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和虚拟货币的区别是虚拟货币吗?如何看待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正在研发数字货币和虚拟货币的区别

无论是欧洲、美洲还是亚洲,数字货币的发行,激起了无数国家内部的涟漪。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比特币和区块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滔天巨浪。战争、饥饿、贫穷、疾病、通货膨胀、经济衰退……如今无论何种问题出现,人们都会习惯性地问一句:“区块链能解决吗?”当区块链开始扮演起救命稻草的角色,各国政府便纷纷为其写好了剧本。

从今年2月20日,委内瑞拉发行了全球首个主权国家数字货币——石油币起,无数国家身体力行。这或许只是为了追逐热度,又或许是被担忧落后的压力所迫。总之一时间,发行国家级的数字货币,成为了一股潮流。

印度、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瑞士、新加坡和马绍尔群岛等国的政府和中央银行正在就如何最好地创建政府支持的数字货币进行立项;中国、爱沙尼亚和伊朗在内的其他几个国家已经讨论了自己的数字货币计划;新加坡正在进行一个名为UBIN的项目,加拿大银行也着手Jasper项目;美国则是在考虑发行FedCoin(联邦币);而瑞典的Riksbank正在考虑“e-Krona”项目。

无数国家纷纷走上“冒险岛“,来争抢第一只螃蟹。但这是否真的能解决那一系列问题,是每个人心中都想探索的答案。

马耳他:崛起的加密货币之国

众所周知,马耳他对数字货币态度一向比较友好,宽宥的数字货币政策引发了众多数字货币交易所和项目的境内落地。2016年时,马耳他总理Joseph Muscat在欧盟委员会上提议:将欧洲建立成为虚拟货币中心。2017年,马耳他内阁批准了首个关于促进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国家战略草案并在年底主持召开了“区块链及虚拟货币”会议。

不仅如此,马耳他总理开始公开呼吁各数字货币或区块链技术公司来马耳他落户。在马耳他政府的主导下,这个欧洲岛国为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公司生根落户、发展业务创造了十分宽松、友好的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马耳他国在各种决策上颇有热情拥抱区块链之势。除了起草数字货币法案外,马耳他政府还将加密货币行业视为马耳他新的经济增长点,还为此建立了一个专门研究区块链技术的政府部门。无数交易所纷纷迁往马耳他。

马耳他总理Joseph Muscat于3月23日发Twitter称:“欢迎Binance来马耳他,我们要成为全球数字货币领域的先驱。并且规范区块链技术行业,为全球一流金融科技公司打造最适宜的栖息地。”

尽管很多国家已经对数字货币进行了约束和监管,但挡不住人们巨大的野心。马耳他等小国的开放政策似乎让数字货币企业预见到了曙光和未来,这个“加密经济和数字货币之国”将马上崛起。

2018年4月,韩国首尔市开始研发独属于本市的加密货币——S-Coin。据该市市长朴元淳介绍,S-Coin将用于城市资助的社会福利项目。首尔应当致力于建立以区块链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和初创企业,同时研发自己的加密货币“S-Coin”。

他认为,区块链适用于首尔的所有政府机构,如由市政府运营的公共交通系统等。另外,S-Coin还能作为一种人们资助福利项目的支付方式,甚至可以通过减少电量、水和天然气的使用来保护环境。

2017年9月,韩国全面禁止ICO。这项本意是打击数字货币欺诈行为的禁令遭到了巨大反抗,20万韩国人民请愿书的匿名作者表示:“我们的人民因为虚拟货币而实现了一个他们在韩国从未拥有过的美梦。人民不愚蠢……之所以投资虚拟货币,是因为它被认为是第四次革命。”

针对韩国政府目前对加密货币的强力监管政策,朴元淳表示,政府也会对此进行慎重的政策探讨。

同时,今年的8月底,韩国东部一个省计划发行自己的加密货币以取代其九个城市的当地货币。并且计划建立新的加密货币交易所。这些数字货币将被用于省内的付款,商家还可以使用智能手机二维码收款。

韩国庆尚北道省还表示,本周已开始用加密货币取代当地货币进行交易。韩国的国家数字货币虽然遥遥无期,但是人民群众蠢蠢欲动的心让各个地区的数字货币诞生速度加快。

瑞典:未来数字货币将代替法币

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今年1月18日,有媒体报道,瑞典中央银行正在研究两年内推出一种国家加密货币——电子克朗e-Krona,以便能在全球市场上与私人的数字货币竞争。

汇丰银行经济学家詹姆斯·波梅罗伊编写了一份报告《瑞典大年——经济能否克服一些挑战?》,认为瑞典有望成为全球第一个无现金社会,确认了该国正在寻求国际合作以开发一种官方认可的加密货币。瑞典央行认为,数字货币或许会代替法币,承当一部分社会职能。

