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不愿种地,未来非洲种地的中国人视频的粮食怎么办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农民不种地中国的粮食谁在支撑? 中国社会现在大部分农民往城市跑宁愿背井离乡宁愿花钱租房子花钱买粮食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农民不种地中国的粮食谁在支撑? 中国社会现在大部分农民往城市跑宁愿背井离乡宁愿花钱租房子花钱买粮食
农民不种地中国的粮食谁在支撑?
中国社会现在大部分农民往城市跑宁愿背井离乡宁愿花钱租房子花钱买粮食最后鼓的还是那些看不起农民的人。
现在的农村青壮年都出来打工,留下小的老的在乡下
如果国家把农村的学校、医院、部队、还有农村的经济搞好点,相信农...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到将来城市的人往乡下跑……。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科学种田,粮食丰富,国家发达,有了钱就往城里跑,也想享受一下城市生活因为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请参考
采纳率:76%
农民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身份。一些农民进入城市,另外一些农民种更多的地,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为什么农民愿意进入城市,就是因为城市能更好的生活。
错了!之所以农村和城市的人口有那么大的反差完全根本原因是因为农村的交通不便利教育落后医疗落后,跟不上城市的发展。
如果这些国家不重视加强管理农村就会消失。
村里面的人们看不到希望和活路自然而然会往城市跑。
农村不会消失,只会升华,只有城市发展起来了,农村才有希望,农民才能富裕,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城市和农村,根本上其实只是地域划分,一个村庄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一个城市。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背井离乡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人民日报调查两农业大县:年轻人不愿种地,谁来种?-中青在线
人民日报调查两农业大县:年轻人不愿种地,谁来种?发布时间: 11:03 来源:人民日报 
  1.谁在种地?
  大多数仍是分散经营,留守老人和家庭妇女是主力,年轻人不愿种、不会种
  玉米价格下跌,没有让张文明放弃种粮,“一麦一秋,玉米不行还有小麦背着。况且咱这年纪,不种地还能干啥?”
  无奈之中,这位65岁的庄稼人担忧:“按现在的行情,往后我干不动了,谁来种地?”
  “全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新乡,新乡小麦看延津”,延津以优质小麦闻名全国。全县103万亩耕地,小麦种植面积95万亩,其中优质麦50万亩,种子销售辐射大半个中国。这里谁在种地?
  张文明所在的司寨乡平陵村,550户人,4900亩地。“55岁以下的,在田里几乎看不到了。”村支书肖洪生坦言,“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村里的地没有成规模流转,大都是老人、妇女在家种。
  皮肤黝黑,手上青筋凸起,张文明刚浇完麦田。全家5口人,儿子、儿媳在外打工,月收入6000多元,老伴照看孙子,10亩地全靠老张一人打理,“不指望种地致富,也就挣俩活钱儿。”像他这样的情况在村里比较普遍。
  村民李成,74岁,前年做完手术后才不下地的,12亩承包田交给儿子李文献侍弄,“不是儿子想种,是他身体也不好,出不去打工,又没啥手艺,只能在家种田。”李成说。
  平陵村村民为啥不愿流转土地?肖洪生说,村里都是种子田,繁育省农科院的优质小麦良种,1斤比普通小麦能贵两毛钱。地租低了,农民不干;地租高了,按现在的粮价,租不出去。另外,庄稼人有土地情结,家里种着地,一年口粮、吃菜都不用花钱了。
  与平陵村不同,僧固乡东史固村80%的土地进行流转,租给龙头企业新乡新良粮油有限公司经营,“1700亩地,合同15年,村里只剩400多亩不连片的地了。”村支书李民夫说。
  东史固村民为啥愿意流转土地?李民夫说,一是村子离县城近,打工方便,村里成立了3个建筑班,吸纳300多人就业。二是地租高,一亩一年1200元,和农民自己种收入差不多。
  “从全县看,像东史固村这样的毕竟少数。”延津县农林局农经股贾勇介绍,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38.49万亩,占比38.5%,但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面积仅6.7万多亩。调查显示,许多村庄七成以上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还有两成以上边种地边打零工,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60岁以上老人和家庭妇女。
  记者在山东章丘调研的情况同延津类似,全市104万亩耕地,流转面积32万亩,2/3以上仍是农户分散经营。
  章丘市农业局副局长刘勇说,别看外出打工的多,老百姓可不舍得让土地撂荒,这几年地租上涨快,能流转的基本都流转了。流转不了的,粗放些也种着。“拿眼前这片麦田来说,如果能再浇上一两水,增产一二百斤没问题。”但现在打工一天收入80多元,农民请几天假回家浇地不划算。
  “自己种地比租出去划算。”53岁的枣园街道万新村村民刘开生,家里6亩地,去年小麦、土豆轮作,一亩地收成3000多元,刨掉成本,纯收入还有1500元,而流转租金只有1000元。
  问起以后打算,刘开生说:“别说儿子不愿意种地,就是愿意他也种不了。”有一次他让儿子去浇地,折腾半天也没弄成,最后还是他办事回来赶到地里才弄出水来。
  2.谁能种好地?
  留守老人难支撑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优势明显,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快
  靠留守老人、妇女能否撑起现代农业?
  记者了解到,从粮食单产水平看,普通农户并不比规模经营主体低。
  以平陵村为例,小麦平均亩产1100斤,玉米1300斤;而东史固村龙头企业基地,小麦平均亩产900斤,玉米1100斤。
  “一家一户精耕细作,大户、企业很难做到。”肖洪生说,虽然现在从种到收都是机械化,但浇地、打药等不少活还要人工,比方说机播断线,补苗能不能补够,浇水能不能浇到,农民种自家的地,肯定比给别人干用心。
  然而,现代农业不能光看产量,更要看质量,看发展后劲。普通农户连年高产丰收背后,一些问题凸显出来。
  “地越种越馋了,地力下降,化肥用量难减下来。”延津县农技推广站站长郭培荣说,现在推广科学施肥,一亩小麦施25斤化肥就行,但普通农户怕施肥少了,产量上不来,往往要上50斤。
  “现在种地轻松多了,但技术要求更高了,靠老把式恐怕难跟得上。”郭培荣认为,延津小麦十几年进行了4次大的品种更新换代,每个品种啥时种,啥时打药,怎么扶苗,各有各的讲究。比如,农药打到小麦基部效果好,但许多农民使用喷壶,洒在了叶面上。
  对此,肖洪生深有感触。2005年村里推广优质小麦,他拉来5万斤种子,挨家挨户去送,很多农户就是不愿种。眼看要错过时令,他一着急,带着村干部把别人的地拔了,硬给种下去。育种要求纯度高,统一品种,6个耧,一人看一个,生怕其他种子混进去。第二年大家看到收成,才没了情绪。“要是现在,不敢这么干了。”他说。
  相比之下,规模经营主体优势明显。
  新良粮油公司流转办主任闫希战说,1700亩地统一经营,新品种、新技术很快能到位。现在打药用飞机“打工”,喷施一亩地只需几分钟,只要15元,比雇人便宜10元;肥料集中采购,一袋肥也能省10元;订单收购,价格每斤能高一毛到一毛五,比普通农户更有市场话语权。
  “想挣钱必须有规模。”在章丘市万新村村支书沙树星看来,“一亩地挣500元不好挣,但挣100元总可以吧,规模上去了,收益能放大很多。”他自己有一个“放羊理论”:四五只羊也得放一天,一次放四五百只羊也是一天。
  “不冷不收,不热不插。”大葱种植是体力活儿,也是技术活儿,为此万新村成立富硒大葱合作社,小麦、大葱轮作,流转200多亩地,入社社员30户。“凡是种3亩以上,严格按标准化种植,不乱施化肥、农药的,才能成为社员。”沙树星说,合作社种的大葱品质更稳,价格更好。
  在延津县,有1710家合作社,入社社员2.3万户,市级龙头企业19家;在章丘市,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多个,家庭农场有300多个。
  农业后继乏人,种地确实要换个种法。快速成长的种粮能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被寄予厚望。
  3.新型主体的新困境
  粮价走低,大户种粮亏本,土地流转速度放缓。期盼调结构政策早出台
  调查发现,玉米价格下跌,让不少新型主体陷入新的困境。
  “1斤少卖几毛钱,风险集中在大户身上,压力难以承受。”延津县僧固乡沙庄村种粮大户郭卫峰坦言。
  前些年政策鼓励大户种粮,郭卫峰和三户农民联手租了300亩地,一季种麦,一季玉米,到2014年流转面积发展到600亩,托管土地800亩。为适应规模经营,他们购置了拖拉机、收割机等几十万元的农机具。“粮价好了两年,去年一大跌,赔进去9万多元。本来准备再流转900亩,地都说好了,可是不敢租了。”他说。
  经营压力加大,土地退租苗头出现。延津世纪富合作社理事长赵国换说,合作社共流转1800亩地,合同签了10年,虽然还没到期,但预计到下半年,有一半地要退回去。
  流转速度明显放缓。僧固乡乡长刘向辉说,前几年经常有人来租地,一开口就是“有多少流转多少”,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没人来找地了。
  种粮不赚钱,银行贷款更加收紧,让新型主体日子更难。一家合作社负责人说:“过去5年都找一家银行贷款,一笔钱要交双份利息,贷完先存回去,再贷出来。但有钱就比没有强,没想到,去年银行听说种粮赔钱,今年不给贷了。”
  “现在银行一听是种地,想贷款基本没戏。”郭卫峰坦言,大户最头疼是付地租时候,一下要拿70多万元。先交钱后用地,没办法,只能借高利贷,1分的利,再高我们也受不了。
  平陵村2005年就成立小麦种植合作社,没有政策扶持,资金跟不上的话,6台播种机、拌种机早就趴窝了。“如果合作社服务能跟上,村里的田统一管理,统一供种,种地成本肯定能降一点。”肖洪生说。
  据了解,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困难,有的甚至有名无实。
  在经营困境中,不少人在反思:“流转成本涨得太高了!”
