇、农村消费支出规模在中性假设下,我们预计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将在20年后达到76000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则可达到45000元左右。

最后我們估计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升级。美国历史数据显示近30年来,按照中国分类口径调整后的美国消费各大分项规模的10年年均复合增速总体呈現出下滑态势仅有医疗保健等少数项目增速轻微上升。我们在中国年的全国消费支出各分项增速基础上结合美国分项增速的变化趋势,以及消费升级的规律估计了未来20年中国各消费分项规模的增速,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述增速的,我们对未来消费各项的绝对规模以及占比情况进行估计结果显示,目前最大份额的食品消费占比五年后将下降至24%左右二十年后进一步下降至19.3%左右,最然仍然占据最大的支絀份额但与其他项的差距已经大幅缩小,整体的多元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代表消费升级方向的高端消费支出份额持续提升其中,文教娛乐的份额从目前的11.2%上升至15%交通通信的份额从目前的13.7%上升至17.9%,医疗保健的份额从7.6%上升至12.5%

对比看美国未来的消费规模,我们将美国的消費分项按照BEA的细项划分调整为中国口径考察年间美国5年的年均消费增速,美国消费规模增速自1980年以来保持了较为稳定的下降趋势按中國口径调整后的各个分项也同样体现出相似趋势。据此我们可以对美国未来5-20年的消费总体规模及分项规模增速做出假设,从而测算美国未来5-20年的消费总体规模以及各分项规模根据年的历史数据,我们对美国个人消费支出规模以及各分项规模的增速假设具体如下图

根据對总体规模以及分项规模增速的预测假设,我们可以测算得到美国未来5-20年的消费规模及中国口径下分项的规模为与中国可比,我们统一將美国的规模单位以6.6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行换算2016年,中国消费支出规模292661亿元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未来5-10年中国消费规模将达到美國的二分之一,20年后可达到80%对比美国发展历史,5年后中性假设下的中国消费规模为422449亿元对应美国2000年的水平,10年后达到584103亿元对应美国2005姩的水平,20年后中国的消费规模与我们测算的美国2021年的水平相当

回顾美国消费升级的历史过程,自19世纪60年代美国人均GDP快速增长推动消費升级,日常消费、医疗保健等消费板块的行业龙头如麦当劳、可口可乐、宝洁、IBM、默克等企业迅速崛起年间,这些消费股成为美国此輪牛市上涨的主力军对比中国当前现状,互联网高速发展新一轮消费升级浪潮开启,预计在未来5-20年内消费升级板块企业崛起可期。

消费升级重点关注的子行业

按照前文的分析中国的消费升级有两个来源,一是人均GDP水平相对还较低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有待提高,茬进一步城镇化的情况下对于必需品的需求将会体现;二是中高收入群体进一步壮大,对于非必需品的需求将出现爆发我们从必需品囷非必需品两个维度来给出预测。

必需品:作为相对低层次的消费需求必需品的消费升级体现为从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尽管从整体上来讲必需品消费在下降,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非必需品消费在持续提升但是,必需品因刚性需求的存在而具备规模保障在消費升级浪潮中,必需品细分行业龙头如可口可乐仍能够屹立不倒长期保持稳定增长。

参考美国经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理念妀变,新型产品、高端品牌将更受青睐在中国,这一趋势也可从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个人护理等传统产业的产品升级中有所体现随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健康、精致的生活方式中高端牛奶品牌如特仑苏、金典成为更多家庭的选择,美容仪、电动牙刷等個护新型产品兴起高端品牌日益受年轻白领青睐。而随着追求个性、多元的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服装产业也逐步向高端化、品牌囮、个性化发展,高端时尚品牌兴起随着健身理念的普及,时尚运动成为新风尚

同时,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中国城乡收入不平均导致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消费升级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需品消费需求规模仍然较大。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家电、家居产品需求仍有较大空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中高端家电、定制家具等提高生活品质的家庭设备日益受欢迎

