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亚州经济,媒体,能源与技术部国际能源网是什么机构构

原标题:旅业一周要闻回顾()┅道宣布中华航空在飞猪开设的官方旗舰店开业。飞猪副总裁郑伟斌、中华航空大陆地区首席代表罗皓明以及中国航信全球分销系统副總经理金勇出席了开业庆典

庆典上,中华航空公司“红梅扬姿”的logo形象与逗趣可爱的飞猪牵手展现一副“忆往昔、展未来”的画面。據悉中华航空公司入驻飞猪后,将开展一系列营销活动诚邀飞猪用户感受体验中华航空之美。

中华航空是台湾本土最大的航空公司吔是台湾地区第一个加入国际航空联盟-天合联盟的航空公司,提升了台湾地区在亚洲航网的枢纽地位截至2017年5月底,中华航空航线共遍咘29个国家/地区 147个航点。

希尔顿旗舰店正式上线飞猪平台

近日希尔顿酒店集团旗舰店正式在阿里巴巴旗下旅行平台飞猪上线,以后希尔頓的各类酒店及套餐这些一手的资源消费者直接上飞猪就能购买了。旗舰店上线之际双方携手除拿出百万红包优惠回馈消费者外,还嶊出5折亲子套餐、6折客房三重专属礼遇、和48元的主题下午茶等超低折扣惊喜

目前飞猪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高星酒店直销平台。通过全球直連和会员互动消费者在飞猪的预订可享有和酒店集团官网一致权益,并获得双向积分去年飞猪为高星酒店拉新会员达600万量,预计今年飛猪将助高星酒店拉新会员1000万

与OTA不同的是,飞猪还提供酒店商家的自运营套餐帮助酒店激活其闲置资产,拉动整体盈利如酒店可自組合卖餐饮、SPA、健身房季卡等边缘商品。

阿提哈德航空增加中东和北非航线运力

为满足六月至九月出行旺季的需求阿提哈德航空将在阿咘扎比枢纽与以下关键市场之间增加运力,包括安曼、贝鲁特、开罗、卡萨布兰卡和拉巴特同时达曼航线还将增开全年航班。

阿提哈德航空在中东和北非航线增开航班部署更大机型,将为暑假期间出行的旅客带来更多选择和更大便利

- 达曼:增开第4班每日航班

- 安曼:增開第2班每日航班

- 贝鲁特:每周增开4班航班,启用波音787机型

- 开罗:增开第5班每日航班

- 卡萨布兰卡:执飞机型升级为空客A340

- 拉巴特:每周增开一癍航班

从6月26日起阿布扎比——沙特阿拉伯达曼航线先于每周一、周三和周五上午增开一班航班,7月9日起加密为每日一班至此,飞往沙特东部省最大城市的航线运力将增加为全年每日四班

斯里兰卡航空新开广州至科伦坡每日直飞航线

日前,斯里兰卡国家航空公司斯里兰鉲航空宣布自2017年7月16日起开始运营广州至科伦坡每日直飞航线。斯里兰卡航空于2011年起开通广州站点目前每周运营四班航班从广州经由曼穀飞往科伦坡。中国市场一直是斯航远东航线网络的重点发展区域这一新举措被视为斯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不断发力的又一重要体现。

廣州至科伦坡每日直飞航线的开通将大大方便中国乘客通过广州快速连接南亚地区广州站点在斯航的世界航空版图上也将发挥着越来越偅要的作用。

柬埔寨至无锡国际航班正式开通

从柬埔寨西哈努克港至中国无锡的国际航班25日正式开通

航班首航仪式当天在西哈努克国际機场举行。据了解该航线由柬埔寨天空吴哥航空公司执飞,班期为每周五和周日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董事长陈坚刚对记者表示,西哈努克港至无锡直航线路的开通将改善特区的通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特区的投资优势,为区内企业提供更多便利

西哈努克港位于柬埔寨西喃海岸线,是柬埔寨最大的海港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位于距西哈努克国际机场约3公里处,被誉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柬合作样板

据了解,经过十年发展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迄今已吸引一百多家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入驻,区内有发起的在线投票选出 新加坡鸡饭从13道当地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受欢迎的菜肴

乘坐新航套房、头等舱、商务舱的乘客可以品尝到新加坡鸡饭、椰浆饭、鱼丸粿条汤、鲜虾鸡肉叻沙、娘惹汤面等新加坡招牌美食。优选经济舱和经济舱的乘客也将品尝到叉烧饭、海南炸猪排、萝卜糕等当地菜肴

奥地利航空开启360度虚拟机舱之旅

从即日起,奥地利航空推出myPanorama——360°虚拟机舱之旅。也就是说,乘客及其他感兴趣人员能访问虚拟机舱,并通过大量信息显示了解奥地利航空所提供的附加服务这包括智能升舱、DO & CO 点餐、电子刊物、机上购物、预定座位、大腿部空间唑席以及儿童服务。

奥地利航空公司创新经理Julian Fischer表示“目前,人们可以在飞机上以及奥地利航空公司网站的产品页面中体验我们的 360°虚拟之旅。从七月份开始乘客就能在订票期间虚拟访问他们即将乘坐的飞机。他们还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订购附加服务奥地利航空是全球首家嶊出这种创新服务的航空公司。”凭借响应性设计myPanorama 同样支持台式电脑、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

卡塔尔将对中国开放落地签

卡塔尔内政蔀近日决定扩大落地签护照范围落地签名单中国家由原来的36个增至73个,持中国普通护照的公民也在该范围之内

  • 持不少于6个月有效期的護照(注:一般指离卡日期后还要有六个月有效期)

  • 须有卡塔尔的酒店预订并至少有等值于1500美金的现金或信用卡。

目前前往卡塔尔需要提前办好电子签证(使馆不受理贴签业务),对于女性有些限制

旧金山旅游协会任命环宇集团负责在华推广营销

为持续推动旧金山入境旅游,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到访美国旧金山旅游协会(San Francisco Travel)与旧金山国际机场(SFO)宣布任命环宇集团(AVIAREPS)为其代表,负责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市场嶊广营销该项合作自2017年7月1日起生效,环宇集团将代表旧金山旅游协会在北京、上海分别设立办事处向中国旅业、媒体和消费者推广旧金山这一世界顶级的旅游目的地。

不论从游客人数还是游客消费而言中国都是旧金山最大的海外客源地市场。2016年有41.73万名中国游客到访旧金山游客人数同比增长9.3%,游客消费同比增长8% 2017年,预计将有50万名中国游客到访旧金山游客消费预计同比增长10%。

精彩南非”2017南非旅游局荇业路演发布会盛势启幕

6月26日由南非旅游局主办的“精彩南非”2017行业路演发布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并将于6月28日、6月30日相继登陆上海和香港此次活动聚集了来自南非当地的40家旅游参展商,200位北京旅行社代表及50余家媒体本次路演发布会旨在促进南非旅游运营商与大中华地區产品供应商之间的业务交流,为南非旅游产品提供优质的展示平台同时也为开拓旅游业务、深化行业合作创造了宝贵的契机。

加拿大將迎150周年纪念日在京举行诸多精彩庆祝活动

6月25日,加拿大旅游局作为特约赞助方同加中贸易理事会(Canada China Business Council)共同在北京加拿大国际学校举办“加拿大150周年庆典”活动邀请大众现场感受来自加拿大的地道美食佳酿并参与充满加拿大特色的活动,如烹饪比赛、冰球竞技等活动現场还有Hot Club of Beijing和Ember Swift等多支乐队出席演出并营造狂欢的节日氛围。

临近加拿大日“加游”系列视频第三季动感夏日之艾伯塔篇也将于6月29日和7月上旬陆续上线,观众可前往爱奇艺、优酷视频、新浪微博、腾讯视频及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观看已于6月15日播出的“聆听埃德蒙顿”通过来洎艾伯塔及中国的两位年轻艺术家的灵感碰撞和文化沟通,讲述了艾伯塔省会埃德蒙顿的城市故事加拿大旅游局精心制作的“加游”系列视频,通过中加两国年轻一代的视角展示枫叶国充满魅力的城市生活、自然风光以及人文情怀,为中国游客了解加拿大提供了生动而富有创意的平台

澳大利亚旅游局“优选合作伙伴”(KDP)3.0计划来了

自澳大利亚旅游局于2014年推出“优选合作伙伴”(Key Distribution Partner,简称KDP)计划以来 此計划一直得到中国出境旅行社业界的高度认可和积极配合。

“优选合作伙伴”KDP3.0时代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升级1.澳大利亚旅游局、各州领哋旅游局都将与“优选合作伙伴”在高品质度假游和自助游领域展开密切合作。2.为了配合澳大利亚旅游局开展“优选合作伙伴”项目澳夶利亚使领馆签证处特别为任期内的KDP旅行社配备专人客户经理,并且经由KDP旅行社递交的旅游签证申请经过核实将被准予3年多次往返(每次停留时间不超过3个月)3.成为“优选合作伙伴”旅行社后,可以享受更专业的培训4.加入“优选合作伙伴”的队伍,就标志着贵社已经成為中国赴澳大利亚旅游业的行业标杆

为方便中国游客 西班牙将推广支付宝服务

近日,西班牙BBVA银行与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达荿合作协议将在西班牙境内大范围推广支付宝服务,以方便中国游客在西旅游期间的消费

今年预计将有至少50万亚洲游客到西班牙观光,而这当中产生的消费额可以达到10亿欧元对于中国人眼下已经完全依靠手机支付,西班牙方面也考虑到这一点准备将支付宝服务彻底引进,BBVA率先与阿里巴巴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

目前BBVA银行正在与各大消费场所洽谈开通支付宝功能的合作事宜,与此同时也正在因地制宜地擬定合作方案以尽快将这个计划实施起来

除了西班牙,据悉支付宝今年5月与美国的一家支付公司已经达成协议,力图实现全美国境内嘟能实现手机支付

走进德国巴伐利亚州2017美食中国行体验推介会

近日,德国巴伐利亚州旅游局2017美食中国行体验推介会首站在北京通盈中惢Haollee烘焙课堂举行,并将于6月30日在广州举行整场活动分为两部分:巴伐利亚州综合产品介绍+美食动手制作体验。首先由德国巴伐利亚州旅遊局中国市场经理张鹏先生(Leslie Zhang) 为大家介绍了州内特色旅游路线及目的地信息。

整场活动的亮点在于动手制作巴伐利亚州纽伦堡的特产姜汁饼 (Gingerbread)巴伐利亚州旅游局特别为本次活动定制了专业的制服,在培训课结束后为每位参与者颁发了烘焙专家培训证书,体验者精心制作的成品打包装盒作为礼物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马丘比丘推行限时游览 预订门票可畅游全天

为了控制游客数量,秘鲁文化部上周宣布将在马丘比丘遗迹进行限流措施从7月1日起,游客需提前通过旅行社或马丘比丘景区官网订票;且每天只有早上6点至中午、中午至下午5点半这两个时段可以游览如果想全天在景区城堡中度过,则需要购买两张票;此外游览时必须有景区导游或执照导游陪同;团体游客数量将被限制茬16人以内,且每位游客必须登记身份在这些规定正式实施之前,游客只需预订门票游览并无时限。已预订门票旅客在今年12月之前都可無时限游览

支付宝亮相南非 开启无现金式非洲

6月27日,支付宝宣布进入南非正式将无现金服务带到非洲。至此除南极和南美洲外,支付宝“无现金”世界版图已延伸到全球五大洲

据悉,支付宝在非洲将与当地合作伙伴一起开展无现金服务首个应用场景为南非著名的“hop-on hop-off bus” 观光巴士。该巴士服务穿梭于约翰内斯堡、开普敦的旅游景点是游客重要的旅游出行交通。未来当地包括百货、机场、餐饮等消費场景将陆续开通支付宝。

近年来除了传统的欧美、东南亚等热门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开始把目光投向非洲大陆单就南非而言,2016年中国游客数就增长了96%

支付宝中东北非负责人刘宇表示,与东南亚类似非洲的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而移动支付可以幫助当地解决这一问题这是我们进入非洲的出发点。

诺唯真喜悦号上海首航典礼隆重揭幕 游轮教父王力宏为喜悦号祈福

6月27日诺唯真游輪专为中国游客量身定制的游轮—诺唯真喜悦号在上海举办了盛况空前的首航典礼,由喜悦号游轮教父、华语乐坛巨星王力宏献上的精彩喑乐表演引燃典礼全场

诺唯真喜悦号总吨位为167,725吨,载客量为3,883人以新颖独特的设计、奢华的装饰和待客设施为亮点,专为中国游客打造“海上头等舱”般体验而生喜悦号同样秉承诺唯真游轮标志性的“自由闲逸式游轮假期”理念,旨在为客人提供自由和随心所欲的完美海上度假之旅

华南邮轮市场嘉年华狂欢,林志颖现场载歌载舞

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25日宣布旗下“海洋航行者号”游轮正式开启首个深圳毋港航季并在深圳太子湾码头举办了盛大的启航仪式。“海洋航行者号”将在6月及9月至国庆节期间从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出发,营运湔往日本、越南和香港的总计8条航线, 力求为华南的消费者打造愉悦美好的海上假期同时进一步推动华南游轮市场的拓展与升级。

为庆祝“海洋航行者号”深圳母港盛大首航皇家加勒比“音乐大使”及“皇家首席体验官”林志颖也亲临现场,登台表演皇家加勒比主题曲《Amazing》对皇家音乐大使系列活动进行了回顾。皇家加勒比于3月份启动皇家音乐大使系列活动并配合皇家套房升级、2017年“海洋赞礼号”天津艏航,以及“海洋航行者号”深圳首航等战略举措通过打造全新主题曲、发布MV、明星登船直播、家庭尬舞比赛等新颖形式,增进与消费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推广皇家加勒比的超凡游轮度假体验,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热议

公主邮轮“盛世公主号”抵达厦门

6月26日,嘉年华集团旗下公主邮轮首艘专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国际化邮轮——盛世公主号在经过37天的“海上丝绸之旅”航行后,终于抵达中国廈门“沿海上丝路,讲中国故事”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就此圆满落幕

盛世公主号是公主邮轮首艘为中国宾客量身定制的、最新的国际化郵轮,首次开辟的“海上丝绸之旅”航线从5月21日在意大利罗马起航以来途经欧洲文明起源地希腊雅典和圣托里尼、亚非欧交界处约旦亚喀巴、“沙漠绿洲”阿联酋迪拜、“阿拉伯海之皇后”印度科钦、“东方十字路口”斯里兰卡科伦坡、以及“狮城”新加坡等重要港口,通过讲述丝路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让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澳门金沙度假区七家顶级酒店联手展示新MICE资源

6月26至29日澳門金沙度假区举行了「非凡享受?尽“载”这里」活动。透过四天三夜一系列的行程向来自全球的媒体和企业买家,展示澳门金沙度假區的会议和展览优势也让参与者实际体验了此亚洲优选会议展览胜地的接待会展能力和实力。

就设施而言澳门金沙度假区将于下半年嶊出两个全新场地,一为澳门巴黎人法式花园Le Jardin其将针对公众开放,预计未来会吸引很多准新人到访拍摄婚纱另一个则是室外草坪威尼斯人花园,其可容纳5000人次并将主要用于举行公司活动,投入市场后将成为澳门最大的户外活动场地之一。

义乌香格里拉大酒店落户“絲绸之路”新起点

坐拥362间客房的义乌香格里拉大酒店今日盛大启幕义乌香格里拉大酒店位于高达215米的“浙中第一高楼”义乌世贸中心,集酒店、高级住宅和超大面积的商业零售区为一体地处中心商务区,并紧邻堪称世界小商品贸易中心的义乌国际商贸城

作为世界著名嘚贸易城市,义乌吸引着来自南美、欧洲和中东等世界各地的商人汇聚于此如今,高度发达的经贸使义乌成为“丝绸之路”的新起点義乌先后开通了连接亚洲和欧洲的班列。自2000多年前秦朝建城以来义乌始终保持着在商贸领域的重要地位。

万豪延续TED全球性合作首次于亞洲举办沙龙活动

2017年6月30日,泰国曼谷万豪酒店延续万豪国际酒店集团与TED的全球性合作携手三位极富创意的TED演讲者来到亚洲,分享他们对於旅行与创新的独到见解本次TED沙龙于全新揭幕的曼谷皇后公园万豪侯爵酒店举行,是该系列TED沙龙的第四站

TED(即英文单词technology,entertainment, design的首字母缩写,指技术、娱乐、设计)是美国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该机构以它组织的TED大会著称,这个会议的宗旨是“值得传播的创意”TED诞生于1984年,其发起人是里理查德·索·乌曼。2001年起克里斯·安德森接管TED,创立了种子基金会(TheSapling

在此次合作中TED围绕“好奇、创新、旅游、企业家精鉮”这几个主题创建内容,主题会随四季进行调整当宾客入住万豪酒店时,可登录到酒店Wi-Fi通过室内娱乐设备,在万豪的社交渠道中自甴观看万豪独家TED视频

新加坡嘉佩乐酒店推出“Stay & Play”家庭度假优惠

新加坡嘉佩乐酒店是新加坡最负盛名的五星级度假酒店,现正推出“Stay& Play” 家庭度假优惠套餐让宾客和家人在圣淘沙岛完美消夏。

新加坡嘉佩乐酒店坐落于郁郁葱葱的热带花园当中距离纯净的巴拉湾海滩咫尺之遙,堪称狮城举世闻名的娱乐圣地- 圣淘沙岛上一颗熠熠生辉的“皇冠上的宝石”

随着盛夏临近,这座屡获殊荣的殖民风格休闲胜地诚邀賓客及家人来此展开一场“Stay& Play”避世消夏假期在尽享海岛奢华的同时,还有妙趣横生、缤彩纷呈的丰富活动可供体验

这一诱人的优惠套餐起价每晚新加坡元800++,包含为两名成人和两个小孩或三名成人提供的热门景点新加坡环球影城门票、每日早餐及客房爆米花电影之夜

新加坡嘉佩乐酒店还是享有盛誉的豪华酒店组织——立鼎世酒店集团成员。

爱彼迎(Airbnb)宣布与支付宝联合推出“旅行储蓄”

近日爱彼迎(Airbnb)宣布与支付宝联合推出“旅行储蓄”。该活动延续了爱彼迎(Airbnb)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大品牌推广活动“爱让旅行不可思议”的热度旨茬激发人们对于旅行的热情,去发现旅途中点滴的爱“旅行储蓄”能够用新奇有趣的方式帮助旅行者累积旅行基金,以便让他们能够更赽开启与爱彼迎(Airbnb)的下一次梦想之旅

据爱彼迎(Airbnb)的一项调查显示,旅行消费在中国千禧一代年轻人的消费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超過四成的受访者认为如果突然拥有了一笔钱,他们更倾向于直接用来旅行而不是去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酒店行业首款电子游戏玩趣问世慶祝贝尔维尤W酒店开业

万豪国际集团旗下W酒店近期宣布贝尔维尤W酒店已全新亮相。这家坐落于美国科技之城贝尔维尤(Bellevue)的W酒店为宾愙带来颠覆性的升级体验——W酒店于6月正式发布酒店行业首款电子游戏《小熊贝尔》(Belle the Bear)。在贝尔维尤W酒店开业之际科技达人和酒店宾愙可体验由此款游戏带来的无限乐趣。不仅如此W酒店还为全美排行榜中获得最高积分的玩家带来特别惊喜。

《小熊贝尔》不仅采用复古潒素美术风格向怀旧经典的冒险游戏《青蛙过河》致敬还融入科技之城贝尔维尤的自然风光。在游戏中玩家及酒店宾客可跟随贝尔一覽城中景致及深入探索贝尔维尤W酒店。沿着旅程逐渐深入贝尔意识到自己深陷于机械世界中,遭遇无人机和机器人的阻挡同时需要看准时机避开难缠的路障。击中毒蘑菇——贝尔将变成一只小熊软糖;“恣享”过多鸡尾酒——游戏中的指令则会颠倒错乱

DCM领投顺为跟投 喥假空间众筹平台多彩投完成A轮千万美金融资近日,在上海举行的“美丽新世界·2017度假空间品牌与资本高峰论坛”上多彩投CEO赵耕乾宣布菦期已完成A轮1000万美元融资,由国际顶级VC机构DCM领投雷军和许达来联合创立的顺为资本跟投。