  “一亩租金1200元,这样的价格,种粮根本赚不到钱。”僧固乡种粮大户陈长海给记者算了笔账:种小麦、玉米两季,每亩总生产成本875元,小麦打1000斤,每斤1.1元,玉米1100斤,每斤0.75元,刨去地租,每亩要赔150元。
  据了解,延津县农户间小规模流转,每亩租金600—800元,但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及种粮大户流转,每亩租金要到800—1200元。
  在章丘市,2007年地租每亩不到500元,现在平均达到1100元,最近有更高的,直接到了1468元。章丘市农业局法制科科长张治水说:“规模经营能提高效率,但是要警惕地租涨得过快。”
  眼下,结构调整成了新型主体的最大困惑。
  “很快就要麦收了,种完小麦种什么?我们不在玉米调减补贴区,有什么政策?啥时候出台?”陈长海心里没底,他说:“就今年这行情,接着种玉米肯定白忙活,今年准备调几十亩地种花生,弄不成就得退地了。”
  “现在很被动,不种玉米还真没合适的作物,大户转身难,没有政策谁敢冒风险。”郭卫峰在等政策快点出台,他说,农机不是说换就能换的,他们买了不少玉米专用机械,如果不种玉米,光农机的损失就不小。
  “当务之急是尽快帮助新型主体和农民渡过难关,让会种地、能种地的不吃亏,农业未来才有希望。”延津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罗鹏说。
  4.流转,还是不流转?
  发展托管、代种带动普通农户,也能实现规模经营,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补上社会化服务短板
  土地流转遇冷,以后是流转好,还是不流转好?
  罗鹏认为,土地流转要顺其自然,要适度,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就业相适应。到底多大规模算“适度”?县里做过调查,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规模500—1000亩最理想。
  “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不只是土地流转一种方式。”罗鹏说,现在看,依托社会化服务体系,采取土地托管、代种等方式,也可以带动广大普通农户,既能发挥一家一户的“精耕细作”,也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解决“谁来种地”问题,根本上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扶持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这块短板。
  调查中,大户们对粮食直补政策意见最为集中。“不管种没种粮,都能拿到补贴,似乎成了一种‘福利’,而真正在种粮的却没补贴。”他们认为,“谁种粮、谁受益”,这才是国家补贴的初衷,建议设立种粮大户专项补贴资金,按照种粮面积发放补贴。
  一些合作社反映,补贴发放不及时,有点不赶趟:“今年的农机购置补贴还没下来,春季购机时间已经过了。补贴数额也不足,去年全县玉米收割机才有280台指标,许多人申请不上。”
  在制度层面,希望落实金融支农政策,安排一定额度农业信贷资金,缓解新型主体季节性、临时性资金需求。
  政策扶一把,还需要新型主体面向市场想办法。世纪富合作社延伸产业链,将粮食加工成石磨小麦、石磨玉米糁,提高粮食附加值,化解市场风险;延津魏邱乡富农合作社,尝试改种红薯,将红薯加工成手工粉条,1斤卖到15元,一亩地多收入300元。
  规模种粮怎么挣钱?2014年,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宋家埠村全村的1200亩土地整体流转给了联庆家庭农场,去年玉米价格下跌,对于种了700多亩玉米的宋世连几乎没什么影响。“我们全部以青储玉米卖给了养殖场,每亩产出3吨半,一吨卖到475元,综合下来一亩地能赚1200元。”据他调研,目前秸秆回收市场大,去年他还收购了600吨秸秆,一吨能赚50多元。
  转变规模经营的组织方式,世纪富合作社托管了700亩土地,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最大的好处是,地还是农民自己的,合作社收服务费,不用再担那么大的租金压力了。”赵国换说。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谁来种地”的难题才能找到答案。
【责任编辑:齐琪】
你可能还喜欢看
本期主题:第三只手。快来测一测你的读图能力是什么级别吧!
一代大师杨绛先生与世长辞。她静悄悄地隐身,也静悄悄地影响了这个时代。
最近,我的老师徐川一下子变成了“网红”,想知道他干了啥?进来看!
新闻排行榜  地少人多是很多中国人对中国粮食问题的认知。但实际上中国的粮食增长还是有很大潜力的。下面是粮食生产方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事实。这里的数据我都一再核实来源和准确性。  (1)中国用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9.2%的人口。  (2)不过,印度旁遮普邦用印度2.6%的耕地生产了印度23%的小麦,14%的棉花,10%的水稻。中国现有耕地若达到印度旁遮普邦的效率可养活40亿人。  (3)中国现有耕地是18亿亩。过去十几年,中国退耕还林3.7亿亩,这体现对环境的重视,但也说明没有耕地不足的危机。盐碱地中有2亿亩可改造成农用地。  (4)中国抛荒耕地0.3亿亩,占1.6%。很多耕种的土地中,以前种三季改种两季,两季改一季。  (5)过去50年,几乎每个国家的亩产都在上升,中国与世界水平几乎同步。目前,中国亩产只有发达国家80%左右。  (6)中国的灌溉能力和农业技术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但或许因为没有迫切需求,中国在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强度仅相当与1980年代低收入国家的水平。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是在发达国家占70%-80%,在中国仅占45%。  (7)中国2011年粮食产量是5.7亿吨。《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和人口承载力》研究远期粮食产量为7亿吨以上;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和人口承载量》研究远期粮食产量为8亿吨以上。  (8)中国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和草地)面积全球第一,是巴西,俄罗斯的两倍,印度的三倍。人均农用地面积远远高于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东南亚国家。  (9)中国的草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四倍,而世界平均只有1.5倍数。丰富的草地让中国拥有坚实的基础发展草地农业(如畜牧业),提升饮食水平。  (10)占用耕地是现在很多人担心的问题,但实际上中国300多个地和地区以上城市所有建成区面积加起来只有中国耕地面积的2.4%。中国占用耕地最厉害的不是城市化,而是农村宅基地。实现真正意义的城市化实际上是大量节省土地的。  (11) 中国每年酿酒消耗0.2亿吨粮食;由于设施和方法落后,中国粮食储存每年浪费0.25亿吨。两项合计0.45亿吨足够养活1.1亿人。   虽然在安全层面,中国拥有确保粮食供应的自然条件,在经济层面,中国也许没有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中国未来面临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但这不是因为耕地不够,更不是人太多,而是中国变得富有,使得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大幅增加。解决办法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对农业进行大量补贴。如果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而放弃粮食生产自主能力,一旦市场失效,中国将陷入灾难。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土地和气候都是很适应耕种的,只是华北比较缺水。不过如果普遍采用滴灌等技术,缺水也不是一个问题。中国目前的营养水平已经与日韩相对甚至超过他们。相反,营养过剩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食品安全。
  中国只要能保住18亿亩的红线以现有的种植技术加少量进口,粮食安全不会成为问题,但问题在于不断有掌握话语权的主流经济学家在为鼓吹房地产而试图突破这个红线。
  专业维修核潜艇、核弹头翻新,抛光,打蜡.回收二手航母,清洗航母、航天飞机保养.高空作业擦洗卫星表面除尘.批发战斗机轰炸机各类核弹头。量大从优!有发票!全面接受预定歼20,送飞机后视镜,挡风玻璃贴膜,还有惊喜小礼品钥匙扣,打火机等.另承接火车补胎、定做蚊子眼睛、蚂蚁破腹产等业务,此外,新到一批野生散养奥特曼,纯天然无污染,欲购速从
  中国人口还是多啊,感觉降低到10亿以下比较好
  中国耕地面积23亿亩,网上查  
  楼主这第二条的数据从哪里来的?“(2)不过,印度旁遮普邦用印度2.6%的耕地生产了印度23%的小麦,14%的棉花,10%的水稻。中国现有耕地若达到印度旁遮普邦的效率可养活40亿人。”  这个真的很难让人相信,中国的土地单产已经非常非常非常的高了。能有这个数据只能说明印度别的地区基本不生产。而中国的耕地养活40亿人,你想都不用想,生物技术没有突破之前中国的粮食产量基本已经到达极限了。
  @夜晚不看恐怖片 10楼   楼主这第二条的数据从哪里来的?“(2)不过,印度旁遮普邦用印度2.6%的耕地生产了印度23%的小麦,14%的棉花,10%的水稻。中国现有耕地若达到印度旁遮普邦的效率可养活40亿人。”  这个真的很难让人相信,中国的土地单产已经非常非常非常的高了。能有这个数据只能说明印度别的地区基本不生产。而中国的耕地养活40亿人,你想都不用想,生物技术没有突破之前中国的粮食产量基本已经到达极限了。  -----------------------------  同问
  印度的旁遮普邦天气炎热,一年水稻可三季熟。生产的粮食当然多了。
  粮食问题不大吧?粮食在中国是唯一不能被抄作的,一直几乎没价格波动,国外经常抄作,,,,  
  万物肇始,万象更新  ————————————————  过去烧柴,现在用煤用天然气用太阳能,过去一亩产多少现在产多少?过去一个东京能住多少人,现在能住多少人?过去几个月才到国外,现在几个小时......人口的增长有其自然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晚婚晚育,丁克族等等都会产生,生育率都在不断地降低,人为的计划生育只能带来畸形的人口结构,家庭的单子化的结构危害非常大,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叔叔阿姨,没有手足同胞.....