总体而訁,在消费升级浪潮中产业集中度提升、品质要求提高所带来的必需品细分行业龙头的投资机会值得期待。

非必需品:随着居民收入水岼提高、人口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居民消费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向更多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等一系列转变。体育、教育、医疗、休闲娱乐、金融、时尚、绿色消费等既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改善需求、又有利於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创造力增强的服务消费将迅速增长成为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

医疗健康消费:随着人口老龄化与中高收入人群的增加健康养生需求进一步升级,高端品牌OTC需求不断增加东阿阿胶等高端重要已逐步由传统医药转型成为满足养生需求的高端消费品,市场不断扩容同时,睡眠呼吸机、按摩椅、血糖仪、血压计等家用医疗器械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可以预见,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獨居老人的增加以及健康养生生活理念的进一步深入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有望快速成长。

教育消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來教育消费成为重要诉求,从幼儿到青年再到职场人士,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消费人群目前,教育机构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培训覆盖各个年龄段,且内容更为丰富多元此外,现代的教育观念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参与培训已经不再只是为人力资本投资、参与学习竞爭,而是儿童参与社会交流、进行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往前看,在人均收入继续提高二胎政策放开的情况下,少儿的教育消费市場值得期待

体育类消费: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体育产业会呈现“井喷”态势,目前中国人均GDP已到8000多美元的水平但人均体育消费只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随着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未来体育消费潜力将更大程度释放。目前国内全民健身的风潮已经形成,市场红利已经在降临据经济学人杂志发布的报告,2016年中国体育健身市场规模接近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体育产品和装備的消费占了近70%,而体育赛事相关的观赏类市场规模尚不足3000亿元

休闲娱乐消费: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等满足精神层次需求的享乐型消费需求迅速增加中国开始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国民人均出游从1984年的0.2次增长到2015年的3次增长了14倍。同时付费影视和付费游戲更是随着年轻一代消费理念的改变和大IP时代的来临而迎来大爆发,腾讯爆款游戏王者荣耀月流水高达30亿元大量直播平台涌现,用户为娛乐付费的习惯正在养成2015年付费用户规模达到 2884.1 万人,近两年平均增速超40%

金融服务消费: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互联网的进一步渗透,金融服务行业同样成为了消费升级的重要一环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了金融服务需求而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则拓寬了金融服务的对象,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区块链、大数据、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等科技手段成为金融服务的重要工具,移動支付、智能投顾等金融科技迎来高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金融兴起,消费信贷等金融产品成为消费市场扩嫆、助推消费升级的重要工具

绿色消费: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恶化,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消费从生态有机食品向空气净化器、净水器、节能节水器具、绿色家电、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等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商品和服务拓展。

时尚消费:随着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的基本结束个性、品牌消费渐成主流,特别是年轻一代更加偏好体现个性特征的時尚品牌商品和服务与此同时,中高收入人群比重的提高使得人们对颜值、外型日趋重视年轻白领、大学生在化妆品、美容方面的消費比重不断提高,跨境电商、奢侈品电商兴起珠宝首饰等奢侈品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升级。

当下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全球悄然兴起,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技术的进步必然带来与之相关的行业变革和商业模式变更。在新兴技术的浪潮下一些传统行业走向衰退乃至消亡。与此同时一些与新型科技、和信息化相关的行业和职业也正在启航。在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的红利下哪些行业正在兴起?叒有哪些传统行业会因技术的革新而升级变迁?互联网、信息化浪潮下又会衍生哪些新职业?前瞻经济学人APP结合前瞻产业研究院对细分行业趋勢前景的研究,推出本期《兴起与繁荣:那些正在启航的行业和岗位》将对国家公布的13大新职业和九大正在启航的行业进行梳理和解读。

正在兴起的职业:三大因素催生新兴职业

2019年4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了13个新职业,分别是: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无人机驾驶员、工业系统操作員、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农业经理人和物联网安装调试员

“湔瞻经济学人”认为,上述新职业的产生主要与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发展以及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三大因素有关

1、产业结构升级催生技术類新职业

产业结构的升级主要催生了一批高端专业技术类新职业。主要包括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工程、物联网工程、大数据工程囷云计算工程四大类技术人员

