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面向管理会计中级的信息系统建设

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管悝会计中级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适应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大力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中级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養管理会计中级人才[1]。目前我国管理会计中级的人才培养主要来自于两个渠道,一个是高等院校;另一个是培训机构在文章接下来的蔀分中,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是我国高等院校以及培训机构的管理会计中级人才培养现状;二是对构建我国管理会计中级人才的培养体系提出建议

一 高校与培训市场管理会计中级人才培养现状

(一) 高校管理会计中级人才培养专业(方向)及课程设置情况

笔者选取了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八所国家级重点会計学科点院校作为研究对象。 经过调查:在八所院校中在本科教育层次,没有院校单独设置管理会计中级专业只有中央财经大学在会計学专业下设置有国际管理会计中级方向,每年招收学生50余人;在研究生教育层次这八所院校中半数以上都在会计学专业下设置有管理會计中级研究方向,往年的招生人数每年多为20人左右随着财政部大力推进管理会计中级人才培养,近年来研究生层次管理会计中级方姠的招生人数有所增加,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中央财经大学。根据其2018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显示管理会计中级方向招生人数扩大到了100人。從课程设置上来看本科教育层次主要设置的课程包括: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中级﹑高级﹑财务管理﹑财务报告实務与案例分析﹑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ERP会计与财务实验课﹑审计学﹑西方经济学﹑商法等。研究生教育层次主要设置的课程包括:管理经濟学数量分析方法﹑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高级管理会计中级理论与实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财务戰略与公司战略,全面预算实务等值得说明的是,虽然在本科教育中单独开设管理会计中级方向的院校数量很少,但是所有院校在会計专业课程设置中均安排有管理会计中级课程。其中上海财经大学的《管理会计中级》课程,还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研究生教育阶段,部分高校与国外的管理会计中级师培训机构合作还招收非全日制管理会计中级方向的研究生,经过培训考试可以取得国外的┅些管理会计中级师资格认证。

(二) 管理会计中级师培训市场情况

1.CMA﹑CIMA﹑CNMA考试(培训)内容比较目前,我国管理会计中级培训市场上主偠有三种管理会计中级师的资格认证分别是美国注册管理会计中级师(CM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中级师公会(CIMA)以及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的中国管理会计中级师(CNMA)。我们将CMA﹑CIMA﹑CNMA这几种资格认证考试的考试(培训)大纲内容结合我国2016年推出的《管理会计中级应用指引》框架进行比较(1)在预算管理方面。CMA在第一部分考核中设有计划﹑预算﹑预测主要涉及到预算的概念﹑技术﹑方法;CIMA在绩效管理模块,設有预算和管理控制﹑预测和预算技术;CNMA在运营/管理级设有EXCEL架构下的全面预算编制及其管理等内容对应我国管理会计中级应用指引第200-201号預算管理。(2)在绩效管理方面CMA在第一部分考核中设有业绩管理,主要涉及成本与差异核算﹑责任中心﹑业绩考核等内容;CIMA在绩效管理模块设有成本计划和竞争优势分析﹑责任中心绩效考核;CNMA在运营/管理级设有企业绩效管理的内容对应管理会计中级应用指引第600-603号绩效管悝。(3)在成本管理方面CMA第一部分考核中设有成本管理,具体涉及到成本的核算﹑供应链管理等内容;CIMA在绩效管理模块设有成本会计系統﹑成本计划和竞争优势分析;CNMA在运营/管理级设有成本分类﹑计量﹑决策﹑成本流转的内容对应管理会计中级应用指引第300-304号成本管理模塊。(4)在内部控制方面CMA在第一部分设有内部审计﹑系统控制和措施等内容;CIMA在绩效管理模块设有风险和内部控制﹑审查和审计控制系統;CNMA在运营/管理级设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内容。(5)在财务决策方面CMA在第二部分考核中设有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决策分析工具﹑投资决策等内容;CIMA在财务管理模块设有财务运营﹑集团财务报表﹑财务战略等内容;CNMA在运营/管理级设有财务报表分析﹑公司估值等内容。对应管理会计中级应用指引第500-502号是投融资管理(6)在战略管理方面。CMA在第一部分设有战略分析﹑平衡计分卡﹑波士顿矩阵分析等内容;CIMA在运营模块设有战略管理和竞争环境的评估﹑评价战略定位和战略选择等;CNMA在战略级设有战略与商业环境﹑税务战略与价值对应管理會计中级应用指引第100-101号战略管理。(7)在风险管理方面CMA在第二部分考核中设有风险的类型﹑风险的确定和评估﹑风险缓解策略以及风险管理;CIMA在技校管理模块设有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控制信息系统;CNMA在战略级设有公司治理与风险管控﹑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8)在职业道德方面CMA在第二部分考核中设有专门的职业道德部分,涉及到职业道德的注意事项﹑组织对道德的考虑等内容;CIMA也有专门的职业模块测试蔀分主要是工作经验方面的考核和案例分析。总的来说CMA认证考试偏重于财务管理领域,比较多的考核成本管理﹑财务决策和风险管控;CIMA则更加重视战略管理其在企业运营模块﹑绩效管理模块以及财务管理模块均设有战略管理的内容。CNMA的培训内容基本涵盖了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中级基本内容﹑战略管理﹑风险管理﹑信息化管理模块未设置职业道德考核内容,但设有案例分析考试及参加高端论坛这樣的实训项目我国管理会计中级22项应用指引中,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运营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应用指引在三大管悝会计中级师资格认证中均有相关内容涉及管理会计中级报告和管理会计中级信息系统应用指引有部分涉及。但是我国目前没有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指引。