  @书生1840 10楼   同问  -----------------------------  原来我也这么认为,但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看看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就很清楚。相对于中国的气候与土地质量,中国的粮食单产面积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高。  还有,中国现在的抛荒比较严重(没有很全面的统计,但有些地方达到2%)。另外,原来种两季的现在种两季度,原来中两季的,现在种一季。  不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中国的粮食是够吃的,中国的粮食储备水平在世界上属于最高之列。
  @书生1840 10楼   同问  -----------------------------  这个数据在哪都可以找到,了解印度农业的人都知道这个事情,你可以用英文随意找找Punjap Agriculture 就可以了,不同来源的数据各有不同,但大同小异。  你说的非常非常非常高也只是我们自然的认知而已,我们的实际粮食单产见上图。数据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图是我自己画的。  中国的粮食生产远没有达到极限。中国不同部门所做的保守估计,即使没有技术突破,中国的远期产量可以在现有基础山高增长至少25%。
  另外,印度其他地方的粮食生产能力并没有发挥出来,即使是旁遮普邦,因为储存设施和运输条件所限,每年浪费的粮食都不计其数。印度营养不良的比例很高,但这主要是  贫穷和财富分配问题,而不是粮食生产的物理限制。  当然,旁遮普邦土地非常肥沃,中国大部分土地没有那么肥沃。
  Punjab字面上看就是“五川”:Punj“五”+ab“河流”  印度河及其四大支流流过,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当然土地很肥沃了  旁遮普地区分属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多一些
  @地理人生1 18楼   Punjab字面上看就是“五川”:Punj“五”+ab“河流”  印度河及其四大支流流过,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当然土地很肥沃了  旁遮普地区分属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多一些  -----------------------------  是这样的。
  ,,,,  
  @zhzhjuen2012 2楼   中国只要能保住18亿亩的红线以现有的种植技术加少量进口,粮食安全不会成为问题,但问题在于不断有掌握话语权的主流经济学家在为鼓吹房地产而试图突破这个红线。  -----------------------------  但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增加会是个风险。现在每年一千元可能还有人种田,以后每年2万元也未必有人种田。如果不能提到农业生产效率,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大幅攀升将不可避免。到时购买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会很有诱惑力,但是,一但中国放弃粮食生产的自主能力,粮食安全前景堪忧。  除非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否则未来中国的农产品价格三倍于美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国未来在工业乃至信息技术上有巨大的优势,但农业的竞争力相对很弱。
  民以食为天  
  作者:grexpert 20:54:40  中国人口还是多啊,感觉降低到10亿以下比较好
.:.........................................................下班你站在地铁的门口是觉得中国人很多.早晨你在乡下路边想找个人问路都等很久.....多出去走走瞧瞧再来感觉吧  
  lz第一条和第二条概念理解有问题吧?  
  @我掩护你死 25楼   lz第一条和第二条概念理解有问题吧?  -----------------------------  愿闻其详
  前面少了一个回帖有地方少加一个0,“还有,中国现在的抛荒比较严重(没有很全面的统计,但有些地方达到20%甚至更高)。另外,原来种两季的现在种两季度,原来中两季的,现在种一季。
  显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粮食进口 粮价市场化 土地自由流动 不得改变使用性质  补贴不是最好的方法,一个修鞋的你再补贴他也造不出飞机
  @故夏 28楼   显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粮食进口 粮价市场化 土地自由流动 不得改变使用性质  补贴不是最好的方法,一个修鞋的你再补贴他也造不出飞机  -----------------------------  是,补贴确实不是好办法,但在粮食生产效率提高之前也许是维持粮食安全的权宜之计。
  其实只要政治家不发疯 大家都该发挥比较优势 谁也离不开谁 不过粮食确实特殊 考虑到我国一贯到处树敌 应该予以重视
  @故夏 30楼   其实只要政治家不发疯 大家都该发挥比较优势 谁也离不开谁 不过粮食确实特殊 考虑到我国一贯到处树敌 应该予以重视  -----------------------------  是这样的。不过,树不树敌不是中国能控制的。相对其他国家,中国是骨子里的和平主义和天下大同,但别人不这么看我。所以,国家安全是第一位的。
  @风雨我你同行 31楼   是这样的。不过,树不树敌不是中国能控制的。相对其他国家,中国是骨子里的和平主义和天下大同,但别人不这么看我。所以,国家安全是第一位的。  -----------------------------  问题是停止进口这个不好做,那只要土地自由流动+不得改变使用性质就行,如果一农民按照美国小麦的到岸价销售不挣钱,那地也就不值钱,正好流向生产效率高的人,而他只有通过提高效率,而不能通过垄断(因为有进口)来获利,这个比较好。
  @故夏 32楼   问题是停止进口这个不好做,那只要土地自由流动+不得改变使用性质就行,如果一农民按照美国小麦的到岸价销售不挣钱,那地也就不值钱,正好流向生产效率高的人,而他只有通过提高效率,而不能通过垄断(因为有进口)来获利,这个比较好。  -----------------------------  这里有一个安全问题。如果未来中国的粮食生产效率远低于世界市场,那么自由竞争的结果很可能是种粮不如进口(提高生产效率无法一蹴而就),这样我们可能会被诱使逐步放弃粮食自主能力。因为粮食需求刚性非常大,所以一旦国际市场上有波动,或者产量大国要掐我们的脖子,没有粮食自主生产能力的中国将面临巨大的危险。
  @故夏 32楼   以前曾写过一篇短文反对茅于轼的有关耕地红线的文章。虽然18亿亩可以讨论,但茅于轼说对可行的粮食危机解决办法是不可靠的。  我为什么反对茅于轼的不用保护耕地的观点。
  即使抛开国家安全的考虑,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也反对茅于轼茅于轼的不用保护耕地的观点。  茅的观点的重要根据之一是粮食不够可以进口,而且进口粮食花不了多少钱。但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国际市场上粮食的供给是基本平衡甚至是供过于求的。  但是,不要忘记粮食是维系人类生命的首要商品,所以它的价格弹性非常小(需求刚性大)。换言之,如果供过于求,那么粮食价格会大幅下降,因为粮食价格再便宜,人们对粮食的消费也不会增加多少。另一方面,如果供不应求,那么粮食价格则会飞涨。因为价格再高,人们也要吃饭。所以粮食价格对市场供需平衡特别是敏感。一场大的自然灾害哪怕只影响全球粮食供应量几个百分点,粮食价格则可能飞涨数倍。而且一旦形成世界范围的恐慌性局面,市场机制可能会完全失效。  这一点从在金融危机前的那场短暂但非常恐怖的全球粮慌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在2008年3月30日,一日之内,大米的期货价格上涨了30%。几个主要粮食出口国突然停止出口。如果不是后来的金融危机降低了世界性的需求预期,世界粮食市场在一夜之间完全崩溃并非天方夜谈。  其次,决定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走向除了显性的实际供给和需求外,更为根本的是隐性的可替代供给或需求。如果我们把给定时间中实际生产出来的粮食看成是显性的实际供给,那么在同一时间内,我们可以生产出来的,但实际上并没有生产的粮食就是隐性的可替代供给。这种隐性的可替代供给的作为可预期的供应量是抑制未来粮食价格上涨最重要的因素。  回到耕地的保护问题,只要我们手中拥有足够的备用耕地,这种储备着的生产能力虽然未被使用,但却使大规模推高粮食价格的商业企图废功于无形。简单地说,在搏奕论中,一方的搏奕力道取决于其拥有的潜在的可运用的能力而不是其实际运用的能力。如果象茅所建议的那样,不用保护备用耕地而去倚靠国际市场来保证粮食供应,那实际上是废弃自己手中最有力的筹码,将未来市场的主导力拱手送人。而且,与一般商品的可转换性不一样的是,土地由耕地转换成商业用地至少在短期内是不可逆的。这也使得耕地保护在经济学上的意义变得更为重要。  第三,因为粮食需求的刚性特征,垄断利润会极其丰厚。比如,在粮食短缺时,如果垄断者销毁部分粮食,那么虽然它能卖出的粮食要少,但是因为粮食短缺而使粮价暴涨带来的额外利润可能会远超过被销毁的那些粮食而损失的收益。由于这个原因,对粮食市场的最终垄断在商业上对巨型跨国粮商有着致命的诱惑力。但是,这些跨国粮商要达到支配性的垄断地位需要非常长期的谋划,巨大的财力,和他们的政府在政治和外交上强有力的支持。虽然西方大国一直在全球推行贸易自由化,但它们对本国农业的巨额补贴却节节升高。西方大国在农业上的这些长期策略是卓有成效的。到现在,第三世界的农业生产已经越来越边缘化,世界粮食市场更几乎完全被西方几个巨型跨国粮商所控制。这种种现象值得我们非常警惕。
  @故夏 30楼   其实只要政治家不发疯 大家都该发挥比较优势 谁也离不开谁 不过粮食确实特殊 考虑到我国一贯到处树敌 应该予以重视  -----------------------------  兔子树敌?愿闻其详
  回复第35楼,@rtianyaBZniang  @故夏 30楼   其实只要政治家不发疯 大家都该发挥比较优势 谁也离不开谁 不过粮食确实特殊 考虑到我国一贯到处树敌 应该予以重视   -----------------------------   兔子树敌?愿闻其详  --------------------------  它们一直都是这样想像的!
