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现在的行情和历史哪个镜像阶段理论比较像

商业与经济
新股停发?盘点A股历史7次停发新股与股指走势回顾【图】
不仅停新股,另一股做空力量也消失了!
这个周末和一些券商、公募、私募的朋友讨论接下来的行情可以说是不亦乐乎,跌的多、政策多自然讨论、交锋是不会少,很多原先潜伏许久的朋友,这个周末都冒泡了。前两周提到过的那位券商资管的副总又现身了。
A股历史7次停发新股
第1次:日-12月7日。日粤宏远A(5.82,-0.650,-10.05%)发行后,一直到当年12月8日中炬高新(21.62,0.000,0.00%)发行。新股暂停发行期间,沪指在当年7月29日见低325点后,于同年9月13日涨至1052.94点。
第2次:日-6月9日。日,仪征化纤(11.52,-1.280,-10.00%)招股后,到创业环保(9.35,-1.040,-10.01%)招股,其间新股暂停发行时间约5个月。当年2月7日见低524.43点后震荡上行,5月22日最高摸至926.41点。
第3次:日-日。6个月间仅有两只股票发行,这段时间也被市场视为&暂停&新股发行。其间大盘跌至1月19日的512.83点后回升,当年年底飙升至1258.69点。
第4次:-日。暂停新股发行两个半月后,11月29日开闸,当日华联综超(7.98,-0.870,-9.83%)的上市打破了IPO第四次暂停的沉寂,该股融资规模3.95亿元,当日上证综指微跌0.16%,一周内微涨0.59%。第5次:日-日。自双鹭药业(50.00,-3.000,-5.66%)发行之后,新股发行再度暂停,到2005年1月华电国际(8.11,-0.900,-9.99%)IPO,大盘先是反弹至1496点,随后跌至1200点附近。
第6次:日-日。因为股改的启动,新股发行暂停了一年。沪指于日见低998点后,一路涨至日的6124点。
第7次:日-日。大量发行新股导致股市连续暴跌,投资者信心尽失。IPO暂停后,但投资者仍心有余悸。沪指在10月28日创下1664点后才一路上行,于日上摸至3478点。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日振幅夹板行情再现 14年A股历史告诉你后市怎么走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经投资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上证指数涨不上去,也跌不下来,恍恍惚惚又到收盘时……这恐怕是最近股民们每天看盘的真实写照。6月29日~9月23日的61个交易日中,上证指数单日振幅的平均值仅为0.97%,其中全天振幅低于1%的交易日多达43天,占比达70.5%!而就在9月20日,上证指数全天0.39%的振幅创出14年来的阶段新低――上次还要追溯至日,当日上证指数全天振幅为0.29%。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了2002年以来,上证指数及沪深300指数(日正式发布)的振幅数据,取上证指数日振幅在1%以内的密集期作为“夹板”行情样本(主要取熊市期数据),研究上证指数的走势,以期为后市提供参考。
  “夹板”行情期阴跌 金针探底后有一波大行情
  对老股民来讲,1999年的“5?19”行情是一段甜蜜的回忆。这轮牛市自日开始,上证指数从1058点起步,一直涨到日的2245.43点。筑顶后,上证指数单边下跌,不到4个月时间,上证指数就从2245.43点跌至1514.86点,区间跌幅达32.5%。上证指数在2002年、2003年进入熊市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日~11月7日这长达80个交易日中,上证指数单日振幅便进入了1%以下的密集区域。其中,80个交易日的平均振幅刚好为1%,而全天振幅低于1%的交易日多达48日,占比60%。有意思的是,与2016年类似的是,上述区间的最低振幅交易日也普遍集中在8月和9月。其中,8月30日、9月13日、9月2日、8月7日、9月23日占据了前五,振幅分别为0.26%、0.29%、0.4%、0.41%和0.44%。
上证指数年周K线图
  日~9月30日,上证指数的成交金额更是收缩到53亿元的均值水平。在这种低迷缩量行情中,上证指数缓缓下跌,在日触及1311.68点阶段新低。这意味着虽然没有剧烈波动,但上证指数从高点1748.89点算起的话,区间跌幅达2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彼时上证指数再次创出阶段新低,但却在1311.68点的位置实现了“金针探底”,并在日再度创出1649.6点的年内新高。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6日出现“金针探底”后,1月6日~15日上证指数的成交金额和振幅突然出现了巨大波动,平均振幅已上升至2.6%,平均成交金额达到了109亿元!其中1月14日当日的振幅更是高达6.52%,成交金额更是达到惊人的235.4亿元。