瑞典央行已经计划将E-Krona作为相当于该国常规货币的数字货币,除了用于消费者的交易之外,它也被用于公司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小额交易。

E-Krona项目负责人Eva Julin表示,在与19家公司谈判之后,瑞典央行最终敲定了IOTA作为他们发行国家加密货币的合作伙伴,瑞典正处于研究E-Krona项目的初始阶段,该项目预计将于2019年完成并发布。

瑞典官员说“大约350年前,我们用纸币代替了大的铜币。而现在,纸币和硬币都可以被替代了。”人们也相信,虚拟货币的能量巨大,随着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虚拟货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实体经济,也可以助推无货币社会早日到来。

厄瓜多尔——全球首个国有“电子货币系统”

多年以来,位于南美的厄瓜多尔经济一直不太景气。在2010年,政府盲目增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严重,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厄瓜多尔中央银行启动了一项实验——发行数字货币,以此刺激经济发展。

早在2014年12月,厄瓜多尔央行就推出了“电子货币系统”,2015年2月开始正式运营,并发行了“厄瓜多尔币”。它是以琥珀蜜蜡作为价值载体的新的加密支付系统,具备实际意义。即使某一天整个互联网瘫痪、整个虚拟币崩盘,依然具有其不菲的原始价值。这也是厄瓜多尔币赋予人们的信心保障和极大优势。

同时,“电子货币系统”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网络,它用密码技术控制货币的产生和交易,无需通过中央机构和中间人。该系统受厄瓜多尔央行的严格监管,汇率相对稳定。但只有符合条件的厄瓜多尔居民有权使用,市民可以使用厄瓜多尔币在超市、商场、银行等场所完成支付。

厄瓜多尔币和其他数字货币一样,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等优势,但“无手续费”的特征是其受商户欢迎最重要的原因。

这些优势确保了厄瓜多尔币在国家货币中的地位,也为国际上意图发布虚拟货币的国家做了“排头兵”,尽管厄瓜多尔币已经发行了几年,国家的经济状况也略有好转。然而,像其他数字货币一样,它在流通上还存在一些难度,比如对于那些没有信用卡、银行账户的底层民众来说,要他们接受并使用数字货币还需要一些时间。此外,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确保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安全性。

但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发行数字货币的国家,这也是人类在虚拟货币历史上迈出的重要的一步。

从2000年厄瓜多尔政府废弃了旧有的本国货币采用美元来摆脱经济危机后,就一直在货币问题上纠结,2014年厄瓜多尔国又禁用比特币,并推出了“电子货币系统”。也有人认为,厄瓜多尔币的推出是厄瓜多尔国“去美元化”进程的举措之一。

欧洲各国:观望之中,态度审慎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德国财政部并不看好数字货币(CBDC),相反,他们认为数字货币带来的风险大于它本身的好处。德国财政部认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的潜在好处均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德商业报纸《Handelsblatt》援引财政部的话说:“到目前为止,央行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为德国和欧元区的广大用户发行法定数字货币。”

同时,财政部还担心,一旦国家遭遇经济危机,由于数字货币的交易成本很低,数字央行破产的速度可能更快,规模可能更大,就会更加难以控制。政府也认为,数字货币会使打击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的难度提高,在暗网遍布四处、黑客把交易所当做取款机的今天,数字货币给走私和毒品贩卖提供了温床。

德国联邦财政部(GFMF)近日宣称,他们认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CBDC)概念,由于风险太大,难以实施。

5月29日,英格兰银行行长Mark Carney在斯德哥尔摩的一个关于中央银行未来发展的讨论会中表示,他将会考虑让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但不会马上采取行动。同时他重申,数字货币目前并不能充当正式用于流通的货币。

与此同时,意大利中央银行副行长法比诺·帕内塔(Fabio Panetta)6月9日出席意大利博科尼大学的一场活动时表示,意大利中央银行至少在短期内没有做好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准备。

在6月19日,新西兰储备银行(新西兰央行)在官网发布一篇讨论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利弊的文章。这篇文章探讨了数字货币的本质——将与现金一起使用,需要有一个固定兑换现金的汇率,不带利息,并且资产负债表不能为负。

尽管已经有了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但是欧洲各国的态度还是慎之又慎,在数字货币如火如荼的全球大局下,欧洲之国似乎并不急切,高度发达的经济给了他们迟回观望的时间和底气。