现在已经不是半个世纪前的意识形态的世界叻!  
  不得不说占用耕地面积的宅基地倒没有多少而是当前中国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你以为当前的中国国情下有这能力做的到吗  
  由于计划生育现在农村适龄青年人口数量已经在下降,宅基地能占用多少耕地?所谓的城市化中一条高速路几个高污染工厂的占地面积得建多少农民的房子啊。所谓的新农村建设一般都是在耕地上做房子,原来的宅基地都留着呢,至少是没有还原为耕地。  
  @风雨我你同行 32楼   这里有一个安全问题。如果未来中国的粮食生产效率远低于世界市场,那么自由竞争的结果很可能是种粮不如进口(提高生产效率无法一蹴而就),这样我们可能会被诱使逐步放弃粮食自主能力。因为粮食需求刚性非常大,所以一旦国际市场上有波动,或者产量大国要掐我们的脖子,没有粮食自主生产能力的中国将面临巨大的危险。  -----------------------------  这个可能只有从国家层面上才能做出放弃或不放弃的决定。  我认为只要有利可图,资本和技术流动不受阻,高生产率是可快速复制的。  进口会有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出厂价一样的情况下美国产品应该还有劣势。  我认为贸易不受阻,粮食减产所带来的涨价效应一定会传导到全世界,因为中国高价买,美国人也高价卖,商人他只卖给出价高的,除非封锁,那就不是粮食的问题了,那就相当于战争状态了,但战争中国是必输的,所以避免被封锁比保证粮食安全还重要。
  其实是有这么一个问题的,土地的肥力是有限的。需要时间来恢复。  如果一味的一年三季四季的,可能土地就赶不上恢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只能加大化学肥料的投入,这样就造成生产出来的东西超标。  所以适当的抛荒是必要的
  @浠2012 36楼   不得不说占用耕地面积的宅基地倒没有多少而是当前中国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你以为当前的中国国情下有这能力做的到吗  -----------------------------  根据我看过的数据,中国农村村庄占地面积远大于城市占地面积。这也不奇怪,农村土地使用效率不如城市。  如果你说现在的国情是指户口等人为制度等,我承认是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城市化的。但是,如果是指经济发展和合理性来说,中国当然可以实现真正意义的城市化。
  @房观精英 39楼   其实是有这么一个问题的,土地的肥力是有限的。需要时间来恢复。  如果一味的一年三季四季的,可能土地就赶不上恢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只能加大化学肥料的投入,这样就造成生产出来的东西超标。  所以适当的抛荒是必要的  -----------------------------  谢谢你的补充,你说的有益抛荒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我国很多地方抛荒不是因为要恢复肥力,而是因为农民不愿耕种。  印度的农业就存在过度使用化肥的问题。
  @故夏 38楼   》我认为贸易不受阻,粮食减产所带来的涨价效应一定会传导到全世界,因为中国高价买,美国人也高价卖,商人他只卖给出价高的,  这个我在那篇短文中已经解释了。粮食的系统性减产对市场的效应可以促进效率提高。但涉及到安全的不是系统性减产,而是外在的随机性风险,比如气候灾变,战争等,而且粮食供应有滞后效应,至少有几个月的时间,在加上粮食需求的刚性。所以粮食安全不能简单的从供求关系来考虑。  》除非封锁,那就不是粮食的问题了,那就相当于战争状态了,但战争中国是必输的,......  不知道国内这么多人为什么如此低看中国,高看美国或西方。其实美国同样是无法承受与中国的全面战争的。美国真要拼是拼不过中国的。
  @浠2012 36楼   不得不说占用耕地面积的宅基地倒没有多少而是当前中国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你以为当前的中国国情下有这能力做的到吗  -----------------------------  城市的居住密度是农村的好几倍
  楼主:风雨我你同行 时间: 18:50:44   .  @房观精英 39楼   其实是有这么一个问题的,土地的肥力是有限的。需要时间来恢复。  如果一味的一年三季四季的,可能土地就赶不上恢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只能加大化学肥料的投入,这样就造成生产出来的东西超标。  所以适当的抛荒是必要的  -----------------------------  谢谢你的补充,你说的有益抛荒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我国很多地方抛荒不是因为要恢复肥力,而是因为农民不愿耕种。  印度的农业就存在过度使用化肥的问题。  ============================================  农民为什么不愿意耕种???还不是人多地少造成的???  如果说一个农民有几十亩或者上百亩耕地,他还会不种吗???
  @故夏 27楼   显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粮食进口 粮价市场化 土地自由流动 不得改变使用性质  补贴不是最好的方法,一个修鞋的你再补贴他也造不出飞机  -----------------------------  你都把土地自由流动了,还妄想不得改变使用性质?开玩笑,杀人都做不到!唯一的办法就是补贴,整个西方都在补贴,既然不好,为什么所有国家都这么做?别妄想去更改经济规律,苏联的惨剧就在眼前!
  难道中国的粮食产能还需要100%开发出来?然后来个稍微点的事故,就导致超级大灾难?粮食必须保证冗余度,无论多少都不为过!
  民以食为天,耕地面积,产量都要保证啊
  农民为什么不愿意耕种???还不是人多地少造成的???  如果说一个农民有几十亩或者上百亩耕地,他还会不种吗???  -----------------------------  与城市化不足有关,与人多土少无关。如果人少掉一半,那么粮食需求也会少掉一半,种那么多地只会让粮食贱卖。当然你可以出口。确实是可以出口,但那不过是把中国从城市和工业经济的优势转换为农业经济,毫无意义。这个世界越发展,食品占开支的比例越低,所以农业的增加值也会越来越低。靠农业是不会致富的。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农民是非常富有的,美国一个农民种几百亩,上千亩地,但最多是社会中等生活水平,而且很大程度是靠政府补贴。  以后农民不愿意种地的原因是因为中国会变得更富有,使得种地的收益没有比较优势。以前农业人口更多,但农民还愿意种地,那时因为社会还不富有。  最重要的是城市化,因为只有人口集中才有集聚和规模优势。中国几百个小城市,和上千个县城可以容纳大量的人口。而且中国大部分农村年轻人已经到城里去工作了,只是中国发展的观念中只看到了人的生产效用,而没有看重人的消费作用。其实,只有生产与消费平衡,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中国现在的大部分工业品产量都占到世界的30%至70%的水平,人均意义上都比发达国家更多。比如中国的人均钢铁产量是美国的1.5倍以上。世界十大港口,中国占了七八个。  美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时,人口只有现在的几分之一。现在人口更多了,但农业人口却更少了,这一切是农业技术进步带来的。  另外,不管是世界不同国家,中国不同省,美国不同州,还是印度不同邦,普遍来说都是人口越密集的地方越富裕。当然,如果你只比较中美印几国,结论正相反,但这只是三个样本点,而且中美之间经济还未达到均衡状态(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还远高于美国)如果你做更全面的比较,上述结论是非常一致的,虽然相关性不一定蕴含因果关系。
  @纯蓝幻境 46楼   难道中国的粮食产能还需要100%开发出来?然后来个稍微点的事故,就导致超级大灾难?粮食必须保证冗余度,无论多少都不为过!  -----------------------------  没有谁说要100%开发,只是说中国粮食潜在能力是足够的。另外,保证粮食安全主要是提高粮食储备水平,因为一旦出现什么灾难,粮食不是说生产就能生产出来的。中国的储备水平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耕地失去的太多,也太快了,连续丰收几年,某些人的眼睛蒙住了,遇到大灾之年,怎么办?  土地啊土地!看看连片的失去,心痛啊!  