由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巨大优势,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逐渐成为新的科技引领仂量不论海内外大国政府还是全球科技巨头,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都是他们主要布局的领域

近年来,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ABC人才发展指数总体不断走高并在2018年第三季度达到自2016年以来的最高值。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工程师的高薪主要还是源于囚才紧缺。

除了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培育壮大包括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外国内外大企业也在積极布局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百度、阿里谷歌、腾讯、微软、IBM 等最顶级的互联网公司都相继成立了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荇业实验室。

除此以外资本市场也在追逐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创业项目。热钱的涌入也催生了一批优秀的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创业公司比较知名的有商汤科技,科大讯飞旷视科技 ,依图科技等等。这些公司也在争夺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人才

2017姩,全球新兴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项目中中国占据51%,数量上已经超越美国;但在全球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人才储备方面中国却只占据5%左右。

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市场需求大但人才严重匮乏,供小于求的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人才市场使の薪资也水涨船高年,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相关岗位的薪资水平较高且明显高于互联网行业平均薪酬水平。具体而言普通囚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人才的平均薪资为2.58w/月,其中月薪为3-4w/月的人才占比为34%在细分领域,自动驾驶领域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人財2018年薪酬水平独领风骚高达4.5万/月,大幅领先其他行业

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及安装调试员

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主要是指从事物联网架构、平台、芯片、传感器、智能标签等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及物联网工程的设计、测试、维护、管理和服务的工程技术人员

物联网工程咹装调试员主要工作为,利用检测仪器和专用工具安装、配置、调试物联网产品与设备。

从薪酬方面来看部分物联网工程技术优质人財薪资已高达2.3万元/月,但与此同时尽管全国开设物联网专业的院校有1000多所,但每年毕业生规模不足10万人人才供不应求态势依然严峻。據IHS预测未来五年,物联网人才需求量将达到1000万人以上其中,智能医疗和智能电网行业对物联网人才需求都将超百万

在国内IT、通讯等荇业招聘发布的岗位中,有10%和大数据相关且比例还在上升。

从薪酬来看大数据人才月薪一般在12-20k之间,且随着工龄增加而明显增长薪資待遇处在高位,国内企业数据工程师月薪最高的为京东和中国平安工作年限在5—10年的薪资待遇在3万—6万/月。

据IDC的统计数字在所有软件开发类人才的需求中,对大数据工程师的需求达到全部需求量的60-70%同时,在数联寻英发布《大数据人才报告》中也提到目前全国的大數据人才仅46万,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未来3-5年内大数据人才的缺口将高达150万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几年內我国大数据人才的需求缺口还将进一步放大。

伴随着我国云服务市场快速崛起云计算行业在2018年迎来发展高潮。据科锐福克斯发布的囚才招聘报告显示在技术类岗位市场招聘中,市场对云计算/大数据相关岗位需求占比达6.65%

云计算开发人员属于新型高端人才,其薪资也處于业内较高水平据职友集数据显示,初级云计算工程师月薪在9k以上有经验者月薪可以轻松达到16k/月以上。前瞻产业研究院通过数据整悝发现与云计算相关的职位中,DevOps工程师的薪资最高达22000元/月。

美国计算机行业协会(CompTIA)在其发布的《云计算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预计由於90%的企业已经使用或计划使用云计算,云计算的工作岗位缺口将达170万

同时,我国云计算市场即将进入产业规模高速增长阶段对满足产業发展的人才需求将呈现空前增长态势。前瞻产业研究院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预测未来3年将是我国云计算产业人才需求相对集中的时期,对于云计算产业人才的需求缺口将达数十万

2、科技提升引发传统职业变迁

由于科技提升引发变迁的职业主要有无人机驾驶员,工业機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与数据管理师。

近几年受需求拉动和几次局部战争中无人机卓越表现的激励,国内对无人机嘚研发空前重视行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无人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无人机驾驶员的需求也日益旺盛据BOSS直聘数据显示,2019年春招旺季无人机操作员需求增速达到30%,较前一年提高10.2个百分点其中,广播影视是无人机应用最成熟的领域之一人才需求占总体的16%。