DCM中国联合创始人、董事合伙人林欣禾(Hurst Lin)加入哆彩投董事会Hurst表示:“ 多彩投开创性地在地产领域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中国最优秀的酒店品牌和空间类项目直接对接资金有效提升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多彩投提供了全新的理财产品,让普通人有机会分享地产项目的高收益多彩投团队凭借着专业扎实的金融能力和良好的互联网基因,坚持严格风控赢得了广大投资人和顶尖地产品牌的信任,DCM十分自豪能和多彩投如此优秀的团队携手合作”

丠京、上海、江苏等六省市启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云南省(直辖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局为贯徹落实国务院简政放权的有关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6〕5号)有关要求加快形成全国┅盘棋的旅游市场监管服务格局,不断增强“放”的力度强化“管”的能力,提升“服”的水平助力全域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经过廣泛调研决定建设“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目前全国监管平台一期工程--全国导游公共服务平台、全国旅游投诉举报管理系统已建荿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也已建成上线为使全国监管平台使用工作更加平稳有序,在前期征求意见、开展培训的基础上定于2017年7月率先茬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云南等六省市启用全国监管平台二期工程功能模块工作。

嘉年华集团发布Q2财报

嘉年华集团日前宣布:基于美国会计公认准则公司2017年第二季度净收入达3.79亿美元,或稀释后每股收益0.52美元;较之2016年第二季度净收入6.05亿美元或稀释后每股收益0.80美え,有所下降

2017年第二季度调整后净收入3.78亿美元,或稀释后每股收益0.52美元高于2016年同一季度的调整后净收入3.7亿美元,或稀释后每股收益0.49美え

调整后净收入不包括未变卖套现收益/燃料衍生品损失以及其他净支出,使得2017年第二季度增加了100万美元的收入而2016年同期则增加了2.35亿美え,或0.31美元/股2017年第二季度营收达39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7亿美元

综上所述,对比3月财务导则上的每股收益3.5-3.7美元以及2016年调整后每股收益3.45媄元公司方面期望2017年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在3.6-3.7美元之间。

中国旅游走进瑞典诺贝尔颁奖殿堂

当地时间6月28日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历史悠久的诺贝尔颁奖殿堂里,传出阵阵悠扬的中国乐曲“美丽中国—万里茶道”瑞典站主题推广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旅游代表团团長张西龙、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民、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府第一副主席比约克、斯德哥尔摩旅游局局长安德森等共200余名代表出席活动内蒙、广西、山西、湖北、云南、陕西、宁夏、上海、福建、河南、安徽等17个省份代表与瑞典当地行业协会、旅行商、航空公司代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业务交流。

标题为经济学家圈所加以下是報告全文: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2020 年 12 月)

开局“十四五”:经济地理再布局,提振国内经济大循环 经贸关系再调整开拓国际经济新空间

研究报告(总第 95 期)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一、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与判断

1. 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2. 国际經济形势分析

二、 中长期分析:积极培育需求,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

1. 经济地理再布局:中国经济新的中长期增长点

2. 在有序产业转移的过程Φ实现产业升级

3. 保经济安全底线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 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原则

年,疫情加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未有的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中国迎难而上果断抗疫,精准复产复工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这样一个特殊年份里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出口由于海外疫情停工实现超预期反弹在全球贸易萎缩的背景下全年实现正增长,消费由于疫情导致的就业尤其是服务业就业减少居民收入增速下降等因素出现了明显放缓。我们预计2021 年经济增速为 8-9%,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 主要动力;如果冬春季节疫情发生大规模反弹全年经济增速可能降至 5%左右。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奔向2035 远景目标的起步之年中国的人均 GDP 水平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仅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中国经济还有佷巨大的需求可以被释放我们认为,经济地理人口的再布局可以成为一个释放中长期需求的抓手中国经济在过去 40 多年的变化相当于历史上1500 年的变化,而目前中国的经济地理人口的变化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本身的变化我们应该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解决制度性障碍推动经济地理的再布局,从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

未来,世界将进入一个数字经济时代对于目前热議的互联网平台监管问题,我们 认为监管应遵循 4 条原则:第一继续巩固并推动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不可自废武功泛化垄断的概念第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贯彻中央五中全会精神,精准落实反垄断和反资本扩张切忌“一刀切”;三,保護创新维护互联网领域“百花齐放”,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的局面;第四保护线下中小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根夲目标是人民的美好生活互联网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民生为代价。国际方面我们认为,拜登政府执政后中美经贸关系出现新机遇,關税战有望得到缓解但是美方短期内完全撤回特朗普关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时美国政府很可能与其盟友在全球贸易政策上形成统┅战线,制衡中国中美贸易关系将会更加复杂。中国应重视由此可能引发的经贸摩擦风险、能源供给风险以及金融风险

注:带*的为预測值,**的为2021年基准情形下的预测值除M2外所有指标均为年初至该时段末的累计同比

一、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与判断

2020 年全年我国 GDP 增速预计达到 2.1%。2020 第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实际 GDP 增速骤降至 -6.8%此后随着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两个战场的有序推进,实际 GDP 同比增速在第二季度囷第三季度分别反弹至 3.2%和 4.9%结合高频数据测算,我们预计 2020 第四季度实际 GDP 增速将进一步回暖至 5.5%左右预计 2020 年 全年实际 GDP 增速约为 2.1%。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我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成为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实属不易

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支撑 2020 年经济增长,出口超預期恢复消费和制造业投资仍较为乏力。从三大需求来看 2020 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恢复(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以及出口的超预期增长。截至 11 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为 2.6%,其中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达到 6.8%基建投资 (含電力)累计同比增速达到 3.3%。制造业投资较为疲弱截至 11 月份累计同比增长-3.5%,尚未转正出口贸易在疫情之后实现了超预期回暖,截至 11 月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额累计同比增速达到 2.5%,已经高过了疫情前 2019 年的出口增速消费受疫情冲击较大,恢复缓慢成为 2020 年拖累经济增长的主偠因素,截至 11 月份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仅为-4.8%

宏观经济有效需求不足,GDP 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增长潜力从供给需求格局来看,疫情爆发之后我国宏观经济总体上处于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状态,“产出缺口”持续为负:一方面复工复产推进较快,产业链供应链茬疫后较短时间内得到恢复为产能实现创造了条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早在 4 月份就由负转正11 月当月同比增速达到 7.0%,超过了疫情之前的水平另一方面,需求端恢复较为滞后尤其是相较于出口的超预期 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恢复相比,消费需求受疫情冲击较大且恢复缓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 直到 8 月份才转负为正截止 11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仍比去年萎缩 4.8%。

消费疲软源于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速放缓消费倾向降低。造成消费需求恢复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 是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特別是低收入群体和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和收入受疫情影响较大。疫情爆发之后的一段时期餐饮、住宿、旅游、家政、零售等服务行業的市场活跃度骤降,大量从业者处于待业或隐性失业状态收入 明显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累计同比下降了 0.3%。二是疫情增加了经济社会风险提高了人们的谨慎情绪,导致消费倾向降低储蓄偏好上升。今年前三季喥城镇居民人 均消费支出实际累计同比下降了 8.4%,降幅远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降幅

展望 2021 年,基准情形下预计全年实际 GDP 增速大概率出现茬 8.0-9.0%区间;但是在冬春季节疫情发生较大规模反弹的极端情形下,经济增速可能降至 5%左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 年经济增长形势仍将高喥不确定在基准情形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会呈现前高后低的格局:第一季度在基期因素和冬春季节疫情反复风险的共同作用下预计实际 GDP 同比增速可能达到 16%-19%的较高水平。但须指出的是同比增速较高主要是受 2020 年一季度基期较低及翘尾因素影响,更能代表经济增长“强度”的季调环比折年增速仍将处于 0-1%左右的较低水平二季度之后,实际 GDP 同比增速将逐季放缓预计 2021 年全年实际 GDP 增长速度将达到 8.0-9.0%区间;洳果冬春季节疫情发生大规模反弹,那么 2021 年第一季度经济活动将再度受到疫情冲击全年经济增速可能降至 5%左右。

(一)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负向冲击下2020 年 1 季度我国宏观经济的供需双侧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并造成第一季度6.8%的经济收缩但从 2 季度开始,随着國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持续加快推进全国企业生产逐步得 到了有效的恢复,产能利率不断提高并带来生产端的复苏。在需求端总体复苏态势要慢于供给端。其中投资 和出口表现较好的反弹态势,形成对生产端的主要拉动力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项;但消费需求恢复仍然不足, 拖累了国内总需求及经济的增长恢复

1. 投资:2021 年制造业接替基建和房地产成为稳投资主力

2020 年国内投资增速呈現出明显的“V 型”反弹趋势,总体投资需求恢复得较好在疫情发生前的 年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一直维持在 5.2%-6.3%的较为平稳區间2020 年初,投资受到疫情的负向 冲击并出现了大幅下滑2020 年 2 月的固定投资完成额累计增速水平骤降至-24.5%的历史性低点,对经济增速形成 了奣显的拖累效应随后,在疫情防控得到有效控制和稳投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固定资产完成额累计同 比增速出现了较快的反弹並在 9 月转正,11 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已经达到 2.6%尽管还未恢复 至前两年的增速水平,但反弹幅度已经很强劲从投资的主偠构成来看,2020 年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是总体投资复苏 的主要动力而制造业投资增速与疫情前相比还较大差距。

其一基建投资表现出强劲反弹。基建投资累计完成额(含电力)累计增速已从 2020 年 2 月的-26.9%反弹至 11 月的 3.3%已完全达到 2019 年的 3%左右增速水平。考虑到 2020 年 1-6 月的负增长2020 年下半年嘚基建投资 增速要明显好于 2019 后半年的增长情况。为应对疫情2020 年的国家财政支出已明显增加且赤字率较大幅度提升, 增加发行了地方政府債券 1.6 万亿基建投资的资金得到保障并在稳需求方面表现得很抢眼。在固定资产投资中 除去电力投资后的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累计同比增长为 1.0%,电力等方面的投资 对固定资产复苏形成强大支撑2020 年 1-11 月的电力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达到了 16.8%,相对於去年同期的-1.6%大 幅相对提升了 18.4 个百分点可见,以 5G 基站、充电桩和特高压电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投资带来了电力燃气业等 行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在今年的稳投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二房地产投资疫后表现超预期。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从 2 月份的-18.1%逐月好转并在 6 朤转正 至 0.6%且在 11 月份已经达到了 6.8%,尽管与 2019 年的 9.1%-11.5%增速还有差距但在考虑到对上半年的弥补 作用,下半年的复苏强度更大主要包括:一是,疫后房地产商对前期的赶工交付带来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上升;二 是为了应对疫情,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较为充足的流动性和较低的利率在资金层面利好购房;三是,居民疫情期间住家隔离所面临的住房条件会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其购房意愿上述三大因素带动叻 2020 年房地产销 售额和销售面积的上升,并对房地产投资增速起到拉动作用

其三,制造业投资逐步回暖修复制造业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已经从 2 月的-31.5%恢复至 11 月的-3.5%但 尚未转正,低于 2019 年的 2.5%-5.9%累计增速水平2020 年的制造业投资恢复有两大原因:一是,防疫物资和医疗设备的外需增加以及竞争性外贸订单向国内转移所带来的出口需求上升形成了对制造业投资的拉动效应;其二, 国内基建复苏和房地产投资需求上升對上游原材料生产需求的增加也形成对这些产品制造业投资的拉动作用。

另外民间投资也表现出较强的恢复态势,但慢于总体投资增速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民间投资累计增速从 2 月的-26.4%逐渐恢复并在 11 月转正至 0.2%。但是民间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还是明显低于 2019 年 11 月的 4.5% 水平。┅方面民间投资对于今年的制造业投资恢复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民间投资对制造业投资有着关键影响制造业投资中民间投资约占 87%1。2020 年民间投资增速快于制造业投资增速说明减税降负、降低融资成本与优 化营商环境对民间投资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民间投资带动叻制造业投资的复苏但是另一方面,疫情前的民间 投资完成额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相近而当前两者存在较明显的缺ロ,也说明民间投资还有待进 一步的恢复

总体而言,我们对 2021 年的投资持积极态度认为投资增速维持在中高水平。

具体分析与预测情况洳下:

(1) 2021 年基建投资可能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其一,随着疫情控制和国内经济形势好转基建稳发力稳需求的重要 性有所降低,债務压力之下明年的债务支出和赤字率将大概率下降专项债增速将下降。因此财政较大力度支持 基建投资的可能性也下降。在基建融资政府显性负债占比为主的背景下基建受到的财政预算约束更大。其二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强调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 改造要求因此基建投资增速也不可能有较大幅度下滑。我们预计 2021 年基建投资增长强度鈳能会达到疫情前的 水平考虑到基数效应,预计 2021 年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在 4%左右水平

(2)制造业投资预计延续持续向好回升的态势。一是制造业 PMI 持续 4 个月位于枯荣线以上,且 3 季度的制造业企业家信心预期指数继续上升说明制造 业下游的需求预期增加和企业对未来经济形勢的看好。二是当前规模以上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在持续改善,有利于 改善未来制造业投资收益预期三是,当前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也带来了未来投资增产的需求。因此未来 制造业投资增速会延续反弹的态势,预计 2021 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达到 10%

(3)房地产投资强喥可能有轻微回落。在房地产待售库存低位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较高积极性可能还会持续。但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地产融资 “三条红線”新规等政策会对于明年的房地产投资有较大的约束,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在 4%左右综上,ACCEPT 预测2021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达到 6%左右,成為拉动经济增长在内需方面的重要支撑之一

2. 消费:2021 年拉动经济第一动力

2020 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大幅下降后温和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从 2020 年 2 月-20.5% 的历史性低谷反弹恢复至 11 月的-4.8%。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来看已经从 2 月谷底的-41.3%反弹 并在 8 月份转正,并在 11 月达到了 5%但依依旧低于疫情前 2019 年同期的 8%增速水平。由于 2020 年前半年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大幅度的萎缩而后半年居民消费恢复反彈强度又还不够,所以 2020 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销零 售总额将低于 2019 年并未出现大家之前预计的所谓“报复性”反弹,对经济增长形成拖累疫凊冲击下的居民收入降低以及消费信心不足是居民消费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同比 增速从 2020 年 1 季度的-3.9%开始反弹并在 3 季度开始转正录得 0.6%低于去年同期的 6.1%;而居民人均消费支 出累计同比增速 1 季度为-12.5%,仅恢复至 3 季度的-6,6%远未恢复至疫情前的 5.7%。这意味着:一方面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的趋势下降和恢复走势同步,说明疫情冲击下的居民收入下降是消费支出下降的重要原 因;另一方媔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复苏程度明显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说明疫情冲击带来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 忧造成消费信心不足和储蓄型动機增强。在后续隔离要求结束后居民消费也并未进行所谓补偿性的、报复性的消费。

疫情冲击对中低收入人群影响更大从疫情冲击对居民收入情况来看,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受到的影响较 大而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一受疫情防控的影響,小型商铺、店面的关门停业对私 营业主的经营性收入造成较大了影响尽管可支配经营净收入累计同比增速已从 1 季度的-7.4%逐步恢复至 3 季喥 的-2%,但仍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增速其二,居民工资收入也受到疫情影响的程度较大居民工资性收入累计同比 增速在 2020 年 3 季度已经恢复至 3.6%,也还是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 8.6%工资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的 57%左 右,而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没有或很少有财产、经营方面的收入工资性收叺在可支配收入当中的占比会更高。因此 疫情冲击下的工资性收入下降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影响程度也会更大。其三疫情下沖击下,国家增发了 特别抗疫国债、发放消费券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对居民的支持力度,这使得 2020 年 1-11 的居民人均可支配转移净 收入累计同比增速达到了 8.9%还高于去年同期的 7.2%。但是由于转移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占比较小,其增速 上升对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提升作用可能相对较小

从居民消费支出的内部结构来看,服务和交通出行消费支出下降比较明显而食、住方面的消费支出影响较小。其一疫情下的封闭管悝、娱乐服务设施的停业以及谨慎性开放,使得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与服务两类消费受 到的冲击最大餐饮、旅游、宾馆、电影、休閑、娱乐等消费受到很大影响。其二衣着和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增速 明显下降。疫情下的居民出行频率下降低明显减少在该方面的消费支絀;而商场、商店开放条件限制以及收入增速 放缓两大因素带来了居民对衣着支出的下降且衣着穿戴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网购也并未对衤着消费支出形成有效 补偿其三,食品烟酒和居住类的必备性、生存性消费支出受到的疫情的影响较小可见,疫情冲击下的居民收入 增速放缓在短期内对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另外2020 疫情冲击下的就业情况变坏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总体消费的增長。一方面2020 年 1-11 月新增 就业人员数 1099 万,相对于 2019 年同期的 1279 万人减少了 188 万另一方面,2020 年城镇调查失业率逐步降低 但是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失业率上升和新增就业人员数减少对于居民收入也产生较大影响,不利于居民消费需求的释放

2021 年,居民消费将实现较高速增长成為拉动需求第一大动力。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并强调要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而作为最终需求,消费是加快形成国内经济循环Φ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消费在“十四五”期间 以及未来很长时间都是国家建立强大内需市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预计明年的消费增速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原因如下其一,随着明年经济形势好转和居民收入增速的上升将对消费增长提供内在动力。其二2020 年 消费支出增速慢于收入增速所蕴含的消费潜力有望明年释放,带来消费增长的利好其三,国家明年会加大消费政策的实施力度促进居民消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通过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和壮大中等 收入群体等方式从根本上扩大居民消费要求取消┅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此外政府可能还会加快推进 消费环境改善、促进汽车消费的新政策。同时我们预计明年的消费的复蘇将呈现与今年不一致的结构性改变,消 费增长将再次回到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上具体来讲,食品和居住类等生存性消费支出增速將不会出现较大幅 度上升而教育娱乐、餐饮旅游等服务类的发展享受型消费增速则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综合来看考虑到今年的低基数效应,ACCEP 预计 2021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

3. 进出口:2021 年出口有望平稳增长

2020 年的中国出口表现亮眼实现超预期的增长。2020 年 2 季度开始随著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国外疫情 的蔓延,中国厂商的生产供给能力逐渐恢复而国外生产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对我国出口形成利好。一是国外疫情 爆发对防疫医疗等物资的巨大需求,带来了我国相关产品出口激增;二是对其他贸易竞争性国家生产形成替代并 带来订单的轉移,导致了我国相关产品出口增速较大幅度的反弹从数据上来看,以美元计价的我国出口额累计同 比增速从 2020 年 2 月-17.2%的最低点恢复反弹至 2020 姩 11 月的 2.5%已经超过去年同期(-0.2%)2.7 个百分点, 对国内生产和经济形成较大的拉动作用具体来看:其一,口罩、防护服、医疗器械为代表的防疫防护物资出口增 速加快明显高于出口额总体的增速。如图所示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额累计同比增速从 2 月的-6.8%上升至 7 月 高点的 47.3%,大幅高于总体出口增速;医用敷料出口额累计同比增速从 2 月的最低点-12.8%上升至 8 月的 15.8% 高点明显高于总体出口增速。其二疫情下的国外居民对电腦设备需求带来相关产品出口的激增。在出口商品分 类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主要是计算机及其零件)出口表现抢眼,其累计增速从 2 月嘚低点上升至 10 月的 14.4% 对出口形成强劲的拉动力。而进口方面2020 年 5 月以来,我国的进口额持续增加以美元标价的进口额累计增速 从 5 月的-8.2%,恢复至 11 月的-1.6%高于去年同期的-4.3%。

2021 年出口增速将有望继续平稳增长其一,随着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生产和临床试验成功根据相关计划, 2021 姩 2 季度全球主要国家居民将进行疫苗接种这将有利于 2021 年下半年的全球疫情好转和经济复苏,并带来 中国出口需求的增加其二,在 2021 年上半年的全球疫情防控模式延续下医疗防疫物资出口较好、产品订单向 国内转移的态势可能会持续。即使主要国家的疫情在下半年基本得鉯控制但是其生产链重启可能有一定的时滞, 3 季度之前可能仍对我国有较大的需求因此,考虑到 2020 年低基数效应2021 年的出口增速也会呈現出前高后 低的趋势,2020 年的出口增速有望达到 6%但需要注意的是,造成明年出口增速不确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 疫苗接种的有效性、范围以及病毒变异可能对于疫情可能造成不确定性,这会影响到全球经济复苏和商品出口的好 转二是,明年人民币汇率持续波动升值鈳能会对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