  随后,日~9月11日,上证指数再度出现“夹板”行情。这51个交易日的平均振幅为0.98%,而全天振幅低于1%的交易日多达35日,占比68%。历史数据显示,伴随日内“夹板”行情的演绎,上证指数再次陷入缓慢阴跌,直至日触及1307.4点的阶段新低。有意思的是,这次的“夹板”行情前,上证指数同样是在突破年线后回落。更有意思的是,经历“夹板”行情后,上证指数在日的阶段新低处同样实现了“金针探底”,并在日收出了1783.01点的年内新高。
上证指数年周K线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事实上在“金针探底”后,上证指数的振幅也出现了异动。11月19日~24日,上证指数振幅达到了接近3%的均值,成交金额也逐步释放至百亿元以上。
  不难看出,年“夹板”行情的特点是,上证指数一般在巨量突破年线后突然陷入低迷行情。在“夹板”行情期间,上证指数普遍陷入了缩量阴跌态势,同时探出阶段新低。上证指数通常会在阶段新低附近迅速“金针探底”,同时迎来一波大级别行情。
  3次“夹板”行情 两次结束后探出阶段新低
  再看年的“夹板”行情。相比年区间,这一期间的“夹板”行情周期比较短,持续时间均不超过1个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日~7月19日、日~5月15日和日~18日这三个阶段出现了“夹板”行情。
  日~7月19日,在这17个交易日中,振幅低于1%的有10个交易日,占比达58.8%。不过从振幅看,这17个交易日的振幅均值为1.04%,其中,最低的仍保持在0.66%。从小周期而言,这段时间里,上证指数窄幅波动,从6月27日的2758.23点微涨至7月19日的2796.98点。但是从大周期来看,却是明显的下跌中继过程。7月19日后,上证指数仍然保持下跌态势,并在日收出了2164的阶段底部。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振幅并没有与上证指数保持一致。在这17个交易日中,低于1%的振幅仅有3个交易日。
  此外,这段“夹板”行情演绎期间,成交金额却未缩小。期间,上证指数单日平均成交金额在1173亿元附近,甚至还高于当年5月、6月的平均水平。有意思的是,尽管 “夹板”行情运行周期不长,但上证指数走势与年“夹板”行情类似。彼时上证指数在日创出3057.33的年内高点,在结束“夹板”行情后,在2011年底触及年内低点。
上证指数2011年6月前后日K线图
  日~5月15日,上证指数这轮“夹板”行情的持续周期仅有12个交易日,其中,振幅低于1%的有8个交易日,占比66.7%。这段行情的特点是处于小波段的波峰,接近2478.38点的年内新高。不过从大周期来讲,同样是处于下跌趋势,之后上证指数在日触及1999.48点的阶段新低。同样的,这段“夹板”行情并未有明显缩量,其保持了日均964亿元的成交金额。而这一水平是高于同年3月、4月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振幅并没有与上证指数保持一致,振幅低于1%的仅有4个交易日。
上证指数2012年4月前后日K线图
  日~18日,上证指数这轮“夹板”行情仅维持了10个交易日。其中,振幅高于1%的仅有2个交易日。值得一提的是,这轮行情中,沪深300指数罕见地与上证指数出现了共振。其中,沪深300指数振幅低于1%的交易日达到6个。同期,上证指数的走势同样是位于波段顶,随后进入了一段缓慢下跌的态势。值得一提的是,此轮“夹板”行情后,上证指数并未创出新低。而此前,上证指数是在当年6月收出了1849.65点这一A股历史上著名的“黄金底”。
上证指数2013年12月前后日K线图
  不难看出,年的“夹板”行情的主要特点是“持续周期短”。此外,由于此周期内的三轮“夹板”行情均集中在波段顶,几乎是在年线回落或者接近年线的位置,同时前两轮“夹板”行情结束后,上证指数均探出阶段新低。
  2014年
  “夹板”行情后有牛市
  此周期内的“夹板”行情发生在日~8月5日,周期达67个交易日!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周期时长也比较接近最近A股市场的低振幅周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这67个交易日中,上证指数单日振幅的平均值仅有0.96%,其中,全天振幅低于1%的交易日达到44个,占比65.7%!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对这67个交易日的振幅排名,前10个振幅最低的交易日中,有4个交易日均来自7月,最低的则仅有0.51%。此次“夹板”行情也伴随着缩量,平均成交金额为802亿元,略微低于当年1月~4月850亿元的平均成交金额。
  此外,日~8月5日这段“夹板”行情中,沪深300指数与上证指数共振明显。同期,沪深300指数全天振幅低于1%的交易日达到38个,占比达56.7%。