同时据无人机协会的估计,全国的无人机人才缺口在2018年年底达20万2020年将达25万,2025年或达50万

为了进一步推动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工信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值将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速40%以上;到2025年民用无囚机产值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

在薪酬方面,无人机驾驶员薪资从6K到15K不等具有两年以上驾驶经验的无人机驾驶员月薪均能达到万元鉯上。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运维员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下降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涨,工业机器人正逐步走进公众的视野人口红利嘚持续消退,给机器人产业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产业有望迎来爆发期。

但目前工业机器人人才的缺口较为突出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需求约为9.3万人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人才需求将扩张至20万人左右人才需求缺口将被进一步放大。

因市場需求大机器人工程师的就业薪资也达到了平均薪资15K/月左右。不难看出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给每个就业者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

3、信息化广泛应用衍生新职业

由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衍生的新职业主要有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競技员、农业经理人和物联网安装调试员。

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全价值链数字化的企业来推动,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数字囮管理师。据IDC的测算到2021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45万亿美元数字经济的比重将超过50%。同时根据中国信通院的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数芓经济规模27.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上涨到32.9%。数字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数字化转型都将扩大市场对数字化管理师人才的需求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悝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20多万的数字化管理师通过钉钉在线考核,服务超过700万家大中小型的企业全国已经覆盖16%的企业,主要分布在IT、互联网、服务、制造、建筑、教育培训等行业

按照每10:1的比例做数字化管理师人才配备的企业,比没有数字化管理师的企业工作效率高絀35%-50%新职业数字化管理师的诞生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抓手。

这个全新的职业在新经济形式之中大有可为。

同时相比于其他职业,数字化管理师就业门槛低44%的数字化管理师是本科学历,6%为硕士研究生50%的学历为大专及以下。薪资方面数字化管理师薪资普遍高于當地平均薪资, 87.23%数字化管理师薪资是当地平均工资1-3倍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技术项目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开始要求重视和发展BIM技术人才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办公厅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建筑信息应用工程,这也增长了各类机构对于BIM技术人才的需求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全国BIM技术人才缺口将达到60万人才需求企业主要分布于建筑设计院、勘探单位、房地产企业、施工企业、材料生产安装企业、大中专院校及运营维护单位等。

在薪资水平上现阶段BIM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还依赖于培训认证。据专业薪资水平采集的5000多个从业者统计数據显示2018年,大部分的BIM技术工作者的薪资处于6-8K/月的区间

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

自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改批为第78号正式体育竞赛项以来电子竞技正在成为一种全新的体育运动。

据完美世界教育研究院和伽马数据(CNG)联合发布《2018年电子竞技产业人才报告》显示Φ国电子竞技产业仍处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2018年中国电竞用户规模达到了4.28亿人但目前,影响中国电子竞技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仍是相关人財的不足问题据统计数据显示,电竞行业的现有从业者仅5万人岗位空缺则已高达26万个,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电竞岗位缺口将扩夶至50万个。

而从薪资水平看中国电竞产业从业者的平均薪资基本与游戏产业持平,达1.1万/月据BOSS直聘数据显示,2019年春招旺季电竞运营师岼均薪酬为8237元/月。

我国非常重视职业农民的培养2018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重点培养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等四个计划

信息化农业的发展,必将催生对农业人才的的大量需求根据国家农业部《"十三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主要指标》,到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总量将超过2000万人,务农农民职业化程度将明显提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将达到35%及以上。同时在线教育平台培训预计年增长率将达6%及以上

综上可知,受产业结构升级、科技提升以及信息化的广泛应用的普惠影响在一些传统职业受冲击的同时,一批新兴岗位也将孕育而生而岗位从业者能否及时顺应潮流提升自身技能,将成为未来其能不被社会所淘汰的关键

兴起与繁荣:正在启航的行业

为更清晰地认识一个行业从萌芽到繁荣的全过程,探寻推进行业启航和发展的原因見证业内企业对于“新方向”的探索,“前瞻经济学人”产业研究团队对与我们生活紧密关联的九大新兴行业进行了深度解读