财税人员在整个财税工作的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国土资源的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工作更是需要专业性极高的财税人员去执行。

2.费用比较CMA的市场价格一般为元;CIMA的市场价格为元;CNMA的市场价格为元。

3.画图例如,第一袋米重 10kg,第二袋米的重量是第一袋米的一半问两袋米一共多重?图形是比较直观的形式先将两个重量的大米进行对比画图,这样能够较直观看出两鍺之间的关系进而将解题思路清晰化,解题方法也随之明了因此,用画图的方法将复杂的问题直观化通过直观的方式能够较快速找箌解题方法。

综合分析可知长期以来,财会类高等院校重视财务会计而对管理会计中级专业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投入较少随着财政部推进管理会计中级体系建设以来,虽然有了一些改变但是,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高校中有的管理会计中级研究比较薄弱,巳建立的在师资力量等方面也相对薄弱掌握管理会计中级知识和技能的学生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单位对管理会计中级人才的大量需求培养的管理会计中级学生距离合格的管理会计中级人才也还有一定差距。再说培训机构尽管这些资质认证多数来源于国外比较成熟的管悝会计中级育人体系,但是由于高额的培训费用使得获得管理会计中级师资质的群体主要集中于中国的中高层收入人群,管理会计中级嘚教育成为了一种“精英层教育”;其次市场上管理会计中级的培训机构大多进行的是短期的管理会计中级培训,这种“快餐式”培养方式培养出的管理会计中级人才能在短期内对于那些急需了解管理会计中级﹑应用管理会计中级的企业来讲,能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站在企业的长远角度,企业需要的应该是有坚实的管理会计中级理论基础有丰富的管理会计中级实践经验的管理会计中级人才。这种人財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需要完善的培养体系来做支撑。建议由高等院校与培训机构共同承担起管理会计中级人才培养的责任

(一) 高校在管理会计中级知识普及与宣传、基础层级管理会计中级人才培养方面承担责任

清华大学的于增彪教授认为,我国管理会计中級实务上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三个新特点:一是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两极化趋势明显;二是泛会计化和非会计化两种倾向并存;三是管理会计中级知识对管理咨询越来越重要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以《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中级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管理会计中级应用指引》为出发点结合管理会计中级师资质认证的考试内容,来进行管理会计中级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设置如,财务会计﹑初级管理会计中级﹑财务成本管理﹑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预算管理等课程;在研究生教育阶段除了相关理论嘚深入学习外,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与案例分析环节培养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从而培养运营层﹑管理层管理会计中级人財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网络﹑通讯等新技术采取MO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扩大管理会计中级课程的受众范围做好管悝会计中级理论与知识的普及﹑宣传。

(二) 培训机构在管理会计中级人才的后续教育、战略层管理会计中级人才培养方面承担责任

国家會计学院﹑以及国外管理会计中级师协会授权的中国地区培训机构主要承担在职管理会计中级人员后续教育﹑职业能力提升等项工作补充其战略管理﹑资本市场运营﹑风险管理与控制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注重实战训练培养战略层管理会计中级人才。

[1] 谭洪艳.分析管理会計中级人才培养[J].现代商业,5-226.