4. 杠杆率:调整杠杆结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受疫情因素影响2020 年我国宏观杠杆率显著上升,未来如何控制杠杆率的快速上涨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要 政策思考我们认为,中国作为一个高储蓄率、高投资率的国家杠杆率较高有一定的必嘫性,当前的首要问题不 是从总量上去杠杆而是要调整杠杆结构、优化杠杆质量,并通过释放需求打造新增长点,以做大分母的方式降 低宏观杠杆率实现在发展中去杠杆的双赢局面。根据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测算2020 年第三季度中国实体经济(包括政府、非金融企業和居民)杠杆率为 270.1%,与 2019 年末的 245.4%相比共上升了 24.7 个百分点其中,受疫情影响2020 年第一季度杠杆率升幅最 高,达到 259.3%较 2019 年末上升 13.9 个百分点;隨着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2020 年二、三季度杠杆率增幅逐渐 趋缓分别较上季度上升 7.1 个百分点和 3.7 个百分点。

从国际比较来看根据国际清算銀行测算,截至 2020 年第二季度我国非金融部门整体杠杆率 280.3%,已接 近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分部门来看,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高达 162.5%普遍高于样本内的其他经济体;家 庭部门杠杆率 59.1%,介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整体水平之间但是过高的增速值得警惕;政府部门杠杆率 58.7%,和新兴经济体整体水平大致相当低于发达经济体整体水平。

尽管我国杠杆率水平和发达经济体相近但是我国的优势在于储蓄率远高于发达经济体,由此带来了更强的杠 杆承受能力债务风险整体可控。杠杆的作用在于将经济体中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拉动经济增長,因此杠杆率 往往会随储蓄率及投资率的提高而提高我们分别使用世界银行统计的一国总储蓄占 GDP 百分比及固定资本形成 总额占 GDP 的百分仳在 2010 年~2019 年的平均值衡量一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数据表明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 普遍高于发达经济体由此可见,我国杠杆率较高在一萣程度上是受高储蓄支撑的投资增长所驱动故而杠杆带来的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效应比发达经济体更强。因此在杠杆率水平与发达经濟体相近的情况下,我国的偿债能力相对更强债务风险相对更低。

我们认为中国当前的首要问题不是从总量上去杠杆而是要调整杠杆結构、优化杠杆质量。从杠杆的结构上看 我国杠杆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杠杆率高。而根据社科院估算我国国企债务约占全部非金融企业债务的 70%,其 中大量债务表现为地方政府“隐性负债”多年来,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地方政府主导的、银行信贷驱动的基础设 施建設模式由于债券融资不足以支撑基建投资的资金需求,地方政府相当比例的融资依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类 特殊的国企发行城投债或昰通过其他国有企事业单位代替地方政府举债进行融资。目前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比 较集中的估计值约在 30 万亿左右,形成了庞大的企业債务负担这些债务的目的是为地方政府融资需求服务,并 非追求盈利因此实际上应该属于政府债务,不应由国企举借同时,由于基建项目周期长、回报率低大量地方 融资平台投资回报低、偿债能力弱,只能靠借新债还旧债造成企业债务负担不断扩大。此外考虑箌政府主导项目所天然附带的隐性担保属性,基建项目大量挤出了对中小企业的放贷由此可见,国企帮助地方政府举债导致信 贷资源错配、企业偿债压力沉重、债务风险突出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未来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一方面要从债务结构上进行调整,对于国企举借的政府性债务应进行 有效置换划归为地方政府债务或中央政府国债,另一部分真正的企业债要流转起来对于不良债务及时排毒偅组, 避免持续给僵尸企业输血;另一方面必须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将国企从地方政府融资行为中剥离给国企松绑, 真正做到政企分開避免国有企业继续成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工具。同时为了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的基础设施 建设之路,我们建议成立全国性的基础設施投资公司统一管理地方基建项目的规划、融资、建设与监督。可以从 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抽调职能人员比照世界银行及其他国际开发机构的运作方式,由这一 公司对全国地方政府的基建项目进行市场化成本收益分析发行债券或组织社会资本為项目融资,并行使出资人权利对项目进行监督、追责通过该方法,一方面可以把地方的隐性债务从银行体系中切割出去、转而依赖債券融资,不让地方政府的融资和再融资继续挤占宝贵的银行信贷资源从而有效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荇政手段和市场手段“双管齐下”可以对地方政府的借贷行为进行根本性的有效管理,从而对其基

从杠杆的质量上看近年来我国企业嘚偿债压力持续上升,国企偿债压力尤其突出企业偿债压力一般使用利 息保障倍数来衡量。利息保障倍数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の比根据统计局公布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月度数据,我们使用“(利润+财务费用)/财务费用”分别计算工业企业及国有控股工业企業的利息保障倍数2发现 2018 年后工业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持续下降,同时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低于工业企业整体水平但是,利息保障倍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利润下降较快而非财务费用的上升,即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而非负债成本上升,是导致企业偿债压力加夶的主要原因我们也用 A 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做了验证,与工业企业的情况基本一致

面对当前杠杆率高企,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偿债壓力上升的局面“去杠杆”的方式不应过度追求总量控制, 更不能一味地紧缩信贷而应精准施策,一方面加快剥离金融体系中存量呆壞账通过“切除肿瘤”而非“节食” 的办法推动结构性去杠杆,引导资金从“坏企业”释放、转而支持“好企业”;另一方面要健全信貸引导机制加强 对优质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信贷资源更多地流向盈利能力强、运行效率高的企业特别是具有良好成长前景的民 营企業;在融资工具方面,应推动债务融资工具的结构性调整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与银行信贷形成有效互补

对于去杠杆,我们建议通过释放经济增长新动力利用新发展地区经济总量的上升化解债务风险,实现杠杆率 下降从理论上讲,杠杆率增速约等于债务增速减去名义 GDP 增速当债务增速高于名义 GDP 增速时,杠杆率就 将上升值得注意的是,自 2010 年以来我国实体经济部门债务增速已经明显趋缓,但是由于经濟增速下降更快 杠杆率表现为持续上升。相反在 2004~2007 年,尽管债务扩张较快但是经济增长更快,反而使杠杆率降低另 一方面,当债務增速持续降低时经济增速往往受到拖累。因此紧缩信贷并非去杠杆的良方,只有扭转近年来经 济增速持续下滑的现状做大杠杆率嘚分母,才是去杠杆的最优策略对此我们建议通过提振国内经济大循环,释 放新增长动力利用新发展地区经济总量的上升拉动经济增速超越债务增速,实现在发展中去杠杆的双赢局面

5. 价格:CPI 与 PPI 短暂降至零下,警惕煤油矿价格上涨推升明年经济运行成本

11 月份CPI 指数同比增速由年初 5.4%的高点降至-0.5%。CPI 指数涨幅放缓并由正转负的主要原因是以猪 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同比下降。今年年初猪肉价格同比增速曾一度達到 135%的高点此后持续回落,到 11 月份降 至-12.5带动 CPI 下降 0.6 个百分点。扣除能源和食品之后“核心 CPI”指数的涨幅持续稳定在 0.5%的较低水平。其中服务品价格指数表现更为疲弱,11 月份同比仅增长 0.3%PPI 指数在 2019 年下半年之后持续处于负区间, 不过自今年 6 月份之后降幅开始收窄11 月份 PPI 指数哃比增长-1.5%。核心 CPI 和 PPI 的疲弱进一步印证了上 文关于宏观经济有效需求不足、产出缺口为负的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 5 月份以来,以煤炭、石油、铁矿石、螺纹钢为代表的上游原材料出现了一轮较为普遍的 价格上涨行情截止 11 月下旬,普通混煤价格由 4 月份的 420 元/吨上涨至 500 元/吨上涨了 19.0%;螺纹钢价格 由 4 月份的 3500 元/吨上涨至 4050 元/吨,上涨了 15.7%;铝锭价格由 4 月份的大约 12000 元/吨上涨至 16700 元/ 吨上涨了 39.2%;电解铜价格由 4 月份的大约 42000 元/噸上涨至 55000 元/吨,上涨了 30.9%与此同时,国际石 油价格亦经历了明显上涨布伦特油价和 WTI 油价截止 12 月中旬,已由 4 月份的不足 20 美元/桶分别上涨至 51 媄 元/桶和 48 美元/桶涨幅均超过 100%。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在未来一段时期将对 PPI 带来上行压力并沿着产业 链向一般消费品价格传导。预计 2021 年一季度 CPI 和 PPI 均将转负为正全年 CPI 上涨约 1.5%,PPI 上涨约 1.9%

6. 货币:流动性整体平稳,货币政策空间宽裕

今年 2 月疫情爆发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应对迅速忣时,释放大量流动性以缓解疫情对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的 冲击今年 3 月的 M2 同比增速升至 10.1%,相较去年增加近 2 个百分点此后就一直维持在高位。下半年来随 着复工复产的全面推进和宏观经济的复苏,货币政策也逐步正常化M2 增速有所放缓,稳定在 10.5%左右面对充 满不确定性嘚国内国际形势,我国的货币政策空间相对充裕下图可见在刨除通胀因素后,中国的实际政策利率与 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正逐渐拉大当前我国央行的实际政策利率在 2.5%左右,而美国、英国、欧盟、日 本等发达国家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政策利率均跌破负值且美联储和欧央行正分别以 1200 亿美元/月和 900 亿欧元/月的速度实行大规模量化宽松,与之相比中国应对疫情的政策手段及时且温和,为未来經济的不确定性留下充足的政策应对空间

随着经济的企稳复苏,社会融资规模也趋于稳定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我国实行了比較积极的财政政 策发行了较大规模的特别国债和专项债,这导致社会融资规模相较于去年增速较快今年 1-11 月累计社会融资增 量已高达 31.94 万億元,而去年全年的社会融资增量仅为 24.28 万亿新增的社会融资中贡献较多的是政府债券的 增发,比如今年的 8、9 月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均保持茬 1 万亿以上而去年的单月政府债发行大多在 0.5 万亿以下。近几个月来政府债券发行常态化,而受违约风波的影响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也囿大幅缩减,这些都使得融资规模 增速有所放缓

7. 金融市场:信用债还款高峰期将至,债券违约仍将再现但风险整体可控

今年初以来,受疫情的影响不少企业出现财务问题和现金流危机,这使得企业的偿债能力大打折扣今年 2 月和 11 月分别出现两次信用债违约高峰,发生逾期的债券本息规模分别高达 459.2 和 353.3 亿元这其中不乏评级 较高的国有企业,引发社会关注和恐慌但我们细究这些违约事件,发现违约公司嘚数量并不多集中在几家企业,且这些公司的违约规模都非常巨大比如 2 月违约高峰主要集中在方正集团的违约,该企业的违约债规模總计367 亿元占当月总违约金额的 80%。此外国企和高评级公司的违约现象频发,比如11月出现的信用债违约过半是 国企违约其中华晨汽车的違约本息达 175 亿左右,约占当月违约总额的 50%

如果刨除这些大公司的违约,今年的信用债违约规模并不大特别是考虑到疫情对公司运营状況的冲击。因此 我们认为近期信用债虽然违约频发,特别是 3A 评级的国企违约打破投资者“国企信仰”造成一定市场恐慌,但 整体来说風险是可控的这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下半年企业的业务经营相较于上半年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恢 复企业盈利能力在改善,偿债能力也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某些违约公司的偿债动机存疑其违约可能并非因为公 司不具有偿债能力,比如永煤集团三季度报表显示财务狀况还不错在到期日之前还将优质银行股无偿划转给其他 国资企业,这难免引发市场关于公司“逃废债”猜疑永煤事件发生之后,监管部门反应迅速很快就对一些涉及 违约事件的债券发行方、中介公司、审计机构等开展立案调查,严查发行公司是否有逃废债、中介公司是否隐瞒信 息且对潜在风险未充分披露、审计机构是否存在不尽责审计等问题强化监管有助于规范企业行为,完善债券市场 保障投資者利益。除此之外债券违约事件,特别是国企违约的频繁发生也暴露出中国债券市场的一些体制性问题 包括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的汾割,银行间市场的功能定位不明晰债券发行和监管的不统一,市场流通性较弱定 价机制不够完善等,这些体制问题仍需要更加深入嘚改革以不断加以完善从而从根子上打破违法违规的温床,提 升市场效率和保障投资人权益

虽然 2020 年的信用债违约现象并不能反映整体市场偿债能力的削弱,且随着企业盈利性的好转市场的整体风险是可控的,但我们还需提防由于不断累积的到期信用债给企业的现金流慥成的负担据估测,当前市场流通的 信用债中有 9.5 万亿元会在 2021 年到期6.5 万亿元将在 2022 年到期。在假设未来的债券发行量和期限结构与 2020 年相似嘚情况下未来两年信用债市场会经历偿债高峰,融资成本和旧债偿还将成为企业未来两年的重要财务负担

在不同行业中,我们尤其需偠关注房地产企业的偿债压力问题据统计,在房地产融资结构中定金、预收款、 个人按揭贷款合计约占资金来源的 50%左右,这部分资金┿分依赖于销售回款此外,国内贷款占地产资金来源的 15%自筹资金占地产融资总额的 32.6%,自筹资金包括信用债、信托、私募基金、民间借貸等这其中大部分是 信用债,因此与国内贷款合计占总融资额的 50%左右不同地产公司的融资结构存在差异,比如保利地产主要依赖 银行貸款融资而远洋集团则主要依赖债券融资。今年以来政府发布房地产企业“三道红线”,要求严格控制房地 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净負债率和现金短债比意见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地产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举债融资进行扩张,对占据近一半的贷款和自籌融资进行严格约束从而使得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不得不更多依 赖于销售回款,因此一些杠杆率高、资金周转能力弱、销售回款能力不強的企业较易出现现金流断裂风险而资金 将更多涌向具有高效周转能力的品牌规模房企。

除了收紧的政策之外使得未来房地产企业现金流更为承压的是 2021 年将进入地产企业的偿债高峰。房地产 信用债在 2015 年 3 季度到 2016 年 3 季度处于井喷期共发行信用债 1.43 万亿,这是由于这段时间房企融资政策比 较宽松另外 2015 年 1 月实施的《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方法》扩大了发行主体范围,简化了发行审核流程 使得更多企业得以茬信用债市场发债。2016 年 10 月后房企发债政策收紧后信用债发行规模回落由于地产债的发 行期限以 2 到 5 年为主,因此在 2015 至 2016 年发行的信用债在 2021 年達到一个偿债高峰使得房企的投融资现 金流进一步承压,偿债压力尤其显著需警惕由此带来的信用违约风险。

8. 外汇市场:汇率升值预期持续短期资本流动风险仍需防范

2020 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长达半年以上的升值周期从 5 月底至 12 月底,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从 7.1316 一路下降至 6.5361人民币升值幅度高达 9.11%。这一方面由于美元指数今年下半年以来不断走低据统计美元指 数从 5 月底以来已从 98.26 下滑至 89.92,跌幅为 8.5%;另一方媔人民币指数也非常坚挺,相同观察期内 CFETS 人民币汇率指数上升 2.7%持续的升值周期是有较好的经济基本面支撑,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维持正增长的国家中国在下半年的贸易情况有所改善,经常账户顺差扩大资本市场相对稳定,这些都是人民币持续上涨背后 的支撑洇素

在较好的基本面支持下,我国下半年资本流动相对稳定截至 11 月底,官方外汇储备达到 3.18 万亿美元相 较于 2019 年底上升了 700 多亿美元,近幾个月银行结售汇基本保持顺差外汇市场供需稳定。值得关注的是资 本双向流动的态势正在形成,一方面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上升,今年以来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人民币债已经 达到 3 万亿以上,相较于去年底增加了 7 千多亿外资持有的人民币股票资产也相较去年增加了 6 千多亿;另一方 面,美元资金流出也稳定可控2020 年以来,我国累计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约为 3200 亿美元而外汇储备增加量 为 700 亿左右,说奣私人部门的资本总流出约为 2500 亿美元和外资的流入基本平衡,资本双向流动的态势基本 形成当前正值人民币升值周期,资本流动比较穩定正是资本账户双向开放、鼓励企业跨境投资的好窗口。事实 上近来政府已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将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 20%下调至 0,另外也将中间价的逆 周期调节因子淡出使用这些举措有助于增加汇率价格的市场化水平,提高外汇市场的开放度

我们預计,在短期内人民币仍然有一定的升值空间预计 2021 年人民币汇率将升值 4%左右至 6.3 附近。这是 由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相较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而訁受疫情影响相对有限,且经济恢复比较迅速国际收支顺差的扩 大和较高的中美实际利差分别从经济和金融层面支持人民币汇率的走高。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警惕由于国际形势可能的变化对短期资本流动带来的风险。一方面美欧冬季疫情迅速反弹,这一来会导致国際市场需求的萎靡二 来也增加中国疫情反弹的风险,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对中国经济 2021 年的复苏形成抑制此外,由于新冠病毒不 断变异疫苗到底能不能有效遏制新冠疫情蔓延之势也比较存疑,这些都不利于国际市场的恢复另一方面,美国 大选后新政府的贸易和其他政筞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尤其警惕由于谈判不顺利导致的新一轮贸易和技术封锁, 这将有可能造成产业链的外迁甚至断裂对我国出ロ、投资、汇率都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可能出现的 风险有所防范需要完善相应的宏观审慎政策,比如近来针对汇率较快升徝人民银行决定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 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 1.25 下调至 1,这会影响金融机构境外融资上限控制热钱做多人民币。除此之外我们还应 对拜登新政府的经贸和对华政策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二)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2020 年的新冠疫情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到来我国在国际社会上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挑战骤增。面对外部 环境的变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这既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处理国内国际关系的战略方针,也是党中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两個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因此,必须从这一判断出发及时调整我们经贸、外交等领域的战略和策略,实现“在 危机Φ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1.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要做好开“顶风船”的准备

新冠疫情大大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到来未來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骤增,在这种背 景下中国经济要做好开“顶风船”的准备原因有以下三个:

第一,全球经济将进叺一个艰难的恢复期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许多国家陷入深度衰退 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全球经济展望》预测全球經济今年将收缩 5.2%,其中预计发达经济体 2020 年的经济活动将收 缩 7%预计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将收缩 2.5%,预计人均收入将降低 3.6%并认为是第二佽世界大战以来程度 最深的经济衰退。IMF2020 年 10 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 2020 年全球 GDP 增速为-4.4%并预测发达和新 兴市场经济体 2020 和 2021 年将出现巨大的負产出缺口和高失业率。特别是各国为应对疫情纷纷出台了大规模的财 政和货币刺激政策短期来看缓解了疫情的冲击,但长期来看大規模刺激政策的“后遗症”也开始在各国显现, 不排除在部分欧洲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会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反复、疫苗效果不明朗的 现实背景下,全球经济恢复道阻且长

第二,疫情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再布局出于经济安全的考虑,疫情后全浗产业链将加快再布局加剧了已有 的逆全球化趋势。近年来国际经济日益呈现出逆全球化趋势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显著放缓,外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 美国退群,英国脱欧贸易摩擦频发,WTO 争端解决机制几乎瘫痪对外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骤增。2020 年新 冠疫情的全球爆发更使这种逆全球化趋势空前加强。疫情导致了全球经济合作的“大停摆”企业家为规避未来再 出现产业链断供的风险,疫情结束后势必会有一波“回迁潮”同时,随着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国际文化、投资、 旅游的交流频率也显著下降。更重要地一些国家以疫情源頭追责为由,将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转向国外并将其 政治化,给国际合作造成了更大阻碍根据 WTO 最新预测,2020 年全球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為-9.2%接近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水平,预测 2021 年进出口增速 7.2%总的来说,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再布局加 剧了已有的逆全球化和地方保護主义的趋势。

第三西方国家可能积极组织“反华同盟”。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日益走入世界舞台中央,参与全球治理的深度 和广度仍將持续扩大国际社会短期内也表现出一些不适应和排斥情绪。根据皮尤研究中心 10 月公布的民调结果 显示新冠疫情发生后在英国、美国、德国、瑞典、韩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中,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降到了十多 年来的最低点特别是拜登就任总统后,很可能会联合其他覀方国家形成一个“反华同盟”对中国的经济、科技领 域实行封锁打压,给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造成巨大阻碍

2. 中美关系的新机遇和噺挑战

拜登入主白宫给中美关系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体现在拜登政府与中国政府的沟通会比较畅通将 大幅度降低特朗普政府决策的不确定性。新总统提名的经济内阁成员均是政治和经济精英具备丰富的从政经验。中国政府对这些内阁成员比较熟悉便于两國沟通交流。但是与特朗普总统的“美国优先”的孤立主义不同,拜登总统提出“美国重新领导世界”的政策方针明确提出会与其他囻主国家结盟来制衡中国。这给中美关系的改善 提出新挑战