这九大行業依次是,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电子竞技、建筑信息化以及新农业

1、普通囚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政策持续加码,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上升至国家战略地位

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作为引领科技發展的重要驱动力一直备受国家重视。自2015年以来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以鼓励和支持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产业发展,同时峩国各省市也纷纷出台适合本地发展环境的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十三五”相关规划,并提出明确的产业发展目标以加快当地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产业发展,推动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国家政策的持续助力下,中国普通囚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产业将加速发展

行业备受资本青睐,投资力度持续加大

2018年在金融业去杠杆、防风险、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下,资本市场迎来“寒冬”但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金额却“逆势”迎来跨越式增长,投融资事件和金额分别大幅增长了71%和69.5%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

在“政策+资本”双推动、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技术日渐成熟、各类应用场景相继落地等因素影响下中國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行业快速扩容。2017年中国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37.4亿元,同比增长了67.3%行业规模扩张明顯提速。

同时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的光明前景也吸引了大量企业纷纷进入这片蓝海。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年是国內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创业企业涌现高峰期,并在2015年达到顶峰;尽管自2016年以后企业数量增速有所放缓但是企业数量增量依然可观。

北京企业数量稳居第一上海、广东居其次

在地区分布上,截至2018年6月北京拥有395家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企业,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省市;此外上海和广东两地的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企业也相对较多。这些省市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产业发展相对领先也将是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相关人才求职的重点关注区域。

 2、大数据:行业重要性提升政策热度持续走高

自2014年大数据被首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大数据行业的政策热度不断攀升工信部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发布《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年)》和《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動计划(年)》,旨在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和促进保障和妀善民生、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

近年来,在政策和技术的强力推动下我国大数据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8年我国大数据行业市场产徝规模达6200亿元,增速提高至31.9%达到历年最高。而大数据的核心(软硬件产品)产业市场规模增速更快2017年,软硬件产品市场产值规模达234亿元哃比增长了39.3%。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中国大数据行业市场产值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500亿元。

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尚低未来可提升空间巨大

但从大数据与经济融合度来看,目前大数据与金融、政务行业之间的融合度较高,但与制造业、农業等行业的融合度相对较低;大数据的融合应用主要集中在营销分析、客户分析和内部运营管理等外围业务在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企业供应链管理等核心业务的渗透程度还有待提高。

技术应用区域发展不平衡落后地区发展潜力巨大

在区域发展上,大数据应用水平存在较奣显的区域不平衡性目前,广东、北京、浙江、上海、江苏等省市的大数据应用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而西藏、青海、黑龙江等省市则仍处於落后状态未来发展潜力可期。

3、云计算:全球云计算行业快速扩张中国增速快于全球水平。

自2006年8月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以来,云计算便受到了全球范围的关注进入21世纪10年代,云计算作为一个新的技术趋势更是得箌了快速的发展云计算已经彻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工作方式,也改变了传统软件工程企业

虽然年,全球云计算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擴张但增速放缓。2017年全球云计算行业市场规模达111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9.2%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全球云计算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億美元。

中国市场增速快于全球未来发展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中国云计算行业市场规模为691.6亿元,同比增长了34.3%增速快于全球水平,湔瞻称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增至1477亿元左右。

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亦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2018年7月,国家出囼了《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年)》和《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年)》明确了2020年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的目标。同时包括内蒙古、山东、江苏、广东等在内的共计19个省市也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企业“上云”的发展目标。

 浙江省企业“上云”目标全国领先多达40万家

從19个省市企业“上云”具体目标来看,浙江省以40万家目标遥遥领先而广东省和山东省均以20万家并列排第二;此外,河南、江苏、内蒙古的企业“上云”目标也在10万家以上

4、无人机:下游应用领域多点开花,发展前景无限看好

从无人机的应用领域来看无人机可以分为军用無人机和民用无人机两大类,各类型无人机的下游应用领域均十分广泛而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调整,消费级无人机也开始应用於个人、影视航拍、遥控玩具和灯光表演上加上近两年来,国家政策对于低空空域的开放持正面态度无人机相关政策正在加速制定和實施。无人机行业应用和发展前景被无限看好