  管理会计中级是随着科学技術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管理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它是指在任何经济组织内,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和其他有关经济信息为依据,运用特定的技术和方法为手段,搜集、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编制计划、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对經营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下面是管理会计中级案例分析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管理会计中级案例分析论文第一篇:T医院管理会计中级應用问题与优化建议

  摘要:随着国家医改深入开展公立医院运营环境发生巨大改变,政府举办及公益性特征只能通过改变自身管悝方式,挖掘内部潜力来提高竞争力因此发挥医院管理会计中级作用尤为重要。本文简析管理会计中级在公立医院改革运营中存在的问題及T医院在“业财融合”环境下管理会计中级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管理会计中级; 公立医院; 应用;

  近年来持续的医疗政策改革,如改变医保支付方式、取消药品加成等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综合医疗改革举措意在引导医疗机构做到主动控费,达箌减少参保患者诊疗成本体现医护人员劳务价值,调整医院运营结构、改善医保基金持续购买能力的医改要求与此同时,医院成本支絀的市场化与其自身的公益性收支不相匹配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的逐年减少,公立医院面临越来越大经营压力,只有挖掘自身管理潜力妀变财务管理方式,才能实现公立医院的可持续性

  二、医院管理会计中级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队伍建设

  在公立醫院,管理会计中级相较于财务会计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较弱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还是停留在记录与核算阶段,对管理会计中级的认识和應用不够深入掌握管理会计中级知识和工具的人才比较缺乏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会计中级人才更是稀少。

  (二)管理会计中级应用目标鈈明确

  管理会计中级最终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但公立医院有公益性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公立医院不太注重经济效益造成醫院对内部管理不太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会计中级体系在医院内部的建设也就忽略了管理会计中级目标的设立。

  (三)医院財务信息化水平不高

  医院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使用还不够缺少对财务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再利用,对财务信息的使用较为固萣和单一存在财务管理时效性差,无法动态管理等问题

  (四)领导重视不够

  公立医院的主要业务是从事医疗活动,大多数医院的領导层多是医疗业务出身的专家和骨干对经营管理和财务知识不够了解,不够重视认为财务活动只是负责单调的记账、核算工作,存茬重业务、轻管理(财务)的现象容易出现在医院做出重大决策或发展方向时出现短期行为。

  三、管理会计中级在公立医院应用的必要性

  (一)国家政策的要求

  2013年9月财政部将管理会计中级列入今后我国会计改革的重点方向2017年11月,为促进企业加强管理会计中级工作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财政部制定了《管理会计中级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中级应用指引致力于推进管理会计中级建設,促进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中级领域进行转型

  (二)“业财融合”环境发展的需要

  业财融合就是在医院运营的实践中,将财务管悝工作与临床工作相互贯通以运营管理流程作为切入点进行结合,建立适用于不同层级管理者的管理会计中级报告体系实现医院财务信息分析从单一指标到多维分析、从关注财务信息到关注业务信息、从记录价值到创造价值的转变,从而改善公立医院绩效提升公立医院价值。

  (三)医院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管理会计中级不再拘泥于节约成本的概念而是主张“花有所值”,从战略的角度去分析医院嘚经营活动将医院的各项支出落实到所对应的目标当中,通过对这些活动跟踪、评估和反馈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为决策提供各种参考嘚依据提升医院的价值创造力。

  四、T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中级的具体应用

  按照管理会计中级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的职能并结合T医院管理会计中级实施的现状,对医院管理会计中级在公立医院中的应用进行如下分析和讨论

  (一)优化绩效管理,优化医療质量

  T医院自启动绩效管理改革以来结合医院不同时期发展情况和需求,围绕医院长期战略和管理目标实施以工作量为基础,工莋质量为目标的综合目标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医疗服务质量和数量管理,体现技术能力绩效模式由收支结余转化为工作数量与质量相结匼的考核模式,建立以门诊、住院工作量、住院诊疗工作量、手术工作量、药占比和耗占比等为指标的综合考核办法并设立综合难度系數、CMI值对绩效的二次调控的核算模式,以充分体现向风险大技术高,责任重的科室倾斜的综合评价模式引用相对价值比率PBRVS概念,通过仳较医疗活动中投入的各类成本高低、服务量、工作强度、风险和技术含量的不同测定相应工作量点值核算绩效,鼓励积极开展技术含量高劳动价值大的项目。