无论是欧洲、美洲还是亚洲,数字货币的发行,激起了无数国家内部的涟漪。但我们也可以发现,不管是厄瓜多尔还是委内瑞拉,国家数字货币的发行更像是“死马当活马医”的无奈之举。对于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大刀阔斧的改革最怕会伤筋动骨。国家数字货币,从研究、发布到流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本文来自起风财经,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牛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风险提示:广告信息均来自平台方,不代表平台安全性,不构成投资建议!红包、体验金、理财金、大礼包、加息券、满减券、优惠券等都不直接等同于现金。参考收益说明不是收益承诺,不代表最终真实收益。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公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数字货币交易信息的查询方法和查询系统”专利申请,这已是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成立以来的第63项专利申请。

  对此,众多炒币者认为数字货币即将获得正式认可,其价值将会更加稀缺。那么,央行数字货币时代距离我们还远吗?法定数字货币又会对现有货币和虚拟货币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申请63项数字货币专利

  记者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查询,发现截至6月28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公布申请63项专利。其中,2017年公布申请专利57项,2018年共有6项。

  今年的专利申请中,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着力解决数字货币钱包痛点。在今年6项专利申请中,有4项涉及数字货币钱包。记者看到,这4项关于数字货币钱包的发明各有侧重,集中解决数字钱包登陆、同步、注销、关联账户查询等方面存在的技术缺陷和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在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研究与布局上,中国央行是全球先行者与领跑者。自2014年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以来,从未间断过在该领域的研究性与实践性探索。

  那么,央行研究的数字货币到底是什么?在今年的两会上,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解释说,央行目前正在研发的法定数字货币叫数字货币电子支付,即DCEP,DC指数字货币,EP指电子支付。

  关闭3000个交易账户

  提到法定数字货币,就不能不提到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2009年,比特币横空出世。2017年,比特币最高涨到2万美元一个,并带动了以太坊、莱特币、瑞波币等一大批虚拟货币的上涨。

  与此同时,虚拟货币市场乱象也愈演愈烈。通过ICO,无数没有任何价值的空气币纷纷上市。在监管层的严格监管下,无数炒币者在泡沫过后成为别人收割的韭菜。

  除了过度炒作引发的泡沫,虚拟货币的安全问题也让炒币者损失惨重。2018年初,日本数字交易所 Co-incheck遭受黑客攻击,当时市值排名第十的加密货币NEM币被窃取,总价值高达5.3亿美元。其中,26万客户共损失4亿美元。6月10日,韩国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rail称系统遭遇网络入侵,虽然这只是个小交易平台,但损失还是超过4000万美元。此事导致比特币连续三天下跌。6月20日,Bithumb交易所在官网发布公告称交易所遭受黑客攻击,被盗走价值350亿韩元(约合320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

  “私人数字货币倒逼货币当局研究发行央行数字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在《清华金融评论》上撰文指出,即使发行数字货币,也只能由央行来发行。

  据了解,针对虚拟数字货币乱象,央行在前期清理整顿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和首次代币发行融资(I-CO)活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针对相关非法金融活动的新变种与新情况,会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清理取缔措施。截至2018年5月,组织屏蔽110个出海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包括媒体关注的火币网、币安网等交易平台,通过支付宝排查并关闭了约3000个从事虚拟货币交易的账户,果断打击ICO冒头及各类变种形态。

  开启货币去中心化?

  比特币、数字货币具备去中心化、多点支付、加密、不可篡改等好处。央行则是一个中心化的权力体系。因此,世界各国对于发行数字货币,仍然存在分歧。

  英格兰银行行长MarkCarney此前表示,他将会考虑让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但不会马上采取行动,同时他重申数字货币目前并不能充当货币。意大利中央银行副行长法比诺·帕内塔6月9日也表示,意大利中央银行至少在短期内没有做好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准备。6月19日,新西兰储备银行则在官网发文称,数字货币的本质将与现金一起使用,需要有一个固定兑换现金的汇率。

  对此,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研发部负责人蒋国庆在2018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论坛上表示,法定数字货币是一个电子货币加上现金的综合体,目标是逐步取代现金,其本身就是货币。法定数字货币不与现有货币竞争,而是和现有货币及支付方式共同发展。

  蒋国庆同时指出,法定数字货币和区块链并没有直接关系,甚至没有技术上的必然联系。区块链只是法定数字货币将来流通的一个可选手段。法定数字货币还是二元体系,通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这一方式进行发行流通,不是额外增发出来。

  金融投资分析师肖磊认为,整体来看中国数字货币的轮廓已非常清晰。对于央行来说,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出,确实可以降低民众对各类数字货币的追逐,稳定金融体系,保护主权货币。如果发行,会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产生很大影响,因为老百姓可以用未来发行的数字货币资产直接去消费支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字货币和虚拟货币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