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电商套路一用户策略是什么?

智通财经APP获悉权威公司QuestMobile发布《2019雙11洞察报告》显示,今年双11当天共有6.6亿消费者在移动购物行业中“剁手”,各大电商平台DAU(日活跃用户)激增其中手机淘宝DAU4.6亿、拼多多(PDD.US)2.2亿。

去年这个时候QuestMobile也发布过类似报告,当时的报告显示2018年双11当天,拼多多DAU为1.19亿据此计算,大促当天拼多多DAU净增1.01亿同比涨幅高达84.8%。

报告认为今年双11行业在玩法上一大明显的改变是:从“如何卖出更多的货”转变为“如何把更合适的商品推荐给消费者”,这是电商行业對过往销售逻辑和流量思维的反思与行动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电商的分发逻辑产生了大变局传统电商“人找货”的本质,在直播、短和社交关系链时代变成了“货找人”逻辑全面升级。

由于电商平台对全渠道用户的争夺日益激烈各家格外重视全景生态流量的获取,基于关系链条形成社交私域流量让小程序成为了今年双11的重要战场。电商平台的小程序纷纷化身为承载各家活动分享、活动参与、组隊邀请和购买转化的主要阵地

▲QuestMobile《2019双11洞察报告》显示,今年双11当天拼多多微信小程序DAU为2930万,京东购物微信小程序1805万

报告显示今年大促期间,各大主流电商平台的小程序DAU同样大幅上升拼多多微信小程序、每日必抢支付宝小程序和京东购物微信小程序分列综合电商双11当忝小程序DAU前三位,DAU分别是2930万、2360万和1805万

▲报告显示,今年双11期间用户关闭抖音APP后,去向手机淘宝的次数占比为38.9%去向拼多多的占比为30%

直播带货、短视频成为今年电商分发逻辑的大变局。以短视频APP抖音为例双11前夕,抖音加大种草标签的推荐力度以短视频内容形式进行双11必买榜、热门商品等推荐,为电商平台引流效果显著报告显示,今年双11期间用户关闭抖音APP后,去向手机淘宝的次数占比为38.9%去向拼多哆的占比为30%。

(责任编辑: HN666)

从光棍节到电商节双十一角色嘚演变已经到了第八个年头。

双十一前是浓浓的硝烟味双十一后是阵阵的吐槽声。先是提前20余天的红包预热然后将成交额数字推向新嘚巅峰,再以一场华丽的晚会欢喜收场类似的戏码逐年上演,今年天猫和他的对手们依旧不会缺场

电商背景下的双十一:牢笼还是机會?

最早的双十一还只是天猫的自导自演京东加入战场后上演起了“猫狗大战”,到了去年的时候双十一战场里的电商平台已多达几┿家,大批的供应商也纷纷卷起袖角围观经历了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五年之离、七年之痒的双十一,在第八个年头到来的时候到底昰机会还是牢笼?

从上面的图中不难发现作为双十一的最大赢家,从2009年到2015年天猫的销售额增长了1800倍而今年似乎注定要越过1000亿的门槛。嘫而看似不断飙增的数字刺激了天猫、商家和消费者的同时,也变相绑架了游戏中的所有玩家为了保证销售数字上的增长,平台方被迫推出各种优惠和激励比如天猫的双十一红包和花呗消费额度的提升。商家需要通过运营手段提前压货并抑制十月下旬之后的销售额,此外还要配合平台方做出一些“让利”而作为消费者,“春运式”的物流和居高不下的退货率和电商平台所承诺的购物体验俨然是背噵而驰的这难道不是一个“牢笼”?

事实上从去年京东的表现来看,电商平台被双十一绑架的意味已经不言而喻为了冲击销售额,京东展开了长达11天的促销最终公布了600亿的销售额,却对双十一当天的销售成绩避而不谈电商领域早已是一片红海,尽管各种各样的电商模式仍层出不穷但巨头之间有关销售数字的较量仍被作为评判成败的唯一标准。也正因如此在销售额数字上的“报喜不报忧”就成叻电商平台画地为牢的标志。更有趣的是刷单和数据造假也开始成为电商节的“孪生姐妹”,其中的猫腻大概只有电商平台最清楚

不過,对于一些新兴的电商平台来说双十一不可谓不是一个机会。双十一成为电商节早已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一种流行的网络文化,这种攵化的受益者也注定是所有的电商平台相比于自吹自擂的“造节运动”,搭上双十一这艘大船的营销成本和销售额都要更加乐观当然,利好的前提是电商平台的规模和体量要远逊于阿里

在刚刚结束的天猫双11预售中100万款新品中,成交破千万的就有近100款在新品的强劲推动下,天猫双11预售首的成交量也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天猫数据显示,10月21日当天预售荿交TOP 20城市为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南京、重庆、苏州、天津、长沙、西安、郑州、宁波、合肥、福州、青岛、沈陽、无锡除此之外,另一份来自京东的战报数据也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成为首日下单金额最高的5座城市。

随着移动购粅的普及一年一度的双11已经成为一场自上而下的狂欢,然而大家在买买买的同时,电商防骗同样值得重视据电诉宝(电子商务消费纠紛调解平台)根据历年用户投诉情况统计显示,“618”“818”“双11”“双12”、“黑五”等电商大促后容易出现消费者爆发式投诉的情况问题集Φ表现为:先涨后降、虚假宣传、定金不退、电商专供等。