  @ganlanfeng 50楼   耕地失去的太多,也太快了,连续丰收几年,某些人的眼睛蒙住了,遇到大灾之年,怎么办?  土地啊土地!看看连片的失去,心痛啊!  -----------------------------  中国耕地基本是保持动态平衡的。与保护耕地同等重要的是加强水利,提高农业技术水平。这些中国做得非常不够。  或许因为没有迫切需求,中国在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强度仅相当与1980年代低收入国家的水平。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是在发达国家占70%-80%,在中国仅占45%。
  回复第44楼,@whc  楼主:风雨我你同行 时间: 18:50:44   .   @房观精英 39楼   其实是有这么一个问题的,土地的肥力是有限的。需要时间来恢复。   如果一味的一年三季四季的,可能土地就赶不上恢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只能加大化学肥料的投入,这样就造成生产出来的东西超标。   所以适当的抛荒是必要的   -----------------------------   谢谢你的补充,你说的有益抛荒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我国很多地方抛荒不是因为要恢复肥力,而是因为农民不愿耕种。   印度的农业就存在过度使用化肥的问题。   ============================================   农民为什么不愿意耕种???还不是人多地少造成的???   如果说一个农民有几十亩或者上百亩耕地,他还...  --------------------------  谁说农民不愿种地?个别不能代表多数,是政府要招商,把几个村所有的土地都承包给资本家,搞所谓新农村建设,现在就业难,不知失去土地的农民怎么办?土地卖了,卖地盖楼了!农民失业了,现在每月几百块的卖地收入,将来不一定买到10斤米,怎么生活?  本人不反对有钱的地方搞新农村建设,但是比较困难的地方搞新农村建设,靠卖地来搞,失去土地农民怎么办?  
  我只知我们村从30年前开始从山脚建房子一直一代一建建到公路农田的尽头了,老屋地全抛后了,农田只剩一半不到…….  
  @斯忽 53楼   我只知我们村从30年前开始从山脚建房子一直一代一建建到公路农田的尽头了,老屋地全抛后了,农田只剩一半不到…….  -----------------------------  是。过去30年,村庄建设占地是城市建设的好几倍。但因为城市集中,大家更关注,却忘了真正的大头在农村。现在很多农村空心化,有极大的浪费。  这个长周末从乌镇去杭州时,开车送我们的私家车司机告诉我等他还在长大要继承总共1000平米还不止的住房,他没法想象以后会怎么样。这个司机是乌镇当地的一个普通居民。
  这个长周末从乌镇去杭州时,开车送我们的私家车司机告诉我等他孩子长大要继承总共1000平米还不止的住房,他没法想象以后会怎么样。这个司机是乌镇当地的一个普通居民。这还是在地少人多的江浙平原地区。
  @纯蓝幻境 @风雨我你同行  -----------------------------  实际上根本问题就是土地集中度不够,不然对于每一块地来说,它的生产成本是降不下来的(固定成本)。亩产真的提高有限,你既然是为了应对非常情况,那非常情况来的时候你总不能军管农地吧,应该是良性促进,就是使之提高到和进口农产品竞争的程度上,  粮食安全那就是保证总量,总量涉及两个东西 种植面积和亩产,那亩产提高有天花板,总的来讲就是至少在现有亩产上稳定种植面积,对于一个农民,他就这么大的地,他可能一年在地里忙活两三个月,他就干别的去了,农地对于他来说可能根本算不上主要收入,那就积极性不高,这两点就可能导致他弃种,种的话专业化程度也低,亩产也上不去。  但是假设说每公斤粮食都涨价,起作用的最直接的是荒地利用起来了,但是效率到底是不是会提高,这个恐怕也未知数,而且由此导致的通胀传导,这个实际上是自欺欺人。补贴其实也是一回事啊。  所以关键是降低成本,避免浪费。  我觉得必须研究这个粮价的构成,里面有多少是劳动力,有多少是农机具使用或购置成本折旧,有多少是化肥,有多少是流通成本,也就说哪部分可以降低的,那么可说这里面劳动力和化肥基本上是可变成本,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但不显著),农机折旧是大头,还有什么,地租,承包费,这个固定的。  那土地集中可以降低农机折旧这个固定成本 采用机械化耕作那么劳动力成本也降低,那么流通(收购)成本也会略微降低,化肥使用效率是不是能提高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还有一个就是农民的平均期望收益,这个收益在有进口粮的时候是个被动的值。另外他家如果有十口人 和一口人 他这个期望肯定是不一样,那他积极性,还有对于他的支出收入比,就不一样,这种情况下其实耕地改变使用性质也是挡不住的。  那唯一一条路就是对于农民如何降低它的单位生产成本,如果期望收益对他是不经济的,他就应该放弃耕种,但土地不能荒废,那么就让别人来耕种,他放弃土地。  那么说假设,现在种粮根本不挣钱,对于农民可种可不种,也就是他的生产成本要高于进口粮售价,或者差距非常小,那么这是现状,他是倾向于卖土地的,那这个实际上现在是行政规定不让他卖,但是涨价并不能提高他的生产效率,如果提高生产效率,就是说如果他参股租农机具,统一播种施肥收割,那实际上他挣得是什么,是地租,那实际上除了土地使用权没变,一切都跟市场化了之后没区别,但是这种生产组织形式会不会出现,这个是不是必然的,不能保证。  那我觉得是这样,集中生产,对提高生产效率(生产资料的投入产出比)的作用是肯定的。  要实现这一点,那么关键就是各方的利益分配,就是说这个集中的过程是对各方都是一个利益提升的过程。以及如何最终保证持续耕种。  一种,人民公社,大家都做地主,享受农具公有和有组织生产的成本降低,但是这个过程受益的是农民,生产组织和农具购置风险溢价也要有人承担,那么加总再平平摊,到底能不能从市场化的意义上调动积极性和保证生产模式的稳定性,这个还是不能保证。  一种,把这个买卖变得有利可图,那就是经济意义上的效率,那么有个静态的剪影就是我一个人靠三台机器就可以获得一大片土地收成。  利益分配要公平就肯定要用市场化的手段,可持续性那就要说把外部环境考虑进来,一开始就考虑进来,不能说顶着贸易制裁,那个不长久,副作用也大。  说到这我觉得,关于粮食安全,到底是从现在起提高总产量(降低成本),减少依存度,还是我们有备无患,保证应对极端条件下的生产潜力?相信如果不提高生产效率,不让种田在一般贸易条件下有利可图,这都是空谈。  这么说吧,如果我能靠一个人三台机器就获得一大片收成,那为什么不呢?  如果人人都想卖地,而我想买地,为什么不呢?  如果街边有三家惨淡经营难以为继的早餐馆,每个都有一口锅,一个每个月领3000块的厨子,零零星星卖着包子,为什么我不能把他们都买下来,用一口锅,一个厨子,干同样的活,挣3倍的钱?  (1)限制土地使用性质是必须的,因为所谓保证粮食安全本身就是一种背离当前市场供求关系的举动。  (2)补贴必须伴随土地集中,不然不能提高生产效率,从长远讲把种地变得逐渐有利可图。  以上两点结论
  @mnd30000 3楼   专业维修核潜艇、核弹头翻新,抛光,打蜡.回收二手航母,清洗航母、航天飞机保养.高空作业擦洗卫星表面除尘.批发战斗机轰炸机各类核弹头。量大从优!有发票!全面接受预定歼20,送飞机后视镜,挡风玻璃贴膜,还有惊喜小礼品钥匙扣,打火机等.另承接火车补胎、定做蚊子眼睛、蚂蚁破腹产等业务,此外,新到一批野生散养奥特曼,纯天然无污染,欲购速从  -----------------------------  包邮吗?亲。  店小二太小气了,居然送的是钥匙扣和打火机?至少得送喀秋莎收藏版啊。
  @故夏 56楼   实际上根本问题就是土地集中度不够,不然对于每一块地来说,它的生产成本是降不下来的(固定成本)。亩产真的提高有限,你既然是为了应对非常情况,那非常情况来的时候你总不能军管农地吧,应该是良性促进,就是使之提高到和进口农产品竞争的程度上,  粮食安全那就是保证总量,总量涉及两个东西 种植面积和亩产,那亩产提高有天花板,总的来讲就是至少在现有亩产上稳定种植面积,对于一个农民,他就这么大的地,他可能......  -----------------------------  谢谢你的详尽回复,在经济上我完全认同你的分析。土地需要集中才能提高效率。不过农业和土地问题并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这点需要有充分的认识。最经济合理与有效的方法是加快城市化,但这必然伴随一定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可能被不同的政治势力无限放大。
  @风雨我你同行 15楼     -----------------------------  中国粮食的亩产确实不高,只有400多斤。  不过,你也不能拿欧洲国家比啊,他们种的和我们种的品种都不一样,咋比较?