上证指数2014年4月前后周K线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沪深300指数与上证指数共振的现象,也出现在日~9月23日这段“夹板”行情期。统计数据显示,在这61个交易日中,沪深300指数振幅低于1%的交易日多达37个,占比60.7%,基本与同期上证指数的低振幅密集区吻合。
沪深300指数2016年6月前后日K线图
  回到日~8月5日,彼时上证指数又是如何演绎的呢?彼时上证指数在日触及2260.87点的年内新高后,在2014年3月又触及1974.38点的阶段新低。日~7月22日,上证指数徘徊磨底,上不过2087.32点,下不破1991.06点。
  转机出现在7月24日,上证指数突然放出1287亿元的成交金额,以放量姿态突破年线!9月1日,上证指数在结束低迷盘整后,再度实现了“二次突破”,开启牛市!值得一提的是,转机时间恰好发生在“夹板”行情的末期,而自此后上证指数再未跌破年线,A股终于结束了长达7年的熊市。7月24日~8月5日当周,上证指数同样出现放量,7月24日当日振幅达到1.36%,而7月28日更是高达2.17%。
上证指数2014年7月前后日K线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沪港通于日开通,但此前市场一度预期沪港通会于当年10月开始运作。加上日起,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新一轮降息周期开启。此后,上证指数一直涨过5000点的一轮行情大家都知道了。
  如果说2014年的“夹板”行情结束后,多重利好共振孕育了一轮大牛市,那么这一情形为何没有在年的牛市前夕出现?
  事实上,在2005年的12月16日~28日也曾出现过“夹板”行情。不过由于周期过短,所以记者并未单独进行归纳。数据显示,彼时的平均日振幅为0.91%,上证指数同样处于“不上不下”的阶段。有意思的是,同期沪深300指数也进入了“夹板”行情,期间沪深300指数单日振幅均低于1%。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9月,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启动,随后A股更是开启了一波直达6124.04点的大牛市。
沪深300指数2005年12月前后日K线图
  分析人士:熊市末期迹象隐现
  没有振幅就没有波动,没有波动就很难赚钱,“夹板”行情愁坏了不少投资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部分人士对此也很无奈,“仓位不敢随便乱加,因为安全垫。”
  成都本地一私募人士表示,由于净值和利润没有增加,这直接导致“安全垫”不厚,所以他也不敢将仓位放大,“我有个做量化对冲的朋友更惨,他是用对冲风险。最近股指未动,他更是连开仓的手续费都没有赚回来。”
  对于历史上曾出现的“夹板”行情,该私募人士认为,通常意义下,一轮牛熊切换主要会出现4个阶段:熊市初期的急速下跌――熊市中期的反弹(包含筑底和筑顶)――熊市末期的长时间横盘筑底(期间有小级别反弹)。根据该私募人士的经验,一般低振幅的密集区域主要集中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但行情出现转机却是在第三阶段。
  “这就是为什么年出现低振幅之后,股指一路走低的原因。因为低振幅区域集中在波段顶,此时又伴随着缩量。这就意味着没有持续的增量资金愿意在这时进场,无法助推股指走高。”该私募人士表示,“沪深指数的振幅波动就说明有资金在打短线,从而形成小级别的波段底和波段顶。通常情况波段底并不能说是筑底。而2005年、2014年出现共振,无论主板和中小创均没有了波动,底部也就来了。”
  在上述私募人士看来,沪深300指数与上证指数形成的低振幅共振可以看做是熊市末期的一大特征。不过事实上,从牛市结束到熊市末期的长时间横盘筑底(期间有小级别反弹),一般的时间周期会持续5年。但在2016年的低振幅行情中,这一熊市末期的特征却出现了,而这距离去年7月牛市的结束才过去了一年多。
  “我分析是因为杠杆的缘故。”另一位成都私募人士表示,2015年牛市的一大特点就是助涨助跌,在去年6月、7月的大跌中,杠杆平仓算是很快地帮助A股找到了底部。“从5178.19点下来,指数基本上下跌了49%。历史上的熊市基本上都是在牛市的高点位置腰斩。”
  圣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正飞表示,与过往的牛熊切换不同,这一轮下跌算是“空间换时间”。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股指快速出现了熊市末期的低振幅现象,“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游资敢死队的投机被监管等。”