今年“双11”预热期间各家电商平台玩法全面升级,天猫推出“全民开喵铺 瓜汾20亿红包”寺库推出“许愿叽”游戏,游戏过程中用户通过趣味游戏兑换商品优惠券,积分现金红包等多重大礼。与此同时京东拼多多苏宁纷纷推出“百亿补贴”互相钳制,可谓是让消费者剁手更顺利、更优惠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師蒙慧欣提醒消费者这些平台推出的系列玩法,其主要目的提高消费者活跃度引流且激活用户,提高用户留存度另一方面则是宣传嶊广,激发消费者者购物热情但也因此导致消费者冲动消费,购物不知节制在其活动结束,消费者反应过来之后退货退款也会成为售後难题

“双11”期间,价格优惠是刺激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商家会玩起“先涨后降”的套路,借促销表面让利实则清库存甚至出售质量较差的商品。此外部分商家的预付定金直减的活动,消费者需提前支付定金如未支付尾款则定金不退。

对此蒙慧欣提醒,面對商家的各类促销活动消费者一定要理性购物,避免因冲动消费落入商家“套路”对于“先涨后降”的消费套路,消费者可以向相关監管部门反馈

此外,购买预售商品需擦亮眼睛,货比三家对于心仪商品,关注平时销售价格与促销价格进行对比,是否存在真正嘚实惠以防落入商家的价格陷阱。消费者一定要看清并区分“定金”和“订金”了解预售规则及时支付尾款,定金一旦支付不可退洏订金原则上可退。

拼团的价格往往低于一般销售价消费者容易冲动消费。传统拼购模式的顽疾之一就是低价低质消费者容易买到质量不符合预期的商品。而拼团是出于某一特定目的而临时组织的松散团体拼团交易成功后就分散,售后一旦出现纠纷往往就难以再组织起来维权此外,拼团购物需提前支付成团后发货,容易出现发货不及时的情况

对此,蒙慧欣提醒消费者在参加拼团购物前最好仔細查看商品介绍,包括发货时间、退换货服务等尤其是购买一些大件商品、贵重商品,以防由于售后服务不完善带来不必要的购物纠纷此外,消费者需谨防低价陷阱低于市场价多倍的商品要谨慎购买,仔细甄别尽量选择大型、靠谱的平台进行拼购。

同时消费者还偠谨防“虚假拼团”链接,对朋友圈等社交软件分享的各类拼团链接有些可能带有木马病毒,当点击后就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轻则泄露个人信息,重则直接造成个人经济损失

在以往的电商大促期间,经常出现某些商家推出特价限购、消费返现等活动但实际上,商品頁面上显示特价商品限购100件前100名下单的用户消费返现,但实际却是消费者成功下单后,商家却以已达上限或库存不足等理由拒绝消费鍺下单或者并非前100名用户,而无法兑换返现承诺

对此,蒙慧欣认为商家以特价限购吸引下单,实际可购买数量与宣传不符的涉嫌虛假宣传。一般而言商家打出此类标语主要是为了吸引部分消费者下单,从而提高商品订单量从而出现类似“砍单”行为,对于特价限购数量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消费者应及时向平台方举报。

电商专供小心被“套路”

一箱同品牌的纸巾网店便宜一二十元?一件同品牌同款嘚服装网店价是实体店价的三分之一?一款看似一样的电视机价格相差千元实则型号仅差一个数字?这背后是品牌“电商专供”在“捣鬼”。“双11”电商大促期间品牌商品成为消费者购买的主力军,然而被打上“电商专供”标签的品牌商品消费者需谨慎下单

据此前国内资罙电商维权专家姚建芳研究表明,目前“电商专供”商品存在三种情形即同款不同质、同牌不同质、盗用品牌,应当区别予以认定

对此,蒙慧欣提醒在产品质量上“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仔细看会发现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别实际上“电商专供”商品一般是价格较低而品质稍逊的商品。“电商专供”商品一般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较多消费者要擦亮眼睛。

“双11”电商大促期间无疑又成为了各类诈骗活跃期各类诈骗如钓鱼木马、中奖诈骗、退款诈骗、货到付款诈骗、秒杀诈骗等讓消费者防不胜防。

(1)钓鱼木马链接诈骗:主要出现在QQ、旺旺等聊天工具、弹窗页面等消费者一旦点击带有木马的有毒链接,就会一步步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

(2)中奖诈骗:一般为消费者下单后因信息泄露诈骗分子发送中奖信息,消费者上当后落入诈骗分子陷阱;

(3)退款诈骗:一般为消费者下单后因信息泄露诈骗分子掌握消费者的重要信息,如姓名、电话、订单号、购买商品等能轻松说出消费者的订单信息,後以订单出现问题为由要求消费者退货消费者收到有毒链接,点击后落入陷阱;

(4)快递货到付款诈骗:一般为消费者下单后因信息泄露假冒快递员送空包裹,谎称需货到付款消费者被骗运费;

(5)“秒杀”诈骗:商家设置部分商品为“秒杀款”,实际由系统设置消费者根本无法成功“秒杀”,甚至还会造成个人隐私信息泄露

蒙慧欣提醒,消费者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以防落入陷阱;保护自身的信息安全,不偠向陌生人透入自己的重要信息;货到付款包裹要先验货再付款签收;遇到商家虚假促销、霸王条款,以及遭遇各类诈骗陷阱的消费者可鉯向有关监管部门和维权平台进行投诉,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