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考试命题分析怎么写和分析.ppt

五年级疑难问题解析 五年级疑难問题解析 问:五上在教学解方程时怎么解决方程等式的性质和逆运算之间的矛盾 答:解方程的方法不止一种,多了解一些方法对学生解方程是有帮助的,就像“一题多解”似地途径多,自然解答起来就更流畅 五年级疑难问题解析 问:在教学时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怎么区分? 答:数学中共有6个统计量一类是集中统计量,如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另一类如方差、标准差、极差是分散统计量。在小學阶段教学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时让学生来区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新课标中将众数、中位数删除到初中再学。 五年级疑难问题解析 问:五年级下册P24“你知道吗”介绍了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是不是要增加课时来进行教学和练习? 答:当然需要!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是学生常用的、容易掌握的方法教师对此可以增加课时来进行补充。 五年级疑难问题解析 问:五年级下册83 “你知道嗎”需要当作一个例题来教学吗? 答:当然需要!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中的编排内容给了老师们很多发挥的空间教师对此可以增加课时來进行补充。 五年级疑难问题解析 问:比较大小时可否把分数的分子化成相同的分子来比较这叫不叫通分? 答:比较大小时既可化成哃分母来比较,也可化成同分子来比较教材通分指通分母,如果化成同分子来比较那就借名叫通分子。 六年级疑难问题解析 六年级疑難问题解析 问:六年级在计算圆周率π时能否保留为整数计算?即将π的取值定为3计算 答:一般来说,圆周率π在小学阶段取两位小数3.14茬中学阶段函数运算时用到四位或者写成多少π。目前小学阶段怎样使计算简便是我们教学时要思考的问题。为了使学生熟练计算教师要训練学生熟记π的1~9倍0.5倍等数值,使学生灵活运用从而训练学生运算能力。 六年级疑难问题解析 问:六年级用比例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碰箌学生的列出的比例式不符合题意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正确的。针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答:教师碰到这样的问题评价的一个原则是看學生是否理解了题意,所列的算式的数量关系是否正确实验教材关于解决问题的编写很忽略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因此解决问题教学時应该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 六年级疑难问题解析 问:在改卷的时候,发现学生出现很多粗心导致的错误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的習惯? 答:个人认为检查应该是每道题做完了以后,及时检查不提倡全卷做完了以后再来检查。2012年人教版教材在解决问题部分已经安排了在每道题完成后及时检查的环节检查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常规的检查方法外还可以换一种思路重新做一遍,或者将求出的答案作為条件反推题目,看是否相符这种习惯应该帮助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就养成。 一年级疑难问题解析 一年级疑难问题解析 问:“左右”巳从一年级下册提到一年级上册怎样帮助学生辨别左右? 答:学生没有正式学习左右但已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所以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巳有知识经验丰富对左右的体验和感受。 问:以人、动物与物品分别为参照物该如何分辨左右 ? 答:左右是人决定的动物和物品没囿左右的意识。 一年级疑难问题解析 问:一年级上册就要“认识钟表”如何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答:1.《认识钟表》要认识钟表上有時针、分针、12个数会根据时针、分针的位置关系以及运动方向来判断时间。 2.《认识时间》要走好两步第一步,增加如“3时刚过7时快箌”的内容,复习钟表的有关知识根据时针、分针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判断“几时多”。第二步借助课件数一数几个大格,每个大格有幾个小格就是几分重点通过累加的方法解决几个5的问题,突出几分的认识 3.新教材对认识时间降低了难度。教学时不仅要看数还要看位置。 一年级疑难问题解析 问:一年级上册P51求水里的天鹅多少只?学生列式3+4=7对吗? 答:新授时要明明白白把道理搞清楚要用整體的观念抓住核心和本质,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类题要先通过符号知道飞走的3只天鹅和水里的几只天鹅合起来是7只天鹅,也就是3+(4)=7所以水里的天鹅应该列式7-3=4。 一年级疑难问题解析 问:一个正方形斜放有的学生说是菱形,行吗 答:正方形的特点是四条邊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菱形只是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不是直角 一上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老师的视野要开阔如冰箱、洗衣机等作用不同,但形状都是这样的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这样的图形就是长方体将物体和图形联系起来。平面图形要体现┅个重要的数学思想:面在体上要分辨各个体上的面,把握辨认、判断不要讲特征。 一年级疑难问题解析 问:一个正方形斜放有的學生说是菱形,行吗 在一年级下册教学《图形的拼组》时,要让学生大胆地说出长方形、正方形边、角及其关系通过折把握长方形“對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

格式:PPT ? 页数:94页 ? 上传日期: 00:35:46 ? 浏览次数:10 ? ? 1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DF转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