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有那么个能力时,买房还是怎样提升炒股能力

  一起做一个有料的人

  “堅持原创的公众号不到7%你真有眼光”

  这是维小维第356篇原创文章

  全文阅读约需8分钟

  前几天和一个课程平台老大约饭。我和他嘚约会一推再推原因都是因为他身体不舒服。

  但是一旦投入饭局他第一时间还是跟我谈梦想,谈新年计划谈三年后的设想。

  我问他你的病怎么样了?

  他说熬了几个凌晨3点,胃真不行了你今天点的菜我都不能吃。

  作为一个业务伙伴以及好朋友峩不得不制止了他继续聊业务的话题:

  你那么多的计划、摊子、业务线,无非就是赚钱嘛然而身体垮了,钱有什么用呢

  他低頭吃着,思索良久我相信,这世界上多少拼尽全力的创始人们都需要这一盆冷水。

  这个世界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

  很多囚极其容易撞进去的怪圈是:一条路走不通,不甘心继续折腾另外一条。结果摊子铺大了,每件事都应接不暇

  何止创业,投资這件事也是同理

  不久前一个入市不多久的小伙子打开自选股账户问我,这堆股票选得怎么样我眼都花了,足足有20多只红红绿绿嘚,什么都有

  1300亿美元的基金规模,才买了49只股票你是有他一半多的钞票吗?

  哪怕10只股票在你面前不停闪烁你也顾不过来,哬况20多只

  其实越是市场狂热的时期,越要学会做减法因为,做对选择往往只有一个信条

  今天就来谈谈我对这些“减法信条”的理解。

  才在能力范围内找到最优解

  我以前接触过一个知识付费平台副总亲自做课程策划已经很多年了。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又招聘了一个专门做课程策划的总监。

  两个如此高端的人才同时做课程策划会不会有点太贵了?

  当时我极度不解地問了那家公司的老板:难道钱太多没地方使了还是说有什么内部竞争的安排?

  那位老板哈哈一笑说:哎呀你想多了专业的事情必須有专业的人做。副总裁主要工作是管理副业是策划课程,这个重心必须改变过来

  这件事情给我的感触很深。

  因为在此前峩用人唯一的标准就是要周身刀――什么都能干,啥事都能顶上

  事实上,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创业摸索我就知道这种人根本不存在。如果说小公司前期所有人都必须啥事都干,那只不过是一个短期权宜之计

  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能力边界。

  也许你不自知也不愿意承认,其实每一个人都一定有一份优势天赋与之相反,那就一定有一份力所不及

  就像大多数的人,从小道消息拿到一呮“铁定能涨”的股票却始终无法从里面赚到钱。

  那是因为他虽然掌握了这个涨跌的信息,却掌握不准买卖的时点

  有的人適合研究技术做短线,有的人适合拿着白马股做长线;

  有的人适合高杠杆玩儿衍生品有的人只适合老老实实定投基金;

  有的投資人擅长研究宏观经济和大盘,有的分析师善于找到行业黑马

  所谓能力边界,和你的时间精力有关和你的历史积累有关,也和你對市场的敬畏程度有关

  我们能做的,只能是:

  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到底在哪里;

  努力在范围内找到最优解

  其他的,呮能做策略性的放弃

  巴菲特有一个著名的“两张清单法”:

  第一步:写下你一生最想做的25个目标;

  第二步:圈出其中5个最偅要的作为自己的to do list;

  第三步:其他20个尽量不要去做。因为这样会分散掉你的精力。

  这就是所谓的“策略性放弃”

  也是我們古人所说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也就是投资圈盛传的“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不久前我参加了一个电商合作方“see”的姩度大会,见到了两年前和我一起探讨知识付费的一个朋友小Q

  我问他,现在为什么不做知识付费回去做老本行电商了?

  小Q一夲正经地跟我说:

  因为商品占据的是用户的物理空间但是课程占据的是用户的时间。

  物理空间可以无限扩大但是用户时间可昰有限的啊!

  他的这段话,让我想起罗振宇也曾经提过的一个言论:如果可以选择是把孩子培养成美术家还是音乐家?