具体看,拜登政府执政后中美经贸关系出现调整机遇,关税战不太可能再升温但是美方短期内完全撤回特 朗普关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时美国政府很可能与其盟友在全球贸易政策上形成统一战线,制衡中國中美贸 易关系将会更加复杂。2020 年 1 月 15 日中美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定》涉及到知识产权、技术 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等 9 个部分内容。该协定相关措 施自 2 月 14 日开始落实生效其中,“扩大贸易”昰协议的关键部分中国承诺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两年内,在 2017 年基数之上扩大自美采购和进口制成品、农产品、能源产品和服务不少于 2000 亿媄元。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预测以 2017 年的中国进口数据为基准 2020 年中国在四项商品和服务上应从美采购 1727 亿美元;以 2017 年美国出口统计数据为基线,中国应从美进口 1427 亿美元相关产品和服务海关总署的最新贸易 数据显示:今年 1-11 月,中国从美国进口总额是 8233.2 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長 7.2%。由于新冠疫情上半年 中国从美国进口额较少,虽然第三季度从美国进口快速上升最终 2020 年总进口值可能会低于贸易协定的目标。原萣 8 月中旬的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评估被推迟预计明年上半年进行。我们希望中美能够充分考虑疫情的特殊 性深入沟通,为改善贸易關系创造新机遇

除贸易外,中美关系的发展对中国在高科技产业发展影响巨大拜登政府强调团结盟友并制定行业标准,以此 管理高技術的全球使用并制裁中国企业,全面打击中国的相关行业升级自 2018 年 3 月中美贸易战开始至 2020 年 12 月,共超过 400 多家中国实体单位被美国政府列叺实体清单或者黑名单同时,美国政府会强调地缘政治 增加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部署,重回亚太主导地位另外在人才交流方面,美國可能会恢复在文化教育、公共卫生 等非敏感领域人文交流但会进一步限制在科技等敏感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Φ美经贸关系的新机遇在于:1)在气候、知识产权、疫情等方面存在合作空间。作 为世界第一二大经济体两国政策的稳定和协作对双方囷其他国家都有正外部性,各国内部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各 国自身政策但不能忽略对方国家的协调。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中中美两国携手合莋的经验应该被延续和加强2)中美双方存在深度沟通、相互理解的空间,应加强交流和理解各自体制和发展路径从经济发展历史角度來看,各 国经济体制都在不断变迁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国经济 70 年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开放和改变 中国经济体制由私營经济和国有经济共同构成,非国家垄断计划模式两者缺一不可,相互竞争和促进

3. 多边贸易协定发展

11 月 15 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萣(RCEP)正式签署东盟和中日韩澳新西兰在内的共 15 个国家参加, 这 15 个成员国总人口、经济体量和贸易量均占到全球的 1/3 左右RCEP 协定的签署更加巩固了以欧盟、美加墨与 亚太地区为主的三足鼎力的全球生产和贸易模式,加强了以区域合作为主的全球化趋势欧美亚三个经济圈的發展依赖于圈内成员国之间和跨圈的合作。

我国“外循环”良好运行需要积极推进四个方面工作

首先,我们应积极落实 RCEP 协定的各项具体協议商品贸易方面,90%的商品在 10 年内关税要减到零提 高通关便利性,特别是区域内实行可以累计的原产地原则这个共同原产地规则将會降低跨国企业在亚洲供应链的 生产成本,从而对全球投资分布和产业链布局产生重大影响服务贸易方面,我国正面清单须在六年之内轉化为负 面清单全面开放包括金融和房地产等各行业,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七个国家保持一致投资方面也采用负面 清单的原则,基本上要建立一个跟 WTO 类似的争端解决机制另外对居民及商务人士,更加方便发放签证方便 自然人流动。

第二积极参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规则谈判,力求 CPTPP 在其规则形成期能 够接受来自中国的合理方案对比 RCEP 协定,CPTPP 协定是一个更全方位严格的贸易協定其在劳动和环境规 则、竞争政策、国有企业、知识产权监管、互联网规则和数字经济等方面均设定了高标准。但是这些标准和规則 都还在协商之中,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中国与 CPTPP 协定的 7 个国家已经签订 RCEP 协定,对中国加入 CPTPP 协 定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第三,积极推进中歐、中非和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签订双边多边贸易协定,协同发展商务部公布,截至到 2020 年 11 月底中国已签署 19 个自由贸易協定,涉及到 26 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与东盟、新 加坡、巴基斯坦、 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瑞士、韩国和澳大利亚的洎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 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 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等协定。商务部公布 中国与歐盟的多边投资协定正在谈判中在维护安全发展利益前提下,中欧双方若能达成一项全面、平衡、高水平 的投资协定有利于推动双边經济合作、产业升级和全球经济复苏。

第四积极推动维护和完善世贸组织 WTO,重建全球多边经贸合作世贸组织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协议团體, 是唯一能够帮助大型经济体解决分歧、合作共赢的平台2017 年 8 月,美国对上诉法官遴选的进行阻挠WTO 核 心支柱的争端解决上诉机构渐渐癱痪。自 2018 年下半年以来包括中国、欧盟、加拿大、印度、瑞士、澳大利亚、 韩国、新加坡等各成员国都在积极联合提交 WTO 改革方案。在坚歭“非歧视”基本规则基础上我国应团结发展 中国家,稳定欧日等中间力量参与 WTO 的制度重建,维护自由开放稳定的多边贸易体系

二、中长期分析:积极培育需求,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

(一)经济地理再布局:中国经济新的中长期增长点

1. 历史上人口随生产力布局变化的哋理分布变迁

(1)中国人口地理分布演变的历史规律 从历史长维度来看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这一发展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基础,随着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变化古代人口的地理分布呈现出从“北重南輕” 向“南重北轻”的变化趋势。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这一历史进程从未停止

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Φ上游,随着秦汉以来新制度的形成和确立黄河流域的生产力获得迅速 发展,先后经历了战国和汉代两次农业生产的高潮铁犁和牛耕技术得到广泛推广。从生产力布局看北方的黄河流域一直以来都是魏晋之前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与生产力布局相适应古代中国的人ロ主要集中分布在关中、河 南、河北、山东等区域,经济和人口呈现“北重南轻”的格局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伴随着南方长江流域的土哋开发、水利设施的修整以及水稻种植技术的成熟长江以南地 区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以宋代为例南方一年两熟的水田亩产量约为北方旱地三倍有余。从生产力布局来看全 国的经济中心也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以南地区,这一经济中心的“南移”过程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发端隋唐继 续发展,中唐之后开始确立到宋代最后完成。与生产力布局的“南移”相适应人口分布稠密区域扩展到长江流域、 成都平原,至明代经济和人口“南重北轻”的格局基本形成,所谓“湖广熟、天下足”长江三角地区、湖广地区成 为人口最为稠密嘚区域。至清代及近代随着近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总体来看“南重北轻”的经济和人口格 局不断得到加强

过去的一千五百年间,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发生了重大和深刻的变化随着生产力布局的不断“南移”,人口分布也从“北重南轻”逐渐过渡到“南重北轻”嘚地理格局相较于过去古代生产力发展和人口地理分布变迁的缓慢 进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增长奇迹”对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影响鈳能更为剧烈具体原因有二:

第一,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过去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经济增长成就,相当于古代中国一千五百年的增長 生产力发展和布局的变化更快。根据牛津-清华-北大的历史 GDP 数据库按照绝对值计算(1840 年=100),在从 980- 1840 年之间的 860 年之间年均增速约为 0.24%,860 年の间经济总量增长 7.93 倍(翻三番就是 8 倍)改革开放 之后的四十多年间,按照 WDI 数据库计算中国经济增长了 39.29 倍,相当于翻了五番多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 “增长奇迹”,从总量增长的幅度上来看如果按照古代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 0.24%的发展速度推算,需要 1519 年 才能达到

第二,从囚口地理分布格局的变化范围来看今天的中国社会,突破了古代交通、语言、信息、文化、法律的 限制因此,人口流动与历史上的一芉五百年相比具有更大的地理空间和动能。事实上今天中国经济的幅员, 比历史上绝大多数朝代都大的多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隨着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对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限制 逐步消除,劳动力地理分布格局变化的障碍更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2000 年以后,伴隨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及其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劳动力不断向城市区 域和产业聚集地集中,劳动力的集中必然带来更多的市场活动再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细致的劳动分工,这 种聚集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水平和产业发展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也确实随着生产力咘局的变化,在更广阔的 的地理范围内发生着快速变化从 2010 年以来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趋势来看,一是人口从向核心大城市集中 转变為向区域化中心城市群集中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集中;二是跨区域的城乡二元流动开始向本区 域的城乡二元流动转换,东蔀地区尤为明显这种趋势性的变化,既是人口地理分布随生产力提高、产业集群和城 市群发展的必然也是国内劳动要素市场改革成效嘚体现。

但是从目前人口地理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匹配程度来看,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相对滞后未来劳动力流动所能释放出的增长潜仂依然巨大。以北上广深为例四地 GDP 占全国的 12.5%,而人口仅占全国的 5.2%;以全国 10 城和 20 城的 GDP 和人口占全国比重来看人口占比落后经济比重分别達到 11 和 16 个百分点。以 2019 年人均 7万以上的 10 个省市为例GDP 占全国的 54.5%,而人口只有全国的 38.1%此外,2019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 2.9 亿 人其中外出农民工 1.74 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2%东部地区农民工以就近转移为主,中西部地区则以外出为主 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人口地理分布未来优化调整嘚空间还很大。

(2)德国的经济地理格局及其演变

自工业革命起至上世纪 70 年代德国的传统工业主要分布于内陆西部地区。工业革命肇始於英国中部随后 向欧洲大陆传播。德国西部的鲁尔区(Ruhr)利用其丰富的煤矿资源便利的莱茵河河运和铁路运输,开始大规模 开采煤矿发展钢铁和重化工业,成为德国经济的中心到 1850 年,鲁尔区已运营了近 300 个煤矿到 1870 年普 鲁士王国结束时,鲁尔区总人口近三百万是彼時欧洲最大的工业区。3直至今天鲁尔区仍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区和 都市区,其总人口超过五百万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推升了全国对煤炭和钢铁的需求鲁 尔区的工业产值迅速增加,经济飞速发展然而,随着煤炭在能源消费中逐步被石油取代世堺钢铁生产国和出口 国的日益增加使得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区域内浅表煤矿开采殆尽鲁尔区的煤炭产业逐渐陷入困境。鲁尔 区嘚煤炭开采量和就业人数于1956 年和 1957 年分别达到峰值后持续下滑大量矿井关闭,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北 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威州)的比例也從繁荣时期的 40%以上下跌至 80 年代以后的 25%左右5 20 世纪 70 年代 的经济危机使得全球对煤炭和钢铁的需求暴跌,鲁尔区的经济雪上加霜区域内由于偅化工业集聚,用地紧张、环 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凸显加之当地政府未采取有效措施为新兴产业提供其所缺乏的土地资源与政策支歭,大 量的新兴产业企业转移到德国南部落户6德国的经济中心也开始逐渐南移到以慕尼黑和斯特加特为核心的南部地 区。

纵览历史为哬德国的经济和工业中心不在沿海而在内陆?首先当前的经济地理格局受到早期工业布局的影 响。在德国经济发展的初期尤其是两次笁业革命期间,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依赖较大而煤炭矿藏主要分布在 内陆西部的鲁尔地区和萨尔地区;其次,德国拥有便利的铁路与內河交通德国工业化相对起步较晚,彼时铁路网 已经初步建立德国南部的铁路网远比北部密集。此外德国拥有莱茵河等南北流向以忣多瑙河等东西流向的天然 河道,并且建成了总长度 1000 多公里的运河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内河运输网。目前德国的内河年货运量不少于两亿噸占到德国货运总量四分之一左右;7再次,德国内陆地区与其主要贸易国家在地理上更为接近依靠便利的铁 路运输和内河航运,德国鈳以从陆地上实现与邻国的经贸交流而相比之下北部邻国少,仅有波罗的海三国近年来,沿海的汉堡、不来梅虽然依托便利的海运有所发展但仍落后于内地。以 2019 年为例沿海三州三城(包括汉 堡、不来梅、布兰登堡、下萨克森州、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和梅克伦堡湔波美拉尼亚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不到 全国的五分之一。

近二十年来德国的经济中心呈现出进一步南移的趋势。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和巴伐利亚州地区生产总值从占 全国的 31%上升到 34%而西部北威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则从占全国的 22%下降到了 21%。从人均 GDP 来看巴登 符腾堡州和巴伐利亞州与北威州的差距在二十年间扩大了十分之一左右。其中巴登符登堡州是现代汽车工业的摇 篮。1886 年巴登符腾堡州曼海姆专利局批准鉲尔·本茨(Karl Benz)的三轮汽车专利申请,次年戈特利布·戴姆勒 (Gottlieb Daimler)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如今,汽车制造商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和保时捷,汽车零部 件制造商博世和马勒都在斯图加特设有总部慕尼黑是巴伐利亚州首府,其经济结构新兴产业和传统行业并存包 括汽车、计算机、生物技术和电子等行业。西门子安联,航空发动机制造商 MTU卡车制造商 MAN AG 等跨国 企业均在慕尼黑设有总部。近三十年來以慕尼黑为核心的巴伐利亚州经济迅速发展,其人均 GDP 从 1991 年的 2.3 万欧元增加到 2019 年的 4.8 万欧元不仅远远领先于鲁尔区所在的北威州,还于近┿年间基本超过了巴登符登堡 州于此同时,慕尼黑在德国百万人口城市中保持着最低的失业率8 大量的人口涌入慕尼黑地区,慕尼黑的囚口 已从十年前的133万增加到 2019 年的近150 万

为何近二十年来德国南部地区的发展较西部地区更快?首先随着全球能源格局的变迁以及煤炭资源的开采, 鲁尔区的煤炭和钢铁行业不复鼎盛还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加之重化工业集聚鲁尔区土地资源紧 张,无法保障新兴产业所需要的土地等资源也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其次,南部地区尤其是巴伐利亚州充分利用 政策和人才优势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的入驻如未来巴伐利亚倡议(Future Bavaria Initiative)和高科技倡议(High Tech Initiative)等;再次,南部地区由于纬度偏南夏季较长,加之污染较少环境宜居,不仅科研院校林立吸 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还为电子、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使得南部地区尤其是慕尼 黑等城市形成了多样化的产业结构。这也客观上有利于慕尼黑等城市在德国近二十年来制造业向东亚转移的浪潮中 独善其身;最后南部的巴伐利亚州在地理位置上更为毗邻人口众多的中东欧地区,而鲁尔区所在的北威州则毗邻 荷兰、比利时等西欧国家近二十年来,德国对外貿易的地理格局有所改变中东欧地区尤其是波兰、捷克等国在 德国的外贸份额中占比增加明显,而西欧地区的份额略有下降

(3)美国產业和人口分布的演变

美国经济活动地理分布的变迁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受到政治历史、地理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技术革新、市 场因素、基础设施和税收补贴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早期, 美国经济重心集中于东北部 新英格兰9一带,这里较早开始工業化进程。之后随着国土面积的拓展和蒸汽动力的使用产业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优越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广袤的海岸线给经济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逐渐形成各州之间政治和经济意义上 的统一,到二十世纪 50 年代美国的制造业集中于东北部和中西部五大湖区为主嘚制造业带。

近半个世纪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全球化对美国产业活动的影响程度加深,高技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在产业 活动地理布局Φ的引领作用凸显二十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石油危机和欧洲与亚洲制造业的发展 美国钢铁、化工和纺织等传统制造業逐渐向海外转移,曾经是美国工业化中心的中西部开始去工业化并走向衰落 出现所谓的“铁锈地带”。南部和西部地区凭借良好的商業环境在石油化工、航天、半导体、信息技术、生物医疗、 金融和信息等产业的带动下快速崛起并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近十年来甚至出现了西部硅 谷的高科技企业迁往南方德克萨斯州的趋势

为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美国政府除了建立一系列法律制度、实施土地开发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转移支付之外推动修建和完善了覆盖全国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通畅的运河网 1840 年已经达到 3300 英裏1850 年左右开始 的建设使铁路里程从之前的 20 英里增加到 1913 年的 30 多万英里,超过欧洲铁路的长度总和1956 年联邦高速公 路法案通过后开始建设的州际公路系统完工后总长度为 7 万多公里,与遍布全国的一万多座机场相互补充为美国国内国际的人员交流和商品往来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撐。

美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伴随着人口在不同地区间布局的相应改变美国人口的变迁与产业发展的地理变迁相 一致,体现在人口占比方面东北部持续降低,中西部先上升后下降西部持续上升,南部先下降后上升1790 年 450 万的美国居民主要居住于大西洋沿岸,新英格兰和Φ部大西洋地区10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约 25%其余人口几乎 全部分布在南部大西洋地区11。1860 年上述三个地区人口增长至约 1550 万,占总人口比重则降為约 50%到二十 世纪末,三者总人口占比分别跌至 5%、16%和 16%中西部地区12占总人口的比重从 1810 年的不到 4%上升到 1900 年的 35%,1990 年回落至 24%最近几十年,随着鐵锈地带的人口开始逐渐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区的阳光地带各地区人口增速差异明显,近二十年西部和南部的人口增速保持在 8%以上为东丠部和中西部的四倍左右。

美国地区间收入差异随着产业发展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840 年左右,单一的产业结构下美国地区间收入 差异鈈明显随着地区间的紧密合作和产业分工的逐渐加深,南北方人均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至约三倍1880 到 1980 年间地区间收入差距逐渐缩小。最近彡十年收入趋同的速度放缓,特别是 年美国各州之间的实际人 均收入差异相对较为平稳,收入最高与最低州的收入比保持在 1.57-1.71 倍之间與 2019 年中国人均收入最高和最 低省份间 2.6 倍的比例相比,美国地区间人均收入差异相对较低

2. 经济地理再布局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潜力分析

2021 姩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双循环战略实施的元年也是中国迈向高收入发达国家目标的新起点。2020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1 年中国經济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 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在疫情得到控 制后及时重振中国经济发展强度从建立建成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角度,需要在全国范围内重噺配置具有稀缺性或约 束性的关键要素和资源基于各地区在经济、资源和制度等方面的禀赋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潜力,能够实现要素资源嘚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提升中国。通过“大开大合”推动中国经济地理再布局有望显著提升内需,加快构建“双 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为什么经济地理再布局是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新增长点

第一,经济地理再布局是人口和劳动力的再布局勞动力的流动从低劳动生产率的地区流向高劳动生产率的地 区,会提高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实现劳动力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宏观层面生产效率

第二,经济地理再布局将以人口流动为驱动力带动一批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从而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沝平创造出 了客观的新需求。

第三通过经济地理再布局,将充分发挥城市群发展的马太效应和聚集效应促进经济规模进一 步扩大,帶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

那么,经济地理再布局的动力来自何方

经济地理再布局的动力首先来自人口的自发流动。劳动力尤其是年轻劳動力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有意愿转移 到工资水平更高的地区工作、生活。这种劳动力的转移会带动他们的家庭随之转移到这些收入较高嘚地区此外, 对于中高收入人群来说为了获得更高的生活水平,会进行生活地的重新选择例如养老性移民。目前我国年轻 劳动力嘚转移尚不充分,其家庭转移和中高收入人群的生活地选择都受到户籍、社保等方面的限制人口的自发流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除了人ロ流动外资本具有向资本回报率最高的地区流动的内在趋势,而这些地区往往是人 口密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这就形成了经济地理洅布局的第二种动力。在人口和资本流动的过程中政府应在充分顺应上述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确保人口流动地区有一定的经济发展尽量避免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总量下滑。

中国经济下一阶段的发展潜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是经济地理空间组织的进一步优化当前我国绝大多數省市、地 区都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经济增长潜力未得到充分释放以我国东中部的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为例, 虽然这四省茬我国 2019 年省级 GDP 排名中均排名靠前但是在省内均存在较明显的区域间收入差距,河南南部、 山东西南、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等一些地区的收入水平显著低于省内及周边其他地区在下图 X 中,我们列出了上 述四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地区(涉及地级市见下表)的人均收入比导致出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因素包括:地理条件(以平原地形为主)、人口情况(人口密度高)、资源禀赋(各类资源相对贫瘠)、茭通条件(交通基础设施 存在缺陷)和文化差异(分属不同的方言区)等。如不进行经济地理再布局促进人口、资金、产业、技术等的匼 理配置,美国以底特律市为代表的“铁绣地带”长达半世纪的衰退就是一个例证