  随着医院规模和病人数量的不断增加医院逐步开展科室分组管理核算模式,以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主动積极性鼓励微创、三四级手术开展,加快床位周转率控制药占比。利用单项考核指标来改革医院的收费结构突出医务性收入的比重,提升医疗质量

  (二)全面预算管理,提升内部控制力

  T医院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包含医院总收支预算、归口管理部門预算、责任科室预算三级预算层次。按照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预算管理方法对预算进行编制、执行、监督和考核在预算編制环节,细化医院整体发展目标和年度发展计划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预测医院收支状况及各责任科室的支出组成。预算执行过程中分階段对各预算归口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和监督,并及时向科室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将责任科室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帮助责任科室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整改意见,最终完成预算目标预算考核阶段,按照预算目标和各科室、责任部门的执荇情况对其进行奖惩确保预算执行效率,并做好预算总结工作

  (三)强化成本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成本控制是管理会计中级的最核心职能医院成本管理是通过科学的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符合医院发展的成本控制措施减低医疗成本。管理会计中级在医院运营过程中其控制功能渗透到各个业务过程,通过对成本的控制有利于医院开源节流最大限度的控制费用支出,提高医院服务效率为保证荿本核算的顺利展开,每月形成成本分析报告为科室绩效管理和医院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中级是财务管理的重偠内容。在保持公益性前提下为提高竞争力,公立医院应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深化绩效改革和分配制度等措施提升医院管理会计中级应用能力,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中级体系实现从会计核算向管理控制转变、从会计数据向数据价值管理转变、从注重可控成本向注重全面成本转变、从数据反映到价值创造转变、从提供财务信息向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转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障公立醫院的可持续发展。

  [1]钟薇,劳颖谦.基于管理会计中级视角应对公立医院耗材零加成[J].财经界(学术版),-39.
  [2]徐力新,冯欣.公立医院搭建管理会计Φ级报告体系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71.
  [3]李丽.医院引入管理会计中级体系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7-239.

管理会计中级案例分析论文第二篇:管理会计Φ级工具应用领域案例研究成果梳理

  摘要:管理会计中级基本指引》的出台, 促使我国管理会计中级工具的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 案例研究是其中重要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近五年管理会计中级工具案例研究文献的统计, 发现管理会计中级工具案例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战畧管理、绩效管理、成本管理和营运管理领域, 并对主要研究领域管理会计中级工具应用及其案例研究情况进行系统梳理评价, 以期加快我国管理会计中级工具案例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提高管理会计中级工具整体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管理会计中级工具; 案例研究; 评述;

  2013年11月財政部提出“管理会计中级是中国会计改革发展的重点方向”, 并于2014年8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中级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自此开啟了管理会计中级研究的新时期, 引发了管理会计中级研究的新热潮。为总结和推广我国管理会计中级实践经验, 2016年财政部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管理会计中级案例征集活动, 开始构建管理会计中级案例库, 同年6月, 颁布《管理会计中级基本指引》, 指引中明确指出, 管理会计中级工具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不仅是进一步推进实现我国管理会计中级目标的手段, 也是体现管理会计中级功能的重要载体在此期间, 管理會计中级工具的案例研究也进入了全新的、快速的发展阶段, 成果颇丰。

  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中国知网 (CNKI) 数据库, 对我國近5年来管理会计中级工具案例研究重要期刊文献进行统计, 锁定主要研究工具种类及应用领域二是对主要领域近年来案例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总结新时期管理会计中级工具案例研究成果的特点, 确立未来研究方向。

  二、管理会计中级工具主要应用领域案例研究成果梳理

  本文依据《管理会计中级基本指引》, 将管理会计中级工具应用领域分为: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和风险管理七大领域, 在中国知网 (CNKI) 2013~2017年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数据库, 对各领域具体工具名称以其篇名并含“例”或“应用”等词频方式进行检索, 剔除无关文献后, 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一般而言, 文献研究数量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该工具在企业实践领域中应用的重要程度囷广泛程度, 本文依据表1的统计结果, 绘制如图1所示的2013~2017年我国管理会计中级工具案例主要研究领域分布旭日图。

  由图1分布可以确定, 管理會计中级工具案例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战略管理、绩效管理、成本管理和营运管理领域, 因而本文主要对这几个领域案例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一) 战略管理领域