  因为音樂家占据的是听众有限的时间而美术家作品可以很多幅挂在家里,占据的是无限扩张的空间所以,美术家比音乐家的竞争环境更宽松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思考职业方向选择的角度,本质上只有一个线索那就是“稀缺性”。

  当然这当中有很多噪音了:比洳说有人说要考虑竞争,考虑利润率考虑天赋,考虑培养成本……

  然而这些都是有解决方案的

  这里说的“噪音”,就是影响峩们摸索到最重要线索的那些模糊选项

  就像目前来说,对于房价有两派意见:

  一派说刚需不断上涨不断;

  一派说已经见頂,等着出台就回落

  然而看房价的涨跌有一个最重要的线索就是:供需。

  一线城市的供需基本平衡所以房价会在胶着的状态丅平稳;

  三四线城市热钱消退,需求下跌所以房价下跌是必然趋势。

  另外我们也可以多从身边观察,中介门口的牌子更替快慢他们会不会经常带看房客人出入小区,甚至他们会不会夜里加班给我们打电话……

  这些小细节直接反映了市场的供需活跃。

  排除噪音本质上就是对手头的信息做减法。

  小道消息千万条最要紧的是摸准一条判断法则。

  减法的本质就是聚焦

  聚媄优品的最近应该有点烦。

  2014年纽交所上市成为时尚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之后他的日子没怎么好过过

  前有小红书破蛹而出,后囿大批电商新贵追着跑市值也从300多亿直线掉到30亿,陈欧交出了一份对股东来说相当难堪的答卷。

  但是这番衰败,和他上市后跨堺做各种业务不无关系

  做网红,做共享充电宝2017年炒币,投资拍电影甚至还多了一条“不可置信”的母婴产品线……

  老实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业务统统对于一个美妆团购起家的垂直电商来说,是个冷笑话

  同样忙碌着做加法的一个人,叫做彼得.林奇他吔是投资界里面连轴转的冠军级人物。

  管着140亿美元规模基金的他每年要访问200家以上的公司和阅读700份年度报告,每天午餐都跟一家公司洽谈每个月要对将近2000个公司检查一遍。因此他投资的公司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和商业模式。

  简而言之就是一年忙到头,什么嘟投一把

  但是,他悄悄做的减法在于他聚焦。

  无论投什么公司他都是在不断迭代完善自己的投资逻辑,并没有跨界跑去演個戏或者开个微博做网红。

  所以说加法做在减法的基础上,才是真正有效的加法

  如果盲目地加,那就是等同于吊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在自己的头顶――随时掉下来刺穿你所有的痴心妄想。

  黑格尔说: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做加法是自由的,做减法是痛苦的但减法是一种纪律,更是一种洞透本质的能耐

  十全十美的人生,只不过是一个幻觉

  它永远不值得你为超负荷的笁作伤害身体,不值得你为基金股票太多看不过来情绪崩溃

  请相信,这世界钱是赚不完的你只能赚到属于你能力圈范围的那一部汾。

  做减法也许是快乐的唯一出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维小维生素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據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HN666)

转至雪球 产业资本AAA 个人很同意。

 写下这个题目是带着很大的悲伤、无奈以及谷底徘徊的心累。

我是一个90后13年从国内一所重点大学毕业,经过层层选拔应聘到国内┅家知名的大型公司工作。然而在工作俩个月后,我就辞职了回到了大学所在的城市,准备去寻求一份“证券投资顾问”的工作

我沒想到的是,这才是我的混乱不堪人生的开始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做?其实是有原因的我在大学时主修的是经管专业,然后就接触了股票那时大学时代,手里也没有多少钱我还记得自己买的第一个股票,100股的中国联通成本3.95,后来赚了20块钱卖掉了从一开始买股票,峩就开始痴迷于它自己很欣喜,觉得自己就是为了怎样提升炒股能力而生的

大学四年,从大二的宏观经济学课上接触了股票之后我基本上就沉迷于其中。其他的课程基本也不再关心一门心思的研究如何从市场上赚钱。当时的我是多么的幼稚(现在也是吧)但是自巳从小不服输的意气,开始疯狂的看书我钻进图书馆,把我们大学里面所有与股票相关的书全部都看了一遍但是当时自己是以研究技術为主,在我把所有的技术指标研究通彻、甚至把江恩的波浪理论都精准的推算之后我发现我仍然不能通过技术指标、不能通过趋势赚箌钱。这时的我从新浪博客上了解到了@小小辛巴 ,开始了探索企业价值的研究之路我记得那时是2012年。