  “而且从估值来看,我认为沪深300指数的估值还是处于历史低位。”上述私募人士表示,2014年,沪深300成分股的估值一度只有8倍PE,达到历史底部区域。而目前,沪深300指数的PE也不过15倍,“对比利率水平和企业边际盈利的改善,这应该还是处于低位。”但从股指的市值中位数来看,目前A股仍处于高位。数据显示,日,上证指数998.23点大底出现时,上市公司市值中位数为8.98亿元;日,彼时上市公司的市值中位数为14.57亿元。2012年,市值中位数为25.15亿元,“根据我的统计,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中位数还在70亿元左右。”该私募人士表示。
  对于后市,上述接受采访的人士均表示,由于中国的经济实力、市场成熟度等已不能与过去相比,但振幅数据依然可以看作行情演绎的参考。对于后市,他们并不悲观,认为A股未来仍然向好。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每经投资宝
(责任编辑:李治华 HN02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日振幅夹板行情再现 14年A股历史告诉你后市怎么走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牙神经疼痛除了钻牙以外,有没有其他有效的方法_百度知道
牙神经疼痛除了钻牙以外,有没有其他有效的方法
我有更好的答案
牙神经的去除一般可以通过拔髓针去除,但是牙齿是要先钻开的,但是是不痛的,要先局麻意见建议:你可能是牙神经发炎了,去口腔内科看看,那里是专门做根管治疗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杨德龙:A股或出现较大回涨行情 现在应该克服恐惧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新浪财经App:直播上线 博主一对一指导
  新浪财经讯 5月22日消息,优品杯炒股大赛策略会暨新浪财经研讨会于5月22日在北京丽都皇冠假日酒店召开。杨德龙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和海外市场比,A股市场反应慢并不表示不反应,根据以往经验,如果滞后于市场,A股将有可能出现比较大的回涨行情,目前这个时候大家应该树立信心,克服恐惧,去挖掘优质股票。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赵总、高总,很高兴跟大家分享我对于经济和市场的看法,这个大赛去年7月28,当时我也参加了开赛,我记得当时我给大家讲一个观点就是价格投资在 A股同样适用,建议大家积极拥抱价值股,去年11月18号,我们筹股大赛举办了一次论坛,再次给大家强调要买一些优质的白马股。推荐蓝筹股的逻辑,经过股 灾之后,市场会变,风险偏好下降,投资者对股票投资非常看中业绩,没有业绩在股灾期间变故非常大,很多投资者可以说是非常受伤。所以从股灾之后,投资者投 资理念发生很大变化,从之前炒题材逐渐转向炒蓝筹。
  过去一年市场走势验证了我当时的看法,市场的行情基本上是围绕蓝筹股展开的,去年 年 初大盘见底,我跟大家讲要买一些蓝筹股,特别是像白酒,白酒可以说是A股上难得的业绩每年保持增长,被广大投资者接受的行业,所以白酒是我一直推荐的,白 酒的龙头茅台可以说成了龙头,并且涨幅非常大,现在还在创历史新高。
  反过来有一些小盘股在去年,不仅没有反弹,有些股价出现30%的 跌 服,市场八二分化非常严重,而且已经变成一九,10%的蓝筹股股价不断创历史新高,90%的小盘股不断创新低。特别是在这段时间,由于金融去杠杆导致市场 流动性紧张,加上对于炒题材监管加强,A股市场出现了比较大的调整,在这个调整中,蓝筹股价格跌出历史新高,很多小盘股价格再次创了新低。这说明现在市场 已经走到一个比较极端的情况了,只有以茅台为代表的股票,才能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其他股票大家不敢去买,这也是抱团取暖的一种表现,抱团取暖本身说明 市场已经到了一种极度低迷悲观的时候。而这个时候往往是市场有可能孕育反转行情的时候,蓝筹股的价格什么时候结束?我认为现在短期来看,投资者风险偏好比 较低,大家以业绩作为炒股主要依据,这种情况下白马股行情短期很难到头。那么等到A股市场出现趋势性上涨,自然就会发生切换,到时候可能茅台价格开始出现 调整,跌幅较大的小盘股开始出现反弹,现在来看这个时机没有到来,现在应该要积极拥抱优质的蓝筹股。