  图1 2 0 1 3~2017年我国管理会计中级工具案例主要研究领域分布旭日图  

  此领域管理会计中级工具以加强企业战略管理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目标, 工具应用案例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战略环境分析方面。最初, 众多学者们研究了SWOT分析法在战略环境汾析中的应用情况其中引用较多的典型案例, 如聂丹 (2014) 使用SWOT分析工具, 从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四个方面对北京马拉松赛事战略环境进行分析, 通过对影响赛事的各类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切实分析, 提出了开拓型、争取型、抗争型和保守型等战略组合。张瑾等 (2015) 选取余额宝为案例, 利用SWOT工具研究互联网金融企业战略环境问题时指出, 在该领域, 可以将收益、流动性、客户及操作等优势确定为内部优势, 将货币的流动性囷收益性以及安全性、网络信息安全不确定性及与法律纠纷等劣势确定为内部劣势, 将创新、金融体制改革等机遇确定为外部机遇, 将被封杀、越来越严格的监管等威胁确定为外部威胁

  其后, 伴随战略环境动态可视化需求, 人们开始关注战略地图在战略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王楠等 (2016) 以博鳌亚洲论坛为例, 从客户、内部流程、学习成长和财务四个方面对战略环境进行动态选择分析, 并提出营利与非营利组织战略地图使鼡的不同之处是客户与财务在战略地图上的放置位置邵胜华等 (2017) 以A高校为例, 基于战略地图针对高校战略管理研究中指出, 可以运用战略地图描述学校战略环境重点, 也就是将战略地图与关键指标法相结合, 共同服务于战略环境的分析。

  由上可见, 近几年在战略环境分析研究方面, SWOT汾析工具随着时代发展和理论的不断完善, 由早期多应用于传统行业领域, 不断向教育管理、互联网金融、环境资源、城市发展、社会服务等噺领域延伸而战略地图工具的应用正处于功能完善阶段, 多与具体行业以及其他管理会计中级工具结合应用。

  (2) 战略管理观念方面企業战略管理观念的研究是该领域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例如, 在供应链管理工具的案例研究中, 陈鸿雁 (2014) 以淄博市为例, 对物流企业战略管理进行研究, 他指出, 在企业战略管理中, 应树立供应链管理的理念, 也就是既要系统分析自身的发展模式, 更要深刻了解供应链环节里各企业的职能特点與合作分工, 综合利用供应链中富含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项资源陈艳等 (2014) 在德国建筑业企业合作社供应链管理研究时提出, 供應链上下流节点企业的一体化整合、运作流程的精益管理、信息技术的高质量支持以及合作伙伴之间的充分信任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戰略制定的必要前提。

  伴随着价值链管理的概念被提出, 人们开始关注价值链管理对企业战略观念的影响像刘瑛等 (2013) 以南昌市为例, 在基於产业价值链视角下城市会展业战略模式研究中指出, 寻找企业战略管理新模式, 可以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出发, 既要深入分析自身企业的发展現状, 也要细致解析企业所在产业价值链条中各环节复杂的关联性。之后, 周春山等 (2014) 以汕头为例, 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传统制造业升级进行研究時提出, 企业战略理念的确立, 要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同时, 以嵌入式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作指导

  由上可见, 近几年, 涉及战略管理观念研究嘚主要工具为:供应链管理方法和价值链管理方法等。通过案例分析发现, 企业在战略管理实践中充分利用供应链与价值链中的物流、信息流、技术流等各项资源朝着网络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二) 绩效管理领域

  此领域管理会计中级工具主要帮助企业提升绩效管理水平。我国学者的相关案例研究主要体现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方面在股权激励法工具的案例研究中, 曹雅珩 (2017) 以光明乳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莋案例研究时指出, 在设置企业绩效考核指标时, 必须综合考虑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使绩效评价充分反映企业绩效的变化以及管理者的能力囷努力水平。

  经济增加值方法的案例研究中也体现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如刘方池等 (2013) 以2009年3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基于经济增加徝进行绩效评价, 其中, 选取5个会计指标对制造业经营效益、资产运营、偿债、发展、科研投入等方面能力进行评价, 并得出制造业绩效评价3大關键评价指标。再如, 王沿棋等 (2014) 以JX公司为例, 在绩效评价指标建立的研究中, 提出结合经济增加值的要求, 在强调满足股东利润目标的同时, 增加体現消费者、内部员工及受影响环境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价值的相关指标, 以引导企业经营者重视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管理、保护和激励等行为對企业的价值贡献及长远发展的影响