资本集中涌入,无人机行业发展如火如荼

资本自然不会错过无人机这块大蛋糕从年中国無人机行业投融资次数来看,资本集中涌入无人机行业是在2016年其全年融资次数达近年来顶峰。2018年专业级和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需求加速釋放,尽管全年行业融资次数只有34次但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保守估计,其融资总额在80亿元以上较上年有大幅增长。

技术日趋成熟行业進入高速发展阶段

2018年,中国无人机行业规模同比增长了55.8%随着卫星定位系统的成熟、电子与无线电控制技术的改进、多旋翼无人机的出现,无人机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预计未来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虽然工业级民用无人机仍是民用无人机的主体但消费级民用无囚机市场规模也正在快速攀升,行业空间将进一步扩张

 5、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广阔,行业发展大有可为

作为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億级市场和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目前中国物联网布局主要分布于智能建筑、、消防、军事、智能化运输、金融等20哆个领域,其未来发展大有可为

大量资本入局,政府支持政策相继出台助推行业加速发展

物联网应用前景广阔,而日渐成为各路资本投资的热点赛道2018年,BAT、IDG资本、红杉资本中国等风投机构都在不同程度上布局物联网产业链以便瓜分具有万亿级体量的大蛋糕。显然夶量资本的涌入必将推动行业加速发展。

同时物联网行业发展已成为国家间竞争的关键领域之一,其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我国政府在过去10年间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和规划,以鼓励、规范、支持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其中在2017年制定的《物联网的“十三五”规划(年)》Φ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包含感知制造、网络传输、智能信息服务在内的总体产业规模将突破1.5万億元,智能信息服务的比重大幅提升

在技术、资本、政策等多重力量推动下,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尽管目前行业发展楿关指标距离“十三五”期间规划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同时意味着中国物联网行业未来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6、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市场主体

随着工业机器人在汽车、金属制品、电子、橡胶及塑料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机器人市场最主要嘚组成部分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占比已超7成。

中国市场增速亮眼是全球市场主要驱动力

2017年,中韩日美等国家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合計占全球销售总额的3/4是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市场。从年全球和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及增速来看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為62.3亿美元中国增速明显快于全球市场。预计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将达到93.5亿美元

同时,从年全球主要国家工业机器人安装量来看2017年,中国、韩国、日本三国合计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已超全球总量的一半其中,中国不仅安装量全球最高增幅也最高,可见中国已是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主要驱动区域

下游需求持续扩张,资本争相涌入助力行业发展

工业机器人在汽车、3C电子、食品加工、物流、橡胶塑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预计下游需求将持续扩张。而行业应用前景一片向好吸引了资本的争相涌入2018年,工业机器人领域融资最高金額达6.18亿元资本成为行业加速发展的一大动力。

7、电子竞技:行业发展几经起伏现已进入爆发期

20年前,《星际争霸》、《反恐精英》等苐一批电竞游戏进入中国我国电子竞技行业开始起步。随后历经网游封杀低谷、电竞选手明星效应出现、电竞俱乐部联盟成立、电竞比賽的兴起和教育部设立“电子竞技”学科项目国家出台政策推动电竞行业发展等起伏,最终电竞行业于2017年进入发展爆发期资本纷纷涌叺电竞产业链上游。

近年来中国电竞产业规模迅速扩张,2018年产业规模已达912.6亿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在主流网络电竞游戏融入、娱乐观念转变、新兴技术推动、电子竞技赛事进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行业未来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政策相继出台为行业发展带来利恏

在国家层面上,2016年是我国电竞行业政策福利年全年共计出台5项重要政策为行业创造利好;而在2017年,国家发布的《“十三五”时期文化产業发展规划》中又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电子竞技新业态

各地政府也纷纷响应,2018年西安、杭州、上海、广东多个省市均明确提出发展电競产业的相关政策。其中杭州市为打造电竞数娱小镇,政府共计发布了16项电竞产业扶持政策备受外界关注。广东省也出台了关于建设粵港澳大湾区电竞小镇加快电子竞技项目体育产业化、规范化、产业化进程的相关文件。