  前段时间我到美国参加了巴菲特股 东 大会,这次股东大会参加的人数创了记录,大概有五万人,而中国人占了10%,达到了五千人。当然这次巴菲特给中国很大的面子,把30%提问机会留给了中国 人。这体现了巴菲特对中国的投资不多,但是对中国市场一直是比较重视的。谈到A股市场,巴菲特说A股市场是一个充斥着投资的市场,这不是很好的市场,但是 在大起大落的市场价格投资更加适用。我一直致力于把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引入A股,确实在过去一年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价格投资在A股可以说是大行其道, 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股票,在过去一年表现突出,而一些没有价值的小盘股和绩差股不但没有下跌。有人认为A股不适用价值投资,其实是对价值投资的误解,很多人 把战略投资简单理解为长期持有就是价值投资,这是错的。所谓价值投资要以一个比较低的价格买优质的标的,如果买的标的不是好标的,或者说买的标的是好的, 但是价格过高,有泡沫,这时候也不是价值投资。
  希望大家吸取股灾教训,真正挖掘好的公司进行持有。去年下半年我进一步提出A股市场开 始 逐渐的脱离这个区域,走出了慢牛行情,在当时对慢牛行情认可度很低,但是从过去一年运行来看,其实20%来说已经组合非常漂亮的慢牛行情。结构化的机会是 比较多的,而国内很多投资者比较喜欢买一些题材股和小盘股,直观上感觉A股市场在过去一年表现非常差。
  确实和海外市场相比,A股市场 在 过去一年表现是非常低迷的,这个情况有点像2012年和2013年,这两年美股已经是不断的创出反弹的新高,而到2013年突破了14500点,创历史新 高,A股市场一直跌到3点。在2013年6月份创了新低,我在去年写了一篇文章讲过A股市场的表现往往是滞后于美股欧股和港股的,变换的顺序就是从美元传 到大众商品,然后到美股,港股最后到欧股。现在周期再次走到2013年,欧洲股市走出阴霾,现在A股在3000点附近。那么A股市场反映慢并不表示不反 映,根据以往经验滞后于市场之后,A股市场将有可能出现比较大的回涨行情,目前这个时候我认为大家应该树立信心,克服恐惧,去挖掘优质股票。
  无论从发行量还是从两市成交量以及市盈率来看,现在A股市场都是具有明显底部特征。只有在底部布局好之后,才能真正赚到下一个牛市的收益,如果在这个时 候,离场的时候很可能错过下个优势。当然,你拥有的标的一定是有成长性、有价值的公司,而不是一些没有基本面或者一些题材股。那么在去年9月份,国内投资 者几乎只谈一个话题,就是在哪里买房以及在哪里借到钱买麦,去年9月份楼市就相当于2015年的A股,市场泡沫已经出现,泡沫破裂的风险越来越大。所以我 明确建议投资者远离楼市,积极拥抱蓝筹股。
  那么今年以来,对楼市的调控在进一步加码,楼市的调整一般是先跌量后跌价,因为房子和股票 不 一样,在下跌的时候,房子还可以继续住,或者是出租,所以在投资者初期,无论是买房还是卖房都在观望,等过了半年以后,很多投机买房的人,没办法应对每个 月几万甚至几十万按揭的时候,就要被迫降价进行出售,这时候楼市的调整就变成起点。那么今年楼市的调整应该说是比较确定的。
  再看一下 债 市,去年年底出现了进一步刷底,双十一、双十二的时候债市出现大幅下跌,去年8月份,人民币汇率贬值到6.9,很多人担心可能贬值到7的时候,前两天做了 一个研讨会,我们认为美联储不断加息,人民币不断贬值迹象,要改变之前不断降息转向疏解,也就是说利率的拐点在去年8月份就已经开始出现了,我们知道利率 拐点意味着债市拐点,央行货币政策变化导致债市牛市拐点,所以去年8月份把旗下持有的大部分的利率债信用债抛掉,转换回银行的存款。我们看到风险的时候, 会第一时间进行避险,而不是等待泡沫破裂或者风险发生的时候。
  这次债市下跌,我认为并没有结束,去年年底是第一波调整,现在已经第二 波 调整,去杠杆主要是楼市、债市,还有银行间的业务。债市在这轮调整之后可能在下半年还会有一轮调整。所以从大类资产配置来看非常明显,楼市今年是调整了, 债市在今年也是调整了,而实体经济在这个转型期,还找不到太多投资机会来吸纳流动性,所以这种情况之下,资金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出口,而A股的蓝筹股成为资 金的不二之选,为什么在整体股市低迷情况之下,很多蓝筹股价格创新高,一方面市场流动性导致,另一方面是市场流动性充裕或者局部充裕导致价格上涨。全球股 市不断创出新高背景下,我认为A股市场部可能低迷,现在A股市场应该是在黎明前的黑暗。大类资产配置偏向A股特别是蓝筹股,所以大家在这个时候我认为应该 树立信心,提高对于A股一些绩优股的配置比例。
  对小盘股的投资现在仍然处于虚拟阶段,但是细看有一些代表新兴产业并且在这两年已经有 了 业绩释放的小盘股已经下跌了,甚至有些小盘股已经开始走出不错上涨行情这种分化也表示小盘股离上升不远了,泡沫的过程随着一部分优质小盘股的回升,逐渐接 近尾声。小盘股的分化也是非常严重,一部分好的小盘股出现了上涨,而一些完全没有业绩或者甚至有退市风险的小盘股仍然不断下跌,这时候应该再次强调价值投 资的时候,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股票,现在仍然是大家的首选,因此在未来会给大家带来比较好的投资的回报,一些绩差股还有题材股可能还会有下跌的空间。
