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有柳编手艺活,叫好不叫座,怎么才能推广出去

5月14日即墨区金口镇山阴村内,村民高玉平和哥哥高玉滋在地窖内忙着做柳编他们哥俩每天凌晨四点多起床到地窖干活,中午休息一会再继续编织手里的活,忙到下午五点多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记者半蹲着进入地窖内,虽然外面天气有些闷热但是这里面却十分阴冷、潮湿,高玉平兄弟俩则是穿上厚衤服在这里手不停的干着活累了就点根烟,手里的活不停一根根柳条在他们手中编织的十分精巧,没一会就制作出一件件造型各异的精美柳编制品高玉平告诉记者,“自己今年62岁从事编织柳编行当已经三十多年,柳编工艺看起来简单,前期工作很繁琐,泡料、整理、截料、再泡料、加工等一系列繁琐的工序少一样都不行,可是近些年来由于需要较少和无人愿意学习柳编这个行当如今面临着无人传承嘚尴尬局面。

据了解柳编制作对温度的要求非常高,不能透风,还要潮湿,地窖的温度和湿度适合,这样就很好地保证了柳条的湿度,否则就会变幹、变脆容易折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柳编曾经让山阴村名声大噪,当地不少村民靠柳编手艺活养活一家人,尤其是簸箕、升、笸箩、斗等柳编更是吸引了外乡人前来购买。30年前这个村有70多家干柳编的,随着百姓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用柳编的人却越来越少以前麦收都是用簸箕扬麥子皮,现在有了专业收割机,根本就不需要簸箕了。

“我和大哥常年在地窖里弯腰低头干活,身子骨都落下了毛病双手不仅十分粗糙,而且关節已经变形,上面布满了疤痕,现在年轻人都吃不了这样的苦高玉平告诉记者。”

格式:PDF ? 页数:24页 ? 上传日期: 02:16:21 ? 浏览次数:7 ? ? 118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的手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