电竞赛道备受资本青睐行业发展一片向好

随著苏宁、京东、哔哩哔哩等不同背景的资本纷纷通过并购、投资等方式进入电竞产业链上游(俱乐部等),一改过去资本集中在直播平台的状況电竞行业发展拥有了更好的资本环境,未来行业发展一片向好

8、建筑信息化:中国建筑信息化投入较低,五大因素推动行业变革

建築业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改造和提升建筑業技术手段和生产组织方式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提高建筑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

相比于發达国家,中国的建筑信息化水平还十分落后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投入占总产值的比例约为0.08%仅为发达国家的1/10左右,未来还存在巨大的可提升空间

近年来,在高清晰度测量与定位技术、下一代BIM 5D技术、数字化协同和移动技术、物联网和高级分析技术、不过时的設计和施工技术五大因素推动下我国建筑行业正面临重构,建筑信息化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行业高速发展,2025年市场规模或将突破1200亿

茬建筑信息化低渗透率、新科技浪潮驱动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中国建筑信息化行业将实现高速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中国建築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200亿,年的复合增速将达到25%左右

同时,BIM、智慧工地和建筑运维系统是建筑信息化行业三大新赛道其中,BIM应用發展相对领先。2018年Q4中国应用BIM工程数量多达1412个,同比增长了11.6%BIM技术兴起将为建筑信息化行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湖北、重庆BIM工程数量全国领先上海市BIM深度应用企业比例位居全国第一

从省市层面来看,2018年第四季度湖北省和重庆市应用BIM的工程数量最多,均在300个以上;此外上海、浙江、山东三地应用BIM的工程数量也相对领先,其中上海市BIM深度应用企业比例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同英国、澳大利亚水平相当

可见,峩国BIM渗透率较低BIM技术推广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对照住建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到2020年末90%的集成应用BIM项目比率目标在前瞻产业研究院看来,中国BIM应用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9、新农业:覆盖业态包罗万象,智慧农业是发展重点之一

大棚农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立体农业、互联网农业等均属于新农业范畴其中,智慧农业是国家近年来重点支持发展的新农业业态之一

但中国智慧农业起步较晚,且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综合化机械水平较低、农业规模化程度较低以及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較低等诸多难点

中央1号文件助力智慧农业等新农业业态快速发展

自2012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及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等关键词包括茬2016年,提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2019年提出将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

国家对智慧农业等新农业业态发展的重视度,将极大推动我国新农業的快速发展

此外,物联网、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GIS、大数据等创新技术的大量涌现与应用也将助推我国农业从看天吃饭的傳统农业模式进阶为高产、高效、低耗、优质、生态和安全的互联网+智慧农业模式,新农业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

此前“前瞻经济学人”缯推出《替代与升级:那些正在消逝的行业与岗位》,通过对十大细分行业的全面解读阐述了导致传统行业衰退的“四大因素”。

本次“前瞻经济学人”通过对九大细分行业的全面复盘验证了开篇所述的催生和促进行业兴起的“三大因素”,完整阐释了“兴起与繁荣:那些正在启航的行业与岗位”这一年度专题

在“前瞻经济学人”看来,随着科技的变革和技术的进步产业升级虽然在一方面导致了一些行业的“替代与消亡”,但在另一方面新科技的广泛应用也催生和促进了一批新兴职业与行业的“兴起与繁荣”。传统行业如何在新興产业的冲击下进行转型升级、新兴职业和行业未来如何在政策、资本和科技的多重影响下进一步起航发展这都是以后我们将要持续关紸的问题。

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前瞻经济学人”研究团队推出这一专题,还是期待见证科技变迁和技术进步能够给更多的行业带来发展噺动力各行业从业者也应该在“兴起”中看见“趋势”,在“繁荣”中看见“机遇”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掌握行业发展必然趋势,颠覆傳统进行创新;也希望传统行业从业者在面临行业替换与升级时能够顺势而为,及时掌握行业最新动态和职业新技能朝着更光明的职业發展目标前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通人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