  所以大家在操作上要及时进行调整,防止大盘建立之后,你的股票还在下跌,你的资金还在亏损。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板块就是现在市场比较热的雄安新区板块, 那么在清明节中央宣布设立雄安新区,对雄安新区定位非常高,和当年设立浦东新区,深圳特区是一样相提并论。并且作为千年大计,雄安股票随后大幅上涨,对题 材股监管加强,出现了大幅的回调,很多雄安新区一线收益股几乎被打回原形。雄县新区是实实在在的投资,而不是概念,我一直强调并不是所有的概念股都是概 念,也不是所有价值股都有价值,所谓雄安新区是把北京的一些非首都功能搬迁过去,那么在未来会有大量的央企、科研院所等等搬到雄安,那么雄安将在未来几年 内有400万人左右的搬进去,就会带来大量投资需求。
  投资需求肯定是上万亿的,这对当地的上市公司,将会带来实实在在的业绩的增长, 所 以对雄安新区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投资领域来看,而不能把它当做一个概念来抄,不应该着眼于短期,而应该着眼于长期,我们分析哪些上市公司在雄 安新区将会受益,哪些业绩会增长,这样才能抓住大的雄安新区的机会。因为时间关系,不能给大家详细的去分享,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还有我的新浪微博, 去关注我的观点。那么现在A股市场我认为就是在黎明前的黑暗,现在大家的信心已经是被市场磨的差不多了,去年我发表一篇文章把A股市场走势比喻为磨人的小 妖精,往往这个时候就是市场最低迷的时候,就是最有机会布局的时候。
  所以在这里大家应该是沉下心来研究好的公司,好的行业,进行配置,去迎接下一轮牛市的到来。今天我的发言到这里,祝愿大家今年能获得好的投资业绩,身体健康,谢谢。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热门推荐APP专享A股历史大底和大顶统计(平均市盈率)
沪市大盘市场平均市盈率----------------------沪市上市公司平均股价
--35.28倍---大盘见所谓777"铁底"-----平均股价12.06元
--10.65倍---大盘见历史大底325点-----平均股价4.24元
--33.56倍---大盘见阶段顶1052点------平均股价13.91
---18.97倍---大盘见阶段顶926点-------平均股价7.14元
--19.44倍---大盘见历史大底512点-----大牛市开始---平均股价6.17元
-47.89倍---大盘见短期阶段顶1258点--平均股价13.1元
-33.62倍---大盘见历史大底855点-----平均股价9.44元
--59.64倍---大盘见阶段大顶1510点----平均股价15.16
元---38.17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25点----平均股价10.43元
---46.27倍---大盘见阶段顶1422点------平均股价13.13元
--38.83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43点----平均股价9.96元
-47.04倍---大盘见阶段顶1300点------平均股价11.97元
--38.09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47点-----5.19行情爆发---大牛市开始---平均股价9.26元
--63.08倍---大盘见中级调整顶1756点---平均股价14.1元
-48.75倍---大盘见大底1341点---------2.14行情爆发---大牛市开始---平均股价10.96元
--58.42倍---大盘见1770创出历史新高---平均股价13.68元
--63.73倍---大盘见2114阶段顶---------平均股价16.4元
--57.37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874点-----平均股价15.06元
--63.01倍---大盘见阶段高点2131.98点
--56.83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893点
--66.16倍---大盘见历史大顶2245点------平均股价17.51元
--40.68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339点
--76.7倍----大盘见阶段高点1748点------平均股价12.69元
---42.18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311点
--36.14倍---大盘见阶段高点1649点
-39.91倍---大盘见阶段底1307点--------平均股价7.46元
---38.81倍---大盘见阶段顶1783点--------平均股价10.17元
---15.42倍---大盘见历史大底998点-------平均股价4.77元