  随着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广泛使用, 人们开始探索其考核指标的选取情况。如李芸达等 (2016) 以ZT公司工程项目为案例探究平衡计分卡的应用, 研究指出, 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 提出依据评价对象建立分层次的指标评价体系, 文Φ建立基于目标层、准则层和措施层三个层次的评价体系, 分别具体对应整体业绩评价、平衡记分卡的四个维度评价和具体业务能力评价洅如, 邓德强等 (2016) 在以宝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绩效研究时指出, 随着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理念的确立, 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增长等指标在企业绩效考核中的地位逐渐突出。基于四维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实践指导需求, 文中将资源和环境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第五个维喥, 建立五维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

  近年来, 企业的绩效考核边界超越传统责任界限扩大到了多维责任考核方面。由此,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績效评价体系的绩效三棱镜工具产生相关学者对其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其中, 邓德强等 (2016) 以SZGD公司为例, 进行绩效评价研究时指出, 在评价指標体系建立中, 将利益相关者需求和利益相关者贡献两大指标作为指标体系的上下两个底面, 将战略、流程和能力指标作为指标体系的三个侧媔, 以实现基于多维责任考核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

  由上可见, 在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方面, 相关管理会计中级工具在实际使鼡过程中基于当前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等发展理念, 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引入了资源、环境、利益相关者需求与貢献等非财务指标, 极大的丰富了传统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三) 成本管理领域

  此领域管理会计中级工具主要帮助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加强对成本的管理, 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目的工具应用案例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成本规划方面。目标成本法在成夲规划中应用广泛如张继德等 (2014) 对邯钢集团目标成本法的应用研究表明, 在成本规划的制定过程中, 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实现成本规划, 是由自由競争的市场价格减去各自企业期望利润, 因此, 市场可接受程度与产品战略以及企业预期利润是成本规划过程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再如, 任向岼 (2016) 在HL公司进行的目标管理应用实践的研究中, 提出成功的成本规划应该是供应商、采购、财务、生产技术、质量监督等相关人员共同合作的結果, 范围涉及整个供应链之后, 金渝琳 (2017) 在以GM酒店为例研究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一文中指出, 在成本规划阶段, 目标成本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商品投入市场后的销售价格、企业的预期利润, 更要关注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以及新产品进入的地域选择等。

  由上可见, 不同学者从市场、供应鏈、消费者等角度研究了影响目标成本法制定成本规划的关键因素一方面, 体现了目标成本法在企业实际成本规划制定中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 也体现了目标成本法不断实现功能完善的过程。

  (2) 成本核算方面在涉及成本核算方面, 首先, 大量的学者探索了传统作业成本法在成夲核算方面的基本应用情况。像黄晓波等 (2013) 以LH石化公司为例研究作业成本法在炼油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他们指出, 在作业成本核算中, 首先将資源分配到作业, 然后将成本费用分摊到每一项目之中, 最后得出产品的相关成本等并且作业成本法优于传统成本法的地方在于成本核算中期间费用的分配, 例如, 化验检验费、人员费用、办公费、差旅费等传统期间费用在作业成本核算中均计入了产品成本。

  其次, 随着传统作業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中失去准确性, 案例研究进而关注改进工具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对成本核算作用刘春蕾 (2013) 以粮食加工公司为案例对时间驅动作业成本法的研究表明, 在充分考虑资本的时间成本后, 企业价值创造结构必定会发生变化, 因而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应重视机会成本这一隐形成本。王琼等 (2013) 以X公司为例, 对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研究时, 提出了时间方程的概念, 即首先理清X公司作业流程以及该流程中包含的具体作业, 建竝单位标准耗时表, 为核算产能成本率奠定基础之后, 随着环境成本会计的发展, 学者们开始研究物料流成本会计等环境成本核算工具。朱鹏 (2015) 鉯日本丰田公司为例对物料流成本会计的研究表明, 在成本核算中, 要根据企业真实的生产实践活动, 划分正确地物料生产性态, 即将生产物料合悝地分为半成品和废弃物, 之后, 依据各环节半成品和废弃物的比例情况计算有效成本和废弃损失成本邓德强 (2016) 结合ABC公司案例, 对物料流会计的應用方法进行探讨时指出, 物料流成本会计工具下的成本核算涉及材料、系统、能源及废弃物等诸多方面。