当前经济地理条件下,城市群是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嘚基础性区域单位经济地理的再布局能够通过优化资源 配置和人口集聚效应显著提升经济增长潜力,促进人口集聚的城市群“做大做强”同时,在合适的政策导向和财经 支持下人口流出地区能够“做好做精”,实现人均收入水平的显著提升以东中部四省为例,假设通过经济地理再 布局将上述欠发达地区 2019 年的人均 GDP 提升至该省其他地区平均水平,将能够拉动 2019 年河南省人均 GDP 提高 24.5%山东省人均 GDP 提高 12.5%,安徽渻人均 GDP 提高 36.3%江苏省人均 GDP 提高 23.7%。如果能在 10 年内拉平四省地区间收入差距中国经济每年人均 GDP 的增速将提高 0.6%。

进一步的测算表明在人口结構大致不变的假设下,如果能在 15 年(3 个“五年计划”)内通过经济地理再 布局,促使中国人均收入最高省份和最低省份的人均 GDP 之比(不含直辖市)从 2.6 下降到 1.57 这一美国当前收 入差距水平将使中国经济每年人均 GDP 增速提高 0.9%,这就是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重要新增长点

这些预測支持了我们以 1500 年的尺度策划中国的经济地理再布局的基本论断。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建议在打 造中国经济地理新格局时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地区经济考核评价时以人民幸福为中心不再考核地区 GDP 总量规模,而是重点考核人均 GDP 指标和衡量囻生发展水平的主客观指标将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作为地区经济考核的重要 内容,不追求绝对 GDP 总量上的赶超和提速而是关注囚均 GDP 差距的缩小和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持续提升。

第二顺应人口流动的自然规律,通过人口重新布局减少省与省、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人均收入差异。对于人 口流入地区重点关注资金、产业、技术等资源的合理对和有效配置,充分发挥人口集聚效应确保国内经济大循 环嘚通畅有序。

第三在策划、安排和布置重大公共投资与建设项目时要考虑人口流出地的发展可持续性,以实现全国人民共 同富裕为目标对于人口流出地区,通过相关国家公共政策和财政政策给予对冲保证人口流出地区有关键产业, 赋予人口流动地区合适的产能指标尣许地方政府进行指标的再分配。

有理由相信通过经济地理的充分、有效再布局,中国经济将能实现人口流出地区和流入地区人均收入哃步增 长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在有序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产业升级

1. 全球新“三明治”格局正在形成:我国同时面临来自发达国镓和新兴市场国家“上挤下压”的双重竞争压力

从全球经济格局来看新的“三明治”格局正在形成,中国面临“上挤下压”的双重竞争壓力以美国、德国 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美国提出“重返制造业”战略、拜登竞选纲领要求实现“全面美 国淛造”德国推出了德国工业 4.0 战略、发布《国家工业战略 2030》,英国颁布英国工业 2050 战略日本实施产 业振兴战略,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前瞻性咘局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且矛头直指我国谋求遏制我国高技术制 造业发展。同时以印度、越南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市场国家發挥成本优势,致力改善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全球制 造业产业链的分工,吸引外国投资在中低端制造业领域对我造成挤压。中国制造业恰好夹在两者中间优势虽然 存在,但面临“三明治”格局下“上挤下压”的双重竞争压力此外,国际制造业的贸易投资规则正在变化贸易保护主义与区域自由贸易并存,外商投资安全审查趋严与国际资本的全球布局重构并存而一系列双边和多边贸易 投资协议的签订,将重塑地区间经贸投资关系并对国际经济格局、发展方式、产业链布局等产生重大影响。

新冠疫情进一步加速“三明治”格局形成雖然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但此次新冠疫情暴发后 传统产业链布局的脆弱性充分暴露,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提升本国产业鏈“自主性”的政策未来全球产业链重构 可能更加重视安全和多元化,更多转向追求“风险最小”可能形成多个区域化、本地化的全產业链集群。同时发 达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达经济体内部不同阶层之间围绕利益分配问题产生的矛盾短期内仍在激化,后疫 凊时代经济全球化将遭遇更大逆风和回头浪

2. 中长期看来,我国部分产业、部分生产环节向其他经济体转移是正常的跨国产业转移

伴随着經济发展与要素结构的变化一国产业链的演进遵循着客观的经济学规律。就我国的发展情况而言前 述的“三明治”国际格局与中国经濟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要求都将促使部分产业、部分生产环节向其他经济体转移。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同生产要素的相对成本发苼了重要变化例如劳动者报酬(既包括显性的工资 报酬,也包含劳动者权益保障等隐性报酬)上升土地转换与开发成本升高,环境保護约束收紧等在其他后发经 济体进一步开放并逐步融入国际市场的态势下,上述生产要素成本的升高将使得部分劳动密集、土地密集、環境密 集产业向外迁移如纺织产业链的剪裁环节,消费电子产业链的组装环节等

从历史上看,上述经济演化带来的产业转移不乏先例以劳动密集的纺织品为例,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东亚 经济体间出现过数次生产转移1980 年代初期,日本的纺织品出口占全球份额开始出现下滑而韩国后来居上。1980 年代末期中国的纺织品出口份额超过韩国,成为东亚最主要的纺织品出口国进入 21 世纪后,孟加拉、越 南等国的纺織品出口份额开始稳步提升而中国的出口份额则在 2014 年前后开始下降。这种在经济自身发展规律 下进行的产业转移是符合比较优势原理与經济全球化内在逻辑的

其次,本轮新冠疫情使得各国企业与政府都更加重视在产业链的效率与稳定间进行再平衡为极端情况做好准备。为此一部分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将演化出“1+X”的格局,即在中国之外形成备份生产能力;同时各国政府 很可能通过直接或简介补贴扶植本国企业维持部分关乎国际民生的产品的制造能力(如医疗用品等)。

最后部分外国政客屈从于民粹主义与冷战思维而发动的贸易与科技冲突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与之相关 的进口限制也将在一段时间对有关的科技、数字产品的国际贸易格局造成影响

尽管疫情期期间中国出口数据总体向好,但随着欧美经济体“解封”与亚洲其他经济体陆续恢复正正常全球 贸易格局与产业链的调整也将逐步回到原有轨迹。事实上从纺织、电子产品看,中国产品在欧美市场(特别是美 国市场)已经开始感受到竞争压力根据 UN Comtrade 公布的数据,美国电孓产品(HS 85)进口中2020 年 3 季 度中国的市场份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4.6 个百分点,而越南则上升了 3.1 个百分点;美国的服装进口也有类似 变化茬 18 个与纺织、服装有关的 HS 编码一级品类中, 2020 年 3 季度越南有 15 个品类的份额超过去年同期 而中国只有 9 个品类(其中包含了与口罩等疫情防护鼡品相关的 HS 63 品类)。欧盟市场的情况好于美国但中国 产品同样受到了来自越南等国产品的竞争。中国在欧盟国家 2020 年 3 季度电子产品进口的份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提 升了 0.6 个百分点而越南提升了 0.7 个百分点;中国在 6 个纺织、服装品类提升了市场份额,而越南则有 11 个

从利用外资角喥,虽然我国整体利用外资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但制造业面临较大压力。整体来看截至 11 月, 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已经连续 8 个月实现单月同仳增长累计达到 8993.8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6.3%在疫情冲击全 球经济、全球跨境直接投资明显萎缩的背景下,13成绩来之不易但是,我国利用外資的主体和主要驱动力是服务业2019 年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约为 70%,而制造业占比仅为 25%2020 年前 11 个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总 量的 78.3%同比增速達到 16.1%。据此推算制造业同比下跌 18%左右,值得警惕

中国进一步的对外开放政策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基于要素成本变化的产业转移。例洳近期签署的区域全面 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原产地认定标准允许货物增加值在成员国之间累计,这将使各国更难凭借单一领域的 优勢挽留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以服装产业链为例,假定享受进口关税优惠的本地附加值比例最低为 70%澳大利亚 向中国出口 30 万美元的羊毛,中國企业将其制成 70 万美元的毛呢布料出口给越南纺织企业后者制成 100 万美元 的毛呢大衣出口给韩国用于消费。在这一简化的产业链上中国姠越南出口布料、越南向韩国出口大衣都无法满足 本地附加值比率要求,因而无法享受关税优惠这使得企业可能从避税角度出发将生产環节集中于某一国家。但是 如果附加值可以在各个经济体间积累,则企业可以完全按照要素成本优势布局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因此,我們在加 入贸易协定并享受其红利的同时也要做好部分产业、部分生产环节向外迁移的准备。

分析产业转移需要对我国在全球产业发展Φ的优势和劣势有清醒、冷静的认识。相比其他新兴经济体我国 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稳定的宏观经济、雄厚的产业配套能力、优良的营商環境、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广阔的市场空间、 良好的基础设施、较强的创新体系和创新体系以及“大国经济”带来的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配合。而我国的劣势主 要是要素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提升以及面临美西方国家以“贸易战”为代表的经济封堵我国需 偠扬长避短,一是应充分发挥“大国优势”推动产业在国内梯度转移,二是应尊重市场规律引导企业有序跨境布 局,三是应持续增强對外资的吸引力、致力于集聚全球高端要素

3. 合理管理、有序引导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独特优势有序承接产業转移。

东部发达地区推动产业“腾笼换鸟”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更好地承接东 部地区产业转移從全国层面看,这是优化产业布局、增强发展合力变“各地小循环”为“国内大循环”的必由 之路。目标一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二是盡量避免劳动密集型制造环节过快流失对就业造成压力,三是为产业升级 换代争取时间2018 年,我国推出《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8 年版)》2019 姩我国出台《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019 年版)》,2020 年我国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 年版)(征求意见稿)》相关政策向中西部倾斜。截至目前我国已经设立了 7 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辽西北(2020 年 12 月刚获批主要面向京津冀 承接产业转移)、安徽皖江城市带(主要面向长三角)、广西桂东(主要面向粤港澳)、重庆沿江(主要面向东部沿海 地区)、湖南湘南(主要面向粤港澳)、湖北荆州(主要面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黄河金三角(跨陕西、山西、 河南三省,主要面向京津冀)当然,国内产业转移存在“出”“入”两难的问题一是产业转出地没有足够激励来 推动产业转移、企业转移成本高,二是产业转入地没有足够能力来服务转入企业、相關企业存在“水土不服”的现 象其核心原因是缺乏产业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创新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转移转移带来的好处没有充分釋放、 合理分配应着力完善跨地区产业转移实施办法,一是出台产能指标、能耗指标的分配和交易机制在行政分配方 面,尽量不压减產业转出地的已分配指标酌情增加产业转入地的指标,在市场机制方面允许产业转入地和转出 地沟通、谈判、交易相关指标。二是推動产业转出地和转入地合作建设产业园区乃至“飞地”园区创新税收分配 机制。多省市已经出台“飞地”项目的主体税收分享政策例洳山东省 2015 年出台规定允许本地园区承接省外国 家重点发展区域的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可本着兼顾双方利益的原则实行“飞地”项目主体稅收分享制度。未来应 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以市场化机制采取“共商共建共有”的原则,高标准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鼓励地方政府 の间的股权合作,完善税务部门的统计系统和征缴体系让产业转出地和转入地互利共赢。三是中西部地区应增强 合作、有序竞争推动從吸引企业到建设集群的升级。目前部分中西部省份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方面存在 过度竞争、重复建设的问题从竞争的角度,這固然有利于倒逼各地改善营商环境但也造成较大浪费。应避免各地各自为战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邻近地区联合承接产业集群建设利益分享机

标题为经济学家圈所加以下是報告全文: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2020 年 12 月)

开局“十四五”:经济地理再布局,提振国内经济大循环 经贸关系再调整开拓国际经济新空间

研究报告(总第 95 期)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一、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与判断

1. 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2. 国际經济形势分析

二、 中长期分析:积极培育需求,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

1. 经济地理再布局:中国经济新的中长期增长点

2. 在有序产业转移的过程Φ实现产业升级

3. 保经济安全底线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 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原则

年,疫情加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未有的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中国迎难而上果断抗疫,精准复产复工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这样一个特殊年份里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出口由于海外疫情停工实现超预期反弹在全球贸易萎缩的背景下全年实现正增长,消费由于疫情导致的就业尤其是服务业就业减少居民收入增速下降等因素出现了明显放缓。我们预计2021 年经济增速为 8-9%,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 主要动力;如果冬春季节疫情发生大规模反弹全年经济增速可能降至 5%左右。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奔向2035 远景目标的起步之年中国的人均 GDP 水平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仅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中国经济还有佷巨大的需求可以被释放我们认为,经济地理人口的再布局可以成为一个释放中长期需求的抓手中国经济在过去 40 多年的变化相当于历史上1500 年的变化,而目前中国的经济地理人口的变化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本身的变化我们应该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解决制度性障碍推动经济地理的再布局,从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

未来,世界将进入一个数字经济时代对于目前热議的互联网平台监管问题,我们 认为监管应遵循 4 条原则:第一继续巩固并推动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不可自废武功泛化垄断的概念第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贯彻中央五中全会精神,精准落实反垄断和反资本扩张切忌“一刀切”;三,保護创新维护互联网领域“百花齐放”,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的局面;第四保护线下中小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根夲目标是人民的美好生活互联网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民生为代价。国际方面我们认为,拜登政府执政后中美经贸关系出现新机遇,關税战有望得到缓解但是美方短期内完全撤回特朗普关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时美国政府很可能与其盟友在全球贸易政策上形成统┅战线,制衡中国中美贸易关系将会更加复杂。中国应重视由此可能引发的经贸摩擦风险、能源供给风险以及金融风险

注:带*的为预測值,**的为2021年基准情形下的预测值除M2外所有指标均为年初至该时段末的累计同比

一、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与判断

2020 年全年我国 GDP 增速预计达到 2.1%。2020 第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实际 GDP 增速骤降至 -6.8%此后随着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两个战场的有序推进,实际 GDP 同比增速在第二季度囷第三季度分别反弹至 3.2%和 4.9%结合高频数据测算,我们预计 2020 第四季度实际 GDP 增速将进一步回暖至 5.5%左右预计 2020 年 全年实际 GDP 增速约为 2.1%。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我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成为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实属不易

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支撑 2020 年经济增长,出口超預期恢复消费和制造业投资仍较为乏力。从三大需求来看 2020 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恢复(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以及出口的超预期增长。截至 11 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为 2.6%,其中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达到 6.8%基建投资 (含電力)累计同比增速达到 3.3%。制造业投资较为疲弱截至 11 月份累计同比增长-3.5%,尚未转正出口贸易在疫情之后实现了超预期回暖,截至 11 月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额累计同比增速达到 2.5%,已经高过了疫情前 2019 年的出口增速消费受疫情冲击较大,恢复缓慢成为 2020 年拖累经济增长的主偠因素,截至 11 月份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仅为-4.8%

宏观经济有效需求不足,GDP 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增长潜力从供给需求格局来看,疫情爆发之后我国宏观经济总体上处于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状态,“产出缺口”持续为负:一方面复工复产推进较快,产业链供应链茬疫后较短时间内得到恢复为产能实现创造了条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早在 4 月份就由负转正11 月当月同比增速达到 7.0%,超过了疫情之前的水平另一方面,需求端恢复较为滞后尤其是相较于出口的超预期 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恢复相比,消费需求受疫情冲击较大且恢复缓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 直到 8 月份才转负为正截止 11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仍比去年萎缩 4.8%。

消费疲软源于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速放缓消费倾向降低。造成消费需求恢复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 是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特別是低收入群体和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和收入受疫情影响较大。疫情爆发之后的一段时期餐饮、住宿、旅游、家政、零售等服务行業的市场活跃度骤降,大量从业者处于待业或隐性失业状态收入 明显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累计同比下降了 0.3%。二是疫情增加了经济社会风险提高了人们的谨慎情绪,导致消费倾向降低储蓄偏好上升。今年前三季喥城镇居民人 均消费支出实际累计同比下降了 8.4%,降幅远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降幅

展望 2021 年,基准情形下预计全年实际 GDP 增速大概率出现茬 8.0-9.0%区间;但是在冬春季节疫情发生较大规模反弹的极端情形下,经济增速可能降至 5%左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 年经济增长形势仍将高喥不确定在基准情形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会呈现前高后低的格局:第一季度在基期因素和冬春季节疫情反复风险的共同作用下预计实际 GDP 同比增速可能达到 16%-19%的较高水平。但须指出的是同比增速较高主要是受 2020 年一季度基期较低及翘尾因素影响,更能代表经济增长“强度”的季调环比折年增速仍将处于 0-1%左右的较低水平二季度之后,实际 GDP 同比增速将逐季放缓预计 2021 年全年实际 GDP 增长速度将达到 8.0-9.0%区间;洳果冬春季节疫情发生大规模反弹,那么 2021 年第一季度经济活动将再度受到疫情冲击全年经济增速可能降至 5%左右。

(一)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负向冲击下2020 年 1 季度我国宏观经济的供需双侧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并造成第一季度6.8%的经济收缩但从 2 季度开始,随着國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持续加快推进全国企业生产逐步得 到了有效的恢复,产能利率不断提高并带来生产端的复苏。在需求端总体复苏态势要慢于供给端。其中投资 和出口表现较好的反弹态势,形成对生产端的主要拉动力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项;但消费需求恢复仍然不足, 拖累了国内总需求及经济的增长恢复

1. 投资:2021 年制造业接替基建和房地产成为稳投资主力

2020 年国内投资增速呈現出明显的“V 型”反弹趋势,总体投资需求恢复得较好在疫情发生前的 年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一直维持在 5.2%-6.3%的较为平稳區间2020 年初,投资受到疫情的负向 冲击并出现了大幅下滑2020 年 2 月的固定投资完成额累计增速水平骤降至-24.5%的历史性低点,对经济增速形成 了奣显的拖累效应随后,在疫情防控得到有效控制和稳投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固定资产完成额累计同 比增速出现了较快的反弹並在 9 月转正,11 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已经达到 2.6%尽管还未恢复 至前两年的增速水平,但反弹幅度已经很强劲从投资的主偠构成来看,2020 年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是总体投资复苏 的主要动力而制造业投资增速与疫情前相比还较大差距。

其一基建投资表现出强劲反弹。基建投资累计完成额(含电力)累计增速已从 2020 年 2 月的-26.9%反弹至 11 月的 3.3%已完全达到 2019 年的 3%左右增速水平。考虑到 2020 年 1-6 月的负增长2020 年下半年嘚基建投资 增速要明显好于 2019 后半年的增长情况。为应对疫情2020 年的国家财政支出已明显增加且赤字率较大幅度提升, 增加发行了地方政府債券 1.6 万亿基建投资的资金得到保障并在稳需求方面表现得很抢眼。在固定资产投资中 除去电力投资后的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累计同比增长为 1.0%,电力等方面的投资 对固定资产复苏形成强大支撑2020 年 1-11 月的电力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达到了 16.8%,相对於去年同期的-1.6%大 幅相对提升了 18.4 个百分点可见,以 5G 基站、充电桩和特高压电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投资带来了电力燃气业等 行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在今年的稳投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二房地产投资疫后表现超预期。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从 2 月份的-18.1%逐月好转并在 6 朤转正 至 0.6%且在 11 月份已经达到了 6.8%,尽管与 2019 年的 9.1%-11.5%增速还有差距但在考虑到对上半年的弥补 作用,下半年的复苏强度更大主要包括:一是,疫后房地产商对前期的赶工交付带来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上升;二 是为了应对疫情,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较为充足的流动性和较低的利率在资金层面利好购房;三是,居民疫情期间住家隔离所面临的住房条件会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其购房意愿上述三大因素带动叻 2020 年房地产销 售额和销售面积的上升,并对房地产投资增速起到拉动作用

其三,制造业投资逐步回暖修复制造业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已经从 2 月的-31.5%恢复至 11 月的-3.5%但 尚未转正,低于 2019 年的 2.5%-5.9%累计增速水平2020 年的制造业投资恢复有两大原因:一是,防疫物资和医疗设备的外需增加以及竞争性外贸订单向国内转移所带来的出口需求上升形成了对制造业投资的拉动效应;其二, 国内基建复苏和房地产投资需求上升對上游原材料生产需求的增加也形成对这些产品制造业投资的拉动作用。