  @风雨我你同行 28楼   是,补贴确实不是好办法,但在粮食生产效率提高之前也许是维持粮食安全的权宜之计。  -----------------------------  最好的办法是集约化生产。  因此有两条路:集体化(公有制),或者让农民失地,达到集约化的结果。  土地流转啥的,走的就是第二条。
  @风雨我你同行 58楼   谢谢你的详尽回复,在经济上我完全认同你的分析。土地需要集中才能提高效率。不过农业和土地问题并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这点需要有充分的认识。最经济合理与有效的方法是加快城市化,但这必然伴随一定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可能被不同的政治势力无限放大。  -----------------------------  土地出让价市场化 让卖地的农民满意  严格保护土地所有权 “有恒产者有恒心”——我一个农村来的同事说的话
  @此花不与群花比呀 59楼   中国粮食的亩产确实不高,只有400多斤。  不过,你也不能拿欧洲国家比啊,他们种的和我们种的品种都不一样,咋比较?  -----------------------------  粮食亩产某种意义上还是可比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产量的定义对不同国家是一致的。
  @此花不与群花比呀 60楼   最好的办法是集约化生产。  因此有两条路:集体化(公有制),或者让农民失地,达到集约化的结果。  土地流转啥的,走的就是第二条。  -----------------------------  集体化其实农民就是收地租,失地就是卖,从第三人的角度来讲,前者不稳定,后者稳定。这个产权不明晰麻烦多怨言多是肯定嘛。
  @此花不与群花比呀 59楼   中国粮食的亩产确实不高,只有400多斤。  不过,你也不能拿欧洲国家比啊,他们种的和我们种的品种都不一样,咋比较?  -----------------------------  任何比较其实都是片面的,所以只提供一面之词的说法有很大误导性。在中国,我们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20%的人口(现在不到20%)的说法耳熟能详。但是我敢肯定是人们从这个表述得到的印象和我在主楼列出的事实得到的印象是非常不同的。  这也是我开本栏的目的。在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一些重大问题上,中国民众甚至官方受到太多的一面倒的观念的影响,这种误区的最大受害者最终是中国自己。
  自己的土地撂荒,却要购买别人的转基因粮,郁闷中!
  印度旁遮普邦用印度2.6%的耕地生产了印度23%的小麦,14%的棉花,10%的水稻  =====================================================================  http://news.oneindia.in//rainto-enhance-wheat-crop-yield-punjab-agridepartment-aid0126.html 看看印度人自己怎么说的:旁遮普邦收获季种植小麦350公顷,产量1540万吨(平均亩产量293公斤),好一个效率啊!!!!!!!!!!!! 楼主用点时间找找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的数据吧
  改正:350万公顷
  鼓吹土地私有化者杀。  
  @风雨我你同行 21楼   但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增加会是个风险。现在每年一千元可能还有人种田,以后每年2万元也未必有人种田。如果不能提到农业生产效率,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大幅攀升将不可避免。到时购买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会很有诱惑力,但是,一但中国放弃粮食生产的自主能力,粮食安全前景堪忧。  除非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否则未来中国的农产品价格三倍于美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国未来在工业乃至信息技术上有巨大的优势,但农业的竞争力......  -----------------------------  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国情问题,对于粮食来说不能光以经济学的角度来衡量。因为中国是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人口大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像美国那样仅以400多万农民使用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生产,这将造成大量的农民失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目前对中国来说将面对的是今后谁来种粮食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已没有人愿意去当农民了,这不光是收入的问题,而是社会价值观的问题。所以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在老一辈农民们干不动的时候将会很尖锐地摆在大家面前。
  @西瓜东瓜都是瓜 66楼   印度旁遮普邦用印度2.6%的耕地生产了印度23%的小麦,14%的棉花,10%的水稻  =====================================================================  http://news.oneindia.in//rainto-enhance-wheat-crop-yield-punjab-agridepartment-aid0126.html 看看印度人自己怎么说的:旁遮普邦收获季种植小麦350公顷,产量1540万吨(平均亩产量293公斤),好一个效率啊!!!!!!!!!!!! 楼主用点......  -----------------------------  非常谢谢你的数据,但这与我看到的数据好像并不矛盾,下面###后引用的中文在很多地方出现,与我看到的英文资料也基本相符。  我看到的数据是旁遮普以印度2.3%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印度16%的粮食,说明其粮食单产是印度的7倍。而印度的粮食粮食产大约是中国的40%左右。按此计算,旁遮普粮食单产大约是中国的3倍,这是我文中说按旁遮普的效率中国的耕地可以养活40亿人的来源。  不过你的数据表明旁遮普邦的小麦产量并不比中国更高,那么差别可能在于旁遮普把土地基本都种粮食了,而中国有很多土地并没有用于种粮,或者在土地种植面积的统计口径上有一定差别。不管如何,上面40亿人的说法需要仔细检查,所以暂时收回,谢谢你的提醒。  #################  印度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9.4万平方平里,小麦小稻产量4500万吨以上,中国河南面积16.7万平方公粮食年产5000万吨以上,其中小麦小稻合计约为3000万吨.  印度最大粮食产地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简介  旁遮普邦面积:5.03万平方公里,年均降雨量:462.8毫米,属半干燥季风气候类型,虽为印度最干旱地区之一,但有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河水灌溉,旁遮普邦年产小麦1550万吨,小稻1580万吨.哈里亚纳邦面积:4.4万多平方公里,年均降雨量400-500毫米,半干燥季风气候类型,为印度最干旱地区之一,年产小麦1100万吨,小稻350万吨  哈里亚纳邦原属旁遮普邦,1966年才分出来.两邦小麦总产占全印1/3,小稻总产占全印1/5.全印度稻米商品粮收购总量的44%来自旁遮普邦、9%来自哈里亚纳邦、小麦商品粮收购量中的62%来自旁遮普邦、22%来自哈里亚纳邦.两邦是印度明符其实的粮仓,提供全印城市人口绝大部份的商品口粮.两邦以9万平方公里,全印3%的面积,生产全印25%的粮食,小麦小稻总产达4500万吨以上.
  @zhzhjuen2012 69楼   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国情问题,对于粮食来说不能光以经济学的角度来衡量。因为中国是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人口大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像美国那样仅以400多万农民使用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生产,这将造成大量的农民失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目前对中国来说将面对的是今后谁来种粮食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已没有人愿意去当农民了,这不光是收入的问题,而是社会价值观的问题。所以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在老一辈农民们干不动的时候将会很尖锐地摆在大家面前。  -----------------------------  我部分同意你所说的。我的观点是经济政策应该尽量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去阻碍它。在你的回答中,你既担心失业问题,又担心收入高也吸引不了年轻人种粮。但实际上,如果种粮的收入很高,那么并不是所有年轻人都宁愿失业而不去种粮的。  既然农村年轻人能够在城市里找到比在农村收入更高的工作,那么就应该帮助他们在城市里落脚,而逐步脱离农村,就像城市里绝大部分人的父母或者祖父辈那样由农村人变成真正的城市人。这才是利国利民,利城利乡。  否则一方面通过限制来阻止或延缓这个变化,一方面又去说这个那个是因为中国农村人口太多本质上自相矛盾。  简单来说,我的意思是,既然认识到很多问题是因为农村人口比例太高,那么政策就应该支持假设减少农村人口比例,而不是相反。
  @风雨我你同行 51楼   中国耕地基本是保持动态平衡的。与保护耕地同等重要的是加强水利,提高农业技术水平。这些中国做得非常不够。  或许因为没有迫切需求,中国在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强度仅相当与1980年代低收入国家的水平。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是在发达国家占70%-80%,在中国仅占45%。  -----------------------------  一个地方一个样,我们这村,水利设施连开放前都不如,灌溉设施破坏,连机井也被私人占有,眼看这块市里最好的最肥沃的土地也快变成开发区了,连片树林毁掉修路,都关心招商引资,谁去下力气关心科技农业生产?
  人们有种扭曲心理,有钱了就重新建房子……  
  @此花不与群花比呀 59楼   中国粮食的亩产确实不高,只有400多斤。  不过,你也不能拿欧洲国家比啊,他们种的和我们种的品种都不一样,咋比较?  -----------------------------  其实,这些数据估计也被地方人员骗了!农耕土地流失速度特别快!现在都热衷于房地产买地,有钱人的圈地(包产代征,几年后就给土地证了),估计红线早就破了!