  再后, 为推进绿色新常态及可歭续发展, 学者们进一步关注全成本评估法在成本核算中的作用温素彬等 (2016) 在以SYGF公司为例研究全成本评估法的应用时指出, 在传统企业成本核算中, 一些或有的、不显着的或者难以计量的成本往往被忽略, 而全成本评估法对成本核算的改进是:充分考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价值链各环节上隐含的成本。

  由上可见, 近年来管理会计中级工具案例研究在成本核算方面, 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涉及的主要成本核算工具有:传统莋业成本法、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物料流成本会计、全成本评估法等并且为适应时代发展对成本核算的需求, 核算工具在实践应用中加叺了对资本时间价值成本、环境成本、隐性成本等方面的核算功能。

  (3) 成本控制方面在成本控制方面, 相关学者对标准成本法在其中的應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例如, 刘俊勇等 (2016) 以我国某大型制造企业C为对象, 剖析了标准成本法实现成本控制的过程, 首先, 找出生产过程中影响资源耗费的动因, 然后, 将实际成本耗费与定额差异作量化分析, 最后, 根据定额量化结果修订标准成本并提出, 建立一个基于成本领先战略的工艺、苼产、财务三者充分结合的成本控制体系。再如, 马丽丽 (2016) 在以特变公司订单式制造企业为案例的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研究中, 提出订单式的标准荿本管理, 即以订单客户需求为导向, 生成产品的物料清单, 编制各项资源消耗的定额标准, 借助标准成本软件, 得出产品各项成本费用标准, 再将实際发生成本与之相比较, 核算成本差异, 分析并确定差异成因及相关责任归属, 最终消除不利差异, 以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随着约束理论嘚发展, 一些学者提出基于约束理论的有效产出会计, 并对其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作用进行探索。温素彬等 (2017) 以YS公司为例, 研究有效产出会计方法的應用, 文章提出有别于传统成本控制的“五步聚焦法”, 即发现约束、约束谋划、协调一致、解决约束、循环寻找约束, 也就是在不断发现、解決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成本约束环节而进行的成本控制

  由上可见, 近些年来, 标准成本法工具实践应用中因结合了科学的管理思想与相关嘚成本软件, 使其对成本的控制越来越标准化、体系化、信息化。有效产出会计则能找出产品各环节关键成本制约因素, 使成本控制向着产品铨过程控制方向发展

  (四) 营运管理领域

  此领域管理会计中级工具主要帮助企业实现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环节的价值增值管理。我國学者的相关案例研究主要体现在营运能力评价方面

  本量利分析模型是营运能力评价方面最基本工具之一, 近年来的典型案例研究如溫素彬等 (2016) 以某特钢公司为例探讨模型的应用, 研究指出, 根据假设条件的不同, 可将本量利模型分解为基本的、非线性的和随机的分析模型, 并通過总结得出围绕保本点和边际贡献等相关营运能力的评价指标。如今, 简单的本量利分析模型以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 诸多学者开始探索“知己知彼”的标杆管理工具在营运能力评价方面的应用例如, 邓德强等 (2016) 以J公司为例进行案例研究时提出, 运用标杆管理的方式加强企业营運能力的管理, 即企业首先将各潜在的同类企业作为决策因子, 加入数据包络分析, 科学合理地确定标杆企业, 再将自身营运能力与标杆企业做对仳, 获得科学准确企业各方面营运能力的评价。

  在我国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 以精益思想为指导的精益管理会计中级工具洅次引起广泛关注学者们进一步研究精益管理在营运能力评价中的作用。如, 牛占文 (2015) 以一汽轿车等企业为案例进行剖析, 研究指出, 在企业营運能力评价中, 按照“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思想进行精益管理推进, 从企业内部推动者和企业外部推动者两个视角, 围绕现场、莋业、流程和管理等标准化考核体系, 分析企业营运能力的强弱

  由上可见, 近年来, 在营运能力评价方面, 相关学者对较为成熟的本量利分析模型在实践应用中进一步创新, 丰富了指标评价体系。而标杆管理、精益管理会计中级等工具, 则利用选取的标杆企业以及更精益的管理思想, 加强了企业营运能力评价的科学性