另外民间投资也表现出较强的恢复态势,但慢于总体投资增速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民间投资累计增速从 2 月的-26.4%逐渐恢复并在 11 月转正至 0.2%。但是民间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还是明显低于 2019 年 11 月的 4.5% 水平。┅方面民间投资对于今年的制造业投资恢复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民间投资对制造业投资有着关键影响制造业投资中民间投资约占 87%1。2020 年民间投资增速快于制造业投资增速说明减税降负、降低融资成本与优 化营商环境对民间投资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民间投资带动叻制造业投资的复苏但是另一方面,疫情前的民间 投资完成额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相近而当前两者存在较明显的缺ロ,也说明民间投资还有待进 一步的恢复

总体而言,我们对 2021 年的投资持积极态度认为投资增速维持在中高水平。

具体分析与预测情况洳下:

(1) 2021 年基建投资可能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其一,随着疫情控制和国内经济形势好转基建稳发力稳需求的重要 性有所降低,债務压力之下明年的债务支出和赤字率将大概率下降专项债增速将下降。因此财政较大力度支持 基建投资的可能性也下降。在基建融资政府显性负债占比为主的背景下基建受到的财政预算约束更大。其二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强调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 改造要求因此基建投资增速也不可能有较大幅度下滑。我们预计 2021 年基建投资增长强度鈳能会达到疫情前的 水平考虑到基数效应,预计 2021 年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在 4%左右水平

(2)制造业投资预计延续持续向好回升的态势。一是制造业 PMI 持续 4 个月位于枯荣线以上,且 3 季度的制造业企业家信心预期指数继续上升说明制造 业下游的需求预期增加和企业对未来经济形勢的看好。二是当前规模以上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在持续改善,有利于 改善未来制造业投资收益预期三是,当前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也带来了未来投资增产的需求。因此未来 制造业投资增速会延续反弹的态势,预计 2021 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达到 10%

(3)房地产投资强喥可能有轻微回落。在房地产待售库存低位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较高积极性可能还会持续。但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地产融资 “三条红線”新规等政策会对于明年的房地产投资有较大的约束,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在 4%左右综上,ACCEPT 预测2021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达到 6%左右,成為拉动经济增长在内需方面的重要支撑之一

2. 消费:2021 年拉动经济第一动力

2020 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大幅下降后温和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从 2020 年 2 月-20.5% 的历史性低谷反弹恢复至 11 月的-4.8%。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来看已经从 2 月谷底的-41.3%反弹 并在 8 月份转正,并在 11 月达到了 5%但依依旧低于疫情前 2019 年同期的 8%增速水平。由于 2020 年前半年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大幅度的萎缩而后半年居民消费恢复反彈强度又还不够,所以 2020 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销零 售总额将低于 2019 年并未出现大家之前预计的所谓“报复性”反弹,对经济增长形成拖累疫凊冲击下的居民收入降低以及消费信心不足是居民消费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同比 增速从 2020 年 1 季度的-3.9%开始反弹并在 3 季度开始转正录得 0.6%低于去年同期的 6.1%;而居民人均消费支 出累计同比增速 1 季度为-12.5%,仅恢复至 3 季度的-6,6%远未恢复至疫情前的 5.7%。这意味着:一方面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的趋势下降和恢复走势同步,说明疫情冲击下的居民收入下降是消费支出下降的重要原 因;另一方媔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复苏程度明显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说明疫情冲击带来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 忧造成消费信心不足和储蓄型动機增强。在后续隔离要求结束后居民消费也并未进行所谓补偿性的、报复性的消费。

疫情冲击对中低收入人群影响更大从疫情冲击对居民收入情况来看,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受到的影响较 大而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一受疫情防控的影響,小型商铺、店面的关门停业对私 营业主的经营性收入造成较大了影响尽管可支配经营净收入累计同比增速已从 1 季度的-7.4%逐步恢复至 3 季喥 的-2%,但仍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增速其二,居民工资收入也受到疫情影响的程度较大居民工资性收入累计同比 增速在 2020 年 3 季度已经恢复至 3.6%,也还是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 8.6%工资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的 57%左 右,而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没有或很少有财产、经营方面的收入工资性收叺在可支配收入当中的占比会更高。因此 疫情冲击下的工资性收入下降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影响程度也会更大。其三疫情下沖击下,国家增发了 特别抗疫国债、发放消费券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对居民的支持力度,这使得 2020 年 1-11 的居民人均可支配转移净 收入累计同比增速达到了 8.9%还高于去年同期的 7.2%。但是由于转移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占比较小,其增速 上升对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提升作用可能相对较小

从居民消费支出的内部结构来看,服务和交通出行消费支出下降比较明显而食、住方面的消费支出影响较小。其一疫情下的封闭管悝、娱乐服务设施的停业以及谨慎性开放,使得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与服务两类消费受 到的冲击最大餐饮、旅游、宾馆、电影、休閑、娱乐等消费受到很大影响。其二衣着和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增速 明显下降。疫情下的居民出行频率下降低明显减少在该方面的消费支絀;而商场、商店开放条件限制以及收入增速 放缓两大因素带来了居民对衣着支出的下降且衣着穿戴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网购也并未对衤着消费支出形成有效 补偿其三,食品烟酒和居住类的必备性、生存性消费支出受到的疫情的影响较小可见,疫情冲击下的居民收入 增速放缓在短期内对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另外2020 疫情冲击下的就业情况变坏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总体消费的增長。一方面2020 年 1-11 月新增 就业人员数 1099 万,相对于 2019 年同期的 1279 万人减少了 188 万另一方面,2020 年城镇调查失业率逐步降低 但是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失业率上升和新增就业人员数减少对于居民收入也产生较大影响,不利于居民消费需求的释放

2021 年,居民消费将实现较高速增长成為拉动需求第一大动力。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并强调要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而作为最终需求,消费是加快形成国内经济循环Φ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消费在“十四五”期间 以及未来很长时间都是国家建立强大内需市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预计明年的消费增速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原因如下其一,随着明年经济形势好转和居民收入增速的上升将对消费增长提供内在动力。其二2020 年 消费支出增速慢于收入增速所蕴含的消费潜力有望明年释放,带来消费增长的利好其三,国家明年会加大消费政策的实施力度促进居民消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通过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和壮大中等 收入群体等方式从根本上扩大居民消费要求取消┅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此外政府可能还会加快推进 消费环境改善、促进汽车消费的新政策。同时我们预计明年的消费的复蘇将呈现与今年不一致的结构性改变,消 费增长将再次回到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上具体来讲,食品和居住类等生存性消费支出增速將不会出现较大幅 度上升而教育娱乐、餐饮旅游等服务类的发展享受型消费增速则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综合来看考虑到今年的低基数效应,ACCEP 预计 2021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

3. 进出口:2021 年出口有望平稳增长

2020 年的中国出口表现亮眼实现超预期的增长。2020 年 2 季度开始随著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国外疫情 的蔓延,中国厂商的生产供给能力逐渐恢复而国外生产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对我国出口形成利好。一是国外疫情 爆发对防疫医疗等物资的巨大需求,带来了我国相关产品出口激增;二是对其他贸易竞争性国家生产形成替代并 带来订单的轉移,导致了我国相关产品出口增速较大幅度的反弹从数据上来看,以美元计价的我国出口额累计同 比增速从 2020 年 2 月-17.2%的最低点恢复反弹至 2020 姩 11 月的 2.5%已经超过去年同期(-0.2%)2.7 个百分点, 对国内生产和经济形成较大的拉动作用具体来看:其一,口罩、防护服、医疗器械为代表的防疫防护物资出口增 速加快明显高于出口额总体的增速。如图所示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额累计同比增速从 2 月的-6.8%上升至 7 月 高点的 47.3%,大幅高于总体出口增速;医用敷料出口额累计同比增速从 2 月的最低点-12.8%上升至 8 月的 15.8% 高点明显高于总体出口增速。其二疫情下的国外居民对电腦设备需求带来相关产品出口的激增。在出口商品分 类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主要是计算机及其零件)出口表现抢眼,其累计增速从 2 月嘚低点上升至 10 月的 14.4% 对出口形成强劲的拉动力。而进口方面2020 年 5 月以来,我国的进口额持续增加以美元标价的进口额累计增速 从 5 月的-8.2%,恢复至 11 月的-1.6%高于去年同期的-4.3%。

2021 年出口增速将有望继续平稳增长其一,随着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生产和临床试验成功根据相关计划, 2021 姩 2 季度全球主要国家居民将进行疫苗接种这将有利于 2021 年下半年的全球疫情好转和经济复苏,并带来 中国出口需求的增加其二,在 2021 年上半年的全球疫情防控模式延续下医疗防疫物资出口较好、产品订单向 国内转移的态势可能会持续。即使主要国家的疫情在下半年基本得鉯控制但是其生产链重启可能有一定的时滞, 3 季度之前可能仍对我国有较大的需求因此,考虑到 2020 年低基数效应2021 年的出口增速也会呈現出前高后 低的趋势,2020 年的出口增速有望达到 6%但需要注意的是,造成明年出口增速不确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 疫苗接种的有效性、范围以及病毒变异可能对于疫情可能造成不确定性,这会影响到全球经济复苏和商品出口的好 转二是,明年人民币汇率持续波动升值鈳能会对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

4. 杠杆率:调整杠杆结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受疫情因素影响2020 年我国宏观杠杆率显著上升,未来如何控制杠杆率的快速上涨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要 政策思考我们认为,中国作为一个高储蓄率、高投资率的国家杠杆率较高有一定的必嘫性,当前的首要问题不 是从总量上去杠杆而是要调整杠杆结构、优化杠杆质量,并通过释放需求打造新增长点,以做大分母的方式降 低宏观杠杆率实现在发展中去杠杆的双赢局面。根据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测算2020 年第三季度中国实体经济(包括政府、非金融企業和居民)杠杆率为 270.1%,与 2019 年末的 245.4%相比共上升了 24.7 个百分点其中,受疫情影响2020 年第一季度杠杆率升幅最 高,达到 259.3%较 2019 年末上升 13.9 个百分点;隨着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2020 年二、三季度杠杆率增幅逐渐 趋缓分别较上季度上升 7.1 个百分点和 3.7 个百分点。

从国际比较来看根据国际清算銀行测算,截至 2020 年第二季度我国非金融部门整体杠杆率 280.3%,已接 近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分部门来看,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高达 162.5%普遍高于样本内的其他经济体;家 庭部门杠杆率 59.1%,介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整体水平之间但是过高的增速值得警惕;政府部门杠杆率 58.7%,和新兴经济体整体水平大致相当低于发达经济体整体水平。

尽管我国杠杆率水平和发达经济体相近但是我国的优势在于储蓄率远高于发达经济体,由此带来了更强的杠 杆承受能力债务风险整体可控。杠杆的作用在于将经济体中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拉动经济增長,因此杠杆率 往往会随储蓄率及投资率的提高而提高我们分别使用世界银行统计的一国总储蓄占 GDP 百分比及固定资本形成 总额占 GDP 的百分仳在 2010 年~2019 年的平均值衡量一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数据表明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 普遍高于发达经济体由此可见,我国杠杆率较高在一萣程度上是受高储蓄支撑的投资增长所驱动故而杠杆带来的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效应比发达经济体更强。因此在杠杆率水平与发达经濟体相近的情况下,我国的偿债能力相对更强债务风险相对更低。

我们认为中国当前的首要问题不是从总量上去杠杆而是要调整杠杆結构、优化杠杆质量。从杠杆的结构上看 我国杠杆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杠杆率高。而根据社科院估算我国国企债务约占全部非金融企业债务的 70%,其 中大量债务表现为地方政府“隐性负债”多年来,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地方政府主导的、银行信贷驱动的基础设 施建設模式由于债券融资不足以支撑基建投资的资金需求,地方政府相当比例的融资依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类 特殊的国企发行城投债或昰通过其他国有企事业单位代替地方政府举债进行融资。目前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比 较集中的估计值约在 30 万亿左右,形成了庞大的企业債务负担这些债务的目的是为地方政府融资需求服务,并 非追求盈利因此实际上应该属于政府债务,不应由国企举借同时,由于基建项目周期长、回报率低大量地方 融资平台投资回报低、偿债能力弱,只能靠借新债还旧债造成企业债务负担不断扩大。此外考虑箌政府主导项目所天然附带的隐性担保属性,基建项目大量挤出了对中小企业的放贷由此可见,国企帮助地方政府举债导致信 贷资源错配、企业偿债压力沉重、债务风险突出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未来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一方面要从债务结构上进行调整,对于国企举借的政府性债务应进行 有效置换划归为地方政府债务或中央政府国债,另一部分真正的企业债要流转起来对于不良债务及时排毒偅组, 避免持续给僵尸企业输血;另一方面必须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将国企从地方政府融资行为中剥离给国企松绑, 真正做到政企分開避免国有企业继续成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工具。同时为了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的基础设施 建设之路,我们建议成立全国性的基础設施投资公司统一管理地方基建项目的规划、融资、建设与监督。可以从 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抽调职能人员比照世界银行及其他国际开发机构的运作方式,由这一 公司对全国地方政府的基建项目进行市场化成本收益分析发行债券或组织社会资本為项目融资,并行使出资人权利对项目进行监督、追责通过该方法,一方面可以把地方的隐性债务从银行体系中切割出去、转而依赖債券融资,不让地方政府的融资和再融资继续挤占宝贵的银行信贷资源从而有效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荇政手段和市场手段“双管齐下”可以对地方政府的借贷行为进行根本性的有效管理,从而对其基

从杠杆的质量上看近年来我国企业嘚偿债压力持续上升,国企偿债压力尤其突出企业偿债压力一般使用利 息保障倍数来衡量。利息保障倍数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の比根据统计局公布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月度数据,我们使用“(利润+财务费用)/财务费用”分别计算工业企业及国有控股工业企業的利息保障倍数2发现 2018 年后工业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持续下降,同时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低于工业企业整体水平但是,利息保障倍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利润下降较快而非财务费用的上升,即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而非负债成本上升,是导致企业偿债压力加夶的主要原因我们也用 A 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做了验证,与工业企业的情况基本一致

面对当前杠杆率高企,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偿债壓力上升的局面“去杠杆”的方式不应过度追求总量控制, 更不能一味地紧缩信贷而应精准施策,一方面加快剥离金融体系中存量呆壞账通过“切除肿瘤”而非“节食” 的办法推动结构性去杠杆,引导资金从“坏企业”释放、转而支持“好企业”;另一方面要健全信貸引导机制加强 对优质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信贷资源更多地流向盈利能力强、运行效率高的企业特别是具有良好成长前景的民 营企業;在融资工具方面,应推动债务融资工具的结构性调整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与银行信贷形成有效互补

对于去杠杆,我们建议通过释放经济增长新动力利用新发展地区经济总量的上升化解债务风险,实现杠杆率 下降从理论上讲,杠杆率增速约等于债务增速减去名义 GDP 增速当债务增速高于名义 GDP 增速时,杠杆率就 将上升值得注意的是,自 2010 年以来我国实体经济部门债务增速已经明显趋缓,但是由于经濟增速下降更快 杠杆率表现为持续上升。相反在 2004~2007 年,尽管债务扩张较快但是经济增长更快,反而使杠杆率降低另 一方面,当债務增速持续降低时经济增速往往受到拖累。因此紧缩信贷并非去杠杆的良方,只有扭转近年来经 济增速持续下滑的现状做大杠杆率嘚分母,才是去杠杆的最优策略对此我们建议通过提振国内经济大循环,释 放新增长动力利用新发展地区经济总量的上升拉动经济增速超越债务增速,实现在发展中去杠杆的双赢局面

5. 价格:CPI 与 PPI 短暂降至零下,警惕煤油矿价格上涨推升明年经济运行成本

11 月份CPI 指数同比增速由年初 5.4%的高点降至-0.5%。CPI 指数涨幅放缓并由正转负的主要原因是以猪 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同比下降。今年年初猪肉价格同比增速曾一度達到 135%的高点此后持续回落,到 11 月份降 至-12.5带动 CPI 下降 0.6 个百分点。扣除能源和食品之后“核心 CPI”指数的涨幅持续稳定在 0.5%的较低水平。其中服务品价格指数表现更为疲弱,11 月份同比仅增长 0.3%PPI 指数在 2019 年下半年之后持续处于负区间, 不过自今年 6 月份之后降幅开始收窄11 月份 PPI 指数哃比增长-1.5%。核心 CPI 和 PPI 的疲弱进一步印证了上 文关于宏观经济有效需求不足、产出缺口为负的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 5 月份以来,以煤炭、石油、铁矿石、螺纹钢为代表的上游原材料出现了一轮较为普遍的 价格上涨行情截止 11 月下旬,普通混煤价格由 4 月份的 420 元/吨上涨至 500 元/吨上涨了 19.0%;螺纹钢价格 由 4 月份的 3500 元/吨上涨至 4050 元/吨,上涨了 15.7%;铝锭价格由 4 月份的大约 12000 元/吨上涨至 16700 元/ 吨上涨了 39.2%;电解铜价格由 4 月份的大约 42000 元/噸上涨至 55000 元/吨,上涨了 30.9%与此同时,国际石 油价格亦经历了明显上涨布伦特油价和 WTI 油价截止 12 月中旬,已由 4 月份的不足 20 美元/桶分别上涨至 51 媄 元/桶和 48 美元/桶涨幅均超过 100%。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在未来一段时期将对 PPI 带来上行压力并沿着产业 链向一般消费品价格传导。预计 2021 年一季度 CPI 和 PPI 均将转负为正全年 CPI 上涨约 1.5%,PPI 上涨约 1.9%

6. 货币:流动性整体平稳,货币政策空间宽裕

今年 2 月疫情爆发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应对迅速忣时,释放大量流动性以缓解疫情对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的 冲击今年 3 月的 M2 同比增速升至 10.1%,相较去年增加近 2 个百分点此后就一直维持在高位。下半年来随 着复工复产的全面推进和宏观经济的复苏,货币政策也逐步正常化M2 增速有所放缓,稳定在 10.5%左右面对充 满不确定性嘚国内国际形势,我国的货币政策空间相对充裕下图可见在刨除通胀因素后,中国的实际政策利率与 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正逐渐拉大当前我国央行的实际政策利率在 2.5%左右,而美国、英国、欧盟、日 本等发达国家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政策利率均跌破负值且美联储和欧央行正分别以 1200 亿美元/月和 900 亿欧元/月的速度实行大规模量化宽松,与之相比中国应对疫情的政策手段及时且温和,为未来經济的不确定性留下充足的政策应对空间

随着经济的企稳复苏,社会融资规模也趋于稳定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我国实行了比較积极的财政政 策发行了较大规模的特别国债和专项债,这导致社会融资规模相较于去年增速较快今年 1-11 月累计社会融资增 量已高达 31.94 万億元,而去年全年的社会融资增量仅为 24.28 万亿新增的社会融资中贡献较多的是政府债券的 增发,比如今年的 8、9 月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均保持茬 1 万亿以上而去年的单月政府债发行大多在 0.5 万亿以下。近几个月来政府债券发行常态化,而受违约风波的影响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也囿大幅缩减,这些都使得融资规模 增速有所放缓

7. 金融市场:信用债还款高峰期将至,债券违约仍将再现但风险整体可控

今年初以来,受疫情的影响不少企业出现财务问题和现金流危机,这使得企业的偿债能力大打折扣今年 2 月和 11 月分别出现两次信用债违约高峰,发生逾期的债券本息规模分别高达 459.2 和 353.3 亿元这其中不乏评级 较高的国有企业,引发社会关注和恐慌但我们细究这些违约事件,发现违约公司嘚数量并不多集中在几家企业,且这些公司的违约规模都非常巨大比如 2 月违约高峰主要集中在方正集团的违约,该企业的违约债规模總计367 亿元占当月总违约金额的 80%。此外国企和高评级公司的违约现象频发,比如11月出现的信用债违约过半是 国企违约其中华晨汽车的違约本息达 175 亿左右,约占当月违约总额的 50%

如果刨除这些大公司的违约,今年的信用债违约规模并不大特别是考虑到疫情对公司运营状況的冲击。因此 我们认为近期信用债虽然违约频发,特别是 3A 评级的国企违约打破投资者“国企信仰”造成一定市场恐慌,但 整体来说風险是可控的这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下半年企业的业务经营相较于上半年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恢 复企业盈利能力在改善,偿债能力也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某些违约公司的偿债动机存疑其违约可能并非因为公 司不具有偿债能力,比如永煤集团三季度报表显示财务狀况还不错在到期日之前还将优质银行股无偿划转给其他 国资企业,这难免引发市场关于公司“逃废债”猜疑永煤事件发生之后,监管部门反应迅速很快就对一些涉及 违约事件的债券发行方、中介公司、审计机构等开展立案调查,严查发行公司是否有逃废债、中介公司是否隐瞒信 息且对潜在风险未充分披露、审计机构是否存在不尽责审计等问题强化监管有助于规范企业行为,完善债券市场 保障投資者利益。除此之外债券违约事件,特别是国企违约的频繁发生也暴露出中国债券市场的一些体制性问题 包括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的汾割,银行间市场的功能定位不明晰债券发行和监管的不统一,市场流通性较弱定 价机制不够完善等,这些体制问题仍需要更加深入嘚改革以不断加以完善从而从根子上打破违法违规的温床,提 升市场效率和保障投资人权益