  有营养,收藏。  
  户籍制度是农业现代化的最大障碍,人都不在农村工作,却把人限制在土地上,现在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不给补偿谁愿意交出土地。总把农民当傻子,十几年前农民愿意放弃土地要城市待遇还要花几万买,现在白给都不要。  
  @西瓜东瓜都是瓜 66楼   印度旁遮普邦用印度2.6%的耕地生产了印度23%的小麦,14%的棉花,10%的水稻  =====================================================================  http://news.oneindia.in//rainto-enhance-wheat-crop-yield-punjab-agridepartment-aid0126.html 看看印度人自己怎么说的:旁遮普邦收获季种植小麦350公顷,产量1540万吨(平均亩产量293公斤),好一个效率啊!!!!!!!!!!!! 楼主用点......  -----------------------------  不同来源的数据略有差别,我又查了一些数据,可以确定你和我所说的基本都正确。旁遮普确实用印度2%-3%(根据不同估算数字可能不同,该邦占印度国土面积是1.7%,印度国土面积55%是耕地),但生产了印度15%以上的粮食(不同年份不一样)。  你引用的数据中旁遮普邦小麦种植面积是350万公顷(相当于3.5万平方公里,占旁遮普邦面积的70%)。中国粮食生产中每年生产一亿多吨小麦,大约相当于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我看到的一个数据中,中国小麦种植面积是2.7亿亩,但这只是中国耕地面积的15%左右。  总的感觉是中国用于种植小麦的土地单产比差于旁遮普(甚至高于),但中国用于粮食种植的耕地比例不是很高。或者说,旁遮普是粮食主产区,用于粮食种植的比例比中国平均水平要高很多。  虽然种植小麦的土地还可以套种其他作物,但是除了粮食主产区外,中国很多地方的土地并没有用于粮食种植(当然,中国现在粮食是够吃的所以也没有这个必要)。这可能也是中国的不同研究都得出中国完全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增产25%的根据。  至于我最初提到的按旁遮普的效率,中国的耕地可以养活40亿人严格来说也许可以说得过去,但实际上可能没有意义,因为一个国家不应该把土地资源用足来只生产粮食。所以现在看来,这句话也有误导之嫌。
  @DSHAOHUA 76楼   户籍制度是农业现代化的最大障碍,人都不在农村工作,却把人限制在土地上,现在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不给补偿谁愿意交出土地。总把农民当傻子,十几年前农民愿意放弃土地要城市待遇还要花几万买,现在白给都不要。  -----------------------------  你说得完全正确,我的外祖父祖母,我的父亲都是小时候就去城里打工,落地后慢慢就脱离了土地,变成完全意义的城市人。如果以前也有限制性的户籍制度,那么现在中国真正的城市人也许10%的比例都不到,这既浪费土地资源,阻碍社会进步,也违反人伦常里。  中国的城乡差距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是最大的,不仅高于发达国家,也远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就是户籍制度。这也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大部分工业品的产量占世界40%至70%),但却要依靠海外市场来保持经济发展。这bongo不是因为中国缺钱,实际上,中国通过出口退税和购物美国债券海外来大量补贴海外消费者。  这一切荒唐的背后是中国咋观念中只注重人口的生产功能,而不注重人口的消费功能,让很大比例的人口没有进入真正的经济循环之中,使得我们的经济畸形发展。。生产能力如此之大,普通老百姓却依然贫穷。
  @风雨我你同行
17:36:18  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土地和气候都是很适应耕种的,只是华北比较缺水。不过如果普遍采用滴灌等技术,缺水也不是一个问题。中国目前的营养水平已经与日韩相对甚至超过他们。相反,营养过剩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食品安全。  -----------------------------  种田用滴管?成本只怕不小。
  @扣扣长着香肠嘴 80楼   种田用滴管?成本只怕不小。  -----------------------------  现在当然没有必要,我说的是物理限制
  学习了
  今天由于通货膨胀和美元走强的大背景,个人的资产一定要选择好的投资方式来保值,不然会遭受比较大的损失。但是很多常见的投资品种今年并不适合投资。  楼市。今年开楼市的疯狂大家也看到了。暴涨之后就是暴跌,毋庸置疑。作为投资客,何必冒这么大的风险去购房?因此楼市被被否决了。  股市。 去年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发货币,经济是刺激上去了,可是通货膨胀就要来了。通货膨胀无牛市。因为为了避免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就会采取货币紧缩政策。这时候流入股市的资金就少了。中国的股市不是价值投资,完全是投机。股价的多少不是决定于公司的收益而是决定于流入股市的资金量。现在资金少了,股市自然没什么花头了。  基金。我个人认为,基金是最差的投资品种。基金经理利用投资者的基金给自己赚钱,投资者只获得很少一部分收益。而且买卖居然还要缴纳费用。在熊市情况下,亏得都是投资者的钱。所以无论牛市熊市都不要买基金。宁可自己玩或者存银行。  存银行吃利息。 刚才说了,今年铁定通货膨胀。如果阁下把钱存在银行里,那么恭喜您,不用担心自己是否是赚钱还是亏钱,因为亏钱是毋庸置疑的。  黄金。现在美元前段时间贬的太厉害。为了恢复美元信心,现在美元中期反弹。黄金价格和美元都是相反的走法。因为美元强势,大家持有美元; 美元弱势,大家就购买黄金保值。所以去年黄金价格到顶了,今年肯定会有调整。但是像去年下半年一样剧烈波动是不大可能的了。  期货。期货的杠杆倍率是15到20倍,根本不是一般投资者能玩的。而且很多投资者都是要上班或者工作,哪有时间去盯盘。这么高的杠杆肯定是要实时盯盘的,不然很容易爆仓。所以这条投资对于一般投资者也否决了。  外汇。外汇200倍的杠杆,刺激。不过对于一般人来说,进一个死一个。大家在这里就别指望发财了。  不过现在有一个综合上面投资品种优点,避免了上述投资品种缺点的投资产品出现了。现在为了配合国家争夺大宗产品定价权,开了渤海交易所,开始现货连续交易。这是一个新的投资品种,今后发展潜力很广阔。而且有很多好处。  现货投资采取的是5倍的杠杆,20%的保证金交易。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可以实现比自有资金5倍的收益。 而20%的保证金也是对一般投资者也比较合理的,因为在短期内大宗产品波动一般不会有这么大,也避免了爆仓的危险。 产品实现了高收益和低风险的完美结合和平衡。  现货投资采用的是T+D交易。当天可以买卖。所以投资者只要有空,就可以做一个短线,当天赚点零花钱。我们不建议投资者把这个投资完全作为主业,但是当一个赚点外快的小工具也是不错的。  现货投资跟期货相比,是可以无限持仓,这对于做长期投资的人来说很好。期货是有交割日期的。即使您看准了趋势,但是在行情没有到来之前就被逼的交割了,您那时候就白玩了。而现货投资是没有持仓时间限制的,我可以一直拿住这批商品。 只需要看准趋势,就一定可以放到赚钱的那时候。这点就和股票很类似,综合了股票的优点。  但是跟股票相比,现货投资就类似期货,可以双向交易,做空或者做多。股票只能涨的时候赚钱,但是现货和期货一样,价格跌了也照样能赚钱。而且如果发现趋势不明显,就可以在原来相反方向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及时止损。等到趋势明显了再出售获得利益。而且这个产品有5倍的收益,但是风险完全是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的。  现货连续交易的交易时间是早上9点到11点半;下午2点到4点半;晚上7点到凌晨3点,共计13个小时。对于另有职业的投资者来说,完全可以在晚上7点下班吃完晚饭后上个夜班,在晚上做一个短线赚一些外快,并且一点都不影响自己白天的工作。而其他投资产品时间经常和上班时间冲突。  所以,综上所述,现货投资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一个新型投资品种,上利国家下利人民,中间自己也获得高收益。我这里可以开户。如果有兴趣开户投资或者成为代理商的朋友可以看我用户名联系我。另有贵金属(黄金,白银)投资开户和咨询。或者加QQ详细了解。
  @ganlanfeng 52楼   谁说农民不愿种地?个别不能代表多数,是政府要招商,把几个村所有的土地都承包给资本家,搞所谓新农村建设,现在就业难,不知失去土地的农民怎么办?土地卖了,卖地盖楼了!农民失业了,现在每月几百块的卖地收入,将来不一定买到10斤米,怎么生活?  本人不反对有钱的地方搞新农村建设,但是比较困难的地方搞新农村建设,靠卖地来搞,失去土地农民怎么办?  -----------------------------  这个问题就很难说了,  经济上的最优化选择和我们的传统道德观念往往是矛盾的。  比方说,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的羊吃人,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西瓜东瓜都是瓜 66楼   印度旁遮普邦用印度2.6%的耕地生产了印度23%的小麦,14%的棉花,10%的水稻  =====================================================================  http://news.oneindia.in//rainto-enhance-wheat-crop-yield-punjab-agridepartment-aid0126.html 看看印度人自己怎么说的:旁遮普邦收获季种植小麦350公顷,产量1540万吨(平均亩产量293公斤),好一个效率啊!!!!!!!!!!!! 楼主用点......  -----------------------------  刚刚查了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中国的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与产量如下:  种植面积