---23.31倍---大盘位于1757点
--35.25倍---大盘位于3049点------------平均股价9.91元
--36.4倍----大盘见阶段顶4335点--------平均股价18.31元
---31.1倍----大盘阶段性底3404点--------平均股价14.55元
-47.04倍---大盘见顶6124点------------平均股价20.16元
--44.53倍---大盘见顶5536点------------平均股价17.9元
【2】从历史行情的顶和底,以及相应的市盈率和历史平均股价的对比发现
大盘平均市盈率的高低,股票平均股价的高低,和大盘指数的顶与底有一定的关系;
历史上沪市A股平均市盈率最低最高在10.65倍和76.7倍之间波动;
历史上沪市A股平均股价最低最高在4.24元和20.16元之间波动。
【3】估值和港股以及美股比较港股07年静态市盈率: 12倍
美股07年静态市盈率:15倍&&印度:13倍&&巴西:15倍&&俄罗斯:16倍
历次大底估值低于20倍  A股底是个区域,而不是点位。反观A股这些年来的历史走势,几乎每一次的底总是在人们还充满争议的时候就已经悄悄来临,而当人们发现底部的时候,其实股市早已脱离了底部,这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行情总是绝望中产生,犹豫中上涨,疯狂中下跌。当我们现在回头再来看这些底部时,发现底其实是有特征的,是可以感知的。
  根据A股历史上几次重要底部时的一些特征(市盈率、市净率),基本可以判断目前A股所处的位置接近底部区域。
  底1:1992年11月9日,沪综指386点,平均市盈率15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5倍左右。之后一路涨到1993年2月16日的最高位1558点。
  底2:1994年7月18日,沪综指325点,平均市盈率12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2倍左右。1994年9月13日涨至1052点。
  底3:1996年1月18日,沪综指512点,平均市盈率19.44倍左右,平均市净率2.44倍左右。2001年6月14日涨到2245点。
  底4:2005年5月24日,沪综指998点,平均市盈率15.87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7倍左右。2007年10月16日涨到6124的历史高点。
  底5:2008年10月27日,沪综指1664点,平均市盈率14.24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95倍左右。2009年8月4日涨到3478点。
  历史上这5次底部,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平均为15.31倍;市净率在2倍以下,平均为1.76倍。
  历史事实证明,这20年来,平均市盈率在15倍左右的时候,市场就是一个底部区域。从这些年来的历史经验来看,市盈率这个指标应用在大盘指数的判断上比运用在个股的判断上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把握,市盈率超过60倍就是顶,低于20倍就是底部区域几乎成了这十几年来的铁律。在过去的20年里,如果每次在A股平均市盈率低于20倍的时候进行中长线布局,你抓到的都是底部;超过60倍的时候清仓卖出,你都是逃顶高手!
  2008年,当上证指数跌穿2000点时,人们讨论最多的是经济会不会持续低迷,会不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倒闭,CPI何时见顶,于是,当时股市上的悲观情绪越发严重,看空者越来越多,看空的点位也越来越低,更有甚者已经看空到千点以下。这与目前的市场环境也多少有些相似:CPI何时见顶、房地产调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多大、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滞涨等等。
  股市底是没法预测出来的,严格说谁也没这个能力和本事。特别是在当前市场规模巨大的今天,要想准确测出股市大底可谓比登天还难!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般股市进入了底部区域,总能找到一些见底前兆或底部特征,比如市盈率、市净率、平均股价、低价股数量等客观指标,当然,目前A股市场规模扩大之后,可能一些见底指标会失灵或不准确,但境外成熟市场的同类指标抑或有参考价值。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气偶像季各阶段艺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