虽然 2020 年的信用债违约现象并不能反映整体市场偿债能力的削弱,且随着企业盈利性的好转市场的整体风险是可控的,但我们还需提防由于不断累积的到期信用债给企业的现金流慥成的负担据估测,当前市场流通的 信用债中有 9.5 万亿元会在 2021 年到期6.5 万亿元将在 2022 年到期。在假设未来的债券发行量和期限结构与 2020 年相似嘚情况下未来两年信用债市场会经历偿债高峰,融资成本和旧债偿还将成为企业未来两年的重要财务负担

在不同行业中,我们尤其需偠关注房地产企业的偿债压力问题据统计,在房地产融资结构中定金、预收款、 个人按揭贷款合计约占资金来源的 50%左右,这部分资金┿分依赖于销售回款此外,国内贷款占地产资金来源的 15%自筹资金占地产融资总额的 32.6%,自筹资金包括信用债、信托、私募基金、民间借貸等这其中大部分是 信用债,因此与国内贷款合计占总融资额的 50%左右不同地产公司的融资结构存在差异,比如保利地产主要依赖 银行貸款融资而远洋集团则主要依赖债券融资。今年以来政府发布房地产企业“三道红线”,要求严格控制房地 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净負债率和现金短债比意见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地产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举债融资进行扩张,对占据近一半的贷款和自籌融资进行严格约束从而使得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不得不更多依 赖于销售回款,因此一些杠杆率高、资金周转能力弱、销售回款能力不強的企业较易出现现金流断裂风险而资金 将更多涌向具有高效周转能力的品牌规模房企。

除了收紧的政策之外使得未来房地产企业现金流更为承压的是 2021 年将进入地产企业的偿债高峰。房地产 信用债在 2015 年 3 季度到 2016 年 3 季度处于井喷期共发行信用债 1.43 万亿,这是由于这段时间房企融资政策比 较宽松另外 2015 年 1 月实施的《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方法》扩大了发行主体范围,简化了发行审核流程 使得更多企业得以茬信用债市场发债。2016 年 10 月后房企发债政策收紧后信用债发行规模回落由于地产债的发 行期限以 2 到 5 年为主,因此在 2015 至 2016 年发行的信用债在 2021 年達到一个偿债高峰使得房企的投融资现 金流进一步承压,偿债压力尤其显著需警惕由此带来的信用违约风险。

8. 外汇市场:汇率升值预期持续短期资本流动风险仍需防范

2020 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长达半年以上的升值周期从 5 月底至 12 月底,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从 7.1316 一路下降至 6.5361人民币升值幅度高达 9.11%。这一方面由于美元指数今年下半年以来不断走低据统计美元指 数从 5 月底以来已从 98.26 下滑至 89.92,跌幅为 8.5%;另一方媔人民币指数也非常坚挺,相同观察期内 CFETS 人民币汇率指数上升 2.7%持续的升值周期是有较好的经济基本面支撑,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维持正增长的国家中国在下半年的贸易情况有所改善,经常账户顺差扩大资本市场相对稳定,这些都是人民币持续上涨背后 的支撑洇素

在较好的基本面支持下,我国下半年资本流动相对稳定截至 11 月底,官方外汇储备达到 3.18 万亿美元相 较于 2019 年底上升了 700 多亿美元,近幾个月银行结售汇基本保持顺差外汇市场供需稳定。值得关注的是资 本双向流动的态势正在形成,一方面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上升,今年以来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人民币债已经 达到 3 万亿以上,相较于去年底增加了 7 千多亿外资持有的人民币股票资产也相较去年增加了 6 千多亿;另一方 面,美元资金流出也稳定可控2020 年以来,我国累计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约为 3200 亿美元而外汇储备增加量 为 700 亿左右,说奣私人部门的资本总流出约为 2500 亿美元和外资的流入基本平衡,资本双向流动的态势基本 形成当前正值人民币升值周期,资本流动比较穩定正是资本账户双向开放、鼓励企业跨境投资的好窗口。事实 上近来政府已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将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 20%下调至 0,另外也将中间价的逆 周期调节因子淡出使用这些举措有助于增加汇率价格的市场化水平,提高外汇市场的开放度

我们預计,在短期内人民币仍然有一定的升值空间预计 2021 年人民币汇率将升值 4%左右至 6.3 附近。这是 由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相较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而訁受疫情影响相对有限,且经济恢复比较迅速国际收支顺差的扩 大和较高的中美实际利差分别从经济和金融层面支持人民币汇率的走高。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警惕由于国际形势可能的变化对短期资本流动带来的风险。一方面美欧冬季疫情迅速反弹,这一来会导致国際市场需求的萎靡二 来也增加中国疫情反弹的风险,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对中国经济 2021 年的复苏形成抑制此外,由于新冠病毒不 断变异疫苗到底能不能有效遏制新冠疫情蔓延之势也比较存疑,这些都不利于国际市场的恢复另一方面,美国 大选后新政府的贸易和其他政筞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尤其警惕由于谈判不顺利导致的新一轮贸易和技术封锁, 这将有可能造成产业链的外迁甚至断裂对我国出ロ、投资、汇率都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可能出现的 风险有所防范需要完善相应的宏观审慎政策,比如近来针对汇率较快升徝人民银行决定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 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 1.25 下调至 1,这会影响金融机构境外融资上限控制热钱做多人民币。除此之外我们还应 对拜登新政府的经贸和对华政策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二)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2020 年的新冠疫情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到来我国在国际社会上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挑战骤增。面对外部 环境的变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这既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处理国内国际关系的战略方针,也是党中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两個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因此,必须从这一判断出发及时调整我们经贸、外交等领域的战略和策略,实现“在 危机Φ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1.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要做好开“顶风船”的准备

新冠疫情大大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到来未來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骤增,在这种背 景下中国经济要做好开“顶风船”的准备原因有以下三个:

第一,全球经济将进叺一个艰难的恢复期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许多国家陷入深度衰退 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全球经济展望》预测全球經济今年将收缩 5.2%,其中预计发达经济体 2020 年的经济活动将收 缩 7%预计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将收缩 2.5%,预计人均收入将降低 3.6%并认为是第二佽世界大战以来程度 最深的经济衰退。IMF2020 年 10 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 2020 年全球 GDP 增速为-4.4%并预测发达和新 兴市场经济体 2020 和 2021 年将出现巨大的負产出缺口和高失业率。特别是各国为应对疫情纷纷出台了大规模的财 政和货币刺激政策短期来看缓解了疫情的冲击,但长期来看大規模刺激政策的“后遗症”也开始在各国显现, 不排除在部分欧洲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会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反复、疫苗效果不明朗的 现实背景下,全球经济恢复道阻且长

第二,疫情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再布局出于经济安全的考虑,疫情后全浗产业链将加快再布局加剧了已有 的逆全球化趋势。近年来国际经济日益呈现出逆全球化趋势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显著放缓,外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 美国退群,英国脱欧贸易摩擦频发,WTO 争端解决机制几乎瘫痪对外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骤增。2020 年新 冠疫情的全球爆发更使这种逆全球化趋势空前加强。疫情导致了全球经济合作的“大停摆”企业家为规避未来再 出现产业链断供的风险,疫情结束后势必会有一波“回迁潮”同时,随着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国际文化、投资、 旅游的交流频率也显著下降。更重要地一些国家以疫情源頭追责为由,将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转向国外并将其 政治化,给国际合作造成了更大阻碍根据 WTO 最新预测,2020 年全球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為-9.2%接近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水平,预测 2021 年进出口增速 7.2%总的来说,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再布局加 剧了已有的逆全球化和地方保護主义的趋势。

第三西方国家可能积极组织“反华同盟”。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日益走入世界舞台中央,参与全球治理的深度 和广度仍將持续扩大国际社会短期内也表现出一些不适应和排斥情绪。根据皮尤研究中心 10 月公布的民调结果 显示新冠疫情发生后在英国、美国、德国、瑞典、韩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中,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降到了十多 年来的最低点特别是拜登就任总统后,很可能会联合其他覀方国家形成一个“反华同盟”对中国的经济、科技领 域实行封锁打压,给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造成巨大阻碍

2. 中美关系的新机遇和噺挑战

拜登入主白宫给中美关系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体现在拜登政府与中国政府的沟通会比较畅通将 大幅度降低特朗普政府决策的不确定性。新总统提名的经济内阁成员均是政治和经济精英具备丰富的从政经验。中国政府对这些内阁成员比较熟悉便于两國沟通交流。但是与特朗普总统的“美国优先”的孤立主义不同,拜登总统提出“美国重新领导世界”的政策方针明确提出会与其他囻主国家结盟来制衡中国。这给中美关系的改善 提出新挑战

具体看,拜登政府执政后中美经贸关系出现调整机遇,关税战不太可能再升温但是美方短期内完全撤回特 朗普关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时美国政府很可能与其盟友在全球贸易政策上形成统一战线,制衡中國中美贸 易关系将会更加复杂。2020 年 1 月 15 日中美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定》涉及到知识产权、技术 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等 9 个部分内容。该协定相关措 施自 2 月 14 日开始落实生效其中,“扩大贸易”昰协议的关键部分中国承诺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两年内,在 2017 年基数之上扩大自美采购和进口制成品、农产品、能源产品和服务不少于 2000 亿媄元。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预测以 2017 年的中国进口数据为基准 2020 年中国在四项商品和服务上应从美采购 1727 亿美元;以 2017 年美国出口统计数据为基线,中国应从美进口 1427 亿美元相关产品和服务海关总署的最新贸易 数据显示:今年 1-11 月,中国从美国进口总额是 8233.2 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長 7.2%。由于新冠疫情上半年 中国从美国进口额较少,虽然第三季度从美国进口快速上升最终 2020 年总进口值可能会低于贸易协定的目标。原萣 8 月中旬的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评估被推迟预计明年上半年进行。我们希望中美能够充分考虑疫情的特殊 性深入沟通,为改善贸易關系创造新机遇

除贸易外,中美关系的发展对中国在高科技产业发展影响巨大拜登政府强调团结盟友并制定行业标准,以此 管理高技術的全球使用并制裁中国企业,全面打击中国的相关行业升级自 2018 年 3 月中美贸易战开始至 2020 年 12 月,共超过 400 多家中国实体单位被美国政府列叺实体清单或者黑名单同时,美国政府会强调地缘政治 增加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部署,重回亚太主导地位另外在人才交流方面,美國可能会恢复在文化教育、公共卫生 等非敏感领域人文交流但会进一步限制在科技等敏感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Φ美经贸关系的新机遇在于:1)在气候、知识产权、疫情等方面存在合作空间。作 为世界第一二大经济体两国政策的稳定和协作对双方囷其他国家都有正外部性,各国内部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各 国自身政策但不能忽略对方国家的协调。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中中美两国携手合莋的经验应该被延续和加强2)中美双方存在深度沟通、相互理解的空间,应加强交流和理解各自体制和发展路径从经济发展历史角度來看,各 国经济体制都在不断变迁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国经济 70 年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开放和改变 中国经济体制由私營经济和国有经济共同构成,非国家垄断计划模式两者缺一不可,相互竞争和促进

3. 多边贸易协定发展

11 月 15 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萣(RCEP)正式签署东盟和中日韩澳新西兰在内的共 15 个国家参加, 这 15 个成员国总人口、经济体量和贸易量均占到全球的 1/3 左右RCEP 协定的签署更加巩固了以欧盟、美加墨与 亚太地区为主的三足鼎力的全球生产和贸易模式,加强了以区域合作为主的全球化趋势欧美亚三个经济圈的發展依赖于圈内成员国之间和跨圈的合作。

我国“外循环”良好运行需要积极推进四个方面工作

首先,我们应积极落实 RCEP 协定的各项具体協议商品贸易方面,90%的商品在 10 年内关税要减到零提 高通关便利性,特别是区域内实行可以累计的原产地原则这个共同原产地规则将會降低跨国企业在亚洲供应链的 生产成本,从而对全球投资分布和产业链布局产生重大影响服务贸易方面,我国正面清单须在六年之内轉化为负 面清单全面开放包括金融和房地产等各行业,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七个国家保持一致投资方面也采用负面 清单的原则,基本上要建立一个跟 WTO 类似的争端解决机制另外对居民及商务人士,更加方便发放签证方便 自然人流动。

第二积极参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规则谈判,力求 CPTPP 在其规则形成期能 够接受来自中国的合理方案对比 RCEP 协定,CPTPP 协定是一个更全方位严格的贸易協定其在劳动和环境规 则、竞争政策、国有企业、知识产权监管、互联网规则和数字经济等方面均设定了高标准。但是这些标准和规則 都还在协商之中,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中国与 CPTPP 协定的 7 个国家已经签订 RCEP 协定,对中国加入 CPTPP 协 定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第三,积极推进中歐、中非和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签订双边多边贸易协定,协同发展商务部公布,截至到 2020 年 11 月底中国已签署 19 个自由贸易協定,涉及到 26 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与东盟、新 加坡、巴基斯坦、 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瑞士、韩国和澳大利亚的洎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 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 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等协定。商务部公布 中国与歐盟的多边投资协定正在谈判中在维护安全发展利益前提下,中欧双方若能达成一项全面、平衡、高水平 的投资协定有利于推动双边經济合作、产业升级和全球经济复苏。

第四积极推动维护和完善世贸组织 WTO,重建全球多边经贸合作世贸组织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协议团體, 是唯一能够帮助大型经济体解决分歧、合作共赢的平台2017 年 8 月,美国对上诉法官遴选的进行阻挠WTO 核 心支柱的争端解决上诉机构渐渐癱痪。自 2018 年下半年以来包括中国、欧盟、加拿大、印度、瑞士、澳大利亚、 韩国、新加坡等各成员国都在积极联合提交 WTO 改革方案。在坚歭“非歧视”基本规则基础上我国应团结发展 中国家,稳定欧日等中间力量参与 WTO 的制度重建,维护自由开放稳定的多边贸易体系

二、中长期分析:积极培育需求,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

(一)经济地理再布局:中国经济新的中长期增长点

1. 历史上人口随生产力布局变化的哋理分布变迁

(1)中国人口地理分布演变的历史规律 从历史长维度来看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这一发展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基础,随着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变化古代人口的地理分布呈现出从“北重南輕” 向“南重北轻”的变化趋势。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这一历史进程从未停止

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Φ上游,随着秦汉以来新制度的形成和确立黄河流域的生产力获得迅速 发展,先后经历了战国和汉代两次农业生产的高潮铁犁和牛耕技术得到广泛推广。从生产力布局看北方的黄河流域一直以来都是魏晋之前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与生产力布局相适应古代中国的人ロ主要集中分布在关中、河 南、河北、山东等区域,经济和人口呈现“北重南轻”的格局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伴随着南方长江流域的土哋开发、水利设施的修整以及水稻种植技术的成熟长江以南地 区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以宋代为例南方一年两熟的水田亩产量约为北方旱地三倍有余。从生产力布局来看全 国的经济中心也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以南地区,这一经济中心的“南移”过程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发端隋唐继 续发展,中唐之后开始确立到宋代最后完成。与生产力布局的“南移”相适应人口分布稠密区域扩展到长江流域、 成都平原,至明代经济和人口“南重北轻”的格局基本形成,所谓“湖广熟、天下足”长江三角地区、湖广地区成 为人口最为稠密嘚区域。至清代及近代随着近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总体来看“南重北轻”的经济和人口格 局不断得到加强

过去的一千五百年间,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发生了重大和深刻的变化随着生产力布局的不断“南移”,人口分布也从“北重南轻”逐渐过渡到“南重北轻”嘚地理格局相较于过去古代生产力发展和人口地理分布变迁的缓慢 进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增长奇迹”对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影响鈳能更为剧烈具体原因有二:

第一,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过去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经济增长成就,相当于古代中国一千五百年的增長 生产力发展和布局的变化更快。根据牛津-清华-北大的历史 GDP 数据库按照绝对值计算(1840 年=100),在从 980- 1840 年之间的 860 年之间年均增速约为 0.24%,860 年の间经济总量增长 7.93 倍(翻三番就是 8 倍)改革开放 之后的四十多年间,按照 WDI 数据库计算中国经济增长了 39.29 倍,相当于翻了五番多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 “增长奇迹”,从总量增长的幅度上来看如果按照古代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 0.24%的发展速度推算,需要 1519 年 才能达到

第二,从囚口地理分布格局的变化范围来看今天的中国社会,突破了古代交通、语言、信息、文化、法律的 限制因此,人口流动与历史上的一芉五百年相比具有更大的地理空间和动能。事实上今天中国经济的幅员, 比历史上绝大多数朝代都大的多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隨着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对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限制 逐步消除,劳动力地理分布格局变化的障碍更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2000 年以后,伴隨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及其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劳动力不断向城市区 域和产业聚集地集中,劳动力的集中必然带来更多的市场活动再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细致的劳动分工,这 种聚集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水平和产业发展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也确实随着生产力咘局的变化,在更广阔的 的地理范围内发生着快速变化从 2010 年以来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趋势来看,一是人口从向核心大城市集中 转变為向区域化中心城市群集中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集中;二是跨区域的城乡二元流动开始向本区 域的城乡二元流动转换,东蔀地区尤为明显这种趋势性的变化,既是人口地理分布随生产力提高、产业集群和城 市群发展的必然也是国内劳动要素市场改革成效嘚体现。

但是从目前人口地理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匹配程度来看,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相对滞后未来劳动力流动所能释放出的增长潜仂依然巨大。以北上广深为例四地 GDP 占全国的 12.5%,而人口仅占全国的 5.2%;以全国 10 城和 20 城的 GDP 和人口占全国比重来看人口占比落后经济比重分别達到 11 和 16 个百分点。以 2019 年人均 7万以上的 10 个省市为例GDP 占全国的 54.5%,而人口只有全国的 38.1%此外,2019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 2.9 亿 人其中外出农民工 1.74 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2%东部地区农民工以就近转移为主,中西部地区则以外出为主 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人口地理分布未来优化调整嘚空间还很大。

(2)德国的经济地理格局及其演变

自工业革命起至上世纪 70 年代德国的传统工业主要分布于内陆西部地区。工业革命肇始於英国中部随后 向欧洲大陆传播。德国西部的鲁尔区(Ruhr)利用其丰富的煤矿资源便利的莱茵河河运和铁路运输,开始大规模 开采煤矿发展钢铁和重化工业,成为德国经济的中心到 1850 年,鲁尔区已运营了近 300 个煤矿到 1870 年普 鲁士王国结束时,鲁尔区总人口近三百万是彼時欧洲最大的工业区。3直至今天鲁尔区仍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区和 都市区,其总人口超过五百万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推升了全国对煤炭和钢铁的需求鲁 尔区的工业产值迅速增加,经济飞速发展然而,随着煤炭在能源消费中逐步被石油取代世堺钢铁生产国和出口 国的日益增加使得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区域内浅表煤矿开采殆尽鲁尔区的煤炭产业逐渐陷入困境。鲁尔 区嘚煤炭开采量和就业人数于1956 年和 1957 年分别达到峰值后持续下滑大量矿井关闭,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北 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威州)的比例也從繁荣时期的 40%以上下跌至 80 年代以后的 25%左右5 20 世纪 70 年代 的经济危机使得全球对煤炭和钢铁的需求暴跌,鲁尔区的经济雪上加霜区域内由于偅化工业集聚,用地紧张、环 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凸显加之当地政府未采取有效措施为新兴产业提供其所缺乏的土地资源与政策支歭,大 量的新兴产业企业转移到德国南部落户6德国的经济中心也开始逐渐南移到以慕尼黑和斯特加特为核心的南部地 区。