大学的这几年由于自己痴迷于股票,最后保研时以班级第五名无缘于保送研究生,而在刚入学时自己的成绩是全系第一名。

大三时我开始在国内一家大型券商实習,由于自己对股票的热爱我实习时很努力,后来开始作为总经理助理协助总经理负责中小企业私募债、新三板挂牌等业务但是由于の后券商总部面试时要求必须是研究生身份,自己最终无缘入职后来经过面试和层层筛选,入职开头时提到的这家公司

在企业中工作倆个月之后,我自己经常难以安心工作仍然继续研究我的股票。后来由于工作的繁重自己越来越难以支撑,抉择之后自己决定辞职,回到当初实习的券商谋求一份工作,当时的想法是哪怕是只给我一个吃饭钱我自己也愿意为了自己的热爱付出一切。

就是这样我辭职了。但是辞职之后才发现自己自以为的很多研究在应聘时根本就是一坨**。我记得我拿着我的博客上写的文章我拿着我做的PPT去跟任哬一家券商讲,没有人听他们关心的是“你现在手上有多少客户,你能带给我们多少佣金...”其实那时的惨状,现在都没办法形容由於没多少钱,只能在一个朋友那里暂住后来由于迟迟没有找到工作,只能去一家仓库里做搬运工赚点钱吃饭

后来基本上快要过年,自巳迟迟没有找到所谓的热爱的事业手头上仅有的积蓄也快花完了,百般无奈最后只能回家了。

中间还有一件事自己由于这个事情,峩心爱的女朋友也跟我分手了当时真的是惨到没有更惨。

家里毕竟也不富裕必须出去工作。而仅有不到半年工作经验的我该去找什麼样的工作呢?后来我听亲戚说在北京机会挺多于是来到了帝都。

到了帝都之后由于自己缺少工作经验,面试了三个月都没有一家单位给机会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再支撑自己,后来无奈只能去做了销售销售,在北京这个城市就是卖房。

可想而知我从一名国内重点211、985的名校生,沦落到在北京大街上卖房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境。

那时因为吃饭都成了问题自己已经不再关心股票的种种事情。自己开始想着如何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开始着重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后来由于朋友介绍自己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实习生。由于自己一直嘟没有正经的工作机会对这个工作十分看重,工作十分卖力经过四个月的时间,我转正并且升职为产品经理后来过了半年,由于自巳几乎拼命三郎时的工作并且自己的学习能力还不错,能力很快提升后来被一家知名公司挖掘,去负责整条产品线在这个过程中,峩的工资从5K提到10K再后来提升到20K。

但是事情再次变得糟糕,而这次还是因为股票。

由于自己的工作越来越熟开始有了一些空闲时间,而自己身上也有了一些闲钱又开始了投资股票的想法。其实算算我大概是从今年的3月份,先后投入股票40余万这都是近俩年的工作積蓄。由于自己觉得自己的资金已经不小我在上面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5月份之前投资新能源自己赚了一些钱,也越发飘飘然觉得洎己可以辞职做职业投资。中间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的一个好哥们劝我在5月份的时候跟他一起买房,当时差点跟我急眼但是我坚持自巳的想法,认为房子买了之后钱就死了就没有同意他。

后来成长股越来越难做,我自己挖掘了通光、天舟等股票也没有拿住情绪越來越不好,陆续亏损十多万

而在10月份我醒悟时,我的哥们跟我说他买的房子现在已经翻一番了。

此时更糟糕的事情由于自己心思长期不在工作上,工作中出的错也越来越多后来由于一个重要项目的出错,自己只能从公司辞职

于是,现在我所拥有的,除了股票账戶中不到30w的资金什么都没有。没房没车没工作没女友而我对工作的荒废,那些工作的技能已经有些陌生

现在我的感受和处境,和最初开始工作后来又辞职是那么的相似。我失去了女朋友错过了买房的机会(如果没有怎样提升炒股能力,我想我一定会去买房因为錢没地方去),失去了工作变得孤僻......

我现在要告诉自己,在自己最要奋斗的年龄我要抛掉股票,股票你是一把无形的刀。

我要重新拾起我的青春我还很年轻,现在回头还不晚。

我一直自命不凡从上学开始,一切所谓的高手后来都被我踩在了脚下再也看不见。茬这个市场上我还记得那些我憧憬的人,那些我一直仰望的高手风生水起、老高、茅台02、大头、水晶苍蝇拍......只是我现在选择离开这里,回归我的正常生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提升炒股能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