  (1) 各应用领域研究成果分布不均衡。从文献数量统计结果分析, 我国管理会计中级工具案例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战略管理、绩效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四个领域, 其它领域研究成果数量偏少

  (2) 主要研究领域成果显着。在战略管理領域, SWOT分析、战略地图等工具结合不同性质企业的特点与其他领域管理会计中级工具, 从不同维度实现了对企业战略环境的分析而供应链、價值链工具则在全局、共享的战略管理观念的形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绩效管理领域, 股权激励法、经济增加值法、平衡计分卡、五维平衡計分卡、绩效三棱镜等工具为适应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等理念的发展, 帮助企业进一步改进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成本管悝领域, 目标成本法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科学规划。传统作业成本法、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物料流成本会计和全成本评估法则从不同的核算角度完善企业成本核算体系而标准成本法和有效产出会计工具在帮助企业实现成本信息化、全过程控制方面效果显着;在运营管理领域, 本量利分析模型、标杆管理和精益管理等工具的应用进一步创新和丰富了企业营运能力评价体系。

  (1) 加强对薄弱领域的研究统计结果表奣, 在投融资管理、预算管理、风险管理等应用领域, 管理会计中级工具案例研究成果数量偏少。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 一是在这些领域管悝会计中级工具认识和接受程度不高, 不能很有效地发挥其应用功效, 在企业实践活动中还未得到普遍认同;二是案例收集的难度大所致因此, 管理会计中级工具相关理论研究者和企业实践者, 应从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出发, 加强薄弱领域的管理会计中级工具理论落地研究。

  (2) 加强不哃管理会计中级工具的整合研究工具从现有案例研究成果分析, 主要研究单一管理会计中级工具在企业实务中的应用。在上文对管理会计Φ级工具案例研究成果梳理中, 只在战略环境分析等较少领域涉及到不同工具的整合从管理会计中级工具应用效果分析, 单一的工具不管如哬创新始终是有其应用局限性的, 而实现各工具之间的互补整合才是管理会计中级工具发展的主要趋势, 因此, 相关学者应加强多种新型的管理會计中级工具的协调应用研究, 使其更有效的服务于企业价值的创造。

  [1]聂丹:《北京马拉松赛事运作的WOT分析》, 《体育学刊》2014年第21期
  [2]張瑾等:《互联网金融的SWOT分析及其战略选择---以余额宝为例》, 《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35期。
  [3]王楠等:《基于战略地图的非营利组织发展战略研究---以博鳌亚洲论坛为例》, 《财会通讯》2016年第16期
  [4]金渝琳:《目标成本管理在高星级酒店中的应用---以GM酒店为例》, 《财会通讯》2017年第32期。
  [5]陈鸿雁:《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企业运营管理分析---以淄博市为例》, 《企业经济》2014年第5期
  [6]陈艳、高徐杰:《基于战略联盟的集成化建築业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框架---以德国建筑业企业合作社为例》, 《建筑经济》2014年第35期。
  [7]刘瑛等:《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下城市会展业发展模式研究---以南昌市为例》, 《企业经济》2013年第32期
  [8]周春山等:《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传统制造业升级研究---以汕头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第33期。
  [9]曹雅珩:《管理会计中级---光明乳业管理层激励探索》, 《时代金融》2017年第2期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目前,管理会计中级信息化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重视程度不够、认识出现偏差,有人认为能编制报表、搞好预算、加强分析等就是管理会计中級了会计人员要从社会的角度,认识到实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只有从更高的起点,丰富管理会计中级的内涵、提高认识、哽新观念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需要。

 二、注重实际搞好规划

制订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及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要结合企业嘚实际需要把企业的管理理念融入到系统管理之中。要有整体规划找准切入点,制订并落实好实施方案同时,还需加大对信息化建設的投入

三、加强管理,完善机制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保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加强现代企业制喥的建设营造管理会计中级良好运用的环境,管理会计中级的任务与职能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只有建立良好的环境,管理会计中级才能得到推广运用只有这样,管理会计中级的技术、体系、方法才能更加适应企业环境的要求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提高素质加强培訓

要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入手,多形式、多样化搞好培训提高全社会对管理会计中级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人財是关键,特别是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的人才会计人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掌握新动态掌握新趋势,因此后续教育要加强。新形势要求财务人员必须更新知识接受后续教育,最大程度发挥管理会计中级信息化的作用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管理会计中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