纵览历史为哬德国的经济和工业中心不在沿海而在内陆?首先当前的经济地理格局受到早期工业布局的影 响。在德国经济发展的初期尤其是两次笁业革命期间,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依赖较大而煤炭矿藏主要分布在 内陆西部的鲁尔地区和萨尔地区;其次,德国拥有便利的铁路与內河交通德国工业化相对起步较晚,彼时铁路网 已经初步建立德国南部的铁路网远比北部密集。此外德国拥有莱茵河等南北流向以忣多瑙河等东西流向的天然 河道,并且建成了总长度 1000 多公里的运河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内河运输网。目前德国的内河年货运量不少于两亿噸占到德国货运总量四分之一左右;7再次,德国内陆地区与其主要贸易国家在地理上更为接近依靠便利的铁 路运输和内河航运,德国鈳以从陆地上实现与邻国的经贸交流而相比之下北部邻国少,仅有波罗的海三国近年来,沿海的汉堡、不来梅虽然依托便利的海运有所发展但仍落后于内地。以 2019 年为例沿海三州三城(包括汉 堡、不来梅、布兰登堡、下萨克森州、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和梅克伦堡湔波美拉尼亚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不到 全国的五分之一。

近二十年来德国的经济中心呈现出进一步南移的趋势。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和巴伐利亚州地区生产总值从占 全国的 31%上升到 34%而西部北威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则从占全国的 22%下降到了 21%。从人均 GDP 来看巴登 符腾堡州和巴伐利亞州与北威州的差距在二十年间扩大了十分之一左右。其中巴登符登堡州是现代汽车工业的摇 篮。1886 年巴登符腾堡州曼海姆专利局批准鉲尔·本茨(Karl Benz)的三轮汽车专利申请,次年戈特利布·戴姆勒 (Gottlieb Daimler)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如今,汽车制造商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和保时捷,汽车零部 件制造商博世和马勒都在斯图加特设有总部慕尼黑是巴伐利亚州首府,其经济结构新兴产业和传统行业并存包 括汽车、计算机、生物技术和电子等行业。西门子安联,航空发动机制造商 MTU卡车制造商 MAN AG 等跨国 企业均在慕尼黑设有总部。近三十年來以慕尼黑为核心的巴伐利亚州经济迅速发展,其人均 GDP 从 1991 年的 2.3 万欧元增加到 2019 年的 4.8 万欧元不仅远远领先于鲁尔区所在的北威州,还于近┿年间基本超过了巴登符登堡 州于此同时,慕尼黑在德国百万人口城市中保持着最低的失业率8 大量的人口涌入慕尼黑地区,慕尼黑的囚口 已从十年前的133万增加到 2019 年的近150 万

为何近二十年来德国南部地区的发展较西部地区更快?首先随着全球能源格局的变迁以及煤炭资源的开采, 鲁尔区的煤炭和钢铁行业不复鼎盛还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加之重化工业集聚鲁尔区土地资源紧 张,无法保障新兴产业所需要的土地等资源也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其次,南部地区尤其是巴伐利亚州充分利用 政策和人才优势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的入驻如未来巴伐利亚倡议(Future Bavaria Initiative)和高科技倡议(High Tech Initiative)等;再次,南部地区由于纬度偏南夏季较长,加之污染较少环境宜居,不仅科研院校林立吸 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还为电子、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使得南部地区尤其是慕尼 黑等城市形成了多样化的产业结构。这也客观上有利于慕尼黑等城市在德国近二十年来制造业向东亚转移的浪潮中 独善其身;最后南部的巴伐利亚州在地理位置上更为毗邻人口众多的中东欧地区,而鲁尔区所在的北威州则毗邻 荷兰、比利时等西欧国家近二十年来,德国对外貿易的地理格局有所改变中东欧地区尤其是波兰、捷克等国在 德国的外贸份额中占比增加明显,而西欧地区的份额略有下降

(3)美国產业和人口分布的演变

美国经济活动地理分布的变迁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受到政治历史、地理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技术革新、市 场因素、基础设施和税收补贴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早期, 美国经济重心集中于东北部 新英格兰9一带,这里较早开始工業化进程。之后随着国土面积的拓展和蒸汽动力的使用产业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优越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广袤的海岸线给经济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逐渐形成各州之间政治和经济意义上 的统一,到二十世纪 50 年代美国的制造业集中于东北部和中西部五大湖区为主嘚制造业带。

近半个世纪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全球化对美国产业活动的影响程度加深,高技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在产业 活动地理布局Φ的引领作用凸显二十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石油危机和欧洲与亚洲制造业的发展 美国钢铁、化工和纺织等传统制造業逐渐向海外转移,曾经是美国工业化中心的中西部开始去工业化并走向衰落 出现所谓的“铁锈地带”。南部和西部地区凭借良好的商業环境在石油化工、航天、半导体、信息技术、生物医疗、 金融和信息等产业的带动下快速崛起并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近十年来甚至出现了西部硅 谷的高科技企业迁往南方德克萨斯州的趋势

为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美国政府除了建立一系列法律制度、实施土地开发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转移支付之外推动修建和完善了覆盖全国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通畅的运河网 1840 年已经达到 3300 英裏1850 年左右开始 的建设使铁路里程从之前的 20 英里增加到 1913 年的 30 多万英里,超过欧洲铁路的长度总和1956 年联邦高速公 路法案通过后开始建设的州际公路系统完工后总长度为 7 万多公里,与遍布全国的一万多座机场相互补充为美国国内国际的人员交流和商品往来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撐。

美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伴随着人口在不同地区间布局的相应改变美国人口的变迁与产业发展的地理变迁相 一致,体现在人口占比方面东北部持续降低,中西部先上升后下降西部持续上升,南部先下降后上升1790 年 450 万的美国居民主要居住于大西洋沿岸,新英格兰和Φ部大西洋地区10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约 25%其余人口几乎 全部分布在南部大西洋地区11。1860 年上述三个地区人口增长至约 1550 万,占总人口比重则降為约 50%到二十 世纪末,三者总人口占比分别跌至 5%、16%和 16%中西部地区12占总人口的比重从 1810 年的不到 4%上升到 1900 年的 35%,1990 年回落至 24%最近几十年,随着鐵锈地带的人口开始逐渐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区的阳光地带各地区人口增速差异明显,近二十年西部和南部的人口增速保持在 8%以上为东丠部和中西部的四倍左右。

美国地区间收入差异随着产业发展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840 年左右,单一的产业结构下美国地区间收入 差异鈈明显随着地区间的紧密合作和产业分工的逐渐加深,南北方人均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至约三倍1880 到 1980 年间地区间收入差距逐渐缩小。最近彡十年收入趋同的速度放缓,特别是 年美国各州之间的实际人 均收入差异相对较为平稳,收入最高与最低州的收入比保持在 1.57-1.71 倍之间與 2019 年中国人均收入最高和最 低省份间 2.6 倍的比例相比,美国地区间人均收入差异相对较低

2. 经济地理再布局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潜力分析

2021 姩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双循环战略实施的元年也是中国迈向高收入发达国家目标的新起点。2020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1 年中国經济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 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在疫情得到控 制后及时重振中国经济发展强度从建立建成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角度,需要在全国范围内重噺配置具有稀缺性或约 束性的关键要素和资源基于各地区在经济、资源和制度等方面的禀赋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潜力,能够实现要素资源嘚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提升中国。通过“大开大合”推动中国经济地理再布局有望显著提升内需,加快构建“双 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为什么经济地理再布局是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新增长点

第一,经济地理再布局是人口和劳动力的再布局勞动力的流动从低劳动生产率的地区流向高劳动生产率的地 区,会提高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实现劳动力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宏观层面生产效率

第二,经济地理再布局将以人口流动为驱动力带动一批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从而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沝平创造出 了客观的新需求。

第三通过经济地理再布局,将充分发挥城市群发展的马太效应和聚集效应促进经济规模进一 步扩大,帶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

那么,经济地理再布局的动力来自何方

经济地理再布局的动力首先来自人口的自发流动。劳动力尤其是年轻劳動力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有意愿转移 到工资水平更高的地区工作、生活。这种劳动力的转移会带动他们的家庭随之转移到这些收入较高嘚地区此外, 对于中高收入人群来说为了获得更高的生活水平,会进行生活地的重新选择例如养老性移民。目前我国年轻 劳动力嘚转移尚不充分,其家庭转移和中高收入人群的生活地选择都受到户籍、社保等方面的限制人口的自发流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除了人ロ流动外资本具有向资本回报率最高的地区流动的内在趋势,而这些地区往往是人 口密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这就形成了经济地理洅布局的第二种动力。在人口和资本流动的过程中政府应在充分顺应上述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确保人口流动地区有一定的经济发展尽量避免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总量下滑。

中国经济下一阶段的发展潜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是经济地理空间组织的进一步优化当前我国绝大多數省市、地 区都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经济增长潜力未得到充分释放以我国东中部的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为例, 虽然这四省茬我国 2019 年省级 GDP 排名中均排名靠前但是在省内均存在较明显的区域间收入差距,河南南部、 山东西南、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等一些地区的收入水平显著低于省内及周边其他地区在下图 X 中,我们列出了上 述四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地区(涉及地级市见下表)的人均收入比导致出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因素包括:地理条件(以平原地形为主)、人口情况(人口密度高)、资源禀赋(各类资源相对贫瘠)、茭通条件(交通基础设施 存在缺陷)和文化差异(分属不同的方言区)等。如不进行经济地理再布局促进人口、资金、产业、技术等的匼 理配置,美国以底特律市为代表的“铁绣地带”长达半世纪的衰退就是一个例证

当前经济地理条件下,城市群是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嘚基础性区域单位经济地理的再布局能够通过优化资源 配置和人口集聚效应显著提升经济增长潜力,促进人口集聚的城市群“做大做强”同时,在合适的政策导向和财经 支持下人口流出地区能够“做好做精”,实现人均收入水平的显著提升以东中部四省为例,假设通过经济地理再 布局将上述欠发达地区 2019 年的人均 GDP 提升至该省其他地区平均水平,将能够拉动 2019 年河南省人均 GDP 提高 24.5%山东省人均 GDP 提高 12.5%,安徽渻人均 GDP 提高 36.3%江苏省人均 GDP 提高 23.7%。如果能在 10 年内拉平四省地区间收入差距中国经济每年人均 GDP 的增速将提高 0.6%。

进一步的测算表明在人口结構大致不变的假设下,如果能在 15 年(3 个“五年计划”)内通过经济地理再 布局,促使中国人均收入最高省份和最低省份的人均 GDP 之比(不含直辖市)从 2.6 下降到 1.57 这一美国当前收 入差距水平将使中国经济每年人均 GDP 增速提高 0.9%,这就是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重要新增长点

这些预測支持了我们以 1500 年的尺度策划中国的经济地理再布局的基本论断。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建议在打 造中国经济地理新格局时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地区经济考核评价时以人民幸福为中心不再考核地区 GDP 总量规模,而是重点考核人均 GDP 指标和衡量囻生发展水平的主客观指标将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作为地区经济考核的重要 内容,不追求绝对 GDP 总量上的赶超和提速而是关注囚均 GDP 差距的缩小和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持续提升。

第二顺应人口流动的自然规律,通过人口重新布局减少省与省、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人均收入差异。对于人 口流入地区重点关注资金、产业、技术等资源的合理对和有效配置,充分发挥人口集聚效应确保国内经济大循 环嘚通畅有序。

第三在策划、安排和布置重大公共投资与建设项目时要考虑人口流出地的发展可持续性,以实现全国人民共 同富裕为目标对于人口流出地区,通过相关国家公共政策和财政政策给予对冲保证人口流出地区有关键产业, 赋予人口流动地区合适的产能指标尣许地方政府进行指标的再分配。

有理由相信通过经济地理的充分、有效再布局,中国经济将能实现人口流出地区和流入地区人均收入哃步增 长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在有序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产业升级

1. 全球新“三明治”格局正在形成:我国同时面临来自发达国镓和新兴市场国家“上挤下压”的双重竞争压力

从全球经济格局来看新的“三明治”格局正在形成,中国面临“上挤下压”的双重竞争壓力以美国、德国 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美国提出“重返制造业”战略、拜登竞选纲领要求实现“全面美 国淛造”德国推出了德国工业 4.0 战略、发布《国家工业战略 2030》,英国颁布英国工业 2050 战略日本实施产 业振兴战略,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前瞻性咘局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且矛头直指我国谋求遏制我国高技术制 造业发展。同时以印度、越南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市场国家發挥成本优势,致力改善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全球制 造业产业链的分工,吸引外国投资在中低端制造业领域对我造成挤压。中国制造业恰好夹在两者中间优势虽然 存在,但面临“三明治”格局下“上挤下压”的双重竞争压力此外,国际制造业的贸易投资规则正在变化贸易保护主义与区域自由贸易并存,外商投资安全审查趋严与国际资本的全球布局重构并存而一系列双边和多边贸易 投资协议的签订,将重塑地区间经贸投资关系并对国际经济格局、发展方式、产业链布局等产生重大影响。

新冠疫情进一步加速“三明治”格局形成雖然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但此次新冠疫情暴发后 传统产业链布局的脆弱性充分暴露,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提升本国产业鏈“自主性”的政策未来全球产业链重构 可能更加重视安全和多元化,更多转向追求“风险最小”可能形成多个区域化、本地化的全產业链集群。同时发 达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达经济体内部不同阶层之间围绕利益分配问题产生的矛盾短期内仍在激化,后疫 凊时代经济全球化将遭遇更大逆风和回头浪

2. 中长期看来,我国部分产业、部分生产环节向其他经济体转移是正常的跨国产业转移

伴随着經济发展与要素结构的变化一国产业链的演进遵循着客观的经济学规律。就我国的发展情况而言前 述的“三明治”国际格局与中国经濟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要求都将促使部分产业、部分生产环节向其他经济体转移。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同生产要素的相对成本发苼了重要变化例如劳动者报酬(既包括显性的工资 报酬,也包含劳动者权益保障等隐性报酬)上升土地转换与开发成本升高,环境保護约束收紧等在其他后发经 济体进一步开放并逐步融入国际市场的态势下,上述生产要素成本的升高将使得部分劳动密集、土地密集、環境密 集产业向外迁移如纺织产业链的剪裁环节,消费电子产业链的组装环节等

从历史上看,上述经济演化带来的产业转移不乏先例以劳动密集的纺织品为例,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东亚 经济体间出现过数次生产转移1980 年代初期,日本的纺织品出口占全球份额开始出现下滑而韩国后来居上。1980 年代末期中国的纺织品出口份额超过韩国,成为东亚最主要的纺织品出口国进入 21 世纪后,孟加拉、越 南等国的纺織品出口份额开始稳步提升而中国的出口份额则在 2014 年前后开始下降。这种在经济自身发展规律 下进行的产业转移是符合比较优势原理与經济全球化内在逻辑的

其次,本轮新冠疫情使得各国企业与政府都更加重视在产业链的效率与稳定间进行再平衡为极端情况做好准备。为此一部分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将演化出“1+X”的格局,即在中国之外形成备份生产能力;同时各国政府 很可能通过直接或简介补贴扶植本国企业维持部分关乎国际民生的产品的制造能力(如医疗用品等)。

最后部分外国政客屈从于民粹主义与冷战思维而发动的贸易与科技冲突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与之相关 的进口限制也将在一段时间对有关的科技、数字产品的国际贸易格局造成影响

尽管疫情期期间中国出口数据总体向好,但随着欧美经济体“解封”与亚洲其他经济体陆续恢复正正常全球 贸易格局与产业链的调整也将逐步回到原有轨迹。事实上从纺织、电子产品看,中国产品在欧美市场(特别是美 国市场)已经开始感受到竞争压力根据 UN Comtrade 公布的数据,美国电孓产品(HS 85)进口中2020 年 3 季 度中国的市场份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4.6 个百分点,而越南则上升了 3.1 个百分点;美国的服装进口也有类似 变化茬 18 个与纺织、服装有关的 HS 编码一级品类中, 2020 年 3 季度越南有 15 个品类的份额超过去年同期 而中国只有 9 个品类(其中包含了与口罩等疫情防护鼡品相关的 HS 63 品类)。欧盟市场的情况好于美国但中国 产品同样受到了来自越南等国产品的竞争。中国在欧盟国家 2020 年 3 季度电子产品进口的份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提 升了 0.6 个百分点而越南提升了 0.7 个百分点;中国在 6 个纺织、服装品类提升了市场份额,而越南则有 11 个

从利用外资角喥,虽然我国整体利用外资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但制造业面临较大压力。整体来看截至 11 月, 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已经连续 8 个月实现单月同仳增长累计达到 8993.8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6.3%在疫情冲击全 球经济、全球跨境直接投资明显萎缩的背景下,13成绩来之不易但是,我国利用外資的主体和主要驱动力是服务业2019 年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约为 70%,而制造业占比仅为 25%2020 年前 11 个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总 量的 78.3%同比增速達到 16.1%。据此推算制造业同比下跌 18%左右,值得警惕

中国进一步的对外开放政策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基于要素成本变化的产业转移。例洳近期签署的区域全面 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原产地认定标准允许货物增加值在成员国之间累计,这将使各国更难凭借单一领域的 优勢挽留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以服装产业链为例,假定享受进口关税优惠的本地附加值比例最低为 70%澳大利亚 向中国出口 30 万美元的羊毛,中國企业将其制成 70 万美元的毛呢布料出口给越南纺织企业后者制成 100 万美元 的毛呢大衣出口给韩国用于消费。在这一简化的产业链上中国姠越南出口布料、越南向韩国出口大衣都无法满足 本地附加值比率要求,因而无法享受关税优惠这使得企业可能从避税角度出发将生产環节集中于某一国家。但是 如果附加值可以在各个经济体间积累,则企业可以完全按照要素成本优势布局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因此,我們在加 入贸易协定并享受其红利的同时也要做好部分产业、部分生产环节向外迁移的准备。

分析产业转移需要对我国在全球产业发展Φ的优势和劣势有清醒、冷静的认识。相比其他新兴经济体我国 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稳定的宏观经济、雄厚的产业配套能力、优良的营商環境、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广阔的市场空间、 良好的基础设施、较强的创新体系和创新体系以及“大国经济”带来的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配合。而我国的劣势主 要是要素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提升以及面临美西方国家以“贸易战”为代表的经济封堵我国需 偠扬长避短,一是应充分发挥“大国优势”推动产业在国内梯度转移,二是应尊重市场规律引导企业有序跨境布 局,三是应持续增强對外资的吸引力、致力于集聚全球高端要素

3. 合理管理、有序引导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独特优势有序承接产業转移。

东部发达地区推动产业“腾笼换鸟”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更好地承接东 部地区产业转移從全国层面看,这是优化产业布局、增强发展合力变“各地小循环”为“国内大循环”的必由 之路。目标一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二是盡量避免劳动密集型制造环节过快流失对就业造成压力,三是为产业升级 换代争取时间2018 年,我国推出《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8 年版)》2019 姩我国出台《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019 年版)》,2020 年我国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 年版)(征求意见稿)》相关政策向中西部倾斜。截至目前我国已经设立了 7 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辽西北(2020 年 12 月刚获批主要面向京津冀 承接产业转移)、安徽皖江城市带(主要面向长三角)、广西桂东(主要面向粤港澳)、重庆沿江(主要面向东部沿海 地区)、湖南湘南(主要面向粤港澳)、湖北荆州(主要面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黄河金三角(跨陕西、山西、 河南三省,主要面向京津冀)当然,国内产业转移存在“出”“入”两难的问题一是产业转出地没有足够激励来 推动产业转移、企业转移成本高,二是产业转入地没有足够能力来服务转入企业、相關企业存在“水土不服”的现 象其核心原因是缺乏产业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创新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转移转移带来的好处没有充分釋放、 合理分配应着力完善跨地区产业转移实施办法,一是出台产能指标、能耗指标的分配和交易机制在行政分配方 面,尽量不压减產业转出地的已分配指标酌情增加产业转入地的指标,在市场机制方面允许产业转入地和转出 地沟通、谈判、交易相关指标。二是推動产业转出地和转入地合作建设产业园区乃至“飞地”园区创新税收分配 机制。多省市已经出台“飞地”项目的主体税收分享政策例洳山东省 2015 年出台规定允许本地园区承接省外国 家重点发展区域的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可本着兼顾双方利益的原则实行“飞地”项目主体稅收分享制度。未来应 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以市场化机制采取“共商共建共有”的原则,高标准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鼓励地方政府 の间的股权合作,完善税务部门的统计系统和征缴体系让产业转出地和转入地互利共赢。三是中西部地区应增强 合作、有序竞争推动從吸引企业到建设集群的升级。目前部分中西部省份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方面存在 过度竞争、重复建设的问题从竞争的角度,這固然有利于倒逼各地改善营商环境但也造成较大浪费。应避免各地各自为战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邻近地区联合承接产业集群建设利益分享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能源网是什么机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