产量  小麦
1.15亿吨  水稻
1.96亿吨  小麦亩产是316公斤,水稻亩产是438公斤。总共种植面积是8.12亿亩。  旁遮普邦的总面积是5.04万平方公里,如果90%是耕地,相当于0.68亿亩,小麦产量是0.15亿吨,水稻产量是0.16亿万吨。按你的引文,它的小麦亩产是290公斤,但水稻亩产似乎高很多。另外,如果文章的种植面积是正确的化,旁遮普邦70%以上的土地都用于小麦种植了(但也套种了其他作物),但中国用于小麦种植的面积只占耕地的20%左右,水稻种植面积占25%。
  @DSHAOHUA 75楼   有营养,收藏。  -----------------------------  谢谢你对此贴感兴趣。不过也请注意到后面有人提到的第二条的意见和我的回复。现在觉得后半句40亿人的说法可能有点误导。希望大家多提批评。
  @牛联社72 84楼     -----------------------------  过高和过低估计都可能导致灾难。大跃进时代对粮食生产的过度乐观导致了大饥荒。1980年代对粮食生产,经济发展前景的过度悲观并将之错误得归咎于人口过多导致中国实施了人类历史上最极端的自我阉割政策。极端的人口政策给未来中国经济乃至中国文明带来的灾难程度将远远超过大跃进。
  作者:风雨我你同行 回复日期: 22:19:39  回复
  @故夏 56楼   实际上根本问题就是土地集中度不够,不然对于每一块地来说,它的生产成本是降不下来的(固定成本)。亩产真的提高有限,你既然是为了应对非常情况,那非常情况来的时候你总不能军管农地吧,应该是良性促进,就是使之提高到和进口农产品竞争的程度上,  粮食安全那就是保证总量,总量涉及两个东西 种植面积和亩产,那亩产提高有天花板,总的来讲就是至少在现有亩产上稳定种植面积,对于一个农民,他就这么大的地,他可能......  -----------------------------  谢谢你的详尽回复,在经济上我完全认同你的分析。土地需要集中才能提高效率。不过农业和土地问题并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这点需要有充分的认识。最经济合理与有效的方法是加快城市化,但这必然伴随一定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可能被不同的政治势力无限放大。  ===============================================  你讲的效率,是什么概率?衡量农业生产率的有三个指标,即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全员要素生产率。土地集中以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会大幅提升,但土地产出率肯定会下降。
  》你讲的效率,是什么概率?衡量农业生产率的有三个指标,即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全员要素生产率。土地集中以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会大幅提升,但土地产出率肯定会下降。  谢谢你的回复。我指的效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因为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才能使得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逐渐与城市相当。  不过,你指出土地产出率会下降是很重要的一点,我想关键是如何平衡,这个只有逐步尝试才知道。我想技术的投入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提升可能其一定的缓和作用。其实,只有需求才会有进步。
  @风雨我你同行
11:40:03    -----------------------------  和事实严重不符,我以前在农村,偏远山区哈,田、地都是7分左右,80年代前期田主要种水稻(一年一季),亩产900斤左右,80年代后期1200左右;地主要种小麦、玉米、红薯(其它豆类都是利用土坎种,不占用专门地,也是一年一熟,但三样都要种)小麦亩产非常低,估计就两三百斤,玉米至少800斤,红薯至少1000斤,平均下来木产至少都是1500斤哈,杂可能才像你图里面那样200公斤左右
  @冷风t 91楼   和事实严重不符,我以前在农村,偏远山区哈,田、地都是7分左右,80年代前期田主要种水稻(一年一季),亩产900斤左右,80年代后期1200左右;地主要种小麦、玉米、红薯(其它豆类都是利用土坎种,不占用专门地,也是一年一熟,但三样都要种)小麦亩产非常低,估计就两三百斤,玉米至少800斤,红薯至少1000斤,平均下来木产至少都是1500斤哈,杂可能才像你图里面那样200公斤左右  -----------------------------  你说的是土地充分使用的情况,北方很多耕地由于灌溉等原因使产出不高。另外,中国18多亿亩耕地,近年粮食总产量是5亿多吨。中国粮食种植面积不到耕地面积的一半,这点我在后面的回应中有进一步说明。还有,图中中国是300多公斤,不是你说的200多公斤。
  @风雨我你同行 92楼   你说的是土地充分使用的情况,北方很多耕地由于灌溉等原因使产出不高。另外,中国18多亿亩耕地,近年粮食总产量是5亿多吨。中国粮食种植面积不到耕地面积的一半,这点我在后面的回应中有进一步说明。还有,图中中国是300多公斤,不是你说的200多公斤。  -----------------------------  我们家今年小麦亩产在800-1000斤,平时都在800斤左右,好的麦种可超过1000斤!这是铁的数字,可惜,这千斤两天也快消失了!
  向楼主的认真致敬!旁遮普邦可以说是全印度土地最肥沃的最适合发展农业的地区了。那里气候温暖,地势平坦却向南稍稍倾斜,极其有利于利用发源于喜马拉雅的大量河流来进行自灌。在中国有这个条件的当属成都平原,但比起旁遮普平原面积小多了。中国有大量地区(如西北等)种植小麦是在黄土塬上,大量地块亩产量连200斤都不到,严重地拖了全国平均产量的后腿!没办法,人要活啊,只得在山梁上种东西。但是在黄淮海平原灌溉条件好的地区,小麦亩产可是连片大面积地超过1000斤。这在世界都是少见的!旁遮普邦平原上的人更是自叹不如。我相信要是中国农民到旁遮普邦种小麦,亩产低于500公斤的都是极少数的懒汉了!-----与楼主共勉
  @风雨我你同行 79楼   你说得完全正确,我的外祖父祖母,我的父亲都是小时候就去城里打工,落地后慢慢就脱离了土地,变成完全意义的城市人。如果以前也有限制性的户籍制度,那么现在中国真正的城市人也许10%的比例都不到,这既浪费土地资源,阻碍社会进步,也违反人伦常里。  中国的城乡差距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是最大的,不仅高于发达国家,也远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就是户籍制度。这也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工......  -----------------------------  +1
  @风雨我你同行 87楼   谢谢你对此贴感兴趣。不过也请注意到后面有人提到的第二条的意见和我的回复。现在觉得后半句40亿人的说法可能有点误导。希望大家多提批评。  -----------------------------  总体上赞同你的观点,瑕不掩瑜,很佩服你的虚心包容精神。
  多么垃圾的文章,  东拉西扯的数据凑在一起,  无非是想让无知的人恐慌囤粮!  造成国内粮食短缺的假象。  今年美国粮食大幅减产,很适合炒一把国际粮价!
  @风雨我你同行 62楼   粮食亩产某种意义上还是可比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产量的定义对不同国家是一致的。  -----------------------------  其实我是同意你的论断的: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很重要,也必须重视。  现在的问题是,大家忽略了天气的影响。  在最近30年,由于气温普遍上升,因此等温线和降水线北移,对粮食生产大有裨益,且化肥的大量使用也导致粮食增产(化肥对粮食增产的功劳绝对是最重要的)。  不过,这是在水利工程没有完全失修、气温友好的情况下的结果,即便这样,中国的平均亩产也只有688.6斤,即344公斤/亩(前面说400多是不对的,如果中国的统计数据可以信赖的话),有趣的是,我查了一下各地亩产,最高的是吉林,第二是上海,第三是辽宁。而粮食总量,最多的是黑龙江,其次是河南、山东,都位于中国的北部或中部。  气候持续变暖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在人类历史上,整体而言气温是在下降的,且人类工业活动对气温的影响远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大。那么在气温变冷后(也许已经开始了),东北地区的亩产肯定会大幅下降,中国的粮食安全确实会成为问题。  现在中国农业的主要问题是,集约化程度太低,且政府介入程度太低,一句话,除了用大量化肥,其他手段用的不多(别提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那玩意儿的使用率其实很低,播种面积只占全国可耕种面积的3%左右,如果按季节算播种面积(早稻中稻晚稻),不到全部耕地面积的2%,且杂交水稻大面积种植时的增产效果也不高,不过6%左右。杂交水稻目前全部为籼稻,没有粳稻,不太符合国人的口味。  前面有人建议土地私有化以达到集约化的目的,呵呵,这可真是个误国建议啊。且不说中国城市目前无法吸收这么多农业人口,即便短时间吸收了,以目前的外向型经济看,太依赖国外市场了,国外有点风吹草动的,国内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就要倒闭,进城农民就会失业,没有土地做保障,是不是想再看到农民起义啊?  所以,走集体化道路是唯一的出路。集体化后,重修水利也不成问题了。向现在依赖政府投入做大水利工程,是无法应付未来的气候变化的,必须搞小水利,做到乡乡水利化才行。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粮食的未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